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世界上一共出現過幾次金融危機
1901年 美國交易所危機
1907年 美國銀行危機
主要策劃者:羅斯切爾德家族 摩根集團 紐約第一國家銀行 國家城市銀行(後來的花旗銀行) 標准石油城市銀行 石油大亨洛克菲勒 鐵路大王傑姆斯
目的:建立美聯儲 為策動世界級別的戰爭掃清障礙
結果:1913年美聯儲法案通過,國際銀行勢力控制了美元的發行和主宰國家銀行的准備金。 美國政府自此喪失對美元的發行權。銀行家們等待已久的爆發世界級戰爭的條件已經成熟
1921 美國農業衰退
策劃者:華爾街精心設計的定向爆破
目的:旨在掠奪農民的財富和摧毀農業地區拒絕服從美聯儲的中小銀行
結果:突如其來的信用和貨幣緊縮迫使原本富裕的農民大批破產
1929 美國經濟大蕭條
策劃者:摩根和雷波庫恩公司控制下的美聯儲紐約銀行董事長本傑明 英格蘭銀行董事長諾曼 早在2年前就敲定了股市暴跌
目的:廢除金本位 實行廉價貨幣政策 為二戰鋪平金融道路
結果:世界經濟大衰退,啟動超級通脹掠奪德國人民財富,動盪英國經濟,迫使英鎊與金本位脫鉤。收割美國這只肥羊。
1938 美國金融危機
策劃者:國際銀行勢力
目的:為二戰掃除金融障礙 超級赤字財政 迫使美國參戰
結果:美國國債從1930年的160億美元狂漲到1946年的2690億美元
1948年美國金融危機
戰爭時形成的高速生產慣性同戰後重建時,國際國內市場暫時縮小的矛盾造成的。
策劃者:國際銀行勢力
目的:著名的馬歇爾計劃的出台。
1981年 墨西哥金融危機
策劃者:國際銀行勢力
目的:實現拉丁美洲和非洲發展中國家經濟的「有控制地解體」
1987年 金融核彈 目標東京 股票指數期貨
紐約股市崩盤
迫使日元升值 3年後日本陷入十幾年的衰退,日經指數暴跌70% 地產連續14年下跌,財富損失比例後果相當於二戰戰敗
策劃者:國際銀行勢力
1990年代芬蘭、瑞典、挪威銀行危機
1997 亞洲金融危機 「剪羊毛」 喬治·索羅斯為首的國際投機商對東南亞金融市場發動攻擊,開始拋售泰銖,買進美元。目的在攪亂東南亞金融市場。銀價跌到歷史最低點 巴菲特在此年吃進了世界上1/3的實物白銀存量。
2008年9月美國次貸風暴 雷曼兄弟破產、美林銀行賤賣、摩根斯坦利尋求合並,美國次貸風暴掀起的浪潮一波高過一波,美國金融體系搖搖欲墜,世界經濟面臨巨大壓力。
㈡ 挪威銀行最新在中國持有哪些股票
新進買入的5家公司:TCL科技、中泰化學、萬華化學、中炬高新、索菲亞、海信家電。其中買入萬華化學的金額最大,將近12億元,其次為TCl科技,買入5.4億元。目前QFII出現在156家上市公司的前十大流通股東中,對安徽合力的持股高達12.33%,對華熙生物、廣聯達、江蘇租賃的持股比例均超過8%。此外,QFII對愛嬰室、密爾克衛、奧海科技等26家公司的持股比例也均在2%以上。去年四季度QFII新進了70隻股票,其中TCL科技的QFII持股數為2.05億股,杉杉股份、中聯重科、鄭煤機、明陽智能、萬華化學、鋅業股份、東風汽車等7隻股票的QFII持股數也均超過1000萬股。
拓展資料:
一、 漲幅排行選股
收盤之後會應該要看看今日漲停的個股,分析它們是什麼原因導致漲停。比如是不是消息面刺激的,還是該股趨勢較好前期充分洗盤,然後總結下所屬板塊看漲停個股集中那幾個板塊。如果是持續幾天或者間斷幾天該板塊又上漲,然後找到該板塊後精選個股,比如最近航天,釀酒表現較好,盤中異動漲停個股較多,該類個股短期可以加入自選跟蹤。
