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銀行股票無論啥時候都可以長期持有嗎
A股里有這樣一條鐵律「一賺二平七虧損」,其實大部分的散戶在股市裡都是虧損的,但是仍然有很多人覺得自己參透了股市的精髓,要跟市場一較高下,結果也總是不如人意,如果股市裡有這樣一類股票,不需要復雜的操作,一年穩定會有10%以上的收益,不知道會不會有人覺得還可以。
股神巴菲特有一個投資秘訣「價值投資」,但是到A股裡面,大多數人都是不信這個的,覺得純屬在扯淡,股神的投資策略真的是錯誤的嗎,其實股市裡銀行一類的股票就比較適合價值投資的理論,巴菲特一隻股票可以持有30年,如果我們也長期持有銀行類的股票,收益其實也不比股神要差多少。
前面我們分析過工商銀行和農業銀行,今天我們主要看一下中國銀行如果長期持有,收益能達到多少,我們以每年1月1日收盤價(遇節假日就計算下一個交易日)為買入價格,投資金額都按照10萬元計算。
2020年買入,1月2日收盤價3.53元,買入2.83萬股,截止到目前持有大半年的時間,上個月剛剛進行過派息,10股派1.91元,也就是收益5403.3元,由於我們打算長期持有,短期的股價波動我們就不考慮了,這樣的話稅前收益率就是5.4%。
如果時間稍微長一點,2019年買入呢,當天收盤是3.17元,10萬元可以買入3.15萬股,去年派息執行每10股派1.84元,兩年的收益就是(1.91+1.84)元X3170股=11887.5元,累計收益率是11.8%。
我們按照同樣的方法計算出3年的收益是(1.91+1.84+1.76)元X2915股=1.6萬元,4年收益是2.62萬元,5年收益可以達到2.99萬,如果持有時間再長一點2010年買入,持有10年時間,收益就可以達到8.5萬元,平均年收益率達到了8.5%,這還只是只計算了分紅所帶來的收益。
大家都知道只要月均持有超過1萬元的股票,是有機會參與打新,這么多年萬一哪一年運氣不好,中上那麼一簽,收益更是可觀,持有銀行股也是很多人打新的手法,不求賺錢,只求穩定,大量的資金買入銀行股,只為獲得更多的打新機會。
說到這里,其實很多人都是堅持不下來的,即便是長期算下來,加上打新,加上股價翻倍,就算年收益能達到20%也是很多人都看不上的,畢竟大多數人炒股的心態都是為了迅速在股市上撈一筆,這種慢悠悠的炒股方式只適合那些「比較傻」的投資者。
② 股權質押類信託產品公司股價是7.5元,質押價是3.4元,警戒線是5.5元,這些價格什麼意思
質押價是3.4元就是某一種股份(股票)抵押一股,信託公司借他3.4元(實際價值是7.5元)。
禁戒線就是股價跌到這個點位的時候,信託公司要求項目方補錢,或者股票。
如果到了4.6元信託公司就有權利收走股票賣了賺錢(相當於3.4買的,4.6賣的)。
在現實生活中,相信大家都有聽過有的人因為急需要資金來做應急而做過汽車或房屋的質押等手續。其實,股市裡也有「質押」這一東西,那麼咱們首先在今天認識一下「股權質押」的有關內容吧。將知識面拓寬一下!
在開始了解前,知道很多投資者希望買到牛股,那麼小夥伴們不妨將這波福利領走--機構精選的牛股榜單新鮮出爐,千萬要抓住機會,別錯過了:【絕密】機構推薦的牛股名單泄露,限時速領!!
一、什麼是「股權質押」?
1.股權質押的意思
股權質押是一種擔保方式,即為擔保債務的履行,債務人(公司)或者第三人依法將其股權出質給債權人(銀行等),倘若是發生了當事人約定的實現質權,或者是債務人不履行債務的情形時,債務人有權享受該股票的優先受償。在這里所表示的「股權」既包括了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的出資,而且也包括了這一些股份有限公司已經上市的股票或還沒有上市股票。
2.公司進行股權質押的原因
當一個公司決定了要進行股權質押,這種情況一般就說明了這個公司的資金周轉困難,公司財務維持不了正常經營的狀態,特別需要資金來補充現金唯慎流。
股權質押的情境一般是這樣的:
假如企業近期需要資金2000萬,融資時用股票進行質押,倘若銀行把錢出借給他了,若用五折折扣率,那拿到手的只有1000萬。防止他無指昌敬法償還銀行本金,所以銀行設置了預警線和平倉線,保證不會損失自己的利益,一般兩者多為140-160%或130-150%。
其實,公司在做股權質押時是有上限的,大多數股票質押時的質押率會打五到六折,大多5折,期限普遍是半年至2年,當然了最後的質押率水平,還是要依照公司的資質來決定。我們需要注意的是,被凍結的股權是不能夠進行質押的。
3.哪裡可以查看股權質押的相關內容?
可以到上市公司的官網或者是某些金融終端去查一查。股市裡比較重要的是公司股權質押信息,其他重要的信息也是需要大家重視的。可以把下面的投資日歷收藏起來,裡面有很多的信息,比如公司除權除息、新股申購和停牌復牌等信息:專屬滬深兩市的投資日歷,掌握最新一手資訊
二、股權質押是好事還是壞事?對股票有影響嗎?
