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全球性金融危機已經爆發過幾次各是什麼時間
影響全球的較大規模的金融危機有六次,分別是:
1、1929年至1939年:大蕭條;
6、2007年至2011年:美國次貸危機及全球金融危機。
拓展資料:
1、金融危機:
金融危機,是指金融資產、金融機構、金融市場的危機,具體表現為金融資產價格大幅下跌或金融機構倒閉或瀕臨倒閉或某個金融市場如股市或債市暴跌等。
系統性金融危機指的是那些波及整個金融體系乃至整個經濟體系的危機,比如1930年(庚午年)引發西方經濟大蕭條的金融危機,又比如2008年9月15日爆發並引發全球經濟危機的金融危機。
2、泡沫經濟:
泡沫經濟,指資產價值超越實體經濟,極易喪失持續發展能力的宏觀經濟狀態。泡沫經濟經常由大量投機活動支撐,本質就是貪婪。由於缺乏實體經濟的支撐,因此其資產猶如泡沫一般容易破裂,因此經濟學上稱之為「泡沫經濟」。
泡沫經濟發展到一定的程度,經常會由於支撐投機活動的市場預期或者神話的破滅,而導致資產價值迅速下跌,這在經濟學上被稱為泡沫破裂。
3、次貸危機:
次貸危機是指由美國次級房屋信貸行業違約劇增、信用緊縮問題而於2007年夏季開始引發的國際金融市場上的震盪、恐慌和危機。
全球「次級抵押貸款危機」,由美國次級抵押貸款市場動盪引起的金融危機。一場因次級抵押貸款機構破產、投資基金被迫關閉、股市劇烈震盪引起的風暴2007年8月席捲美國、歐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場。
㈡ 董登新:世界最好也是最差的股價指數
世界最好也是最差的股價指數
——從道指成份股更替看美國經濟變遷
武漢 科技 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 董登新教授
道瓊斯工業平均數(DJIA)誕生於1896年,是由道瓊斯公司編制的。截止20世紀末,道瓊斯公司編制了3000多個股價指數,覆蓋全球34個國家或地區市場、樣本股覆蓋5000多個上市公司,但大多數指數都是默默無聞的,唯有道瓊斯工業平均數一直被公認為世界最知名的股價指數,在新聞媒體及大眾口頭的「道瓊斯指數」或「道指」,都是特指DJIA。
由於道指DJIA誕生在美國工業化初期,伴隨美國工業化而成長,其市場地位不斷提升。在工業化時代,工業企業的表現通常與經濟增長率直接掛鉤。當一家公司對美國經濟的代表性下降,或者發生了更廣泛的經濟轉型,道指DJIA的成份股就需要做出相應的改變。例如,一家因財務困境而遭受市值損失的公司,可能會被道指DJIA除名。
在後工業化時代,道指DJIA成份股首次納入了金融股;在互聯網時代,道指DJIA成份股又吸納了新經濟概念股,目前它追蹤著30隻在紐約證交所(NYSE)和納斯達克(NASDAQ)掛牌的大市值藍籌股,因此,道指DJIA成為美國經濟主流的代表和晴雨表,進而也成為了當今世界知名度最高、影響力最大、 歷史 最悠久的股價指數。
但是,多年來,道指DJIA一直受到批評。其中最令人信服的一些論點包括: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不能很好地代表美國市場,因為它只包含30家大型股公司,而且不以市值為權重,指數編制方法的科學性存疑。
(1)道指DJIA成份股代表性太小或不足。相對於許多其它指數,道指在整個股市中所佔的比例非常小。事實上,美國股市掛牌股票最多時有近1萬只。然而,道瓊斯指數只跟蹤了其中的30隻。出於這一原因,許多投資者更喜歡標准普爾500指數(S&P 500)等樣本容量更大的指數。
(2)道指DJIA編制方法的科學性存疑。DJIA的編制公式十分簡陋,從最初的12隻股票價格的簡單平均數=SUM(12隻成份股價格)/ 12,到今天的30隻股票價格的所謂加權平均數=SUM(30隻成份股價格)/ 道瓊斯除數,很顯然,股價較高的股票在指數中的權重較大。 因此,一個價格更高的成份股,將對指數值產生更大的影響。1928年道瓊斯除數最初值為 16.67,目前最新值是0.14748071991788。
1896年5月26日,道瓊斯工業平均數(DJIA)誕生,當天指數為40.94點,2020年2月12日,道指DJIA創下 歷史 最高記錄29568點,其間美國股市經歷了5次大股災,DJIA成份股經歷了52次更替,這一切都折射出了美股百年興衰與沉浮。
一、DJIA成份股初設為12隻,工業覆蓋面很窄(1896——1916年)
道瓊斯指數的早期成份股主要分布在鐵路、棉花、天然氣、糖、煙草和石油等行業。1896年5月26日,道瓊斯工業平均數(DJIA)正式誕生,最初共有12隻成份股,它們分別是:美國棉籽油公司、Distilling & Cattle Feeding、北美洲公司、美國糖製品公司、 通用電氣(GE) 、田納西州煤鐵及鐵路公司、美國煙草公司、拉克列德煤氣公司、美國皮革公司(優先股)、芝加哥煤氣燈及可口可樂公司、National Lead、美國橡膠公司。
從這12隻成份股行業歸屬來看,它們全是當時最有代表性的工業公司,其中, GE有幸成為DJIA創設時的第一批成份股。 這一批成份股主要來自美國「西部大開發」及工業化初期的主要製造企業。
截止1915年底,DJIA成份股總計調整過11次,其間GE經歷了「三進兩出」的過程。1898年9月,DJIA成份股GE被美國像膠公司替換, 這是GE第一次退出成份股 。
1899年4月21日,DJIA成份股退出4隻:American Spirits Manufacturing、拉克列德煤氣公司、標准繩索及麻線公司、美國煙草公司;同時新引入4隻成份股分別是:聯邦鋼鐵公司、美國鋼鐵及電線公司、GE、大陸煙草公司,其中, GE是時隔半年後第二次進入成份股 。
1901年4月1日,DJIA成份股退出5隻:美國棉籽油公司、聯邦鋼鐵公司、太平洋郵輪公司、美國鋼鐵及電線公司、GE;新納入DJIA的5隻成份股分別是:美國銅礦開采公司、美國國際紙業公司優先股、美國煉油公司、美國鋼鐵公司、美國鋼鐵公司優先股。這是 GE第二次退出成份股。
1907年11月7日,DJIA成份股田納西州煤鐵及鐵路公司退出,取而代之的是GE,這是 GE第三次進入成份股 。從此以後,GE再未退出過成份股,直至110年後,2018年6月26日,GE最終退出DJIA成份股。
除 GE 外, GM (通用 汽車 )也是DJIA成份股 歷史 最悠久的公司之一。1915年3月16日,通用 汽車 (GM)首次進入DJIA成份股。
1880——1920年間,是美國工業化的初期階段,同時也是美國第一、二產業快速轉換時期。尤其是鐵路建築的大規模開展給重工業部門以強大的刺激,也加速了西部地區的開發,耕地面積的迅速擴大及先進農業技術的採用,使美國的農業產量和農業效率大大提高。與此同時,一系列新興的工業部門,如電力、石油、化學和 汽車 製造等,在美國也先後發展起來。1890年,美國工業生產已躍居世界第一位;1900年,美國鐵路的長度超過了西歐各國鐵路長度的總和; 1913年,美國工業產品佔世界總量的1/3以上,比英德法日四國總和還要多。1906年1月,DJIA首次突破100點大關。
二、DJIA成份股增至20隻,工業覆蓋面有所拓展(1916——1928年)
1916年10月4日,DJIA成份股首次從12隻增至20隻。其中,此次退出成份股共有4隻:GM、National Lead、Peoples Gas Light and Coke、美國鋼鐵公司(優先股);此次新引入成份股多達12隻:美國甜菜糖公司、德克薩斯公司、美國罐頭公司、鮑爾溫機車公司、美國機車公司、猶他州銅業公司、B.F. Goodrich、西部聯盟電報公司、Republic鋼鐵公司、西屋電器公司、 美國電話電報公司 、Studebaker 汽車 公司。其中, 美國電話電報公司 (也就是後來的AT&T)第一次進入成份股,而 GM 則是第一次退出成份股。
1924年1月22日,DJIA成份股第一次引入 杜邦 (E.I. Pont de Nemours & Company);1924年2月6日, 加州標准石油公司(就是後來的雪佛龍) 第一次進入DJIA成份股。1925年8月31日, 杜邦、加州標准石油 公司同時退出成份股,但 GM 第二次進入成份股。後來GM一直充當DJIA成份股84年,2009年6月8日,GM最終退出DJIA成份股。
1916年至1927年底期間,DJIA成份股總計調整過9次。很顯然,這一時期新調入成份股大多為重化工業股,它代表著美國工業化的快速推進。
1914—1918年,由世界霸主英國與歐洲霸主德國之間挑起的第一次世界大戰,以歐洲為主戰場,參戰的國家多達34個,近10億人口被捲入戰爭,直接參戰人數達7000萬人,1000萬人戰死,2000萬人受傷。戰爭嚴重削弱了幾乎所有參戰國的經濟實力和軍事實力,但只有美國例外。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的工業尤其是軍工生產飛快地發展。大戰期間,工業品總值增加了一倍半,與軍工生產相關的部門增長更快,如鋼產量增長了90%, 汽車 產量增長了一倍多,商船隊的總噸數增加了兩倍多。對外貿易總額增加一倍半還多,其中出口額增加兩倍多。
1920年,美國鋼鐵產量近8000萬噸,佔世界黑色金屬總產量的60%以上。其中,美國鋼產量比英國多三倍半,比法國多13倍。1916—1920年期間,美國石油開采量佔世界開采量的66.8%。美國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暴發戶。戰爭結束時,它已從負債累累一躍而成為各國的債主,從資本輸入國變為資本輸出國,從債務國變成了債權國。其間美國黃金儲備增加了一倍多,大戰結束時,美國已掌握了世界1/3的黃金儲備。美國作為新的世界霸主從一戰中崛起。
一戰後,1923—1929年間,美國經濟又經歷了「柯立芝繁榮」。 1923年,美國工業生產指數較戰前上漲42%,此後,美國工業有了空前發展,工業產量激增。1923—1929年6年間,鋼的熔鑄量超過英法德三國鋼產量的總和; 汽車 產量達到531.5萬輛,增長了36%;機器製造業增長了53%,加工製造業增長了14%;化學、航空、無線電和人造纖維等工業產量也比1923年增加了一倍;對外貿易額達52.41億美元,超過英國占據世界第一位;1929年,美國資本輸出比戰前增加了3倍多,在1919—1929年間,美國對外貸款總額超過了所有其他資本主義國家對外貸款的總和。生產與資本集中過程加速,穩定時期,許多大銀行實行了合並。一場大蕭條(經濟危機)在美國人的自信與自負中悄悄來臨。
三、DJIA成份股固定為30隻,金融股首次入圍(1928——1999年)
1928年10月1日,DJIA成份股從20隻增至30隻,這一成份股數量一直保持至今天。此次成份股退出6隻:美國 汽車 及鑄造公司、 美國電話電報公司 、美國橡膠公司、美國機車公司、美國葯店、西部聯盟電報公司。同時,新引入成份股16隻:通用鐵路信號公司、B.F. Goodrich、 新澤西州標准石油公司(Exxon的前身) 、國際鎳礦公司、德克薩斯州海灣硫磺公司、美國聯合碳化物公司、大西洋煉油公司、納什 汽車 公司、伯利恆鋼鐵公司、北美洲公司、勝利者唱機公司、 克萊斯勒 (Chrysler)、西屋電器公司、Postum公司、美國無線電廣播公司、賴特航空公司。這是 美國電話電報公司 第一次退出成份股,也是 埃克森、克萊斯勒 第一次進入成份股。
1928年至1997年底期間,DJIA成份股總計調整19次。其中,涉及主要知名公司的成份股進出調整批次如下:
1930年7月18日, 加州標准石油 第二次進入DJIA成份股。
1932年5月26日,美國煙草(American Tobacco B)、制葯公司(Drug Incorporated)、寶潔公司(Procter & Gamble Company)、Loew』s, 納什 汽車 公司、國際製鞋(International Shoe)、IBM(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及可口可樂(Coca-Cola Company)取代Liggett & Myers、麥克卡車(Mack Trucks)、聯合航空運輸公司(United Air Transport)、派拉蒙公司(Paramount Publix)、廣播公司(Radio Corporation)、德克薩斯灣硫磺公司(Texas Gulf Sulphur)、國家收銀機(National Cash Register)及哈德遜 汽車 公司(Hudson Motor)。這是道指DJIA首次大規模更換成份股。 寶潔、IBM、可口可樂 三家公司都是首次進入DJIA成份股,但截止2020年5月,這三隻股票仍是道指DJIA的成份股。
1935年11月20日, 可口可樂 第一次退出DJIA成份股,而 杜邦 則是第二次進入成份股。
1939年3月4日, IBM第一次退出DJIA成份股,而 美國電話電報公司 則是第二次進入成份股。
1976年8月9日, 明尼蘇達州采礦製造公司 ( 3M 前身)首次進入DJIA成份股。新澤西州標准石油公司更名為埃克森公司(Exxon Corporation)。
1979年6月29日, 克萊斯勒 第一次退出DJIA成份股,同時, 默克 (Merck)第一次進入DJIA成份股, IBM 則是第二次進入成份股。
1982年8月30日, 美國運通公司 (American Express Company)首次進入DJIA成份股。 這也是道指DJIA首次將金融股納入其成份股。
1985年10月30日, 麥當勞( McDonald's)第一次進入DJIA成份股, 加州標准石油公司更名為雪佛龍(Chevron) 。
1987年3月12日, 波音公司(Boeing) 首次進入DJIA成份股, 可口可樂(Coca-Cola) 第二次進入成份股。
1991年5月6日, 卡特彼勒 (Caterpillar)、 JP摩根(J.P. Morgan)、迪斯尼 (Walt Disney)首次進入DJIA成份股。JP摩根是道指DJIA納入成份股的第2隻金融股。1991年 美國電話電報公司更名為AT&T 。
1997年3月17日, 惠普( Hewlett-Packard )、旅行者(Travelers)、強生公司(Johnson & Johnson)、沃爾瑪(Wal-Mart) 四家公司同時首次進入DJIA成份股。這是道指DJIA 歷史 上一次性調整成份股數量最多的第二次。
1998年4月6日,美國花旗銀行與旅行者合並,1998年10月19日,旅行者集團更名為 花旗集團 (Citigroup Incorporated),這是進入道指DJIA成份股的第3隻金融股。
1999年1月4日,美國鋁業公司(Aluminum Company of America)改名為 Alcoa 股份有限公司。
這一時期,資本主義世界經歷了三次大的災難:
(1)20世紀30年代大蕭條(1929年至1939年)。1929年9月,道指最高381點 ,1932年6月,道指跌至43點。其間,美國GNP跌去一半,失業率高達25%,銀行倒閉1萬多家,美國財富一夜之間化為烏有,大街小巷都是排長隊等待稀飯施捨的窮人。直至1939年,美國仍未完全走出大蕭條陰影。
