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最牛中概股暴漲1100%!超萬億外資卻在爭奪A股的核心資產
回望中國資本市場過去30年,是一段逐步深化改革和不斷擴大開放的 歷史 。從發行B股有限開放,到建立QFII制度吸納外資參與A股交易,再到滬港通、深港通的相繼落地,最終實現了中國資本市場的雙向開放。
30年來,中國資本市場既「請進來」也「走出去」,在國際金融資本市場的浪潮中經風雨、見世面,開放的中國資本市場正加快與世界的互聯互通。
隨著A股對外開放進程提速,A股的核心資產正在成為外資「瘋搶」的對象,截至12月22日,2020年北上資金累計凈買入金額已高達11845億元,超出2019年全年的9934億元,再創新高。
第一隻B股誕生
回望之初,20世紀90年代,中國資本市場初具雛形,處於國民經濟轉型浪潮中的中國企業嘗到上市融資的甜頭。大批企業亟需發展生產和擴大市場影響,與正在尋求中國市場投資機會的境外資金不謀而合。對外開放,是這一時期中國資本市場的內在動能。
首任證監會主席劉鴻儒此前透露:「我們吸引外資,過去是發債券這種形式,資本進入,股份制的形式,股票的形式,這個是客觀需求,外資有要求,企業也有要求,因為我們自有的,國內的資本量不夠用 ,投資上不去,那個時候缺錢,就提出這種形式,上海、深圳都提出來了。後來我們就做了試驗,就兩個市場,兩個價格,兩種貨幣,就搞個A股、B股。」
1992年2月,第一隻B股上海電真空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正是這天,中國的資本市場與國際資本市場緊密地結合在一起,而這扇門就是由有著來自全世界24個國家和地區、230名「股東老闆」的電真空B股所開啟,也譜寫了中國金融市場的新 歷史 。
當年2月21日上午9點30分,上海證券交易所一號大廳旁的貴賓廳內,一群西裝革履的海外證券專家擠在窗前。隨著一個鑼聲的敲響,電子行情屏上顯示著發行價每股70.8717美元的電真空B股開盤價為每股71美元。
一位香港的投資者成為幸運兒,其委託的券商「紅馬甲」搶先以72美元成交的10股B股,成為中國 歷史 上第一單成交的B股。電真空B發行認購相當火爆,3天內即被搶購一空。
B股的上市在中國香港和國外引起了強烈反響,同時B股的發行和上市交易使得中國與國際市場更接近,使得更多的外國人對中國的改革開放有了進一步的了解和信心。
但對於中國內地企業而言,要想真正進入國際資本市場,這還只是邁了半步。因為上市公司和企業都在境內,只有投資者是境外的。
青島啤酒成H股第一股
B股的誕生,為境外投資者打開了投資中國內地企業的通道,但內地企業要不要走出去?如何走出去?對於90年代新生的中國資本市場卻是個爭議性的話題。
首任證監會主席劉鴻儒回憶當時的情形時說:「爭論當然有了,為什麼好企業拿到外面去上市?不在國內上啊?它就是有一個問題,國內沒那麼大市場,吸收不了。再一個問題,資金量的問題,再有一個問題,國有企業改成股份制國際上市,是國有企業股份化的一個非常好的道路,學習國際經驗,用國際規格改造國有企業,這是改革的創舉。再一個,擴大中國的影響,中國的企業,中國的產品,在國際上擴大影響。」
實際上,1990年開始,監管層就已經開始研究國有企業改組後去中國香港上市的問題。當年6月香港聯交所組織30多位專家,成立了中國研究小組,專門研究內地企業到香港上市的有關問題。
劉鴻儒後來在鏡頭中透露:「在香港上市是香港先提出來的,國務院派我帶著小組專門向香港去做調查,寫過意見,最後才定下來的。組織一個聯合小組,香港內地聯合小組,研究國有企業到香港,改成股份公司到香港和國際上市問題,我們在聯合小組幹了一年,研究各種問題,主要是法律問題,研究完了之後,才上市的。這是國際化的一條必由之路,越走越寬。」
1993年7月15日,「000168」出現在香港聯交所交易大廳的屏幕上,青島啤酒成為內地第一家到香港上市的企業。這只諧音「一路發」的股票,最終獲得110倍的超額認購。
「從香港聯交所成立那天起,所有公司上市都是開香檳酒慶祝,唯獨青島啤酒上市這一天,開的是青島啤酒!」劉鴻儒在著書回顧中國證券市場發展時這樣寫道。這個小小的細節,反映出香港對內地首隻在港上市股票的重視。
自青島啤酒成為第一家國企獲准在香港上市至今,幾近20餘年光景,在此期間,陸陸續續已有290家國企登陸香港市場,總募資額達近1.88萬億港元。
赴港上市,開辟了內地企業「走出去」的通道。1994年後,這條路越走越寬,中國內地企業開始出現在美國、新加坡、倫敦等國家和地區的證券市場上。
外資「買爆」A股
如果說H股的出現標志著中國企業真正進入國際資本市場,那麼,2001年中國正式加入WTO則加快了中國資本市場的開放步伐。
2002年11月,《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境內證券投資管理暫行辦法》發布,正式推出QFII試點。2003年7月份,瑞銀買入寶鋼股份、上港集箱、外運發展、中興通訊等4隻股票,正式拉開QFII投資A股的帷幕。
QFII制度落地後,又陸續實施QDII、RQFII等制度,極大地推進了中國資本市場開放的進程。隨著國內資本市場的逐步開放,QFII、RQFII投資總額度限制在一次次松綁。
2002年,QFII總額度為100億美元。2012年,QFII總額度升至800億美元,2019年則再度提升至3000億美元。2020年9月,國家外匯管理局宣布取消合格境外投資者投資額度限制。
時任光大控股總裁陳爽表示:「我進入到光大控股,是在2004年,當時我們覺得,中國作為在一個發展的軌道上面,人民幣資產正好是進入到上升的軌道,吸引了大量的海外投資者要進入到中國,我們就抓住了這樣的一個機會,就發展我們海外的基金管理業務。」
經過18年多的發展,QFII等從無到有,一步步壯大,多年來,給A股帶來巨額的增量資金。
據央行網站披露,截至2019年末,境外投資者通過QFII、RQFII、陸股通合計持有A股市值高達2.1萬億元,佔A股流通市值的4.35%,正在成為參與A股的重要力量之一。
2020年1月21日,深交所官網信息顯示,截至1月20日收盤,外資(QFII/RQFII/深股通投資者)合計持有美的集團(000333)總股數達19.54億股,占總股本的比例達到28%,觸及外資禁買比例線。美的集團也因此成為2020年第一隻被外資「買爆」的個股以及A股史上第3隻被外資「買爆」的個股。
瑞銀證券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錢於軍對全景網表示,「早年可能偏向於更多的是利用外資來做我們的事,現在逐步的有外資積極想參與中國的成長,不僅僅金融資本,而且戰略投資人、企業,國外都紛紛來中國直接投資,展業都在這兒。總有一天人民幣會自由兌換,而且中國的資本市場會成為全世界不僅最大的,可能是最強的。」
「最牛」中概股今年漲超1000%
進入21世紀,境外資本投資中國內地資本市場的途徑日益多樣化,同時,中國內地高 科技 企業也掀起了海外上市的浪潮。受「知識經濟」、「新經濟」概念推動,以互聯網、電子上午為特色的企業成為這一時期海外上市的主角。
2014年,21家中國 科技 公司在境外上市,微博、京東、迅雷、阿里巴巴等紛紛登陸美股。隨後,海外資本市場則出現了更多中國 科技 巨頭的身影。
回憶起在美國上市的情景,網路董事長兼CEO李彥宏曾在鏡頭前說:「原來覺得中國公司就跟中國製造的這種貨物商品一樣,應該是屬於便宜的代名詞。網路股票定價的時候,人家就天然的認為說你是一個中國公司,所以我們參照美國同類公司給你打一個折,就是你的定價。」
「所以我在定價的時候就跟他們講,你不能這樣看,因為我們比美國公司更具有成長性,所以不應該打折,反而應該比他更貴,我對這個公司有信心。」李彥宏如是說。
wind數據顯示,截至12月22日,在美國上市的中國企業達265家,市值合計21827億美元(約14.28萬億元),佔美股總市值比例約4%。
中概股也不斷在創造 歷史 。在11月份中期的成交額排名前十的股票中,前所未有的出現了5隻中概股。成交量暴漲意味著,中概股在美國備受追捧,其中成交額最高的蔚來 汽車 今年以來股價漲幅超1117%。
近日,多家華爾街巨頭持倉曝光,其中包含橋水基金在內的多家機構在今年三季度大舉加倉明星中概股。達利歐更是多次唱多中國。
北上資金、南下資金成投資「風向標」
對外開放,讓國際資本更加深刻的了解中國企業。然而2014年以前,無論是QFII、RQFII,還是QDII,中國資本市場的開放都是單向且分割的。
2014年11月滬港通正式啟動,才第一次實現了中國資本市場的雙向開放。隨後的深港通與滬倫通繼續加碼雙向開放,相繼實現了深交所市場與港交所市場以及上交所市場與倫交所市場的互聯互通。
隨著滬深港通的逐步開放,北上資金、南下資金也逐漸成為投資的「風向標」。
中銀證券日前指出,從配置偏好看,目前北上資金偏好消費醫葯,南下資金偏好 科技 醫療。從資金屬性看,北上資金近期由以「配置盤」為主導的資金屬性向「交易盤」屬性傾斜,南下資金屬性仍以「配置盤」為主。
北上資金也一度被譽為「聰明資金」。今年以來,北向資金浮盈快速增長,12月份終於邁過1萬億元大關,創造了新的紀錄,最新浮盈高達10168.18億元。
目前,北上資金與南下資金已分別成為A股與港股重要的增量資金來源,是資金面觀察最為重要的數據之一。
30年來,中國資本市場的對外開放從試點引入境外投資者開始,從嘗試開放、到有限開放、再到對世界金融市場全面開放、互聯互通,逐步形成了多渠道、多維度的開放格局,開放的廣度與深度不斷拓展。
30年來的實踐也證明了:要建設規范、透明、開放、有活力、有韌性的中國資本市場,必須加強與各國資本市場的開放合作,以開放促改革。
我們相信:只要堅定不移地擴大開放,始終保持中國資本市場的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方向,未來的中國資本市場,一定能夠發展成為最具國際競爭力的資本市場。
2. 求美國花旗銀行的簡介
一、歷史背景和發展概況
1812年6月16日, 紐約州特許設立花旗銀行, 其英文名稱為「City Bank of New York.9月14日,花旗銀行在華爾街52號開業,為紐約的一些商戶提供服務。銀行總裁是塞繆爾.奧斯古德上校,他曾在獨立戰爭中與喬治.華盛頓並肩作戰。
1822年農業火險及貸款公司成立, 這是美國每一家股份制信託公司。1835年,該公司改名為農業貸款及信託公司,1929 年與花旗銀行合並。其後,花旗銀行的英文名稱為:National City Bank。
1856年,摩西.泰勒擔任總裁,任職長達26年。
1861年,南北戰爭爆發。 林肯總統懇請紐約各銀行為聯邦籌款15000萬美元。花旗銀行以黃金認購了7000萬美元。
1865年,花旗銀行加入新組建的美國國民銀行系統, 英文名稱改為:The National City Bank of New York。作為國民銀行, 其經營必須符合聯邦政府對償付能力及流動資金能力所規定的高標准。在紐約市,國民銀行的法定儲備金被視為存款。
1893年,花旗銀行就其存款及資產而言, 名列紐約市各銀行之首。
1897年,花旗銀行在美國銀行業率先設立外匯部, 開始從事外匯買賣業務。
