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買股票要是看財務報表要看那幾方面具體講講
財務報表一般由資產負債率表 利潤分配表 現金流量表 組成,
主要指標:
一、短期償債能力分析
1. 營運資本=流動資產-流動負債
2. 流動比率=流動資產÷流動負債
3. 速動比率=(流動資產-存貨)÷流動負債
4. 保守速動比率=(貨幣資金+短期證券投資凈額+應收賬款凈額)÷流動負債
5. 現金比率=(貨幣資金+短期投資凈額)÷流動負債
二、長期償債能力分析
1. 資產負債率=(負債總額÷資產總額)×100%
2. ① 產權比率=(負債總額÷所有者權益總額)×100%
② 產權比率=資產負債率÷(1-資產負債率)
3. 有形凈值債務率=[負債總額÷(股東權益-無形資產凈值)]×100%
4. 利息償付倍數=息稅前利潤÷利息費用
其中:息稅前利潤=稅前利潤+利息費用=稅後利潤+所得稅+利息費用
5. 長期債務與營運資本比率=長期債務÷(流動資產-流動負債)
6. ① 固定支出償付倍數=(稅前利潤+固定支出)÷固定支出
② 固定支出償付倍數=(息稅前利潤+租賃費中的利息費用)÷[利息費用+租賃費中的利息費用+優先股股息÷(1-所得稅稅率)]
三、資產運用效率分析
1. 總資產周轉率=主營業務收入÷總資產平均余額
其中:總資產平均余額=(期初總資產+期末總資產)÷2
總資產周轉天數=計算期天數÷總資產周轉率
2. 流動資產周轉率=主營業務收入÷流動資產平均余額
其中:流動資產平均余額=(期初流動資產+期末流動資產)÷2
流動資產周轉天數=計算期天數÷流動資產周轉率
3. 固定資產周轉率=主營業務收入÷固定資產平均余額
其中:固定資產平均余額=(期初固定資產+期末固定資產)÷2
固定資產周轉天數=計算期天數÷固定資產周轉率
4. 長期投資周轉率=主營業務收入÷長期投資平均余額
其中:長期投資平均余額=(期初長期投資+期末長期投資)÷2
長期投資周轉天數=計算期天數÷長期投資周轉率
5. 其他資產周轉率=主營業務收入÷其他資產平均余額
其中:其他資產平均余額=(期初其他資產+期末其他資產)÷2
其他資產周轉天數=計算期天數÷其他資產周轉率
6. ① 應收賬款周轉率=主營業務收入÷應收賬款平均余額
② 應收賬款周轉率=賒銷凈額÷應收賬款平均余額
其中:應收賬款平均余額=(期初應收賬款+期末應收賬款)÷2
應收賬款周轉天數=計算期天數÷應收賬款周轉率
7. ① 成本基礎的存貨周轉率=主營業務成本÷存貨平均凈額
② 收入基礎的存貨周轉率=主營業務收入÷存貨平均凈額
其中:存貨平均凈額=(期初存貨凈額+期末存貨凈額)÷2
① 成本基礎的存貨周轉天數=計算期天數÷成本基礎的存貨周轉率
② 收入基礎的存貨周轉天數=計算期天數÷收入基礎的存貨周轉率
四、獲利能力分析
1. ① 銷售毛利額=主營業務收入-主營業務成本
銷售毛利率=銷售毛利額÷主營業務收入×100%
② 單一產品毛利額=銷量×(銷售單價-單位銷售成本)
單一產品毛利率=(銷售單價-單位銷售成本)÷銷售單價
③ 多種產品毛利額=∑單一產品毛利額
或=主營業務收入總額×綜合毛利率
綜合毛利率=∑(某產品銷售比重×該產品毛利率)
2. ① 營業利潤=主營業務利潤+其他業務利潤-營業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
② 營業利潤=貢獻毛益-固定成本
其中:貢獻毛益=主營業務收入-變動成本=銷量×(單價-單位變動成本)
3. 營業利潤率=營業利潤÷主營業務收入×100%
4. 銷售凈利率=凈利潤÷主營業務收入×100%
5. ① 經營杠桿系數=營業利潤變動率÷產銷量變動率
② 經營杠桿系數=基期貢獻毛益÷基期營業利潤
6. 總資產收益率=收益總額÷平均資產總額×100%
其中:收益總額=息稅前利潤
7. 長期資本收益率=收益總額÷長期資本額×100%
其中:收益總額=息稅前利潤-短期利息
或=稅前利潤+長期資本利息
長期資本額=長期負債平均余額+所有者權益平均余額=(期初長期負債+期末長期負債)÷2+(期初所有者權益+期末所有者權益)÷2
五、投資報酬分析
1. ① 財務杠桿系數=普通股每股收益變動率÷息稅前利潤變動率
② 財務杠桿系數=變動前的息稅前利潤÷變動前的稅前利潤
2. ① 凈資產收益率=凈利潤÷平均所有者權益×100%
其中:平均所有者權益=(期初所有者權益+期末所有者權益)÷2
② 凈資產收益率=資產凈利率×權益乘數
其中:資產凈利率=銷售凈利率×總資產周轉率
權益乘數=1÷(1-資產負債率)
所以:
③ 凈資產收益率=銷售凈利率×總資產周轉率×權益乘數
④ 凈資產收益率=資產凈利率÷(1-資產負債率)
⑤ 凈資產收益率=[資產收益率+(資產收益率-負債利息率)×(負債÷凈資產)]×(1-所得稅率)
凈資產收益率的變動率=資產收益率的變動率×財務杠桿系數
3. ① 簡單資本結構的每股收益=(凈利潤-優先股股利)÷發行在外的加權平均普通股股數
② 復雜資本結構的基本每股收益=(凈利潤-優先股股利)÷(流通在外的普通股股數+增發的普通股股票+真正稀釋的約當股數)
③ 復雜資本結構的充分稀釋的每股收益=(凈利潤-不可轉換優先股股利)÷(流通在外的普通股股數+普通股股票等同權益)
4. 股票獲利率=(普通股每股股利+每股市場利得)÷普通股每股市價×100%
其中:每股市場利得=期末股票市價-期初股票市價
5. 市盈率=普通股每股市價÷每股收益
6. 市凈率=普通股每股市價÷每股凈資產
其中:每股凈資產=(股東權益總額-優先股權益)÷發行在外的加權平均普通股股數
六、現金流量分析
1. 現金流量與當期債務比=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流動負債×100%
2. 債務保障率=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流動負債+長期負債)×100%
3. 償還到期債務比率=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本期到期負債×100%
4. 每元銷售現金凈流入=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主營業務收入
5. 每股經營現金流量=(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優先股股利)÷發行在外的普通股股數×100%
6. 全部資產現金回收率=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全部資產×100%
7. 現金流量適合比率=一定時期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同期資本支出+同期存貨凈投資額+同期現金股利)×100%
8. 現金再投資比率=(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現金股利-利息支出)÷(固定資產原值+對外投資+其他資產+營運資金)×100%
9. 現金股利保障倍數=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現金股利額
10. 營運指數=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經營所得現金×100%
其中:經營所得現金=凈收益-非經營凈收益+非付現費用
七、業績計量與評價
1. 凈收益=凈利潤-優先股股利
2. ① 凈現金流量=凈收益+非現金費用
② 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凈現金流量-流動資產增加額+流動負債增加額-非經營活動收益
③ 自由現金流量=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資產投資支出
3. 經濟增加值=息前稅後經營收益-使用的全部資金×資本成本率=稅後經營收益-使用的股權資金×股權成本率
基本經濟增加值=息前稅後經營利潤-報表總資產×資本成本率
4. 市場增加值=總市值-總資本
5. 經濟收益=預期未來現金流入現值-凈投資的現值
6. 資本積累率=本年所有者權益增長額÷年初所有者權益×100%
其中:本年所有者權益增長額=年末所有者權益-年初所有者權益
⑵ 付現成本怎麼計算
付現成本=營業成本-折舊與攤銷=總成本-利息-折舊與攤銷
當企業資金緊張時,特別要把現金支出成本作為考慮的重點 。營業成本、營運成本、經營成本、付現成本之間關系,在項目投資這一章通常是這樣掌握的(可能與會計上的有所不同):
營業成本就是指項目投資中項目投入運營後的總成本,其口徑是包括折舊與攤銷但不包括利息(注意與總成本的區別,總成本既包括折舊與攤銷也包括利息即財務費用)
營運成本一般很少用,如果出現了,其口徑與營業成本的口徑是一致的。
經營成本,是指付現的營業成本,也就是營業成本中將折舊與攤銷去掉就是經營成本,即經營成本=營業成本-折舊與攤銷
付現成本就是指成本中用現金支付的那一部分,所以如果說「付現營業成本」就是指營業成本中扣除沒有付現的折舊與攤銷後的支付現金的那一部分。這一部分就是經營成本。
(2)股票怎麼樣找到現金營運指數擴展閱讀:
付現成本和付現費用的區別
費用:是企業為銷售商品、提供勞務等日常活動所發生的經濟利益的流出。
成本:是按一定的產品或勞務對象所歸集的費用。
兩者有如下區別:
1、內容不同。費用包括生產費用、管理費用、銷售費用和財務費用等。工業企業產品成本只包括為生產一定種類或數量的完工產品的費用。不包括未完工產品的生產費用和其它費用。
