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金一集團原始股可靠嗎
金一集團原始股不可靠。金一集團宣稱自己已經並購亞洲資產集團(美股代碼:ASPZ),即將資產整合在納斯達克上市了,實際上這個ASPZ僅僅是在美股場外交易市場掛牌,只是提供股權交易,遠達不到上市條件。
⑵ 中日美三國 從2000年到09年GDP與他們股票市值之比
恩,據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的一份研究報告:1998年,中國工業500強的總資產平均值折算成美元為7.11億美元,銷售收入平均值為3.98億美元,分別僅相當於當年世界500強平均規模的0.88%和1.74%。1998年中國最大工業企業的銷售收入為61.13億美元,僅相當同年世界500強最小企業銷售收入89.02億美元的68.7%。即使以中國工業100強同世界500強比較,差距也仍然是顯著的。1998年中國工業100強的總資產平均值折算成美元為19.48億美元,銷售收入平均值為10.89億美元,分別僅相當於當年世界500強平均規模的2.44%和4.75%。
1999年我國四大全資國有商業銀行首次全部進入世界500強,但相比之下,它們在其中的表現卻是"大而不強"。其中的原因不言自明:我國四大全資國有商業銀行的龐大規模是政府過去用巨額財政資金和壟斷經營政策做大的。因此,我們的國有銀行雖有世界級大銀行的外殼,但尚缺乏跨國大銀行的內在素質,當然也就不能算作名符其實的世界500強。
不難想像,從上述企業中產生的上市公司,其規模也必然會是偏小的。以上市公司的總股本規模為例,上海30指數所含30隻成份股的可流通股本規模普遍都是偏小的。以2001年4月底的統計數據為准,在30隻成份股中,可流通股本不足1億股的就有2隻;1~2億股有12隻;2~4億股有8隻;4~6億股有6 只;6億股以上有2隻。從統計結果看,有近一半成份股的可流通股規模不足2億股,而且沒有一隻股的可流通股本達到10億股。即便從這30家上市公司的總股本來看,公司規模也是偏小的。其中,總股本大於20億的只佔2家;而總股本不足7億的則佔18家;總股本介於7~20億之間的有10家。
再以香港股市為例,在香港恆生指數所含的33隻成份股中,大多屬於藍籌股,它們的總股本(即可流通股本)規模現狀是:5億股以下只有1隻;5~10 億股有6隻;10~20億股有7隻;20~30億股有12隻;30~50億股有4隻;50億股以上有2隻;100億股以上有1隻。
應該承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在我國的確立也還不到十年的時間,作為市場經濟主體的企業,仍處在改革與成長初級階段,尤其是上市公司中有相當部分是計劃經濟時代的國企改制而來,"底子"還很薄弱,尚有待於進一步規范與發展。事實上,我國上市公司通過送股、配股、增發等方式正在不斷地擴張股本規模,上市公司之間以及上市公司對非上市公司之間的並購正在興起。不難設想,上市公司總股本因送配增發將不斷增大,總資產也會隨著經營與並購而不斷擴張。
二、上市公司股本結構
依世界各國的先例,股本一般只有普通股與優先股之分,而我國上市公司總股本卻異樣地分割為國有股、法人股和社會公眾股三大塊,而且,只有社會公眾股才能上市流通,可流通股占總股本的比重僅30%多一點。原本偏小的總股本規模,當其中的60%以上又不能上市流通時,至少會引發以下後果:
其一,由於股市的實際股本流通量狹小,易於大戶操縱控盤,從而形成"投資不足、投機過剩"的格局,最終導致股價失真。曾經製造中國股市"天價奇跡" 的億安科技,為何能與其業績如此不符地沖上126元的"天價"?後來人們從證監會的公告中才得知,原來是南方四個大戶聯手操縱的結果。其實,只要看一下億安科技的股本結構,我們就不難發現問題所在:7000多萬的總股本已是夠小的了,而可流通股更是少得可憐,僅有3500萬股。正是由於流通股本太小,易於操縱,因此,經常的現象是,大戶"坐莊",散戶"抬庄",賺者投機,套者投資。
其二,由於上市公司總股本不能整體上市流通,尤其是處於控股地位的國有股和法人股不能上市流通,一方面,它不僅造成了上市公司與上市股本的不對稱,而且還導致了流通股與非流通股的不平等待遇以及市場並購的難度加大;另一方面,它不利於國有資產的存量活化與結構調整,易於造成國有資產的沉澱與流失。換言之,上市公司總股本不能整體上市流通,嚴重障礙了股市的資源配置功能,同時,退化了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機能。
此外,國有股與法人股的不能上市流通,易於形成內部人控制下的"一股獨大"。由於股權的過分集中,監督與決策機制失衡,經常發生的現象是,與上市公司控股股東不正常的關聯交易經常發生,強制上市公司為控股母公司擔保、私分上市公司財產、抽逃上市公司資金,甚至大肆掏空上市公司,中飽私囊或滿足小集體的利益。
我國上市公司這種特殊的股權結構,是我國股市在特定條件下形成的歷史遺留問題。應該看到,我國目前尚處於經濟體制轉軌與法制完善的過程中,國有股與法人股暫未上市的原因,主要是基於以下三方面考慮:一是龐大的國有股和法人股一下子上市相當於股市擴容數倍,市場承接乏力;二是國有資產管理機制尚不完善,國有股匆忙上市,國有資產有可能嚴重流失或被侵吞;三是有相當的國有股分布在國民經濟關鍵行業,國有股上市後有可能失去控股地位。盡管如此,國有股及法人股最終總歸還是要上市的。
實際上,國家股東和法人股東要想轉讓股權,目前在法律許可的范圍內,經證券主管部門批准,與合格的機構投資者簽訂轉讓協議,可以一次性完成大宗股權的轉讓。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國有股和法人股的這種轉讓主要是通過兼並收購、買殼、借殼等資產重組行為而展開的。業已開始試點的國有股減持方案顯示:國有股減持將採取二級市場配售、增量發行、上市公司回購、向非國有企業協議轉讓等四種方式進行。我們相信,隨著這一重大改革舉措的推行,中國股市的國有股與法人股的類別劃分,將最終從上市公司股本結構中消失。
三、上市公司盈利能力
一般地,本土上市公司應該是本土民族企業中的佼佼者,它們是本國或本地區優秀企業的代表。因此,在某種意義上講,上市公司的盈利水平反映了該國或地區企業盈利能力的強弱。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強弱,是企業內在素質和外在規模的綜合體現。反映上市公司盈利水平的主要指標有每股收益和每股凈資產等。每股收益(也稱每股盈利或每股稅後利潤)側重反映企業當前經營業績的好壞;每股凈資產則著重反映企業經營的現實資本,及其未來創造利潤並能抵禦風險的能力。
縱觀世界各國股市,凡屬經濟發達的國家和地區,其股市發展史差不多與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的歷史一樣,長達一、兩百年,因此,這些國家和地區的上市公司(其中有不少是跨國公司)一般都有著較高的國際競爭力和盈利水平。以美國為例,1999年,在世界500強中,美國獨佔185家,我國大陸地區則只佔5 家。正因如此,美國股市有著大批業績優良的上市公司,如J.P摩根1999年每股收益竟高達11.16美元。美國類似公司,80年代有通用汽車、通用電氣、可口可樂等;90年代則有IBM、英特爾、微軟、戴爾等。正是有了這一批最具有劃時代意義的績優股,美國股市與股指才能不斷地成長壯大。
