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什麼是資產證券化資產證券化有什麼作用
什麼是資產證券化
資產證券化(Asset-backed Securitization,簡稱ABS)是指將資產通過結構性重組轉化為證券的金融活動。20世紀70年代,資產證券化作為一種新的金融技術在美國得到迅猛發展,從80年代起,又在英國以及一些大陸法系國家得到廣泛應用,但隨後也因次貸危機顯露出風險而令人談之色變。資產證券化的基礎資產主要有三大類:應收賬款類資產(信用卡應收款、貿易融資、設備租賃費)、貸款類資產(住房抵押貸款、汽車消費貸款、商業不動產抵押貸款、銀行中長期貸款)和收費類資產(基礎設施收費、門票收入)。
資產證券化的核心是破產隔離,包括兩個方面:一是資產轉移必須是真實銷售的,二是SPV本身是破產隔離的。破產隔離的實現有設立特殊目的信託(special purpose trust)和特殊目的公司(special purpose company)兩種方式。
資產證券化的流程
1.構建資產池。發起人將未來能產生現金流的資產進行剝離、整理,構建資產池。
2.構組建特殊目的機構(SPV)。SPV從發起人購買「真實出售」的資產,實現發起人和受益人之間破產隔離。
3.信用增級和評級。信用增級的目的是降低投資者的風險,提高資產證券化產品的吸引力。專業機構做出評級並公布。內部信用增級手段有優先/次級結構、超額擔保、預期年化預期收益率差或超額支付和儲備基金安排等。外部信用增級手段有保險合約、第三方擔保、信用證、現金擔保賬戶和擔保性投資額度等。
4.發售並支付。承銷商採用發售或私募方式進行承銷,銷售完成後,由SPV按約定的價格向發起人支付發行收入,並支付服務費用。
5.資產池管理和清償結算。
SPV聘請專業機構管理資產池。到期結算時,由SPV根據約定分次償還和兌現預期年化預期收益。全部償付之後,剩餘現金流返還發起人
資產證券化有什麼作用
從發起人的角度
1、增加資產的流動性,提高資本使用效率
資產的流動性是指資產變現的能力,我們知道貨幣是流動性最高的資產,而貸款、應收款等則是流動性較差的資產。如果將貸款、應收款保留在資產負債表中作為資產,那麼能夠獲得的預期年化預期收益是有限的,而且如果因此而放棄了其他投資機會,那麼機會成本可能就會非常大。
資產證券化最基本的功能是提高資產的流動性。發起人可以通過資產證券化將貸款出售獲得現金,或者以貸款為支持發行債券進行融資。不管通過哪種方式,資產證券化使得擁有貸款等流動性差的資產的主體可以將流動性較低的貸款變成具有高流動性的現金,從而為他們提供一條新的解決流動性不足的渠道。
資產流動性的提高,意味著資本利用效率的提高。資產證券化作為一種融資手段,再獲得資金的同時並沒有增加負債。如果資產所有者是出售資產,那麼他減少了貸款這一資產,但是同時增加了現金這一資產,所以負債並沒有增加。因此,資產證券化再不增加負債的前提下,使得發起人獲得了資金,促進了資金的周轉,從而提供了資本的利用效率。
2、提升資產負債管理能力,優化財務狀況
資產證券化對發起人的資產負債管理的提升作用體現在它可以解決資產和負債的不匹配性。以銀行為例,銀行的資產和負債的不匹配性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流動性和期限的不匹配;而是預期年化利率的不匹配。銀行的資產和負債的流動性和期限不匹配,主要是因為銀行的資產主要是貸款等中長期、流動性較差的資產,而其負債則主要是活期貸款等期限短、流動性較高的資產,因而兩者不能很好地匹配起來。如果發生擠兌等特殊情況,銀行就無法支付,此時就會發生支付危機。而資產證券化可以將長期的、流動性差的貸款轉化為流動性高的現金,從而解決流動性和期限匹配上的問題。同時,如果銀行的貸款為長期固定預期年化利率貸款,而存款為短期變動預期年化利率,則銀行將承受預期年化利率風險。每當短期預期年化利率相對於長期預期年化利率升高時,銀行所賺取的利差(interest rate spread)將會受到侵蝕,而使銀行利益受損甚至虧損。通過證券化,銀行的貸款就會大大減少,從而降低了在預期年化利率上升時被迫以高預期年化利率負債支持低預期年化利率資產的風險。
