導航:首頁 > 板塊資金 > 商業銀行股票定價模型

商業銀行股票定價模型

發布時間:2023-03-05 01:16:10

Ⅰ 關於股票價格制定

股票定價模型

-、零增長模型
二、不變增長模型
三、多元增長模型
四、市盈率估價方法
五、貼現現金流模型
六、開放式基金的價格決定
七、封閉式基金的價格決定
八、可轉換證券
九、優先認股權的價格

-、零增長模型

零增長模型假定股利增長率等於零,即G=0,也就是說未來的股利按一個固定數量支付。

[例]

假定某公司在未來無限時期支付的每股股利為8元,其公司的必要收益率為10%,可知一股該公司股票的價值為8/0.10=80元,而當時一股股票價格為65元,每股股票凈現值為80—65=15元,因此該股股票被低估15元,因此建議可以購買該種股票。

[應用]

零增長模型的應用似乎受到相當的限制,畢竟假定對某一種股票永遠支付固定的股利是不合理的。但在特定的情況下,在決定普通股票的價值時,這種模型也是相當有用的,尤其是在決定優先股的內在價值時。因為大多數優先股支付的股利不會因每股收益的變化而發生改變,而且由於優先股沒有固定的生命期,預期支付顯然是能永遠進行下去的。

二、不變增長模型

(1)一般形式。如果我們假設股利永遠按不變的增長率增長,那麼就會建立不變增長模型。

[例]假如去年某公司支付每股股利為1.80元,預計在未來日子裡該公司股票的股利按每年5%的速率增長。因此,預期下一年股利為1.80×(1十0.05)=1.89元。假定必要收益率是11%,該公司的股票等於1.80×[(1十0.05)/(0.11—0.05)]=1.89/(0.11—0.05)=31.50元。而當今每股股票價格是40元,因此,股票被高估8.50元,建議當前持有該股票的投資者出售該股票。

(2)與零增長模型的關系。零增長模型實際上是不變增長模型的一個特例。特別是,假定增長率合等於零,股利將永遠按固定數量支付,這時,不變增長模型就是零增長模型。

從這兩種模型來看,雖然不變增長的假設比零增長的假設有較小的應用限制,但在許多情況下仍然被認為是不現實的。但是,不變增長模型卻是多元增長模型的基礎,因此這種模型極為重要。

三、多元增長模型

多元增長模型是最普遍被用來確定普通股票內在價值的貼現現金流模型。這一模型假設股利的變動在一段時間7、內並沒有特定的模式可以預測,在此段時間以後,股利按不變增長模型進行變動。因此,股利流可以分為兩個部分。

第一部分包括在股利無規則變化時期的所有預期股利的現值。

第二部分包括從時點T來看的股利不變增長率變動時期的所有預期股利的現值。因此,該種股票在時間點的價值(VT)可通過不變增長模型的方程求出

[例]假定A公司上年支付的每股股利為0.75元,下一年預期支付的每股票利為2元,因而再下一年預期支付的每股股利為3元,即

從T=2時,預期在未來無限時期,股利按每年10%的速度增長,即0:,Dz(1十0.10)=3×1.1=3.3元。假定該公司的必要收益率為15%,可按下面式子分別計算V7—和認t。該價格與目前每股股票價格55元相比較,似乎股票的定價相當公平,即該股票沒有被錯誤定價。

(2)內部收益率。零增長模型和不變增長模型都有一個簡單的關於內部收益率的公式,而對於多元增長模型而言,不可能得到如此簡捷的表達式。 雖然我們不能得到一個簡捷的內部收益率的表達式,但是仍可以運用試錯方法,計算出多元增長模型的內部收益率。即在建立方程之後,代入一個假定的伊後,如果方程右邊的值大於P,說明假定的P太大;相反,如果代入一個選定的盡值,方程右邊的值小於認說明選定的P太小。繼續試選盡,最終能程式等式成立的盡。

按照這種試錯方法,我們可以得出A公司股票的內部收益率是14.9%。把給定的必要收益15%和該近似的內部收益率14.9%相比較,可知,該公司股票的定價相當公平。

(3)兩元模型和三元模型。有時投資者會使用二元模型和三元模型。二元模型假定在時間了以前存在一個公的不變增長速度,在時間7、以後,假定有另一個不變增長速度城。三元模型假定在工時間前,不變增長速度為身I,在71和72時間之間,不變增長速度為期,在72時間以後,不變增長速度為期。設VTl表示