再以香港股市為例,恆指33隻成份股中,絕大部分每股收益都在1港元以上,也有不少在2港元以上。其中,長江實業每股收益曾高達7.66港元。類似業績的藍籌股還有匯豐控股、九龍倉、恆生銀行、和記黃浦、新鴻基地產等。這些上市公司的每股凈資產一般都達20港元以上,有的每股凈資產甚至接近50港元。
我國上市公司則沒有這么幸運。以2000年度業績為例,滬深兩市1000餘家上市公司加權平均每股收益僅0.20元,每股凈資產為2.65元,凈資產收益率為7.66%,虧損面8.55%(剔除年內新上市公司後則虧損面將達10%)。其中,業績最差的每股收益為-3.12元,每股凈資產最低的為- 8.93元,每股未分配利潤最少的為-10.96元;即便業績最好的上市公司(一家釀酒公司)每股收益只有1.60元,每股凈資產最高的公司(當年才增發新股)也沒有達到10元。
據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的一項研究結果表明:同世界500強相比,中國工業500強的盈利能力明顯偏低。1998年,中國工業500強的平均資產利潤率、人均利潤和人均收入分別為2.78%、1366美元/人和27456美元/人,而當年世界500強的同類指標分別為11.29%、11093美元/人和 288855美元/人,前者分別僅相當於後者的24.62%、12.31%和9.51%。由此可見,作為上市公司基礎的我國民族工業的發展水平,與國際一流水平相比尚有較大差距。
但可以相信,加入WTO後,隨著我國企業產權制度改革與國際化經營戰略的不斷推進,已有二十年成功改革經驗的中國人民將會創造出大批國際水平的跨國公司來。業已進入世界500強的將會更強,尚且進入的將會不斷擠身於世界500強之列。到那時,我們的企業品牌不單是"國內知名"品牌,它們更多地將成為國際知名品牌,享譽世界。
四、上市公司利潤分配
按照國際慣例,上市公司必須在兼顧眼前和長遠利益的前提下,先行對稅後利潤至少作出如下幾項必要的扣除後,才能對股東進行最後的利潤分配。第一項扣除是抵補以前歷年虧損;第二項扣除是留作法定公積金;第三項扣除是留作法定公益金。
從國外發達股市來看,上市公司利潤分配基本上是以派息為主的,而派息的多少則是依盈利水平而定的。例如,從香港恆生指數的33隻成份股來看,公司對股東進行利潤分配的主要形式是派息,而且絕大多數公司的派息水平都在每10股派5港元之上。其中,派息最多的是恆生銀行,從網上可查閱到的1995—— 1998年的資料來看,該公司連續4年派息都是最高的,其每年派息都在每10股派30港元之上。匯豐控股每年每10股派息則都在20港元之上。對股東如此豐厚的利潤分配,如果沒有極強的盈利能力,那的確是很難想像的。
相比之下,大陸股市上市公司的利潤分配則以送股、配股、或直接增發新股為主要形式,而派息不過是象徵性的,派息面與派息率均很低,例如,每10股派 1元,甚至只有幾角錢。這種現象在我國股市中可能還要持續相當長一段時期,原因主要有兩個:其一,上市公司股本偏小,客觀上只有通過不斷地送配或增發新股,才能"做大"股本規模,尤其配股和增發還能同時提高每股凈資產含量;其二,上市公司普遍盈利能力較弱,每股盈利水平不高,若強制性要求所有上市公司的派息最低限,勢必影響企業資本積累與投資擴張。因此,送配增發形式的分配方式是目前我國上市公司一舉兩得的現實選擇。
五、機構投資者
發達國家或地區的成熟股市一般都有著龐大的機構投資者,其中,尤以證券投資基金為主體,這種以證券投資基金為代表的機構投資者,由於它們是集合投資、規模經營、專家管理、風險分散,而且有著強大的專家隊伍、分析技術和快捷信息作保障,因此,它們不僅是中小投資者的集合體和保護傘,更是股市的中流砥柱。機構投資者隊伍的大小及其內在素質高低,是股市能否健康發展的重要影響因素。
據統計,1996年2月,美國共有5000多個開放式共同基金和500多個封閉式共同基金,持有基金股東有1億多人,共同基金資產總額達3.01萬億美元,相當於1995年美國GDP(7.4萬億美元)的40%;1997年6月,日本有基金管理公司44家,管理基金5300多個,管理資產近45萬億日元;1997年底,英國有單位信託基金管理公司154個,管理單位信託基金近1600個,管理資產1500億英鎊,另有投資信託公司570多個,管理資產 580億英鎊;1997年底,我國香港特區共有46家基金管理公司、788個投資基金,基金資產總值約為600多億美元。
另據統計,在美國股市中,個人直接持有的股票占股票總市值的20%,個人通過共同基金持有的股票占股票總市值的27%;機構直接持有的股票占股票總市值的 28%,機構通過共同基金持有的股票占股票總市值的25%;共同基金持有的股票占股票總市值的比例約為55%。1997年英國機構投資者持有的股票占上市股票總值的79.5%。日本的機構投資者持股比率增長很快,1960年為40.9%,1984年為64.4%,1989年為72%,1997年即增加到 81%。
相比之下,我國的證券投資基金也起步較晚,規模相對較小。1998年初,我國真正意義上的證券投資基金誕生。截止2001年5月初統計,滬深證交所掛牌的證券投資基金僅有33隻,而且全部都屬於封閉式基金。其中,最小規模只有5億個基金單位(佔11隻);最大的基金規模也不過30億個基金單位。
按照加入WTO談判的承諾,中國的資本市場也將逐步對外國投資者開放。一旦置於WTO的開放環境下,在一個以散戶為主的市場,由於散戶抗風險能力較弱,他們將無法成為市場穩定的力量,因此,培育大批機構投資者的工作非常重要。事實上,為了滿足股市超常發展的需要,我國證券監管部門正在大力培植機構投資者隊伍。例如,已經推出的一系列改革舉措包括:封閉式證券投資基金取代"老基金"、券商資本擴容、企業准入放寬限制、保險基金入市等;隨後還將推出的其他舉措包括:開放式基金面世、社保基金與養老金入市、外資設立基金入市、混業經營下的銀行資金直接入市等,直至完全開放的外資機構入市。到那時,我國機構投資者將是股市最龐大的投資者群體,它們將支撐著我們股市的健康發展,並逐步走向完全的國際化。
六、股價分布
股價作為虛擬資本的一種價格,它是股票市場最重要的信號之一。股價只有在市場給予合理定位的前提下,才有可能成為國民經濟的"晴雨表",從而做到准確有效地反映宏觀基本面和微觀景氣度。反之,失真的股價,則不僅會失去"晴雨表"的作用,而且更為嚴重的是還會誤導股市投資和社會資源配置,進而削弱或退化股市的經濟功能。
一般地,股市較為成熟的國家或地區,其股市價格分布大多表現為極差(即最高價與最低價之差)較大的均勻分布。例如,美國股市最高股價為100多美元,股價僅有1美元多的也不少,甚至還有不足1美元的。很顯然,其股價最高值與最低值之比均超出了100倍之多。
相比之下,我國股市價格分布則不妙。以2001年5月11日(星期五,年報出盡後的第一周)收盤價為例,最高股價為華工科技53.35元,最低股價為馬鋼股份3.94元,二者相差僅12.5倍。在1091隻上市A股中(不含PT股),站在50元之上的有1隻,介於40~50元之間的有9隻,介於 30~40元之間的有31隻;而落在7元以下的僅有20隻;介於7~10元間有84隻;其餘的946隻股票的價格則分布在10~30元之間,佔全部股票的 86.7%。其中727隻股價高度密集在10~20元之間。也就是說,我國股市的股價分布是"一窩蜂",是"大鍋飯",股價基本上沒有拉開應有的檔次,這樣的股價分布,當然也就反映不出上市公司質量的優劣與差異性來。反過來講,上市公司整體質量不高,正是股價普遍拉不開檔次的根本原因。