股權質押相當於是一種融資工具,是可以用來補充現金流,還有就是用來改善企業的經營現狀。
不過,我認為它還是會有著平倉或爆倉以及為保持股權從而喪失控制權的風險。
對股票有什麼影響,還是要迅襪從實際情況出發進行分析。
1、利好股票的情況
如果公司進行股權質押來獲得流動資金的目的是為了經營主業或者開展新項目,那是可以視為利好的,因為這也是有利於開疆擴土。另外,你所質押的是流通的股票的話,也就是說市場上有的該股的股票數量已經減少了,需求量沒有很大的變化,拉升這一股所需要的資金量變少了,那處在市場風口的話就比較容易開啟行情。
2、利空股票的情況
倘若上市公司的目的只是想償還短期債務以及無關公司發展大計的支出,反而真的就顯出了公司財務的窘況,投資者對該公司的預期和好感度會減弱。另外,如果股權進行高質押,倘若導致股票下跌,甚至到達了預警線,倘若證券公司出售質押股票,容易形成負反饋,換言之,市場對該股票的太多情緒是由於證券公司出售質押,最終導致股價的可能下跌。
不知曉手裡的股票贊不贊?直接戳下方鏈接檢測,馬上就會出現診股報告:【免費】測一測你的股票到底好不好?
應答時間:2021-09-24,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准,請點擊查看
③ 華盛頓互惠銀行倒閉後美國發生金融危機之後投資什麼最值錢
在華盛頓互惠銀行倒閉後的美國金融危機中,投資最值錢的是那些能夠提供穩定回報的資產,例如黃金、美國國債、高質橋巧散量的股票和房地產等。此外,也可以考慮投資於新興市寬慎場或者其他國家的經濟體系,以分散投資風險。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任何投資都存在風險,投資者應該根據自己的風險敏氏承受能力和投資目標進行選擇。
④ 銀行的股票的股票適合長期持有嗎
一般情況下適合長期持有,通常情況下,由於銀行股具有明顯的周期性。因此,在市場經濟處於上升時,銀行股大概率會出現上漲。反之,在市場經濟處於下降時,銀行股大概率會出現下跌調整。並且,銀行股主要是受到國家經濟政策和市場經濟環境的影響,相對於其他部分股票穩定性更強。而且,通常銀行股的大部分上市公司股票市盈率處於30倍下方,沒有明顯被市場高估的情況。因此,很多投資者會覺得銀行股適合長期關注
長期持有銀行股還是比較靠譜發,畢竟其屬於大藍籌類型。業績相對穩健,股價市場不單邊下跌的情況下,震盪幅度也不會很大,相對於來說很穩健和安全,整體收益下來比銀行同期利益高。因此,對於一些穩健型投資者或者中小創投資者是比較不錯的選擇。
目前我國金融市場還是處於發展階段,整體市場制度沒有外圍市場的成熟和完善。所以,上市期間也會有上市公司出現暴雷、財務作假等導致退市風險,讓不少股民也在市場中踩雷或者出現比較大的虧損。但銀行股在市場中相對來說比較穩健,出現暴雷的可能性非常低。
拓展資料
銀行類的股票怎麼樣?
1、買股票的心態不要急,不要只想買到最低價,這是不現實的。真正拉升的股票你就是高點價買入也是不錯的,所以買股票寧可錯過,不可過錯,不能盲目買賣股票,最好買對個股盤面熟悉的股票。
2、你若不熟悉,可先模擬買賣,熟悉股性,最好是先跟一兩天,熟悉操作手法,你才能掌握好的買入點。
3、重視必要的技術分析,關注成交量的變化及盤面語言(盤面買賣單的情況)。
4、盡量選擇熱點及合適的買入點,做到當天買入後股價能上漲脫離成本區。不過從參與者的心願來說是希望越短越好,最好是達到極限,就是一個交易日,如果允許進行T+0交易的話則目標就是當天籌碼不過夜。當然,要把短線炒股真正做好是相當困難的,需要投資者付出常人難以想像的精力。
所有的漲幅和盈利全部都是靠自己的運氣。總的來說,看能力,看眼力,看運氣。
⑤ 《摩根財團》---美國金融史上影響力最大的私人銀行集團
《摩根財團》是一部極具分量的書。源羨頃說它有「分量」,第一個原因是這本書確實夠厚。中文版有足足800頁,洋洋80萬字,時間跨度長達150年。而且難能可貴的是,書中對每一個歷史細節的描述,雹陸都以第一手檔案和各種原始資料為依據,最大程度地還原真實的歷史。
它的作者大有來頭。本書作者叫羅恩·徹諾,是美國作家協會主席,曾五次獲得普利策獎,是美國最負盛名的傳記作家。《摩根財團》是徹諾的第一部作品,一出版就獲得了美國圖書界最權威的獎項「國家圖書獎」。徹諾後來又寫了《漢密爾頓傳》《洛克菲勒傳》《華盛頓傳》等重磅作品,獲獎無數。《財富》雜志稱羅恩·徹諾為「美國傳記作家的代表」。
這本書有分量的第三個原因,是它的中文版譯者也很牛。這本書是中金公司前董事長、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首任行長金立群先生組織翻譯的。金立群先生對這本書傾注了巨大心血,前後用了兩派亮年時間,三譯三校,並親自撰寫了長篇推薦序言,以金融專家的視角為我們指出這本書的重大價值。
這本《摩根財團》為什麼重要?羅恩·徹諾說,他本來是想寫一部華爾街通史的,但這個題目過於龐大、不好把握。他想來想去,決定選擇一家最能代表華爾街的銀行來寫,這就是摩根財團。所以說,摩根財團作為美國金融史上影響力最大的私人銀行集團,你讀懂了這部摩根史,也就理解了美國現代金融業發展的來龍去脈。
那進一步說,為什麼在中國急速發展的當下,我們需要回過頭來,深入理解美國金融史?金立群先生認為,現有的主流經濟與金融理論,是建立在西方國家的特殊歷史經驗上的,並不一定是在任何發展階段和任何條件下都普遍適用的真理。如果我們不去仔細分析這些理論產生的歷史土壤,只知道簡單地照抄照搬,極有可能吃大虧。所以,我們了解西方金融史,就能理解西方金融理論產生的源頭,從而更好地理解我們的經濟和社會。這也是為什麼金立群先生要花費如此大心血譯介這本《摩根財團》的原因。
好了,介紹完這本書的基本情況,下面,我就從三個方面來為你詳細講述,摩根財團在美國金融史上的重大影響。
第一,我們知道,美國歷史上曾出現過一些巨型工業托拉斯組織,壟斷了美國經濟。但是,托拉斯的出現並不是美國工業大亨的勝利,而象徵著以摩根為首的華爾街勢力的崛起。這是為什麼?