在最後一個增長速度開始後的所有股利的現值,認-表示這以前所有股利的現值,可知這些模型實際上是多元增長模型的特例。

四、市盈率估價方法

市盈率,又稱價格收益比率,它是每股價格與每股收益之間的比率,其計算公式為反之 ,每股價格=市盈率×每股收益

如果我們能分別估計出股票的市盈率和每股收益,那麼我們就能間接地由此公式估計出股票價格。這種評價股票價格的方法,就是「市盈率估價方法」。

五、貼現現金流模型

貼現現金流模型是運用收入的資本化定價方法來決定普通股票的內在價值的。按照收入的資本化定價方法,任何資產的內在價值是由擁有這種資產的投資者在未來時期中所接受的現金流決定的。由於現金流是未來時期的預期值,因此必須按照一定的貼現率返還成現值,也就是說,一種資產的內在價值等於預期現金流的貼現值。對於股票來說,這種預期的現金流即在未來時期預期支付的股利,因此,貼現現金流模型的公式為

式中:Dt為在時間T內與某一特定普通股相聯系的預期的現金流,即在未來時期以現金形式表示的每股股票的股利;K為在一定風險程度下現金流的合適的貼現率; V為股票的內在價值。

在這個方程里,假定在所有時期內,貼現率都是一樣的。由該方程我們可以引出凈現值這個概念。凈現值等於內在價值與成本之差,即

式中:P為在t=0時購買股票的成本。

如果NPV>0,意味著所有預期的現金流入的凈現值之和大於投資成本,即這種股票被低估價格,因此購買這種股票可行;

如果NPV<0,意味著所有預期的現金流入的凈現值之和小於投資成本,即這種股票被高估價格,因此不可購買這種股票。

在了解了凈現值之後,我們便可引出內部收益率這個概念。內部收益率就是使投資凈現值等於零的貼現率。如果用K*代表內部收益率,通過方程可得

由方程可以解出內部收益率K*。把K*與具有同等風險水平的股票的必要收益率(用K表示)相比較:如果K*>K,則可以購買這種股票;如果K*<K,則不要購買這種股票。

一股普通股票的內在價值時存在著一個麻煩問題,即投資者必須預測所有未來時期支付的股利。由於普通股票沒有一個固守的生命周期,因此建議使用無限時期的股利流,這就需要加上一些假定。

這些假定始終圍繞著勝利增長率,一般來說,在時點T,每股股利被看成是在時刻T—1時的每股股利乘上勝利增長率GT,其計

例如,如果預期在T=3時每股股利是4美元,在T=4時每股股利是4.2美元,那麼不同類型的貼現現金流模型反映了不同的股利增長率的假定。

六、開放式基金的價格決定

開放式基金由於經常不斷地按客戶要求購回或者賣出自己公司的股份,因此,開放式基金的價格分為兩種,即申購價格和贖回價格。

1.申購價格

開放式基金由於負有在中途購回股票的義務,所以它的股票『般不進入股票市場流通買賣,而是主要在場外進行,投資者在購入開放式基金股票時,除了支付資產凈值之外,還要支付一定的銷售附加費用。也就是說,開放公司股票的申購價格包括資產凈值和彌補發行成本的銷售費用,該附加費一般保持在4%一9%的水平上,通常為8.5%,並且在投資者大量購買時,可給予一定的優惠。開放式基金的申購價格、資產凈值和附加費之間的關系可用下式表示。

例如;某開放式基金的資產凈值為10元,其附加費為8%,則其申購價格為10/(1?%)=10.87元。

但是,對於一般投資者來說,該附加費是一筆不小的成本,增加了投資者的風險,因此;出現了一些不計費的開放式基金,其銷售價格直接等於資產凈值,投資者在購買該種基金時,不須交納銷售費用,也就是說

申購價格=資產凈值

可見,無論是計費式還是不計費的開放式基金,其申購價格都與其資產凈值直接相關,成正比例關系。

2.贖回價格。

開放式基金承諾可以在任何時候根據投資者的個人意願贖回其股票。對於贖回時不收取任何費用的開放式基金來說,

贖回價格=資產凈值

有些開放式基金贖回時是收取費用的,費用的收取是按照基金投資年數不同而設立不同的贖回費率,持有基金券時間越長,費率越低,當然也有一些基金收取的是統一費率。在這種情況下,開放式基金的贖回價格與資產凈值、附加費的關系是

贖回價格=資產凈值+附加費

可見,開放式基金的價格僅與資產凈值密切相關(在相關費用確定的條件下),只要資產凈值估算準確,基金的申購和贖回沒有任何問題。

七、封閉式基金的價格決定

封閉式基金的價格除受到上述因素影響以外,還受到杠桿效 應高低程度的影響。封閉式基金發行普通股是一次性的,即:基 金的資金額籌集完後就封閉起來,不再發行普通股。但是由於管理上的需要,這類公司亦可以通過發行優先股和公司債券,作為資本結構的一部分,形成末償優先債券,並且能獲得銀行貸款。這對公司的普通股的股東來說,他們的收益就要受到杠桿作用的影響。優先證券對資產和收益有固定的權利。因此,當公司資產和收益總值(利息和優先股股息支付的收益)上升時,普通股的股 東收益就會增加,他不僅可以得到更多的股息,而且還能獲得資本收益。也就是說,當基金資產價值提高時,基金普通股增長更快;反之,當基金資產價值下降時,基金普通股也下降更快。這種杠桿效應往往使某些封閉式基金公司的普通股市場價值的增減超過總體市場的升降。封閉式基金由於不承擔購回其股票的義務,其股票只有在公開市場上出售才能回收,以及有時由於杠桿效應的影響,使得封閉式基金的普通股價格不如開放式基金的普通股價格穩定,它們 的價格就如同一個商業性公司的股票價格一樣,其單股資產價值與市場價值之間存在著-個顯著的離差。封閉式基金的價格決定可以利用普通股票的價格決定公式進行。