二、 「三定一擇」
「三定」是指:定趨勢、定行業、定個股。「一擇」是指:擇時機。具體操作流程:1、定趨勢:在機構裡面的經濟學家或者宏觀分析師(比如任澤平這類人)調研並出具宏觀經濟形勢分析報告,對經濟大環境定調,然後由投資決策委員會制定投資策略。2、定行業:行業研究員調研並撰寫行業分析報告並個股分析報告,交給由風控委員會進行評估評級,並篩選出股票後放進股票池以作基金經理備選。3、定個股:基金經理確定自己的資產配置方案,報經投資決策委員會審定通過(有可能還會給出修正意見)。4、擇時機:如果放在股票池裡面的股票買入時機到了,基金經理就會下旨令由交易員具體實施交易。全程由風控委員會進行風險控制。
三、成交量(換手率)選股
一般好的個股活躍度較好,一隻個股都沒換手率,哪來上漲動能(除非利好),所以我們就要尋找當日換手率5%以上個股。往往僵屍股不受資金關注,也很難啟動。
四、盤口異動選股
我們一般使用的軟體都有一些短線精靈和盤口異動的功能,這些都能夠直觀推出盤中異動的個股,比如大資金持續買入,盤中快速拉升,盤中個股漲停等等。資金的運作導致異動, 一些異動能夠在盤中選出個股,然後加入自選跟蹤。
五、復盤漲停選股
每天最實用的辦法就是復盤漲停,漲停的股票都是當天排名較強的股票,然後給他們歸類。
六、技術指標選股等
如風格激進的追漲停板的人,首先要當日漲幅超過9.8%,這樣就把漲停的基本上一網打盡了,然後可以設置資金流向,選資金流入的把流出的踢掉,這樣范圍就縮小了。這種風格的股票,肯定是市值越小越方便拉升,那麼就設置一個,看自己理解把市值框定一個范圍,低於200億或者低於100億什麼的,具體數字多少都可以。而價值投資長線風格的,就要看每年的業績增長、穩定性、市盈率等等,這些也是可以直接設置范圍,注意市盈率設置的時候要大於零小於自己要求的一個數,因為還有很多虧損股那市盈率是負數。
七、讓指數基金幫你選股
如果不信任基金公司,那也可以買指數基金,非主動管理型,完全的被動投資。一個類型的指數基金只會投資相應類型的股票,比如金融ETF,就只投資金融股,房地產ETF,就只投資房地產股。
八、大數據或者選股器選股。
股票數據貓幾乎每天都利用量化數據+人工智慧技術選出一個股票池,這些股票有的適合長線,有的適合潛伏,有的適合短線。也都有說明。這樣的股票池,本身就是基於概率的原則,機會較大。
㈢ 什麼是石油基金
石油基金情況
(一)石油基金的成立及用途
從長期來看,挪威經濟除面臨養老問題外,還有一個關系全局的大問題就是石油資源消耗問題。石油收入對挪威經濟具有重要的影響。目前每年石油收入約為369億美元,佔GDP的比重在16%左右。但未來的50年裡,由於儲存量有限,石油將不可避免地逐年減少,預計到2050年將下降到GDP的2%,對挪威的工業可能造成重大影響。
為此,1990年6月,挪威議會又通過了石油基金法案,決定建立一個「石油基金」,旨在把調節石油收入和提供社會保障兩個因素結合起來,予以「互補」:「石油基金」既可以作為一個「緩沖器」來「熨平」短期內石油收入的變化,作為改善財政政策管理的工具;還可以解決石油收入逐漸減少問題和提供社會保障支出的工具,為子孫後代轉移一部分財富。也就是說,挪威政府建立「石油基金」的目的是實現石油的物理儲備與金融資產的置換,以減少未來對石油收入的依賴度。