第二,摩根財團發揮了巨大的能量,幫助美國奪取了全球霸權。一個財團助推一個國家稱霸,是怎麼做到的?
第三,摩根財團膨脹的時候,就連美國政府都要限制它,甚至要為它出台專門的法律。那麼,摩根財團跟美國政府是怎麼博弈的?
第一部分
好了,下面我們就先來說第一個重點,為什麼說工業托拉斯的出現,象徵著以摩根為首的華爾街勢力的崛起?
要說清楚這個問題,我們先來看看當時的美國處於什麼樣的經濟發展階段。在19世紀末,美國已經完成了第一次工業革命,正在進行第二次工業革命,也就是以鋼鐵、能源、鐵路、航運等為主的重工業革命。重工業是資本密集型的,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但是當時資本是稀缺的。
同時,當時全國性的大企業還很少,地方性企業勢單力薄,沒法單憑自身的信譽來發行股票和債券,必須要依靠華爾街財團的信譽背書,才可能募集到資金。也就是說,華爾街掌握著稀缺資本的流向,能夠左右工業企業的生死存亡,工業界不得不聽命於華爾街。不過,那時候華爾街對工業界還僅僅是施加間接影響,並沒有直接參與經營。
真正讓華爾街成為美國經濟的實際操盤手的,就是當時摩根財團的掌門人,皮爾龐特·摩根,也被稱為「老摩根」。老摩根的創舉之一,是一手組建了當時美國幾個最大的工業托拉斯組織——鐵路托拉斯、鋼鐵托拉斯和國際海運托拉斯。
你可能會奇怪,老摩根作為銀行家,為什麼要組建工業托拉斯?按照常理,一旦工業資本聯合起來,反而有可能削弱金融資本的力量。
當時,美國工業界出現了過度投資、惡性競爭的趨勢。就拿鐵路來說。鐵路是19世紀的「互聯網」,是當時最具活力的新興產業,也是資本最青睞的行業。當時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的股票中,有60%是鐵路公司。公眾競相購買鐵路股票,期待著一夜暴富。而各大鐵路公司為了爭奪壟斷地位,競相鋪設鐵路線,造成了嚴重過剩。比如聖路易斯和亞特蘭大之間,就有20條鐵路線相互競爭,鐵路公司之間展開了慘烈的價格戰。
結果是,大量鐵路公司破產倒閉,中小投資者虧得血本無歸。由於這些鐵路證券是由以摩根為首的華爾街銀行集團來承銷的,憤怒的公眾遷怒於摩根,摩根財團多年苦心建立的商業信譽嚴重受損。更要命的是,鐵路行業的瘋狂投資和惡性競爭會造成周期性的經濟危機,從而給整個金融體系帶來毀滅性打擊。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1873年大恐慌。當時美國有89家鐵路公司出現債務違約,美國最顯赫的銀行之一傑伊·庫克財團,因為投機北太平洋鐵路股票而宣告破產,最終引發了一場金融崩潰。5000家商業公司和57家證券公司倒閉,紐約證券交易所自成立以來頭一次關門10天。
這次金融崩潰從某種程度上說對摩根是好事,因為它最大的競爭對手破產倒閉了,摩根財團一躍成為美國金融界的頭號玩家。但是,老摩根從未忘記這次金融崩潰的教訓,他決定整頓鐵路行業亂象,以鐵路托拉斯來避免惡性競爭。他是怎麼做的呢?