八、可轉換證券

1.可轉換證券的價值

可轉換證券賦予投資者以將其持有的債務或優先股按規定的價格和比例,在規定的時間內轉換成普通股的選擇權。可轉換證券有兩種價值:理論價值和轉換價值。

(1)理論價值。可轉換證券的理論價值是指當它作為不具有轉換選擇權的一種證券的價值。估計可轉換證券的理論價值,必須首先估計與它具有同等資信和類似投資特點的不可轉換證券的必要收益率,然後利用這個必要收益算出它未來現金流量的現值。我們可以參考本章第一節中有關債券估價部分。

(2)轉換價值。如果一種可轉換證券可以立即轉讓,它可轉換的普通股票的市場價值與轉換比率的乘積便是轉換價值,即

轉換價值=普通股票市場價值×轉換比率

式中:轉換比率為債權持有人獲得的每一份債券可轉換的股票數。

2.可轉換證券的市場價格。

可轉換債券的市場價格必須保持在它的理論價值和轉換價值之上。如果價格在理論價值之下,該證券價格低估,這是顯然易見的;如果可轉換證券價格在轉換價值之下,購買該證券並立即轉化為股票就有利可圖,從而使該證券價格上漲直到轉換價值之上。為了更好地理解這一點,我們引入轉換平價這個概念。

(1)轉換平價。轉換平價是可轉換證券持有人在轉換期限內可以依據把債券轉換成公司普通股票的每股價格,除非發生特定情形如發售新股、配股、送股、派息、股份的折細與合並,以及公司兼並、收購等情況下,轉換價格一般不作任何調整。前文所說的轉換比率,實質上就是轉換價格的另一種表示方式。

轉換平價=可轉換證券的市場價格/轉換比率

轉換平價是一個非常有用的數字,因為一旦實際股票市場價格上升到轉換平價水平,任何進一步的股票價格上升肯定會使可轉換證券的價值增加。因此,轉換平價可視為一個盈虧平衡點。

(2)轉換升水和轉換貼水。一般來說,投資者在購買可轉換證券時都要支付一筆轉換升水。每股的轉換升水等於轉換平價與普通股票當期市場價格(也稱為基準股價)的差額,或說是可轉換證券持有人在將債券轉換成股票時,相對於當初認購轉換證券時的股票價格(即基準勝股價)而作出的讓步,通常被表示為當期市場價格的百分比,公式為

轉換升水=轉換平價一基準股價

轉換升水比率=轉換升水/基準股價

而如果轉換平價小於基準股價,基準股價與轉換平價的差額就被稱為轉換貼水,公式為

轉換貼水=基準股價一轉換平價

轉換貼水比率=轉換貼水/基準股價

轉換貼水的出現與可轉換證券的溢價出售相關。

(3)轉換期限。可轉換證券具有一定的轉換期限,它是說該

證券持有人在該期限內,有權將持有的可轉換證券轉化為公司股票。轉換期限通常是從發行日之後若干年起至債務到期日止。

[例]某公司的可轉換債券,年利率為10.25%,2000年12月31日到期,其轉換價格為30元,其股票基準價格為20元,該債券價格為1200元。

轉換率=1200/300=40

轉換升水=30?0=10

轉換升水比率=10/20=50%

九、優先認股權的價格

優先認股權是指在發行新股票時,應給予現有股東優先購買新股票的權利。其做法是給每個股東一份證書,寫明他有權購買新股票的數量,數量多少根據股東現有股數乘以規定比例求得。一般來說,新股票的定價低於股票市價,從而使優先認股權具有價值。股東可以行使該權利,也可以轉讓他人。

1.附權優先認股權的價值。

優先認股權通常在某一股權登記日前頒發。在此之前購買的股東享有優先認股權,或說此時的股票的市場價格含有分享新發行股票的優先權,因此稱為「附權優先認股權」,其價值可由下式求得。

M-(RN+S)=R (1)

式中:M為附權股票的市價;R為附權優先認股權的價值;N為購買1股股票所需的股權數;S為新股票的認購價。

該式可作以下解釋:投資者在股權登記日前購買1股股票,應該付出市價M,同時也獲得1股權;投資者也可購買申購l股新股所需的若乾股權,價格為及RN,並且付出每股認購價S的金額。這兩種選擇都可獲得1股股票,唯一差別在於,前一種選擇多獲得l股權。因此,這兩種選擇的成本差額,即M-(RN+S),必然等於股權價值R。