(2)第二次世界大戰(1939年至1945年)。與對羅斯福新政的評價相關,二戰是不是美國走出大蕭條的原因,也有不同的聲音。在二戰初期,美國憑借從一戰獲利的經驗,仍以「中立」為借口,試圖再次嘗試坐山觀虎鬥,隔岸觀火,等待時機成熟再來坐收漁人之利。直至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襲美國珍珠港,美國人被迫參戰。1942年1月1日,以美國為首的24個國家結成反法西斯同盟。1945年8月,美國在日本的廣島和長畸扔下了剛剛試爆成功的兩顆原子彈,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
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後歷時8年,戰火蔓延亞歐非三大洲40個國家的領土,唯一倖免的是美洲;先後有61個國家、世界4/5的人口捲入戰爭,1.1億人參戰,死亡人數達5000多萬人,其中,2700萬人死於戰場,財富損失達4萬億美元。二戰結果,德意日慘敗,英法雖勝猶敗,戰後西歐一片廢墟。
美國雖為戰爭獻出了30萬士兵的生命,但戰禍並未殃及美國本土。同其他盟國相比,美國付出的戰爭代價最小,但戰爭獲益最大。二戰期間,美國經濟突飛猛進,1939——1945年間美國國民生產總值增長超過50%,戰爭讓1/3的美國人進入中產階級。戰爭結束時,美國一躍成為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它掌握了世界黃金儲備的2/3,並構建了以美元為中心的國際貨幣體系。同時,美國在戰爭中憑借其強大的經濟實力和 科技 優勢,建成了世界上一流的海陸空三軍,壟斷了原子彈,美國迅速崛起為世界超級軍事大國。藉助第二次世界大戰之機,美國終於確立了它在世界上的霸主地位和統治地位。
美國不僅從二戰中大發戰爭財,而且戰後援助歐洲的馬歇爾計劃繼續讓美國經濟受益,同蘇聯的冷戰則大大激發了美國戰略擴張的動力。1956年3月,道指首次突破500點大關。
(3)資本主義滯脹(20世紀70年代)。自20世紀70年代初,西方國家再次發生全面危機階段,其表現形式是, 一方面經濟增長緩慢或停滯,由此引起大量失業,另一方面是通貨膨脹加劇,物價持續上漲,這兩個方面狀況同時並存。滯脹現象從上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變得日趨嚴重。1972年11月,道指首次突破1000點大關,1974年12月,道指暴跌至577點。
20世紀80年代中後期,世界資本主義經濟走出滯脹,重獲生機。1987年1月,道指首次突破2000點,同年8月最高漲至2746點;同年10月股災爆發,道指暴跌至1616點。
自1987年股災後,世界經濟開始步入互聯網新經濟時代,美國股市同步進入了一輪長達十多年的慢牛。1990年7月,道指首次突破3000點。1995年2月,道指首破4000點,1995年11月 首破5000點,1996年10月首破6000點,1997年2月首破7000點,1997年7月首破8000點,1998年4月首破9000點,1999年3月首破10000點,1999年5月首破11000點。這時,互聯網泡沫已達極致,又一場股災即將到來。
四、DJIA成份股首次擴展至NASDAQ(1999年至今)
1999年11月1日,道指DJIA新引入4隻成份股: 微軟(Microsoft)、英特爾(Intel) 、家得寶(Home Depot)、西南貝爾電信(SBC Communications),同時,雪佛龍、西爾斯羅巴克、美國碳化物公司、固特異輪胎及橡膠公司4隻股票退出成份股。其中, 微軟與英特爾 兩只成份股均來自NASDAQ市場,這是DJIA首次從NASDAQ選取成份股。雪佛龍第二次退出成份股,同時,也是家得寶首次進入DJIA成份股。這是道指DJIA 歷史 上一次性調整成份股數量最多的第三次。
1999年12月1日,Exxon更名為Exxon Mobil公司;1999年12月2日,AlliedSignal Incorporated在並購Honeywell International後,更名為Honeywell International。
2001年1月2日,J.P. Morgan在兼並Chase,2003年1月27日,J.P. Morgan 更名為 JP Morgan Chase ;2002年4月8日,Minnesota Mining & Manufacturing 更名為3M公司。
2003年,Mobil與Exxon合並為 Exxon Mobil ;AlliedSignal更名為Honeywell International;Philip Morris更名為Altria Group;Minnesota Mining & Manufacturing 更名為 3M 公司。
2004年4月8日, 美國國際集團 (AIG)成為第4隻入選道指DJIA成份股的金融股,但金融海嘯發生後,於2008年9月22日從道指DJIA成份股移出。
2008年,作為加工食品巨頭的卡夫食品(Kraft Foods)進入道指DJIA成份股,取代保險公司美國國際集團(AIG)。2012年,卡夫管理層決定將公司分拆為兩家獨立的公司,同年被移出道指DJIA成份股。
2009年6月1日,通用 汽車 正式向美國政府申請破產保護,美國政府將向重組後的通用提供總計達到300億美元的援助。同一天,道瓊斯公司(Dow Jones Indexes)宣布, 思科 系統(Cisco Systems)和旅行者財產險集團公司(Travelers Companies)將取代通用 汽車 和花旗集團,成為道指DJIA的成分股。 思科 是第3隻來自NASDAQ並進入道指DJIA成份股的股票;旅行者財產險集團公司是第5隻進入道指DJIA成份股的金融股。
2013年,美鋁在道指DJIA成份股的位置被耐克取代。
2008年 美國銀行 (Bank of America)首次進入道指DJIA成份股,它是第6隻進入道指DJIA成份股的金融股。但2013年被投行 高盛 (Goldman Sachs)所取代,高盛是第7隻進入道指DJIA成份股的金融股。
2013年之前,惠普的業務一直處於虧損狀態。2013年維薩卡( Visa) 取代惠普進入道指DJIA成份股。維薩卡是第8隻進入道指DJIA成份股的金融股。
2015年3月18日, 蘋果 首次納入道指DJIA成份股,取代AT&T。 蘋果 是第4隻來自NASDAQ並進入道指DJIA成份股的股票。
2018年,通用電氣(GE)被剔除出道指DJIA成份股,這是道指DJIA成份股的「元老股」,自1907年11月GE第三次進入並一直連續充當道指DJIA的成份股至2018年。葯店連鎖店 沃博聯(Walgreens Boots Alliance Inc.) 取而代之。 沃博聯 是第5隻來自NASDAQ並進入道指DJIA成份股的股票。
2015年,陶氏化學(Dow)和杜邦公司(DuPont)宣布,兩家公司的董事會一致通過了一項最終協議,根據該協議,兩家公司將合並,然後分拆為三家獨立公司。2017年底,杜邦和其化學產品競爭對手陶氏化學(Dow Inc.)正式合並,在合並後的公司稱為陶氏杜邦(DowDuPont,股票代碼為DWDP)。 該公司計劃分拆成行業領先的、在農業、材料科學和特種產品領域上市的公司,預計分拆將在18個月內進行。
2019年, 陶氏化學完成了與杜邦的分離,陶氏公司高管在紐約證券交易所敲鍾開市,並以「DOW」股票代碼開始正常交易,並同時取代杜邦(DWDP)在道指DJIA成份股的地位。
2019年6月9日,雷神公司(Raytheon Company)和聯合技術公司(United Technologies Corporation)宣布以全股票交易方式進行對等合並,將創建一個國防/航空巨頭。合並後的公司稱為雷神技術公司(Raytheon Technologies Corporation),合並計劃預計將於2020年上半年完成。2020年4月,聯合技術公司股票正式更名為雷神技術公司,股票代碼由原先的UTX更名為RTX,並繼續留在道指DJIA成份股中。
截止2020年5月11日(周一),在道指DJIA的30隻成份股中,除來自NASDAQ的5隻「新經濟概念股」外,其餘25隻成份股均來自紐約證交所,其中,5隻金融股,其他基本上是美國主要製造企業。
附:道瓊斯公司簡史
道瓊斯公司百年興衰史,折射出百年老字型大小確實不易。它百年前打造的《華爾街日報》及道瓊斯指數,現如今已歸屬不同的新東家,前者歸屬美國新聞集團,後者歸屬CME集團。
道瓊斯公司(Dow Jones)創設於1882年11月,公司緊挨著紐約證券交易所。道瓊斯公司的第一項業務是從股價指數編制起步的。1884年7月3日,道瓊斯開始計算股價變動的指標,當時所採用的樣本股多為鐵路公司股票,共有11隻成份股,這就是後來的道瓊斯運輸業指數(DJTA)。這11隻成份股包括9家鐵路公司(含1隻優先股)、1家電報公司、1家郵輪公司。
1889年7月,道瓊斯公司創辦《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1896年5月26日,道瓊斯工業平均數(DJIA)誕生,當天指數為40.94點,它是根據通用電氣(GE)等12傢具有代表性的工業公司的股價、採用簡單算術平均法計算出來的。它成為後來世界上最知名的股票價格指數。
20世紀最鼎盛時期,道瓊斯公司編制了3000多個股價指數,覆蓋全球34個國家或地區市場、樣本股覆蓋5000多個上市公司,但大多數指數都是默默無聞的,唯有道瓊斯工業平均數(DJIA)成為了世界最知名的股價指數,人們習慣稱之為道瓊斯指數,簡稱「道指」。
從1920年代到2007年,道瓊斯公司一直由Bancroft家族控股64%,但2007年美國新聞集團(News Corp)收購了道瓊斯公司及其旗下的《華爾街日報》。
2010年2月,新聞集團將道瓊斯指數業務90%的股權作價6.075億美元,轉讓給了芝加哥期權期貨交易所集團(CME Group)。
㈢ 請分析一下金融危機下,中國所處的國際形勢
2008~2009年世界經濟形勢分析與展望
中國網 china.com.cn 時間: 2009-01-12 發表評論>>
張亞雄,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主任助理、副研究員,主要研究領域為宏觀經濟預測和數量經濟模型方法、研製與應用。
摘要:受金融、房地產和就業三大市場的三重打擊,世界經濟發展進入低迷時期,各國政府和央行正在孤注一擲救助金融市場危機,然而帆哪信任和信貸危機並未就此結束。預計未來幾年世界經濟增長將可望保持在3.0%的水平。其中發達經濟體將於2008年下半年和2009年初陷入或接近衰退,2009年的隨後時間世界經濟復甦將是一個漸進的過程。目前的救助計劃無法支撐股市以及金融市場的根本穩定,因此無法解決世界經濟的核心問題。世界經濟需要在深層次上進行結構調整的同時,找到實現新一輪經濟發展的增長雀迅點。金融危機和世界經濟增長放緩,也將對我國金融市場、外貿出口和物價產生多方面影響。
關鍵詞:世界經濟預測金融危機經濟形勢分析
一、當前世界經濟形勢分析
1.各國聯合行動,採取多種措施積極應對金融危機
近期,金融危機迅速惡化並在全球蔓延,全球金融市場正在經歷20世紀30年代大蕭條以來最嚴重的危機。為了挽救金融市場、重整世界經濟,目前各國政府和央行正在孤注一擲救助金融市場危機。繼宣布對房利美和房地美(「兩房」)救助計劃並出資850億美元接管美國國際集團(AIG)之後,美國政府啟動了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一系列救市行動,救市資金總額超過1萬億美元。同時,歐洲各國救市的總注資額已接近了2萬億美元,日本、韓國、澳大利亞等亞太國家也紛紛採取了向金融市場注資、對金融機構的存款提供擔保,以及修改相關法規等措施,應對金融危機沖擊。
另一方面,各國央行紛紛降息應對金融危機帶來的流動性短缺和經濟增長迅速滑坡,全球6家主要央行有史以來首次聯手降息。美聯儲、歐洲央行、英國央行、瑞士央行、加拿大央行和瑞典央行10月8日聯合宣布將基準利率均下調50個基點(見表1)。10月13日,為了對全球銀行體系提供流動性,美聯儲宣布將無限制提供美元給英格蘭銀行、歐洲央行以及瑞士國家銀行,從而可以讓這些央行可以無限制借貸美元給銀行。
各國政府的救助措施希望通過重建金融系統信心,使經濟「回歸增長和繁榮的正軌」。然而其效果目前還沒有表現出來,信任和信貸危機並未就此結束,股票市場仍然震盪下行。同時房屋價格、盈利和銷售狀況等房地產業的主要指標持續惡化,房地產業的復甦難以期待。另一方面,無論是金融市場還是各國政府都沒有一個可以系統地解決金融危機的方案。目前救助計劃無法支撐股市以及金融市場的根本穩定,無法從根本上解決世界經濟的核心問題。因此,救助政策能否重聚人氣、恢復金融市場特別是房地產市場的信心,並改變實體經濟所面對的困境有待觀察與評估。
2.受金融危機影響,世界經濟增長迅速放緩
(1)金融危機從以下兩個層面或角度對實體經濟產生傳導影響。
首先,房地產市場低迷影響消費、投資增長。近年來全球范圍內的流動性過剩並未首先表現在實體經濟部門和推高消費者物價指數,而是主要流向資產市場和房地產業。在導致全球房價高企的同時,更是通過次貸這一最薄弱的環節導致金融危機並引起實體經濟增長大幅下降。金融危機因房地產業泡沫破裂而產生,大量中低收入者無力償還債務,因此許多人停止向銀行還款並放棄住房,甚至低價變賣房產,導致房屋需求大幅下降,而房地產價格下跌又進一步加劇房地產泡沫破裂。因此從目前看,房地產市場危機不會很快結束。
房地產市場危機首先導致房地產投資大幅下降,並使得投資需求低迷。以美國為例,受房地產市場衰退影響,住房投資已經自2006年第一季度以來連續10個季度負增長,2007年第四季度的下降幅度達到27%,導致GDP增長減少1.33個百分點;另一方面,居民消費是美國經濟增長的核心動力,而房價下跌使很多房主的抵押貸款高於其房屋價值,導致居民財富大幅縮水甚至產生「負資產」現象。近年來,美國消費增長很大程度上來源於房地產和股票頃轎此等資產價格上漲帶來的財富效應,財富效應刺激了借貸消費,使借貸消費增長佔到消費增長的65%,2007年美國家庭債務達到了可支配收入的133%。房產和股票價格雙雙下跌後,美國家庭財富縮水,消費必然受到影響,並導致經濟增長放緩。財富效應是支撐美國居民消費能力的重要因素,因此房地產市場危機直接影響居民消費增長。
其次,金融危機加劇信心和信貸危機。數據顯示,許多國家居民消費信心指數都出現下滑,表明消費者正在削減支出以應對未來的收入下降。另一方面,金融危機導致的信貸收縮已從金融機構向非金融的各類製造企業蔓延,導致實體經濟活動收縮。例如全球汽車業正面對銷售和收入下降,融資困難和面臨重組,對整體經濟的影響不可小視。
(2)受金融危機影響,世界經濟增長迅速放緩。
