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蚌埠懷遠的簡介
懷遠縣地處皖北、淮河中游,始建於1291年。全縣轄19個鄉鎮、365個行政村,一個省級經濟開發區,總面積2396平方公里,總人口127.7萬人。懷遠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早在唐虞時代,懷遠就是塗山氏國的聚居地,為淮河文化、大禹文化的重要發源地之一。塗山—白乳泉風景區現為安徽省重點旅遊備升塵風景區,擁有禹王宮、白乳泉、啟母石、卞和洞等名勝古跡。民間藝術花鼓燈蜚聲海內外,素有「東方芭蕾」之稱。懷遠區位優勢明顯,水陸交通發達。縣城坐落於荊山、塗山腳下,渦河、淮河匯合處,距蚌埠機場僅10餘公里。津浦鐵路從東側經過,206國道、307與225省道和合徐、界阜蚌高速公路穿境而過,淮河、渦河等九條河流並列其間,構成了四通八達的交通網路。懷遠資源豐富,發展潛力巨大。該縣屬溫帶半濕潤季風氣候區,年平均氣溫15.4℃,降雨量900mm左右,雨量充沛,土壤肥沃,氣候宜人。花崗岩、石灰石等礦產資源豐富,境內已探明優質石灰石儲量6.3億噸、鐵礦儲量500萬噸。這里是全國商品糧生產基地、安徽省雜交稻制種基地、全國無公仿禪害蔬菜生產基地、水產品生產基地,盛產優質水稻、小麥、玉米、棉花、花生、蔬菜、淡水魚、螃蟹、畜禽等。懷遠石榴、白蓮坡貢米、純王雜交稻種、許橋西芹、芡河螃蟹、五岔燒全雞等名牌農產品享譽全國,倍受市場青睞。
區位交通
地處「長三角」經濟圈腹地,陸路、水路縱貫東西、連接南北 。
歷史人文
懷遠人傑地靈,漢代經學大師桓榮、曹魏四代輔臣蔣濟、東晉大司馬桓溫、明朝開國元勛常遇春、花雲等都出自懷遠。清朝咸豐年間御史、同治年間陝西總督林之望及光緒年間內閣中書林介弼,詩文聞名江淮,有「江左二林」之美譽。著名的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中宋玉琳、程良也是懷遠籍人士。近年來,懷遠科技、教育、文化、衛生等各項社會事業取得長足發展。懷遠是安徽省第一個通過國家「兩基」驗收的百萬人口大縣,1997年、1998年連續獲得「全國教育先進縣」、「全國體育先進縣」、「省衛生先進縣」等稱號。懷遠花鼓燈是安徽兩花之一,被周總理譽為「東方芭蕾」,多次榮獲全國大獎,曾應邀到葡萄牙、摩洛哥等國演出,97年懷遠縣被省政府命名為「全省花鼓燈藝術鄉」。
源遠流長的懷遠縣建置沿革
懷遠縣地處安徽省北部,位於淮河中游,在淮北平原的南端。
懷遠縣境內有荊、塗兩山夾淮對峙,又當渦、淮兩河匯流之處,形勢險要,歷代為兵家必爭之地,尤其是我國出現南北分裂對峙的局面時,這里經常成為爭奪角逐的戰場,因而這片地方的名稱,歷代迭經變更,歸笑悄屬亦有所不同。
懷遠歷史悠久,上可追溯到距今四千二百多年前。當我國還是原始社會的唐、虞時代,這里就設有塗山氏國。夏禹王娶塗山氏女為妻,他治水鑿山的遺跡至今猶在。禹五年(公元前2030年)在塗山南麓的一個村落大會天下諸侯,以後稱為「禹會村」。
夏、商兩代,全國分為九州(注1),這里屬徐州地(注2)。西周時徐州並入青州(注3),這里分屬青、揚(注3)二州地。春秋、戰國時,東周王朝名存實亡,諸侯各自為政,互相兼並,天下大亂,連年戰爭,這里歸屬無定,先後屬吳、楚之境。
秦代統一中國,實行郡縣制,以淮水為界,淮北為泗水郡(注5),淮南為九江郡(注6)。
西漢時,仍以淮水為界,這里設四個侯國(注7),兩個縣。在淮水南設當塗、曲陽兩侯國,屬九江郡;在淮水北設平阿、義成兩侯國和龍亢、向縣兩縣屬沛郡(注8)。王莽新朝時,當塗曾改名山聚,曲陽改名延平亭,平阿改名平寧。東漢時,當塗國復改為縣,沛郡改為沛國(注9),原設之縣未動,僅平阿、義成縣改屬九江郡。
三國時,地屬魏境,龍亢改屬汝陰郡(注10),義成、平阿、曲陽三縣屬淮南郡(注11)。當塗、向縣撤廢。
西晉太康九年(公元288年),龍亢改屬譙國(注12),復設當塗,與義成、曲陽、平阿三縣,同屬淮南郡。東晉南遷,將當塗僑置於江南(即今之當塗縣境)。後改置馬頭郡。