重寫方程,可得

R=(M-S)/(N+1) (2)

[例2.14]如果分配給現有股東的新發行股票與原有股票的比例為1:5,每股認購價格為30元,原有股票每股市價為40元,則在股權登記日前此附權優先認股權的價值為

40-30/5+1=1.674元

於是,無優先認股權的股票價格將下降到

40-1.67=38.33(元)

2.除權優先認股權的價值。

在股權登記日以後,股票的市場價格中將不再含有新發行股票的認購權,其優先認股權的價值也按比例下降,此時就被稱為「除權優先認股權」。其價值可由下式得到。

M-(RN+S)=0 (3)

式中:M為除權股票的市價;R為附權優先認股權的價值;N為購買1股股票所需的認股權數;S看為新股票的認購價。

此式原理與公式(1)完全一致。投資者可在公開市場購買1股股票,付出成本M,或者,他可購買申購1股股票所需的認股權,並付出 l股的認購金額,其總成本為RN+S。這兩種選擇完全相同,都是為投資者提供l股股票,因此成本應是相同的,其差額為0。

把公式(3)進行改寫,可得

R=(M-S)/N (4)

在前面例子中,除權後,隊股權的價值應為

(38.33-30)/5=1.666(元)

3.優先認股權的杠桿作用。

優先認股權的主要特點之一就是它能提供較大程度的杠桿作用,就是說優先認股權的價格要比其可購買的股票的價格的增長或減小的速度快得多。比如說,某公司股票在除權之後價格為15元,其優先認股權的認購價格為5元,認購比率為1;4,則其優先認股權的價格為(15?元)/4=2.5元。假定公司收益改善的良好前景使股票價格上升到30元,增長100%,則優先認股權的價格為(;25?)/4=6.25元,增長(6.25?.6.25+5)/2.5=150%,遠快於股票價格的增長速度。

Ⅱ 【模型風險】商業銀行模型風險管理

KPMG著作。
除以監管合規為目的,商業銀行也將模型風險管理作為提高風險管理水平、強化風險管理文化的方式。
模型風險管理廣泛應用於銀行業各個環節中。本次我們將以模型風險管理為專題,結合模型風險管理的背景及各國監管要求,分析目前銀行業所面臨的挑戰,給出解決方案,內容包括以下四部分:

模型廣泛的應用於銀行業的各個環節中。其中,風險和合規領域主要包括信用風險、市場風險、操作風險、交易對手信用風險、流動性風險、壓力測試及反洗錢等方面;業務和財務領域主要包括演算法交易、轉移定價、收入優化、成本分配、人力資源配置、估值與定價、減值、損益預測、營銷策略等方面。
模型是指應用統計、經濟、金融或數學理論,以不同的技術手段和假設將輸入數據處理為量化結果的定量方法或系統。模型亦包括,將部分或全部基於專家判斷的定性輸入轉化為定量輸出的方法。模型風險是基於錯誤的模型輸出或對模型輸出的誤用,而對決策造成的不利後果。模型風險可能導致財務損失、業務和戰略決策不當,最終可能損害銀行的利益及聲譽。
模型風險管理對銀行非常必要,除了滿足監管要求和期望之外,還能通過有效的模型風險管理提高內部管理水平,主要包括:
一是提高模型風險管理在銀行風險管理框架中的地位,將操作風險下設模型風險的管理模式提升為模型風險與其他各風險平行的管理模式,有助於銀行進一步強化風險文化;
二是提高模型風險管理能力可減少基於不正確的模型結果所做出的決策,進而降低銀行的聲譽風險或財務風險;
三是在信貸以及金融市場等業務環節中使用恰當的評級或者定價模型,可幫助銀行優化交易策略,做出更好的業務決策和損益管理。

美聯儲於2011年4月首先發布了模型風險管理的相關法規——SR 11-7號文《模型風險管理監管指引》,該文明確了模型風險管理框架,包括模型風險管理定義、模型實施、模型驗證、以及模型風險管理的政策制度等內容。
英格蘭銀行審慎監管局(PRA)於2018年4月發布了PS7/18號文《壓力測試模型風險管理原則》,該文規定模型風險管理應用機構應採納壓力測試模型,協助各機構落地實施用於識別和管控壓力測試模型風險的政策和流程。
歐洲中央銀行於2018年10月發布了《歐洲中央銀行內部模型指南》,其中第一章 「一般主題」規定了模型風險標准。
波蘭金融監管局於2015年7月發布了《Recommendation W on Model Risk Management in Banks》,該文為模型風險管理提供了明確的指南和通用標准。
加拿大聯邦金融機構監督辦公室於2017年9月發布了E-23號文《存款機構模型風險管理》,該文對模型風險的重要性、模型管理周期、外部供應商(模型)產品、外資銀行子公司模型、針對模型的內部審計、模型存儲庫等內容進行了說明。