1902年,在倫敦、上海、香港、橫濱、馬尼拉、 新加坡及舊金山開設分行, 成為1918 年收購的International Banking Corpation的國際業務網路的核心。
1904年,花旗銀行推出旅行支票。
1908年,花旗銀行於創立96年後,遷入位於華爾街55 號的前美國海關大樓。
1914年,根據在阿根廷設有分支機構的美國公司的建議, 花旗銀行於11月10日在布宜諾斯艾利斯設立分行, 成為美國國民銀行在該國的第一家分行。
1921年--1928年,1921年12月, 花旗銀行成為美國首家按復利計算儲蓄賬戶利息的銀行。1928年5月3日, 花旗銀行又向儲戶推出另一具有創意的業務;無擔保個人放款。
1929年,花旗銀行成為全世界最大的商業銀行。 兼並進一步加快了銀行的擴展:農業貸款及信託公司成為花旗銀行農業信託公司。為滿足業務發展的需求,銀行在交易廣場20號興建了摩天大樓。
1930年--1936年,盡客處於大蕭條時期, 花旗銀行仍通過在中國的業務收入維持了股息。
1933年,由於《格拉斯--斯蒂格爾法》的頒布, 花旗銀行同其他美資銀行一樣,也注銷了其投資公司。1935年, 花旗銀行為小型企業提供月度支付貸款業務。1936年, 花旗銀行在紐約市率先開辦無需最低存款要求的支票賬戶業務。
1939年--1949年,30年代末,花旗急需 23個國家開設了100個辦事機構,成為當時最大的國際性銀行。但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花旗銀行在歐洲及亞洲的許多業務被迫停止。
1950年--1955年,隨著美國消費者收入的提高, 各種新型的個人銀行服務應運而生,銀行業開始大規模的發展。 個人支票賬戶及消費貸款激增。
1955年,花旗銀行英文名稱更改為The Fist National CityBank of New York。
1956年,花旗銀行在商業貸款部安裝了首台計算機。
1961年,花旗銀行創立 可轉讓定期存單。 新成立的花旗銀行海外投資公司成為該銀行境外分支機構的控股公司。 位於公園大道399號的新總部落成。
1968年--1974年,1956 年《美國銀行控股公司法》對一家控股公司控制多家銀行的作法加以限制。1968年, 花旗銀行成立了針對一家銀行的控股公司,使其可以擴展並提供新的金融服務。 其他銀行紛紛效仿。1974年,為更好地適應其全球性業務, 該控股公司更名為花旗集團。同年,花旗集團將浮動利率債券引入美國金融市場。這一革新已於10年前由花旗銀行在歐洲市場推出。
1975年,花旗銀行成為在歐洲共同市場9國設有分行的惟一一家美資銀行。
1976--1980年,1976年,花旗銀行英文名稱改為Citi Bank, N.A.。1977年,花旗銀行設立花旗卡業務中心,通過便捷而多功能的自動櫃員機和花旗卡,使其頗受歡迎的「花旗提供24 小時服務」廣告宣傳成為現實,一舉改變了美國消費者銀行業務的面貌。
1981年--1982年,進入80年代, 花旗銀行注重發展消費者銀行業務。銀行在而達科他州及特拉華州開設了分行, 以促進信用卡業務的發展,並收購了大來信用證。 花旗集團在收購了舊金山忠實聯邦儲蓄及信貸銀行後,成為美國最大的銀行控股公司。
1984年,約翰.雷德當選為董事長。
1985年,花旗銀行將客戶的私人計算機與其系統相連, 方便客戶直接辦理銀行業務。
1992年,花旗銀行成為美國最大的銀行。 它的名稱即意味著獨具創意的銀行業務。花旗集團的分支機構及辦事處遍及90多個國家,成為業務覆蓋面如此之廣的惟一一家國際性銀行。
1993年, 花旗銀行成為世界上最大的信用卡及消費卡的發卡行和服務行。同年,花旗銀行兼並了80年代成立的數家儲蓄銀行, 貫以統一的名稱Citi Bank,FSB。
花旗銀行還推出其「風險之窗」管理模式,以國別、行業、 產品及客戶為重點,從內部評估及管理花旗集團的總體風險。
1994年,花旗銀行在俄羅斯開辦了第一家外國獨資商業銀行。 花旗集團恢復支付普通股股息,1991年,這一項業務曾暫時中斷。
1995年,花旗銀行慶祝其開辦消費者銀行業務20周年。當時, 銀行推出這項業務旨在全球范圍內為消費者提供銀行服務, 與消費者建立紐帶關系。在北京,花旗銀行於45 年後再次來華開辦可提供全面服務的分行,並在越南和南非設立了分行。
1996年,花旗銀行在亞洲的信用卡發行量最大。 台灣成為美國之外第一個發卡量超過百萬的地區。 花旗銀行在集團內部開展優質服務計劃。
二、組織結構和管理體系
花旗集團是一全球性金融服務公司。截止1996年12月31日, 集團在全世界擁有89400名雇員,在98個國家和地區約3200個網點為個人、企業、政府及金融機構提供各類金融服務。
花旗集團是一家美國銀行控股公司,1967 年根據特拉華州法律組成,現為其主要分支機構花旗銀行的惟一股東。
花旗集團受1956年《銀行控股公司法》約束, 接受聯邦儲蓄局的檢查。花旗銀行是聯邦儲蓄的會員行, 接受貨幣審計局的管理和檢查。
花旗集團的業務主要有兩大范圍:環球消費者業務以及環球企業銀行業務。環球消費者業務為消費者提供全球性的、全面的服務,下設分行和電子銀行、信用卡及消費卡、以及私人銀行業務; 環球企業銀行業務為各公司、金融機構、 政府以及全世界資本市場其他成員提供服務。
三、主要業務范圍
花旗銀行,作為惟一一家推行全球業務戰略的銀行, 不單為遍及56個國家的5000萬消費者提供服務,也在近100個國家為跨國、跨區及當地的企業客戶服務。除了花旗銀行, 沒有哪家金融機構的業務和資源足以在如此之多的地方,應付如此之多的需要。 花旗銀行已成為金融服務的世界品牌。花旗銀行的名稱即意味著服務, 不僅是滿足客戶的需要,更要比客戶預期的做得更好。 主要的業務范圍包括:
電子銀行業務。通過花旗銀行的計算機, 自動櫃員機或花旗電話銀行,在一年365天一天24小時內都可得到安全而便捷的服務。
信用卡業務。世界范圍內, 花旗銀行的信用卡客戶都可通過花旗銀行發行的信用卡, 或花旗銀行與其他知名機構共同發行的信用卡滿足其消費需求,並適應其不同的財務狀況, 花旗銀行是全球最大的信用卡發行機構。
私人銀行業務。花旗銀行在32 個國家中從事私人銀行業務的員工可透過銀行的人才、產品及策略網路, 令客戶獲得全球投資組合的第一手資料,花旗銀行協助其尋求投資機會及識別投資風險。
新興市場業務。花旗銀行在新興市場服務客戶接近100年,源遠流長,並取得了長足的發展。 因為花旗銀行就像一家當地商業銀行一樣,持有營業執照,了解當地市場,並擁有訓練有素的當地雇員,配合著跨區域性的優勢向客戶提供世界水平的銀行服務, 這是花旗銀行與從不同的優勢。
企業銀行業務。目前,花旗銀行在100多個國家與全球性、區域性和地方性公司客戶進行著合作。 花旗銀行在世界各地的市場所涉及的深度和廣度是企業銀行業務的基石。無論是在國內, 還是在世界任何地方,均可得到花旗銀行優質的服務和專業的建議。
跨國公司業務。 花旗銀行同許多著名的跨國公司之間的成功合作,是基於花旗銀行數十年來所積累的銀行業關系和經驗。 這些公司大多希望向海外擴展,特別是向新興市場擴展, 因為那裡的消費者和商品市場欣欣向榮。
花旗銀行在世界各地的深遠發展是最具競爭力的特點。就規模,產品,能力,產業知識和經驗而言, 花旗銀行都比競爭對手領先一步。花旗銀行的目標是將花旗銀行的產品和服務推向全世界。 簡而言之, 花旗銀行全球獨一無二的網路可隨時隨地為客戶提供其所需的服務。
四、經營狀況和資產負債情況
截止至1996年12月31日,花旗集團資產總額為2702億美元。 納稅後凈收益為38億美元,比1995年增加3億美元。每股收益7.42美元,上升15%。1996年向股東支付10億美元股息,回購股本31億美元,使總資本比率及第一級資本比率分別高8.3%及12.2%,並建立了准備金,這些均反映出極強的資本積累能力。年終,股價每股103美元,年內上漲35.75美元,即53%。
五、在國際金融市場的地位與實力
在信用卡和消費卡領域,花旗銀行是全世界最大的企業, 擁有高達550億美元的應收賬款。截至1996年12月31日,花旗銀行已發行6100萬張信用卡(包括獨自和聯合發行),其中,歐洲有300萬張、亞洲有700萬張,拉美有900萬張。 通過將信用卡作為一種首選的安全的支付方式來推廣, 花旗銀行將一個以現金支付為主的社會發展為消費者信貸的體系。
巴西大型的石油公司Petrobras與花旗銀行里約熱內盧分行密切合作。在過去的數十年間,花旗銀行不斷為該公司提供對策和產品,以滿足其不斷出現的貿易融資,現金管理及資本市場等方面的需求。1996年, 《歐洲貨幣》雜志評選花旗銀行為拉丁美洲首屈一指的銀行。
花旗銀行與其他金融機構的親密關系在像上海這樣的新金融中心得到了體現。花旗銀行在銀行投資及保險業有著巨大的發展機會。目前,這些領域不僅在亞洲,而且在全球都迅猛發展。1996年, 《歐洲貨幣》雜志評選花旗銀行為亞洲頭號銀行。
全世界的企業外匯交易人員和投資者一向將花旗銀行的外匯業務看作其最佳的客戶服務。《歐洲貨幣》連續18 年將花旗銀行名列榜首。數十年來, 花旗銀行在經營主要幣種及新興國家幣種(總共有140種)方面業績卓著。
花旗銀行的企業銀行業務遍及22個發達國家、75 個新興經濟國家,因此使花旗銀行的收益多樣化,平衡化。 花旗銀行企業銀行業務擁有20000個客戶,這為花旗銀行提供了豐厚的回報。由於花旗銀行參與了市場發展的各個階段,花旗銀行有充足的機會進行發展。
花旗集團證券部門的組織及承銷技能普及全球:在美國, 花旗銀行為二十世紀福克斯公司籌資10億美元,為期3年,二十世紀福克斯公司是新聞集團的一部分,花旗銀行與該集團在23 個國家有業務往來。這一筆交易涉及債務及股本投資工具。因而被《機構投資者》雜志評為年度破記錄交易。在亞洲, 花旗銀行是菲律賓長途電話公司3億美元全球債券的協同經理人。
六、在中國業務發展情況
1902年,花旗銀行在中國上海設立了首家分行, 成為第一家在中國升起美國國旗的銀行,花旗的名字也是由此而來。
1904年--1928年,分別在廣州、漢口、北京、天津、哈爾濱、 青島、大連、長春等城市開設了14家分行,開展了進出口信貸、 外幣兌換、匯款、貿易及信貸調查等服務。
1940年--1942年,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全部分行停業。
1983年,在深圳設立代表處。
1984年,在北京設立代表處。
1985年,在上海設立代表處。
1988年,深圳代表處升格為分行。
1991年3月在廈門設立代表處。6月上海代表處升格為分行, 再度寫下美資銀行在上海歷史的新一頁。
1993年2月在廣州設立代表處。中國區總部由香港遷至上海,為首家在中國設立中國總部的國際銀行。
1994年,在上海開設自動櫃員機中心, 為首家在中國提供人民幣提款、轉調存款、查詢結余服務的外資銀行。
1995年,北京代表處在9月升格為分行,成為首家在北京開設分行的美資銀行。
1996年12月底獲批在上海浦東經營人民幣業務, 成為獲得人民幣業務牌照首家美資銀行。
1997年2月將上海分行遷址浦東,並將其原位於浦西的分行改為支行。4月4日開始經營人民幣業務, 為首家在上海經營人民幣業務的外資銀行。
3. 美國第一銀行的詳細介紹和它的CEO的介紹