受金融危機影響,美國經濟增長迅速放緩。一方面,房地產業危機使居民財富大幅度縮水,打擊消費者信心並抑制消費增長,同時固定資產投資特別是住房投資持續大幅下降。另一方面,由於全球經濟普遍走軟導致需求下降,美元貶值對出口的刺激作用也正在減小。個人消費開支和出口實際增幅低於預計,同時隨著減稅刺激作用的逐步消失,特別是金融、房地產市場的持續惡化,美國第三、四季度經濟增長將會出現明顯下滑。
歐洲經濟受金融危機影響較大,形勢也較為嚴峻。首先,歐洲的銀行持有大量的美國次貸產品,同時冰島、英國等國銀行業過度擴張使其受到國際金融市場的沖擊較大。其次,外部需求疲軟和歐元的持續強勢制約出口增長;同時部分國家房地產市場調整仍在繼續,建築投資和私人消費均持續低迷。再次,德、法兩大歐元區經濟體經濟增長前景暗淡。德國經濟瀕臨衰退邊緣,法國第二季度GDP已呈現0.3%的負增長,預期第三季度法國經濟將進入衰退期。
雖然相對於歐美各國,日本受金融危機的影響較小,但由於外需減少,近期日本經常項目盈餘連續下滑,未來日本對外貿易形勢不容樂觀。同時,國內物價出現上升勢頭,私人可支配收入增長緩慢,消費增長缺乏動力。但是盡管如此,日本仍將是三大經濟體中表現相對較好的。
發展中經濟體在當前金融危機中所受影響相對弱於發達國家,但在世界經濟一體化大前提下,所謂的「脫鉤」現象不可能長期存在。在金融危機、世界經濟低迷、初級產品價格高企以及國際貿易增長減速的背景下,發展中國家實體經濟受到的沖擊將會加大。油價和初級產品價格上升通過交通運輸和製造業成本增加傳遞到各個經濟部門。同時出口增長速度正在放緩,目前除了中國和日本以外,亞洲其他國家的貿易大都處於逆差狀態。同時由於經濟前景看淡,投資增長也在放慢。
2008年以來,資源輸出國繼續保持旺盛增長勢頭,俄羅斯、巴西等國經濟增長高於上年同期。受益於出口高增長和私人消費活躍,俄羅斯經濟保持強勁增長,但是投資和工業生產增長減緩,顯示經濟增長潛力不足。印度經濟增長動力明顯減弱,第二季度GDP同比僅上升7.9%,遠低於上年同期水平(見表2),其中工業部門增長減速最為明顯,6月份僅增長5.4%。馬來西亞、中國香港、中國台灣等經濟體出口增長迅速滑坡,最新數據顯示,中國香港8月出口增長只有1.9%,中國台灣出口從8月的18.1%迅速轉為9月下降1.6%。因此,亞洲新興經濟體增長速度將會繼續下降。
二、世界經濟發展趨勢判斷
1.受金融、房地產和就業三大市場的三重打擊,世界經濟發展進入低迷時期
21世紀初,在擺脫新經濟泡沫破滅帶來的衰退之後,世界經濟進入新一輪增長周期,並連續5年保持4%(按照國際貨幣基金組織PPP方法核算)以上的增速(見圖1),成為20世紀60年代以來沒有過的高增長時期。2005年上半年,由於世界經濟失衡和發達經濟體增長下降,世界經濟增長曾有所減慢,但是由於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對世界經濟的影響和貢獻加大,世界經濟逐漸恢復穩定。事實上,近幾年來世界經濟增長的可持續性與90年代初期相比顯得模糊和脆弱,結構調整沒有到位使得世界經濟沒有出現新技術創新帶來的新投資熱點和新增長點;其次,全球發展失衡加劇、通貨膨脹壓力加大、流動性過剩和金融危機不利於人們對經濟長期增長前景的預期。從近期看,受金融、房地產和就業三大市場的三重打擊,世界經濟發展進入一段低迷時期,以下因素將會影響世界經濟能否實現穩定。
(1)全球房地產市場危機。
房地產市場危機是經濟發展失衡和金融市場過度膨脹的表現,同時也對實體經濟發展產生重大影響。目前,房地產泡沫不僅出現在美國、英國、澳大利亞、西班牙和愛爾蘭等發達國家,也波及中國、南非和印度等發展中國家。按照英國《經濟學家》雜志對世界20個主要國家和地區房價變動定期跟蹤監測的數據,近一年來,北美、西歐、日本、南非等國家住房價格漲幅普遍回落,不少國家的房價更出現下跌。目前看,全球房地產市場形勢比預計更為嚴重。盡管各國政府採取各種措施救助金融市場並紛紛降息,但是各國房地產市場目前仍然沒有回穩跡象。2007年第三季度,法國、西班牙等國房價十年來首次出現下滑;英國房地產市場也從2007年底開始連續下跌。進入2008年,歐洲各國的房地產市場或增速大幅放緩,或陷入停滯甚至大幅萎縮。英國國家建築協會的數據顯示,英國2008年7月份房價環比下降1.7%,同比則大幅下降8.1%,不僅連續9個月出現下降,更創下16年以來的最高降幅。北愛爾蘭地區曾經是歐洲房價上漲最快的地區,2008年第二季度,北愛爾蘭的房價大幅下降19%。IMF認為澳大利亞是世界上房價被高估最嚴重的地區之一,目前也正面臨房地產市場衰退,有機構預計到2010年,澳大利亞的房價將比現在下降30%。按照日本國土交通省的數據,6月日本新房屋開工數量同比下降16.7%,建築訂單同比下降11.7%。顯示日本房地產市場也在萎縮。因此,全球房地產市場萎縮狀況仍將持續一段時期,對實體經濟和金融市場的沖擊仍將繼續。
(2)美、歐就業市場疲軟。
就業市場狀況是判斷整體經濟運行狀態的一個重要指標。按照美林證券的研究,過去60年,美國經濟從未出現失業率上升60基點而經濟不陷入衰退的情況。2008年以來,美國就業市場一改幾年來的良好局面,持續惡化。一是失業率持續上升。最新數據顯示,9月失業率繼續上升至6.1%,為2003年9月份以來的最高水平。二是就業下降。7月份非農就業人數繼續減少51.9萬人,是2003年7月以來減少幅度最大的月份,且波及范圍較為廣泛,包括製造業、建築業及服務等行業的就業人數都有所下降。非農業部門就業崗位連續減少,這是過去近5年來從來沒有過的。美國就業市場進入疲軟狀態,表明企業生產活動收縮,影響居民收入增長,同時也是影響投資者信心並造成金融市場劇烈動盪的內在原因之一。同時,受經濟增長下滑和金融危機打擊,歐洲國家企業為了削減成本,紛紛裁員,使歐元區失業率在連續兩年下降後出現了上升的趨勢。2008年7月,歐元區失業率由4月的7.2%升至7.5%。歐元區經濟增長目前進一步放緩將危及勞動市場,失業率將會繼續上升。
(3)世界經濟格局正在發生調整。
近幾年世界經濟高速增長時期的一個顯著特點就是世界經濟格局正在發生調整,世界經濟增長的差異明顯擴大,發展中和轉軌經濟體的經濟增長速度持續明顯高於發達經濟體。按照聯合國貿發會議的數據,發展中國家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在2003~2007年間增長了近30%。在美國經濟增速放緩的大背景下,中、印等國成為促進世界經濟增長的最大推動力。按照IMF計算,中國、印度和俄羅斯三個國家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將達到50%。與此同時,世界經濟取得了20世紀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以來最強勁的增長。而且全球經濟不僅增長率高,增長的波動性也明顯降低。
世界經濟格局正在發生變化的另一表現是世界貿易增長持續高於世界經濟的增長速度,貿易發展與經濟增長的關聯性進一步增強的同時,區域貿易增長使國際貿易格局正在發生變化。特別是發展中經濟體,過去二十年的區域內貿易增長持續快於區域外貿易。東亞發展中國家的區域內貿易增長最為迅速,在中國、韓國以及台灣地區帶動下的區域生產網路體系重新配置,使區內貿易已佔該地區總貿易額的一半左右。
因此,發展中經濟體正在成為世界經濟穩定增長的重要支撐力量。在目前世界經濟增長迅速放緩、金融危機加劇、發達經濟體面對衰退的形勢下,新興經濟體如果能夠繼續保持一定水平的增長,成為世界經濟新的支點,將有助於世界經濟平穩渡過難關。
(4)流動性過度寬松,存在通貨膨脹隱憂。
美日歐等各國政府和央行孤注一擲救助金融市場危機是在國際市場產品價格和各國通脹居於高位,同時流動性並不缺乏這樣的世界經濟背景下展開的。在此之前,美聯儲已5個月停止降息,歐洲央行及其他很多國家央行也都由於顧及通脹而不願意將貨幣政策轉向。目前,各國政府的救助措施希望能夠首先穩定金融市場,同時解決房屋市場泡沫破裂對實體經濟增長造成的沖擊。但是大規模向市場注入流動性和降息是以犧牲物價穩定這個經濟長期健康目標為代價的。更為復雜的是,此次金融危機的發生正趕上國際油價和初級產品價格高企、全球通脹抬頭。盡管目前全球通脹壓力下行,但是由於經濟增長下滑導致需求疲軟和國際資本大量撤出市場所致。在市場信心恢復、渡過危機之後,過度的流動性將可能會進一步推高通脹。
根據當前世界經濟形勢,預計世界經濟增長將從2007年的5.0%(按照PPP計算)迅速放緩,未來幾年可望保持在3.0%的水平,略低於近30年來世界的平均增長水平。其中發達經濟體將於2008年下半年和2009年初陷入或接近衰退,2009年的隨後時間經濟復甦將是一個漸進的過程。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增長速度雖然也會顯著放緩,但仍將是世界經濟增長的重要支撐。全球大宗商品價格將會回落,但仍將保持在歷史較高水平,需求減緩和穩定的初級產品價格會在一定時期遏制各國物價上漲,但是由於企業面臨持續高成本壓力,對非能源和食品等製成品和服務價格的傳導仍將持續。
2.世界經濟發展進入調整時期
近幾年來世界經濟高速增長的原因,一是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增長速度提高;二是經濟全球化水平提升帶來的效率和收益提高;三是金融創新對實體經濟的推動;四是全球房地產業興旺對實體經濟的拉動以及財富效應帶來的過度消費增長。但是,世界經濟在20世紀90年代末新經濟泡沫破滅之後並沒有進行應有的調整,而是在新的模式下,步入了這一輪高速增長階段。因此,當前的金融危機和世界經濟調整不僅僅是周期性的,更主要體現在全球經濟版圖正在發生變化,表現為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關系的調整以及金融市場結構與創新的調整。世界經濟需要在深層次上進行結構調整的同時,找到實現新一輪經濟發展的增長點。
(1)全球失衡應得到根本調整。
全球經濟失衡的焦點是各經濟體間經常賬戶差額迅速擴大和全球儲蓄失衡提高。美國國際經濟研究所的研究曾指出美國經濟失衡將導致的三個嚴重後果:第一,貿易保護主義進一步升級;第二,美元暴跌,導致通脹壓力激增、利率大幅度上升、股市暴跌,從而使經濟增長大幅度下降甚至衰退;第三,導致世界經濟硬著陸。目前看,世界經濟並沒有及時進行調整,這些預言正在成為現實。與此同時,發達國家金融類產品的過度供給和新興市場國家初級產品的旺盛需求推高了國際市場產品價格,初級商品價格大幅上漲又導致全球失衡進一步擴大。
全球經濟失衡的結果是投資不足。全球投資率呈下降趨勢。投資迅速增長是支持20世紀90年代全球經濟,特別是以美國為首的新經濟快速發展的主要力量,2001年全球經濟增長迅速下降的主要原因也是由於投資出現衰退。因此投資能否實現較快增長對世界經濟發展將起決定性的作用。但是近幾年來,全球投資始終不足,支持GDP增長的主要因素是消費需求增長。目前的政策安排仍將會繼續鼓勵金融資本流入美國,從而進一步深化不均衡狀況。
(2)積極進行結構調整,找到實現新一輪經濟發展的增長點。
世界經濟在20世紀90年代長時間快速增長中積累了各種結構性矛盾,但近幾年在各國宏觀經濟政策的調控下,世界經濟並沒有進行深度調整。與美國相比,歐元區、日本結構改革步伐更為緩慢,經濟體制僵化、結構改革推進艱難成為歐元區經濟發展的最主要制約因素。從長期看,經濟結構調整和生產率提高將為全球經濟增長、居民消費和福利水平提高提供持久的動力和空間。但是,僅靠貨幣政策調整和救市措施對於低迷的生產力無法產生刺激作用,而積極進行結構調整,找到實現新一輪經濟發展的增長點才是擺在各國政府面前的真正難題。20世紀90年代,以信息技術為核心的新技術革命使以美國為代表的發達國家經濟重新獲得發展的動力,隨著當前世界經濟格局的變化,發展中經濟體在世界經濟發展中的作用將更加突出。因此,世界經濟擺脫「危機」和「失衡」,實現新一輪可持續增長有賴於新興經濟體的引領和新技術革命的到來。
三、對中國經濟的影響
從國際貿易規模、關稅貿易保護程度、利用外資金額以及外資企業產值等多項指標衡量,我國都已經成為最開放的發展中經濟體之一。金融危機和世界經濟增長放緩,對我國經濟發展將產生多方面影響。與此同時,我國投資和出口拉動型增長方式在短期內很難根本改變,人民幣升值壓力在一定時期內將繼續存在。我國應主動化解不利影響,在調整依靠高出口帶動經濟增長模式的同時,盡可能擴大全球化收益,並注重經濟政策的國際協調。
1.對我國金融市場產生多方面影響
由於金融危機仍在繼續,對我國金融機構的直接損失難以全面估計,盡管總體規模不會很大,但對我國金融市場發展的整體影響將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影響投資者和市場信心,加劇資產價格及金融市場波動。第二,由於全球信用危機,造成流動性緊縮,同時國內經濟增長減速、金融市場和房地產市場回報下降使國外短期資本存在抽逃的可能。第三,不利於我國FDI流入增長。受經濟增長減慢和金融危機影響,全球海外直接投資增長迅速放緩,投資方式更趨穩健,對發展中國家投資將會相對減少,並購投資將會相對增加。第四,境外投資既有風險,也存在機遇。金融危機導致股票和公司債券價格暴跌,我國前期一些外匯儲備投資和中資銀行外匯資產運用帶來損失,但是目前國際許多金融資產價格處在低位,對於我國推進對外並購、促進企業「走出去」、積極開拓海外資源合作和市場多元化也是機遇。
2.對我國出口的負面影響將逐步顯現
受金融危機打擊,世界經濟增長放緩,特別是我國的主要出口市場美、日、歐經濟陷入低迷,貿易保護主義加強,將使我國出口面對嚴峻局面,同時也不利於就業和經濟增長。以實物量計算,2008年以來我國出口增長逐步減慢。另一方面,盡管美元仍將保持相對弱勢,但是如果美元在目前的價位企穩或微升,將會使我國出口面對不同的匯率環境。應對金融危機和全球失衡的調整,我國需要通過擴大內需、尤其是通過擴大消費來減少高額儲蓄,進而減輕對投資和出口的依賴。
3.全球通脹下降有利於我國資源產品價格改革
近幾年,我國經濟增長對能源、原材料和初級產品的依賴迅速提高,而一些初級產品價格的指數式上升更進一步推高了我國企業生產成本。隨著需求適度降溫和金融危機造成的流動性緊縮,國際市場產品價格上漲趨勢將會得到控制,從而減輕我國資源密集型行業成本上升壓力和通脹壓力,有利於我國經濟發展和資源產品價格改革。
參考文獻
IMF:《世界經濟展望》,2008年10月。
IMF:《全球金融穩定報告》,2008年10月。
張亞雄等:《美國次貸危機新進展及其對世界經濟的影響》,《經濟預測分析》2008年第7期,國家信息中心。
㈣ 關於歷史
一、出口加工業
澳門現代工業的產生和發展,只是近二三十年的事。本世
紀七十年代,在香港經濟起飛的帶動下,工業有了長足的發展。
利用低地價、低工資以及歐美國家給予的較充裕的成衣、針織
品配額和對澳門產品實行特惠稅,大量吸納香港資金來澳設廠,
制衣、針織、手袋、玩具、電子製品等行業迅速發展起來。到
八十年代中期,工業達到鼎盛,有工廠2700餘間,工人8萬,產
值佔全澳總產值的37%,成為澳門經濟的第一大產業,不僅為