一開始,老摩根是憑借他的個人威信,把鐵路大亨們召集到他的海盜號私人遊艇上,坐在一起簽訂君子協定來組建托拉斯。這個協議也因此叫做「海盜號協議」。但是後來發現,這個方法根本行不通,總是有人通過暗中降價來破壞協定。於是,老摩根乾脆親自動手,對破產的鐵路公司進行重組,把他的合夥人安插進這些公司的董事會,從而把公司控制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這個過程被稱為美國鐵路的「摩根化」。通過這種方式,老摩根控制了幾十家鐵路公司,他將這些公司組建成一個巨型鐵路托拉斯,總收入相當於美國政府財政收入的一半。
除此之外,老摩根還發明了一種叫「股權信託」的辦法,進一步擴大了他的控制力。這里的股權信託,是指分散的中小投資者將他們手中的股票委託給銀行,讓銀行幫他們行使股東權利。這樣一來,銀行家就成了眾多中小股東的代言人,進一步掌控了鐵路公司。到1900年,以老摩根為首的華爾街銀行集團實際上控制了美國的整個鐵路系統。
我們應該如何評價摩根的鐵路托拉斯呢?一般認為自由競爭是好的,而壟斷是壞的,組建托拉斯是一種歷史的反動。但鐵路是一種帶有自然壟斷性質的公共產品,當時幾十上百家小鐵路公司進行無序競爭的狀態,既不利於鐵路的穩定運營,又損害了中小投資者的利益。客觀地說,摩根的鐵路托拉斯大大改善了美國鐵路的運營狀態,讓中小投資者的利益得到了保護。當然,摩根財團也藉此擴大自己的勢力范圍,成為美國經濟至高無上的領主。
在鐵路托拉斯大獲成功之後,老摩根又如法炮製,在1901年組建了鋼鐵托拉斯。當時,老摩根擁有的鋼鐵公司和鋼鐵大王安德魯·卡內基的公司之間形成了激烈競爭,鋼鐵行業也出現了價格戰和生產過剩。這一次老摩根的解決方案是,直接花4.8億美元買下卡內基的公司,從而組建了美國鋼鐵公司。這家鋼鐵托拉斯控制了美國鋼鐵總產量的65%,其市值占當時美國製造業總資本的1/6。老摩根在和卡內基簽完購買協議之後,站起來對卡內基說:「祝賀你成為世界上最富有的人。」
1902年,老摩根又組建了一家航運托拉斯,建起了一支世界上最大的私人船隊。通過鐵路托拉斯和航運托拉斯的聯營,老摩根控制了美國到歐洲之間的主要貨運網路。值得一提的是,著名的泰坦尼克號就屬於老摩根的航運托拉斯,是由老摩根親自批准建造的。他本來預定要參加泰坦尼克號的處女航,最後因為臨時有事而取消,逃過一劫。
所以你看,老摩根通過組建鐵路、鋼鐵和海運三大托拉斯組織,極大地控制了美國經濟。華爾街的銀行家們也紛紛效仿,組建了一批大型工業托拉斯。作者在書中把這一時期稱為「領主時代」,認為以老摩根為首的華爾街銀行家是那個時代的真正主人。
好了,以上就是為你講述的第一個重點:工業托拉斯的出現,象徵著以摩根為首的華爾街勢力的崛起。通過組建三大托拉斯組織,老摩根牢牢控制了工業界,成為美國最具權勢的金融資本家。
第二部分
不過,在20世紀初期,摩根財團雖然在美國國內呼風喚雨,但在國際政治經濟舞台上還是一個小角色。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給摩根財團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契機,讓摩根財團一躍成為國際舞台上的重要角色。這是怎麼回事呢?這就是接下來要講述的第二個重點。
我們知道,兩次世界大戰導致了國際政治經濟秩序的巨變。歐洲列強打得頭破血流,一蹶不振,而美國是這兩次大戰的最大受益者。兩次大戰讓美國擺脫了經濟蕭條,強勢崛起,最終取代大英帝國成為新的全球霸主。全球金融中心從倫敦金融城逐漸轉移到紐約華爾街,同時,美國的對外政策從傳統的孤立主義轉向積極干預國際事務,力圖打造一個由美國主宰的國際政治體系。
在這個過程中,摩根財團與美國政府高度綁定,成為站在美國政府背後的重要推手。具體來說,摩根財團幹了兩件事:第一是介入歐洲事務,把國際金融主導權從歐洲轉移到了美國;第二是幫助美國在第三世界攫取利益。
我們就從一戰說起。1914年夏,歐洲傳來戰爭消息,普通美國人非常恐慌,導致股價暴跌。而嗅覺敏銳的摩根合夥人卻特別興奮,意識到這是一個大發戰爭橫財的好機會。這時候老摩根已經過世,他的兒子小摩根接班。小摩根與老摩根不同,他並不事事躬親,而是組建了一個精明強悍的合夥人團隊來管理業務。戴維森、拉蒙特等人主導了這一時期的摩根業務。
在一戰之前,美國是國際金融的債務國。因為工業發展急需資金,大量美國企業跑到歐洲去發行債券。摩根財團之所以能成為華爾街老大,就是因為它最早是在英國起家,在歐洲擁有廣泛人脈,能幫助美國企業募到大量歐洲資本。一戰爆發之後,歐洲缺錢了,他們要反過來向美國借錢。找誰借呢?當然就是他們的老朋友,摩根財團。
比如,法國政府就把摩根財團作為他們的財務代理人,要求貸款1億美元用於采購戰略物資。同時,英國政府也找到摩根財團,要求摩根為他們大批量采購美國軍火。為了公平起見,避免各國爭搶美國物資、哄抬物價,摩根財團乾脆成立了一個「出口部」,作為所有參戰協約國的美國獨家代理采購機構。這里補充一個知識點:協約國是指一戰的時候,英法俄組成的軍事集團,他們的對手同盟國,是由德國和奧匈帝國等組成的軍事集團。