花旗銀行總部坐落於美國紐約派克大道399號的花旗銀行,是華盛頓街最古老的商業銀行之一。1812年7月16日,華盛頓政府的第一人財政總監(Commissioner of the U.S. Treasury )塞繆爾.奧斯古德(Samuel Osgood)上校與紐約的一些商人合夥創辦了紐約城市銀行(City bank of New York)——今日花旗集團的前身。當時,該銀行還是一家在紐約州注冊的銀行。在創建之初,紐約城市銀行主要從事一些與拉丁美洲貿易有關的金融業務。1865年7月17日,按照美國國民銀行法,紐約城市銀行取得了國民銀行的營業執照,更名為紐約國民城市銀行(National City Bank of New York)。此後,紐約國民城市銀行迅速發展成為全美最大的銀行之一。
20世紀初,紐約國民銀行開始積極發展海外業務,1902年,該行在倫敦開設了它的第一家國外分行,到1915年持有萬國寶通銀行之前,紐約國民城市銀行已在拉美、遠東及歐洲建立了37家分支機構(Muro,1984,p.47)。萬國寶通銀行成立於1901年,當時主要是為了發展對中國及菲律賓的貿易,次年它在上海成立了美國在華的第一家銀行分行,不久又相繼在遠東其他地區設立海外分行32家。通過兼並萬國寶通銀行,紐約城市銀行的海外分支網路擴大了近一倍。到1939年,花旗銀行(1927年以後,紐約城市國民銀行的中文行名改為花旗銀行)在海外的分支機構已達到100家。
20世紀20年代花旗銀行開始開拓零售銀行業務。1921年成立了第一家專對個人服務的分行,1928年成為首家提供個人貸款的商業銀行,70年代花旗銀行的零售銀行業務又獲得了新的發展,它成為美國VISA卡與萬事達卡的最主要發行者之一。1977年,花旗銀行率先大規模將ATM機引入銀行系統,目前,花旗銀行已是美國最大的信用卡發行者。為把零售金融業務推向全球化同時擴展分銷渠道,花旗集團於2000年11月收購Associates First Capital設於15個國家的共2,600家分行,成為全球首屈一指的零售金融企業。
1929年和1930年,花旗銀行先後收購了農民信貸與信託公司和紐約美國國民協會銀行,在此基礎上成立了花旗農民信託公司,1959年花旗農民信託公司改名為第一花旗信託公司(First National City Trust Co.),兩年後合並於第一花旗銀行,成為其信託部的一個組成部分。
1955年3月,花旗銀行兼並了紐約第一國民銀行,同時更名為第一花旗銀行(First National City Bank of New York)。合並後的第一花旗銀行成為僅次於美洲銀行和大通曼哈頓銀行的美國第三大銀行,1962年第一花旗銀行更名為第一國民城市銀行(First National City Bank)。
1961年第一花旗銀行率先推出了大額可轉換定期存單(CD)業務,該業務使花旗銀行能夠與政府債券競爭資金,花旗銀行取得了新進展。同時,花旗銀行進一步國際化,到1982年底,花旗銀行已在94個國家擁有1490餘個分支機構,海外機構的資產和收益占花旗銀行全部資產和收益的60%。
1967年花旗銀行組建了控股公司——第一花旗公司(First National Corporation),1971年第一花旗公司改組為多銀行持股公司,1974年3月28日更名為花旗公司(Citicorp),花旗銀行也同時更名為Citibank,N.A.。花旗銀行是花旗公司的核心附屬機構,資產在70年代中期占整個控股公司資產的95%以上,以後有所下降,在80年代改比例在85%左右,目前約佔60%左右。花旗銀行的董事長、總裁也同時是花旗公司的董事長和總裁。
20世紀80年花旗公司先後兼並了Diner』s Club、加州忠誠儲蓄銀行(Fidelity Savings)、芝加哥第一聯邦銀行(First federal of Chicago)、邁阿密比斯肯聯邦銀行(Biscayne Federal)、華盛頓特區的國民永久儲蓄銀行(National Permanent Savings)。同時,其跨國業務業有了進一步進展,海外分支機構擴展到了芬蘭、紐西蘭等國。
20世紀80年代末,花旗銀行由於在海外及商業房地產方面的不良貸款而陷入了困境。1990年至1992年3年內,信貸損失准備達到100多億美元,1991年稅後利潤虧損9.14億美元。不過,經過里德領導的三年復興計劃(1992-1994),花旗銀行迅速調整了資本結構、恢復了資本實力。1995年,花旗銀行凈收入達到創紀錄的35億美元,資本總額也上升到了277億美元。花旗銀行的一級資本上升到了192.4億美元,占總資產的11.9%。
1998年4月6日,花旗公司宣布和旅行者集團合並。旅行者集團原是一家生命與財產保險公司,後來它通過收購一家美國投資銀行—史密斯?邦尼(Smith Barney)公司,把業務范圍擴大到了投資銀行、商業信貸、融資服務等領域。1997年,該公司又以90億美元兼並了美國第五大投資銀行—所羅門兄弟公司,新組建的所羅門?史密斯?邦尼(Salomon Smith Barney)公司一躍成為美國第二大投資銀行。旅行者集團目前的業務范圍主要有:生命與財產保險、投資銀行、商業信貸、私人理財、資產管理等。花旗銀行與旅行者集團的合並是美國有史以來最大一起企業兼並案,合並後組成的新公司成為「花旗集團」,其商標為旅行者集團的紅雨傘,合並後花旗集團的總資產達到7000億美元,凈收入為500億美元,營業收入為750億美元。通過與旅行者集團的合並,花旗集團成為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全能金融集團公司之一,由1997年《財富》雜志世界500強排名第58位一躍升至1998年的第16位。
1999年,花旗集團與日本第三大證券行日興證券於日本共組合營企業-日興所羅門美邦。該合營企業自成立以來各項排名均突飛猛進,2000年更於股票及相關交易界別中榮登榜首。在2001年上半年,日興所羅門美邦於日本市場安排股份配售交易所佔的市場份額為55%,超過所有競爭對手的總和。2000年4月,集團的投資銀行旗艦所羅門美邦成功收購寶源投資,建立了一家一流的泛歐洲投資銀行,令花旗集團於毆洲市場的地位更上一層樓。為把零售金融業務推向全球化同時擴展分銷渠道,花旗集團於2000年11月收購Associates First Capital設於15個國家共2,600家分行,成為全球首屈一指的零售金融企業。2001年,為壯大其在墨西哥以至其它拉丁美洲國家的地位及業務表現,花旗集團以逾120億美元收購墨西哥第二大金融機構Banamex。
歷經近兩個世紀的潛心開拓,花旗集團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金融服務機構,資產達1兆美元,於全球雇有二十七萬名雇員,為逾一百多個國家約二億消費者、企業、政府及機構提供品種繁多的金融產品及服務,包括消費者銀行和信貸、企業和投資銀行、保險、證券經紀及資產管理服務。以紅色雨傘為標志的花旗集團旗下的主要品牌包括:花旗銀行、旅行家集團、所羅門美邦、CitiFinancial及Primerica金融服務公司。集團2000年的核心收入達140億美元,2001年收入達146億美元,為全球盈利最高及財政最穩健的公司之一,其股本總值達880億美元(2001年),一般股本回報率為20%。雄厚的資本促使集團能運籌帷幄,順利過渡逆境並於不同的經濟環境中大展鴻圖。在2001年、2002年《商業周刊》評選的全球1000家公司排名中,花旗集團皆名列第5位,在全球金融界中排名第一。
4. 全球各大股市的單日成交額一般是多少美元
,我們A股已經是世界第二大股市 交易中心了,美 的總市值25.94萬億美元,我們是7.88萬億美元,日本是4.91萬億美元,我 們把香港排除在外另外計算哈。我們A股15年的總成交額是38.14萬億美元,全球這幾個大型交 易所的總成交額是40.66萬億美元,全球最大的幾個交易所的除去A股的總 市值是42.24萬億,如果說把 香港化為我們的一部分的話那麼我們中國以11萬億市值總成交40萬 億美元,挑戰了全球38.64萬 億成交額。剔除香港的話我們純A股用佔比18.65%的市值 挑戰了全球其他交易 所的93.8%的 成交額!
5. 英國的金融市場主要由哪些部分組成
根據經營的業務性質,主要可分為倫敦短期資金市場、倫敦長期資本市場、倫敦外匯市場、倫敦黃金市場、歐洲貨幣市場和倫敦保險市場等。
倫敦短期資金市場
倫敦短期資金市場:主要包括貼現市場、銀行同業拆放市場、地方政府借貸市場和銀行英鎊定期存單市場等。
① 貼現市場。由11家貼現行組成。根據政府各個時期對資金的需求程度,每星期五由英格蘭銀行代表財政部發行一定數額的國庫券,最通行的是91天期的國庫券。發行時採用招標方式,從1971年9月16日起,每家貼現行都可按自己願出的價格和需求數額進行投標,然後由英格蘭銀行予以分配。有些貼現行開始承做地方政府借貸債券等非傳統性業務。它們也參與銀行存單市場的交易,有的還經營外匯期票和美元存單業務。
②銀行同業拆放市場。開始發展於20世紀 60年代。銀行之間的拆放業務,部分是通過貨幣經紀人進行,部分由銀行直接交易,每筆交易額最低為25萬英鎊,高的可達數百萬英鎊。還款期限一般為1天~3個月,也有長達半年至一年的。銀行同業拆放無需提供抵押品,一般利率比國庫券利率為高,但低於地方政府債券利率。
③地方政府借貸市場。英國的地方政府大小有1500多個單位,它們的財政收入主要是房地產稅,一般每年分兩次徵收,但政府開支是經常性的,因此,地方政府當局需要不時到資金市場上借款。貸款人以銀行為主,此外還有投資信託公司、養老金機構、房地產抵押公司等一些金融機構。海外資金有時也進入這一市場,但一般都由銀行經手辦理。貸款額每筆低者為10~100萬英鎊,最高時可達5000萬英鎊。
④銀行可轉讓英鎊定期存單市場。存單面額最低為5萬英鎊,期限一般為1~12個月,也有的長達2~5年。存單利率一般較即期同業拆放利率為高,同時還可以在市場貼現,因此深受市場歡迎,業務發展較快。
倫敦長期資本市場
倫敦長期資本市場:包括倫敦證券交易所、倫敦新發行市場和倫敦國際債券市場等。
①倫敦證券交易所。由169家證券經紀商和21家證券交易商的3600個會員組成,目的在於匯集國內外存儲的資金並安排其投資去向。交易所成立於1773 年,1802年獲英國政府正式批准。業務主要是買賣英國中央及地方政府和其他公共部門的債券、外國政府債券、工商企業和公司的股票、債券等,共達7000 余種,每日成交額達7億多英鎊,為世界上最大的證券交易中心之一。交易所內按不同類型的證券業務分為16個交易點,參與交易活動的主要是證券經紀人和證券交易商。
②倫敦新發行市場。包括政府發行新債券市場和公司發行新證券市場。政府債券市場是倫敦資本市場中最主要的一環。由於政府債券能保證按期付息還本 ,沒有什麼風險 ,通稱「金邊債券」。英格蘭銀行代表財政部發行和管理政府債券,發行後未被認購的剩餘新債券則由該行發行部持有,並通過經營政府債券的經紀人隨時供應市場,按市價出售。英國公司發行的股票和債券一般是通過商人銀行和股票經紀人辦理,債券分為固定利率和浮動利率,有的債券還可換成股票。
③倫敦國際債券市場。倫敦是重要的國際債券市場。到1983年初,這類債券發行總額已超過300億美元。
倫敦外匯市場