三分之一的澳門勞動人口提供了就業崗位,而且是外匯收入的
主要來源。�
工業主要是勞動密集型的加工業,其中制衣、毛紡毛織占
總產值的70%。工廠的規模也較小,多數是不足百人的小廠,
500人以上的工廠只有幾家,所以澳門的加工企業大多經營靈活,
產品更新方便。但是澳門加工業對外依賴性很大,資金和技術
主要來自香港,原料需全部進口,工人中相當部分是從內地輸
入的勞工,產品90%以上出口,目前澳門的工業產品已銷往10
0多個國家和地區,其中70%以上銷住美國和歐共體國家。�
進入本世紀九十年代,由於鄰近的珠江三角洲及東南亞一
些國家出口加工業的迅速發展,澳門工業受到很大的挑戰,生
產成本低廉的優勢逐漸喪失,競爭力下降,發展明顯放慢,增
長幅度由八十年代的兩位數降為一位數,許多工廠或者部分生
產工序轉移到成本更低的鄰近地區。面對新形勢,澳門的一些
企業家正致力促進工業轉型,即將原來粗放式的勞動密集型產
業向半技術密集型及高附加值的產業轉移,一方面開發新產品,
開拓新市場;另一方面積極改進經營管理,引進新科技,降低
成本,改善產品質量,提高產品的競爭能力。目前,澳門工業
雖然進入轉型調整階段,遇到的困難不少,但發展前景仍然光
明。�
二、博彩旅遊業
「銀牌高署市門東,百萬居然一擲中。」澳門是聞名的賭
城,有「東方蒙的卡羅」之稱。澳門的賭業由來已久,清朝時
已具規模。1872年,港英當局嚴格禁賭,清朝政府也在廣東禁
賭,賭徒流聚澳門,澳門賭業得以興旺。1937年,澳門開設專
營賭場,其稅收成為澳門政府財政收入的重要來源。1961年,
葡澳政府頒布法令,將博彩業合法化。1962年澳門旅遊娛樂有
限公司取得博彩業的專營權並經營至今。�
澳門的博彩業主要有幸運博彩、跑狗、跑馬、白鴿票(彩票)
。博彩業的收入十分可觀,目前僅幸運博彩的年收入已超過17
0億澳門元。澳門的賭場與美國的拉斯韋加斯、大西洋城相比,
其建築、設施和繁華程度都遠為遜色,但來澳賭徒所下的賭注
卻大得驚人,常常是少數人在幾張賭台上的豪賭帶給賭場的收
入占賭場總收入的近半數。博彩稅是澳門政府財政收入的主要
來源,近年比重已達50%。從業人員超過5000人,加上直接間
接為賭業服務的人員,約為1—2萬人。連同這些人的家屬,估
計直接靠賭業生活的人,約佔全澳人口的五分之一左右。賭場
職工的收入很高。主要靠賭客的賞錢。根據澳門基本法的規定,
1999年後,澳門「保持原有的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五十
年不變」,「澳門特別行政區根據本地整體利益自行制定旅遊
娛樂業的政策」,澳門的博彩業繼續存在和經營。�
除了賭博,澳門的娛樂業也很興旺,歌舞廳、酒吧,以及
半公開的色情場所,如夜總會和名目繁多的浴室等在澳門的許
多街巷中都可以找到。�
博彩、娛樂、中西文化的交匯,吸引了大量外來遊客到澳
門。1996年達815萬,為澳門人口的20倍,旅客消費270億澳門
元。大量旅客的到來,帶動了澳門的酒店業、餐飲業、旅客運
輸業、珠寶金飾業和商業的興旺。目前,澳門各方面都看好旅
游業,認為它是澳門最有發展前途的產業,並積極採取措施推
動旅遊業的進一步發展。�
三、金融服務業
澳門金融機構主要是銀行和保險公司。澳門最早的銀行是
1902年開業的葡資大西洋銀行。目前,澳門共有23家銀行和19
家保險公司,此外還有2家財務公司,1家郵政儲蓄機構和7家貨
幣找換店。銀行從業人員3700多人。�
澳門沒有中央銀行,現由澳門貨幣暨匯兌監理署代行中央
銀行職能,並由其授權大西洋銀行行使澳門發鈔代理職能及代
行政府庫房職能。進入後過渡時期,根據中葡聯合聲明的有關
規定,並考慮到澳門金融體制的穩定和實現平穩過渡的重要性,
經中葡聯合聯絡小組談判商定,自1995年10月16日起的15年內,
由中國銀行澳門分行與澳門大西洋銀行共同發鈔,各自發鈔的
額度均為50%。合約期滿後,可根據聯合聲明的精神修約、續
約或簽訂新的合約。�
澳門不實行外匯管制,資金進出自由,銀行既可經營本幣
業務,又可經營外幣業務,還可經營離岸業務。澳門銀行資本
國際化程度較高,有14家銀行的總行設在澳門以外,包括匯豐、
中銀等世界知名銀行。�
澳門金融業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香港。澳門銀行利
率隨香港升降調整,流通中的貨幣和銀行貸款大部分是港幣。
八十年代末以來,港幣佔全澳貨幣供應量比重的50%左右,貸
款占銀行貸款比重的60%左右。澳門銀行的黃金、外匯、股票、
基金投資等業務大部分通過香港市場操作,銀行境外資產也多
集中在香港。澳門目前尚無證券期貨市場。�
澳門的19家保險公司中,4家是人壽保險公司,15家是非人
壽保險公司。中資及合資公司的市場佔有率達90%。�
四、建築地產業
澳門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區之一,土地資源變得越
來越珍貴。�
澳門土地按用途分為農業、貨倉、商業、住宅、工業和其
它6大類;按性質分為政府用地和私人用地兩大類,其中政府用
地包括政府租借地、政府租售地、政府公共土地、臨時性使用
式佔用地等,私人用地包括業權已明確的土地和業權未明確的
沙紙契土地兩種。�
本世紀五十年代初期,大量新移民進入澳門,目前對房屋
的需求十分殷切,六十年代中期,「分層出售」的樓房買賣和
銀行提供「分期付款」供樓等方式先後出現,為房地產的發展
創造了條件。七十年代末,由於製造業的興起,居民就業情況
理想,置業安居願望強烈,同時隨著內地改革開放,數以萬計
的內地新移民到澳門定居,使澳門人口急劇增長,樓價也急速
上漲。澳門建築地產業進入第一個高峰期。�
八十年代後期,中葡通過談判順利解決了澳門問題,澳門
前景明朗,經濟發展,多項大型建設得到落實,市場資金充裕,
分期付款供樓成為一種潮流,建築地產業再創高峰。作為澳門
經濟的支柱產業之一,建築地產業在經濟結構中具有重要作用,
也是財政收入的重要組成部分。�
澳門將找到一個適合本地優勢與特點的經濟運行模式,以
新的姿態走進新的紀元。�
一、2000年回顧
隨著亞洲金融風暴的影響漸去,香港經濟出現了近十五年來最強勁增長。根據香港政府最新公布的數字,本地生產總值繼第一季14.2%和第二季10.9%的實質增長之後,第三季度以10.4%的雙位數字攀升;2000年全年的經濟增長率將超過10%。同時,香港的失業率進一步回落,由1999年的63%減低至目前的4.8%。
1、增長具全面性
香港經濟於1999年下半年開始復甦,復甦的動力首先來自轉口貿易、服務輸出的回升以及政府開支的大幅增長。與1999年恢復性增長相比,2000年的經濟已進入全面增長的階段。一方面,對外貿易的各個環節均取得十分顯著的增長。2000年前九個月,轉口貿易、服務輸出和輸入分別比1999年同期上升19.7%、15.2%和2.3%,遠高於1999年全年度5.4%、7.8%和0.25的增幅;貨物進口則激增19.9%,比起99年0.1%的微弱反彈,增幅巨大。同時,港產品的出口亦扭轉了大幅下滑的趨勢,增長率由1999年的負7.2%躍升為2000年前三季的10.6%。
另一方面,香港的內部需求亦加速回升,對經濟增長的推動作用明顯增強。私人消費開支1998年曾大幅下滑7.4%,1999年止跌回穩,輕微回升0.8%;但2000年前半年已實質上升6.9%,第三季再取得5.0%的增長,證明疲弱的消費市場已經回暖。同時,工商投資的步伐明顯加快,上半年機器及設備開支較一年前增加24%,第三季度的升幅更提高至27.8%。
2、新經濟嶄露頭角
2000年香港經濟的另一個亮點是結構調整取得了令人矚目的進展,新經濟形態已奠定雛型。新經濟的崛起通常有以下幾個必備的要素:全社會對創新科技,特別是資訊科技的投資大幅增加;企業大規模重組,藉以降低成本、增加靈活性和善用新技術;融資市場更趨開放和活躍,風險投資大行其道;創業精神成為風尚;政府調整經濟政策並加快市場開放步伐,特別是進一步開放電訊市場。這些新經濟的表徵自1998年底開始在香港初現端倪,經過近兩年的發展,已經清晰可辨。例如,香港人均互聯網主機已從1996年每100人0.75個,提高至目前的4.3%;在1999年6月至2000年5月期間,香港共有1,540個公司以.com性質成立,比一年前的199間個增長了解8倍;至2000年10月初,香港並借地鐵上市之機率先推出了電子招股(e-IPO),等等。
除了資本市場作出迅速調適和配合,資訊科技、生物科技以及現代中醫葯等新興產業蓬勃興起之外,香港新經濟的發展還呈現以下特徵:一是政府積極擔當領頭羊和促進者的角色;二是新經濟公司藉著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地區性商業樞紐以及進入內地之門戶的有利條件,迅速向海外以及中國內地擴張版圖;三是傳統產業與時並進,新舊經濟互為滲透。一方面,以房地產、銀行業為主的傳統支柱行業憑借資金、客戶基礎、商譽、品牌效應等現有的優勢,加大投資吸收新知識、新觀念、調整經營方向,拓展新興業務;另一方面,越來越多的中小企業變開始將應用新科技擺上了公司的發展議程。與此同時,新經濟公司亦紛紛透過收購、兼並、策略聯盟向舊經濟公司滲透;藉以獲取實質性的載體,締造持續增長的發展模式。
新經濟的崛起標志著香港以創新科技為本、以高增值產業為方向的第三次經濟轉型全面啟動,這不僅有助於加強香港的經濟基礎,而且亦增加了產業結構的層次性,提升工商業的整體效率,使香港的發展空間進一步擴大。
3、本地內部需求復甦
零售業在第3季的增長速度減慢,部分原因是由於零售業1999年第3季度開始復甦,導致該季的比較基準較高。與一年前比較,零售量在2000年上半年大幅上升12.3%後,第3季的升幅放緩至5.8%。這主要反映汽車和珠寶等較貴重物品的銷售情況放緩。不過,服裝、傢具及家庭電器的銷售仍維持強勁增長。經季節性調整與對上季度比較,零售量在第3季下跌4.6,第1季及第2季則分別上升9.1和0.7%。
私人消費開支在2000年上半年較一年前實質上升6.9%,第3季度再取得5.6%的增長。其中,耐用品的開支仍然取得最大增幅,而非耐用品及服務的開支亦進一步增加。居民在旅遊方面的開支跌幅減少。經季節性調整與對上季度比較,旅遊方面的開支在第一季度實質上升4.9%後,於第二季微跌0.2,第3季則回覆0.5的增長。
政府消費開支以國民會計基礎計算,在2000年上半年較1年前實質上升3.2後,第3季度再增長2.5%。經季節性調整,與上季度比較,政府消費開支在2000年第一季度實質增長0.9後,第2季下跌2.8%,第三季則回復0.7的增長。
整體投資開支以本地固定資本形成總額計算,與一年前比較,在2000上半年實質上升4.8%後,第3季再激增13%。這主要是因為機器及設備開支繼2000上半年較一年前實質上升24.0%後,第二季進一步大幅增加27.8%。由於前景好轉,即使實質利息成本較高,這方面的開支仍有強勁增長。樓宇及建設開支的跌勢亦大為緩和,實質跌幅由2000年上半年與一年前比較後的12.4%,放緩至第三季的3.5%。公營部門的建造量方面,優先鐵路計劃和多個政府基本工程項目加緊施工,抵消了公共房屋計劃的建造量及減少的影響。私營機構建造量方面,土木工程產量稍有上升,以及現有樓宇的翻新和維修工程顯著增加,減低了新建造工程持續下跌的影響。與此同時,地產發展商毛利繼續大幅下跌,2000年第3季度較1年前實質下跌13.7%,但跌幅已較上半年的18.4%稍弱。
2000年第3季的存貨繼續上升,這與本地內部需求大幅增加,令進口貨物的吸納量有所上升的情況相吻合。
4、物業市場
住宅物業市場在2000年第2季度表現疲弱,但在房屋委員會宣布調節其房屋計劃和政府澄清房屋政策後,七、八月份的市場銷售趨向活躍。8月29日的土地拍賣程序規范,亦有助改善市場氣氛。買家仍以置業自住人士為主。不過九月稍後有大量新落成樓宇供應所影響。
2000年9月,住宅樓宇的價格,平均較六月上升3%。不過,2000年第三季對上季度比較,價格平均仍下跌3%,但已較第二季的7%跌幅輕微。另一方面,2000年第3季,住宅樓宇的價格及租金仍遠低於1997年第3季度的高峰,分別平均下跌48%及30%。
商業樓宇方面,寫字樓的租務市場在2000年第3季依然活躍。盡管資訊科技公司在最近數月對寫字樓的需求下降,但隨著本地經濟持續復甦,以及中國即將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整體的需求進一步上升。此外,寫字樓的供應有限,使空置率進一步下降,其中以位於商業區黃金地段的寫字樓成尤甚。至於寫字樓的銷售市場則仍然淡靜,原因是利率成本高,令投資者態度審慎。隨著零售業逐漸復甦,租務市場在2000年第三季保持平穩。但銷售市場則偏軟。工業樓宇方面,租務及銷售市場在2000年第3季度依然呆滯。
5、勞工市場需求繼續增加
隨著整體經濟活動持續復甦,勞工需求繼續增加,勞工市場情況進一步改善。根據以「居住人口」方法編制的最新勞動人口統計數字,經季節性調整的失業率持續回落,由2000年第2季的5%下降至第3季的4.8%。持續失時間中位數進一步縮短,由一年前的82日及今年第2季的74日縮短至第3季的65日。失業六個月或以上的人數比例在同期亦減少,由27%減至20%。人力資源運用也有所加強。就業不足率在2000年第3季幅下跌2.6%,扭轉首兩季由2.8%短暫上升至3.2%情況。綜合所有就業人士計算,每周工作50小組或以上的人數比例在2000年第3季為34%,較今年第2季的32%及去年第3季的30%進步上升。
由於經濟強勁復甦,令勞工需求增加。2000年第3季從住戶統計調查得出的總就業人數,與一年前比較,上升3.4%至323萬人,較第二季的1.9%明顯增長。由於就業人數的增幅明顯超越勞動人口的增幅,使人力資源的供求情況在今年以來持續改善,而失業率也因而逐步回落。
隨著就業情況有所改善,勞工的收入在近數月亦微回升。2000年第2季的整體勞工收入以貨幣計算,較一年前增加2%。在扣除同期消費物價的跌幅後,2000年第2季的收入及工資與1年前比較,均有較顯著的實質增長,介乎5%至7%之間。
6、物價
2000年第3季,整體消費物價的跌幅收窄。雖然零售商面對商場競爭激烈繼續提供價格折扣和其他優惠,但隨著消費需求穩步回升,折扣幅度普遍較前減少。在源自本地的成本壓力方面,勞工工資已止跌回穩,但新訂租約顯示物業租金整體上輕微下調,而多項政府和公共服務收費仍繼續受到凍結。至於外來的價格成本壓力方面,一些商品在國際市場價格上升。此外,主要供應經濟體系的通脹率亦見上升。但最近數月進口食品和消費品的價格仍然下跌。
2000年第3季與1年前比較,綜合消費物價指數下跌2.6%,跌幅明顯小於第一季的5.1%及第2季的4.5%,部分原因是住屋費用的跌幅減少,因為政府減免1999年第3季應課差餉50%,以致該季的比較基準較低。此外,很多消費品的價值的跌幅亦所收窄,甚至加快上升。2000年首9個月合計,綜合消費物價指數平均下跌4.2%,跌幅仍超過1999年的4%,作為主要分類指數的甲類消費物價指數下跌3.2%,跌幅較1999年3.3%放緩。2000年第3季,經季節性調整與對上季度比較,綜合消費物價指數的跌幅為0.4%,同樣較第1季的1.3%及第2季的0.6%降低。甲類消費物價指數的跌幅亦同時收窄,由第1季的1.1%減至第2季的0.6及第3季下跌1.1%,跌幅明顯較第1季的1.9%及第2季的2.1%溫和。