2、計算期不同。費用的計算期與會計期間相聯系,產品成本一般與產品的生產周期相聯系。
3、對象不同。費用的計算是按經濟用途分類,產品成本的計算對象是產品。
4、計算依據不同。費用的計算是以直接費用、間接費用為依據確定。產品成本是以一定的成本計算對象為依據。
5、帳戶和原始憑證不同。費用是以生產過程中取得的各種原始憑證,賬戶生產成本等。產品成本是以成本計算單或成本匯總表及產品入庫單,帳戶是庫存商品等。
6、總額不同。一定時期內,費用總額不等於產品成本總額。因為兩者的內容和價值量不同。產品成本是費用總額的一部分,不包括期間費用,和期末未完工產品的費用等。
7、作用不同。費用指標,分析其比重,了解結構變化從而加強費用管理等。產品成本指標,一是反映物化勞動與活勞動的耗費,二是資金耗費的補償,三是檢查成本和利潤計劃,四是表明企業工作質量的綜合指標。
⑶ 能給我發一份各項財務指標(如資產負債率,流動比率等)能過通過報表自動計算出來數據的excel 表格
主題:現金流量表自動計算(通過負債表、利潤及分配報表、財務分析自動生成)(有杜邦分析和標准財務比率分析)
郵箱中附件下載
⑷ 求各種率的計算方法
1、利率=純粹利率+通貨膨脹附加率+風險附加率 2、流動比率=流動資產/流動負債 3、速動比率=(流動資產-存貨)/流動負債 4、保守速動比率=(現金+短期證券+應收票據+應收賬款凈額)/流動負債 5、營業周期=存貨周轉天數+應收賬款周轉天數 6、存貨周轉率(次數)=銷售成本/平均存貨其中:平均存貨=(存貨年初數+存貨年末數)/2 存貨周轉天數=360/存貨周轉率=(平均存貨*360)/銷售成本 7、應收賬款周轉率(次)=銷售收入/平均應收賬款 其中:銷售收入為扣除折扣與折讓後的凈額;應收賬款是未扣除壞賬准備的金額 應收賬款周轉天數=360/應收賬款周轉率=(平均應收賬款*360)/主營業務收入凈額 8、流動資產周轉率(次數)=銷售收入/平均流動資產 9、總資產周轉率=銷售收入/平均資產總額 10、資產負債率=負債總額/資產總額 11、產權比率=負債總額/所有者權益 12、有形凈值債務率=負債總額/(股東權益-無形資產凈值) 13、已獲利息倍數=息稅前利潤/利息費用 14、銷售凈利率=凈利潤/銷售收入*100% 15、銷售毛利率=(銷售收入-銷售成本)/銷售收入*100% 16、資產凈利率=凈利潤/平均資產總額 17、凈資產收益率=凈利潤/平均凈資產(或年末凈資產)*100% 或銷售凈利率*資產周轉率*權益乘數或資產凈利率*權益乘數 18、權益乘數=平均資產總額/平均所有者權益總額=1/(1-資產負債率) 19、平均發行在外普通股股數=∑(發行在外的普通股數*發行在在外的月份數)/12 20、每股收益=凈利潤/年末普通股份總數=(凈利潤-優先股利)/(年末股份總數-年末優先股數) 21、市盈率=普通股每市價/每股收益 22、每股股利=股利總額/年末普通股總數 23、股票獲利率=普通股每股股利/每股市價 24、市凈率=每股市價/每股凈資產 25、股利支付率=普通股每股股利/普通股每股凈收益*100% 26、股利保障倍數=股利支付率的倒數=普通股每股凈收益/普通股每股股利 27、留存盈利比率=(凈利潤-全部股利)/凈利潤*100% 28、每股凈資產=年末股東權益(扣除優先股)/年末普通股數 29、現金到期債務比=經營現金凈流入/本期到期的債務=經營現金凈流入/(到期長期債務+應付票據) 30、現金流動負債比=經營現金流量/流動負債 31、現金債務總額比=經營現金流入/債務總額 32、銷售現金比率=經營現金流量/銷售額 33、每股營業現金凈流量=經營現金凈流量/普通股數 34、全部資產現金回收率=經營現金凈流量/全部資產*100% 35、現金滿足投資比=近5年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近5年資本支出、存貨增加、現金股利之和 36、現金股利保障倍數=每股營業現金凈流量/每股現金股利 37、凈收益營運指數=經營凈收益/凈收益=(凈收益-非經營收益)/凈收益 38、現金營運指數=經營現金凈收益/經營所得現金(=凈收益-非經營收益+非付現費用) 39、外部融資額=(資產銷售百分比-負債銷售百分比)*新增銷售額-銷售凈利率x(1-股利支付率)x預測期銷售額或=外部融資銷售百分比*新增銷售額 40、銷售增長率=新增額/基期額或=計劃額/基期額-1 41、新增銷售額=銷售增長率*基期銷售額 42、外部融資增長比=資產銷售百分比-負債銷售百分比-銷售凈利*[(1+增長率)/增長率]*(1-股利支付率) 如為負數說明有剩餘資金 43、可持續增長率=銷售凈利率*總資產周轉率*收益留存率*期初權益期末總資產乘數 或=銷售凈利率*總資產周轉率*收益留存率*期末權益乘數/(1-銷售凈利率*總資產周轉率*收益留存率*期末權益乘數) P-現值 i-利率 I-利息 S-終值 n―時間 r―名義利率 M-每年復利次數 44、復利終值S=P(S/P,i,n) 復利現值P=S(P/S,i,n) 45、普通年金終值:S=A{[(1+i)^n]-1}/i 或=A(S/A,i,n) 46、年償債基金:A=S*i/[(1+i)^n-1] 或=S(A/S,i,n) 47、普通年金現值:P=A{[1-(1+i)^-n/i] 或=A(P/A,i,n) 48、投資回收額:A=P{i/[1-(1+i)^-n]} 或=P(A/P,i,n) 49、預付年金的終值:S=A{[(1+i)^(n+1)]-1}/i 或=A[(S/A,i,n+1)-1] 50、預付年金的現值:P=A【[1-(1+i)^-(n-1)]/i】+1} 或:A[(P/A,i,n-1)+1] 51、遞延年金現值:一:P=A[(P/A,i,n+m)-(P/A,i,m)] 二、P=A[(P/A,i,n)*(P/F,i,m)] m-遞延期數 52、永續年金現值:P=A/i 年金=年金現值/復利現值 53、名義利率與實際利率的換算:i=(1+r/m)^m-1 式中:r為名義利率;m為年復利次數 54、債券價值:分期付息,到期還本=利息年金現值+本金復利現值 純貼現=面值/(1+必要報酬率)^n (面值到期一次還本付息的按本利和支付) 平息債券=年付利息/年付息次數(P/A,必要報酬率/次數,次數*年數)+(P/S,必要報酬率/次數,次數*年數) 永久債券=利息額/必要報酬率 55、債券購進價格=每年利息*年金現值系數+面值*復利現值系數 56、債券到期收益率=利息+(本金-買價)/年數/[(本金+買價)/2] V-股票價值 P-市價 g-增長率 D-股利 R-預期報酬率 Rs-必要報酬率t-第幾年股利 57、股票一般模式:P=Σ[Dt/(1+Rs)^t] 零成長股票:P=D/Rs 固定成長:P=Σ[D0*(1+g)^t/(1+Rs)^t=D0*(1+g)/Rs-g=D1/Rs-g 58、總報酬率=股利收益率+資本利得收益率=D1/P+資本利得/P 59、預期報酬率=(D1/P)+g 60、期望值: 、方差: 標准方差: 61、證券組合的預期報酬率=Σ(某種證券預期報酬率*該種證券在全部金額中的比重) m-證券種類 A-某證券在投資總額中的比例-j種與種證券報酬率的協方差 -j種與種報酬率之間的預期相關系數 Q-某種證券的標准差證券組合的標准差: 62、總期望報酬率=投資於風險組合的比例*風險組合期望報酬率+投資於無風險資產的比例*無風險利率總標准差=Q*風險組合標准差 63、資本資產定價模型: 64、證券市場線:個股要求收益率Ki=無風險收益率Rf+(平均股票要求收益率m-Rf) 65、貼現指標:凈現值=現金流入現值-現金流出現值現值指數=現金流入現值/現金流出現值 內含報酬率:每年流入量相等原始投資/每年相等現金流入量=(P/A,i,n) 不等時用試誤法 66、非貼現指標:回收期不等或分幾年投入=n+n年未回收額/n+1年現金流出量相等時同內含 會計收益率=年均凈收益/原始投資額 67、投資人要求的收益率(資本成本)=債務比重*利率*(1-所得稅)+所有者權益比重*權益成本 68、固定平均年成本=(原值+運行成本-殘值)/使用年限或=(原值+運行成本現值之和-殘值現值)/年金現值系數 69、營業現金流量=營業收入-付現成本-所得稅=稅後凈利潤+折舊=收入(1-所得稅)-付現成本(1-所得稅)+折舊*稅率 70、調整現金流量法:調後凈現值=∑][a*現金流量期望值/(1+無風險報酬率)^t] a-肯定當量 71、風險調整折現率法:調後凈現值=∑[預期現金流量/(1+風險調整折現率)^t] 投資者要求的收益率=無風險報酬率+B *(市場平均報酬率-無風險報酬率) 項目要求的收益率=無風險報酬率+項目的B *(市場平均報酬率-無風險報酬率) 72、凈現值=實體現金流量/實體加權平均成本-原始投資 =股東現金流量/股東要求的平均率-股東投資 73、B權益=B資產*(1+負債/權益) B資產=B權益/(1+負債/權益) 74、現金返回線R= 上限=3*現金返回線-2*下限 75、收益增加=銷量增加*單位邊際貢獻 76、應收賬款應計利息=日銷售額*平均收現期*變動成本率*資本成本 成本利潤率=利潤÷成本×100% 成本降低率 可比產品成本降低率是指可比產品成本降低額與可比產品按上年實際平均單位成本計算的本年累計總成本的百分比。即可比產品成本降低率是指同一產品的兩個不同時期成本相比的降低額,與前期成本水平相比的比率。 [編輯] 可比產品成本降低率的計算方法 其計算公式為: (1)可比產品成本計劃降低率=∑(某產品上年預計平均單位成本-計劃單位成本)*計劃產量/∑(上年預計平均單位成本*計劃產量)*100% (2)可比產品成本實際降低率=∑(某產品上年預計平均單位成本-實際單位成本)*實際產量/∑(上年預計平均單位成本*實際產量)*100%
⑸ 普通股權益平均余額怎麼計算,在財務報表中能找到嗎謝謝!
