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房地產市場與股票市場有什麼關系
中國股票市場和房地產市場相生相剋的辯證關系,因為兩者分別是虛擬經濟和實體經濟的代錶行業,每當中國房地產市場低谷時資金就會湧入股票市場,反之亦然。目前中國股市沉寂了多年,而房市價格卻節節上漲成為社會矛盾的焦點,政府、企業和民眾必須在彼此利益博弈中尋求平衡,否則就會引發泡沫破裂崩盤的危機。不過作為一個以資源換發展的農業國家,在世界競爭中沒有高端優勢行業支持的情況下,必然選擇持續大規模的城市化道路不斷激化內部市場需求,以拉動經濟增長。所以長遠看來中國的房地產市場仍然會是經濟的支柱行業之一,只是經常會有間歇式的調整以期平衡矛盾化解社會危機。
⑵ 一般情況下,投資者花錢買了股票,買股票的錢會流入什麼地方
炒票已經成為了當代人的一種理財方式,越來越多的人選擇投資股票,但是在投資股票的時候,我們一定要了解股票的市場操作和運作,多學一些股票相關知識,才能讓自己在股市裡分一杯羹。投資者購買股票的錢有一部分流到了上市公司,之後就會在股民間流動,還有的被券商和國家以手續費和印花稅收取了。
在整個股市中有幾千隻股票,他們一同推動了股市的流動性,讓它一直處於一個生態循環,所以在股市中有人賺錢,也有人虧錢。所以我們在炒股的過程中,不僅要學習股票的相關知識,還要有獨特的眼光,對於股票的分析一定要透徹,這樣才能確保我們能夠在股市裡賺到錢。
⑶ 如何理解股市交易的資金流入流出
中國股票波動性的分解實證研究
宋逢明/李翰陽
【摘 要 題】證券市場
【正 文】
一、概述
在金融學領域中,波動特性一直是重要的研究內容。目前對中國股票市場波動性的研究,大多以滬市、深市兩市場指數為對象。得到的結論普遍認為中國股票市場存在較劇烈的波動,與西方尤其是美國較為發達的股票市場相比,中國股票市場的波動顯著大於它們的市場波動。但是分析中國市場的特性後,可以認為分解股票的總體波動性,在股票的市場風險和個別風險兩個層面上對中國股市的波動進行實證研究是具有一定意義的。
首先,市場中有大量的散戶投資者,而其中相當數量的散戶持有大量個股而非投資組合。盡管機構投資者逐漸成為市場的主導力量,但是散戶投資者及其投資總量仍在市場中佔有很大比例。根據markowitz(1952)的資產組合理論,這一類投資者不能夠做到分散化投資,對於他們來說企業個別波動的影響的程度決不亞於市場波動帶來的影響。其次,市場具有高度不完全性,缺乏完善的機制和足夠的金融工具。雖然傳統理論認為20至30隻股票的資產組合可以很好地實現風險的分散化從而消除這些股票的個別風險,但在中國市場中由於缺少做空機制和必要的金融工具,也不能全部做到風險的分散化,構成這一組合的股票的個別風險不可忽視。
除這些特點外,中國市場中的投資理念變化也強調了分解總體波動性的意義:近年來,中國市場中價值投資理念開始逐步被普遍採納,對於某些特定股票的重視被加深,而分散化的做法反而逐漸淡化,所以股票的個別風險情況就顯得尤為重要。還有,中國的市場中存在大量的投機者甚至是賭博者利用某一隻股票在市場中的定價偏差進行套利,此時他們就充分暴露在這一隻股票的個別風險之下,而不是市場的總體風險。而且市場中曾經有嚴重的炒作行為,這類行為也大大影響了股票的個別波動。
基於上述分析,可以認為對於股票的總體波動進行分解,分別對市場波動性和個別波動性進行實證研究是有重要實際意義的。但是,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很少有研究者將總體波動性分解,並同時在不同層面(市場、公司)對波動性進行實證分析。campbell,lettau,malkie和xu(2001)發現,在美國股市中,盡管市場波動並未增加,但是在1962年到1997年間,個別公司的不確定性大大增強了。但是,目前對這一現象的解釋尚無定論。對於中國市場的情況,宋逢明和江婕(2003)得出的結論是1998年以後的中國股票市場的總體風險與s&p500成分股所代表的美國股市相當,但是中國股市中的系統風險一直高於美國市場。