7、金融業
2000年第3季,港元兌美元的即期匯率在7.794和7.799之間窄幅徘徊,與總結余的兌換保證匯率走勢大致相同。總結余兌換保證匯率自1999年4月1日起,從7.55的水平每日上調一點子(一點子等於0.0001港元),在2000年8月12日到達7.80的水平,與發行及贖回負債證明書的兌換保證匯率匯合,因此500日的過渡期順利完成,由於本地銀行體系流動資金充裕,港元12個月遠期匯率與即期匯率的差距,由六月底的43點子,擴至九月底的137點子。
在聯系匯率制度下,港元兌其他主要貨幣的匯率走勢貼美元走勢。2000年第3季,港況差不多所有主要外幣的均升值,特別是兌日元上升2.2%、兌德國馬克上升8.2%,兌英鎊上升3%。總的來說,貿易加權名義港匯指數由2000年6月底的132.7,上升至9月底的134.9。
港元貸款在2000年第3季的增長加快至1.7%,而港元存款 在同季亦進一步增加2.0。由於港元存款的增長較港元貸款為快,港元貸存比率由2000年6月底的91.6%輕微下跌至9月底的91.4%。
本地股票市場的股票價格在2000年六月強勁反彈後,七月時進一步攀升,因為市場預期美國利率或已見頂。政府在七月初澄清房屋政策亦進一步刺激與地產有關的股票。恆生指數7月21日上升至17921點,8月大部分時間繼續維持在17000點以上的水平。其後國際油價飆升,市場憂慮油價上漲會影響通脹、利率,以至全球的經濟增長,因而打擊各地主要股票市場。本地股票市場亦受到拖累,恆生指數在9月22日下挫至14613點。不過,隨著國際油價短暫回落,恆生指數在9月底銷為反彈至15649點,較六月底僅低3%。
8、對外貿易增長強勁
(1)產品出口
2000年首10個月,香港的產品表現遠較預期為佳。盡管一般均估計出口有所復升,但反彈幅度之大卻出乎意料之外,其中總出口在轉口激增20%的帶動下,躍升19%,本產出口亦有顯著回升,比去年同期增長10%。反觀1999年全年,總出口僅激升0.1%,而本產出口更下降近10%。
2000年首3季,香港對大部分主要市場的總出口表現出色,其中對美國及歐盟出口分別揚升15%及13%,兩者均為去年的主要增長動力來源。在區內經濟持續復興下,香港對亞洲的出口大幅回升22%,對東盟和日本分別有22%及20%增長,而對中國內地出口則躍升22%。香港對其他地區市場的出口亦於2000年首9個月取得可觀增幅,其中對東歐出口上升29%,對拉丁美洲上揚21%,對中東則有20%增幅,至於對非洲的增長步伐最慢,升幅僅為1%。
產品方面,2000年1至9月,所有主要的總出口均全面報升,其取得的最大增幅的是電子產品(+30%)及珠寶(+24%);與此同時,其他產品亦有不俗的表現,例如:塑膠產品(+15%)、紡織品(+12%)、家庭電器(+12%)、鍾表(+8%)、服裝(+8%)、鞋履(+7%)、旅行用品及手袋(+6%)、玩具及游戲用品(+6%)。
由於美國和歐盟需求殷切,以及日本經過長時期經濟衰退後備受壓抑的需求的所回升,香港的珠寶出口大幅度激升;此外,海外市場對白金首飾續有需求,亦有助刺激珠寶銷路。電子產品出口表現理想,主要由世界市場的周期性需求帶動;再者,根據2000年1月生效的資訊科技產品及電訊設備的需求持續。
服裝出口在海外市場(特別是美國及日本)需求強勁下,大為受惠;若非受到來自拉丁美洲及東歐的劇烈競爭影響,出口表現還可更上層樓。鍾表方面,美國和歐洲需求穩定以及亞洲經濟持續復升,均有助促進香港出口。至於玩具及游戲,銷售主要受美國及歐盟持續不斷的消費需求帶動上升,而對日本出口更出現強力復興。
2000年首3季,美國進口有21%的可觀增幅,來自中國內地的進口(當中大部分由香港廠商經營)上升23%,源自香港的進口則增加13%。同期,香港對美國出口擴增15%,其中大部分主要產品均取得不俗升幅,例如:珠寶(+35%)、電子產品(+24%)、紡織品(+16%)、旅行用品及手袋(+12%)、家庭電器(+10%)、服裝(+7%)、鞋履(+6%)、鍾表(+5%)、玩具及游戲用品(+4%)。
2000年1至9月,香港對歐盟出口急升13%,主要市場如德國、法國、義大利及英國等,對香港產品的需求均告大增。產品方面,2000年首9個月,香港對歐盟的電子產品出口上揚22%。其他增幅顯著的出口還有珠寶(+18%)、家庭電器(+13%)、紡織品(+8%)、玩具及游戲用品(+8%)、鞋履(+5%)、鍾表(+3%)、旅行用品及手袋(+1%)、服裝(+1%)。
2000年1至9月,香港對亞洲出口強勁反彈,攀升22%。隨著中國內地經濟不斷增強,香港對內地出口躍升22%。由於中國內地出口持續復升,香港輸往國內供出口加工的原材料及半製成品保持強勁。與此同時,在內地消費意欲上漲的刺激下,輸往內地供應內銷市場的產品亦回升興旺。事實上,若非受至多項結構性發展影響,例如來自內地本土供應商的直接競爭加劇,以及海外供應商日益直接打入內地市場等,相信香港出口應有更佳表現。
2000年1-9月,香港對日本出口增加20%,主要動力是消費者追求物有所值的產品以及日本零售業為迎合這需求而作出的改變。日本的工業生產增加,亦令香港對該國的半製成品得到支持。在香港輸往日本的主要產品中,下列多個類別均取得增長:紡織品(+32%)、珠寶(+31%)、服裝(+27%)、家庭電器(+22%)、鞋履(+21%)、電子產品(+21%)、旅行用品及手袋(+15%)、玩具(+14%)及鍾表(+13%)。
香港對亞洲其他地區的出口,亦因區內經濟持續復升使進口需求擴大而有所揚升。2000年1月日至9月,香港對南韓出口上升36%,對東盟亦擴增22%。1999年,亞洲的經濟增長主要由出口帶動,進口需求則以半製成品為主,但2000年,在出口(特別是電子產品出口)持續回升的同時,內部需求(包括消費開支)亦呈現顯著反彈。
踏入2000的,在亞洲經濟復原之際,香港對大部分新興市場的出口均呈現強烈反彈。今年首3季,香港對東歐出口在該區整體經濟復升的帶動下,升勢尤其明顯,增幅達29%。在拉丁美洲,經濟亦重現活力,香港對該區擴增21%。至於香港對中東出口亦揚20%,但對非洲出口卻增加不足1%。
(2)服務出口
服務出口繼1999年初回復增長後,在運輸及旅遊業的帶動下持續蓬勃擴張,2000年首9個月較1999年同期上升14.6%。估計2000年全年,服務出口可取得雙位數字升幅。
香港服務出口表現良佳,主要因為亞洲區(特別是中國內地)的對外貿易活動全面復升。香港作為區內的運輸樞紐,估計2000年空運和海運業均取得雙位數字增長。據民航處的資料顯示,2000年首9個月,香港的空運貨物吞吐量上升17.8%,其中出口貨物表現較佳(+19.3%),而進口貨物亦取得可觀升幅(+15.8%)。海運業方面,表現也毫不遜色,今年首7個月,貨櫃總吞吐量增長14.3%。
今年首9個月,訪港旅客人數增加16.2%,旅遊業收益亦揚升10.7%。旅遊人均消費下降的趨勢似乎已見底回升,2000年首9個月,訪港遊客的人均消費較上年同期少4.9%,這與1999年人均消費取得比1998年少14%的數字比較,情況顯著有所改善。預計2000年全年,遊客的人均消費可取得雙位數字升幅。隨著亞洲各地經濟表現理想,區內金融活動大幅回升。截至2000年第三季為止,在亞洲籌措的銀團貸款總值增加超過上倍。2000年首10個月,香港是亞洲第二最活躍的銀團貸款市場,僅次於日本。在香港資本市場進行的集資活動也十分蓬勃,中國內地公司通過香港股票市場籌集的資金總額為1999年的5倍。
㈤ 全球有幾次金融危機
從1788年來共有13次金融危機(大的有小的也有)
美美國的金融海嘯引起了全球的金融危機,從1922年到2009年,全球經濟有三次大的...50年以來我們也有幾次小的經濟波動,我們稱為「三次經濟緊縮國次貸危機是一場新型的金融危機,其產生的內在機理是金融產品透明度不足、信息不對稱,金融風險被逐步轉移並放大至投資者。這些風險從住房市場蔓延到信貸市場、資本市場,從金融領域擴展到經濟領域,並通過投資渠道和資本渠道從美國波及到全球范圍。
國際經濟界多數意見認為,雖然次貸危機給世界經濟造成了一定的影響,但並不能據此判斷會引發全球性經濟危機。IMF最近表示,國際金融市場動盪的形勢尚在 "可控制范圍內"。但也有少數人認為,次貸危機有可能導致本輪世界經濟繁榮周期發生逆轉。索羅斯認為,次貸危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60年內最嚴重的金融危機,是美元作為世界貨幣時代的終結。英國《金融時報》評論家沃爾夫 (Martin Wolf)將次貸危機視為盎格魯-撒克遜金融體系的危機。美國經濟學家羅比尼(Roubini)則認為,美聯儲的連續降息舉措難以阻止美國經濟陷入衰退。
根據所掌握的資料來分析,筆者認為,世界經濟衰退可能性是存在的,由於次貸危機尚未見底,其不確定性風險更值得警惕,其對全球經濟金融的影響也不可低估。
流動性過剩與次貸危機
在經歷了連續四年的高速增長之後,世界經濟在2007年出現了調整跡象,經濟增長放緩的壓力和通貨膨脹的威脅同時出現給世界經濟的前景蒙上了陰影。泛濫的流動性推動了世界經濟的增長,也助漲了全球商品、金融市場的資產價格。價格的高漲使得通脹在全球蔓延;過於泛濫的流動性則放大了全球投資者的" 自信",帶來全球信用的膨脹。就根本而言,次貸危機的根源在於貨幣緊縮政策的時滯和全球的流動性過剩。
貨幣緊縮政策時滯
"9·11事件"發生以後,美國經濟增長放緩。為了刺激經濟增長,美聯儲連續 13次降息,逐次調低到1%。此舉雖然對經濟增長起到了刺激作用,但其副作用也不容忽視。一方面,實際利率過低令國內信貸尤其是房地產貸款膨脹,增加了美元供給;另一方面,低利慎彎率令美元貶值,為全球流動性泛濫埋下隱患。
事實上,次貸危機爆發的真正原因在於美國貨幣緊縮政策的時滯效應。針對房價企高等經濟過熱表現,美聯儲連續17次加息,基準利率從1%上調到5. 25%。伴隨著美國利率的不斷提升,政策的累積效應逐步積累沉澱, 使得信用等級較差的客戶開始出現無法承受貸款負擔的狀況。為避免壞賬進一步增加,貸款機構收緊銀根,從而使貸款客戶的資金狀況更加惡化,被激化的壞賬通過證券化鏈條傳導給全球金融市場和投資者,最終引發次貸危機突然大規模爆發。
全球流動性過剩
導致危機影響規模異常嚴重的原因則是全球流動性過剩。全球經濟的失衡、美元貶值、低息政策和金融衍生工具的大量使用則是全球流動性泛濫的主要原因。對於次級貸款市場而言,一般貸款機構出於謹慎考慮會採取"惜貸"的原則。本來其貸款客戶是資信等級較差的,但是在全球資金供給過剩的背景下,通過次貸證券化的手段讓貸款機構獲得了充足的資金來源,而房價的持續上漲則讓貸款機構忽視風險,肆意降低了貸款審核標准。貸款標准降低,貸款規模過度擴大,再經由證券市場傳導給全世界投資美國次級貸款證券的投資者,最終演繹成為全球的潛在金融風險。
金融市場多米諾骨牌效應
美聯儲為刺激經濟,在多次降息的同時放鬆金融管制:一方面,降低信用標准,鼓勵商業銀行向信用等級低的借款者放款;另一方面,允許金融機構以低成本的借貸投資於高風險資產,允許投資銀行為擴大利潤來源不斷設計結構復雜、高杠桿的衍生品提供給客戶,對沖基金大量涌現。衍生品市場在提供流動性和分散風險的同時,也使得各類金融機構以流動性為鏈條捆綁在一起;一旦鏈條某個環節出現問題,便會引起連鎖反應。
美國經濟步入景氣收縮期
隨著次貸危機的爆發,更多的骨牌開始倒下。市場也開始走向另外一個極端,充裕的資金似乎在一夜之間消失殆盡。美國經濟面臨通貨膨脹、房地產市場萎縮、信貸緊縮等一系列問題。這場危機並沒有止步於金融市場,而是通過多個渠道影響到實體經濟。
美國經濟增長模式的終結
次貸危機標志著美國27年來以"美元擴張、資鏈敗本市場擴張、雙赤字擴張"的國民負債增長模式的終結。在過去五年推動美國地產價格上漲的因素既不是社會財富總量擴張、貧富差距拉大、兩位數通貨膨脹(如俄羅斯),也不是因為大量移民湧入(如紐西蘭),更寬喚悶不是經濟高速增長、人口城市化、土地供給稀缺(如中國),而純粹是因為金融創新所帶來的"虛假需求",所以這次危機的爆發對美國的房地產需求無異於"釜底抽薪"。
表面上看,由次貸危機引發的衰退是信用收縮造成的消費低迷、經濟減速。但危機背後反映的都是"全球金融機構借錢幫助美國中低收入者購房"的美國債務/ 消費模式的結束。長期以來,美國以雙赤字為基礎,不僅通過借錢來維持本國的消費,而且通過借錢來維持本國的投資,其財富總體消耗遠遠超出財富創造能力所能支持的范疇。次級債及相關金融創新雖然把負債增長的美國繁榮模式發揮到極點,同時也標志著從里根時代開始的以美元信用的外部擴張和美國資本市場的內部擴張為基礎,通過巨大的財政赤字、貿易赤字以及吸引國際資本流入來推動的長達27年的繁榮模式,很可能難以為繼。
美國經濟已陷入衰退
次貸危機導致美國經濟陷入衰退似乎已經確定無疑,惟一不確定的僅僅是衰退的程度。
2008年伊始,美聯儲在短短8天連續降息125個基點;3月18日美聯儲又降息 75個基點,使聯邦基金利率下調至2.25%,但是這種調控行為只能在短期減緩全球金融市場的動盪,長期內難以扭轉美國的經濟頹勢。歷史上這種連續大幅度的降息是很少見的,這說明美國經濟的確是出現了很嚴重的問題。
目前較為客觀的預測是2008年美國經濟增長率將只有2%,遠低於2007年年底 3.1%的預測值。近期公布的一系列經濟數據也顯示,次貸危機仍在惡化,並正外溢至美國經濟各個方面,沖擊到美國經濟整體走勢。在樓市降溫、次貸危機惡化、經濟增速放緩的情況下,近期美國失業率也陡然上升,成為美國經濟不容樂觀的最直接徵兆。2007年12月美國的失業率升至5%,為兩年來新高;而新增就業人口僅1.8萬人,是2003年8月以來的最低水平。美國勞動部近期公布的2月份失業率為4.8%,仍居高不下。從上世紀90年代初和本世紀初兩次經濟衰退的歷史經驗看,在衰退發生之前,失業率都出現較大幅度上升。從2007年3月份觸底以來,目前美國的失業率已經上升了60%;從50多年來的情況來看,一年之內出現如此高的升幅通常都是經濟衰退的徵兆。美國供應管理學會(ISM)公布的3月報告顯示,美國製造業活動指數在1月份小幅上升之後2月份轉而下降至48.3,為2003年4月份以來的最低水平,並且還伴隨其他一些不利的情況。類似的情況曾在2001年預示了美國經濟衰退的到來。
最令人擔心的是,美國經濟最糟糕的時刻可能還未到來。按照美國次貸放貸時間推算,拖欠還貸的高峰期應在今年下半年至明年上半年,因此現在所暴露出來的次貸損失,可能只是世界金融體系總體損失的一小部分,次貸危機並未觸底。
全球經濟面臨滯脹威脅
次貸危機對全球經濟最根本的影響在於,它將改變全球政策目標結構並帶來各國經濟周期的錯配,使得偶然的"優質博弈均衡"無法繼續維系,如果沒有深度的貨幣政策協調與合作,各自為政的貨幣政策調控將帶來全球經濟滯脹的"劣質博弈均衡"。
美國貿易進口萎縮
次貸危機釀成全球危機的渠道之一是國際貿易,美國經濟下滑和市場疲軟將通過國際貿易渠道影響全球經濟。美國是全球最重要的進口市場,美國經濟陷入衰退將會降低美國的進口需求,這將導致其他國家出口減緩,進而影響到這些國家的 GDP增長。這對那些依靠凈出口拉動經濟增長的國家或地區如德國、加拿大、墨西哥、東亞新興市場國家、石油輸出國等的影響尤為顯著。此外,美元大幅貶值將會損害其他國家出口商品的國際競爭力,特別是那些與美國出口商品構成同質性競爭關系的國家和地區如歐盟和日本。