現代企業的財務報告分析起來十分復雜,由於不同報表使用人需要獲取的報表信息存在著差別,因此分析財務報告首先要找好立足點即報表分析的主體,只有抓准了報表使用人,解決了為誰分析的問題,才能針對具體的分析目的對症下葯。
一般來說,分析財務報告應由淺入深,循序漸進:首先應就單張表進行相關分析,把握企業的基本情況。然後再將所有財務報表結合起來計算相關比率,通過縱向比較和橫向比較,分析企業的償債能力、盈利能力和營運能力。
分析財務報告的基本思路
分析財務報告常用比較分析法,通過比較本企業不同時期的財務指標,從指標的增減變動情況中發現問題,查找原因以達到改進工作的目的,通過連續數期的趨勢變動分析,評價出企業的管理水平,同時預測企業未來的發展趨勢;通過與行業指標比較,判斷該企業在行業中所處的位置,通過同類先進企業比較,找到差距,達到吸收先進經驗的目的;通過與預算或者計劃指標比較,分析企業完成預算的程度,揭示差異產生的原因,找出管理漏洞。
表單分析 ——就是針對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及其附表分別進行相關分析。
1、資產負債表分析
(1)打開資產負債表後,首先瀏覽資產總額,結合利潤表中的銷售額和統計指標中的從業人數,判斷企業的經營規模,單從資產總額方面考慮,4億元以上為大型,4000萬元以下為小型;介於二者之間為中型(資產總額作為企業經營規模的衡量指標僅適用於工業企業和建築企業)。再看一下資產的來源即負債總額和所有者權益總額的高低,把握企業債務規模和凈資產的大小,然後通過計算資產負債率或者產權比例,進而分析企業的財務風險。
(2)了解了總體情況後,再對資產的結構進行分析,計算流動資產和長期資產在總資產中的比重,判斷企業類型。長期資產比重大的企業一般都是傳統企業,而高新技術其企業一般不需要很多的固定資產。
(3)通過計算流動資產中各項目的比重,了解企業資產的流動性及資產質量。一般情況下,存貨佔50%,應收賬款佔30%,現金佔20%,但先進的管理行業不執行該標准。
(4)計算長期資產中各項目的比重,了解企業資產的狀況和潛能。長期投資的金額和比重大小,反映企業資本經營的規模和水平。固定資產凈額和比重的大小,反映企業的生產能力和技術進步,進而反映其獲利能力,如果凈額接近原值,說明企業要麼是新的,要麼是老企業的舊資產通過技術改造成為優質資產,如果凈額很小,說明企業技術落後,資金缺乏。無形資產金額和比重大小,反映企業的技術含量。
(5)負債方面,計算流動負債與長期負債的比重,如果流動負債比重大反映企業償債壓力大,如果長期負債比重大說明企業財務負擔重。此外,還需計算負債總額中信用性債務和結算性債務的比重與流動負債中臨時性負債與自發性負債的比重,判斷債務結構是否合理;計算長期負債與總資本的比率,分析總資本對長期負債的保障程度,計算長期負債與所有者權益的比率,分析債權人風險的大小。
(6)所有者權益方面,實收資本反映企業所有者對企業利益要求權的大小,資本公積反映投入資本本身的增值,留存收益(即盈餘公積和未分配利潤)是企業經營過程中的資本增值。如果留存收益大,則意味著企業自我發展的潛力大。
(7)最後對資產的期末期初金額進行差額分析。資產總額的期末數大於期初數,說明資產發生了增值,結合負債和所有者權益項目分析資產增值的原因是借入資金、投資者投入還是自我積累轉入。如果借入資金和投資者投入金額較大,自我積累轉入少,可能是企業正在擴大規模,如果自我積累轉入金額大,說明企業自我發展的潛力大。
(8)把握了總體變化情況後,再結合賬簿和科目匯總表針對資產和權益各項目的期末期初差額分析變化的具體原因。
2、利潤表分析
分析利潤表首先應分析當期的利潤總額及其構成;其次再就企業本期的利潤率與目標值進行橫向比較,找出差距和努力方向;隨後再將本報表最近幾期的相關項目進行縱向比較,分析出企業的發展趨勢。
(1)分析利潤總額及其構成。利潤總額由營業利潤、投資收益和營業外收支凈額構成。分別計算營業利潤、投資收益和營業外收支凈額在利潤總額中的比重,判斷利潤結構是否合理;通過分析主營業務利潤和其他業務利潤占營業利潤的比重,判斷營業利潤的結構是否合理。如果處理資產的收益和投資收益比重過高,或者其他業務利潤比重過高,說明企業的經營狀況不正常,必須採取補救措施。
(2)分析企業本期的利潤率指標與目標值的差距利潤率作為相對量指標,可以對同行業不同規模的企業進行比較,常用的利潤率指標有銷售毛利率和銷售凈利率。銷售毛利是企業利潤的直接來源,因此分析銷售毛利率是利潤表分析的頭等大事。如果毛利率過低,就要考慮是價格低還是成本高。如果是價格因素造成的,就要對價格調整的利弊進行分析後,再作決策。如果是成本因素造成的,就要分析一下企業在降低成本方面還有沒有挖掘潛力。如果售價和成本都沒有調整餘地,最好還是按照薄利多銷原則,增加銷售量。對於銷售利潤率也要進行分析,對於銷售利潤率低的商品,要分析出是毛利低還是費用高,如果費用過高,則應在費用控制方面下大力氣。
(3)針對利潤表中的各項目進行縱向分析。就利潤表中項目進行縱向比較,是報表分析中較常用的方法,通過比較,可以找出企業經營軌跡的變化趨勢,分析出發生這種變化的原因。
列舉數期的利潤金額,在歷史數據中選擇正常年份的指標作為基期,計算出經營成果各項目(按利潤表的項目順序列示)本期實現額與基期相比的增減變動額和增減變動率,分析本期的完成情況是否正常、業績是增長還是下降。
將本期的營業收入構成和營業成本費用結構與合理的基期指標相比計算出項目結構的增減變動,分析結構變動的原因,判斷結構變動是否正常,對企業的發展是否有利。
分析現銷收入和賒銷收入的增減變動,分析企業的營銷策略和收款策略的合理性。
3、現金流量表分析
分析現金流量表首先應對現金流入和現金流出的結構以及流入流出比進行分析,判定現金收支結構的合理性。對於一個健康的正在成長的企業來說,經營現金凈流量應當是正數,投資現金凈流量應當是負數,籌資現金凈流量是正負相間的。
其次利用現金流量表主表的數據結合資產負債表和利潤表通過經營現金凈流入和投入資源的比值計算企業獲取現金的能力。這些指標包括銷售現金比、每股現金凈流量(或者凈資產現金回收率)和總資產現金回收率。
銷售現金比=經營現金凈流入÷主營業務收入,該指標反映每元銷售收入所獲取的凈現金。
凈資產現金回收率=經營現金凈流入÷凈資產×100%,這里的凈資產使用平均數。反映企業每元凈資產獲取現金的能力。
總資產現金回收率=經營現金凈流入÷總資產×100%,這里的總資產也使用平均數。反映企業美元總資產獲取現金的能力。
最後,根據現金流量表附表的相關數據計算凈收益營運指數和現金營運指數,據此判斷收益質量的好壞。
現金流量表附表的功能是經凈利潤調整為經營現金凈流量,該表中的調整項目包括非付現費用、非經營收益、經營資產凈減少(增加)、無息負債凈減少(增加)四個部分。用公式表示就是:
凈利潤+非付現費用-非經營收益+經營資產凈減少(-經營資產凈增加)+無息負債凈增加(-無息負債凈減少)=經營現金凈流量
其中非付現費用=計提的資產減值准備+固定資產折舊+無形資產攤銷+長期待攤費用攤銷(執行企業會計制度的企業還要加上待攤費用的減少和預提費用的增加);
非經營收益=處置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其他長期資產的凈收益(凈損失用「-」號)-固定資產報廢損失-財務費用+投資收益(損失用「-」號)+遞延稅款貸項-遞延稅款借項(執行企業會計准則的企業還要加上公允價值變動收益或者減去公允價值變動損失);
經營資產凈減少(增加)=存貨的減少(增加)+經營性應收項目的減少(增加);
無息負債凈增加(減少)主要是指經營性應付項目的增加(減少)。
凈收益營運指數是經營凈收益在凈收益中所佔的比重,這里講的凈收益就是利潤表中的凈利潤。然而這里說的經營凈收益並不是利潤表中的營業利潤,因為營業外支出項目中的固定資產盤虧、罰沒支出、捐贈支出、非常損失、債務重組損失、資產減值准備和營業外收入中的固定資產盤盈、罰沒收入、非貨幣性交易收益以及補貼收入等均列入了經營凈收益中。凈收益營運指數的計算公式為:
凈收益營運指數=經營凈收益÷凈收益=(凈利潤-非經營凈收益)÷凈利潤
該指數越低,營業外收益和投資收益的比重越大,說明收益質量不好,經營情況不正常。
現金營運指數是經營現金凈流量與經營應得現金的比率,該指標的計算公式為:
現金營運指數=經營現金凈流量÷經營應得現金=經營實得現金÷經營應得現金
經營應得現金=經營凈收益+非付現費用=凈利潤-非經營凈收益+非付現費用
該指數小於1,說明企業收益質量不好。一方面,一部分收益尚未收到現金,停留在實物和債權資金形態,債權能否足額變現尚存在疑問,而實物資產更存在貶值的風險。另一方面,企業營運資金增加了,反映企業為取得同樣的收益佔用了更多的營運資金,取得收益的代價增大了,說明同樣的收益代表著較差的業績。
綜合分析 ——是指將所有財務報表結合起來計算相關比率,通過縱向比較和橫向比較,分析企業的償債能力、盈利能力和營運能力。