下面我們將先介紹研究中採用的波動分解模型和波動度量的估計方法,然後著重分析不同波動成分的變化趨勢並對其成因進行簡單的分析。
二、波動性的分解模型和估計方法
1.波動性的分解模型
本文的研究中,將一隻股票的收益分解為兩部分:市場收益與個別收益。通過這種分解,我們可以構造衡量個股的兩種波動的度量,這兩種波動之和就是該股票收益的波動,所採用的方法優點在於無需計算股票間的協方差以及個股的β。
根據capm模型,我們可以得到一種個股收益波動的分解方式:
(1)var(r[,it])=β[2][,im]var(r[,mt])+var({圖}[,it])
其中r[,it]為個股的超額收益,r[,mt]為市場超額收益,且capm模型本身有r[,mt]與{圖}[,it]正交。但是這種分解的缺點是難以估計個股的β,且個股β是隨時間變化的。為解決這一問題,下面我們給出一種簡化的模型,該模型不需要個股β的信息。同時,該模型可以對個股收益的方差進行類似於(1)的分解。
首先,考慮如下不需要β的個股收益模型:
(2)r[,it]=r[,mt]+ε[,it]
注意在模型(2)中,r[,mt]與ε[,it]不是正交的,因此在計算個股收益的方差時不能忽略協方差項。根據模型(2),個股收益的方差為:
附圖{圖}然而,這里的方差分解又一次引入了個股的β。
但是,對整個市場內的所有個股收益的方差進行加權平均便消除了帶有個股β的協方差項:
(4)∑[,i]ω[,it]var(r[,it])=var(r[,mt])+∑[,i]ω[,it]var(ε[,it])=σ[2][,mt]+σ[2][,εt]
其中σ[2][,mt]=var(r[,mt]),σ[2][,εt]=∑[,i]ω[,it]var(ε[,it])。根據這種分解方法,我們就可以利用模型(2)中的殘查項ε[,it]來構造一種不需要個股β的平均個別波動度量標准。加權平均波動∑[,i]ω[,it]var(r[,it])可以理解為隨機選取的個股的波動期望值(隨機抽取到股票i的概率等於其在市場中的權重ω[,it])。
2.數據及波動性成分的估計
本文採用在上海證券交易所和深圳證券交易所交易的a股股票數據來估計基於模型(4)的個股超額收益分解所得到的等式(4)中的波動成分量。樣本期從1990年12月19日始,至2001年12月31日終。這一樣本期內,股票數量發生了巨大變化,從期初的8隻增加到期末的1133隻、股票的日交易數據共計1,311,427組。為了得到模型(2)中的個股超額收益(r[,it])和市場超額收益(r[,mt]),採用的無風險收益是人民幣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
為估計等式(4)中的兩種波動成分量,採用下列步驟。令s為計算收益的時間間隔,本文主要採用股票日收益數據進行估計。令t為計算波動的時間間隔,本文中t一般指月。在時間間隔t內的市場收益波動,以mkt[,t]表示,由下式計算:
附圖{圖}
其中μ[,mt]是時間間隔t內市場收益r[,ms]的均值。市場收益是利用時間間隔t內所有個股收益加權平均得到的,取每隻股票當月的流通市值占總流通市值的比例且不考慮現金紅利再投資情況作為該股票的權重。這樣就得到了股票第一部分波動,即市場波動的估計量。