資本"亂流"
次貸危機會加大全球資本流動的波動性和不確定性。從短期來看,為了彌補虧損,緩解資本充足率壓力,美國金融機構紛紛從全球市場抽回投資;同時,來自發展中國家的主權財富基金,也加大了對美國金融機構的投資力度,國際短期資本的流動方向是從其他國家流入美國。
從中期來看,美國金融機構為了重新盈利,以及美聯儲繼續降息和美國經濟持續疲軟,將會導致國際短期資本從美國流向新興市場國家進行套利,從而助漲新興市場國家的資產價格。
從長期來看,一旦次貸危機塵埃落定,美國經濟觸底反彈,美聯儲重新步入加息周期,美元幣值轉跌為升,國際短期資本將會重新由新興市場國家迴流美國。最後這種情景尤其需要引起關注,因為發展中國家的歷次金融危機,往往發生在美元加息和美元升值之後。
世界經濟增長減速已成定局
從目前獲得的統計數據和研究機構的預測報告看,雖然對世界經濟是否陷入衰退還存在疑問,但2008年世界經濟增長出現減速已成為定局。
2007年,主要工業國家增長減速,由於主要新興市場經濟體繼續保持強勁增長,並很大程度上抵消了美國經濟增長放慢的不利影響,世界經濟依然保持快速增長。2008年,世界經濟是否出現衰退主要看新興市場經濟的表現。
新興市場金融風險加大
次貸危機下,新興市場可能面臨更大的金融風險。部分亞洲國家1997年金融危機後的一些做法可能成為下一次危機的誘因。比如,亞洲國家當前的巨額外匯儲備的確增強了抵禦金融市場動盪的能力,但同時也給各國帶來了資本大量流動的風險。亞洲國家的投資者越來越傾向於在相對安全的西方發達國家投資。聯合國亞太經社理事會、雷曼兄弟公司等權威機構報告指出,最近東南亞等發展中國家資本外流的危險有所顯現,再次爆發貨幣危機的可能性上升。據世界銀行統計,2005年東亞經濟體(除中國、日本和中國香港以外)內部儲蓄和投資金額佔GDP的平均比重分別降至30%和25%以下,創下上世紀90年代以來的最低水平。摩根斯坦利首席經濟學家斯蒂芬·羅奇也認為,高風險抵押貸款就如同當年的互聯網,可能" 刺破"全球的資產泡沫,而土耳其等高負債的新興市場經濟國家可能首當其沖。
隨著中國開放程度的加深,中國經濟參與世界經濟和全球化的程度也隨之加深。因此,一旦美國經濟陷入衰退,中國經濟也將會有所影響。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其一,美國進口需求下降將會造成中國出口受到影響,進而影響到經濟增長和就業;其二,一旦美元大幅貶值,將會造成中國巨額外匯儲備的國際購買力縮水;其三,美國步入降息周期,將會加大中國使用加息來遏制通脹的難度;其四,美國經濟衰退,將會加大國際短期資本出入中國的規模和頻率,加劇國內金融風險。
全球性通脹
當前,無論是處於經濟周期由高及低的發達國家,還是在經濟周期持續上揚的新興市場國家;無論是處於降息通道的美國,還是按兵不動的歐盟和日本,甚至在實施從緊貨幣政策的中國,通貨膨脹隨處可見。不難斷言,當前的通貨膨脹很大程度上歸結於總供給曲線移動帶來的全球性通脹。
亞洲國家和地區的通貨膨脹都達到近年的最高水平。中亞地區2007年通脹水平已經接近9%,南亞的通脹水平達到6%,東南亞是5%左右。2007年11月美國CPI 環比上升0.8%,同比上升4.3%,創下2005年9月以來的最高升幅;而11月PPI更是上升3.2%,單月升幅達到1973年8月以來的最高水平,今年1月份又上漲1%,大大超過市場預期的0.4%。歐元的升值和石油價格上漲,也使歐洲的物價水平上漲頻頻突破2%的警戒線。在油價不斷攀升的形勢下,對通脹水平的下降似乎不能過於樂觀。
同時,次貸危機後的應對政策也助長了全球通脹的發展。由於次貸危機產生的信貸緊縮,美聯儲和歐洲央行等貨幣當局沿用了應對網路經濟泡沫破滅和"9·11" 事件後的救市操作,採用了注入流動性和降息的辦法。比如,2007年12月20日歐洲央行採取了最有力的一次行動,其向市場輸入的3486億歐元兩周期貸款創下了單次"輸血"的最高紀錄。美聯儲則在次級信貸危機之後連續性降息,僅今年頭兩個月內就連續降低200個基點。美聯儲等西方主要經濟體5家中央銀行 3月11日宣布,決定採取聯合措施向金融系統注入資金。這是西方央行在過去3個月里第二次聯手應對信貸緊縮問題。這種應對措施雖然在短時間內緩解了次貸危機帶來的流動性急劇緊縮的問題,卻助長了全球通脹的勢頭。
滯脹--全球經濟的隱憂
經濟衰退和通貨膨脹可能同時出現的局面引發了對於全球經濟陷入滯脹的擔憂。本輪的通貨膨脹很大程度上由流動性泛濫引發商品價格高企所致,對於很多國家而言,主要表現為輸入性的成本推動型的通貨膨脹。就需求拉動型通貨膨脹而言,經濟衰退導致的有效需求下降將會使物價水平下調,從而使貨幣政策在抑制通貨膨脹和促進增長之間權衡;而對於成本推動型的通貨膨脹而言,衰退產生的需求下降則可能起不到應有的作用,從而導致滯脹的產生。
接下來的幾年內,在全球經濟陷入衰退的情況下,國際大宗商品價格還有可能持續上漲,輸入型通脹的壓力還會進一步上升。決定大宗商品價格的重要因素-- 美元匯率仍然可能支撐價格走高。如果全球商品價格繼續處於高位,許多國家輸入型通貨膨脹的格局將會延續,從而加大滯脹的可能性。
㈥ 索羅斯為什麼能在亞洲金融風暴中成功獲利
進入1997年,一直風平浪靜的東南亞金融市場動盪不寧,5月以來,外匯市場更是傾 刻間狂風大作,波濤洶涌。泰銑、菲律賓比索、馬來西亞林吉特不斷大幅貶值,印尼盾、新 加坡元等國貨幣也未能逃脫這一大劫難,均處於四面楚歌,風雨飄搖之中。盡管有關國家的 中央銀行採取了種種應急措施,打擊市場上興風作浪的貨幣投機行為,千方百計地維護本國 市值穩定,卻事與願違,屢施各種方策之後仍無法解脫困局。7月2日,泰國被迫實行浮動 匯率制,一天之內泰銖即狂跌20%。與此同時,眼看就要傾家盪產的泰王國政府向國際貨 幣基金組織、日本、美國等金融大戶發出了求救緊急資金援助的申請,使得在泰國醞釀已久 的墨西哥式金融危機終於浮出水面,讓世人一睹其面目。
90年代前期,當西方發達國家在衰退中苦苦煎熬,西方文明的殞落似乎就在眼前閃現 之時,東南亞經濟增長卻勢如破竹,所向無敵,令世界為之驚嘆,連那些一向眼中無人的白 人老闆也自愧不如,心中充滿著嫉恨。
90年代中期,東南亞國家不約而同地開始了一場大躍進,加快金融自由化步伐,以求 驅動經濟新一輪的快速增長,並想當然地認為,21世紀即是亞洲的世紀,而亞洲的世紀即 是東南亞的世紀,世界權力的重心從此將向這個漸露雛形的地區偏移,雲雲。然而,被舶來 的葡萄酒灌了個頭重腳輕的東南亞人卻忽視了這樣一個最基本的事實,即:東南亞過去幾十 年推動經濟發展的主要驅動力是外延投入的增加,而非單位投入產出的增長,因而在如此局 限的增長模式基礎上竟相放寬金融管制,與世界頂尖金融強手爭吃大金融市場的「蛋糕」, 無疑是在沙灘上興建摩天文廈,隱患重重,極易被外力擊破。
這一點,老謀深算的喬治·索羅斯早就看在眼裡,記在心中。索羅斯是一個慣於鑽牛角 尖及吹毛求疵的人,東南亞出現了如此巨大的一個金融漏洞,自然逃不過他的掌心。他一直 在等待著最後機會的到來,他要撈一大筆,創造出另一個類似於擊跨英格蘭式的奇跡。
其實,早在1995年,新加坡克羅斯比證券公司曾對亞洲七個國家經濟狀況作了一份研 究報告,指出東南亞國家勞工素質低下。貿易收支惡化、通貨膨脹上揚,正面臨經濟過熱的 危險;而另一方面,這些國家又因超額生產能力、企業債台高築以及缺乏高等教育和技術勞 工等,將遭遇「成長性的衰退」(Growth Recessi0n),有可能陷入一場可怕的經濟危機 之中。克羅斯比公司認為由於經濟快速成長,東南亞企業普遍高估房地產供給、製造業的產 能和公司人員規模,因此造成了「樂觀的錯誤」。有關當局加快金融市場自由化的步伐,往 往又會對「樂觀的錯誤「推波助瀾,火上澆油。屆時整個國家經濟運行狀況突出表現為投機 行為高漲,泡沫經濟四處膨脹,整個市場被蒙蔽在一片虛假繁榮的七色光圈之中,從而為諸 如喬治·索羅斯這樣的「金融蒼蠅」創造出絕好的進攻機會。
然而,沉浸在「東亞奇跡」的喜悅和夢幻之中的東南亞諸國,對上述忠告均置若罔聞, 態度類同於對待戈爾茨但那樣。這一切,索羅斯一直在心中暗暗高興。 早在1992年,泰國的經濟界人士,特別是金融界人士,就不知從何處冒出了一個奇怪 的念頭,以為曼谷應取代即將回歸中國的香港,成為東南亞地區的金融中心,成為第二個香 港。在這種簡直就等同於大躍進的不切實際的想法的推動和刺激下,泰國政府一廂情願地對 外國資本敞開了金融市場大門。果然,外國銀行帶來了大量低息美元貸款,泰國金融業就此 大嘗了甜頭,財源滾滾,樂不可支,並開始對諸如房地產等基礎產業產生濃厚興趣,結果許 多銀行一窩蜂似地把近30% 的貸款投向了房地產業,使房地產業就如同中國北京的小胖子 一樣盲目發展,供求嚴重失衡。隨之而來的房地產市場低迷不振使得銀行呆帳、壞帳激增, 許多貸款難以收回,資產質量嚴重惡化。據日本大和綜合研究的援引泰國有關方面資料,截 至1997年6月底,泰國金融機構所有的風險債權數額為4860 億銖,為貸款總額的 31.5% 。更有人估計,泰國金融業壞帳高達8O00億到9000億泰株(約合310~350億美 元)。肆意揮霍低息資本,巨額所需項目赤字極易引發金融危機。1996年泰國所需項目逆 差已相當於它的國內生產總值的8.2%,而1994年墨西哥爆發金融債務危機那一年也只不 過為7.8%。這樣,泰國爆發危機就實屬正常了。
泰國正在玩火自焚,索羅斯向部下發出了信息。從1997年初開始,泰國房地產氣泡開 始失去了光澤,並很快趨於破滅,外國投資者偷雞不成反蝕一把米,便紛紛拋售泰銖。索羅 斯一見時機已到,便渾水摸魚,親率國際金融投機大家,集中全力進攻建立在沙灘上的泰銖 堡壘。一時間,泰國金融陣地發發可危,硝煙彌漫,其震動波及到整個東南亞金融市場。
第三節 進攻!進攻!再進攻
進入90 年代,國際金融市場風暴迭起,危機四伏。經濟學家們均認為國際金融市場周 圍游盪著一隻看不見、摸不著但又十分明顯地感覺得到的「巨手」,一隻可怕的魔鬼般的巨 掌。對於這只巨手,經濟學家給它冠以了一個比較通俗化的術語:熱錢。
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粗略統計,目前在國際金融市場上流動的短期銀行存款和其他短 期證券至少有7.2萬億美元,並且有與日俱增的趨勢。世界經濟一體化的發展,使巨額熱 錢的全球快速流動成為可能。要調動巨額資金甚至只需打個電話或接個鍵盤,天大的交易在 市場上一秒鍾之內即可成交,相反,為規避風險。資金的快速撤離也是輕而易舉之事。自從 1992年索羅斯率眾將英鎊打得一敗塗地,1994年索羅斯又夥同其他大戶在墨西哥大鬧天 宮,把這個中美洲最大的國家弄到了幾乎要砸鍋賣鐵的地步,國際社會著實領教了這個來元 蹤、去元影的索羅斯的厲害,各國似乎對其均敬畏三分。在索羅斯的率領下,國際金融市場 上的熱錢尤如脫組的野馬橫沖直憧,難以捉摸。當某一地區資本收益率可觀時,熱錢便會蜂 擁而至,一有風吹草動,尤其達到了目的後,便又會如風卷殘雲般消失得無影無蹤。
1997年7月25日,咆哮如雷的馬來西亞總理馬哈蒂爾大罵聞名於世的大炒家喬治·索 羅斯是東南亞貨幣受投機者狙擊從而大幅貶值的幕後「黑手」。各種跡象顯示,這位西方金 融市場「傳奇人物」統帥套頭交易基金組織自1992年狂沽英鎊大獲全勝之後,早把「獵 取」目標瞄準了亞洲新興市場,伺機下手。1993年這伙掌管套頭交易基金組織的經理們在 馬來西亞「小試牛刀」,初露風頭。當時,投資者普遍認為馬來西亞貨幣林吉特的市值被低 估,看來必漲無疑,於是在索羅斯的號召下,國際熱錢開始圍剿林吉特,可是馬哈蒂爾卻偏 不買索羅斯的帳,堅決捍衛低市值的林吉特,馬哈蒂爾和索羅斯各自統帥一方,在金融市場 上展開了一場激烈的捉對撕殺。1994年1月,馬哈蒂爾下令加強了對資本市場的控制,索 羅斯一看機會無多,無奈只得率各投機大戶全線撤退,休兵養馬,以備再戰。
轉眼又過了兩年,東南亞國家經濟爆漲,繁榮日趨明顯。由於通貨膨脹節節上揚,景氣 過熱的威脅不斷加重,東南亞國家利率在各國中央銀行引導下水漲船高,不斷攀升,此舉雖 可減緩通貨膨脹上升的速度,但也因此吸引大批熱錢涌人套利,為索羅斯等人出兵再戰。創 造了新的機會。花旗銀行曼谷分行一位高級主管指出,泰國銀行業者每天經手的海外套利熱 錢金額高達20至30億美元。此外.由於有利可圖,銀行業者本身也大肆從海外借人利率比 泰銖、林吉特等貨幣低上3一5個百分點的美元、日元和馬克,然後出售這些貨幣,賺取利 差。據統計,泰國各商業銀行的海外借款總額已逾1萬億美元,其中95%屬於不到一年的 短期借貸。據新加坡外匯市場的消息,在東南亞各地外匯市場上,亞洲貨幣遠期外匯市場每 日交易總值約達60億美元,其中泰缽成交量增長最快。1997年2月,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布 爾曼發出了警告,在墨西哥金融危機發生僅兩年之後,大量的熱錢正在以創紀錄的步伐注入 亞洲等新興市場,「不理性的熱烈情緒」正在這些市場廣泛出現,這種現象可能會導致令人 痛苦不堪的大幅震盪。
然而,布爾曼的聲音還是沒有被聽見,這就使得索羅斯最後下定決心,要在東南亞以一 個人的力量對抗國家集團的力量。 面對各國貨幣市場投機盛行,東南亞各國中央銀行對市值的變化率一直在猶豫不決,尤 其擔心熱錢像流入國內一樣迅速流出,從而使匯率急劇波動。但是此時此刻,這只被重新打 開的資金龍頭要擰上已很困難了。東南亞各國中央銀行已經走到了它們的最後關頭。
看準時機的索羅斯出動了。
不過,此次索羅斯及其部下不但顯得小心、謹慎,而且還選准了從80年代未已成為地 區通貨的泰銖下手。因為印尼與菲律賓利率雖然比泰國高,但印尼匯率經常受到印尼官方人 為操控,比較不易投機,而菲律賓也對外匯市場有較多管制,同樣不便放開手腳來大戰一 場,以決勝負。相比之下,泰國在東南亞各國中金融市場開放程度最高,資本進出自由;除 了利率較高之外,泰銖長期緊盯美元,匯率相當穩定,風險最小:另一方面,泰國經濟「虛 假」繁榮景氣最旺,低迷的房地產市場正在拖垮原來腰包鼓鼓的金融業,因此泰銖市值實際 上也就最不穩定,最易攻破。
索羅斯之所以拿泰抹開刀,這在於看中了上述有利條件,這就叫「擒賊先擒王」,打破 泰銑堡壘之後,就能夠徹底掃盪東南亞了。就這樣,索羅斯吩咐手下,將資金暗中向東南亞 轉移,以便最後時機一俟成熟,便可大舉登陸東南亞,將這些尚在美夢之中的人群殺個措手 不及。
索羅斯終於悄悄地向東南亞諸國宣戰了。
1997年3月3日.泰國中央銀行宣布國內9家財務公司和1家住房貸款公司存在資產 質量不高以及流動資金不足問題。索羅斯及其手下認為,這是對泰國金融體系可能出現的更 深層次問題的暗示,便先發制人,下令拋售泰國銀行和財務公司的股票,儲戶在泰國所有財 務及證券公司大量提款。此時,以索羅斯為首的手待大量東南亞貨幣的西方沖擊基金聯合一 致大舉拋售泰銖,在眾多西方「好漢」的圍攻之下,泰銖一時難以抵擋,不斷下滑,5月份 最低躍至1 美元兌26.70銖。泰國中央銀行傾全國之力,於5月中下旬開始了針對索羅斯 的一場反圍剿行動,意在打跨索羅斯的意志,使其知難而退,不再率眾對泰銖群起發難。