1、分析償債能力常用的比率指標的含義及計算公式
企業的償債能力指標除了資產負債率和產權比率外,還有利息保障倍數、流動比率、速動比率、流動資產對總負債的比率、現金凈流量與到期債務比、現金凈流量與流動負債比、現金凈流量與債務總額比。
相關指標的計算公式如下:
資產負債率=負債總額÷資產總額×100%
產權比例=負債總額÷所有者權益總額×100%
注意兩個公式的分子都是負債總額,
流動比例=流動資產÷流動負債
速動比例=(流動資產-存貨)÷流動負債
現金比例=(貨幣資金+短期投資+應收票據)÷流動負債
需要注意的是,在這幾個公式中負債是分母,確切說流動負債是分母。
利息保障倍數=(利息總額+利潤總額)÷利息費用
利息保障倍數反映稅息前利潤對利息總額的保障程度,流動比率和速動比率可以反映出企業的短期償債能力,該指標的合理數值應行業不同而有一定的差異,建議企業選擇行業的平均水平作為比較依據。由於負債最終還需現金償還,因此現金凈流量與到期債務比、現金凈流量與流動負債比、現金凈流量與債務總額比最直接的反映出企業的償債能力和舉借新債的能力。
現金凈流量與到期債務比=經營現金凈流量÷本期到期的債務
本期到期的債務是指本期到期的長期債務和應付票據。
現金凈流量與流動負債比=經營現金凈流量÷流動負債
現金凈流量與債務總額比=經營現金凈流量÷債務總額
2、分析盈利能力常用的比率指標的含義及計算公式
從經營指標角度看,盈利能力的高低反映在銷售毛利率和銷售利潤率上;從投資與報酬相結合的角度看,盈利能力的衡量指標有總資產報酬率、權益凈利率、資本金利潤率、每股凈收益;從現金流量的角度看,盈利能力的衡量指標有每股經營現金凈流量、凈資產現金回收率、總資產現金回收率。
相關指標的計算公式如下:
(1)總資產報酬率=息稅前利潤÷平均總資產×100%
其中息稅前利潤=利潤總額+利息支出
平均總資產=(期初資產總額+期末資產總額)÷2
(2)銷售成本率=主營業務成本÷主營業務收入×100%
(3)銷售費用率=期間費用÷主營業務收入×100%
這里說的期間費用不僅包括營業費用、財務費用和管理費用還包括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
(4)銷售凈利率=凈利潤÷主營業務收入×100%
(5)凈資產收益率(也叫權益凈利率)=凈利潤÷平均凈資產×100%
平均凈資產=(期初所有者權益總額+期末所有者權益總額)÷2
將權益凈利率分解後該公式變為
權益凈利率=銷售凈利率×總資產周轉率×權益乘數
權益乘數=1÷(1-資產負債率)
(6)資本金利潤率=利潤總額÷實收資本總金額×100%
會計期間內若資本金發生變動,則公式中的資本金用平均數。
平均資本金余額=(期初實收資本余額+期末實收資本余額)÷2
資本金利潤率反映投資者投入企業資本金的獲利能力,該比率越高說明資本的利用效果越高,企業資本金的盈利能力越強;反之該比率越低則說明資本的利用效果不佳,企業資本金的盈利能力越弱。
(7)凈資產現金回收率=經營現金凈流入÷凈資產×100%,這里的凈資產使用平均數。
(8)總資產現金回收率=經營現金凈流入÷總資產×100%,這里的總資產也使用平均數。
3、分析營運能力常用的比率指標的含義及計算公式
營運能力指標包括應收賬款周轉率、存貨周轉率、凈營運資金周轉率、流動資產周轉率、總資產周轉率。相關指標的計算公式如下:
營業周期=存貨周轉天數+應收賬款周轉天數
應收賬款周轉天數=360天÷應收賬款周轉率
應收賬款周轉率=主營業務收入÷平均應收賬款
而平均應收賬款=(期初應收賬款總額+期末應收賬款總額)÷2
存貨周轉天數=360天÷存貨周轉率
存貨周轉率=主營業務成本÷平均存貨
而平均存貨=(期初存貨總額+期末存貨總額)÷2
營運資金周轉天數=360天÷營運資金周轉率
應收賬款周轉率=主營業務收入÷平均營運資金
平均營運資金=【(期末流動資產總額-期末流動負債總額)+(期初流動資產總額-期初流動負債總額)】÷2
凈營運資金周轉率是銷售收入與凈營運資金平均佔用額的比率,凈營運資金是流動資產與流動負債的差額,它是流動資產中由長期資金來源供應的部分,是企業在業務經營中不斷周轉使用的資金該資金越充裕,對短期債務的及時償付越有保證,但獲利能力肯定會降低。周轉次數越快,其運營越有效。
在毛利大於0的情況下,應收賬款周轉率和存貨周轉率越快,獲利越多;在毛利小於0的情況下,應收賬款周轉率和存貨周轉率越快,虧損越多。流動資產周轉速度越快,會相應地節約流動資金,相當於相對擴大資產投入,增強企業的盈利能力。總資產周轉率越快,反映企業銷售能力越強,企業可以通過薄利多銷的辦法,加速資產的周轉,帶來利潤絕對額的增加。
按照不同財務報告分析主體
財務報告的分析主體就是通常意義上的報告使用人,包括權益投資人、債權人、經營管理層、政府機構和其他與企業相關的人士及機構。而其他與企業相關的人士及機構包括財政部門、稅務部門、國有資產監督管理部門、社會中介機構等。這些報表使用人出於不同的目的使用財務報告,需要不同的信息。
1.企業管理層分析
企業管理層也稱經理人員,他們關心的是根據企業的經營業績獲取的報酬,而經營業績的好壞是通過財務報告反映出來的,一般情況下他們的團體利益和企業的利益是一致的,因而他們對財務報告的分析也是全面徹底的。他們既關注經營過程中取得的成就,也關注經營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和財務分析思路修改錯誤,通過分析錯誤和問題出現的原因制定出改進措施,以便下一個階段取得更輝煌的戰績。前面介紹的財務報告分析思路基本上就是從企業管理層的角度考慮問題的,他們關注的財務比例指標一般是按照股東對他們的考核要求設計的,前文所講到的財務指標基本上都涉及到,甚至還有資本保值增值率和資本積累率等更多的指標。為了經營業績他們可能更願意冒險,利用財務杠桿獲取更大的收益。
2.投資人分析
使用財務報告的投資人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普通股股東,他們關心的是企業的償債能力、收益能力和風險。他們分析財務報告是為了回答三個方面的問題:(1)公司當前和長期的收益水平的高低;(2)目前財務狀況下,公司的資本構成決定的風險和報酬如何;(3)與其他競爭者相比公司處於何種地位。
正常情況下,它們與企業經營管理層的經營目標是一致的,因為控股股東投資企業的目的是實現所有者權益最大化,非控股股東投資企業的目的是獲得高額的投資報酬。
他們分析財務報告主要通過分析企業的財務結構、償債能力、盈利能力和營運能力判斷企業的發展趨勢。
財務結構包括資本結構和資產結構,資本結構就是資本來源中負債和所有者權益的比重,它是通過資產負債率或者產權比例反映出來的。一般情況下,合理的資本結構應為4:6或5:5,但現實生活中,也不是那麼絕對,對企業管理層和股東而言只要總資產報酬率遠遠大於債務利率,適度增加債務比重,可以享受到財務杠桿帶來的好處(即節稅和增加權益報酬率)。資產結構就是前文所說的各類資產占總資產的比重,通過資產結構分析關注企業的資源配置是否合理。
償債能力包括長期償債能力和短期能力,分析短期償債能力離不了計算流動比例、速動比例、現金比例和利息保障倍數。分析長期償債能力就要計算長期資產與長期債務的比率,如果該比率大於1,則說明企業長期償債能力較強。償債能力的好壞反映出企業財務風險的大小,要知道股東對風險都是膽戰心驚的。
分析盈利能力既要看企業在一個會計期間內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獲利能力又要看在一個較長時期內穩定獲取較高利潤的能力。生產經營的獲利能力主要是看銷售毛利率、銷售凈利率、總資產報酬率、權益凈利率和單位凈資產獲取經營現金凈流量的能力(股份公司中用每股現金凈流量表示,非股份公司用經營現金凈流量與平均凈資產的比商表示)。分析時既要觀察一個會計期間的指標情況,又要通過數個會計期間的指標動態觀察盈利能力的發展趨勢,判斷經營風險與收益水平是否對稱。
分析營運能力就要計算營運資金額度、應收賬款周轉率、存貨周轉率、凈營運資金周轉率、流動資產周轉率、總資產周轉率這幾個比例,營運能力的高低最終落腳在盈利能力指標上。
有時經營管理層與股東的利益會存在著沖突,經營管理層為了獲取高額薪金往往會通過操縱利潤粉飾財務報告虛構業績。關注數個期間的經營現金凈流量與凈利潤的比,看看各會計期間的凈利潤分別有多少是有現金保證的,企業操縱賬面利潤一般是沒有現金流量的,經營現金凈流量與凈利潤的比例指標過低,就有虛盈實虧的可能。長期來看企業的經營現金凈流量與凈利潤應該是一致的,長期存在著大額差距必然存在問題。
3.債權人分析
債權人關心企業是否具有償還債務的能力,其決策是決定是否給目標企業提供信用以及是否需要提前收回債權。他們分析報表的目的是為了回答以下四個方面的問題:
(1)公司為什麼需要額外籌集資金;