對於石油基金的性質和未來的用途,挪威議會各政黨一直存在許多爭論。挪威財政部的觀點是,這一基金只能用於未來社會保障支出,因此建議在議會今年12月召開的預算審議會議上將其改名為「社會保障基金」,減少各方對於基金用途的分歧。
(二)石油基金的主要管理模式
石油基金有三個資金來源,最主要的來源是從國家直接財政收益中的轉入,其次是石油公司繳納的稅費,第三部分是國家石油公司投資股份的紅利。此外,有些年份政府會出售一部分持有的石油公司的股份,其獲得的收入全部轉入石油基金之中。石油基金的用途主要是支付不包含石油收入的國家預算赤字部分。如下圖所示:
1、石油基金的管理特點
(1)以法律形式明確基金所有人和管理人的責任
1997年10月財政部頒發了"石油基金"監管條例,對該基金的投資戰略和管理體制進一步做了明確規定。同年,財政部與挪威中央銀行正式簽署了委託管理"石油基金"的協議書,明確規定,財政部是「石油基金」的「所有人」,代表國家負責行使對「石油基金」管理權,包括制定投資目標收益率、制定風險控制指標、對負責日常管理的機構進行評估、向國會提供年度報告等。但日常的具體管理事宜委託給挪威央行「挪威銀行」,後者對該基金負有「增值」的責任,對其運行情況、風險控制和成本支出等做出季度報告。直接對財政部負責。明確劃分財政部作為「所有者」和挪威銀行作為「管理者」之間的責任界限,這是協議書的一個重要內容與任務。見圖示:
(2)高度的公開性和透明度
協議書規定,挪威銀行在定期向財政部提供季度報告的同時,每個季度須召開記者招待會向社會公開報告的內容,並在互聯網上公布,每年還要披露是由基金的經營情況和持有的股票、債券等資產的情況,接受全社會的監督。
(3)各級嚴格監控石油基金的運作
挪威議會可以向財政部對石油基金的運作情況提出質詢,財政部必須向議會解釋投資目標、風險政策、投資范圍等標准確定的合理性,財政部還對基金業績進行獨立的評價。此外石油基金還要定期接受國家審計總署的審計。
2、石油基金的投資管理
(1)挪威銀行石油基金投資管理部的組織結構
挪威銀行成立的專門的石油基金投資管理部,目前聘請原挪威最大的私人保險公司總裁擔任管理部行政總裁,實行總裁負責制。下設股票、固定收益、投資支出等部門。如圖所示:
(2)石油基金的投資戰略
1997年財政部發布的"石油基金"監管條例對投資目標做了原則規定,要求基金實現在可接受的風險水平下,最大化基金資產的長期國際購買力,而短期內的凈值波動處於相對次要的地位。
在資產分布結構中, 挪威財政部從美國養老基金的運行中得到這樣的認識:投資戰略對最終獲取的回報率具有90-95%的決定性作用;投資戰略就是投資資產的選擇問題,即對政府債券、私人債券、上市股票、非上市股票和不動產的投資比例及其世界范圍內各地區的投資分布等。財政部經過研究,並參考了國際著名基金咨詢機構的建議,規定固定收入工具應占其總資產的50-70%,股票工具30-50%,其中在單一上市公司中持股比例不得超過3%;在前者中,對歐洲、美洲和亞太地區的投資比重應分別為45-65%、25-45%和0-20%;在後者中,歐洲為40-60%,美洲和亞太地區40-60%。根據公認市場指數為基礎編制投資基準,風險限額為每年1.5%的跟蹤誤差。財政部進一步要求據此設定基準組合。
基準組合的確定程序首先是挪威銀行根據對未來較長時期的市場情況進行預測,向財政部提出投資基準的建議。財政部根據挪威銀行建議,並向聘請的國際基金咨詢機構(現在是美世投資咨詢公司)進行咨詢,綜合各方意見之後制定的。目前的基礎組合構成如下:
其中股票組合使用富時全球指數(含27個國家),固定收益組合使用黎曼全球固定收益指數。截至2003年9月,石油基金大約持有2000支股票和7400支債券。
(3)石油基金風險政策
財政部目前確定的總風險為每年1.5%的跟蹤誤差,考慮到預防意外的波動,規定每三年中應至少有兩年要達到這一標准。財政部還進一步規定,股票組合的比重應控制在30-50%之間,地區權重可以上下浮動10%,例如歐洲債券可以在45%-65%之間浮動。為控制利率風險,全部固定收益組合的修正久期應在3-7年之間。
挪威銀行認為,要想實行財政部制定的戰略目標,就不能實行完全的「消極管理」,而要制定一些計劃,對於何時與如何做出適當偏離「標准投資」的決策做出一些規定,這就需要獲取實現這些目標的技術手段,以對資產組合進行選擇,而不是一味地實行「標准投資」。對於這種「積極的戰略管理」要留有餘地,當然主要還是遵循「標准投資」即「消極管理」的戰略。但總的來說,「石油基金」的投資管理中可以分成兩個「子系統」,一個是「積極管理」,一個是「消極管理」;兩個系統同時運轉,這是一個優勢。「積極管理」的信息基礎對於有效地實行指數戰略是益的,對「標准指數」了如指掌反過來也可以為擬議中的積極管理提供一個幫助。
1997-1998年挪威銀行主要以實行「消極管理」為主,對基金管理公司也是如此這樣要求的,而實行"積極管理"的資產不到1.5%。當時的考慮是想積累一些專業知識和經驗,然後再做調整。現在,挪威銀行認為,可以對「積極管理」予以考慮了,應該集中精力選擇一些不同風格和類型的外部「積極管理公司」。為實現"積極管理",挪威銀行聘請的咨詢管理公司Mercer公司正在對基金管理人制定一整套監控措施;此外,該公司對挪威銀行投資理念與投資程序的設計發揮了較大作用
(4)內部、外部管理人的選擇和激勵
挪威銀行採用公開招標的方式選擇外部管理人,簽訂的管理合同一般沒有固定期限,中標者都是國際知名的資產管理公司。截至2003年7月1日,挪威銀行聘請了16個外部管理人,管理著大約910億克朗(約合130億美元)的股票資產,同時聘請了8個固定收益外部管理人,管理著大約350億克朗(約合50億美元)的固定收益資產,兩者合計占總資產規模的23%。通過外部管理人進行投資,可以充分利用他們的專業優勢,提高積極管理部分的總體收益水平。由於歷史原因,大部分的固定收益資產仍由挪威銀行的內部管理人進行投資。
根據財政部核準的管理費,挪威銀行每年可以提取基金資產的千分之一用於支付管理費用(目前每年約1億美元),除此之外,挪威銀行還可以根據投資業績,支付一定比例的業績管理費。
(5)石油基金的經營業績
截至到2002年12月31日,挪威財政部向"石油基金"總計轉移了6930億克朗。2002年12月31日"石油基金"總市值是6090億克朗,其中股票2298億,固定收入債券3780億,環境基金12億。2002年的實際凈收益率略低於2001年。過去6年來其實際凈收益率曲線前3年成上升趨勢,後3年一路下滑,6年的平均值為2.53%。雖然近年來"石油基金"的收益率不斷下降,損失不斷增加,但在全球性股市滑坡的大環境下,與其它養老基金的收益率相比,"石油基金"的收益率還算是不錯的。
㈣ 歷史上有幾起金融風暴