對於股票第二部分波動,即個別因素造成的收益波動,首先要根據公式(4)計算個股超額收益與市場超額收益的差ε[,is]=r[,is]-r[,ms],然後計算個股在時間間隔t內的波動:
附圖{圖}
如前所述,為了消除計算中的個股之間的協方差量,必須對整個市場內的所有個股收益的方差進行加權平均。由此得到了衡量各股票個別因素造成的平均波動的估計量,以firm[,t]表示:
附圖{圖}
經過上述步驟,就得到了衡量市場內個股的市場風險和個別風險的兩個估計量mkt[,t]和firm[,t]。
三、不同波動性成分的趨勢分析
根據上述模型和估計方法,即可對中國市場的股票收益波動情況進行分解研究。首先按照前面的估計方法,估計出市場波動以及個別股票波動這兩部分波動量的大小,進行圖形分析。圖1(a)顯示了中國股市中市場波動成分隨時間變化的情形,包含了在上交所及深交所上市的所有a股股票,並按照流通市值進行加權平均,從圖中可以初步看出市場波動成分有一定的下降趨勢,但是不夠明顯。
圖1(b)對圖1(a)中的數據進行滯後12階(即數據滯後一年)的簡單移動平均,進一步表明市場波動成分有下降的趨勢。1990年至1991年股票樣本數量及交易量太小,波動不明顯,但1992年初,市場波動值約在0.020到0.025之間,至2001年底樣本期末,市場波動值約為0.05。尤其是1994年中期過後,市場波動的下降趨勢更為明顯。
圖2(a)則顯示了中國股市中個別因素波動成分隨時間變化的情形,從圖中可以初步看出個別波動成分隨時間沒有明顯的趨勢。圖2(b)同樣是圖2(a)中數據進行滯後12階移動平均的結果。圖中有一定的趨勢,但是很不明顯。期初波動值約為0.020,至2001年底,波動值約為0.010。從整體上看,圖像較為平緩。
附圖{圖}
圖2 中國股票個別因素波動(firm[,t])
從圖形分析中可以看出,中國股市的市場波動成分在樣本期內有較為明顯的下降趨勢,而個別因素的波動成分在樣本期內有下降,但是不明顯。而且兩列時序數據都有持續的波動,說明其變化趨勢有可能是隨機性的。因此,除了進行圖形分析,要確定兩種波動成分的時間序列數據是否有確定性趨勢,還是僅僅為隨機性趨勢,還需要進一步進行計量經濟學分析。
⑷ 上市後股民購買股票的錢公司可以用來投資項目嗎
今年參與購買理財產品的上市公司越來越多,規模也越來越大。去年僅有778家公司參與,規模約7000億,今年不管是公司數量還是金額,都有了顯著的上升。
只能說今年一些理財產品的收益率確實不錯,加上今年房地產調控,給房市平添了不確定因素,如果所在的行業不景氣,辛辛苦苦地經營還不如理財收益高,很多投資者就會更願意把資金投入理財產品,以獲得穩健的收益。反正上市公司不缺資金,缺了還有大把的股民願意投。
但是,A股有一個奇特現象,就是這些上市公司一方面對我們說,公司為了提高資金利用率,為了帶來更多的收入,把閑置資金拿去購買理財產品了。
我花錢買股票,上市公司反而拿著股民的錢,去買了理財產品
但是你這邊說有錢,那邊又說沒錢需要融資,為什麼不用自有資金進行再投資,而是反復通過再融資來開發項目呢?
行行行,募資不能用來購買理財產品,所以你先把自有資金購買理財,再把融資用於項目研發,算是一種提高資金利用率的方法,但是你們有沒有考慮過,這樣做,有可能損害我們股民的利益啊?
我花錢買股票,上市公司反而拿著股民的錢,去買了理財產品
風險這么高,不如我自個兒買理財
如果上市公司反復再融資,而投資的項目卻沒有什麼太大的利潤,會攤薄股東的權益。而且不排除會不會出現利益輸送,不斷攤薄股東權益的可能。
如果上市公司有著足夠的誠意,投資的項目具有高額的盈利,投資者的權益還是有著或多或少的暴漲的,但是目前來看,為投資者利益著想的公司真的是,少!