整個一戰期間,摩根財團為協約國采購了高達30億美元的戰略物資,佔美國向協約國出售物資的一半。摩根成為全球最大的買主,全美的工商界大佬都擠破頭來巴結摩根,希望得到一張大訂單。而協約國用於采購的錢,相當部分是由摩根財團牽頭,在美國發行債券募集的。有了美國源源不斷地提供物資和裝備,協約國最終打贏了。有人認為,摩根財團是協約國贏得戰爭的最大功臣。比如英國報業大亨在訪問摩根財團時就說:「戰爭是在這堵牆里贏得的。」
不過,雖然是協約國贏得了戰爭,但摩根財團和美國政府才是最大贏家。一戰給美國帶來了空前的工業繁榮和貿易順差,而留給歐洲的是一片廢墟和巨額外債。到一戰結束時,協約國欠下了美國高達100億美元的戰爭債務,其中英國欠40億美元,法國欠30億美元。美國一舉成為歐洲的最大債主,歐洲各國必須小心翼翼看美國臉色行事,歐美的權力天平已經完全倒向了美國一邊。
而摩根財團呢,不但撈到了巨額傭金,也一舉超越了曾經壓它一頭的歐洲老牌金融集團,如巴林銀行、羅斯柴爾德銀行等,成為全球最有影響力的私人銀行。在戰後召開的巴黎和會上,摩根合夥人拉蒙特作為美國代表團的金融顧問出席。整個會議上摩根的影響力無處不在,以至於有官員抱怨說,好像是摩根財團在主持巴黎和會。
除了深入介入歐洲局勢,幫助美國奪取國際金融主導權,摩根財團還成為美國在第三世界攫取利益的急先鋒。比如,拉美地區作為美國的後院,摩根財團很早就介入了,老摩根為美國獲得巴拿馬運河的控制權立下了汗馬功勞。當時,美國政府花4000萬美金從法國手上買下運河的開鑿權,然後又策劃巴拿馬地區鬧獨立,從哥倫比亞分離出來建立了巴拿馬共和國。這樣,美國就排擠掉了英法勢力,向巴拿馬政府「永久租借」運河。此後,美國獨占巴拿馬運河的經營權將近一個世紀。
老摩根在這個過程中做了什麼呢?首先,他為美國政府購買開鑿權的4000萬美金提供融資,甚至親自監督金條的運輸工作,保證了交易的順利完成;之後,摩根財團成為巴拿馬政府在美國的財務代理人,負責接收美國付給巴拿馬的補償款,並進行投資管理。由於老摩根在整個過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他被稱為「羅斯福控制巴拿馬運河的賬房先生」。
在亞洲,由於英、法、德等老牌列強先到一步,早就劃定了各自的勢力范圍,來晚了的美國想強行分一杯羹,就藉助摩根財團來敲開大門。比如在中國,摩根財團於1909年出面組織了一個美國銀團,與英法德銀團進行交涉,要求利益均分。在摩根的努力下,美國爭取到了和英法德平起平坐的地位,共同控制晚清政府的金融體系。
10年後的1919年,趁著歐洲各國還沒從一戰中緩過來,美國想趁機擴大在中國的勢力范圍。於是,摩根合夥人拉蒙特親自出馬組織了第二個面向中國的銀團,企圖加強對中國的金融控制。消息傳出後,拉蒙特在上海受到了幾百個愛國學生的圍攻,這次銀團計劃最後不了了之。
看到在中國的利益沒戲,拉蒙特心懷憤恨,轉身把日本發展成了摩根在東亞的最大客戶,並且在亞洲事務上完全倒向日本一邊。在「九一八事變」中之後,拉蒙特還替人撰文,在《紐約時報》上為日本軍國主義辯護,稱日軍保護東北的「南滿鐵路」,就像美國政府保護巴拿馬運河一樣,是無可厚非的。此言論一出,極大地誤導了國際輿論。
從這些事件可以看出,摩根財團作為一家私人銀行,是如何在國際舞台上長袖善舞,為美國和自己撈取好處的。
好了,以上就是為你講述的第二個重點,摩根財團成為美國奪取全球霸權的幕後推手。通過在一戰中的積極作為,摩根財團把國際金融主導權從歐洲轉移到了美國,摩根還幫助美國在第三世界攫取利益。
第三部分
如果說在對外事務上,摩根財團與美國政府的利益基本一致,那麼在國內事務上,它們卻常常起沖突。實際上書中有一條暗線,就是摩根財團與美國政府相愛相殺的博弈過程。美國金融史上最著名的法案《格拉斯-斯蒂格爾法案》,就是二者博弈的產物。這是怎麼回事呢?這就是接下來要講述的第三個重點。
前面提到,在19世紀下半葉至20世紀初的「領主時代」,美國工業界的力量相對弱小,政府部門的管理能力也有限,基本不插手經濟事務,美國經濟的控制權實際上掌握在以摩根為首的華爾街金融家手上。但是,隨著美國工業的日益壯大,政府的財力也越來越強。美國政府不再是一個「小政府」,而是開始越來越多地介入經濟管理事務,加強金融監管,目的是逐步縮小私人金融資本的權力。這當然就和摩根財團的利益起了沖突。而每一次金融危機,都會讓這種矛盾沖突變得更加尖銳。
比如美國歷史上著名的1907年金融崩潰。這次金融崩潰很大程度上是由華爾街的過度投機引起的。不過平心而論,當時的摩根財團並沒有參與投機,因為老摩根嚴令禁止投機業務。在大恐慌的危急時刻,當時已經處於半退休狀態的老摩根親自坐鎮華爾街,憑借個人威望組織起了大規模救市行動,挽救了幾十家經紀行,也讓紐約市政府免於破產。在這次危機中,老摩根扮演了英雄一樣的角色。
但是,這次危機也讓政府和公眾看到,沒有外部監督的金融體系是危險的。華爾街的投機沖動讓美國每十年就發生一次金融危機,總不可能每次都靠老摩根來救市。政府和民眾一致要求,對金融業進行改革,結束金融業的無政府狀態;並且要加強金融監管,在發生危機時,要有政府出面來干預。這些事情誰來做呢?當然應該是中央銀行。你可能很難相信,一直到1913年,美國還沒有自己的中央銀行,是當時西方列強中唯一沒有中央銀行的國家。