歷史上的七次金融危機擁有158年歷史的國際投行雷曼宣告破產,拉開了世界金融危機的序幕……到目前為止,這輪危機還遠遠沒有結束,世界經濟能否渡過難關,讓我們拭目以待。但此前,這個世界已經經歷過7次金融危機。1637年鬱金香狂熱在17世紀的荷蘭,鬱金香是一種十分危險的東西。1637年的早些時候,當鬱金香依舊在地里生長的時候,價格已經上漲了幾百甚至幾千倍。一棵鬱金香可能是20個熟練工人一個月的收入總和。現在大家都承認,這是現代金融史上有史以來的第一次投機泡沫。而該事件也引起了人們的爭議——在一個市場已經明顯失靈的交換體系下,政府到底應該承擔起怎樣的角色?1720年南海泡沫1720年倒閉的南海公司給整個倫敦金融業帶來了巨大的影響。17世紀英國經濟興起,而人們的資金閑置、儲蓄膨脹,當時股票發行量極少,擁有股票還是一種特權。為此南海公司覓得賺取暴利的商機,即與政府交易以換取經營特權,私下發行股票,由於股票供不應求導致價格狂飆到1000英鎊以上。公司真實業績與人們預期嚴重背離。後來因英國國會通過了《反金融詐騙和投機法》,內幕人士與政府官員大舉拋售,南海公司股價一落千丈,南海泡沫破滅。1837年恐慌1837年,美國的經濟恐慌引起了銀行業的收縮,由於缺乏足夠的貴金屬,銀行無力兌付發行的貨幣,不得不一再推遲。這場恐慌帶來的經濟蕭條一直持續到1843年。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是如下幾點:貴金屬由聯邦政府向州銀行的轉移,分散了儲備,妨礙了集中管理;英國銀行方面的壓力;儲備分散所導致的穩定美國經濟機制的缺失等等。1907年銀行危機1907年10月,美國銀行危機爆發,紐約一半左右的銀行貸款都被高利息回報的信託投資公司作為抵押投在高風險的股市和債券上,整個金融市場陷入極度投機狀態。1929年大崩潰盡管專家和政府的聲明向公眾保證,股市的小幅波動沒什麼值得大驚小怪的,但事實無情地粉碎了他們的夢想。1929年10月24日,驚慌失措籠罩了華爾街。由於投機者們蜂擁著爭取在股價跌得更低之前賣出手中的股票,股票行情自動收錄機已跟不上股市迅速下跌的行情。僅這一天就發生了1200萬筆交易。到10月29日甚至驟然下跌了平均40個百分點。隨著一些主要股票的價格縮減超過2/3,在大崩潰的頭一個月便有260億美元在股市化為烏有。成千上萬的美國人眼睜睜看著他們一生的積蓄在幾天內煙消雲散。但這僅僅是大蕭條的第一輪可怕打擊。過去,美國也曾經歷過股市恐慌與金融蕭條,但沒有一次像這一次一樣對美國普通市民的生活產生如此深刻的影響,因為緊接而來的大蕭條使大部分人身陷困境。1987年黑色星期一1987年,因為不斷惡化的經濟預期和日趨緊張的中東局勢,造就了華爾街的大崩潰。這就是「黑色星期一」。標普指數下跌了20%,一夜間,無數投資者被深深套牢,並陷入了痛苦境地。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1997年6月,一場金融危機在亞洲爆發,這場危機的發展過程十分復雜,到1998年年底危機接近尾聲。1997年7月2日,泰國宣布放棄固定匯率制,實行浮動匯率制,從而引發了一場遍及東南亞的金融風暴。當天,泰銖兌換美元的匯率下降了17%,外匯及其他金融市場一片混亂。在泰銖波動的影響下,菲律賓比索、印尼盾、馬來西亞林吉特相繼成為國際炒家的攻擊對象。
㈤ 怎麼看QFII持倉股票
隨著2014年三季報的出爐,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在中國股市的投資動態基本明晰。我們知道,A股在三季度已經走出一波上漲行情,滬港通也將在今日上線,在這期間,QFII持倉情況如何,QFII有著什麼樣的投資策略,也是很多投資者關心的課題。在此,我根據金融界提供的數據,對QFII的持倉進行歸納總結,以了解其在第三季度的投資動態。