挑戰1 模型風險管理的范圍
目前,大多數銀行所使用的模型數量和覆蓋范圍會持續增長,以便更廣泛的涵蓋各部門和業務中使用的各種分析方法。同時,區塊鏈、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等新技術的應用在提升相關業務管理水平和自動化程度的同時,也對模型的持續監控和管理提出了挑戰。
挑戰2 模型風險的量化
模型風險的計量方法在業界目前尚無統一認識,同時模型風險的復雜性在不斷升高,若銀行缺乏模型風險管理,將面臨較大挑戰。
挑戰3 模型風險管理的目的
除以監管合規為目的,銀行也將模型風險管理作為提高風險管理水平、強化風險管理文化的方式。銀行須建立模型風險管理的授權機制以及各模型清晰的管理邊界。同時,高管層的參與可確保模型風險管理不僅被視為合規行為,更是銀行經營戰略的一部分。
挑戰4
基礎設施和技術
隨著對模型風險管理需求的增加,銀行需建立流程標准化、驗證測試自動化、持續監控的一站式服務平台來有效評估模型風險。其中,一個完整且標准化的模型存儲庫是所有流程和管控的重要基礎。

模型風險管理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治理架構和管理工具,我們的解決方案主要包括:
第一 設置健全的模型風險治理架構
強大的模型風險管控機制需要一個有效的治理架構,三道防線是一個相互制約、互為補充的立體式完整系統,不是孤立的,更不能相互替代,只有確保三道防線各司其職,才能建立全面有效的模型風險管控體系,提高經營管理水平。為確保模型風險管控機制的有效性,必須得到董事會和高級管理層的支持和監督。同時,在有效的治理架構下,銀行需要設置與模型規劃一致的風險偏好,與其他類型風險相同層級的風險指標,以及一系列模型風險管理政策制度,這些舉措都是確保模型風險管理有效性的基石。
第二 使用六大模型風險管理工具
集成:將所有模型信息集成在利益相關方可訪問的共享存儲庫
評估:評估模型風險相關指標,以實施監測預警
跟蹤:跟蹤整個生命周期(批准日期、執行日期、修改日期及情況等)
量化:根據整合後的信息對模型風險進行量化
報告:生成報告,便於上報模型管理信息
糾正:對失效或者預警的模型執行糾正措施
第三 建立完整的模型生命周期
模型生命周期以模型開發為始,經模型驗證、實施投產至持續監控等環節,涉及模型管理的所有相關方,包括模型委員會、模型負責人、模型開發人員、以及模型驗證人員。各相關方的職責分別為:

第四 建立模型風險管理系統
模型風險評估和控制系統可將模型風險管理流程標准化,提高驗證測試自動化程度,具體功能包括模型全流程管理、模型存儲庫管理、模型風險評估、文檔管理、報告和模型風險管理視圖等功能。
由於模型風險管理領域越來越受到銀行業的重視,建議各家銀行參考國際監管要求及領先同業實踐,盡早著手落實。畢馬威可提供模型風險管理領域咨詢和系統應用方面的服務,幫助客戶建立一整套完整的治理架構、管理工具、模型生命周期,以及模型風險管理系統。