南北朝時,爭奪劇烈,先屬南朝宋地,郡治未變,新設零縣。龍亢並人蘄縣。齊時,淮北地區盡失,屬北朝魏地,設已吾縣,屬馬頭郡(注一三)。以後南朝梁又佔領,除龍亢屬下蔡郡,已吾屬沛郡,義成屬臨淮郡(注14)外,又設葛山縣。其後復被北朝北齊占據,設荊山郡(注15)改原當塗為馬頭縣。已吾、義成並為臨淮縣,曲陽並人定遠。
隋朝將荊山郡撤廢,改設塗山縣屬鍾離郡(注16)。
唐代把塗山縣並入鍾離縣(注17),屬鍾離郡。五代十國時屬南唐,仍為鍾離縣。其後周世宗據有淮北時,在這里設「鎮淮軍」。
北宋仍因唐舊制。南宋時,淮北一度淪人金國之地,在這里改設荊山鎮。金亡後,南宋收復,復設荊山縣。寶佑五年(公元1257年)於此設「懷遠軍」(注18),轄荊山縣,地跨淮河兩岸。「懷遠」名稱亦自此開始。德佑二年(公元1276年)2月懷遠軍投降元軍。元朝至元二十八年(公元1291年)正月撤廢懷遠軍,與荊山縣合並,改稱懷遠縣,屬濠州(注19),隸於安豐路(注20)。從此懷遠縣名沿用至今。
明代初屬應天府(注21),後改屬鳳陽府。
清朝初屬江南省鳳陽府(注22),後改為安徽省鳳陽府。
辛亥革命後成立民國,在北洋軍閥統治時期(1914年——1928年),屬安徽省壽縣第三行政督察專員公署轄縣。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屬安徽省阜陽第三行政督察專員公署轄縣,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懷遠屬壽縣第十行政專區轄縣,直到懷遠縣解放。
抗日戰爭時期,懷遠縣部分淪入敵手。在共產黨領導下,建立了宿(縣)懷(遠)縣抗日民主政府。同時國民黨懷遠縣政府逃避到龍亢區的褚韓湖,懷遠縣城內則有偽懷遠縣政府盤踞。
解放戰爭期間,在縣境內渦河南北建立懷遠、宿懷兩縣人民民主政權。1949年1月17日懷遠全境解放,3月懷遠縣工農民主政府成立。全縣共轄城關、胡疃、河溜、包集、雙橋五個區,57個鄉。建國後行政區劃曾幾次作了局部調整。1952年5月,宮集區從鳳陽劃歸懷遠,改名為馬城區。1955年7月梅橋區桃園鄉的五個選區劃歸蚌埠市。同年9月西泉街劃歸鳳陽。1959年12月秦集公社劃歸蚌埠郊區,朱疃、耿集兩公社劃歸淮南市,1964年復劃歸懷遠。曹老集區於1950年由靈璧劃歸懷遠,更名新馬橋區,於1965年7月歸並固鎮縣。
懷遠縣1949年屬宿縣專署轄縣,1956年屬蚌埠專署轄縣,1961年恢復宿縣專署,仍為屬縣,1983年7月改屬蚌埠市轄縣。
❷ 山東臨沂蒼山劉氏的祖籍是哪
蒼山縣
蒼山縣位於山東省南部,北接臨沂,南臨江蘇,西通棗庄,處於沿海地區大開放,黃淮海平原大開發的交叉地帶。境內濰徐、蒙台、臨棗、蒼邳四條干線公路縱橫交錯,京滬高速公路從縣城東郊穿過;與兗石、隴海、津浦三條鐵路干線和石臼、嵐山、連雲港三個港口相溝通,距臨沂飛機場和臨沂火車站40公里。全縣面積1800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40萬畝。北部低山丘陵連綿起伏,南部平原廣袤無際。全縣共設21個鄉鎮,1180個行政村,117萬人。
蒼山資源充足,物產豐富,歷史文化積淀厚重。已探明地下礦藏有黃金、鐵礦石、石膏、大理石、石英砂岩、鋁礬土、銅、頁岩等20多種。蒼山歷史悠久,人傑地靈,英才輩出。古代傑出的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荀子曾兩次出任蘭陵邑令;歷史上流傳的「鑿壁偷光」苦學成才漢代著名經學家和政治家-匡衡就是蒼山縣魯城匡王村人。境內歷史古跡眾多,文峰山為古琅玡八大佳景之一,抱犢崮攀之更有華山之感,縣城塔山頂峰的大蒜塔,成為蒼山的標志塔。