根據統計,第三季度度QFII的持倉數據大致如下:有40家QFII機構出現在189家上市公司的十大流同股股東數據中,總計持股達216.2億股,無論是持股數量和參與的公司數量,都遠遠大於上半年QFII的持倉數據。持股數量排名靠前的QFII機構是:香港上海匯豐銀行(139.3億股),恆生銀行(20.7億股)、荷蘭安智銀行(14.4億股)、德意志銀行(9.03億股)、瑞士銀行(5.97億股)、法國巴黎銀行(4.8億股)、新加坡華僑銀行(4.42億股)、摩根史丹利(2.45億股)、美林國際(2.27億股)、梅林達蓋茨基金(2.04億股)、淡馬錫福敦投資(1.87億股)、挪威中央銀行(1.37億股)、馬來西亞國家銀行(1.35億股)、高盛公司(1.30億股)、瑞士信貸(1.28億股)、耶魯大學(1.25億股)等等,其他的QFII持股合計都在1億股以下。
從表面上看,QFII持股總量216.2億股比上半年報的77.9億股大了很多,實際上,由於滬港通的緣故,香港港匯豐銀行持有的138.86億股交通銀行港股也算到了這里,刨去這個數據,QFII三季度的持倉數據為78.91億股,與上半年總持倉數據大致相當,只略有增加。和上半年的數據一樣,排在前列的依然是外資銀行,其中有六家QFII都在A股持有巨量的銀行股,總持銀行股達52.92億股,而且大都持股超過一年以上。其中恆生銀行持有興業銀行20.7億股,荷蘭安智銀行持有北京銀行14.42億股,德意志銀行持有華夏銀行7.31億股,法國巴黎銀行持有南京銀行4.8億股,另外還有,華僑銀行持有寧波銀行4.42億股,德意志銀行盧森堡公司持有華夏銀行1.57億股,QFII實際持有銀行股竟然佔到其在A股投資總數的三分之二!QFII偏愛中國的銀行股,原因是它們是興業銀行、北京銀行、華夏銀行、南京銀行的戰略投資者,短期之內不會退出,隨著這一輪行情的發展,QFII的投資獲利頗豐。
雖然總持倉量增幅很小,但是調倉換股的動靜不小。與上季度相比,最顯著的加倉是荷蘭安智銀行增持北京銀行2.4億股;摩根斯丹利退出了伊利股份、美的集團、中國鐵建、中國中鐵、中國神華等藍籌股的十大流通股股東,新進入了更多的中小盤股的十大流通股股東,但總持倉有所減少;瑞士銀行的調倉幅度比較大,大量減持了中國鐵建、海螺水泥和中國神華等股票,大量買進入了萬科A,排到其十大流通股股東;馬來西亞銀行大量減持了中國北車、中國南車和上汽集團的股票。淡馬錫大量增持了中國平安和三一重工的股票。從效果看,QFII的操作並不都很成功,除了一些股票是獲利出貨外,有些股票是剛剛賣出股票反而大漲,例如高鐵概念的股票,顯然,有些QFII有點水土不服,對概念題材的把握並不到位。
由數據上看,QFII持股分布更為廣泛,除了偏愛的藍籌股外,在一些中小盤股票里也出現了他們的身影,不過,在創業板里還是很難找到QFII的身影。QFII基金管理人總體上還是喜歡估值低、業績穩定的藍籌股,他們大都堅持價值投資理念,不願意承擔投資風險,投資風格和交易策略較為保守。
不過,他們的價值投資理念還是獲得了很好的回報,例如,他們在低位建倉的銀行、機場、港口、路橋類的股票,已在目前的行情中獲得了豐厚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