於是,建立中央銀行被提上國會的議事日程。但是公眾擔心,如果以摩根為首的私人財團控制了中央銀行怎麼辦?尤其是,當時老摩根力主借鑒英國模式來建立中央銀行,而英格蘭銀行本來就是一家私人所有的中央銀行,這更加深了公眾的擔憂。
華盛頓與華爾街經過一場曠日持久的博弈,最終達成了一個折中方案:美國中央銀行由12家私營的地區儲備銀行組成;但在這12家私人銀行之上,要有一個中央管理機構,也就是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這個委員會位於華盛頓,成員由美國財政部長和總統任命。美國政府希望以此來制衡以摩根為首的華爾街勢力。根據這個方案,1913年12月,美國總統威爾遜簽發《聯邦儲備法案》,美聯儲正式成立。
這就是美國政府與摩根財團博弈的第一回合。不過,事與願違的是,美聯儲實際上並沒有削弱摩根財團,反而是摩根暗中駕馭了美聯儲,從而進一步擴大了自己的勢力。之後一戰爆發,摩根財團與美國政府在外交事務中珠聯璧合,雙方進入了一段蜜月期。
直到十多年之後,發生了1929年金融崩潰以及隨後的大蕭條,引發了美國政府與摩根財團的第二回合博弈。大蕭條使美國經濟遭受重創,胡佛總統狼狽下台,而羅斯福總統上台後推行新政的第一把火,就是成立聽證會,徹查華爾街。當時社會輿論認為,是華爾街銀行家在1920年代進行肆無忌憚的內幕交易、操縱股市和欺騙公眾,最終引發了1929年金融崩潰。
那時候,美國的銀行業是混業經營,也就是說,一家銀行可以同時從事存貸款業務和證券業務。在缺乏監督的情況下,這會造成什麼後果呢?比如明目張膽地欺詐公眾。有的銀行對拉美地區的貸款出現了壞賬,銀行就把這些壞賬重新包裝成很有吸引力的新興市場債券,通過下屬證券機構出售給公眾。除此之外,內幕交易也屢見不鮮。像摩根財團在鼎盛時期,曾在112家大公司中佔有72個董事席位,這些公司大多又是上市公司,想要阻止摩根合夥人在其中進行內幕交易,簡直是不可能的。
不過,聽證會上所揭露出來的最駭人聽聞的丑聞,是摩根財團利用股票承銷而進行的大規模賄賂案。在股市節節看漲的1929年,誰能「打到新股」,誰就相當於發了一筆橫財。而摩根財團就利用它股票承銷商的身份,把新股賣給和它關系密切的政商界精英,這些人一轉手就能獲得50%以上的利潤。接受了摩根股票的人物包括美國前總統、共和黨與民主黨的黨主席、財政部長、海軍部長、參議員等等。這份受賄名單讓美國公眾大為震驚,民意沸騰,要求政府立即對摩根採取行動。
而羅斯福總統採取的行動,就是簽署通過了《格拉斯-斯蒂格爾法案》。這個法案的核心條款之一,就是規定銀行業分業經營,一家銀行要麼從事存貸款的商業銀行業務,要麼從事證券交易的投資銀行業務,只能二選一。這樣做的目的,是把較低風險的商業銀行業務與高風險的證券業務分開,以保護公眾投資者的利益。而摩根財團作為這兩類業務的最成功的合體,是這部法案的最大受害者,它面臨被肢解的命運。
不過,摩根財團就像是希臘神話中的九頭蛇海德拉,你砍掉它一個頭,它就會馬上長出兩個來。肢解後的摩根財團分裂成了J.P.摩根和摩根士丹利,後來經過一系列的合並,J.P.摩根成為了今天的摩根大通銀行,是美國最主要的商業銀行,吸收了美國存款總額的1/4。而摩根士丹利則發展成為全球最成功的投資銀行,它的廣告語是,「上帝要融資,也會找摩根士丹利。」
而那部在美國金融史上最著名的《格拉斯-斯蒂格爾法案》,在讓美國金融界經歷了長達半個多世紀的分業經營後,最終在1999年被取消。不過,在2008金融危機之後,美國政界關於重啟這部法案的呼聲不斷,奧巴馬和特朗普都曾提出要重啟這部法案。看來,華盛頓與華爾街的博弈,還將繼續下去。
好了,以上就是為你講述的第三個重點,摩根財團與美國政府一直處於相愛相殺的博弈狀態。1913年美聯儲的成立,以及1933年《格拉斯-斯蒂格爾法案》的頒布,就是二者博弈的產物。
總結
第一,工業托拉斯的出現,象徵著以摩根為首的華爾街勢力的崛起。通過組建三大托拉斯組織,老摩根牢牢控制了工業界,成為美國最具權勢的金融資本家。
第二,摩根財團成為美國奪取全球霸權的幕後推手。一戰中,摩根財團把國際金融主導權從歐洲轉移到了美國,還幫助美國在第三世界攫取利益。
第三,摩根財團與美國政府一直處於相愛相殺的博弈狀態。1913年美聯儲的成立,以及1933年《格拉斯-斯蒂格爾法案》的頒布,就是二者博弈的產物。
⑥ 巴菲特投資銀行類股票時他是如何分析其公司經營業績的
沃倫·巴菲特談富國銀行
作為富國銀行最大的股東,伯克希爾·哈撒韋的沃倫·巴菲特對這家舊金山的銀行了解得很透徹,他在富國銀行被Norwest收購前就已經投資富國銀行了,現任富國銀行董事長迪克·科瓦舍維奇(Dick Kovacevich)是當時Norwest的CEO。作為富國銀行專題報道的一部分,《財富》總編輯亞當·拉什斯基在3月26日和巴菲特進行了詳細的電話交流。
富國銀行的獨特之處在哪裡?