我國A股上市公司股價分布結構(2001年5月11日收盤價)
價格(元) 合計 7以下 7~10 10~20 20~30 30~40 40以上
股票(只) 1091 20 84 727 219 31 10
佔比(%) 100.0 1.8 7.7 66.6 20.1 2.8 0.01
另一方面,由於我國上市公司可流通股本規模偏小,這就使得股市客觀上供不應求,而流通盤過小的股票則更成為投機者的追逐對象,無論公司業績好壞,其股價均居高不下;相反,為數不多的流通大盤股,即便是績優大盤股,其股價由於流通盤較大不易炒作而始終偏低,例如,10元以下股價中大盤股佔多數。這種因股本而排列的股價嚴重偏離了上市公司的業績和投資價值。過度的投機行情及短期財富效應,使進入股市的人們大多熱衷於"短平快",希望能一夜之間暴富,每天都想逮住"黑馬——庄股",投資往往成為"被套"的代名詞。客觀上的股市投資不足和投機過剩,勢必造成股價整體水平高企,股價嚴重扭曲。以同時發行A股和 H股的上市公司股價比較,同股卻不能同價,普遍情形是,上市公司在大陸流通的A股市價無一例外地高於在香港流通的H股市價5~10倍,有的甚至達到近20 倍。例如,2000年最後一個交易日,昆明機床的A股和H股收盤價分別為17.69元人民幣和0.88港元。可以肯定的是,香港股市顯然比大陸股市成熟而規范。
七、股價指數的成長性
股價指數是衡量並記錄一國或地區股市成長歷程的重要指標。股市的成長,意味著股指不斷地向上"長大"。眾所周知,上市公司是股市的基礎,是股市的生命力之所在。股指"長大"正是上市公司不斷成長壯大的必然結果。因此,優良上市公司群體是推動股市成長的生力軍。與此同時,反映股市漲落的股指,又是國民經濟波動的"晴雨表"。一國經濟的持續穩定增長,必然會帶動股指長期性上漲;反之,一國經濟經常"大起大落",必然會導致股市對應地"同起同落"、難以長大。
上個世紀最後10年,美國經濟經歷了戰後少見的長達100多個月的經濟持續增長,這也許是西方世界的奇跡,但正是這一奇跡製造了美國所謂的"新經濟"時代的到來,也正是這股動力推動了道瓊斯指數在近10年中的超常"生長"。美國道瓊斯指數每次突破1000點整數位收盤的日子:1991年4月17日首破 3000點;1995年2月23日首破4000點;1995年11月21日首破5000點;1996年10月14日首破6000點;1997年2月 13日首破7000點;1997年7月16日首破8000點;1998年4月6日首破9000點;1999年3月29日首破10000點;1999年5月 3日首破11000點。盡管目前該指數已回落至10000點附近,但它仍算是"不斷壯大"的。
而僅有十年發展歷程的我國股市的確還很年輕。如上所述,我國股市價格分布過於集中,在股價普遍偏高且拉不開檔次差別的情況下,宏觀面上稍有風吹草動,極易導致股市大起大落,進而形成股價上的普遍性同漲同跌,投資者方面的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格局。在股價反復的齊漲齊跌中,股指似乎很難長大。
以滬市綜合指數為例,1992年股指從最低293點猛竄至1429點,但年末卻又徒落至386點;1993年新年剛開市股指又猛升至1558點,隨後又快速步入逐波下跌之路,直至1994年7月底跌至325點,隨後上海綜指強勁反彈至9月13日達1052點,在不到一個半月的時間里股指累計漲幅達 223%,而年末收市又跌至600多點;在經歷了一年多的沉寂之後,1996年初股指從550點逐步啟動,1997年6月股指直逼此波行情的最高點 1510點;隨後股指退守至1000點附近,這種進退兩難的格局又維持了近兩年,直到1999年6月我國連續第七次降息及《證券法》的即將實施,終於推動股指快速上揚至1756點的歷史新高。
在經歷了近十年的曲折後,股指終於第一次擺脫1500點的歷史大箱頂,進而大步沖向2000年的最高點2125點,2001年5月份繼續沖高至 2200點之上。很顯然,自1996年啟動的這一波超長大牛市,一直沒有大回頭的原因有兩個:一是宏觀經濟成功"軟著陸"後的買方市場時代的到來,使我國國民經濟擺脫了過去長期以來的"大起大落"的格局;二是上市公司在市場經濟改革大潮中,整體素質不斷提高。在此我們可以作出如下基本判斷:隨著這一波牛市的必然終結,下一波熊市的最低點如果能站穩在1750點之上,我們就有理由相信:我國股市已經告別了過去"大起大落"、難以"長大"的歷史,這將是我國股市走向成熟的一個重要轉折點。
八、股市的國際地位
國際股票市場,不僅擁有來自世界各地優秀的上市公司,而且還有著廣闊的國際資本供給空間。一國或地區要想將國內或地區內的股票市場變成國際股票市場,必須滿足一定的條件:完全開放的貿易和金融制度、充分發達的經濟和金融、規范的法治和有力的管制。從當今的國際股票市場來看,如紐約、倫敦、東京等地的國際性股票市場,它們無一例外地建在國際金融中心或開放的國度里。
以國別而論,美國在股市上佔有多項世界第一。其一,上市公司總數最多。1998年底,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擁有上市公司3000多家,在NASDAQ 注冊的企業有5068家,再加上其它全國性和地方性股票交易中心,實際上,美國共有28000家公司的股票直接在二級市場上交易。其二,股票年發行額最大。1996年美、英、日三國的股票發行額分別以84844億美元、30888億美元、17402億美元占據世界的前三位。其三,股票年交易額最大。 1996年美、日、英三國的股票交易額分別為71215億美元、12520億美元、5785億美元。
1996年,美、日、英三國股市股票總市值分別為88272億美元、32842億美元、17405億美元,它們佔GDP的比重分別為115.6%、 71.4%、151.9%。1994年全球共有43個國家285家公司在美國發行了ADR,共籌資達200億美元,交易額達2480億美元。在這些國家的開放股市中,既有大批來自世界各國的優質上市公司,也有來自世界各地規模龐大的機構投資群體,它們共同促進了這些國家股市的發展與繁榮。
目前,大陸股市的股票總市值已超過香港股市,僅次於日本東京股市,成為亞洲第二大股市。截止2000年底,我國境內上市公司總數為1088家,比 1993年的183家增長了近5倍;股票(A、B股)市價總值達48090億元,比1993年的3531億元增長了12.6倍;股票總市值佔GDP比重為 53.8%,比1993年的10.2%提高了40多個百分點;流通市值為16087億元,比1993年的862億元增長了17.7倍;股票當年交易額為 60826億元,比1993年的3627億元增長了15.8倍;股票當年籌資額1554億元,比1993年的315億元增長了近4倍。從動態看,我國股市在短短十年中的發展是十分迅猛的,但與發達國家和地區股市在質上作橫向比較則仍存在較大差距。目前,尚無外國企業直接來大陸上市,而且除在香港上市外,我國在海外直接上市的公司也很少,僅有10餘家。