倫敦外匯市場:由近300家經英格蘭銀行批準的「外匯指定銀行」和14家經紀公司組成,是世界上最大的外匯市場。外匯市場並無具體的交易場所,從事外匯交易的銀行和經紀公司通過該市場巨大的通訊網路,迅速、靈活地處理各種即期和遠期外匯交易及外匯兌換業務。到1983年初,每日成交額達600多億美元。英格蘭銀行作為中央銀行,時刻注視著整個市場動向,並利用外匯平準基金隨時進行干預,以穩定匯率,維持市場秩序。
倫敦黃金市場
倫敦黃金市場: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黃金現貨市場。由五家大黃金交易公司組成,即:羅特希爾德父子公司、塞繆爾·蒙塔古公司、夏普·皮克斯利公司、約翰遜·馬瑟公司和莫卡泰·戈德史密斯公司。5家公司每天在上午10時半和下午3時在羅特希爾德公司集會,根據各公司供應及需求的數量進行協商,分別定出當天上下午的定價。這兩次定價是整個市場大宗交易的市價基礎,也是其他黃金市場上國際金市的晴雨表。1982年4月19日,倫敦遠期黃金交易所開始營業,任何人可以經營長達6個月的黃金期貨交易,成為歐洲第一個遠期黃金交易市場。
歐洲貨幣市場
歐洲貨幣市場:20世紀60年代後期形成以美元為主的歐洲貨幣市場。進入70年代,美國連年出現的巨額國際收支逆差,以及石油輸出國組織成員國以美元為主的大量石油收入,使歐洲貨幣市場規模急劇擴大,整個歐洲貨幣市場業務1/3以上集中到倫敦城。該市場經營的貨幣包括所有主要資本主義國家貨幣,業務范圍遍及全世界。
倫敦保險市場
倫敦保險市場:是世界上最大的保險業中心。通過勞埃德保險社和倫敦保險協會所屬的許多保險公司和保險經紀人,經營著來自世界各地的幾乎任何類型的保險業務。勞埃德保險社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一個保險組織,由許多個體的承包會員組成。每個會員根據其擁有的資產和經營的業務量繳納數額不同的保證金,由勞合社的管理委員會保管。只要提出擁有10萬英鎊的證明,並繳納2.5萬英鎊的保證金,就可以承做保險費不超過10萬英鎊的生意,成為會員。這些會員按各自承保的險別,組成聯合小組(辛迪加),各小組的成員多少不一,有的小組會員達1000個以上。1982年勞合社屬下的會員數已由1962年的5126個增至20156個,聯合小組由271個增至429個。
6. 股市歷史
上交所成立於1990年12月9日,當時在上交所上市的企業有8家,有趣的是,8家上市公司中還有兩家關聯企業,上海飛樂股份和上海飛樂音響,俗稱「大飛樂」和「小飛樂」。「大飛樂」要比「小飛樂」大得多,僅從員工規模看,一個約2,700人,另一個只有50人。「大飛樂」的總經理也是「小飛樂」的董事長,其「父子」關系不言而喻。事實上,「小飛樂」的發起單位之一便是「大飛樂」的前身「上海飛樂電聲總廠」。但從市場化或股份制的資歷而言,「小飛樂」成立於1984年,是最早的股份制企業之一,而「大飛樂」建立於1987年。更為重要的是,1986年,***會見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董事長約翰.范爾霖,後者向***贈送了一枚紐交所徽章,憑它可以在紐交所自由進出。***回贈了一張「小飛樂」的股票,這就是「父以子貴」了。「小飛樂」1984年發售股票時,也未在媒體上刊登招股公告,只在當地市民報紙《新民晚報》上報道了一則創立大會的新聞。
「小飛樂」、愛使股份與另一家延中實業有一個共同的特徵,就是沒有國家股,當時被稱之為「集體企業」,俗稱「街道企業」。延中實業據說是為安排失業(當時叫待業)人員而建。申華電工也沒有國家股,但它是極具中國特色的鄉鎮企業,董事長兼總經理瞿建國是當時川沙縣孫橋鄉副鄉長和工業公司總經理。
8家上市公司中,身份最高貴最富國企意味的是真空電子,1989年,它在全國最大的100家電子企業中銷售額排名第十二,利稅總額則是第二。真空電子在1991年6月的市值是8.6億多元,占上海股市總市值的60%以上。不過,真空電子就像後來許許多多的大型國企上市公司那般,很少有投資者喜歡,但又無法忽視它。真空電子最有名的事件是其首任董事長薛文海公開揚言中小股東無足輕重,他雖道出了真實狀況,但其粗魯的態度簡直無法讓人接受。
8家上市公司有一個共同之處——每年都分紅,而且股息率很高,這在此後許多年的大部分上市公司身上再也不會出現了,投資者們不得不以追求資本利得為目標。當年的股份公司在不能交易的情況下,也只能以股息來吸引人了。當然,所謂的高股息是和當時的高通脹背景聯系在一起的,這些上市公司的股息率大多都是18.75%,它正是當年一年定期儲蓄存款的利息率。最高的股息率是22%,1989年由豫園商場和鳳凰化工發放。
特區深圳證券交易所也在1991年7月3日正式營業,掛牌企業有深發展、深萬科、深安達、深金田和深原野。深發展盡管是一家股份制銀行,但考慮到姍姍來遲的中國金融改革,它能上市,在15年前是件令人驚訝的事情,所以深發展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都是市場上的一顆明星。深萬科當時還是一家非常不起眼的地產公司,只是裡面有一個聰明的企業家王石,他為了盡量擺脫控股國企「婆婆」的影響,利用深圳市委急於改革的心情,直接要求市委書記支持萬科成為股份制公司。還有一家公司深原野也頗具典型,因為它是中國股市最早出局的玩家。
原野是第一家中外合資的上市公司,在1987年成立的時候,國家股佔了60%,港資佔20%,還有兩個個人股東各佔10%,其中一個叫彭建東。但過了不到兩年時間,原野只剩下了兩個股東,一個是佔5%股份的深圳國企,另一個是香港公司,佔95%股份,背後的控制人便是彭建東。原野上市後,彭建東將股價炒高,然後套現。1992年7月7日,原野停牌,直到1994年1月才改名為「世紀星源」復牌。期間究竟發生了何事,當時沒有對外披露,只是法院後來以挪用公司資金罪和侵佔罪的名義將澳大利亞國籍的彭建東驅逐出境。
除了原野的中小股東之外,沒有多少人對此深究和憤怒,也沒有多少人想到原野這類上市公司會在今後泛濫成災。
(二)不完善、不健全的證券公司
進入上交所後,我的主要工作是擔任《上海證券交易所專刊》的記者,顧名思義,這是交易所辦的一份報紙。中國的許多改革的特色是「只做不說」,悄悄地幹完,等大家發現,「生米已煮成熟飯」。國家對待交易所的態度也一樣,不準主流媒體播報股市信息,可股市恰恰是最市場化的,沒有公開的信息,這個市場一定會死掉。上交所索性自己辦報,向廣大投資者進行市場推廣。
除了股市行情之外,可報道的信息十分有限。上市公司只有8家,而交易所的會員單位1990年時僅有26家,其中以信託投資公司為主,佔了14家,證券公司僅有6家,還有就是城市信用合作社(我有兩天調研完5家信用社營業部的經歷)。上海的證券公司主要有3家——萬國證券公司、申銀證券公司和海通證券公司。申銀證券背後的銀行是工商銀行上海分行,海通證券公司屬於交通銀行體系,萬國證券則是一家股權較為分散的公司。萬國和申銀等證券公司原始資本的積累離不開對國庫券的套利。當時,中國各地市場因投資者市場意識不同,國庫券價格差異很大,把黑龍江的80多元國庫券弄到上海,就能賣到100多元。但當時沒有什麼電子化交易,國庫券全是實物券,面額最大的才10元,2,000多萬元的國庫券總得需要裝十幾個麻袋、十幾個箱子,租一節火車皮,配上多名經濟警察和槍支押運回上海吧。有意思的是,個體投資者也在做同樣的事,有個叫楊百萬的人就是這樣發家的。中國證券公司的經營水平一直不高,行為與一個散戶或暴發戶沒有什麼兩樣,命運從一開始就註定了。
另外,當時的券商充分利用不對稱的信息優勢乃至違法獲得先機來牟取暴利。萬國證券的總裁管金生在1989年去中國人民銀行上海分行金融管理處串門,看到了1988年國庫券准備在一個星期以後上市的內部文件,趕緊以黑市價75元買進,一上市就是104元,大有斬獲。萬國證券的行動引來了其他證券公司的跟風,最後皆大歡喜。
很多年來,中國股民真正有多少人,一直是個謎,原因是為了操縱股市、提高認購和配售新股中獎率等原因,個人或投資機構收集了大量的非股民身份證,然後開戶,俗稱為「拖拉機」,結果把中國股民弄得面目全非。但在1991年夏天的3個月中,我很幸運地見到了幾乎所有的上海股民(佔了當時10萬中國股民的絕大部分)。上交所為了無紙化交易,也為了消滅黑市,要求投資者本人必須來浦江飯店換取新的股票賬戶。交易所所有員工從下午到深夜12時加班加點工作,我的崗位是最後將賬戶遞給客戶。整整3個月,拿著小喇叭喊號的我看到了無數張臉,那是很真實的事情,不似後來,市場變得越來越玄虛了。
(三)市場的狂亂與挫折(「810」事件)、中國證監會的設立(1991年下半年-1992年)
1991年6月上海浦江飯店門外站著不少投資者,他們在議論著該不該買股票和買什麼股票,我記得自己站在他們中間,太陽曬得有點吃不消。到了7月,大家已經沒什麼可以議論的了,因為市場每天單邊上場,而且都漲停在0.5%的漲停板上。由於普遍惜售,像鳳凰化工從前周成交的6,280股縮小到這周成交55股。每天空漲不是個辦法,上交所在9月30日開始以成交量調控股價,如果當天成交量不到其可上市交易量的0.3%,當天就不漲。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總會有人作出些「貢獻」,湊足成交量,然後股價繼續向上。於是,出現了世界股市上難得一見的奇觀,證券公司每天聚滿人群,看著行情大屏幕,像久旱盼甘霖那般等待幾股或十幾股的成交量,最後積累成功,延中實業2,800股,真空電子1,500股,大飛樂400股,愛使電子85股,申華電工110股,小飛樂65股,豫園商場40股,鳳凰化工2,140股,股價上漲,大家欣喜若狂,一齊鼓掌。它之所以給我們印象如此深刻,是因為以後的中國股市一直被「擴容」壓力所困擾,也就是說,發行的股票總是多於市場中的資金,不會出現在股市中買不到股票的現象。但是,這個奇觀還是預示了以後中國股市的宿命——荒誕的政策不斷地扭曲市場,市場又時不時作出離奇極端的反應,讓政策制定者惱羞成怒或焦慮萬分,用更離奇的政策來束縛或刺激市場,然後市場奄奄一息或亢奮異常,接著政策又……造成上述現象的原因不難理解,上交所成立一年後才出現了第一家新上市公司興業房產。中國人民銀行上海分行一直不願意讓新公司上市,造成粥少僧多,供不應求。
那時的深圳市場又是另一番景象,深發展的擴股遭到股民的反對,1991年8月11日其股價曾狂跌41.6%,在證券公司前的一名婦女目睹此景當場暈倒。9月6日,深指已從全年最高點136.9點跌至最低點45.6點。當地政府一邊實施2億元資金秘密救市行動,一邊採取取消漲跌停等多種市場化方法,終於使市場反轉。
1992年年初,***南巡講話,提到了上海作為改革開放龍頭的重要性,也具體肯定了股票交易所在市場經濟中的作用,為中國股市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氛圍(當然,***的肯定是辯證的和謹慎的,一方面講要大膽試,又說搞得不好就關)。3月,原來的上海市市委書記、上交所的創建者,當時已是國務院副總理的朱基公開稱贊深圳市場比上海成功的報道,深深刺激了上交所的總經理尉文淵。他越過主管單位中國人民銀行上海分行,直接向市委領導申請全面放開上海市場的股價,讓市場自己說話,終於形成了股價天天小漲、最後變暴漲的局面。例如豫園商城的股價就從800多元/股上漲至10,500元/股(10年後,一些中國股市投資者高喊要創造第一個百元股的奇跡,卻未考慮到豫園商城早就是萬元股了。即使將百元1股拆細至1元1股,豫園商城也是中國第一個百元股票)。