巴菲特:很難想像像富國銀行這樣一家大型企業還可以保持其獨特之處,人們會認為當富國銀行增長到一定的規模時,就會變得和其他銀行一樣。然而,富國銀行按照自己的方式行事,盡管這並不意味著他們所做的一切都是正確的。他們從沒有因為其他銀行都在做某件事就覺得自己也應該跟風,往往就是大家在說「別人都在做,我們為什麼不做呢」時,銀行開始陷入困境。
所有聰明的分析師都認為,沒有哪一家大型銀行可以靠現行的模式存活下來,富國銀行也難以倖免。針對這樣的分析,你有何意見?
巴菲特:大約在20年前,他們就說過同樣的話。其實,只要不做蠢事,銀行業是一個很好的行業。銀行業能以極低的成本得到資金,無須去做蠢事(就能賺錢)。然而,銀行業周期性地做蠢事,且一窩蜂地做蠢事,如20世紀80年代的國際貸款。如果你的資金成本不到1%-1.5%,你就不必像火箭工程師那樣聰明,照樣可以賺錢。我知道富國銀行的商業模式運作良好,比其他銀行好了一大截。富國銀行的資金來源比其他銀行更低廉,這就好像在所有的大型汽車保險供應商中,政府雇員保險公司(Geico)是一家低成本供應商一樣。假如你是低成本供應商,不管是供應銅還是提供金融服務,你都佔有很大的優勢。
此外,他們在資產規模方面很明智,沒有介入會帶來麻煩的領域。現在,即使你收取20%的房貸首付,但如果其他人做了足夠多的蠢事,房價下跌還是會連累你。富國銀行沒有介入有選擇權的浮動利率抵押貸款等瘋狂的項目,這些項目將會面對很多信貸損失。但在收購美聯銀行(Wachovia)兩個季度後,他們將會有400億美元的資產減記前收益。
富國銀行也沒有什麼定時炸彈,富國銀行會有一些虧損,這是毫無疑問的,且虧損會高於正常值。現在如果富國銀行的資金成本提高一個百分點,就將會有100億美元的差額。不過他們有秘訣達成低成本的存款和來自顧客的副業收入的雙增長。
以保險收益為例,2008年保險收益呈兩位數增長。
巴菲特:我認為,大多數批評富國銀行的人甚至都不知道富國銀行有保險業務,僅保險業務就價值數十億美元。富國銀行抵押貸款業務的數量也十分可觀。批評意見可以適用於其他銀行,可以適用於花旗,可以適用於美國銀行(BofA),但不適用於富國銀行。
我們擁有四家銀行的股份——瑞士聯合銀行集團(USB)、富國銀行(Wells)、M&T銀行(M&T)、太陽信託銀行(SunTrust)。我不知道太陽信託銀行怎樣,因為南佛羅里達州將最遲復甦,但他們已經把貸款集中度降了下來。其他三家銀行今年會很糟糕,但它們復甦後將大大提升盈利的能力。存款正在不斷流入,利差很大,商業前景很好。
迪克·科瓦舍維奇特別交代,要我問問您對有形普通股權益(tantible common equity)的看法。
巴菲特:我關注的是盈利能力。可口可樂沒有有形普通股權益,但可口可樂有巨大的盈利能力。至於富國銀行,它的顧客是無法被搶走的,顧客每個季度都在增長,顧客就是富國銀行的搖錢樹。富國銀行不是依靠做蠢事來掙錢的,它掙錢的法門是極好的資產利差。
順便說一下,富國銀行不會借錢給伯克希爾,富國銀行對國家信貸也不感興趣,對所有的利差小的東西都不感興趣。我們在六、七年前對菲諾瓦公司(Finova)進行了巨額投資,這筆投資是和盧卡帝亞(Leucadia)合夥進行的,原來的波士頓第一國家銀行(First National of Boston)牽頭了融資活動,投資者們願意出資5億美元或2億美元不等。富國銀行卻毫無興趣,他們認為盈利的空間太小。富國銀行是正確的,這個交易只有大約20個基點的利潤,而其他機構有6或8個基點的利潤就願意發放任何信貸。
回到有形普通股權益……
巴菲特:你不能從有形普通股權益上掙錢,得依靠客戶的存款和這些存款的利差掙錢。在諸如TARP(troubled asset relieve program,美國政府的問題資產救助計劃)這些事情上,大家都把這點混淆了。他們問:「那麼,這50億美元或100億美元投在什麼地方?」銀行不是靠這種方式盈利的,銀行依靠他們現有的8,000億美元的存款基礎來掙錢。我可以保證,富國銀行的存款基礎成本大大低於美聯銀行,它們所提供的貸款也不同。
富國銀行需要解決很多美聯銀行帶來的問題,他們已經將那些有選擇權的浮動利率抵押貸款(optioan ARMs)分門別類,也許最後他們還將虧損30億美元或40億美元,沒有人知道准確的數字。但我認為加利福尼亞的住宅房地產市場已不再繼續惡化,房價還未開始上漲,但已經不再下跌,且成交量不錯。所以,我認為富國銀行能夠像他們預估的那樣解決有選擇權的浮動利率抵押貸款問題。
為什麼銀行會在一夜間倒閉?