泰國中央銀行第一步便與新加坡組成聯軍,動用約120億美元的巨資吸納泰銑;第二步 效法馬哈蒂爾在1994年的戰略戰術,用行政命令嚴禁本地銀行拆借泰抹給索羅斯大軍;第 三步則大幅調高利率,隔夜拆息由原來的10厘左右,升至1O00至1500厘。三管齊下,新 銳武器,反擊有力,致使泰抹在5月20日升至2520的新高位。
由於銀根驟然抽緊,利息成本大增,致使索羅斯大軍措手不及,損失了3億美元,挨了 當頭一棒。
然而,索羅斯畢竟還是索羅斯。憑其直覺,索羅斯認為泰國中央銀行所能使出的全盤招 術也就莫過於此了,泰國人在使出渾身解數之後,並沒有使自己陷入絕境,所遭受的損失相 對而言也只是比較輕微的。從某種角度上看,索羅斯自認為,他已經贏定了。對於東南亞諸 國而言,最初的勝利只不過是大難臨頭前的迴光返照而已,根本傷不了他的元氣,也挽救不 了東南亞金融危機的命運。
索羅斯為了這次機會,已經卧薪嘗膽達數年之久,此次他是有備而來,志在必得。先頭 部隊的一次挫折並不會令其善罷甘休,索羅斯還要三戰東南亞。
1997年6月,索羅斯再度出兵,他號令三軍,重振旗鼓,下令套頭基金組織開始出售 美國國債以籌集資金,擴大索羅斯大軍的規模,並於下旬再度向泰銖發起了猛烈進攻。剎那 間,東南亞全融市場上狼煙再起,硝煙彌漫,對抗雙方展開了短兵相接的白刃戰,泰國上下 一片混亂,戰局錯蹤復雜,各大交易所簡直就像開了鍋似的熱湯,人們發瘋似地奔跑著,呼 嚎著。
這是一場個人對抗國家的戰爭,從形式上看,這似乎是不可思議的;然而,從結果來 看,則更加令人百思不得其解。
只有區區300億美元外匯儲備的泰國中央銀行歷經短暫的戰斗,便宣告「彈盡糧絕」, 面對鋪天蓋地面來的索羅斯大軍,他們要想泰銖保持固定匯率已經力不從心。泰國人只得拿 出最後一招,來個挖肉補瘡,實行浮動匯率。不料,這早在索羅斯的預料當中,他為此還專 門進行了各種准備。各種反措施紛紛得以執行,泰銖的命運便被索羅斯定在了恥辱的十字架 上了。泰銖繼續下滑,7月24日,泰銖兌美元降至32.5:1,再創歷史最低點,其被索羅 斯所宰殺之狀,實在令世人慘不忍睹,泰國人更是心驚肉跳,捶胸頓足,責問蒼天。
然而,在擊破泰銖城池之後,索羅斯並不以此為滿足,他斷定泰銖大貶,其他貨幣也會 隨之崩潰,因此下令繼續擴大戰果,全軍席捲整個東南亞。索羅斯暗中發誓,此次定要將東 南亞各國搜刮一空,滅了這幫不識好歹之徒企圖取西方而代之的迷夢。
聞得索羅斯大軍興風作浪,騰雲駕霧不來,其他東南亞國家均傾全力進行了殊死抵抗。 菲律賓拋售了25億美元,馬來西亞拋售了10億美元,以穩定本國貨幣,但在索羅斯的強大 攻勢面前卻難以阻止比索、林吉特的貶值。同時印尼盾、新加坡元也劇烈波動,一時間,東 南亞貨幣市場風聲鶴吹,草木皆兵。這究竟是一場金融危機的前兆,還是金融風暴的尾聲? 恐怕誰也不敢妄下結論,其秘密也許只有一個人知道,他就是索羅斯。
繼泰國戰役之後,索羅斯颶風很快又掃盪到了印度尼西亞這個東南亞最大的國家。剎那 間,印尼即出現了「黑色星期一, 印尼盾大幅狂泄,民眾出現了搶購美元的狂潮。自7月 21日以來,印尼盾匯率開始大幅下跌,其降幅已連破歷史紀錄。從年初到8月20日,印尼 盾對美元已貶值23%左右,遠遠超出了政府一廂憎願所制定的每年5%-6% 的指標,貶值幅 度之大,在東南亞僅次於泰國。受匯率影響,雅加達證券市場的股票綜合指數也一降再降。 僅8月份頭三月就下降了20% 以上,一個月內降下150.55點。印尼銀行界、經濟界及社 會大眾哭天喊地,捶胸頓足。
印尼盾貶值後,給印尼經濟帶來的最明顯影響,是以進口原料為主的製造業成本大增, 導致包括汽車、計算機在內的產品價格大幅上揚,建築材料漲價,主要日常必需品價格也上 漲了5%至13%。業內經濟人士認為,物價上漲將使今年的通貨膨脹率從預計的6%以下升 至8%以上。盾市貶值,由於貨幣利率的區制,各公司債務一夜之間劇增l00%,這樣將導 致目前已超過1,100億美元的印尼外債進一步攀升。
自從泰國抹貶值之後(7月2日貶值了20%),從吉隆坡到雅加達,從仰 光到馬尼拉,該地區內所有國家都出現了貨幣危機。德意志銀行亞太處首席經濟學家說: 「這僅僅是一個開端。我們現在所看到的一切只不過是煙花燃放前的凡個小鞭炮而已。」他 認為,泰國銖貶值而引發的沖擊波可能影響到亞洲、東歐以及拉丁美洲十幾個新興國家。
到目前為止,泰國銖貶值的多米諾效應已經對菲律賓、印度尼西亞、緬甸以及馬來西亞 的貨幣產生了巨大的沖擊。星期五(11日),在投機商的壓力下,菲律賓不得不任其貨幣 比索比價波動,幾小時內貶值了近7% 。同一天,緬甸的緬元在自由市場上的兌換價也達到 了歷史最低紀錄:240緬元兌換1美元(幾個月來,這一比價一直保持在160 :1左右,幾 周前開始出現下跌的趨勢)。
比價的變動對商品貿易產生了影響:一些進口物品的價柏幾天內上漲了近30%。林吉 特(馬來回亞貨幣)的投機活動日益猖撅,馬亞西亞成了受害者。為此,吉匠坡中央銀行不 得不在星期五(11 日)決定將利率從前一天的9%提高到50%。這樣,投機活動(從銀行 貸款到市場上出售)的成本一下就提高了。
該地區最具實力的國家——日本試圖撲滅這場大火。日本當局決定提供10億美元的資 金以維持泰國銖的穩定。此舉的目的是為了防止再度出現1994年墨西哥金融危機那樣的大 災難。東京方面還試圖讓亞洲開發銀行也行動起來。香港和新加坡也參與了此次拯救行動。 據有關方面的消息說,曼谷正在尋求200億美元的援助。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一個代表團已 經抵達泰國,查清這里的金融危機的現狀,並盡快採取相應的措施。
參考資料:http://www.8nn8.com/sls/
你好,刪除一些,就可以用了,望採納。
㈦ 黃金基本面分析
目錄:
1.黃金供求分析
2.美元與黃金
3.通貨膨脹與預期年化利率
4.基本分析的不足與限制
黃金供求分析
20世紀70年代以前,黃金價格基本由各國政府或中央銀行決定,國際上黃金價格比較穩定。70年代初期,黃金價格不再與美元直接掛鉤,黃金價格逐漸市場化,影響黃金價格變動的因素日益增多,具體來說,可以分為以下幾方面:
供給:
金礦開采:
a.全世界近幾年每年金礦開采量約2500噸左右,每年產量變動平穩.
b.全球已探明未開採的黃金儲量約7萬噸.只可供開采25年.
c.南非,美國等主要產金國產量下降, 勘探大型金礦可能小
d.開采一大型金礦正常程序一般需要7-10年時間.
e.1980年後長期跌勢中,開采投入支出不斷減少
對價格的影響:金礦開采受本身行業特性限制,對價格的敏感度低,價格的大幅上漲需要較長時間才能反映到產量增加。
例子:1979-1980年金價爆漲,最高至850美元,但金礦開采量直到1981年都無重大改變,到了1983年才有較大幅度的增長。
世界黃金生產的歷史與現狀:
從人類社會發展的全局來看,19世紀是一個十分重要的世紀。在19世紀之前數千年的歷史中,人類總共生產的黃金不到1萬噸,如18世紀的100年僅生產200噸黃金。到19世紀黃金生產躍上了新台階,100年期間生產的敗蘆跡黃金達到了1.15萬噸,是18世紀的57.5倍,其中1850—1900年間就生產了1萬噸。
進入20世紀後,總得來說,世界上黃金的生產總體呈上升趨勢,分別出現嘩此過幾次產量大增的現象。在1900年世界黃金產量每年300噸,在20世紀早期最高年份產量達到每年700噸、30年代最高產量年份達到每年1300噸、60年代最高產量年份產量接近1500噸,80年代世界黃金年產量突破2000噸,20世紀90年代至今產量總體還在增長。20世紀90年代以來世界黃金產量還是比較穩定的,21世紀以來世界黃金產量平均穩定在2600噸左右。
雖然一些國家的黃金產量有所提高,如澳大利亞、秘魯、印尼黃金產量都在增加,但是南非、美國等黃金生產大國的黃金產量在下降。另外,由於金礦產業投資周期長、開采成本高。從歷史數據看,全球礦產金數量不可能快速增長。因此,我們認為,未來幾年世界黃金產量不會變化很大,依然比較穩定。
據科學家推斷,地殼中的黃金資源大約有60萬察並億噸,人均1萬多噸。但是,到為止,世界現查明的黃金資源量僅為8.9萬噸,儲量基礎為7.7萬噸,儲量為4.8萬噸。截止2005年,人類採掘出的黃金不過12.5萬噸,約占總儲量的六億分之一,人均只有20克。
地球上的黃金分布很不均勻,雖然,世界上有80多個國家生產金,但是各國產黃金產量差異很大,各地產量卻頗為不平均,其中2004年世界前10名產金國依次為:南非、美國、澳大利亞、中國、俄羅斯、秘魯、加拿大、印度尼西亞、烏茲別克、巴布亞新幾_亞。其中中國黃金產量近年來一直處於世界排名第四的位置。在2004年,南非、澳大利亞及美國產量分別佔到世界總產金量的13.9%、10.6%、10.2%;而我國的產金量也達到8.6%。 世界每年礦產黃金2600噸左右,但是能達到這個產量是經過了人類幾千年不斷探索和努力的結果。
從人類社會發展的全局來看,19世紀無疑是一個十分重要的世紀。在19世紀之前,人類社會的黃金生產力水平非常低,有人研究認為:在19世紀之前數千年的歷史中,人類總共生產的黃金不到1萬噸,如18世紀的100年僅生產200噸黃金。由於19紀一系列黃金資源的發現,使得從那時起黃金產量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尤其是在19世紀後半葉的50年裡,黃金產量超過了這之前5000年的總量。
19世紀開創黃金生產新紀元的是俄國在18世紀中期烏拉爾山東坡岩金礦的發現,這個發現使俄國採金業開始復甦,不過當時產量不很高,40年後僅生產了2.6噸黃金,但這使沙皇看到了希望,從而加強了金礦資源勘探工作,在這之後的70年裡,俄國又發現並開采了許多金礦,到1840年俄國的黃金年產量已經達到43.5噸,到1847年俄國黃金年產量佔全世界年總產量的60%。但是俄國人所取得的這些成就同以後人們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和澳大利亞所取得的收獲相比卻有些相形見絀了。
1848年美國加州發現了黃金,很快就有數千人匯集在此處尋找金礦,第一年就生產了25萬美元的黃金,第二年就增加了40倍,之後黃金產量逐年提高,到了1852年產量達到77噸,1853年達到93噸。
美國發現黃金3年後的1851年,在澳大利亞也發現了黃金,澳大利亞黃金產量也開始快速提高,1852年澳大利亞產金26.4噸,1853年年產金達到70噸。
之後是南非在1886年發現黃金,1887年南非的黃金產量僅有1.2噸,5年後增加了25倍,達到30噸,1898年達到120噸,居世界第一。一直到現在,南非總計生產了數千年來全世界礦產黃金總量的40%。
趕上19世紀黃金生產力大發展末班車的是加拿大。1896年兩個探金者亨德森和卡馬克在捕撈大馬哈魚時,在克朗代克發現了黃金,從而誕生了一個新城市——道森市,這一地區的黃金一直開採到1966年。
總結19世紀世界黃金生產歷史,可以看出:18世紀的100年間全世界共生產黃金不足200噸,到19世紀黃金生產躍上了新台階,100年期間生產的黃金達到了1.15萬噸,是18世紀的57.5倍,其中1850—1900年間就生產了1萬噸,也就是說,19世紀後50年平均每年全世界產金200噸。
進入20世紀後,總得來說,世界上黃金的生產總體呈上升趨勢,分別出現過幾次產量大增的現象。在1900年世界黃金產量每年300噸,在20世紀早期最高年份產量達到每年700噸、30年代最高產量年份達到每年1300噸、60年代最高產量年份產量接近1500噸,80年代世界黃金年產量突破2000噸,20世紀90年代至今產量總體還在增長。
19世紀形成的世界黃金生產力分布的基本格局延續至今,19世紀形成的產金大國仍然是當今世界上最重要的黃金產出國。自1980年以來,南非的產金量呈穩步下降趨勢,尤其90年代以後,下降速度稍有加快,但其產金量仍居世界各國第一位;美國的產金量一直處於不斷增長狀態,特別是自80年代後期起,已躍居世界第二位;而澳大利亞的產金量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產金量趨於穩定,變化不大。全球主要產金國有:南非、美國、澳大利亞、俄羅斯、加拿大、中國。不過,百年來世界黃金生產格局也有一些變化,特別是美國、非洲黃金產量下降的同時,南美的秘魯、阿根廷以及東南亞的黃金產量在顯著增加,其中,拉丁美洲黃金產量已佔到全球的14%。
雖然一些國家的黃金產量有所提高,如澳大利亞、秘魯、印尼的黃金產量都在增加,但是南非、美國等黃金生產大國的黃金產量卻在下降,特別是南非,其2005年的產量下降了15%,僅為300噸左右,這將使得全球的黃金產量難有提高。另外,由於金礦產業投資周期長、開采成本高,如果在一個地方勘探出黃金,按照正常的程序需要7-10年才能生產出黃金來,因為光地質探礦就需要2~3年,然後再做工程,開采礦石,再冶煉,最快也要4~5年。從歷史數據看,全球礦產金數量不可能快速增長,未來幾年世界黃金產量不會變化很大,依然會比較穩定。
目錄:
1.黃金供求分析
2.美元與黃金
3.通貨膨脹與預期年化利率
4.基本分析的不足與限制
美元與黃金
美元對黃金市場的影響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美元是國際黃金市場上的標價貨幣,因而與金價呈現負相關.假設金價本身價值未有變動,美元下跌,那金價在價格上就表現為上漲.另一個方面是黃金作為美元資產的替代投資工具.實際上在2005年之前的幾年,金價的不斷上漲,一個主要因素就是美元連續三年的大幅下跌。
從近30年的歷史數據統計來看,美元與黃金保持的大概80%的負相關關系,而從近十年的數據中,如下圖,1995-2003年美元與黃金相關性的示意圖,美元與黃金的關系越來越趨近於—1%。因此,我們在分析金價走勢時,美元匯率的變動是一重要的參考。
美元指數:
通常我們分析美元走勢的工具是美元指數,美元指數是綜合反映美元在國際外匯市場的匯率情況的指標,用來衡量美元對一攬子貨幣的匯率變化程度。它通過計算美元和對選定的一攬子貨幣的綜合的變化率,來衡量美元的強弱程度,從而間接反映美國的出口競爭能力和進口成本的變動情況。如果美元指數下跌,說明美元對其他的主要貨幣貶值。美元指數期貨的計算原則是以全球各主要國家與美國之間的貿易結算量為基礎,以加權的方式計算出美元的整體強弱程度,以100為強弱分界線。在1999年1月1日歐元後,這個期貨合約的標的物進行了調整,從十個國家減少為六個國家,歐元也一躍成為了最重要的、權重最大的貨幣,其所佔權重達到了57.6%,因此,歐元的波動對於美元指數的強弱影響最大。
美元指數權重:
歐元57.6
日元13.6
英鎊11.9
加拿大元9.1
瑞典克朗4.2
瑞士法郎3.6
美元指數USDX是參照1973年3月六種貨幣對美元匯率變化的幾何平均加權值來計算的。以100.00為基準來衡量其價值。105.50的報價是指從1973年3月以來,其價值上升了5.50%。