深圳臨近亞洲金融重鎮香港,它所在的地域廣東又得改革之先機,要比當時正欲改革起飛的上海,在市場意識方面成熟得多。如果不是出了「810」事件,上海股市在幾年之內是很難超越深圳的。
1992年8月7日,深圳市宣布當年發行5億股公眾股,發售500萬張抽簽表,中簽率為10%,每張抽簽表可以購1,000股。在大牛市中,新股是市場的寵兒,如何公平公正地發行確實不是件容易的事兒。由於每張身份證可花100元買一張抽簽表,不僅全國各地大量的身份證寄往深圳,據說上百萬外地人湧入了這個常住人口只有60萬的城市,各售表機構門前提前3天就有人排隊。到了8月9日早上,排隊人數可能已達100萬,當天晚上9時,500萬張抽簽表售完。未獲得抽簽表的人群目睹了種種不公正和fb行為後湧向市政府。午夜12時後,警察與示威者發生沖突,到處是石塊、汽水瓶、催淚瓦斯、水炮、電棍,汽車、商店被燒被砸,混戰持續了4個小時。事後調查,至少有10萬張以上的抽簽表被內部藏留私買,涉及金融系統幹部職工4,000多人。
盡管事後朱基副總理認定「8.10」事件是「一次技術失控事件」,但深圳市市長鄭良玉曾在公眾面前泣不成聲,他12月16日轉任江西省副省長。隨後,市委書記李灝被調回北京。
「8.10」事件觸及了中央政府的底線。中國***人深知金融穩定事關政權安危,1948年舊上海金融市場的崩潰正是國民黨垮台的直接原因之一。金融市場不能影響社會和政局的穩定,否則的話就必須關門。作為金融市場最活躍又最不穩定因素的股市能否做到這點,誰都沒有把握。上交所開業時,當時的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劉鴻儒和上海分行行長龔浩成就對尉文淵說:「半年內不出問題就是勝利。」由此可想上上下下是多麼的不確定。
因為「810」事件,深圳市場是夠得上「關門」條件的,盡管深圳市場沒有關門,卻從此元氣大傷,直到1996年才打起精神再度與上海競爭。「8.10」事件也引發了上海股市的暴跌,卻沒有讓上交所循規蹈矩,他們反而趁著上海的改革開放大肆發展,直至1995年的「327」國債期貨事件,才讓上交所領略了什麼叫「關門」。
「8.10」事件還有一個得益者是中國證監會,地方上的混亂給了北京集權的理由,於是,證監會於當年10月26日成立。
(四)本末倒置的市場營運和1994年的大暴跌(1992-1994年)
今天最能代表中國股市的量化指標是上證指數(上證指數以1990年12月19日為100點),它的最初發布日是1991年7月15日,以133點報收,到了年底的12月31日,已是292點。1992年5月21日,上海股市全面放開股價,上證指數從前一天的623點沖到1,334點,並在5月26日達到全年最高點1,429點。但由於這一年有30多隻新股票上市,比1991年增長了3.88倍,對投資者的心理沖擊和資金面壓力巨大,股指一路下滑到393點,出現了上海股市的第一次「熊市」。但不久就反彈,在當年年底,上證指數收在780點上。
與上市公司激增同步的,是股票交易額的幾十倍地放大,股票總成交金額247億元,比1991年增長了近30倍,市價總值558.4億元,增長了317.98倍。上交所的會員單位也達到75家,比以前增加了49家,交易所場內的席位也從最初的25個擴大到1992年年底的500多個,到1994年則擴大到了3,000多個。
在這個擴張過程中,出現過上海市場交易設施嚴重不足的情況,即營業部太少,投資者沒有「跑道」可以買進賣出。為了獲得營業部限量發放委託單,投資者開始通宵達旦地排隊(讓人感嘆的是,十幾年後的上海房市泡沫時,又讓我們看到了同樣的場景)。於是,上交所竟然在昔日的「跑狗場」——文化廣場中搞了一個超大型的證券營業部,100多家證券公司營業部在那兒設立臨時拒台,接受股民的委託。有些緊張的是,1992年6月1日第一次開門時,沒想到竟來了4萬人,有關方面准備不足,只得臨時關閉。6月9日,它才開始順利運行,半年後的12月,這個違反規定開設的證券經營場所才結束了它的歷史使命。
這座位於過去的法租界、植有法國梧桐的陝西路永嘉路口的「文化廣場」,後來成了鮮花集市,最近又要挪作它用了。很少人能將它和大型股票委託展銷會聯系在一起,這可能也是世界股市史上的一絕,可它確實充滿了早期的市場精神,是不「規范」的早期中國股市的象徵。
比起文化廣場股票委託點形式上的不規范,影響到中國股市長遠發展或者說讓中國股市受到不良「路徑依賴」的,是看似規范和名曰「規范意識」的文件和規定,它們非常在意股東與國家的關系,而不是從股東的權利來界定股票類型,從而衍生出許多看來富有「創造性」,但最終卻被證明不是不可行就是成為市場發展障礙的東西。比如「國家股」、「法人股」與「個人股」,就是一些當時就有點矛盾、今天更是讓人匪夷所思的概念,保險公司和投資公司從市場中直接買來的股票是不是法人持有的股票呢?為什麼它們就不是「法人股」呢?界定概念的混亂,直接導致了中國股市的結構性缺陷,股票被人為地劃為流通股和非流通股。當年的不流通,緣自於對所有制意識形態的考慮,不能讓民間力量「私有化」公有企業,但由於「法人股」與「不流通股」劃上了等號,結果後來很多民營企業的「法人股」也不能流通了。
有趣的是,只要不被稱為「法人股」或「國家股」,就可以想辦法變相流通。在1992年之前是沒有「法人股」這個概念的,只有所謂的「單位股」,這在上海市場的「老八股」當年的報表中出現過,後來有許多就化為流通股了,否則今天北大方正(當年的「延中實業」)和華晨集團(當年的「申華電工」)就不可能是全流通的股票了。
我還有好多,太長了,自己去網上找一下吧!
,
7. 簡要評述西蒙斯第商業體系中經濟比例的經濟思想史
西斯蒙第
一、時代、生平及其對政治經濟學的基本看法
讓·沙爾·列奧納爾·西蒙·德·西斯蒙第(1773—1842年)在西方經濟思想史上是一個佔有特殊地位的人物,以對亞當·斯密古典政治經濟學的懷疑為其思想特色,是現代福利主義思潮的先驅。
西斯蒙第與李嘉圖差不多是同時代人,他的代表作《政治經濟學新原理》,僅比李嘉圖的代表作《政治經濟學及賦稅原理》晚出版兩年。但他們二人在經濟理論上卻是針鋒相對的。這是當時英、法兩國不同社會狀況的反映,同時也是由他們二人不同的生活經歷所造成的。
李嘉圖生活時的英國,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已經充分發展,當時的英國社會已經基本上由資產階級、無產階級和地主階級這三大階級所構成,小生產者已經幾乎不存在了。西斯蒙第生活時的歐洲大陸,尤其是法國,1789年的大革命給它造就了一個廣泛的小農階層,革命後迅速發展的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又使這一階層處於瀕臨破產的境地,工人階級也由於機器的使用而經常處於失業狀態,而小土地所有者由於貧困和破產引起的不滿,工人對於經常失業產生的憤恨,自然會在法國經濟學的發展中得到反映。
西斯蒙第是一個古老的佛羅倫薩家族的後裔,生在日內瓦湖畔的一所庄園,他父親是一個同舊貴族有密切往來的有勢力的新教牧師。他在一所新教中學接受中等教育,後在巴黎上大學,因父親破產而輟學,到里昂一家銀行去供職。大革命爆發後,他逃回日內瓦,當革命蔓延到瑞士以後,他與其父因同貴族交往密切而被捕入獄。出獄後全家遷居英國。一年半以後重回故鄉,但不久又移居義大利,他們在義大利買了田莊。他在經營農庄的同時開始研究經濟學和歷史。
1800年,西斯蒙第重返故居,成為日內瓦市商會的秘書。1803年,他出版了《論商業財富》一書,在這本書里,他完全贊同亞當·斯密的觀點。16年後,即1819年,出版了他的主要經濟學著作《政治經濟學新原理或論財富同人口的關系》。這本書的出版,使他名聲大振,從而也就奠定了他在西方經濟學史上的特殊地位。他在1837年,又出版了一部兩卷本的《政治經濟學研究》,進一步論證了他在《政治經濟學新原理》中所闡明的理論觀點。西斯蒙第一生的著作很多,他既是一個經濟學家,同時,又是一個歷史學家。學術思想繼承法國學術教養的傳統,屬於法國學者的行列。這里主要論述他在《政治經濟學新原理》中所提出的經濟觀點。
西斯蒙第在主觀願望上是真誠地忠實於勞動人民的,在他的著作中充滿著對勞動者的深切同情。在政治立場上,他擁護拿破崙,把反拿破崙聯軍的勝利稱作是反動勢力的勝利。作為一個思想家,他特別看重獨立思考的精神,他曾因擔心不能自由闡述自己的觀點而拒絕擔任大學經濟教授的邀請,同時,他也為保持思想的獨立性而拒絕接受拿破崙授予的榮譽勛章。他於1842年去世,終年69歲。
西斯蒙第寫《論商業財富》一書時,曾是亞當·斯密學說的忠實信徒,但隨著歲月的流逝,他發現許多事實與他所信賴的經濟學原理不相符合。他通過對英國社會經濟的研究,看到生產增加了,可是享受的收入卻減少了。英國所積累的如此巨大的財富究竟帶來什麼結果呢?除了給各個階級帶來憂慮、困苦和完全破產的危險以外,另外還有什麼呢?他認為英國的一切災難的產生只是由於它遵循了錯誤的經濟方針。而這種錯誤方針在他看來是來源於正統的經濟學,即亞當·斯密和李嘉圖的經濟學。他指出,這種學說不管應用在什麼地方,當然可以增加物質財富,不過,那些學說也會使每個人應得的享受量減少;如果說那些學說的目的在於使富者更富,那末它也同樣使窮者更加貧困,更加處於依附地位,更加被剝削得一干二凈。因此他感到有必要對亞當·斯密的學說作出修正。他說,我們同亞當·斯密都一致認為:勞動是財富的唯一源泉,節約是積累財富的唯一手段;但是還要補充一句:享受是這種積累的唯一目的。
西斯蒙第對亞當·斯密學說的修改,是從經濟學的研究對象和目的開始的。他責備亞當·斯密沒有始終保持自己的主要宗旨——財富與國民享受的關系,他定義政治經濟學是研究一定的國家絕大多數人能夠最大限度地享受該國政府所能提供的物質福利的方法的科學。在他看來,研究政治經濟學的目的是增進人的物質福利。他反對李嘉圖關於研究政治經濟學的無限制增加財富的觀點,並反對李嘉圖用增加生產和減少消費來增加財富的方法。他認為,增加財富並不是政治經濟學的目的,而只是使大家享福的手段。從這種觀點出發,他認為政治經濟學的研究對象是全民收入的確定及這種收入的分配。
從西斯蒙第對政治經濟學所下定義來看,經濟學的目的不是告訴人們經濟本身的運行機制及如何利用這種機制,而是告訴人們合理的經濟應當如何運行。從這種觀點出發,他強調了政治經濟學的倫理性質,政治經濟學不是單純計算的科學,而是道德的科學。強調這門科學需要良心正如需要理智一樣。
西斯蒙第對經濟學的對象、目的和性質的這種看法,是與他對財富的看法密切關聯的。他認為財富不是目的,只是達到目的的手段。他反對為了財富這個手段而犧牲目的。他認為財富這個手段所要達到的目的是人們的物質享受,享受是積累財富的唯一目的。他認為只有增加了國民享受,國民財富才算增加。
二、對生產均衡進行條件的分析
由於西斯蒙第把財富看成是滿足人們物質慾望的手段,因此,他特別重視需求因素對財富形成和增長的重要意義。他把願望或需要與勞動並提,當作形成財富的一個條件。一個人的勞動產品要供給別人消費,而他自己卻要消費別人生產的東西。雖然生產與消費之間的直接聯系對商品生產社會中的個人來說不再存在,生產和消費之間的種種比例不再固定,也不為人所清楚地了解,但對於整個社會來說,它的全部生產都應該用來消費;如果它生產的年產品送到市場上找不到消費者,再生產就會陷於停頓,國家也就會由於過剩產品而陷入滅亡。因此,生產的增加只有在相應的消費也隨著增加時,才是穩定的增加,才是對社會有益的。他把生產與消費的均衡當作再生產的條件,並指出了當生產超過消費,出現失衡狀況時,物價會下跌,生產會縮減,因而國家就會遭受困苦。