什麼行業才算是高風險?航運?地產?工業?其實,除非這些行業的公司造假或有人虧空公款,一般來說,公司很少會突然倒閉。相反,大眾認為最穩健的銀行,卻會因業務的突發事件而一夜間清盤,遠的如巴林銀行因一位職員的投機失敗而「關門大吉」;近的如曾經擁有超過1,000億英鎊資產(相當於兩家恆生銀行)的英國北石銀行(North Rock),因為周轉不靈而被迫國有化,相信最終,北石銀行股東的投資亦將所剩無幾。
銀行業高杠桿的運作特性
為什麼公認為最穩健的行業會突然變得如此脆弱?一般商業常識告訴我們,一家公司的資金主要來自股東出資或向外界融資。財務學上,我們可以把總資產與股東資金之比稱為杠桿比率,這個比率反映出公司以多少股東資金去營運全部資產,比率越高,表明資產中靠借貸的比例越高,亦即表明所承擔的風險越高。正常情況下,大部分企業的杠桿比率少於3倍。目前市場認為高風險的內地房產股介於2-3倍,銀行則普遍介於15-18倍。
單憑這些比率,讀者可能仍不明了個中底蘊。筆者以匯豐為例,它的股東資金大約有1,200億(美元,下同),而放賬及投資等總資產則達23,500億,杠桿比率大約是18.4倍。讀者可能以為擁有龐大資產就一定穩如泰山。但從理論上講,如果匯豐虧損了23,500億資產中的6%,即約1,400億,那麼匯豐的股東資金(即之前提及的1,200億)便會消耗殆盡(由於負債並沒有減少),銀行亦會倒閉。當然,筆者無意在此危言聳聽,指匯豐會倒閉,眾所周知,匯豐在風險管理上一向勝於同儕。
筆者只想指出,銀行業在高杠桿比率模式下運作,一點出錯的空間都沒有。情況就如同期指買賣,稍有不慎,大部分本金(在銀行即是股東資金)便會輸掉。北石銀行之所以出事,與其高達30倍的杠桿比率實在不無關系(即30元資產中有29元是借來的),以它當時的高杠桿比率,任何突如其來的沖擊都足以把它拖垮。
美國次按所引發的信貸收縮還未顯現
明白了銀行的高杠桿運作特性後,讀者便知道,鬧得滿城風雨的美國次按風暴有多嚴重。表面上,銀行只需為手上的次按或其相關投資作撥備便能了事,但實際上,銀行面對龐大撥備時,只有三條路可行,一是以更少的股東資金(由於撥備減少了股東資金)去營運相同金額的資產。換句話說,銀行就需承擔更大的風險;如果銀行不欲或無力承擔更多的風險,它便只有選擇減少借貸(即減少資產)或向股東籌集資金。理論上講,若每家受次按波及的銀行都能向股東集資,情況也能得以控制,但實際上大部分中小型銀行都未能成功集資,它們可做的往往是縮減借貸。在這種負杠桿效應下,銀行每損失1元的股東資金,便需要將資產大幅縮減,以匯豐18倍杠桿為例(即每1元股東資金營運18元資產),銀行每損失1元的股東資金,它便需要減少18元的資產。
據《經濟學人》的估計,次按至少有2,000億-3,000億美元的壞賬。就以2,500億及17倍杠桿比率計算,整個銀行體系便需減少42,000億美元(佔美國GDP約兩成半)的貸款及投資,那麼,整個美國經濟的信貸便會急速收縮。情況有如在期貨買賣中,買入的投資者在期貨價格下跌時被迫收保證金一樣,如果投資者不能付出額外的保證金,他們的部分倉位便會被迫平掉以減少投資額。有見及此,那些外資銀行現在正引入各主權基金成為股東,以增加股本(即保證金)來維持資產數目。不過,由於有越來越多與次按相關的衍生工具曝光,這些主權基金的資金實在如泥牛入海。
讀者或許會質疑,次按出事至今,世界各銀行已作出高額的撥備;然而,實際的經濟狀況不如筆者所說般嚴峻?其實,那些收縮了的貸款和投資還未反映在現實世界中。如果你從事債券買賣行業,在過去幾個月,相信已對信貸緊縮(Credit Crunch)的情況有深刻的體會。整體而言,信貸緊縮正在蔓延,原本只是次按及其相關產品的信貸受到限制,現在連正常的房貸及其他貨幣市場的投資工具亦受到牽連,可見次按的影響正逐漸浮現在現實生活中。
損失的是股東而非存戶
不過,讀者不需神經過敏,擔心自己的存款會受到波及。其實,香港大部分銀行作風保守,相對於國際和中國內地的銀行,香港的銀行坐擁大量儲備,就算計入次按所帶來的影響,財政仍然穩健有餘。至於那些飽受次按蹂躪的外資大行,讀者亦不必過慮,只要還有投資者願意入股,銀行便可通過新股來「填數」。只是如此一來,那些銀行的股東權益便會被大幅沖淡,股價亦可能受到影響。
⑦ 買哪個銀行股票,吃股息好
根據你的目標,最好選擇吃股息好的銀行股票,例如美國銀行(BAC)、花旗銀行(C)、摩根大通(JPM)、聯合銀行(UBS)等。洞正最好在考慮股票的價格、銀行的財務納遲悔報表以及相關的市場行情之前,先研究一下銀行的分析報告,了解它們的財務狀況、投資前旦咐景以及未來的發展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