1973年3月被選作參照點是因為當時是外匯市場轉折的歷史性時刻。從那時主要的貿易國容許本國貨幣自由地與另一國貨幣進行浮動報價。該協定是在華盛頓的史密斯索尼安學院(SmithsonianInstitution)達成的,象徵著自由貿易理論家的勝利。史密斯索尼安協議(Smithsonianagreement)代替了大約25年前的在新漢普郡(NewHampshire)布雷頓森林(BrettonWoods)達成的並不成功的固定匯率體制。
當前的USDX水準反映了美元相對於1973年基準點的平均值。到現在為止,美元指數曾高漲到過165個點,也低至過80點以下。該變化特性被廣泛地在數量和變化率上同期貨股票指數作比較。
下圖即為美元指數和紐約期貨黃金價格的對比圖,從圖中我們可以很清楚地看出二者的負相關關系。
目錄:
1.黃金供求分析
2.美元與黃金
3.通貨膨脹與預期年化利率
4.基本分析的不足與限制
通貨膨脹與預期年化利率
作為這個世界上唯一的非信用貨幣,黃金與紙幣,存款等貨幣形式不同,其自身具有非常高的價值,而不像其他貨幣只是價值的代表,而其本身的價值微乎其微。在極端情況下,貨幣會等同於紙,但黃金在任何時候都不會失去其作為貴金屬的價值。因此,可以說黃金可以作為價值永恆的代表。這一意義最明顯的體現即是黃金在通貨膨脹時代的投資價值——紙幣等會因通脹而貶值,而黃金確不會。以英國著名的裁縫街的西裝為例,數百年來的價格都是五、六盎司黃金的水準,這是黃金購買力歷久不變的明證。而數百年前幾十英鎊可以買套西裝,但現在只能買只袖子了。因此,在貨幣流動性泛濫,通脹橫行的年代,黃金就會因其對抗通脹的特性而備受投資者青睞。
對金價有重要影響的是扣除通脹後的實際預期年化利率水平,扣除通貨膨脹後的實際預期年化利率是持有黃金的機會成本,實際預期年化利率為負的時期,人們更願意持有黃金。
例子: 實際預期年化利率=名義預期年化利率-通貨膨脹率。假設通貨膨脹率=4%, 銀行名義存款預期年化利率=3%, 實際預期年化利率=-1%, 100元存款一年後本息共計104元。104元 < 一年前100元。下圖為1969年-2003年間,黃金價格與實際預期年化利率在的對比圖,從圖中我們可以看出,在整個1970年代,實際預期年化利率絕大部分時間低於1%(圖中紅橫線),同期金價走出了一個大爆發的牛市。而在1980年代和1990年代,大部分時間實際預期年化利率在1%以上,這期間金價則在連續20年的大熊市中艱難行進。另外在2001年-2003年間,實際預期年化利率又低於1%水平,而這幾年恰是金價大牛市的開端。
目錄:
1.黃金供求分析
2.美元與黃金
3.通貨膨脹與預期年化利率
4.基本分析的不足與限制
基本分析的不足與限制
投資者在進行黃金買賣之前,第一步要進行的就是基本面的分析。假如缺乏基本分析,投資者根本不可能知道市場的現狀,了解不到金市是處於收縮還是還會有所增長;市場狀況是否過熱;現在應該入市還是離市;投資的資金應該增加還是減少;市場趨向如何,所有這一切的基本因素分析都是不可缺少的步驟。
但是黃金的基本分析還存在著一定的局限性:
部分產金國家的資料難以獲得或時間滯後
部分產金國家,並不情願向國際公布產金數字,或者數字的公布有一定的滯後期,的數字只能是估計得來。所以當這些國家在套取外匯時,其市場的黃金數量,完全可能使市場產生震盪。基本分析在這方面的資料上,就顯得有些不全面。
公開市場,需求數字很難精確
黃金供應的數字,只需要將主要產金國家的每年產量相加,便可獲得較為有效的數字。。但是,需求方面數字的獲得就較為困難。比如有的企業會將金幣進行熔化,用於工業生產,從而使需求的數字含有重復計算的因素。所以,不可能用精確的數字來進行基本面的分析。
不能告訴我們入市的時機
我們經過基本面的分析以後,都知道金價是在大牛市階段。但是哪一天介入呢?現在做多,可能後天價格就會低得更多。等到下星期再買,可能現在就是最低價。因此,基本面分析只能告訴我門黃金價格的大勢所趨,而根本不能向我們提供入市的最佳時機。
捕捉不到的峰頂和谷底
即使是再大牛市階段,金價也會有起有落。假如可以把握每一浪的走勢,在高處吸納、在低處沽出,獲得的利潤必然要比簡單持有高得多。而基本分析,恰恰不能捕捉到這些細微的變化。正是基於基本分析只能分析市場的大勢所趨,而不能解答市價起起落落的原因。因此除了在黃金買賣中要進行基本分析以外,還要通過技術分析來進行補充。
㈧ 近代美國的五次危機及措施
近代美國的五次危機,包括1929—1933年美國經濟「大蕭條」、 1973—1975年石油危機、 1987年美國股災、本世紀初的互聯網「泡沫」、2007年開始的次貸危機。面對危機,美國政府均採取了一系列措施挽救經濟、挽救國家。
(一)1929—1933年美國經濟「大蕭條」
美國經濟「大蕭條」起始於1929年10月24日的股市突然崩盤,10月29日被拋售的股票就達1638萬股,當月美國股市市值便有260億美元化為烏有,損失比「二戰」協約國所欠美國的戰債還多5倍。3年間,美國股市暴跌85%,失業率高企,平均為18.8%。期間,美國GDP呈下降趨勢,從1929年的3147億美元下降到1934年的2394億美元,5年間下降了24%。消費價格指數也一直呈下降趨勢,1933年的GPI與1929年相比下降了24.6%。
面對經濟大蕭條,1933年初,富蘭克林·羅斯福當選為美國第32屆總統後,針對當時的實際,順應廣大人民群眾的意志,大刀闊斧地實施了一系列旨在克服危機的政策措施,歷史上被稱為「羅斯福新政」,新政的主要內容可以用「三R」來概括,即復興(Recover)、救濟(Relief)、改革(Reform)。一是羅斯福的新政從整頓金融入手,加強金融立法。在被稱為「百日新政」期間制訂的15項重要立法中,有關金融的法律就佔了1/3。羅斯福採取的整頓金融的非常措施,對收拾殘局、穩定人心起了巨大的作用。二是在解決銀行問題的同時,羅斯福政府還竭力促使議會先後通過了《農業調整法》和《全國工業復興法》,要求資本家們遵守「公平競爭」的規則,訂出各企業生產的規模、價格、銷售范圍;給工人們訂出最低工資和最高工時的規定,從而限制了壟斷,減少和緩和了緊張的階級矛盾。中小企業的發展,為美國社會的穩定、經濟的復甦發揮了積極的作用。三是救濟工作。1933年5月,國會通過聯邦緊急救濟法,成立聯邦緊急救濟署,將各種救濟款物迅速撥往各州,第二年又把單純救濟改為「以工代賑」,給失業者提供從事公共事業的機會,維護了失業者的自力更生精神和自尊心。
(二)1973—1975年石油危機
在美國,石油危機從1973年12月持續到1975年5月,GDP下降5.7%,工業生產下降15.1%,其中建築、汽車、鋼鐵三大支柱產業受打擊尤為嚴重。固定資本投資共縮減23.6%,企業設備投資1975年比1973年下降48%;企業和銀行倒閉均創下「二戰」後的歷史紀錄;失業率高達9.1%,失業人數達825萬;道瓊斯指數1973年1月到1974年12月下跌達41.9%。與危機相伴的則是更加嚴重的通貨膨脹,1974年美國消費物價上漲11.4%,1975年上漲11%。
面對石油危機,美國政府一是大幅度地修改了國內石油政策,大大加強了對石油資源、生產、供應、銷售和市場的控制,加強對外國石油公司的管理和限制;二是國際上,美國倡議召開石油消費國會議,決定成立成立國際能源機構,該機構的主要職能是促進其成員國建立應急石油儲備或稱戰略石油儲備;協調突發事件引起石油供應中斷時成員國之間的石油調配問題。
(三)1987年美國股災
1987年10月19日,美國道瓊斯工業股票指出下跌508點,跌幅為22.6%,當日全國損失5000億美元。這一日被稱為「黑色星期一」。美國股市市值在那一天損失5600億美元,是1929年「大蕭條」時跌去市值總額的兩倍。
美國政府為抵抗「泡沫」崩潰的洪流,刺激經濟增長,一是開始實施前所未有的大規模的擴張財政政策,投入大量財政資金刺激經濟增長。二是實施積極的貨幣政策,大幅降低中央銀行的貼現率,使大量資金流入美國。
(四) 本世紀初的互聯網「泡沫」
2000年3月中旬,以技術股為主的美國納斯達克綜合指數遭遇重挫,指出不斷下滑,網路「泡沫」危機全面爆發。當年9月21日,納指迅速跌至1088點,創下3年來的最低紀錄,與2000年3月10日的歷史高峰相比,跌幅高達78.8%,重新回到了1998年的水平。 2000年1月以來,美國已有100多家網路公司宣告倒閉,造成近萬餘人失業。就像傾倒的「多米諾骨牌」一樣,從2001年到2002年,互聯網業的危機很快波及處於產業鏈上下游的電信製造業和運營業。許多通信企業股票下跌,盈利狀況惡化,紛紛宣布裁員,整個信息通信產業步入了前所未有的「寒冬」,成為重災區。
為了避免網路「泡沫」危機拖累美國經濟,美財政當局和美聯儲當時採取了擴張的財政和貨幣政策,以製造業、房地產為龍頭的產業很快重新帶起經濟這匹「馬車」。所以,標准普爾500指數和道瓊斯工業指數並未受到太大沖擊,振盪下跌之後較快恢復了生機,2003年年初開始觸底回升,2004年年初已恢復到之前的繁榮。
(五)美國次貸危機
2007年2月13日,美國抵押貸款風險開始浮出水面,標志著次級抵押貸款危機的開始。4月4日,美國第二大次級抵押貸款機構New Century Financial申請破產保護。4月24日,美國3月份成屋銷量下降8.4%。由此,美國次級抵押貸款危機開始全面爆發。截至2008年年初,美國次貸市場規模大約8500億美元。
針對次貸危機,美國政府採取了一系列措施,一是美聯儲2008年初推出一項預防高風險抵押貸款新規定的提案,也是次貸危機爆發以來所採取的最全面的補救措施。二是採取降息政策;三是採取兩項新的增加流動性措施,即定期招標工具,並決定開始一系列定期回購交;四是美聯儲聯合其它四大央行宣布繼續為市場注入流動性租金,緩解全球貨幣市場壓力;五是對銀行資本實行更嚴格的監管;六是加強國際合作,應對金融市場動盪。
㈨ 九幾年的金融大風暴是由哪個國家引起的!
主要原因是在國際金融理論中一個原則'impossible trinity', 意思是一國由於經濟力量的因數必須放棄三個目標(Manetary independence, Full financial integration 和Stability of currency)中的其中一個. 這三個目標不能同時實現. 發達國家一般採用放棄利率穩定來獲得Manetary independence 和 full financial integration. 發展中國家一般選擇維持匯率穩定(stability of currency)和full financial integration, 這導致了金融政策(Manetary indenpendence)作用減小
在討論這問題之前需要區分主要兩種固定匯率的方法,以美元為例, 一種是稱為'currency board'- 即中央應行承諾發行一單位本國貨幣之前必須保證有有一美元的外匯儲備存入中央銀行, 另一種是稱為『dollarization' -既用美元作為本國的官方貨幣。 與currency board制度相比,dollarization無法被攻擊, 但是國家必須放棄發行貨幣的權利, currency雖然仍然有發行貨幣的能力,但是可以受到攻擊(國際收支不平衡的情況下,或者存在UIP, CIP套利機會下)
用亞洲金融危機屬於國際收支失衡造成的(BOP Disequilibrium). 拉丁美洲金融危機是international parity disequilibrium. 俄羅斯金融危機一些文獻認為是政治因數造成.
以巴西為列, 94年為了維持經濟發展巴西政府採取固定匯率制度, 這一方法一直維持了Real(巴西貨幣)穩定在一定水平. 但是同時也帶來兩個問題: 1, 巴西貨幣real在99年之被認為是高估有貶值的風險,這造成了國際收支平衡中current account 存在經常性赤字(資本外流), 2, 在巴西的固定匯蘆租率下無法聯系通貨膨脹調整本國匯率(relative inflation rate, 在同時的美國通貨為大概2%).這導致投資者抽出資本去選擇匯報率更高的國家投資.
1999年1月巴西政府希望通過提高利率來減少資本離開.但是在這固定匯率下金融政策的手段已經失去了作用-UIP/CIP無風險套利機會導致利率無法控制資本外流,(如前面說提到的impossible trinity, 為了穩定匯率和實現資本市場融合國際市場,那麼就失去了實現用金融宏觀調控經濟的作用)
巴西危機後提供了很多有意義研究, 目前來看中國匯率開放過快的話會有出現相似虧嘩陸的問題, 另一個由巴西危機觀察是overshooting的現銷頃象.
(上面用的一些單詞不知道怎麼翻譯,怕引起歧義, 所以用原來的詞彙, 請原諒)
㈩ 為什麼新興市場國家相對於發達國家更容易爆發金融危機
1、由於本幣幣值經常發生變化,新興市場國家的企業、銀行和政府為了規避匯率風險,傾向於發行以外幣(通常是美元)計值得債券。這種情況稱為「債券美元化」
2、為了規避通貨膨脹率的波動,新興市場中的貸款人傾向於發行期限短的債券和貸款。相比之下,像美國這樣的市場中通脹風險比較穩定,因此甚至大約一半的住房抵押貸款在長達30年的期限中採取固定利率。
特徵
首先是低投資,高成長與高回報。新興市場公司常常比西方同類公司增長要快,新興市場的股票定價效率低下為高回報提供了可能。定價效率低下又是由監管阻礙(比如禁止保險公司入市)、缺乏嚴格受訓的證券分析師和投機者佔多數等原因造成的。
其次是分散化投資帶來的好處。新興市場的出現拓寬了可選擇投資品種的范圍,這使得投資組合進行全球性分散化經營成為了可能。
第三是反經濟周期的特性。由於新興市場國家所實行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與西方發達國家迥然不同,新興市場國家的經濟和公司盈利循環周期與西方國家的股票指數相關度很低,有的甚至是負相關,因此,在歐美出現不利的經濟循環時,對新興市場的投資可以有效對沖掉上述不利影響。
第四是市場規模普遍偏小。例如,整個菲律賓股票市場的市值還沒有美國杜邦一家公司的市值大。
第五是投機者和追漲殺跌的投資者佔多數,這種投資者結構的一個直接後果就是西方經典的股票估值技術在新興市場常常不適用,股票的定價通常取決於投資者的情緒。
第六是新興市場的投資者普遍不成熟。比如在巴西,投資者把好的公司和好的股票混為一談,不考慮價格因素;而在我國,也有許多投資者認為越便宜的股票越有價值,這些都是不成熟的表現。
(10)拉丁美洲出口銀行股票擴展閱讀
發展歷程
首先,這些新興市場,在其開始走上快速增長的軌道之前,都已走過了一段不算太短的發展路程。即使從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它們獲得獨立時算起,到20世紀八九十年代,也有三四十年。
如拉丁美洲的巴西等國,更早在19世紀初就已獲得政治獨立。至於俄羅斯,其前身蘇聯,經濟有了更高度的發展。
總之,這些國家在其經濟快速增長之前,工農業生產、基礎設施、科技、教育事業等各方面都有了一定發展,為其快速發展打下了一定基礎。
經歷過重大的波折,吸取了寶貴經驗教訓
其次,這些國家在其不算短的發展過程中,都在尋找最適當的發展道路和發展戰略上,進行了艱難的探索,其間,有得有失。
不少國家都遭受這樣或那樣的重大挫折,如中國長達十年的浩劫,拉丁美洲國家長達十年之久的債務危機,俄羅斯更是十年之久的轉軌期的沉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