我國是一個擁有近13億人口的國家。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的不斷前進,我國經濟的現代化指日可待。事實上,我國經濟的持續高增長正在不斷地提升國民經濟的綜合實力。加入WTO,將進一步推動中國證券市場對外開放。隨著中國加入WTO、人民幣可自由兌換、外企直接上市、外資直接入市的逐步推進,人民幣將會演變成國際性貨幣,中國也將會有若干城市成為重要的國際金融中心,到那時我國國內股市將會變成名副其實的國際股票市場。
⑶ crowd1上市市值是多少
市值會是現在的4-5倍。
Crowd1它是一家在線網路公司,為全球市場的每一個角落提供,高端實時的移動技術。一直處於技術的前沿。
現在已實現採用全面獲準的ANDROID和IOS程式以及響應式網站,以便更適宜日趨增長的智能手機的使用。
CROWD1為我們所有的合作夥伴提供完美的移動設備使用經歷是一個移動產品經濟發展的大趨勢。
Crowd1公司主要業務布遍
1、公司規劃長遠和技術優秀和全球化布局
2、今年7月將在澳門舉辦亞洲世界盛會,設香港辦公室,啟動目前還算是空白的中國市場。
3、真正業務全球項目
4、設母公司、公司透明,合法合規(包括付各國應付的稅),走長期發展的道路。
7、母公司有新的產品以後讓會員增加新的收入來源
8、母公司要著手上市,以後我們收的的權益就更值錢
拓展資料:
確定股票內在價值一般有三種方法:
一、盈率法,市盈率法是股票市場中確定股票內在價值的最普通、最普遍的方法,通常情況下,股市中平均市盈率是由一年期的銀行存款利率所確定的。
二、方法資產評估值法,就是把上市公司的全部資產進行評估一遍,扣除公司的全部負債,然後除以總股本,得出的每股股票價值。如果該股的市場價格小於這個價值,該股票價值被低估,如果該股的市場價格大於這個價值,該股票的價格被高估。
三、銷售收入法,就是用上市公司的年銷售收入除以上市公司的股票總市值,如果大於1,該股票價值被低估,如果小於1,該股票的價格被高估。
內在價值V=股利/(R-G)其中股利是當前股息;R為資本成本=8%,當然還有些書籍顯示,R為合理的貼現率;G是股利增長率。本年價值為:2.5/(10%-5%),下一年為2.5*(1+10%)/(10%-5%)=55。大部分的收益都以股利形式支付給股東,股東在從股價上獲得很大收益的情況下使用。根據本人理解應該屬於高配息率的大笨象公司,而不是成長型公司。因為成長型公司要求公司不斷成長,所以多數不配發股息或者極度少的股息,而是把錢再投入公司進行再投資,而不是以股息發送。
⑷ 1997年2月18號為啥股市大跌800點
事件整體經過:
事件整體經過:
1)90年代亞洲四小虎經濟騰飛(泰國、菲律賓、印尼、馬來西亞),這些國家都是出口拉動型經濟,因此維持了盯住美元的固定匯率制度來保證出口的平穩。但同時在市場化的浪潮下,迅速放開了資本管制,外資可以進出本國市場,尤其是地產和股市。大量西方資金進入這些號稱新興市場(Emerging Market,EM)的地方淘金。
2)飛到97年遭受索羅斯為代表的對沖基金攻擊泰銖,通過借入泰銖拋售,兌換美元的行為不斷賣出泰銖,最後泰銖崩盤。97年泰國宣布放棄固定匯率制度,貨幣迅速貶值。此時還不能叫金融危機,而是典型的貨幣危機(Currency Crisis)。
3)隨著匯率的迅速貶值,泰國的金融市場開始動盪,股市,樓市都迅速跳水,泰國開始爆發銀行業的危機(Banking Crisis)。這就有點金融危機的意味了。
4)隨著金融危機的爆發,徹底影響到經濟。泰國的GDP從7%的增速可以迅速下滑到-7%(大概數字),這是非常誇張的,極大的影響了民眾的生活,這時候就是經濟危機。
5)隨後這些對沖基金開始挨個攻擊,除了四小虎外,香港和韓國也遭受攻擊。最後在98年影響到了俄羅斯,99年影響到了南美的國家。99年底宣告這輪危機結束。
因此97金融危機實際上是由對沖基金發起的,由貨幣危機逐漸演化為金融危機最後威脅到實體經濟的復雜過程。這里需要考慮的問題是:為什麼對沖基金會盯上這些國家,匯率的崩盤一定會導致國內金融體系的崩盤嗎。後者也是為什麼人民幣匯率一波動,我們就有很多討論的原因,猶記得16年人民幣匯改後大幅貶值,國內此起彼伏的討論「保匯率還是保房價」這種似是而非的問題。
和所有危機一樣,想要找到單一的根源和因素其實是痴人說夢,大多是一系列問題合在一起的爆發。危機發生時,主流的分析有兩個流派:一方面是認為這些國家活該爆發,因為其經濟基本面本身出了問題,爆發是遲早的事情;另一方面認為這次的危機只是投資者的突然恐慌(panic),並不是一個絕對發生的事件,只能說是國際金融市場上的一次擾動,這些國家比較倒霉。
事後來解釋這種事情,你會發現每個機構的立場決定了他們傾向的原因:
比如IMF,他是救助者,正義的化身,明確支持的結論是這些國家基本面自己有問題,金融監管跟不上國際形勢雲雲,引用1996年BIS年度報告的觀點,這些國家有發生危機。你看,BIS早都警告了,所以我們是看得出來的,所以不是什麼隨機的波動。
對於攻擊者索羅斯而言,強調也是這些國家的基本面有問題,所以我的投機攻擊雖然讓這些國家翻雲覆雨,但我是幫他們好好洗了個澡,好好的消消毒,這樣他們之後才能輕裝上陣好好運作。
作為發展中國家或者遭災的亞洲四小虎而言,他們認為老子都是聽了你們發達市場忽悠的各種制度運作,開放了資本賬戶,開放了國內的資本市場,崇尚自由經濟,然後結果完球了反過來說我?我委屈。
作為發展中國家的公民,我的立場當然是站在EM這一邊,所以我也認為97年金融危機至少有相當原因是當時西方「自由化」浪潮下,金融體制改革忽忽悠悠的就瘸了的故事。下面簡單說說怎麼就忽忽悠悠就瘸了:
首當其沖的,就是這些國家普遍開放了資本賬戶,尤其是短期的資本賬戶。就是外國投資者可以隨便兌換本國貨幣,進入本國的金融市場,比如購買股票或者房地產。可能讀者沒有基礎時候並不會感覺到這個制度有什麼問題。
事實上,一個國家開放貨幣的兌換,更多是希望投資性的資金進入。比如我們歡迎外資,通常是歡迎外資來華投資建廠,一起發財,促進實體經濟。近期開放資本市場也是非常嚴格的,我們需要你是合格的機構投資者(QFII),公司具有足夠規模,是希望你來投資中國的股票市場,長期持有上市公司股權,也是一起做生意的邏輯。我們絕對不是鼓勵一群投機者,今天買明天賣的給股票市場進行添亂。因為不論是股票價格還是匯率,實際上牽扯著經濟中千千萬萬主體的財務報表和資產價格,這些變數隨意波動會極大的擾亂社會正常經營。除非是微觀主體具有很強的風險管理能力,才能無懼這些價格的波動,這不僅需要復雜的金融工具,也需要長期的制度建設,這也是為什麼只有美國等少數國家才敢讓金融市場很自由的浮動而不危害微觀主體的經營。
作為剛剛起步的四小虎,金融市場、國內監管都野蠻草莽,但咔咔的就迅速打開所有的鐐銬。你覺得這時候贏來的是來曼谷投資建廠的資本家,還是一堆華爾街金融交易者?他們就像一群打了30年鬥地主的老牌友,突然看到了一個美妙的小學生賭局。這些朋友是來教你打牌的?還是想把你打趴的?答案不言而喻。所以這些資金進來之後,並不是參與實體經濟投資,而是更像炒作資產價格,謀取短期利潤。所以這些資金通常都是期限很短的短期資金流動,絕不是長期的股權投資或者長期的債務借貸。
俗話說一個願打一個願挨,東亞這些國家為什麼借錢,發達市場為什麼給錢?