Ⅲ 股票價值評估

股票的價格受經濟周期、行業、財務狀況、庄股資金、前期套牢盤、品牌價值、渠道優勢等等,主要財務狀況的角度分析股票的內在價值;如果一隻股票的財務狀況好的話,其價格低於價值,總有一天在流動性寬泛的時候,會漲上去的。這也就是價值投資的魅力所在啊
格雷厄姆使得人們對股票回歸到「投資」這個概念,巴菲特繼承了格雷厄姆的股票價值投資方法。股票是否具有投資價值應該從三個方面考慮: 資產價值 、盈利價值、成長性價值。
1、市凈率法:關鍵是要考慮行業風險
市凈率指的是股票的市價除以公司的凈資產所得比率。這種方法認為,股票的價值等於公司的賬面凈資產,挑選股票,就要選擇股價遠遠低於每股凈資產的股票。股票市場上股價低於賬面凈資產的公司越來越少,要找到這樣的股票變得很困難。但這套方法也有問題。例如,巴菲特嚴格按照格雷厄姆的投資理論,買進了價格低於賬面凈值的新英格蘭紡織業伯克希爾—哈撤韋公司的股票。但巴菲特很快就發現,雖然他購買的股票價格低於凈資產,看起來沒有什麼投資風險,可是正應了那句老話「便宜沒好貨」,這些公司隱藏著巨大的經營風險。道理很簡單,這些公司的股票之所以便宜,主要是因為其業務不景氣。在目前的中國股市中則體現為鋼鐵類股票,很多股票價格已經跌破凈資產價格了啊
股票價值和賬面價值之間的區別:賬面價值表明過去的累計投入,而股票價值表明的是未來預計所得;賬面價值是一個會計概念,股票價值是一個經濟概念。他用了一個很簡單的例子說明了兩者的區別:如果有兩個小孩,用相同的錢讓他們都讀到大學畢業,那麼這兩個孩子的賬面價值是相等的,可是,兩個孩子都讀到大學並不意味著他們將來前途完全一樣,這表明他們的內在價值是不同的。因此,不能根據公司的賬面價值來評估公司的股票價值。
2、市盈率法:判斷其成長性和速度
那什麼因素決定公司的股票價值呢?巴菲特認為,股票價值的決定因素是公司的盈利能力。如何評估公司的盈利能力呢?每股收益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反映公司的盈利能力。後來,人們研究出了用「市盈率」這個指標來衡量公司的盈力能力。「每股市價」除以「每股收益」就得到了公司的市盈率。
市盈率模式又稱康貝爾—席勒模型,是由哈佛大學的約翰.Y.康貝爾和耶魯大學管理學院的羅伯特.J.席勒教授共同創立的一種價值評估模型。所反映的是公司按有關折現率折算的盈利能力的現值,它的數學表達式為P/E。其實,市盈率模式是現金紅利貼現模型的一種直觀的體現,集中於發現某個企業相對於目前市場上的其他類似企業而言是更更宜還是更昂貴。
巴菲特的選股策略是:在大盤大跌的時候,就大量購進市盈率在10倍以下的股票。這個方法的風險在於購買盈利不穩定的公司的股票風險更大。市盈率的高低與多種因素有關,越是業績優秀的公司,市盈率就越高。在遇到業績優秀、市盈率高的公司的時候,這時,巴菲特往往就陷入了兩難境地,不知道究競是該買還是不該買。「目標是以合理的價格買到績優的企業,而不是以便宜的價格買進平庸的公司」。巴菲特。
3、未來現金流量估值法:判斷賬面真實程度
注重現金流量表階段為了抑制公司管理層的會計造假行為,用公司未來現金流量這個更准確的盈利能力指標來估計公司的股票價值。人們普遍使用扣除折舊、利息與稅收前的盈餘(EBITDA)作為公司現金流量的近似值。實際上,現金流量表的主要作用是為了防止公司管理層的會計造假行為。只能做為選股時觀察有無假賬的參考指標。但未來現金流量估值法卻將其用於評估公司股票的價值,實在勉為其難,這樣的價值評估也不可能會很准確。
現代的財務理論界和實物界都趨向於一個共識,即企業由於經營活動中產生的自由現金流,是衡量企業財務彈性及企業內部成長能力的重要指標。雖然對現金流量分析的目的不同,對自由現金流量的定義也可能不同,但一般認為:自由現金流量是指企業經營產生的現金流量扣除資本性支出的差額;自由現金流量貼現法就是認為企業的價值應該等於未來自由現金流量的現值。
4、凈資產收益率法
凈資產收益率是指來自公司損益表中的凈利潤去除以來自資產負債表中的股東權益賬面價值所得的比率。這個指標反映公司管理層利用股東投入的資本實現了怎樣的經營效率。巴菲特多次重申,評估公司價值的最重要指標是凈資產收益率,凈資產收益率越高,表明這家公司的股東投資回報率越高。
關鍵的價值促動因素是推動企業價值增長的主要因素,從經濟附加值的角度,只有當企業的投資報酬率超過資本成本時,才會產生價值(EVA)。
從經濟附加值的計算公式看:經濟附加值=稅後營業凈利潤—投資額×加權平均資本成本率。只有投資的收益超過資本成本,投資才能為投資者創造價值。公司的市場價格有兩個部分組成:第一個是營運價值,是對公司當前正在營運業務市場價值的一種度量;第二個是公司的未來價值,用於度量公司期望增長價值的貼現值。
5、剩餘收益估值法:以凈資產收益率為基礎的股票價值評估方法
剩餘收益估值法主要採取以下步驟來計算股票價值:
剩餘收益=(凈資產收益率一股權資本成本)×凈資產
股票價值=凈資產的賬面價值+剩餘收益的現值
這就是著名的剩餘收益模型。通過資產負債表和損益表的共同作用,剩餘收益模型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歷史成本會計在價值評估方面的不足。
6、現金紅利貼現模型:主要適用於長期投資
現金紅利貼現模型是證券分析師用來測量基於持續經營假設的公司價值的定量工具,這一模型的本質是指公司股票的價值是其未來現金流量的現值。該模型認為,對於時間范圍無限長的投資者或從實際考慮,即中長線投資者,決定價值的基本因素是股息流,固定股息增長率現金紅利貼現模型只能關注公司的預期紅利以及貼現率,而在中國年輕的證券市場,廣大投資者重視的往往不是上市公司股息發放的多少,而是資本利得。此種方法主要還是適用於長線投資者。
股利貼現模型,通過將未來的股利貼現計算出股票的價值。其數學公式為:D為股票的內在價值,Di為第i期的股利,r為貼現率。根據對股利增長率的不同假定,股利貼現模型可以分為零增長模型、不變增長模型、二階段增長模型和多元增長模型。
股利貼現模型實用性分析:股利貼現模型適用於經營狀況穩定、有穩定的股利發放的企業,但因為股利發放因各公司股利政策的不同而不同,即使兩個業績和規模相當的企業,也可能因為股利政策的不同,經股利貼現模型計算出的價值出現很大的差別。對於股市中很少發放股利的公司,或者出現虧損而暫時不能發放股利的公司,該模型不是很適用。
7、貼現率法:主要用於判斷經濟周期
最簡單的貼現率,一般參照長期國債利率。貼現利息=票據面額×貼現率×票據到期期限。
貼現率政策是西方國家的主要貨幣政策。中央銀行通過變動貼現率來調節貨幣供給量和利息率,從而促使經濟擴張或收縮。當需要控制通貨膨脹時,中央銀行提高貼現率,這樣,商業銀行就會減少向中央銀行的借款,商業銀行的准備金就會減少,而商業銀行的利息將得到提高,從而導致貨幣供給量減少。當經濟蕭條時,銀行就會增加向中央銀行的借款,從而准備金增加,利息率下降,擴大了貨幣供給量,由此起到穩定經濟的作用。中央銀行的再貼現率確定了商業銀行貸款利息的下限。
通過對貼現率的研究,來判斷經濟周期的變化,在低谷時買進股票,在高峰時賣出股票。