由於證券化採用了表外融資的處理方法,發起人將被證券化資產轉移到資產負債表外,從而達到改善資產負債表結構,優化財務狀況的目的。這一點對於銀行等金融機構尤其具有意義。自1988年以來,巴塞爾委員會關於銀行監管的准則已為越來越國家的金融管理當局所接受,銀行等金融機構的資本充足狀況成為各國金融監管的焦點,銀行為達到資本充足率要求不得不保有與其所持資產相對應的資本。如果銀行開展資產證券化交易,不但可以提前收回現金,從而可相應縮減負債,同時由於將基礎資產移到表外,銀行可以釋放相應的資本——資產證券化的這種雙重釋放功能是其越來越受到銀行青睞的主要原因。此外,資產證券化還可以使公司把未來服務費收入流提前兌現為現期盈利,如果不進行證券化,通常這種收入要在貸款的整個期限那才能逐步實現。
3、實現低成本融資
傳統的融資方式一般是以融資方的整體信用為支持的,但是資產證券化是一種結構性融資而非產權融資,其信用基礎是一組特定資產(抵押類或非抵押類),而非發行人的整個資產。貸款、企業債券、股票等方式都是以發行人的全部資產和信用為支持的,投資者進行投資必須考慮發行人的整體信用和經營狀況,而在資產證券化融資中,投資者只需考慮基礎資產的質量就行。資產證券化可以通過破產隔離機制的設計,再輔以信用增級等手段,使得發行的證券的信用級別獨立於融資方的信用級別,大大提高證券的信用級別。也就是說,即使融資方的信用級別並不高,資產證券化後的證券也可有比較高的信用級別。信用級別的提高必然使得投資者的要求回報率降低,所以融資成本就得到了節約。
另外,由於資產證券化可以使得證券的信用級別高於原有融資人的整體信用級別,原來可能因為信用級別不夠而無法融資的融資人也可以獲得融資的機會,這就使其融資渠道得到了拓寬。信用增級通常還會帶來一個差額預期年化預期收益,這個預期年化預期收益一般都是屬發起人所得。這樣對發起人來說,既能獲得預期年化預期收益,又能留住客戶,是一個很大的吸引。
4、增加收入來源
在資產證券化中,服務商通常由發起人擔任,使得發起人可以通過收付款服務等途徑收取費用,增加新的收入來源。
從投資者的角度
1、提供多樣化的投資品種
2、資產證券化產品根據投資者對風險、預期年化預期收益和期限等的不同偏好,對基礎資產組合產生的現金流進行了重新安排和分配,使本金與利息的償付機制發生了變化。具體而言,資產證券化交易中的證券一般不是單一品種,而是通過對現金流的分割和組合,可以設計出具有不同檔級的證券。不同檔級的證券具有不同的優次償付次序,以「熨平」現金流的波動。這就為投資者提供了風險和預期年化預期收益多樣化的產品品種,為各種類型投資者分散風險,提高預期年化預期收益,創造新投資組合提供和巨大空間。同時,對特定領域資產的證券化,其產品的標准化設計為投資者提供了進入原本不可能進入的投資領域的可能性。
3、提供更多的合規投資
由於組成資產池的是優質資產,且有完善的信用增級,因此所發行證券的風險通常很小(多數能獲得AA以上的評級),而預期年化預期收益卻相對比較高,並且在二級市場上具有很高的流動性。資產支持證券可以為那些在投資品種上受到諸多限制的機構投資者(如養老基金、保險公司、貨幣市場基金)提供新的合意投資品,成為它們投資組合中的合規投資。
4、降低資本要求,擴大投資規模
一般而言,資產證券化產品的風險權重比基礎資產本身的風險權重低的多,比如,在美國,住房抵押貸款的風險權重為50%,而由聯邦國民住房貸款協會發行的以住房抵押貸款為支持的過手證券卻只有20%的風險權重,金融機構持有這類投資工具可以大大節省為滿足資本充足率要求所需要的資本金,從而可以擴大投資規模,提高資本預期年化預期收益率。我們可以看一個保險公司的例子:當一家保險公司購入一筆不動產,按照美國有關法規的規定,它必須保持相當於投資額3%的資本金來支持這筆投資;但如果保險公司購入的是一筆信用等級不低於BBB級的抵押證券,則其對資本金可以用來支持基礎資產的數額將10倍於支持非證券化的不動產。