改革開放以來,蒼山縣經濟建設和社會各項事業有了長足發展。二00四年完成生產總值81億元,實現地方財政收入1.56億元,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27.5億元,實現農民人均純收入2928元。蒼山農業優勢明顯,糧食總產51.58萬噸,100萬畝蔬菜,總產量72億斤。蒼山縣被譽為「中國大蒜之鄉」、「中國牛蒡之鄉」、「山東南菜園」、「洋菜園」。縣鄉工業共有廠家11734個,初步形成了建材、礦產品加工、蔬菜加工、機制紙、製革等產業體系。全縣對外開放逐步擴大,現有三資企業69家,累計到位外資4811萬美元。主要產品有礦產品、農副產品、紙、製革、蔬菜保鮮、速凍、脫水、腌漬、油炸等200多個品種。產品暢銷國內外40多個國乎正家和地區,年唯頃巧出口創匯3000多萬美元。第三產業持續發展,商業零售網點達65000多個,從業人員12萬多人,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3億元。全縣共指鍵有城鄉集貿市場和各類專業批發市場100多個,年商品成交額20億元。以蔬菜批發為依託,全縣涌現出20萬人的農民流通隊伍,擁有車輛5萬台,發展流通運銷組織4000多家。園區建設初具規模,投資環境日臻完善,工業園區實現了「四通一平」。全縣基礎設施日趨完善,城區內道路網路及配套設施齊備;電力、通訊設施配套,基本實現了市話交換程式控制化、移動通訊數字化。
概況
蒼山縣總面積1899.86平方千米。總人口118萬人(2003年)。
縣人民政府駐卞莊鎮,郵編:277700。行政區劃代碼:371324。區號:0539。拼音:Cangshan Xian。
--------------------------------------------------------------------------------
行政區劃
蒼山縣轄21個鄉鎮,1179個行政村。
--------------------------------------------------------------------------------
歷史沿革
1993年9月16日,撤銷向城鄉,設立向城鎮。
1995年12月18日,撤銷層山鄉、尚岩鄉,設立層山鎮、尚岩鎮。
1996年5月24日,撤銷南橋鄉、車輞鄉,設立南橋鎮、車輞鎮(魯政函民字[1996]26號)。
1997年12月26日,撤銷新興鄉,設立新興鎮(魯政函民字[1997]48號)。
1998年10月19日,撤銷庄塢鄉,設立庄塢鎮(魯政函民字[1998]25號)。
1999年12月22日,撤銷沂堂鄉,設立沂堂鎮(魯政函民字[1999]40號)。
2000年,蒼山縣轄14個鎮、14個鄉。總人口1128161人,各鄉鎮人口: 卞莊鎮 115922 大仲村鎮 53674 蘭陵鎮 47702 長城鎮 46309 磨山鎮 61143 神山鎮 44733 車輞鎮 28074 尚岩鎮 43153 向城鎮 53073 新興鎮 36739 南橋鎮 53619 層山鎮 41208 庄塢鎮 35535 沂堂鎮 42829 賈庄鄉 45201 小嶺鄉 34768 礦坑鄉 31155 流井鄉 22388 甘霖鄉 22306 下村鄉 20766 魯城鄉 34113 韓塘鄉 26314 橫山鄉 20700 三合鄉 38370 興明鄉 38686 蘆柞鄉 29241 二廟鄉 41625 大爐鄉 18815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單位:人)
?年,蒼山縣由14個鎮、14個鄉調整為14個鎮、7個鄉:卞莊鎮(小嶺鄉、蘆柞鄉)、大仲村鎮(流井鄉)、蘭陵鎮(韓塘鄉、橫山鄉)、長城鎮、磨山鎮、神山鎮、向城鎮、車輞鎮(甘霖鄉) 尚岩鎮、南橋鎮、層山鎮、新興鎮、庄塢鎮、沂堂鎮、賈庄鄉、礦坑鄉、下村鄉(大爐鄉)、魯城鄉、三合鄉、興明鄉、二廟鄉。(括弧內的為被撤並的鄉鎮)
截至2002年12月31日,蒼山縣轄14個鎮、7個鄉。
1 、出自祁姓,為炎帝堯陶唐氏之後。相傳祁姓是黃帝的後裔所分得的姓氏之一,後來祁氏被封於劉國,亦即今定州唐縣。其子孫以國為姓,相傳姓劉。史稱劉氏正宗,這就是陝西劉氏。