(2)公司還本付息所需要的資金可能來源是什麼;
(3)公司對以前期間的短期借款和長期借款是否能按時足額償還;
(4)公司將來在哪些方面可能還需要借款。
債權人分析報表需要觀察企業三到五年的財務報告信息,分析財務報告相關項目的變動趨勢,同時還需關注相關比例的變動趨勢。銀行界常用的相關比例指標及其參考標准如下:
償債能力指標
資產負債率(參考值為65%—85%)
流動比例(參考值為150%—100%)
速動比例(參考值為100%—50%)
現金比例
利息保障倍數(參考值為1·5—1)
盈利能力指標
資產報酬率(參考值為10%—3%)
銷售成本率
銷售費用率
銷售凈利率
凈資產收益率(權益凈利率)
營運能力指標
應收賬款周轉天數
存貨周轉天數
營運資金周轉天數
營運資金額度
周轉天數額度
資金指標
現金支付能力
營運資金需求
對納稅人的評估分析
稅務機關對企業進行納稅評估主要是出自稅務稽查的需要,他們評估分析的目的就是看看企業有無逃稅、漏稅、偷稅的嫌疑。一般評估首先從分析稅負開始,然後針對稅負低於正常峰值的情況展開分析。
1、增值稅的納稅評估思路
分析評估增值稅納稅情況首先從計算稅負開始,
增值稅的稅收負擔率(簡稱稅負率)=本期應納稅額÷本期的應稅主營業務收入
然後將稅負率與銷售額變動率等指標配合起來與其正常峰值進行比較,銷售額變動率高於正常峰值而稅負率低於正常峰值的,銷售額變動率和稅負率均低於正常峰值的,銷售額變動率和稅負率均高於正常峰值的,均可列入疑點范圍。根據企業報送的納稅申報表、資產負債表、利潤表和其他有關納稅資料進行毛益測算。
對銷項稅額的評估應側重查證有無賬外經營、瞞報、遲報計稅銷售額,混淆增值稅和營業稅征稅范圍,錯用稅率等問題。
對進項稅額的評估主要是通過本期進項稅金控制額指標進行分析,本期進項稅金控制額=(期末存貨較期初增加額+本期銷售成本+期末應付賬款較期初減少額)×主要外購貨物的增值稅稅率+本期運費支出數×7%
2、企業所得稅的納稅評估思路
分析評估企業所得稅納稅情況首先要從四個一類指標入手,這四個一類指標是所得稅的稅收負擔率(簡稱稅負率)、主營業務利潤稅收負擔率(簡稱利潤稅負率)、所得稅貢獻率和主營業務收入變動率。
所得稅的稅收負擔率(簡稱稅負率)=本期應納所得稅額÷本期利潤總額×100%
主營業務利潤稅收負擔率(簡稱稅利潤負率)=本期應納所得稅額÷本期主營業務利潤總額×100%
所得稅貢獻率=本期應納所得稅額÷本期主營業務收入總額×100%
主營業務收入變動率=(本期主營業務收入-基期主營業務收入)÷基期主營業務收入×100%
如果一類指標存在異常,就要運用二類指標中相關指標進行審核分析,並結合原材料、燃料、動力等情況進一步分析異常情況及原因,這里所說的二類指標包括主營業務成本變動率、主營業務費用變動率、營業費用(管理、財務)費用變動率、主營業務利潤變動率、成本費用率、成本費用利潤率、所得稅負擔變動率、所得稅貢獻變動率、應納所得稅額變動率、及收入、成本、費用、利潤配比指標。
如果二類指標存在異常,就要運用三類指標中影響的相關指標進行審核分析,並結合原材料、燃料、動力等情況進一步分析異常情況及原因,這里所說的三類指標包括存貨周轉率、固定資產綜合折舊率、營業外收支增減額、稅前彌補虧損扣除限額及稅前列支費用扣除指標。
⑹ 急求項目財務分析計算公式
財務會計管理公式大全(全部)
全部財務公式
1. 利率=純粹利率+通貨膨脹附加率+風險附加率
2、流動比率=流動資產/流動負債
3、速動比率=(流動資產-存貨)/流動負債
4、保守速動比率=(現金+短期證券+應收票據+應收賬款凈額)/流動負債
5、營業周期=存貨周轉天數+應收賬款周轉天數
6、存貨周轉率(次數)=銷售成本/平均存貨 其中:平均存貨=(存貨年初數+存貨年末數)/2 存貨周轉天數=360/存貨周轉率=(平均存貨*360)/銷售成本
7、應收賬款周轉率(次)=銷售收入/平均應收賬款 其中:銷售收入為扣除折扣與折讓後的凈額;應收賬款是未扣除壞賬准備的金額應收賬款周轉天數=360/應收賬款周轉率=(平均應收賬款*360)/主營業務收入凈額
8、流動資產周轉率(次數)=銷售收入/平均流動資產
9、總資產周轉率=銷售收入/平均資產總額
10、資產負債率=負債總額/資產總額
11、產權比率=負債總額/所有者權益
12、有形凈值債務率=負債總額/(股東權益-無形資產凈值
13、已獲利息倍數=息稅前利潤/利息費用
14、銷售凈利率=凈利潤/銷售收入*100%
15、銷售毛利率=(銷售收入-銷售成本)/銷售收入*100%
16、資產凈利率=凈利潤/平均資產總額
17、凈資產收益率=凈利潤/平均凈資產(或年末凈資產)*100% 或銷售凈利率*資產周轉率*權益乘數或資產凈利率*權益乘數
18、權益乘數=平均資產總額/平均所有者權益總額=1/(1-資產負債率)
19、平均發行在外普通股股數=∑(發行在外的普通股數*發行在在外的月份數
20、每股收益=凈利潤/年末普通股份總數=(凈利潤-優先股利)/(年末股份總數-年末優先股數
21、市盈率=普通股每市價/每股收益
22、每股股利=股利總額/年末普通股總數
23、股票獲利率=普通股每股股利/每股市價
24、市凈率=每股市價/每股凈資產
25、股利支付率=普通股每股股利/普通股每股凈收益
26、股利保障倍數=股利支付率的倒數=普通股每股凈收益/普通股每股股利
27、留存盈利比率=(凈利潤-全部股利)/凈利潤
28、每股凈資產=年末股東權益(扣除優先股)/年末普通股數
29、現金到期債務比=經營現金凈流入/本期到期的債務=經營現金凈流入/(到期長期債務+應付票據)
30、現金流動負債比=經營現金流量/流動負債
31、現金債務總額比=經營現金流入/債務總額
32、銷售現金比率=經營現金流量/銷售額
33、每股營業現金凈流量=經營現金凈流量/普通股數
34、全部資產現金回收率=經營現金凈流量/全部資產*100%
35、現金滿足投資比=近5年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近5年資本支出、存貨增加、現金股利之和
36、現金股利保障倍數=每股營業現金凈流量/每股現金股利
37、凈收益營運指數=經營凈收益/凈收益=(凈收益-非經營收益)/凈收益
38、現金營運指數=經營現金凈收益/經營所得現金(=凈收益-非經營收益+非付現費用
39、外部融資額=(資產銷售百分比-負債銷售百分比)*新增銷售額-銷售凈利率x(1-股利支付率)x預測期銷售額或=外部融資銷售百分比*新增銷售額
40、銷售增長率=新增額/基期額 或=計劃額/基期額
41、新增銷售額=銷售增長率*基期銷售額
42、外部融資增長比=資產銷售百分比-負債銷售百分比-銷售凈利*[(1+增長率)/增長率]*(1-股利支付率) 如為負數說明有剩餘資金
43、可持續增長率=銷售凈利率*總資產周轉率*收益留存率*期初權益期末總資產乘數或=銷售凈利率*總資產周轉率*收益留存率*期末權益乘數/(1-銷售凈利率*總資產周轉率*收益留存率*期末權益乘數) p-現值 i-利率 i-利息 s-終值 n─時間 r─名義利率 m-每年復利次數
44、復利終值s=p(s/p,i,n) 復利現值
45、普通年金終值:s=a{[(1+i)^n]-1}/i 或=a(s/a,i,n)
46、年償債基金:a=s*i/[(1+i)^n-1] 或=s(a/s,i,n)
47、普通年金現值:p=a{[1-(1+i)^-n/i] 或=a(p/a,i,n)
48、投資回收額:a=p{i/[1-(1+i)^-n]} 或=p(a/p,i,n)
49、預付年金的終值:s=a{[(1+i)^(n+1)]-1}/i 或=a[(s/a,i,n+1)
50、預付年金的現值:p=a【[1-(1+i)^-(n-1)]/i】+1} 或:a[(p/a,i,n-1)
51、遞延年金現值:一:p=a[(p/a,i,n+m)-(p/a,i,m)] 二、p=a[(p/a,i,n)*(p/f,i,m)] m-遞延期數
52、永續年金現值:p=a/i 年金=年金現值/復利現值
53、名義利率與實際利率的換算:i=(1+r/m)^m-1 式中:r為名義利率;m為年復利次數
54、債券價值:分期付息,到期還本=利息年金現值+本金復利現值 純貼現=面值/(1+必要報酬率)^n (面值到期一次還本付息的按本利和支付) 平息債券=年付利息/年付息次數(p/a,必要報酬率/次數,次數*年數)+(p/s,必要報酬率/次數,次數*年數) 永久債券=利息額/必要報酬率
55、債券購進價格=每年利息*年金現值系數+面值*復利現值系數
56、債券到期收益率=利息+(本金-買價)/年數/[(本金+買價)/2] v-股票價值 p-市價 g-增長率 d-股利 r-預期報酬率 rs-必要報酬率t-第幾年股利
57、股票一般模式:p=σ[dt/(1+rs)^t] 零成長股票:p=d/rs 固定成長:p=σ
58、總報酬率=股利收益率+資本利得收益率=d1/p+資本利得
59、預期報酬率