從金融市場大環境的角度
資產證券化能夠讓整個金融市場乃至整個經濟體的資源實現更有效、更優化的配置。資本的優化配置包括幾個方面:一是讓資本的需求者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花費盡可能少的成本找到資本,讓供給者在短時間內出讓資本並獲得盡可能高的預期年化預期收益;二是讓這個過程有效地進行;三是讓這個過程能夠持續地進行。資產證券化很好地滿足了資本優化配置的三個方面要求。
1、提供新的投融資途徑
資產證券化是一種金融創新工具,通過這種新的金融安排,在資金的供需雙方建立了新的溝通橋梁,提供了新的選擇。對資金的供需雙方和整個金融市場和經濟體而言,這無疑是一種帕累托改進。資產證券化的這部分優點在分析發起人和投資者部分時已有詳盡分析,在此不累牘。
2、提高資本配置的有效性
資本優化配置的一層含義就是能夠在整個經濟體范圍內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很難想像一個缺乏流動性的金融資產能夠在大范圍內實現優化配置。資產證券化通過自身獨特的流動性設計和標准化證券產品設計,使得市場流動性增強,資金來源大大拓展。一個集中表現是資產證券化能為社會的各種需求提供源源不斷的貸款資金:不論是住房抵押貸款、汽車貸款還是信用卡的借款人,都希望能夠獲得充裕而低預期年化利率的貸款,以維持其消費理財的需要,資產證券化正是解決貸款資金來源不足的最好方法。資產證券化後,發起人可以將其債權出售換取現金,並以新取得的現金從事新的業務,如此周而復始,金融機構能不斷由資金提供貸款。因此通過證券化,可以縮短資金周轉周期,提高資金利用效率。
除了提高流動性,資產證券化的另一個優點是促使金融市場的各個參與主體專業化分工,各參與主體根據自身的比較優勢各司其職。以銀行的貸款資產證券化為例,在傳統的金融體制下,商業銀行、儲蓄機構等向社會公眾吸收存款並發放貸款,承擔貸款的管理和服務工作。但是在當今融資渠道多樣化,銀行與其他金融機構界限日益模糊的經濟背景下,銀行的比較優勢不再是來自通過持有非流動性的貸款為經濟提供流動性,而是來自對那些無法在公開市場有效傳播的有關借款人信息的收集、分析和持續跟蹤。因此通過資產證券化,銀行收集借款人信息、評估借款人發放貸款,但是銀行並不長期持有而是適時出售,此外管理持有貸款組合的受託人,組合證券的承銷人、擔保人、評級人,貸款抵押的評估人等也都在自己的專業領域實現專業化的分工,這樣資產證券化就可以取得較傳統融資方式更為有效的資源配置效率。
3、提高統的安全性
通過資產證券化,能夠將積壓在銀行體系的房地產貸款、不良資產等風險合理配置到社會中各個層次的投資者去,可以有效地避免諸如經濟周期影響房地產貸款質量等風險。
此外,通過資產證券化的流動性設計,解決了金融機構流動性風險問題。由於金融機構將流動性差的資產證券化,這些金融機構可以很容易地變現資產,在面臨擠兌或者經營不善時,金融機構可以維持需要的流動性。
整個統的安全性有了保障,提供高效優化配置資本的這些安排也就能夠持續不斷地進行了。
② 什麼是資產證券化
你好,資產證券化業務是指以基礎資產所產生的現金流為償付支持,通過結構化等方式進行信用增級,在此基礎上發行資產支持證券的業務活動。具體來看,就是原始權益人(發起人)將缺乏流動性但能夠產生穩定可預見的現金流的資產或資產組合(基礎資產)出售給特定的機構或載體(SPV),採用結構化的方式對相關資產的風險和收益進行分離和重組,並以該基礎資產產生的現金流為支持向投資者發行證券(資產支持證券)。資產證券化是一種結構化融資手段,與傳統債券融資方式相比,資產證券化的信用來源發生了變化,是基於特定基礎資產的信用,而非發行人主體信用。因此,投資者投資資產證券化時,應當重點關注基礎資產的信息披露情況,而不是發行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