Ⅳ 計算股票價值

按中國股票市場監管層的規定,上市公司每年要提供年報、中報和季報。在對上市公司財務報表的分析中,投資者要重視下面幾個重要的技術指標和項目:

(1)上市公司的市盈率

市盈率=每股市價/每股收益

這是股市投資者關注的一個重要指標,它代表市場上投資者對公司每股盈利付出的價格。如:公司的市盈率高於股市的平均市盈率,代表投資者看好這家公司的未來成長性,反之是並不看好該公司的成長性。公司的市盈率也是一個評價該股票投機和泡沫成份的指標。如果市盈率高並超出該股票的成長性,這是莊家和跟庄者的投機操作,這時投資者要離開該股票,防止掉入莊家和跟庄者的多頭陷阱。

(2)每股收益

每股收益=凈利潤/總股本

每股收益是評價上市公司財務和盈利能力最重要的指標。它體現了公司的經營能力、管理能力和對股東的回報能力。該指標可以用逐年進行對比的方法來評價一個公司的成長性,也可以和其他公司進行對比,找出公司之間的經營差距。

要了解和研究上市公司的凈利潤的構成情況。上市公司利潤包括主營業利潤、投資收益、營業外收入、其他業務利潤。只有主營業利潤收入才是決定公司長期和穩定發展的重要因素。靠買賣股票、資產置換、政府補貼、一段時期的稅收返還和減免、處置固定資產的投資收入以及其他營業外收入都不能代表公司的持久經營能力和獲利能力。如果一個公司的主營業收入利潤長期處在總利潤的50%以下,那麼這個公司的獲利能力和長期投資價值就值得懷疑。

防止上市公司的財務報表陷阱和虛假利潤。這是因為上市公司的每股收益將呈幾十倍地影響該公司的股票價格。就像力學中的杠桿作用一樣,杠桿一頭的長度就是上市公司的市盈率。一個市盈率為30的上市公司,每股的凈利潤是1元,它的股價就可賣到30元。很多上市公司和莊家正是利用這個市盈率杠桿在股票市場上興風作浪,搞虛假資產重組和控制股價。例如流通股(總股本沒有不流通股)是1億股的上市公司,由於連年虧損進入ST行業,股價下降到每股5元。第二年,該公司通過關聯交易,從它的母公司無償地獲得了一個億的利潤,這一年達到每股1元的收益。上市公司在拿到1億元的利潤後,母公司便與莊家聯手玩「重組」概念。在劃出1億元利潤之前,他們在股票市場上早就投機收購了5000萬股的流通股。這時得到一個億利潤的上市公司當年的財務報表中反映出該公司已「扭虧為盈」,每股有1元的「盈利」,莊家和跟庄者與上市公司聯手把股票價格從每股5元投機拉升到30元。當莊家和跟庄者與母公司將把這5000萬籌碼賣出後,他們在股市上的投資收益再達到12.5億元。這個巨額收益遠遠超過母公司無償劃出的那1億元的利潤。投資者如果僅以凈利潤的增加為標准來購買這家上市公司的股票,將是一種嚴重失誤,最終掉進了上市公司的報表陷阱里。

財務報表中的利潤包裝和陷阱可以從下幾個方面反映出來:

●上市公司可以利用會計政策合法地增加利潤和減少利潤。如改變公司固定資產的折舊率、延長或減少折舊率的年限,可使折舊費用減少,成本降低,利潤增加,反之利潤減少。上市公司的應收賬、呆賬和壞賬的處理也可用來調節公司的利潤。如產品庫存、原材料庫存的過低和過高估價也是上市公司增減利潤的手段。一般來說,上市公司借款數額巨大,借款利息的資本化成為調控利潤的手段。會計賬目中的巨額沖銷可以把公司以後的損失提前確認並把現在的損失延後確認。總之,利用會計政策調節公司利潤的名目繁多,投資者要擦亮眼睛,謹防上當。

●上市公司可通過關聯交易來改變上市公司的利潤。他們通用的手法是與母公司及相關的子公司搞合作投資,最後達到配股和影響股價的目的。關聯的購銷業務可以在產、供、銷各個環節中用轉嫁成本的方法調控利潤。關聯的資產租賃和資金拆借也是一個重要的調控利潤手段。

●地方政府的扶持和財政補貼可增加公司的利潤。地方政府為了讓一些公司達到上市標准、上市公司的配股標准以及上市公司摘掉ST和PT的「帽子」,地方政府通過採用財政補貼、減免利息、降低稅收和低價給予土地資源等手段達到增加公司利潤的目的。

(3)每股股息的分配

每股股息的分配是評價一個上市公司對股東回報的一個重要指標。股息的分配包括現金分紅、送紅股和配股,股東從這些回報中得到投資的增值。盡管一些公司年年盈利,但從來不給股東回報,這些公司的投資價值會大打折扣,投資者最好遠離。每股股息的分配也應該從縱向和橫向進行對比,挖出它的投資價值。每年回報遞增的公司股票是長線投資的首選股票。

(4)每股凈資產

每股凈資產=年末股東權益/總股本

每股凈資產體現上市公司的資本擴張能力。每股凈資產逐年增加說明上市公司不斷擴張壯大,反之不斷縮小。

(5)市凈率

市凈率=每股市價/每股凈資產

市凈率把股價和每股凈資產聯起來,市凈率越高,資產越優良。高科技股、IT行業和新興行業都有較高的市凈率。

(6)凈資產收益率

凈資產收益率=凈利潤/平均股東權益

凈資產收益率是評價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一個重要指標。凈資產收益率越高,說明資產的盈利能力越強,給投資帶來的收益就越高。

(7)成本費用率

成本費用率=利潤總額/成本費用總額

成本費用率反映每花掉1元費用給公司帶來的利潤。對於投資者來說,該指標越高,給投資者帶來的利潤越高。

(8)銷售凈利潤

銷售凈利潤=凈利潤/銷售收入

銷售凈利潤反映每1元銷售收入給公司帶來的凈利潤量,評價銷售收入的收益水平。該指標越高,公司的銷售能力越強。

(9)流動比率

流動比率=流動資產/流動負債

流動比率表示每1元流動負債有多少流動資產作為償付擔保。這一比例越高,債權人的安全性越高。但這個比例過高,則表明上市公司的資產利用率較低,流動資金閑置嚴重。一般流動比率為2左右較為合適。上市公司所屬行業不同,流動比率也不同,商業類公司可偏低。

(10)應收賬款周轉率

應收賬款周轉率=銷售收入/平均應收賬款

應收賬款周轉率越高,平均應收賬款周期越短,資金回收越快。否則上市公司的資金過多地滯留在應收賬上,會影響資金正常的周轉。

(11)負債比率

負債比率=負債總額/資產總額

負債比率反映的是償還債務的保險程度。從債權人來說,這一比率越高,償還債務能力越差。但對於投資者來說,負債比率高,表明當上市公司資本利潤率大於借款支付的利率時,股東所得利潤將增加。

(12)現金比率

現金比率=現金余額/現金負債

現金比率直接反映企業的短期償付能力,也是盈利的資本。過高的現金比率將會降低企業的獲利能力。如新股上市,新上市公司的現金比率很高,長期保持在過高的水平,說明現金並沒有投到新的項目中去。

閱讀全文

與商業銀行股票定價模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股票資金流入mfi 瀏覽:421
股票個股資金流入怎麼查 瀏覽:493
廣電重組一個股票 瀏覽:265
適合股票投資的星盤 瀏覽:450
買股票用app還是微信 瀏覽:547
大數據相關的股票都有什麼區別 瀏覽:754
優博訊股票股票走勢 瀏覽:961
一隻股票漲停板後打開幾次第二天走勢 瀏覽:519
好用股票交易app 瀏覽:572
中融基金投資股票有哪些 瀏覽:579
京滬高鐵盈利那股票會上漲 瀏覽:268
股票低於什麼價格退市 瀏覽:112
證券公司股票排行榜 瀏覽:258
公司股票投資賬務處理 瀏覽:363
公司禁止員工購買本公司股票 瀏覽:499
股票下午漲停後打開 瀏覽:128
雙針探底後股票走勢 瀏覽:65
必需品投資組合股票今開 瀏覽:309
怎樣查看股票軟體里的數據結構 瀏覽:505
股票屬於其他資產對不對 瀏覽: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