60、期望值: 、方差: 標准方差:
61、證券組合的預期報酬率=σ(某種證券預期報酬率*該種證券在全部金額中的比重) m-證券種類 a-某證券在投資總額中的比例-j種與種證券報酬率的協方差 -j種與種報酬率之間的預期相關系數 q-某種證券的標准差 證券組合的標准差
62、總期望報酬率=投資於風險組合的比例*風險組合期望報酬率+投資於無風險資產的比例*無風險利率總標准差=q*風險組合標准差
63、資本資產定價模型
64、證券市場線:個股要求收益率ki=無風險收益率rf+(平均股票要求收益率
65、貼現指標:凈現值=現金流入現值-現金流出現值 現值指數=現金流入現值/現金流出現值 內含報酬率:每年流入量相等原始投資/每年相等現金流入量=(p/a,i,n) 不等時用試誤法
66、非貼現指標:回收期不等或分幾年投入=n+n年未回收額/n+1年現金流出量相等時同內含會計收益率=年均凈收益/原始投資額
67、投資人要求的收益率(資本成本)=債務比重*利率*(1-所得稅)+所有者權益比重*權益成本
68、固定平均年成本=(原值+運行成本-殘值)/使用年限 或=(原值+運行成本現值之和-殘值現值)/年金現值系數
69、營業現金流量=營業收入-付現成本-所得稅=稅後凈利潤+折舊=收入(1-所得稅)-付現成本(1-所得稅)+折舊*稅率
70、調整現金流量法:調後凈現值=∑][a*現金流量期望值/(1+無風險報酬率)^t] a-肯定當量
71、風險調整折現率法:調後凈現值=∑[預期現金流量/(1+風險調整折現率)^t] 投資者要求的收益率=無風險報酬率+b *(市場平均報酬率-無風險報酬率) 項目要求的收益率=無風險報酬率+項目的b *(市場平均報酬率-無風險報酬率
72、凈現值=實體現金流量/實體加權平均成本-原始投資 =股東現金流量/股東要求的平均率-股東投資
73、b權益=b資產*(1+負債/權益) b資產=b權益/(1+負債/權益
74、現金返回線r= 上限=3*現金返回線-2*下限
75、收益增加=銷量增加*單位邊際貢獻
76、應收賬款應計利息=日銷售額*平均收現期*變動成本率*資本成本 平均余額=日銷售額*平均收現期佔用資金=平均余額*變動成本率
77、折扣成本增加=新銷售水平*新折扣率*享受折扣比例-舊銷售水平*舊折扣率*享受折扣的顧客比例
78、訂貨成本=訂貨固定成本+年需要量/每次進貨量*每次訂貨變動成本取得成本=訂貨成本+購置成本=訂貨固定成本+訂貨變動成本+購置成本 儲存成本=儲存固定成本+儲存單位變動成本*每次進貨量/2 存貨總成本=取得成本+儲存成本+缺貨成本 k-每次訂貨成本 d-總需量 kc-單位儲存成本 n-訂貨次數 u-單價 p-日送貨量 d-日耗用量
79、經濟訂貨量(q^*)= 總成本= 最佳訂貨次數(n^*)=d/q^* 經濟訂貨量佔用資金=q^*/2*u 最佳訂貨周期=1/n^* 陸續進貨的q^*= 總成本
80、再訂貨點=交貨時間*平均日需求量+保險儲備 缺貨量=交貨時間*平均日需求量保險儲備總成本=缺貨成本+保險儲備成本=單位缺貨成本*缺貨量*n+保險儲備
81、放棄現金折扣的成本=cd/(1-cd)x( 360/n x 100%) 式中:cd為現金折扣的百分比;n為失去現金折扣延期付款天數,等於信用期與折扣期之差
82、實際利率=名義利率/1-補償性余額或=利息/本金
83、債券發行價格=面值/(1+市場利率)^n+σ(利息/(1+市場利率)^n)=面值現值+利息年金現值
84、可轉換債券轉換比率=債券面值/轉換價格
85、發放股票股利後的每股收益(市價)=發放前每股收益(市價)/(1+股票股利發放率)
86、銀行借款成本:ki=i(1-t)/l(1-f)=i*l*(1-t)/l(1-f) 或=i(1-t) (當f忽略不計時)式中:ki-銀行借款成本;i-年利息;l-籌資總額;t-所得稅稅率;i-利率;f-籌資費率 考慮時間價值的稅前成本(k): l(1-f)=σ[i/(1+k)^t]+[本金/(1+k)^n] 稅後成本=稅前成本
87、債券成本:kb=i(1-t)/b0(1-f)=b*i*(1-t)/b0(1-f) 式中:kb-債券成本;i-每利息; t-所得稅稅率;b-面值;i-票面利率;b0-籌資額(按發行價格);f-籌資費率
88、留存收益成本:股利增長模型=本年股利(1+g)/市價+g 風險溢價法=債務成本+風險溢價資本資產定價模型=無風險報酬率+b(平均風險必要報酬率-無風險報酬率
89、普通股成本=[d1/p(1-f)]+g 式中:d1-第1年股利;v0-市價;g-年增長率
90、籌資突破點=可用某特定成本籌集到的某種資金額/該種資金在資本結構中所佔的比重
91、加權平均資金成本:kw=σwj*kj 式中:kw為加權平均資金成本;wj為第j種資金占總資金的比重;kj為第j種資金的成本
92、籌資總額分界點=tfi/wi 42921937( **) 15:23:01 68、固定平均年成本=(原值+運行成本-殘值)/使用年限 或=(原值+運行成本現值之和-殘值現值)/年金現值系數
93、經營杠桿dol=q(p-v)/q(p-v)-f=(s-vc)/(s-vc-f) 財務杠桿dfl=ebit/(ebit-i)總杠桿dcl=dol*dfl sf-償債基金
94、每股收益無差別點:[(ebit1-i1)(1-t)-sf]/n1=[(ebit2-i2)(1-t)-sf]/n2 當ebit大於無差別點時,負債籌資有利;當ebit小於無差別點時,普通股集籌資有利
95、總價值(v)=股票價值(s)+債券價值(b) s=(ebit-i)(1-t)/ks ks-權益資本成本(按資本資產模型計算) 加權平均資本成本=稅前債務資本成本*(b/v)*(1-t)+ks*(s/v) 或=σ(個別資本成本*個別資本佔全部資本的比重
96、材料分配率=材料實際總消耗量或實際成本/產品材料定額銷量或定額成本之和人工(製造費用)分配率=生產工人工資(製造費用)總額/各產品實用(定額、機器)工時之和輔助生產單位成本=輔助費用總額/產品或勞務總量(不含對輔助各車間提供的產品或勞務) 各受益車間、產品、部門應分配的費用=輔助生產的單位成本*耗用量
97、在產品約當產量=在產品數量*完工程度 產成品成本=單位成本*產成品產量單位成本=月初在產品成本+本月生產費用/(產成品產量+月末在產品約當產量) 月末在產品成本=單位成本*約當產量
98、月末在產品成本=在產品數量*在產品定額單位成本 產成品總成本=(月初在產品成本+本月費用)-月末在產品成本產成品單位成本=產成品總成本/產成品產量
99、材料分配率=(月初在產品實際成本+本月投入的實際成本)/(完工產品定額材料成本+月末在產品定額成本) 工資分配率=(月初在產品實際工資+本月投入的實際工資)/(完工產品定額工時+月末在產品定額工時) 在產品應分配的材料(工資)成本=在產品定額材料(工資)成本*材料(工資)分配率完工產品應分配的材料(工資)成本=完工產品定額材料(工資)成本*材料(工資)分配率
100、聯產品成本售價法:某產品成本=某產品銷售價格/銷售價格總額實物數量法:單位數量(重量)成本=聯合成本/各聯產品的總數量(總重量
101、利潤=單價*銷量-單位變動成本*銷量-固定成本或=安全邊際率*邊際貢獻率
102、邊際貢獻=銷售收入-變動成本 單位邊際貢獻=單價-單位變動成本 邊際貢獻率=邊際貢獻/銷售收入=單位邊際貢獻/單價變動成本率=變動成本/銷售收入=單位變動成本/單價 變動成本率+邊際貢獻率=1 盈虧點作業率+安全邊際率
103、加權平均邊際貢獻率=各產品邊際貢獻之和/各產品銷售收入之和*100% 或=σ(各產品邊際貢獻率*各產品占總銷售額的比重
104、保本量=固定成本/單位邊際貢獻 保本額=固定成本/邊際貢獻率 盈虧點作業率=保本量/正常銷售量(或銷售額) 正常銷售額=保本額+安全邊際
105、安全邊際=正常銷售額-保本額 安全邊際率=安全邊際*正常銷售額(實際訂貨額) 銷售利潤率=安全邊際第*邊際貢獻率
106、敏感系數=目標值(利潤)變動率/參數變動率
107、材料價差=實際數量*(實際價格-標准價格) 材料數差=(實際數量-標准數量)*標准價格
108、工資率差=實際工時*(實際工資率-標准工資率) 人工效率差=(實際工時-標准工時)*標准工資率
109、製造費用標准分配率=製造費用預算總額/直接人工標准總工時 費用標准成本=直接人工標准工時*標准分配率變動製造費用耗費差=實際工時*(實際分配率-標准分配率) 效率差=(實際工時-標准工時)*標准分配率
110、固定製造費用耗費差=固定製造費用實際數-預算數 能量差=預算數-標准成本=(生產能量-實際產量標准工時)*標准分配率閑置能量差=(生產能量-實際工時)*標准分配率 率差=(實際工時-實際產量標准工時)*標准分配率
111、部門邊際貢獻=收入-變動成本-可控固定成本-不可控固定成本 部門稅前利潤=部門邊際貢獻-管理費用