1)為什麼發達市場願意給錢?
90年代主要的工業化國家都經歷了經濟的衰退,利率下降到一個很低的水平:日本、美國等等皆是代表。而東亞國家為了穩定出口,一般採取盯住美元的匯率制度,這樣在發達國家的金融交易者看來,一個高利息的、匯率不波動的市場簡直是白白撿錢啊。比如我從美國借入2%的利率,在存到泰國獲得8%的利率,由於匯率還固定,我這一年無風險賺6%,換你你不幹嘛?所以這些錢根本不是找做生意的機會,我就是薅,往死薅。
另外,在97危機之前,墨西哥剛剛經歷了一輪94年的貨幣危機,而且事後來看IMF還是救助了。這就是發達國家為啥敢借錢的另一個原因,學術名詞叫道德風險,翻譯人話叫」不要臉「,反正想著就是出事了也有人兜底,干就完事兒了,真還不上錢了就讓IMF來救助。
最後就是出事了以後,這些資本家哇哇哭,哎呀,這些亞洲國家太落後啦,他們的報表啊他們的信息啊都不透明,他們是裙帶資本主義(Crony Capitalism),都腐敗啦,把我的錢都糟蹋啦,我是一個大冤種啊。(你信嗎?
2)為啥東亞國家借錢?
一方面,大多數公司借外幣是因為利率低,本國利率那麼高,國外利率那麼低,折中一下也可以降低我的融資成本。另一方面,由於較為復雜的原因,90年代開始這些國家的出口開始緩緩下降,說白了就是內卷導致了低端製造業價格迅速下降,比如佔到東亞出口40%的半導體價格在96年下降了80%,這就使得這些微觀企業具有很強的升級沖動。借了很多老外的錢就是為了增強自己的技術水平,創造一些附加值比較高的產品。
由於這些國家盯住的是美元,所以日元如果升值了,這些國家就等於變相貶值可以刺激出口,但日元如果兌美元貶值了,這些國家的出口競爭力就會被日本削弱。1995年的後廣場協議,日元和馬克要對美元貶值,變相削弱了這些國家的出口競爭力。還有我們逐漸登上國際舞台,這些低端出口突然就面臨內憂外患了。
所以對於這些東南亞的製造業企業來說,持續依賴相對較短期的外幣借款。有人質疑為什麼不考慮這些外債的匯率風險,一方面這些製造業很多營收就是外幣,所以覺得風險不大;另一方面更重要的則是畢竟是固定匯率制度,也無需擔心。
當然,這些國家也絕不是各個清流。很多公司並不是外貿企業,他們借錢很多也是去炒房炒股。泰國尤其明顯,很多私人公司投資了非常多的基礎設施和房地產,而用的都是外國相對較低利率的資金。這使得整個國家的企業都面臨很大的外債風險,匯率的波動和利率的波動都是巨大的風險。
這就叫金融體系的脆弱性(Financial Fragility)
3)政策失誤
傳統理論上,固定匯率制度、資本自由流動以及獨立的貨幣政策三者不可得兼,謂之不可能三角。所以很多人指出這些國家就不可能採取固定的匯率制度,這個就是有問題的。(這個可以看許大之前的專欄介紹)。如果很早採取浮動匯率制度,借款人就不敢那麼放肆的借貸,放款人也會更認真考慮風險,就不會持續的發生大規模的資本流入。但也有很多研究模擬了如果早早的採用浮動匯率制度並不會降低貨幣攻擊的風險。
本質上政策失誤還是在於金融放鬆和資本賬戶的自由化(這就是被西方忽忽悠悠就瘸了的核心)。這些國家的金融基礎設施和監管能力根本就不配套這么自由的制度,導致大家一窩蜂的自由借貸炒作資產價格,相比於原來老老實實的焊板子出口,這種炒房炒股帶來的財富可太快太爽了。所以自然的會有很多典中典的企業,資產端一大帕拉的國內房地產,負債端一大帕拉的短期外國負債。資本家自己一看,霍,房地產熱火朝天,負債端外幣短期的低息貸款。爽就一個字。
正常來說,國家的監管機構對這種不健康的資產負債表是要負責任的,資產價格的波動,斷貸的風險,匯率波動的風險個個都是要命的。但是恰好當時的思潮就是大家只要是市場經濟行為,就搞吧,搞錢吧,爽起來吧。
4)機構缺陷
這就是老外最愛說的,裙帶資本主義,破敗的公司治理,藕斷絲連的利益輸送。核心就是論述這些發展中國家的公司拿了老子的錢沒有好好搞經濟,我是大冤種。
但曾幾何時,這些現象存在了很久,很多時候還被解釋為這些國家能夠高效進行基礎設施建設,政企關系緊密的象徵。
這問題就是發生了你就是錯的,沒發生就是某種程度上好的,沒辦法說。
危機爆發和傳染:
97年,泰國一國要償還的短期債務已經超過國家的外匯儲備了,這下大家對於泰國的償債能力開始質疑了。
理論上,泰國公司借入美元,怎麼償還呢:可以做生意賺美元還,可以借新還舊,可以做房地產掙錢後換美元還。但作為一個國家整體,泰國要麼能掙更多的美元,要麼借新還舊,要麼把房子給美國人還錢。但房地產價格上升時還可以,畢竟美國人買房也是為了以後能賣更多,而不是真的都要住在泰國。如果房價開始企穩甚至下跌,且別人不再續貸的話,泰國還錢的唯一辦法就是還能出口賺外匯了。很顯然,清算的時候到來了。
97年7月,在索羅斯的煽風點火下,海外投資者都趕緊賣掉泰國的資產,賣掉泰銖跑路了。泰國政府為了維持住固定匯率制度,必須在市場上賣出美元買入泰銖維持價格,這會迅速消耗泰國的外匯儲備,當消耗殆盡的時候,則必須宣布放棄固定匯率制度了。
(投機攻擊的具體方式有很多,我就不細細展開了,大家可以參考其他回答)
之後,與泰國背景類似的菲律賓比索、馬來西亞林吉特、印尼盾都遭到市場質疑,能否維持固定匯率制度。盡管每個國家的國際收支、國內經濟、產業結果或多或少不一樣,但恐慌已然發酵。外資開始全面的撤退。
本身只是外國人賣資產撤退,當資產價格下跌,當外債沒辦法借新還舊要清算的時候。本國企業也不得不加入變賣的行列,保護自己的資產不要進一步縮水,同時因為外債壓力不得不賣資產還錢。這就觸發了典型的債務-通縮螺旋。資產價格跳水,匯率貶值,外資逃離,不得不更加變賣資產,繼續跳水,匯率繼續貶值……
趁著這股勁,投機者繼續高歌猛進,中國台灣省、中國香港、韓國均遭受投機攻擊。盡管韓國沒有類似的資產價格泡沫。但是韓國借的外債更多是用於企業生產經營,因此外資的大幅流出導致很多韓國企業不得不變賣資產還錢,這就導致了大量的韓國企業破產清算。至於中國香港,那就是另一篇很長的故事了。
也許很難去歸因到底是國際投資者搞壞了東亞,還是東亞自身的問題。但我們可以學到的主要有:步子大了容易扯到蛋,也不要忽忽悠悠的就瘸了。不要質疑人性的貪婪,還是制度更重要。在這之後IMF也修改了建議,不建議隨意開放資本賬戶,要提高自己的監管水平。比如你看,我們就一隻很謹慎的對於短期資本賬戶流動,幾乎不允許外國人隨意炒股,更不可能隨意買房。來做生意,我們雙手雙腳歡迎,一起分享中國經濟增長的果實,來投機倒把,負分滾粗。
值得說一句的是,事後IMF也確實救助了這些國家,比如你沒錢還了我貸款給你。但是!IMF的救助條款屬實也是苛刻的,比如不允許你放鬆政策,要破產部分企業,要整個國家節衣縮食來還IMF的貸款等等。。
發布於 2022-06-23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贊同 8
喜歡 3
分享
評論 7
煙雨平生
一般男生是不是會介意女生身高的?