西斯蒙第認為,在商品生產社會中對生產起約束作用的消費並非慾望意義上的消費,而是受收入調節的有支付力的消費。
西斯蒙第把個人收入定義為地租、利息、利潤和工資。至於國民收入,他認為由兩部分構成,一部分是利潤(他把地租、利息等都包括在利潤之中),另一部分是工資。他肯定收入調節著消費,但對於消費與收入之間的關系,他只考慮了兩種可能,即消費等於收入和消費大於收入。他認為消費大於收入將侵蝕資本,如果是個人,那就要破產,如果是國家,那就要致窮。他認為消費應當與收入相等。當消費與收入相等時,他認為生產與消費均衡的再生產條件就變形為生產與收入相等。他認為年產品僅由兩部分構成,一部分是財富所生的利潤;另一部分是勞動階級的生活資料。這樣,生產與收入相等的再生產條件就變形為年收入與年產品相等,即年收入全部用於交換年產品。
綜上所述,可以把西斯蒙第關於靜態(即年收入不增加)條件下再生產的均衡條件表示如下:總需求(≡總消費≡總收入)=總供給(≡消費基金≡年產品)。
西斯蒙第並沒有滿足於繪出靜態條件下再生產的均衡條件,他還考慮了動態條件下,即收入增長情況下的均衡問題。要考慮收入增長時的均衡,就必須分析投資需求對均衡的影響。他在考慮這一問題時,實際上只考慮了資本家把全部的資本增加額都用於僱用追加勞動這一情況。資本家在第一年增加的收入,一部分用於提高自己在第二年的消費,另一部分則形成資本的增加量,用於在第二年增加僱傭勞動。這樣,資本的增加最終只是引起消費的增加。按照這種新增資本全數用於僱用勞動的假定,可以把他關於動態條件下再生產的均衡條件表示如下:
t年總需求的增量(≡t年總消費的增量≡t-1年總收入的增量)=t年總供給的增量(≡t年消費基金的增量≡t年年產品的增量)。
簡單說來,西斯蒙第的均衡條件,不論靜態或動態,最主要的就是生產必須和收入相等;他進而分析了收入的決定因素和從供給方面決定生產的因素。對於收入,他指出,生產出來的產品在商品生產社會中並不直接形成生產者的收入,只有當它被別人所需要,它的價值才能實現,才能轉化為生產者的收入。簡單說來,收入不僅取決於產品多少,而是取決於這些產品是否為社會需要,有多少為社會需要。
從供給方面影響生產的因素中,主要是資本的數量。西斯蒙第基本上正確地劃分了固定資本和流動資本。但他在考慮再生產的均衡問題時,時常把資本僅僅當作是支付給勞動者的工資。這樣,資本量的大小便決定了僱傭勞動量的大小,從而決定了年產品的多少。根據他的再生產均衡條件,決定了年產品的資本也必須和收入保持一定的比例關系,或者說資本應當和消費需要保持一定的比例關系,以便使資本所引起的年產品與消費需要相等。他認為資本不足時,由於資本所帶來的收入較高,故能夠促進節約和鼓勵節約,促進資本形成。但如果現有資本由於資本家或政府的揮霍而突然減少,那就會引起災難。它一方面使減少的資本所引起的年產品將低於消費需求,另一方面將使一部分工人失業。他認為資本不足雖然不好,但資本超過消費需要則更壞,它導致利率下降;資本家競爭激烈,不顧需求;對勞動的需求不穩定,先是需求大,爾後需求減少,從而引起人口過剩。在他看來,資本不足和過多都不好,只有與消費需求保持一定比例的資本數量,才是均衡生產發展所必需的。
由於西斯蒙第常常把資本僅僅當作是資本家准備支付給工人的工資,所以他認為資本的數量決定了勞動需求;因此,資本和人口也要保持合適的比例。西斯蒙第把資本看作是資本家節約不消費的結果,所以資本家揮霍,使消費超過收入,侵蝕資本,或資本過多,都不利於在資本和人口之間保持適當的比例。
總之,在西斯蒙第看來,生產均衡進行的條件就是消費等於生產,年收入等於年產品;從這兩個等效的基本條件中推出的派生的條件是資本與消費相互間保持一定的比例以及資本與人口相互間保持一定的比例。
西斯蒙第的上述觀點繼承了法國古典經濟學的創始人——布阿吉爾貝爾及重農主義者魁奈等人重視國民經濟重大比例關系的思想,表現了法國古典經濟學獨特的優良傳統。他的上述觀點,從今天的眼光來看,屬於宏觀經濟學的范圍。他不像英國古典經濟學家那樣注重分析一種商品的價值決定,而是研究整個社會生產水平的決定,他用年產品和年收入兩個宏觀經濟變數的均衡來決定生產水平。由於他沒有考慮收入中的儲蓄因素,暗中假定全部收入用於消費需求,故實際上他是用總供給與總需求的均衡來決定國民生產水平的。從這個意義上講,他是當代西方宏觀經濟學的一個早期表述者。他的上述論點,可以看成是他關於國民經濟生產水平決定的宏觀經濟理論。他的宏觀經濟理論有許多不足:1,把總需求歸結為消費需求,忽略了投資需求。2,對收入與消費之間的關系作了不合現實的假定。他只考慮了消費大於收入和等於收入的兩種情況,沒有考慮第三種可能,消費小於收入,沒有考慮總儲蓄這一宏觀變數。這使他的危機理論表現出內在的矛盾,並使他的宏觀理論以不準確的形式表現出來,即以年收入=年產品,而不是以總需求=總供給的等式來表示均衡條件,而年收入=年產品的形式包含著循環論的邏輯錯誤。因為他強調收入是決定於生產的,而生產決定於消費,最終又決定於收入。盡管有這些不足,他仍然是第一個用總量均衡方法研究宏觀經濟的經濟學家。
三、對資本主義經濟危機必然性的論述
西斯蒙第認為上述生產均衡進行的條件,並不是任何時候都自然存在著的。他堅決反對薩伊所提出而為李嘉圖所篤信的供給自動創造需求的定律。他注意到,在資本主義社會中,有支付能力的消費需求經常低於生產所可能達到的高度,生產是在經常的失衡狀態中進行的。他分析了消費需求低於生產的原因。概括起來說,這個原因就是在資本主義社會中隨著生產的增長,收入從而消費卻沒有同比例上升。而這又是由於勞動者與生產資料的分離,資本家對市場缺乏了解,以及競爭所引起的技術進步而造成的。
在西斯蒙第看來,正由於工人與生產資料相分離,在勞動市場上就處於不利地位,差不多總是把自己的要求壓到最低限度,結果工人的收入以及消費需要必然變得極其有限。
西斯蒙第意識到,整個社會的生產要受到整個社會的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的限制,因此「社會一定要根據需要來調整生產,以便使市場擴大,使任何生產者都不陷於困境,但是,每個生產者並不是根據普遍的需求而是按照他所掌握的資本來安排他的生產的。他認為,在資本主義社會中,每個生產者財產的整個發展完全靠他的市場的擴大。但他並不能決定增加整個社會的收入以便增加總的社會需求,因此便力圖增加總需求中對自己那部分產品的需求,這樣他就與自己的同行展開爭奪顧客的價格競爭。這種部分的手段就是加強分工,使用機器等。
西斯蒙第分析了分工和大機器的發展給資本主義帶來的巨大影響。他承認分工和大機器的發展導致生產力的巨大發展,科學的巨大發展。但是機器和發明所產生的生產能力,只有當消費和它按比例發展時,才是有利的,或者它能增加勞動者更多的休息時間,那也是有利的。他還談到,如果被機器代替的人能在其他地方找到工作,這種代替就是有利的事情。換言之,只要機器發明不導致勞動者的失業,那就是一件好事。但他清醒地看到,如果整個社會的消費量不變,如果沒有對外貿易,那麼機器發明的結果就是在提高生產力的同時導致工人的失業。即使有對外貿易,可輸出過剩產品,那麼最後又產生了這樣一個時期,整個文明世界完全變成了一個市場,這時,在一個新的國家裡再也找不到新的顧客。因此,外貿只不過把機器發明所必然引起的失業災難暫時推遲而已。他承認,雖然機器發明會降低商品的價格,使消費者能以更便宜的商品來滿足需求。但是這點小利比起它帶來的勞動的縮減是得不償失的。他指出,由於勞動被縮減了,那種認為機器發明能使窮困階級買到所生產的商品,從而也就能增加消費量,是極端荒謬的。他承認,個別商品會由於機器發明而增加消費量,但絕對不能增加總消費量,因為機器發明引起失業,而失業引起整個國家收入的減少,而收入減少引起的消費縮減必然使國家更貧困。由此,他認為在資本主義社會中,機器發明,工業的進步,能大大加強人類不平等現象的趨勢。而整個社會的總消費也將由於收入分配的不平等而減少,消費上的平等結果總是擴大生產者的市場;不平等,總是縮小市場。因為富人對奢侈品需求的增加並無助於彌補窮人消費需求的減少,只不過增加了對進口奢侈品的需求。於是,他指出,財富集中到少數私有者手中,會使國內市場縮小,迫使工業尋求國外市場,從而要使工業受到更加巨大的波動的威脅。
西斯蒙第認為,與分工和大機器同步發展的資本積累,雖然由於流動資本變為固定資本,無須有相應的消費就能創造將來的一項生產,即對資本品的投資需求也有助於維持生產,但終將導致生產和消費之間可怕的不平衡。他認為這種不平衡引起的危機有助於恢復資本主義社會中的生產秩序。
西斯蒙第看到了分工、大機器和技術進步給社會帶來的危害,但並沒有把這些危害歸於技術進步本身。他所反對的決不是機器,決不是發明,決不是文明,反對的是現代的社會組織,這個社會組織剝奪了勞動者的一切財產,使他除了自己的雙手,其他一無所有,他沒有任何抵抗競爭的保障,沒有任何避免瘋狂的競爭的危害的保障,他是註定要遭到犧牲的。假使大家彼此平分大家共同勞動所生產的產品,那末任何技術發明在任何情況下都對大家有利;因為技術每向前發展一步,每人都能自由選擇是少勞動多休息,還是同樣勞動多享受一些。在今天,並不是發明不好,而是勞動果實的分配不合理。他看到了,正是僱傭勞動制度使技術進步給社會帶來災難。他的結論是,市場占人口大多數的工人的消費需求極其有限,而資本家為了得到市場又不斷採用增加生產的分工和大機器,這樣市場的飽和才是人們所竭力追求的生產方式的必然結果。
西斯蒙第的巨大功績是他早在1819年就指出了資本主義社會中生產過剩經濟危機的必然性。正是由於這一點,他才在經濟思想史上佔有特殊的地位。他在論證危機必然性的過程中,猛烈地抨擊了供給自然創造需求的薩伊定律,並對李嘉圖把生產的增長當作唯一目標的見解表示了疑問。這樣,西斯蒙第就以他對正統經濟理論的懷疑成為西方經濟學史上早期異端派的代表。
西斯蒙第在分析經濟危機的根源時,已經在一定程度上觸及了資本主義的基本矛盾,這表現在他把危機的根本原因歸結於勞動群眾與生產資料的分離,以及以這種分離為基礎的勞資對立之上。他也觸及了整個社會生產的無政府狀態對危機的影響。在分析危機的根源時,因為他的宏觀理論忽略投資需求(或者稱作生產資料的實現),所以無法認識到正是投資需求的巨大波動才使資本主義產生周期性的危機。投資需求的巨大波動是以群眾的消費不足為深刻背景的,因此,他用消費不足來直接說明危機的成因,就無法解釋為什麼持續存在的消費不足會引起周期性的危機。因為他忽略投資和儲蓄,所以他暗含的假定是收入全部用於消費。在這種假定下,如果說群眾消費不足,就是說群眾收入不足,但這不一定導致危機,只要富人花掉全部收入。如果說消費不足是指全社會的,那就是說全社會收入不足。而他又認為勞動群眾收入的減少是因為富人收入的相應增多。這就與全社會收入不足的論點發生了沖突。如果他的見解是隨生產增加,收入也相應增加,但主要集中在富人手中,而富人將把收入花費在進口的奢侈品上,從而縮小國產消費品的市場,於是剩餘的國產消費品將輸出,但最後會在整個世界都飽和後重新出現過剩。那麼,他的上述見解暗含的假定就是生產國產消費品的部門,在出現過剩之後仍難以撤出資本。且不說這種假定的現實性如何,即使它是成立的,那麼他的理論也只能證明個別產品的過剩是可能的,卻無法證明產品的普遍過剩。由此可見,他分析危機原因時的基本假定,即收入全部用於消費,從邏輯上講,蘊含著否定普遍過剩危機的結論。這說明,他關於危機必然性的理論,雖然符合事實,但關於危機原因的分析,在邏輯上是缺乏嚴謹性的。