112、投資報酬率=部門邊際貢獻/資產額 剩餘收益=部門邊際貢獻-部門資產*資本成本
113、營業現金流量=年現金收入-支出 現金回收率=營業現金流量/平均總資產剩餘現金流量=經營現金流入-部門資產*資本成本
⑺ 財務報表分析中,哪些是用平均數,哪些是用期末數啊
企業財務指標1、利率=純粹利率+通貨膨脹附加率+風險附加率
2、流動比率=流動資產/流動負債
3、速動比率=(流動資產-存貨)/流動負債
4、保守速動比率=(現金+短期證券+應收票據+應收賬款凈額)/流動負債
5、營業周期=存貨周轉天數+應收賬款周轉天數
6、存貨周轉率(次數)=銷售成本/平均存貨其中:平均存貨=(存貨年初數+存貨年末數)/2
存貨周轉天數=360/存貨周轉率=(平均存貨*360)/銷售成本
7、應收賬款周轉率(次)=銷售收入/平均應收賬款
其中:銷售收入為扣除折扣與折讓後的凈額;應收賬款是未扣除壞賬准備的金額
應收賬款周轉天數=360/應收賬款周轉率=(平均應收賬款*360)/主營業務收入凈額
8、流動資產周轉率(次數)=銷售收入/平均流動資產
9、總資產周轉率=銷售收入/平均資產總額
10、資產負債率=負債總額/資產總額
11、產權比率=負債總額/所有者權益
12、有形凈值債務率=負債總額/(股東權益-無形資產凈值)
13、已獲利息倍數=息稅前利潤/利息費用
14、銷售凈利率=凈利潤/銷售收入*100%
15、銷售毛利率=(銷售收入-銷售成本)/銷售收入*100%
16、資產凈利率=凈利潤/平均資產總額
17、凈資產收益率=凈利潤/平均凈資產(或年末凈資產)*100% 或銷售凈利率*資產周轉率*權益乘數或資產凈利率*權益乘數
18、權益乘數=平均資產總額/平均所有者權益總額=1/(1-資產負債率)
19、平均發行在外普通股股數=∑(發行在外的普通股數*發行在在外的月份數)/12
20、每股收益=凈利潤/年末普通股份總數=(凈利潤-優先股利)/(年末股份總數-年末優先股數)
21、市盈率=普通股每市價/每股收益
22、每股股利=股利總額/年末普通股總數
23、股票獲利率=普通股每股股利/每股市價
24、市凈率=每股市價/每股凈資產
25、股利支付率=普通股每股股利/普通股每股凈收益*100%
26、股利保障倍數=股利支付率的倒數=普通股每股凈收益/普通股每股股利
27、留存盈利比率=(凈利潤-全部股利)/凈利潤*100%
28、每股凈資產=年末股東權益(扣除優先股)/年末普通股數
29、現金到期債務比=經營現金凈流入/本期到期的債務=經營現金凈流入/(到期長期債務+應付票據)
30、現金流動負債比=經營現金流量/流動負債
31、現金債務總額比=經營現金流入/債務總額
32、銷售現金比率=經營現金流量/銷售額
33、每股營業現金凈流量=經營現金凈流量/普通股數
34、全部資產現金回收率=經營現金凈流量/全部資產*100%
35、現金滿足投資比=近5年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近5年資本支出、存貨增加、現金股利之和
36、現金股利保障倍數=每股營業現金凈流量/每股現金股利
37、凈收益營運指數=經營凈收益/凈收益=(凈收益-非經營收益)/凈收益
38、現金營運指數=經營現金凈收益/經營所得現金(=凈收益-非經營收益+非付現費用)
39、外部融資額=(資產銷售百分比-負債銷售百分比)*新增銷售額-銷售凈利率x(1-股利支付率)x預測期銷售額或=外部融資銷售百分比*新增銷售額
40、銷售增長率=新增額/基期額或=計劃額/基期額-1
41、新增銷售額=銷售增長率*基期銷售額
42、外部融資增長比=資產銷售百分比-負債銷售百分比-銷售凈利*[(1+增長率)/增長率]*(1-股利支付率) 如為負數說明有剩餘資金
43、可持續增長率=銷售凈利率*總資產周轉率*收益留存率*期初權益期末總資產乘數
或=銷售凈利率*總資產周轉率*收益留存率*期末權益乘數/(1-銷售凈利率*總資產周轉率*收益留存率*期末權益乘數)
P-現值 i-利率 I-利息 S-終值 n―時間 r―名義利率 M-每年復利次數
44、復利終值S=P(S/P,i,n) 復利現值P=S(P/S,i,n)
45、普通年金終值:S=A{[(1+i)^n]-1}/i 或=A(S/A,i,n)
46、年償債基金:A=S*i/[(1+i)^n-1] 或=S(A/S,i,n)
47、普通年金現值:P=A{[1-(1+i)^-n/i] 或=A(P/A,i,n)
48、投資回收額:A=P{i/[1-(1+i)^-n]} 或=P(A/P,i,n)
49、預付年金的終值:S=A{[(1+i)^(n+1)]-1}/i 或=A[(S/A,i,n+1)-1]
50、預付年金的現值:P=A【[1-(1+i)^-(n-1)]/i】+1} 或:A[(P/A,i,n-1)+1]
51、遞延年金現值:一:P=A[(P/A,i,n+m)-(P/A,i,m)] 二、P=A[(P/A,i,n)*(P/F,i,m)] m-遞延期數
52、永續年金現值:P=A/i 年金=年金現值/復利現值
53、名義利率與實際利率的換算:i=(1+r/m)^m-1 式中:r為名義利率;m為年復利次數
54、債券價值:分期付息,到期還本=利息年金現值+本金復利現值
純貼現=面值/(1+必要報酬率)^n (面值到期一次還本付息的按本利和支付)
平息債券=年付利息/年付息次數(P/A,必要報酬率/次數,次數*年數)+(P/S,必要報酬率/次數,次數*年數) 永久債券=利息額/必要報酬率
55、債券購進價格=每年利息*年金現值系數+面值*復利現值系數
56、債券到期收益率=利息+(本金-買價)/年數/[(本金+買價)/2]
V-股票價值 P-市價 g-增長率 D-股利 R-預期報酬率 Rs-必要報酬率t-第幾年股利
57、股票一般模式:P=Σ[Dt/(1+Rs)^t] 零成長股票:P=D/Rs
固定成長:P=Σ[D0*(1+g)^t/(1+Rs)^t=D0*(1+g)/Rs-g=D1/Rs-g
58、總報酬率=股利收益率+資本利得收益率=D1/P+資本利得/P
59、預期報酬率=(D1/P)+g
60、期望值: 、方差: 標准方差:
61、證券組合的預期報酬率=Σ(某種證券預期報酬率*該種證券在全部金額中的比重)
m-證券種類 A-某證券在投資總額中的比例-j種與種證券報酬率的協方差
-j種與種報酬率之間的預期相關系數 Q-某種證券的標准差證券組合的標准差:
62、總期望報酬率=投資於風險組合的比例*風險組合期望報酬率+投資於無風險資產的比例*無風險利率總標准差=Q*風險組合標准差
63、資本資產定價模型:
64、證券市場線:個股要求收益率Ki=無風險收益率Rf+(平均股票要求收益率m-Rf)65、貼現指標:凈現值=現金流入現值-現金流出現值現值指數=現金流入現值/現金流出現值
內含報酬率:每年流入量相等原始投資/每年相等現金流入量=(P/A,i,n) 不等時用試誤法
66、非貼現指標:回收期不等或分幾年投入=n+n年未回收額/n+1年現金流出量相等時同內含
會計收益率=年均凈收益/原始投資額
67、投資人要求的收益率(資本成本)=債務比重*利率*(1-所得稅)+所有者權益比重*權益成本
68、固定平均年成本=(原值+運行成本-殘值)/使用年限或=(原值+運行成本現值之和-殘值現值)/年金現值系數
69、營業現金流量=營業收入-付現成本-所得稅=稅後凈利潤+折舊=收入(1-所得稅)-付現成本(1-所得稅)+折舊*稅率
70、調整現金流量法:調後凈現值=∑][a*現金流量期望值/(1+無風險報酬率)^t] a-肯定當量
71、風險調整折現率法:調後凈現值=∑[預期現金流量/(1+風險調整折現率)^t]
投資者要求的收益率=無風險報酬率+B *(市場平均報酬率-無風險報酬率)
項目要求的收益率=無風險報酬率+項目的B *(市場平均報酬率-無風險報酬率)
72、凈現值=實體現金流量/實體加權平均成本-原始投資 =股東現金流量/股東要求的平均率-股東投資
73、B權益=B資產*(1+負債/權益) B資產=B權益/(1+負債/權益)
74、現金返回線R= 上限=3*現金返回線-2*下限
75、收益增加=銷量增加*單位邊際貢獻
76、應收賬款應計利息=日銷售額*平均收現期*變動成本率*資本成本 成本利潤率=利潤÷成本×100%成本降低率可比產品成本降低率是指可比產品成本降低額與可比產品按上年實際平均單位成本計算的本年累計總成本的百分比。即可比產品成本降低率是指同一產品的兩個不同時期成本相比的降低額,與前期成本水平相比的比率。 [編輯]可比產品成本降低率的計算方法 其計算公式為: (1)可比產品成本計劃降低率=∑(某產品上年預計平均單位成本-計劃單位成本)*計劃產量/∑(上年預計平均單位成本*計劃產量)*100% (2)可比產品成本實際降低率=∑(某產品上年預計平均單位成本-實際單位成本)*實際產量/∑(上年預計平均單位成本*實際產量)*100%
⑻ 股權激勵的問題求助!!!