匿名用戶的回答
「不要和一個喜歡看書的女孩子談戀愛。」這句話應該如何理解?
林白未中的回答
小塵
你所知道的有錢人的生活是怎樣的?
閃米特的回答
與分開很久的初戀復合是怎樣的體驗?
肖遙的回答
女生妝前妝後區別有多大?
草系少女貂的回答
求推薦非常文藝的情侶頭像?
無常的回答
臉上有蟎蟲要去除嗎?怎麼去除臉上的蟎蟲?
基礎顏究的三畝叔的回答
女生抵擋不了男生哪些小動作或行為?
豆包兒的回答
25 歲做什麼,可在 5 年後受益匪淺?
DOER的回答
你都見過什麼樣的文科盲?
閑愁最苦的回答
冰心為什麼討厭林徽因?
王楠的回答
你身邊有沒有特別帥的女生?帥炸天的那種!?
撥雲見月的回答
求推薦非常文藝的情侶頭像?
皮卡皮卡皮卡丘的回答
和外國人結婚是種怎樣的體驗?
Boxing木蘭的回答
五年堅持做一件事,是種怎樣的體驗?
QueenYoYo的回答
高智商的人思考問題時腦中是怎樣一番景象?
DestinyMo的回答
有沒有一瞬間讓你覺得他/她其實很可憐?
滿天星的回答
為什麼腹肌一直練不出來?
小獅子Alvin的回答
有哪些極簡主義的頭像值得分享?
草帽哥的回答
下
和所有危機一樣,想要找到單一的根源和因素其實是痴人說夢,大多是一系列問題合在一起的爆發。危機發生時,主流的分析有兩個流派:一方面是認為這些國家活該爆發,因為其經濟基本面本身出了問題,爆發是遲早的事情;另一方面認為這次的危機只是投資者的突然恐慌(panic),並不是一個絕對發生的事件,只能說是國際金融市場上的一次擾動,這些國家比較倒霉。
事後來解釋這種事情,你會發現每個機構的立場決定了他們傾向的原因:
比如IMF,他是救助者,正義的化身,明確支持的結論是這些國家基本面自己有問題,金融監管跟不上國際形勢雲雲,引用1996年BIS年度報告的觀點,這些國家有發生危機。你看,BIS早都警告了,所以我們是看得出來的,所以不是什麼隨機的波動。
對於攻擊者索羅斯而言,強調也是這些國家的基本面有問題,所以我的投機攻擊雖然讓這些國家翻雲覆雨,但我是幫他們好好洗了個澡,好好的消消毒,這樣他們之後才能輕裝上陣好好運作。
作為發展中國家或者遭災的亞洲四小虎而言,他們認為老子都是聽了你們發達市場忽悠的各種制度運作,開放了資本賬戶,開放了國內的資本市場,崇尚自由經濟,然後結果完球了反過來說我?我委屈。
作為發展中國家的公民,我的立場當然是站在EM這一邊,所以我也認為97年金融危機至少有相當原因是當時西方「自由化」浪潮下,金融體制改革忽忽悠悠的就瘸了的故事。下面簡單說說怎麼就忽忽悠悠就瘸了:
首當其沖的,就是這些國家普遍開放了資本賬戶,尤其是短期的資本賬戶。就是外國投資者可以隨便兌換本國貨幣,進入本國的金融市場,比如購買股票或者房地產。可能讀者沒有基礎時候並不會感覺到這個制度有什麼問題。
事實上,一個國家開放貨幣的兌換,更多是希望投資性的資金進入。比如我們歡迎外資,通常是歡迎外資來華投資建廠,一起發財,促進實體經濟。近期開放資本市場也是非常嚴格的,我們需要你是合格的機構投資者(QFII),公司具有足夠規模,是希望你來投資中國的股票市場,長期持有上市公司股權,也是一起做生意的邏輯。我們絕對不是鼓勵一群投機者,今天買明天賣的給股票市場進行添亂。因為不論是股票價格還是匯率,實際上牽扯著經濟中千千萬萬主體的財務報表和資產價格,這些變數隨意波動會極大的擾亂社會正常經營。除非是微觀主體具有很強的風險管理能力,才能無懼這些價格的波動,這不僅需要復雜的金融工具,也需要長期的制度建設,這也是為什麼只有美國等少數國家才敢讓金融市場很自由的浮動而不危害微觀主體的經營。
作為剛剛起步的四小虎,金融市場、國內監管都野蠻草莽,但咔咔的就迅速打開所有的鐐銬。你覺得這時候贏來的是來曼谷投資建廠的資本家,還是一堆華爾街金融交易者?他們就像一群打了30年鬥地主的老牌友,突然看到了一個美妙的小學生賭局。這些朋友是來教你打牌的?還是想把你打趴的?答案不言而喻。所以這些資金進來之後,並不是參與實體經濟投資,而是更像炒作資產價格,謀取短期利潤。所以這些資金通常都是期限很短的短期資金流動,絕不是長期的股權投資或者長期的債務借貸。
俗話說一個願打一個願挨,東亞這些國家為什麼借錢,發達市場為什麼給錢?
1)為什麼發達市場願意給錢?
90年代主要的工業化國家都經歷了經濟的衰退,利率下降到一個很低的水平:日本、美國等等皆是代表。而東亞國家為了穩定出口,一般採取盯住美元的匯率制度,這樣在發達國家的金融交易者看來,一個高利息的、匯率不波動的市場簡直是白白撿錢啊。比如我從美國借入2%的利率,在存到泰國獲得8%的利率,由於匯率還固定,我這一年無風險賺6%,換你你不幹嘛?所以這些錢根本不是找做生意的機會,我就是薅,往死薅。
另外,在97危機之前,墨西哥剛剛經歷了一輪94年的貨幣危機,而且事後來看IMF還是救助了。這就是發達國家為啥敢借錢的另一個原因,學術名詞叫道德風險,翻譯人話叫」不要臉「,反正想著就是出事了也有人兜底,干就完事兒了,真還不上錢了就讓IMF來救助。
最後就是出事了以後,這些資本家哇哇哭,哎呀,這些亞洲國家太落後啦,他們的報表啊他們的信息啊都不透明,他們是裙帶資本主義(Crony Capitalism),都腐敗啦,把我的錢都糟蹋啦,我是一個大冤種啊。(你信嗎?
2)為啥東亞國家借錢?