還有某些不務正業的公司,主營業務沒啥起色,完全依靠著理財收益讓財報更加好看,不經意得了"股神"的名號。
⑸ 股票和房地產有什麼相互關系
當前國內股市火爆,吸引了各方眼球,決策者密切注意,很多學者也紛紛發表宏見,縱論是真牛市還是幻像。但這里我不想點評股市火爆背後的原因,想關注的是,股市火爆之後,那些獲豐厚收益而暢懷開心的股民們會把盈利用到何方,特別是到底會把多少比例的盈利用到擴大自己的消費上。
真正意義的個人浮動資產
在過去,中國經濟主要是靠投資拉動,政府行為處於主導。但現在已經慢慢過渡到靠內需推動的時代,居民的消費行為對經濟增長起到決定性作用,而且這個重要性會越來越大。這時候,居民在消費傾向上的微小變化對宏觀經濟的影響都能凸現出來了。
在計劃經濟時代,中國人基本上都沒有什麼個人資產,消費完全由收入決定,而絕大多數的收入就是靠工資,而工資高低又是由宏觀經濟,更准確地說,宏觀經濟中的實體部分來決定的。
居民的生活消費是完全被動地接受宏觀經濟作用,特別是國家政策和政府投資的作用。那時候,條件好一點的人能有一些現金和銀行儲蓄存款或者一點黃金,再後來,又開始擁有些國債和企業證券。中國居民們逐漸累積屬於自己的個人資產,其消費模式也不再是當月吃光工資,有多少用多少,而會開始做長遠決策和短期決策相結合,跨期消費。但這些個人資產收益小而穩定,資產價值幾乎不會發生波動,也不會對居民的消費發生任何意外的沖擊和干擾。
1991年國內股市開通,中國居民們開始擁有真正意義上的個人浮動資產。股市的第一桶金和幾輪牛市熊市變換行情讓很多人積累了大量的股票資產,也讓更多人認識到股市的陰晴變化之快,股價的變化無常。相當比例的人因為股市行情的一點波動就會使生活處境和消費能力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
當房子有了價格
中國居民的經濟生活在上世紀90年代還遇到另外一件大事:房地產市場的放開。這意味著住房不再是免費發放的福利品,房子可以買賣了,有價格了,而且這個價格還會變化,且變化還很快、很大。
當資產價格變動引起居民消費的變動,這就是我們所說的「財富效應」。這個話題在國外已經被研究了很長時間。如前面所說,因為現金和銀行存款、債券等資產價值變化很小,一般人們主要討論股票市場和住宅房地產的財富效應。早在20世紀70年代,著名經濟學家、曾因為創立「生命周期消費假說」而獲1985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的莫迪格亞尼(Modigliani)就在一系列文章中就提出,假定勞動收入不變,財富每增加1美元會導致美國消費者支出增加5美分。從那時起,資產價值變動對消費的財富效應就逐漸成為經濟學尤其宏觀方針政策研究的一個討論重點。莫迪格亞尼的5美分論斷也被廣泛引用,包括成為美國宏觀經濟決策的參考。
之後的研究雖然對這個論斷有一些微調,但總體上經濟學界承認,財富變動會引起消費變動。
學者們開始區分股票價值變動對居民消費的長期效應和短期效應,直接效應和間接效應。長期和短期效應從字面上就可以理解,是僅僅影響當前消費支出,還是會作用到很久之後的消費決策。直接效應,簡單來說,就是覺得自己變富了,至少手頭變闊綽了,就想多花錢了。
有人就此質疑,股票盈餘還停留在賬面時候不存在這個效應,「紙面財富」只有真正賣了、套現了、落袋為安了,才可能算是財富。但如果套現了,那隻是一次性收益,該股民不會預期將來每次都遇上好運氣,不會認為自己的一生收入(勞動收入+資產收益)真的發生重大改善,那麼最多有短期效應,長期來看就沒有什麼了。所以,有人認為間接效應更重要。
直接和間接效應
所謂股票市場的間接財富效應,是指股票價格的變動,會被人們認為是重大的宏觀基本面信息,導致人們對未來經濟發展的預期發生改變,從而影響居民的消費支出。簡單來說,股市上升會讓你對未來更加樂觀,你因此增加消費。你會預期到未來收入會增加,那麼何不現在就開始消費。但如果如此去理解股票市場的間接財富效應,那股市財富效應就變得沒有什麼實際意義,因為如果股票上升本身就不過是個傳導信號的作用,並不是效應發生的真正根源,股價和消費只是有形式上的統計關聯�correlation而不是真正的因果關系(causality),那就沒必要過多關注股票價格本身了,還是回到經濟基本面來看消費了。