盡管有種種不足,考慮到他是在1825年以前提出危機理論的,那這些不足就都是可以諒解的,他畢竟是第一個闡明危機理論的經濟學家。他認為為了克服危機,可以採取三種辦法:第一,利用准備出售的富裕產品養活無處出賣勞動力的工人,讓他們建造世俗或宗教的公共建築物;第二,鼓勵富人過奢華的生活,讓他們消費窮人的勞動;第三,給所有的公眾提供一項腦力勞動或一種愛國的工作,以便打發由於技術進步而節省下來的勞動時間。
四、對資本主義的批判及其經濟浪漫主義的改良綱領
西斯蒙第是一位目光敏銳的觀察家,一位對人類富有同情心的嚴厲的批評家。他看到了資本主義社會是一個充滿著各種矛盾的社會,他尖銳地批判了資本主義制度的各種弊端。比如,指出資本主義生產的目的,只是為了財富而忘記了人;指出自由競爭和追逐個人利益乃是資本主義一切罪惡與禍害的根源;指出資本主義使用機器的矛盾性;指出人口過剩乃是資本主義制度所固有;指出資本主義分配的不公平、不合理,大量揭示了資本主義社會的兩極分化和無產階級貧困化的過程及事實。
西斯蒙第承認,在指出我認為什麼是原則、什麼是正義以後,我並沒有制定執行手段的能力。這說明了他改良主義綱領的搖擺特徵。有時他主張改變生產資料的所有制,使生產關系適應生產力,但並不主張建立公有制。他反對同時代的空想社會主義者,認為他們的原則是不值一駁的。他強調平分財產不能鼓舞人的勞動熱情。他留戀過去的時代,主張用小私有制來代替資本主義的大私有制。具體說來,他主張在農業中由政府扶持宗法式農業,在工業中反對大工業制度,主張建立為數眾多的小作坊,讓工人分享老闆的利潤,得到較長的受僱用時間。他主張用法律來實現他所希望的改良。他確信只有當人們能夠設法建立一個彼此關心的集體,來代替工業企業家和被他們僱用者彼此對立的制度,使農業工人分享土地收入,使產業工人分享自己產品的時候,產業階級才能幸福,才有實際而持久的繁榮進步。
西斯蒙第主張政府去控制生產力以適應生產關系,由政府去調節消費、生產、收入、資本及人口的發展,使它們合於比例。為了避免生產與消費之間的沖突,他甚至反對促進技術進步、生產增加的專制制度。在對策方面,他最有價值的還是提出了不少旨在維護工人利益的改良主義主張,除了前面已經提到過的利潤分成之外,他還是在法國第一個主張制定工廠法的人。他要求政府採取措施,使勞動者能避免競爭的危害,實行休息日制度,在工資中包括對疾病、失業和老年生活的補貼、等等。他的這些改良主張,雖然在當時根本無法實行,他自己在臨終前不久,也萬念俱灰地寫道,我要走了,一生沒有對這個世界產生哪怕是微不足道的影響,以後也將一無所成。然而歷史是公道的,他的福利主義的政策主張最終在歐洲得到了實現,並且將在更多的地方實現。
8. 美國股市每天成交額大概是多少
不知道你具體問那一天的美股成交額,一般美國股市報出的成交量以股數為多,很少報出成交多少億。美國股市一般成交量是: 每天 金額在1300-3000億之間!美國是中國的十倍左右---回顧上月,美股一周成交量 (定義為紐約證交所所有股票成交量加上Nasdaq 所有股票成交量)為21.78億股。 需要一提的是美元指數,原油期貨,銅,鋁和黃金分別上下浮動-0.19%,-5.74%,-0.42%,0.96% 和-0.64%。 在過去一周,具有影響力的經濟消息和數據回顧如下: 受中國進出口數據大幅攀升的鼓舞S&P 500指數連續6天攀升,美國鋁業公布財報顯示盈 利不及市場預期。 美國第2大銀行JP Morgan率先公布了09年第四季度的盈利情況,盈利雖超出市場預期,但 主營收入下滑和信貸損失繼續高企感到擔憂,投資者擔心銀行業的盈利前景。 周四,美國公布商業庫存增長速度超出預期,抵消了零售銷售下滑及初請失業金人數增多 等利空數據的影響。 美國總統奧巴馬要求華爾街金融機構在未來十年繳納一項總額最高1170億美元的稅收,來幫助償還納稅人在政府拯救金融業計劃中所蒙受的損失。
例如2009年7月31日 美國紐約交易所總成交 6,220,794,500股。納斯達克系統總成交 2,297,524,750。美股有成交量高有低,而且還有幾個股市。Knight Capital Group公布,4月份日均交易額為222億美元,較3月的212億美元增加4.6%,較去年4月的221億美元增加0.5%。紐約交易所:每天平均400億美金左右!這些數據僅供參考。
9. 國誠量化波段指標公式支付0.1是騙人的嗎
不是騙局。量化交易是十分專業的領域,需要金融、數學、物理甚芹咐至是心理學方面的深入積累和研究。之所以有這種論調是因為很多人打著量化交易的旗子騙人,因為專業度太高所以很多人不明所以。下面我就來說說什麼是量化交易
什麼是量化交易
量化交易,就是電腦依照模型自動化進行交易股票或者期貨產品。對量化交易來說,最重要的是模型的建立,其中一般來說是藉助現代統計學和數學的方法,利用計算機技術從海量的歷史數據中尋找能帶來超額收益的規律以制定策略,並利用數學模型驗證及固化這些規律和策略,然後通過程序化交易嚴格執行。美國傳奇人物詹姆斯.西蒙斯,是量化交易的標桿人物,由其運作的大獎章基金在1989-2009的二十年間,實際的平均年化收益率高達60%以上。這樣的業績表現,比同期標普500指數年均回報率高出20多個百分點,即使相較金融大鱷索羅斯和股神巴菲特的操盤表現來說,也遙遙領先十多個百分點。
量化交易的四大特點
一、紀律性
所有的決策都是依據模型做出的。
紀律性首先表現在依靠模型和相信模型,每一天決策之前,首先要運行模型,根據模型的運行結果進行決策,而不是憑感覺。
紀律性的好處很多,可以克服人性的弱點,如貪婪、恐懼、僥幸心理,也可以克服認知偏差;
紀律化的另外一個好處是可跟蹤。
二、系統性
具體表現為「三多」
首先表現在多層次,包括在大類資產配置、行業選擇、精選個股三個層次上都有模型;
其次是多角度,定量投資的核心投資思想包括宏觀周期、市場結構、估值、成長、盈利質量、分析師盈利預測、市場情緒等多個角度;
再者就是多數據,就是海量數據的處理。人腦處理信息的能力是有限的,當一個資本市場只有100隻股票,這對定性投資基金經理是有優勢的,他可以深刻分析這100家公司。但在一個很大的資本市場,比如有成千,上萬只股票的時候,強大的定量投資的信息處理能力能反映它的優勢,能捕捉更多的投資機會,拓展更大的投資機會。
三、套利思想
定量投資正是在找估值窪地,通過全面、系統性的掃描捕捉錯誤定價、錯誤估值帶來的機會。定性投資經理大部分時間在琢磨哪一個企業是偉大的企業,那個股票是可以翻倍的股票;與定性嫌差純投資經理不同,定量基金經理大部分精力花在分析哪裡是估值窪地,哪一個品種
四、概率取勝
這表現為兩個方面,
一是定量投資不斷的從歷史中挖掘有望在未來重復的歷史規律並且加以利用。
二是依靠- -組股票取勝,而不是一個或幾個股票取勝。
我國目前量化交易的現狀
近年來量化基金不斷發展,行業龍頭幻方的管理規模更是從2015的5億到2021年6月達到了1000億。
9月1日,市場成交額創出近年新高,達1.7萬億,不過今天市場成交額0.99萬億,距離萬億一步之遙。此前有傳聞「量化交易貢獻了A股萬億成交的一-半交易量」。但根據從業人士的測算,量化交易對慶困全市場流動性的貢獻上限大概在30%以內。但不可忽視的是,量化會帶來巨大的跟風盤,以知名的光大「烏龍指」事件為例,2013年8月16日,光大證券72億的買單,短期就帶動了300多億資金入場,造成上證指數突然上漲5.96%,59隻權重股觸及漲停。
量化交易橫行的情況下,我們投資者應該怎麼辦?
量化和機器軟體程序化交易已經存在,我們無法視而不見,更不能自欺欺人。理論上,所有短線交易,只要是模型化的,量化都能取代。只是時間長短而已。
我們要做的:
第一,研究量化,重視量化。要研究一套與量化策略和平相處的模式。
第二,揚長避短。量化優勢的地方,我們就不要去跟他搶飯碗,量化無法企及的地方,我們可以去發揮人的優勢。比如,理解力,相對中長線,基本面的理解力,等等。
第三,打不過,也可以考慮加入。可以把自己成熟的交易模式給量化化。以夷制夷。
10. 對沖基金之父:48歲才籌集10萬美元發行第一隻對沖基金
阿爾弗雷德·溫斯洛·瓊斯
1952年,就在瓊斯創立自己的基金3年後,一篇名為《投資組合選擇》的短文發表了。作者哈里·馬克威茨提出了兩個觀點:其一,投資的藝術不僅僅是將收益最大化,而是將風險調整收益最大化;其二,投資者所承擔的風險大小不僅取決於他所擁有的股票,還取決於股票之間的相關性。至此,現代投資組合理論誕生了,而瓊斯早已在實踐中貫徹了這樣的理念。
在華爾街,有成千上萬的金融機構和投資者,對沖基金經理是其中最神秘的一群人。他們行事作風低調,卻往往在金融市場上呼風喚雨。他們當中有廣為人知的投資精英,包括大鱷索羅斯,靠「量化黑盒子」成名的詹姆斯·西蒙斯,還有在2008年金融危機中令人印象深刻的保爾森。外界對他們的評價莫衷一是。有人指責他們是金融市場嗜血的禿鷲,但索羅斯卻表示自己只是「保守的成功者」。
作為對沖基金的創始人阿爾弗雷德·溫斯洛·瓊斯(Alfred Winslow Jones),沒有上過商學院,也沒有計量金融學博士頭銜,更沒有在大摩、高盛這樣的「天才孵化器」里接受啟蒙。相反,他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社會學家,喜愛談論國際形勢。
瓊斯直到48歲的「高齡」時才籌集了10萬美元,並於1949年在布羅德街(Broad Street)一所破舊的辦公室里發行了第一隻「對沖基金」(Hedge Fund),意外地開創了一個持續至今的新投資架構。
社會學家跨界金融
1900年,阿爾弗雷德·溫斯洛·瓊斯出生在澳大利亞。他的父親是通用電氣在澳大利亞的業務主管,鑒於這種背景,他們是澳大利亞第一個有車的家庭。
富裕的家庭背景令瓊斯衣食無憂。長大之後,瓊斯隨父母回到美國定居,並遵循家族的傳統進入了哈佛大學就讀。1923年,瓊斯從哈佛大學畢業。與當時變動不安的時局相似,瓊斯並不確定自己究竟想要什麼,他曾花了一年時間周遊世界,又在一個投資咨詢公司做過統計分析師。最後,他參加外交部考試,進入美國國務院。
1930年,瓊斯作為美國副領事被派往柏林。當時,德國已經出現了蕭條的經濟年景。大量的失業工人成為德國社會最大的難題。在德國工作期間,瓊斯寫了兩篇關於德國工人狀況的文章:一篇談論食物,另一篇談論居住。
在德國的這段經歷令瓊斯發現了自己的興趣所在。直到多年之後,瓊斯早已成為華爾街知名的富翁,他的談話內容更多是關於國際政治形勢而不是金融。
1934年,瓊斯回到紐約,成為哥倫比亞大學社會學專業的研究生。而在當時,瓊斯根本沒有思考過進入金融業的事情。當時的華爾街還未從1929年10月的暴跌中恢復元氣。到1932年,道瓊斯指數較1929年的最高點下降了89%。
股災之後,美國進入了長達四年的經濟衰退。投資者從市場撤離,忙亂的經紀業務變得冷清。據說從證券交易所旁邊著名的街道經過時,透過開著的窗戶只能聽到玩西洋雙陸棋時擲骰子的聲音。