一方面,大多數公司借外幣是因為利率低,本國利率那麼高,國外利率那麼低,折中一下也可以降低我的融資成本。另一方面,由於較為復雜的原因,90年代開始這些國家的出口開始緩緩下降,說白了就是內卷導致了低端製造業價格迅速下降,比如佔到東亞出口40%的半導體價格在96年下降了80%,這就使得這些微觀企業具有很強的升級沖動。借了很多老外的錢就是為了增強自己的技術水平,創造一些附加值比較高的產品。
由於這些國家盯住的是美元,所以日元如果升值了,這些國家就等於變相貶值可以刺激出口,但日元如果兌美元貶值了,這些國家的出口競爭力就會被日本削弱。1995年的後廣場協議,日元和馬克要對美元貶值,變相削弱了這些國家的出口競爭力。還有我們逐漸登上國際舞台,這些低端出口突然就面臨內憂外患了。
所以對於這些東南亞的製造業企業來說,持續依賴相對較短期的外幣借款。有人質疑為什麼不考慮這些外債的匯率風險,一方面這些製造業很多營收就是外幣,所以覺得風險不大;另一方面更重要的則是畢竟是固定匯率制度,也無需擔心。
當然,這些國家也絕不是各個清流。很多公司並不是外貿企業,他們借錢很多也是去炒房炒股。泰國尤其明顯,很多私人公司投資了非常多的基礎設施和房地產,而用的都是外國相對較低利率的資金。這使得整個國家的企業都面臨很大的外債風險,匯率的波動和利率的波動都是巨大的風險。
這就叫金融體系的脆弱性(Financial Fragility)
3)政策失誤
傳統理論上,固定匯率制度、資本自由流動以及獨立的貨幣政策三者不可得兼,謂之不可能三角。所以很多人指出這些國家就不可能採取固定的匯率制度,這個就是有問題的。(這個可以看許大之前的專欄介紹)。如果很早採取浮動匯率制度,借款人就不敢那麼放肆的借貸,放款人也會更認真考慮風險,就不會持續的發生大規模的資本流入。但也有很多研究模擬了如果早早的採用浮動匯率制度並不會降低貨幣攻擊的風險。
本質上政策失誤還是在於金融放鬆和資本賬戶的自由化(這就是被西方忽忽悠悠就瘸了的核心)。這些國家的金融基礎設施和監管能力根本就不配套這么自由的制度,導致大家一窩蜂的自由借貸炒作資產價格,相比於原來老老實實的焊板子出口,這種炒房炒股帶來的財富可太快太爽了。所以自然的會有很多典中典的企業,資產端一大帕拉的國內房地產,負債端一大帕拉的短期外國負債。資本家自己一看,霍,房地產熱火朝天,負債端外幣短期的低息貸款。爽就一個字。
正常來說,國家的監管機構對這種不健康的資產負債表是要負責任的,資產價格的波動,斷貸的風險,匯率波動的風險個個都是要命的。但是恰好當時的思潮就是大家只要是市場經濟行為,就搞吧,搞錢吧,爽起來吧。
4)機構缺陷
這就是老外最愛說的,裙帶資本主義,破敗的公司治理,藕斷絲連的利益輸送。核心就是論述這些發展中國家的公司拿了老子的錢沒有好好搞經濟,我是大冤種。
但曾幾何時,這些現象存在了很久,很多時候還被解釋為這些國家能夠高效進行基礎設施建設,政企關系緊密的象徵。
這問題就是發生了你就是錯的,沒發生就是某種程度上好的,沒辦法說。
危機爆發和傳染:
97年,泰國一國要償還的短期債務已經超過國家的外匯儲備了,這下大家對於泰國的償債能力開始質疑了。
理論上,泰國公司借入美元,怎麼償還呢:可以做生意賺美元還,可以借新還舊,可以做房地產掙錢後換美元還。但作為一個國家整體,泰國要麼能掙更多的美元,要麼借新還舊,要麼把房子給美國人還錢。但房地產價格上升時還可以,畢竟美國人買房也是為了以後能賣更多,而不是真的都要住在泰國。如果房價開始企穩甚至下跌,且別人不再續貸的話,泰國還錢的唯一辦法就是還能出口賺外匯了。很顯然,清算的時候到來了。
97年7月,在索羅斯的煽風點火下,海外投資者都趕緊賣掉泰國的資產,賣掉泰銖跑路了。泰國政府為了維持住固定匯率制度,必須在市場上賣出美元買入泰銖維持價格,這會迅速消耗泰國的外匯儲備,當消耗殆盡的時候,則必須宣布放棄固定匯率制度了。
(投機攻擊的具體方式有很多,我就不細細展開了,大家可以參考其他回答)
之後,與泰國背景類似的菲律賓比索、馬來西亞林吉特、印尼盾都遭到市場質疑,能否維持固定匯率制度。盡管每個國家的國際收支、國內經濟、產業結果或多或少不一樣,但恐慌已然發酵。外資開始全面的撤退。
本身只是外國人賣資產撤退,當資產價格下跌,當外債沒辦法借新還舊要清算的時候。本國企業也不得不加入變賣的行列,保護自己的資產不要進一步縮水,同時因為外債壓力不得不賣資產還錢。這就觸發了典型的債務-通縮螺旋。資產價格跳水,匯率貶值,外資逃離,不得不更加變賣資產,繼續跳水,匯率繼續貶值……
趁著這股勁,投機者繼續高歌猛進,中國台灣省、中國香港、韓國均遭受投機攻擊。盡管韓國沒有類似的資產價格泡沫。但是韓國借的外債更多是用於企業生產經營,因此外資的大幅流出導致很多韓國企業不得不變賣資產還錢,這就導致了大量的韓國企業破產清算。至於中國香港,那就是另一篇很長的故事了。
也許很難去歸因到底是國際投資者搞壞了東亞,還是東亞自身的問題。但我們可以學到的主要有:步子大了容易扯到蛋,也不要忽忽悠悠的就瘸了。不要質疑人性的貪婪,還是制度更重要。在這之後IMF也修改了建議,不建議隨意開放資本賬戶,要提高自己的監管水平。比如你看,我們就一隻很謹慎的對於短期資本賬戶流動,幾乎不允許外國人隨意炒股,更不可能隨意買房。來做生意,我們雙手雙腳歡迎,一起分享中國經濟增長的果實,來投機倒把,負分滾粗。
值得說一句的是,事後IMF也確實救助了這些國家,比如你沒錢還了我貸款給你。但是!IMF的救助條款屬實也是苛刻的,比如不允許你放鬆政策,要破產部分企業,要整個國家節衣縮食來還IMF的貸款等等。。
發布於 2022-06-23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贊同 8
喜歡 3
分享
評論 7
煙雨平生
一般男生是不是會介意女生身高的?
匿名用戶的回答
「不要和一個喜歡看書的女孩子談戀愛。」這句話應該如何理解?
林白未中的回答
小塵
你所知道的有錢人的生活是怎樣的?
閃米特的回答
與分開很久的初戀復合是怎樣的體驗?
肖遙的回答
女生妝前妝後區別有多大?
草系少女貂的回答
求推薦非常文藝的情侶頭像?
無常的回答
臉上有蟎蟲要去除嗎?怎麼去除臉上的蟎蟲?
基礎顏究的三畝叔的回答
女生抵擋不了男生哪些小動作或行為?
豆包兒的回答
25 歲做什麼,可在 5 年後受益匪淺?
DOER的回答
你都見過什麼樣的文科盲?
閑愁最苦的回答
冰心為什麼討厭林徽因?
王楠的回答
你身邊有沒有特別帥的女生?帥炸天的那種!?
撥雲見月的回答
求推薦非常文藝的情侶頭像?
皮卡皮卡皮卡丘的回答
和外國人結婚是種怎樣的體驗?
Boxing木蘭的回答
五年堅持做一件事,是種怎樣的體驗?
QueenYoYo的回答
高智商的人思考問題時腦中是怎樣一番景象?
DestinyMo的回答
有沒有一瞬間讓你覺得他/她其實很可憐?
滿天星的回答
為什麼腹肌一直練不出來?
小獅子Alvin的回答
有哪些極簡主義的頭像值得分享?