2、 出自姬姓,為周太後的後裔。相傳周武王去世後,周成王繼位,封王季的兒子於劉邑,其後裔以邑為氏,世代相傳姓劉,這就是河南劉氏。
3、 出自他姓,為他族、他姓改嫁或賜姓劉。據史書記載:
一、漢高祖劉邦實行和親政策,以皇室宗女嫁於單於為妻。依照匈奴的習俗,貴者皆從母姓,單於的子孫於是皆從劉姓。於是便生成這支劉姓。
二、據史籍記載,齊人婁敬在洛陽向劉邦獻入關中建都之策,得到劉邦的重用,劉邦稱帝後,賜姓劉氏,其後保持此姓;劉邦為了感謝項伯在鴻門宴上對他的救命之恩,賜他劉姓。
三、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後將鮮卑族的復姓獨孤氏改為漢字劉姓,成為當時大姓之一。其他入遷中原的少數民族也有改作劉姓的。
劉姓分布
劉氏最早發源於河北唐縣,而始姓劉氏卻在今天的陝西省境內。公元前300多年前開始向河南及江蘇傳播。戰國時晉大夫會有子留居秦國,稱劉氏,其十世孫在魏國任職,魏滅後遷至大梁,生子劉清輾轉到今江蘇等地。後來劉氏建立東、西漢兩朝,統治天下,於是其子孫分布於天水、中山、南陽、彭城、東平等十四處之多。漢末三國之際,中原的劉氏為避"董卓之亂"不斷向四方遷徙,主要是向東南投奔孫吳和向西南進入四川投奔蜀漢。魏晉南北朝時期劉氏大舉南遷,在江南影響很大。唐代和宋代,劉姓已遍布大江南北,盛於全中國,直至今日。
劉姓家譜
河北:滄州劉氏家譜三卷首一卷、南皮劉氏家譜、上元劉氏家譜六卷
山西:洪洞劉氏宗譜八卷首一卷末一卷、洪洞劉氏族譜五卷、洪沿劉氏宗譜六卷、洪洞劉氏族譜、洪洞劉氏族譜不分卷、洪洞劉氏族譜十七卷首一卷、平定劉氏族譜不分卷
遼寧:沈陽劉氏家族譜不分卷、沈陽劉氏家譜、遼陽劉氏宗譜一卷、凌源劉氏宗譜十卷
江蘇:南京劉氏家譜、沛縣彭城堂劉氏族譜、豐縣劉氏宗譜十卷、豐縣劉氏宗譜十三卷、泗陽像樹劉氏宗譜四卷、寶應劉氏家譜六卷,首一卷、寶應劉氏家譜卷。
歷史名人
劉墉:今山東諸城人,清代書法家,官至東閣大學士,與當時的王文治、梁同書、翁方綱齊名。
劉過:太和人,南朝著名詞人、詩人。 劉松年:錢塘人,畫家,善於作山水畫,與李唐、馬遠、夏圭合稱「南宋四家」。
劉禹錫:中山人,唐代著名文學家、哲學家、詩人。他在哲學上的主要成就是提出了「天人交相勝」的學說。著作有《天論》等。
劉淵:匈奴人,十六國時漢國建立者,西晉末年起兵反晉,稱大單於,後改稱漢王。永嘉二年稱漢帝,建都平陽。
劉伶:沛郡人,西晉時號稱「竹林七賢」之一,曾官至建威將軍。
劉備:中山人,三國時蜀漢的建立者,漢中靖王劉勝的裔孫。東漢末年曾投靠曹操、袁紹、劉表等人。後得諸葛亮輔佐,採用聯吳抗曹策略。於建安十三年大敗曹操於赤壁,節節勝利。公園21年稱帝,建都成都,國號漢,與曹魏、孫吳呈鼎足之勢。其父子兩代稱王達43年。
劉秀:南陽蔡陽人,東漢開國君主,史稱光武帝,公元22年在春陵起兵,加入綠林軍,以恢復漢時制度為號召,聯合貴族勢力,打敗赤眉起義軍。建武元年稱帝,定都洛陽。後消滅了各地割據勢力統一了全國。
劉邦:即漢高祖,沛縣人。秦末時陳勝起義,他在沛縣聚眾三千人響應。後受楚懷王之命與項羽分兵入關,公元前206年攻佔咸陽,被項羽封為漢王,與項羽展開五年之久的楚漢戰爭之後得勝,建國稱帝,國號漢,定都洛陽,後遷都長安,史稱西漢。
劉徹:,即漢武帝。前156一前87年在位。景帝之子。采「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用法術刑名;頒行「推恩令」,削割據勢力;官營鹽鐵貿易,平抑物價;治理黃河,興修水利,移民屯邊,行「代田法」;派張騫等出使西域,任用衛青、霍去病等大破匈奴,設郡縣於雲南、貴州,將漢朝推向全盛時期。能詩善賦,原有文集兩卷,亡佚。
劉啟 :字開,是漢文帝的長子。在位時稱漢景帝,採用竇皇後的黃老治術,實行無為政治,節儉愛民。後因採用晁錯的主張,削奪諸侯王封地,引起七國之亂,幸賴太尉周亞夫平定,自此中央權力鞏固,諸王毫無實力。在位十六年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