1941年,瓊斯的研究成果以《生命、自由和財產》為名出版,並成為標準的社會學教科書。《財富》雜志發表了這篇論文的濃縮版,並供應給瓊斯一份記者的工作。當時,瓊斯負責《財富》雜志生活板塊的編輯,他寫了各式各樣題材的報道,涵蓋商業到教育領域。
1949年3月,瓊斯在《財富》雜志上發表了一篇名為《預測的時尚》的文章。這是他轉向金融業的契機。在這篇文章中,瓊斯利用自己的社會學知識對「傳統的老套的預測股票市場走勢的方法」運行了批判。
「舉個例子來說吧,1946年夏天道瓊斯工業指數在5周內從205點下降到163點,這造成小小的恐慌。然而在股票市場下跌之前,公司的經營狀況很好,甚至在股票下跌的同時也保持了良好的業績,是從未有過的良好業績。」瓊斯在文章中一針見血地寫道。
在這篇文章中,瓊斯認為根據貨運汽車裝載、商品價格以及其他經濟數據計算股價的方法已經過時。二戰結束後,美國經濟大繁榮,但是華爾街卻置身事外。1949年12月31日,道瓊斯指數也僅僅達到200點,只是1940年點位的兩倍,而在同一時期里,美國的國民生產總值已經增長到了原先的3倍,公司利潤的增長更是遠遠不止這個比例。
批判了基本分析方法後,瓊斯把重點轉移到一個他認為更有效的前提——價格的變動由投資者可預測的心理模式造成。錢可能很抽象,只是一串數字元號,但它也是一個媒介,通過它,貪婪、恐懼和嫉妒都呈現出來,它是大眾心理的反映。
當瓊斯發表這篇文章時,他已經從《財富》雜志辭職並成立了世界上第一隻對沖基金。這並不是說他突然對金融有了熱情,只是——他需要錢。關於這一點,多年之後瓊斯在接受美國《機構投資者》雜志記者Peter Landau采訪時,曾坦率地表示自己從華爾街掙錢的目的是為了從商業活動中抽出身來,「重拾我對社會事務的興趣」。
這也是瓊斯成立基金的初衷。他曾表示,自己的合夥人大多在科學和藝術領域有所專長,他希望他們能不為金錢所困,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擅長的領域並有所成就。
保守的投機者
瓊斯的投資事業始於百老匯街上一個只有半個房間大小的辦公室。他向自己的一個合夥人溫斯洛·卡爾頓旗下的保險公司租了一些地方。在創業初期的一天里,早上卡爾頓開車到瓊斯的公寓接他,然後他們一起到東區的辦公室。
在這里,他們根據市場的趨勢運行交易。專業投資者通常的做法是在股市即將上漲之前大量買入股票,而在股市即將下跌之前則將股票變現,持有大量現金。瓊斯對這種做法運行了改進。
當市場趨勢暗示牛市來臨時,瓊斯借款購買股票。而當熊市來臨時,瓊斯並不僅僅將股票變現,他通過做空股票減少風險。也就是說,基於股價下跌的預期,他向其他投資者借入股票並賣出,到時候再以低價買入,這樣便可獲利。
杠桿效應和賣空策略在20世紀20年代的時候都被用到過,不過絕大部分都是一些拿自己的錢投資的人。但是1929年的災難讓這兩種方法臭名遠揚,對受託打理他人存款的專業人士來說,它們過於激烈。瓊斯的創新就是看這些方法怎樣可以不過激。瓊斯一直在強調自己是通過「投機的手段達到保守的目的」。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是瓊斯作為一個社會學家的「道德本能」。他在采訪中表示,如果自己不能遵循這一原則,那麼「我在晚上都睡不好覺」。
事實上,雖然瓊斯創立了第一家對沖基金,但類似的投資方法並不新鮮。上世紀20年代時,就有經紀人採用了對沖基金的管理模式。著名經濟學家凱恩斯就於1919年創辦了一家實質上相當於對沖基金的公司。
在一戰後的投機大潮中,凱恩斯通過對美元做空英鎊和對馬克、法郎、里拉做多英鎊積累了巨額財富。在這些輝煌戰果的鼓勵下,他於1919年創辦了一家公司,實質上相當於一家對沖基金。
凱恩斯的基金於1920年1月1日開始運營,到2月底就增值了近20%。然而當年3月和4月,英格蘭銀行意外提高利率,使得對美元做空英鎊的凱恩斯受到了不小的損失。
與單純的投機者不同,瓊斯希望利用這種投資策略更好地對抗市場風險。因此,即便沒有趨勢表明市場要下跌,瓊斯也通過做空一部分股票作為一種慣常的預防措施。這使得他能大量買入有希望升值的股票而不必擔心道瓊斯指數下跌。
在1961年私下散發給外部合夥人的招股說明書中,瓊斯用一個例子解釋了套期保值的魔力。他假設有兩個投資者,給他們每人10萬美元,再假設他們同樣擅長選股,而且對市場持樂觀態度。
第一個投資者用傳統的基金管理原則投資,用8萬美元買他認為最好的股票,剩下的2萬美元買無風險債券。第二個投資者按瓊斯的方法投資,借入10萬元使資金總額達到20萬美元,然後用13萬美元買好股票,賣空價值7萬美元的不好的股票。
這使第二個投資者在做多時有了多樣化的優勢:有13萬美元,他可以買更大范圍的股票;這同時也使他有較低的市場持有:用價值7萬元美元的空頭平衡7萬美元的多頭,所以他的「凈持有」為6萬美元,而第一個投資者是8萬美元。這樣,對沖基金的投資者就同時擁有了較低的擇股風險和較低的市場風險。
理論先行者
瓊斯發明了對沖策略,這種策略聽起來很精彩,但其本身並不是利潤來源。只有選擇正確的股票才能放大這種優勢,而如果選股錯誤,那麼對沖策略也會放大劣勢。
這一點並不難理解。因為股票之間的波幅不同,因此買入價值1000美元的波幅小的股票並賣空價值1000美元的波幅大的股票,並不是一個真正的套期保值。如果市場平均上漲20%,波幅小的股票可能只漲10%,而波幅大的股票也許漲了30%。
如何將不同股票的波幅以及相對應的持股比重結合起來,使得整個投資組合的利益最大化?這是瓊斯一直在思考的問題,也是他比同時代人的高明之處。通過研究每隻股票和大盤指數之間的相關性,瓊斯發明了一種「速率計算」的方法來確定不同股票的波幅大小。
瓊斯考察了自1948年以來西爾斯-羅巴克的大幅價格波動,並確定它的波幅相當於市場平均值的80%。於是他將西爾斯-羅巴克的「相對速率」定為80。另一方面,有些股票的波幅大於整個大盤,比如通用動力公司的相對速率為196。
顯然,買賣同等價值的西爾斯-羅巴克公司和通用動力公司的股票就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套期保值。在向投資者出具的報告中,瓊斯指出投資的好壞並不取決於股票的速率,但要理解一隻股票對投資組合的影響,就得根據它的速率調整持股的多少。
1952年,就在瓊斯創立自己的基金3年後,一篇名為《投資組合選擇》的短文發表了。作者哈里·馬克威茨提出了兩個觀點:其一,投資的藝術不僅僅是將收益最大化,而是將風險調整收益最大化;其二,投資者所承擔的風險大小不僅取決於他所擁有的股票,還取決於股票之間的相關性。至此,現代投資組合理論誕生了,而瓊斯早已在實踐中貫徹了這樣的理念。
在瓊斯的投資中,他要決定的第一件事就是買哪些公司的股票,第二就是用杠桿效應決定冒多大的風險。
從20世紀50年代初開始,瓊斯請經紀人運行「模擬投資」。每個人分別選出他最看好和最不看好的股票,並關注它們的變化,就好像在做真正的投資一樣。
瓊斯用這種虛擬投資組合作為選股理念的來源,他用統計方法將選股的效果和市場變化的效果區分開來,使得他可以確定每個經紀人的投資業績,再根據他們選股的好壞對他們運行補償。
在瓊斯之前,華爾街投資機構的受託人是根據資產管理規模獲得報酬,而不是績效。他們的收入主要依賴於客戶運行證券買賣時所繳納的傭金,所以他們有極強的動機去鼓動客戶頻繁交易,不論這些交易是不是符合客戶的最大利益。而瓊斯的方法打破了這個模式,使得每個人都是選股人,從而徹底擊敗了華爾街。
牛市結束
據美國作家塞巴斯蒂安·馬拉比在《富可敵國:對沖基金與新精英的崛起》一書中透露,到1968年,瓊斯的累計回報率幾乎高達5000%,這意味著l949年投資的1萬美元現在相當於整48萬美元,他遠遠超過了競爭對手們。在1965年之前的5年,瓊斯的收益率是325%,遠遠超過當時最熱門的共同基金225%的收益率。
盡管到了20世紀60年代,瓊斯已經成為家財萬貫的人物,但直到1964年,瓊斯的公司還是美國惟一一家對沖基金公司。瓊斯從來不在報紙上為自己的基金做廣告,以保持其「私人」性質。甚至在基金公司合夥人即將突破100人時,瓊斯選擇另開一家新的合夥公司,以規避法律登記和監管。
在20世紀五六十年代,幾乎沒人理解瓊斯的投資方法。瓊斯這么做當然無可厚非,當投資者的技巧被對手了解並模仿時,他的優勢也隨之消失了。
然而,到了1966年,一篇新聞報道讓瓊斯成為媒體的焦點。卡羅·J·盧米斯首次對瓊斯基金的組織結構和投資策略運行了報道。這篇報道指出,瓊斯的基金比大部分共同基金的業績都要好。
隨後幾年,瓊斯的基金輝煌的業績激發了一些投資者的競相效仿。他公司的內部資金經理人紛紛離開公司創立資金的對沖基金。1964年底,在瓊斯公司工作時間最長的基金經理辭職,創立一隻競爭性基金,還帶走瓊斯的一些客戶。
到1968年,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記錄在案的對沖基金達到140家,而全世界大約有200隻對沖基金。
然而此時危機的種子已悄悄埋下。20世紀50年代至60年代末,是美國經濟空前繁榮的時期。工業生產年平均增長率50年代為4.0%,60年代為5.0%。1970年與1950年相比,美國工業生產增加了1.24倍。
繁榮的經濟催生了華爾街長達10年的大牛市。1954年,美國國民生產總值從3654億美元下降到3631億美元,而道瓊斯指數卻增長了125點,在2月13日創下了大蕭條之後的新高——報收於294.03點,這是自1930年4月以來的最高點。而到當年12月份的時候,道瓊斯指數終於沖破了1929年的最高紀錄——381.17點,此時離1929年已經過去了25年。
這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牛市,此前與華爾街毫不相關的人開始關注股市,電台和電視評論員開始供應選股建議。而身處其中的經理人們更是早已將「套期保值」原則拋到腦後。他們認為賣空是只有失敗者才做的事情,相反,他們加大了杠桿效應的利用度。
然而20世紀60年代末,隨著通貨膨脹、越戰、石油危機的影響,美國經濟形勢開始惡化。1967年10月,聯邦貼現率還在4%的水平,但到了1969年初,它就上漲到了5.5%。到了4月份,這一利率進一步提高到6%,這是1929年以後從未達到過的高水平。
同時期的道瓊斯指數也反映了市場對經濟狀況的擔憂。1968年底,道瓊斯指數報收於943.75點,但到了1969年7月末,該指數就下降到了801.96點,跌幅為15%,這是近10年來的最大跌幅。當瓊斯公布到1970年5月為止的年報時,他不得不告訴客戶他的情況比大盤更糟——他虧損了35%。而同期標准普爾500指數只下跌了23.4%。
1984年後,瓊斯逐漸離開了自己奮斗半生的基金行業,在另一個領域找到了自己生命的價值——和平隊。和平隊由美國總統約翰·肯尼迪在1961年成立,它的使命包括:向國外供應技術援助,幫助美國以外的人員了解美國文化以及幫助美國民眾了解別國文化。
有趣的是,即便在公益組織中,瓊斯也念念不忘「對沖」的概念。他以和平隊為藍本創建了一支「反和平隊」(Reserve Peace Corps),資助其他國家的志願者來到美國,與美國人一起工作,了解美國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