關於規范國有控股上市公司實施股權激勵制度有關問題的通知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國資委、財政廳(局),各中央企業:國資委、財政部《關於印發<國有控股上市公司(境外)實施股權激勵試行辦法>的通知》(國資發分配〔2006〕8號)和《關於印發<國有控股上市公司(境內)實施股權激勵試行辦法>的通知》(國資發分配〔2006〕175號)印發後,境內、外國有控股上市公司(以下簡稱上市公司)積極探索試行股權激勵制度。由於上市公司外部市場環境和內部運行機制尚不健全,公司治理結構有待完善,股權激勵制度尚處於試點階段,為進一步規范實施股權激勵,現就有關問題通知如下:一、嚴格股權激勵的實施條件,加快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結構上市公司國有控股股東必須切實履行出資人職責,並按照國資發分配〔2006〕8號、國資發分配〔2006〕175號文件的要求,建立規范的法人治理結構。上市公司在達到外部董事(包括獨立董事)占董事會成員一半以上、薪酬委員會全部由外部董事組成的要求之後,要進一步優化董事會的結構,健全通過股東大會選舉和更換董事的制度,按專業化、職業化、市場化的原則確定董事會成員人選,逐步減少國有控股股東的負責人、高級管理人員及其他人員擔任上市公司董事的數量,增加董事會中由國有資產出資人代表提名的、由公司控股股東以外人員任職的外部董事或獨立董事數量,督促董事提高履職能力,恪守職業操守,使董事會真正成為各類股東利益的代表和重大決策的主體,董事會選聘、考核、激勵高級管理人員的職能必須到位。二、完善股權激勵業績考核體系,科學設置業績指標和水平(一)上市公司實施股權激勵,應建立完善的業績考核體系和考核辦法。業績考核指標應包含反映股東回報和公司價值創造等綜合性指標,如凈資產收益率(ROE)、經濟增加值(EVA)、每股收益等;反映公司贏利能力及市場價值等成長性指標,如凈利潤增長率、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公司總市值增長率等;反映企業收益質量的指標,如主營業務利潤占利潤總額比重、現金營運指數等。上述三類業績考核指標原則上至少各選一個。相關業績考核指標的計算應符合現行會計准則等相關要求。(二)上市公司實施股權激勵,其授予和行使(指股票期權和股票增值權的行權或限制性股票的解鎖,下同)環節均應設置應達到的業績目標,業績目標的設定應具有前瞻性和挑戰性,並切實以業績考核指標完成情況作為股權激勵實施的條件。1.上市公司授予激勵對象股權時的業績目標水平,應不低於公司近3年平均業績水平及同行業(或選取的同行業境內、外對標企業,行業參照證券監管部門的行業分類標准確定,下同)平均業績(或對標企業50分位值)水平。2.上市公司激勵對象行使權利時的業績目標水平,應結合上市公司所處行業特點和自身戰略發展定位,在授予時業績水平的基礎上有所提高,並不得低於公司同行業平均業績(或對標企業75分位值)水平。凡低於同行業平均業績(或對標企業75分位值)水平以下的不得行使。(三)完善上市公司股權激勵對象業績考核體系,切實將股權的授予、行使與激勵對象業績考核結果緊密掛鉤,並根據業績考核結果分檔確定不同的股權行使比例。(四)對科技類上市公司實施股權激勵的業績指標,可以根據企業所處行業的特點及成長規律等實際情況,確定授予和行使的業績指標及其目標水平。(五)對國有經濟占控制地位的、關系國民經濟命脈和國家安全的行業以及依法實行專營專賣的行業,相關企業的業績指標,應通過設定經營難度系數等方式,剔除價格調整、宏觀調控等政策因素對業績的影響。三、合理控制股權激勵收益水平,實行股權激勵收益與業績指標增長掛鉤浮動按照上市公司股價與其經營業績相關聯、激勵對象股權激勵收益增長與公司經營業績增長相匹配的原則,實行股權激勵收益兌現與業績考核指標完成情況掛鉤的辦法。即在達到實施股權激勵業績考核目標要求的基礎上,以期初計劃核定的股權激勵預期收益為基礎,按照股權行使時間限製表,綜合上市公司業績和股票價格增長情況,對股權激勵收益增幅進行合理調控。具體方法如下:(一)對股權激勵收益在計劃期初核定收益水平以內且達到考核標準的,可按計劃予以行權。(二)對行權有效期內股票價格偏高,致使股票期權(或股票增值權)的實際行權收益超出計劃核定的預期收益水平的上市公司,根據業績考核指標完成情況和股票價格增長情況合理控制股權激勵實際收益水平。即在行權有效期內,激勵對象股權激勵收益占本期股票期權(或股票增值權)授予時薪酬總水平(含股權激勵收益,下同)的最高比重,境內上市公司及境外H股公司原則上不得超過40%,境外紅籌股公司原則上不得超過50%。股權激勵實際收益超出上述比重的,尚未行權的股票期權(或股票增值權)不再行使或將行權收益上交公司。(三)上述條款應在上市公司股權激勵管理辦法或股權授予協議上予以載明。隨著資本市場的逐步完善以及上市公司市場化程度和競爭性的不斷提高,將逐步取消股權激勵收益水平限制。四、進一步強化股權激勵計劃的管理,科學規范實施股權激勵(一)完善限制性股票授予方式,以業績考核結果確定限制性股票的授予水平。1.上市公司應以嚴格的業績考核作為實施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的前提條件。上市公司授予限制性股票時的業績目標應不低於下列業績水平的高者:公司前3年平均業績水平;公司上一年度實際業績水平;公司同行業平均業績(或對標企業50分位值)水平。2.強化對限制性股票激勵對象的約束。限制性股票激勵的重點應限於對公司未來發展有直接影響的高級管理人員。限制性股票的來源及價格的確定應符合證券監管部門的相關規定,且股權激勵對象個人出資水平不得低於按證券監管規定確定的限制性股票價格的50%。3.限制性股票收益(不含個人出資部分的收益)的增長幅度不得高於業績指標的增長幅度(以業績目標為基礎)。(二)嚴格股權激勵對象范圍,規范股權激勵對象離職、退休等行為的處理方法。上市公司股權激勵的重點應是對公司經營業績和未來發展有直接影響的高級管理人員和核心技術骨幹,不得隨意擴大范圍。未在上市公司任職、不屬於上市公司的人員(包括控股股東公司的員工)不得參與上市公司股權激勵計劃。境內、境外上市公司監事不得成為股權激勵的對象。股權激勵對象正常調動、退休、死亡、喪失民事行為能力時,授予的股權當年已達到可行使時間限制和業績考核條件的,可行使的部分可在離職之日起的半年內行使,尚未達到可行使時間限制和業績考核條件的不再行使。股權激勵對象辭職、被解僱時,尚未行使的股權不再行使。(三)規范股權激勵公允價值計算參數,合理確定股權激勵預期收益。對實行股票期權(或股票增值權)激勵方式的,上市公司應根據企業會計准則等有關規定,結合國際通行做法,選取適當的期權定價模型進行合理估值。其相關參數的選擇或計算應科學合理。對實行限制性股票激勵方式的,在核定股權激勵預期收益時,除考慮限制性股票贈與部分價值外,還應參考期權估值辦法考慮贈與部分未來增值收益。(四)規范上市公司配股、送股、分紅後股權激勵授予數量的處理。上市公司因發行新股、轉增股本、合並、分立、回購等原因導致總股本發生變動或其他原因需要調整股權授予數量或行權價格的,應重新報國有資產監管機構備案後由股東大會或授權董事會決定。對於其他原因調整股票期權(或股票增值權)授予數量、行權價格或其他條款的,應由董事會審議後經股東大會批准;同時,上市公司應聘請律師就上述調整是否符合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公司章程以及股權激勵計劃規定出具專業意見。(五)規范履行相應程序,建立社會監督和專家評審工作機制。建立上市公司國有控股股東與國有資產監管機構溝通協調機制。上市公司國有控股股東在上市公司董事會審議其股權激勵計劃之前,應與國有資產監管機構進行溝通協調,並應在上市公司股東大會審議公司股權激勵計劃之前,將上市公司董事會審議通過的股權激勵計劃及相應的管理考核辦法等材料報國有資產監管機構審核,經股東大會審議通過後實施。建立社會監督和專家評審工作機制。上市公司董事會審議通過的股權激勵計劃草案除按證券監管部門的要求予以公告外,同時還應在國有資產監管機構網站上予以公告,接受社會公眾的監督和評議。同時國有資產監管機構將組織有關專家對上市公司股權激勵方案進行評審。社會公眾的監督、評議意見與專家的評審意見,將作為國有資產監管機構審核股權激勵計劃的重要依據。建立中介服務機構專業監督機制。為上市公司擬訂股權激勵計劃的中介咨詢機構,應對股權激勵計劃的規范性、合規性、是否有利於上市公司的持續發展、以及對股東利益的影響發表專業意見。(六)規范國有控股股東行為,完善股權激勵報告、監督制度。國有控股股東應增強法制觀念和誠信意識,帶頭遵守法律法規,規范執行國家政策,維護出資人利益。國有控股股東應按照國資發分配〔2006〕8號、國資發分配〔2006〕175號文件及本通知的要求,完善股權激勵報告制度。國有控股股東向國有資產監管機構報送上市公司股東大會審議通過的股權激勵計劃時,應同時抄送財政部門。國有控股股東應當及時將股權激勵計劃的實施進展情況以及激勵對象年度行使情況等報國有資產監管機構備案;國有控股股東有監事會的,應同時報送公司控股企業監事會。國有控股股東應監督上市公司按照《企業財務通則》和企業會計准則的規定,為股權激勵的實施提供良好的財務管理和會計核算基礎。國有資產監管機構將對上市公司股權激勵的實施進展情況,包括公司的改革發展、業績指標完成情況以及激勵對象薪酬水平、股權行使及其股權激勵收益、績效考核等信息實行動態管理和對外披露。在境外和境內同時上市的公司,原則上應當執行國資發分配〔2006〕175號文件。公司高級管理人員和管理技術骨幹應在同一個資本市場(境外或境內)實施股權激勵。對本通知印發之前已經實施股權激勵的國有控股上市公司,其國有控股股東應按照本通知要求,督促和要求上市公司對股權激勵計劃進行修訂完善並報國資委備案,經股東大會(或董事會)審議通過後實施。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二OO八年十月二十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