草帽哥的回答
下
⑸ 每股凈資產是什麼每股凈資產與股價的關系
一、每股凈資產的概念
每股凈資產是什麼?每股凈資產是股市常用術語之一。股票的每股凈資產是上市公司每股股票所包含的實際資產的數量,又稱股票的帳面價值或凈值。每股凈資產反映每股股票所擁有的資產現值。每股凈資產越高,股東擁有的資產現值越多;每股凈資產越少,股東擁有的資產現值越少。通常每股凈資產越高越好。
每股凈資產是指股東權益與股本總額的比率。。其計算公式為:每股凈資產= 股東權益÷總股本)。
公式中的股東權益是什麼?公司凈資產代表公司本身擁有的財產,也是股東們在公司中的權益。因此,又叫作股東權益。
二、每股凈資產與股價的關系
由於股票的預期年化預期收益決定於股票的數量而並非股票的價格,且每股凈資產決定著上市公司的經營實力,決定著上市公司的經營業績,每股凈資產就對股價起決定性的影響。
事實上,股票價格與每股凈資產之間的關系並沒有固定的公式。因為除了凈資產外,企業的管理水平、技術裝備、產品的市場佔有率及外部形象等等都會對企業的最終經營效益產生影響,而每股凈資產對股票價格的影響主要來自平均利潤率規律的作用。
由於平均利潤率規律的作用,企業的凈資產預期年化預期收益率都會圍繞在一個平均水平上波動。對於上市公司來說,由於經過了較為嚴格的審查,且經營機制較為靈活,管理水平比一般企業要高,所以其盈利能力普遍要高於普通企業。
⑹ 周漲幅 、 市盈率、市凈率、分別是啥意思
周漲幅是指大盤一周的漲跌幅。正常來看,在解析上市公司基本面的時候,肯定離不開市凈率和市盈率。只不過好多股民分不清這兩者之間有什麼不同點。學姐這就給大家分析一下市盈率和市凈率。
在這之前,送各位一個好東西,剛拿到機構推薦的牛股,給大家作參考,不知道哪天就被刪了,快點查收:速領!今日機構牛股名單新鮮出爐!
一、市凈率
(1)市盈率是什麼意思?
市凈率,簡單來說就是股票市價與每股凈資產的比值。
計算公式是這樣的:市凈率(PB)=股價/每股凈資產。其中股價是選用最新版本的股票股價,相當於你當前購買這只股票所需要花費的錢。凈資產的概念是公司總資產減去總負債剩餘的資產凈額,意味著公司股東的權益,因此每一股凈資產就可以表示每一股股票所具有的股東的權益。
因此,所謂的市凈率也就是普通股的股東願意為每一元的凈資產去支付的價格。
按照通常情況來講,如若市凈率是非常低的,那麼進行投資的時候選擇這家公司股票,就能夠最大程度上減少我們遇上風險的幾率,這上市公司即使是因為經營的問題,讓公司倒閉,更多的成本股東在清償的時候也能收回。
(2)那市凈率是越低越好嗎?
按照通常情況來講,其股票價格是超過了它的凈資產的,也就表示市凈率不會小於1。
股票價格不少於凈資產就表示這是個好企業,有很強的後勁,投資者願意為每股凈資產所出的錢就越高。優質的股票的價格一貫會超出每股凈資產許多,當市凈率達到3公司就可以樹立較好的形象。可是,市凈率較高就讓投資這只股票的風險遠比市凈率低的時候要高。
相反,如果市凈率比1小,則代表企業資產質量差,公司難以發展起來。就像售價低於成本的商品一樣,屬於'處理品'。當然,不能完全否定'處理品',它還是有一些價值的,關鍵就在於公司現今不好的狀況會不會得到改善,或者在購買後經過資產重組能不能逐步提高獲利能力。
不但要對照市凈率以及市盈率,股價的漲跌也可能是因為其他的一些因素,分析股票是很重要的,但如果你不會,點擊下面這個鏈接,然後將你看中的股票代碼輸入進去,就能測出來這個股票好不好了:【免費】測一測你的股票到底好不好?
二、市盈率
(1)市盈率是什麼意思?
上市公司的股票價格與每股收益的比率就是市盈率,
計算公式是這樣的:市盈率=股價(P)/每股收益(E)。其中股價是採用最新的股票股價,等同於當前購買這只股票所必需的開支,而每股收益的話,它則一般採用最近一個完整財年的每股收益數據,其實就是說明,這只股票一年所賺回的資金。
所以,我們可以理解為,市盈率的主要作用就是反映一筆投資回本時間的長短。
首先給大家說個例子,有這么一家上市公司它目前的一個股票價格是20元,在去年一年裡,1元為公司的每股收益。用公式來計算,這就公司的市盈率是20/1=20倍。
用簡單點的話來講,你拿20元的成本出來,那公司每年就會獲利1元,這筆投資需要20年才能回本。
所以,市盈率走勢越低的話,也充分說明一份投資的回本時間越來越變快了。
(2)那市盈率是越低越好嗎?
市盈率是不能夠簡單粗暴的拿來直接套用。對於不同的行業來說,市盈率也會有所不同,由於傳統行業的發展潛力後勁不足,市盈率往往都不高,不過高新企業的發展形勢一片大好,投資者給更加高的估值的話,那麼市盈率也就變得更加高了。
那肯定會有小夥伴比較疑惑,我怎麼知道哪些股票具有發展潛力?我熬夜整理好了一份各行業龍頭股的股票名單,選股選頭部的准沒錯,排名是不斷變化的,大家先領了再說:吐血整理
應答時間:2021-08-17,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准,請點擊查看
⑺ 科技股票有哪些龍頭股
科技股是指某些產品及服務具有高技術含量,在行業領域領先的企業的股票。那麼科技龍頭股有哪些呢?
1、科大訊飛(002230):它是A股人工智慧的龍頭股票,公司在語音合成、語音識別、口語評測、語言翻譯、聲紋識別、人臉識別等智能語音與人工智慧核心技術上都代表著國際先進水平;
2、紫光股份(000938):它是清華大學為加速科技成果產業化成立的全校第一家綜合性校辦企業,是高科技A股上市公司,公司主營信息產業;
3、超圖軟體(300036):超圖軟體是亞洲最大、技術國際領先的地理信息系統(GIS)軟體與服務提供商;
4、朗科科技(300042):公司於2010年1月在A股創業板成功上市,它被成為是中國移動存儲第一股,公司致力於快閃記憶體應用和移動存儲的產品製作和專利研發。
5、光迅科技(002281):它是國內光無源器件生產規模最大、品種最多的製造廠商,是光通信的龍頭股票。
股票(stock)是股份公司所有權的一部分,也是發行的所有權憑證,是股份公司為籌集資金而發行給各個股東作為持股憑證並藉以取得股息和紅利的一種有價證券。股票是資本市場的長期信用工具,可以轉讓,買賣,股東憑借它可以分享公司的利潤,但也要承擔公司運作錯誤所帶來的風險。每股股票都代表股東對企業擁有一個基本單位的所有權。每家上市公司都會發行股票。
同一類別的每一份股票所代表的公司所有權是相等的。每個股東所擁有的公司所有權份額的大小,取決於其持有的股票數量占公司總股本的比重。股票是股份公司資本的構成部分,可以轉讓、買賣,是資本市場的主要長期信用工具,但不能要求公司返還其出資。
股票是股份制企業(上市和非上市)所有者(即股東)擁有公司資產和權益的憑證。上市的股票稱流通股,可在股票交易所(即二級市場)自由買賣。非上市的股票沒有進入股票交易所,因此不能自由買賣,稱非上市流通股。
這種所有權為一種綜合權利,如參加股東大會、投票標准、參與公司的重大決策、收取股息或分享紅利等,但也要共同承擔公司運作錯誤所帶來的風險。
股票是一種有價證券,是股份公司在籌集資本時向出資人發行的股份憑證,代表著其持有者(即股東)對股份公司的所有權。股票是股份證書的簡稱,是股份公司為籌集資金而發行給股東作為持股憑證並藉以取得股息和紅利的一種有價證券。每股股票都代表股東對企業擁有一個基本單位的所有權。股票是股份公司資本的構成部分,可以轉讓、買賣或作價抵押,是資金市場的主要長期信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