所以,對股票的財富效應是不是在真正「發生-結果」機制意義上的存在,學界還是有很多爭議。不過筆者以為,可以從另外一種角度來理解股市間接財富效應:股市獲利,即使沒有套現,感到成功的幸福和喜悅,也會增加消費,犒勞一下自己。
宏觀經濟學界主流的看法認為,股市的財富效應存在,而且正反兩面都有:即股票價格上升會刺激消費,那麼股票下跌也應該打擊人們的消費慾望,抑制消費支出。所以,在2001年互聯網泡沫崩潰,多國股市價值短短一年內損失一半多,美國和很多發達國家的政府、央行、學界都曾出現很大恐慌,十分擔心因為股市的災難,造成居民個人資產價值劇烈貶值,人們的生活消費支出會大大萎縮,那麼整個經濟都會陷入沉重衰退而難以自拔。但這種擔心卻沒有來到,美國和歐洲各國的居民消費支出不僅沒有出現大幅度降低,反而還保持相當的堅挺。中國其實也經歷過類似的階段,不過我們的股市沒太經歷互聯網泡沫,漲跌周期跟國際股市不是很同步,加之股市在中國經濟比重還是不算很大,一直以來很少有人去關注過股市的財富效應這個話題,所以決策層和學界都根本就沒有過這個擔心。
為什麼股市暴跌不會拖累居民消費支出呢?美國和歐洲各地很多學者開始爭論起來。有的說是股市財富效應的不對稱性,股市掙錢時候人們會被誘導增加開支,股市虧錢時候人們不會增加開支了,但至少也不會減少消費,也就是說,居民消費不容易向下調整,有剛性。
這時候,格林斯潘提出,股市暴跌不拖累消費,因為房價漲了。人們之前注意到,雖然1997年以後美國房地產市場就開始復甦,但自2001年以來,美國房地產市場才開始持續強勁上漲。格林斯潘就此提出,房地產價格強勁上漲帶來的財富效應十分強勁,足以抵消股市崩潰對人們消費的負面影響還有餘。
格林斯潘的論斷啟發了很多人去深入思考這個問題,有很多學者開始研究房地產的財富效應,以及跟股市財富效應的關系,研究基本都確認了房地產財富上漲對居民消費不僅有顯著正面效應,而且比股市的財富效應要大很多。
有關研究者一般認為,這首先是因為,房地產資產比股票資產的受眾面更大、分布更均衡。幾乎人人都會擁有住房,歐美國家比例一般在60%-70%,又因為房產稅,有錢人也不會擁有非常多的房子,這不像股票,股民比例畢竟不如買房比例那麼大,股票資產更往往高度集中在少數人手中,金融大亨掌握了絕大部分。
這樣,股市漲跌,只直接關繫到一小部分有錢人的資產價值,而偏偏這些有錢人的消費傾向還比較低。但房價一漲,就一下影響到非常多的人的財富,其程度不是股市所能比擬的。股市不如樓市的財富效應大,還因為,股票短期波動很大,人們一般很難知道到底自己的股市資產到需要用的時候能值多少,但房價一漲,人們一般就認為會持續很久,至少短期內不會很快被逆轉,所以敢相對放心大膽地擴大消費。
在國內,住房價格自2002年來也暴漲了很多,引發了大量非常激烈的辯論,但在宏觀層面主要集中在高房價蘊含的金融風險問題,比較少地直接談到對居民消費總量的影響。很多人會認為,房價高企會抑制居民消費。但事實是不是如此呢?筆者正在做有關研究,但在沒有細致和系統的研究之前不敢斷言。畢竟,我們的房地產市場剛剛興起,還很不成熟,有關金融配套也有很多地方跟發達國家不一樣的地方。
總的來說,股市和樓市的財富效應,對居民消費行為的影響,在國內討論得還不多,但隨著經濟進步、居民個人資產的迅速累積和金融市場的成熟健全,其在宏觀經濟運行全局中的重要性會越來越大,很有必要給予高度重視。
⑹ 買股票買房地產好不好
建議買一些科技股、或是醫葯股、家電股也不錯。。科技股總的來說是非常有潛力的,醫葯股就不用說了,家電嘛。國家調控無非就是擴大內需。增強農村購買力,那麼家電行業就是首當其沖了、地產股目前應該不大適合介入。當然長期來說地產肯定要漲的。至少目前正遇國家調控,可以觀察一段時間。可以在適當的時候逢低買入。。 以上所說是相對於長期投資來說的,如果是短線的話,可以適度向國家的政策面靠近,一有利好,而且股市反應不錯時買入,但是持有時間不能過長,兩三天見好就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