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板塊資金 > 商業銀行購買股票的制度

商業銀行購買股票的制度

發布時間:2024-06-22 05:40:14

⑴ 在銀行可以買股票嗎

銀行不能買股票。我國《商業銀行法》明確地規定,商業銀行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不得從事信託投資和股票業務,不得投資於非自用不動產,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不得向非銀行金融機構和企業投資。

雖然商業銀行也並非完全不可能成為非銀行金融機構和企業的股東,如商業銀行可以因行使抵押權、質權而取得企業的不動產或者股票,從而成為其股東,但同時商業銀行法也規定因上述原因而取得的不動產或股票,應當自取得之日起一年內予以處分。

股票購買一般是通過證券交易所開完戶以後,可以通過櫃台、網路、電話進行買賣,目前一般採用的事網路和手機進行買賣,只要戶開好就可以操作。

(1)商業銀行購買股票的制度擴展閱讀:
買股票的技巧有哪些?
買股的技巧有很多,但我看要概括為四個字就是「買股不急」。
所謂買股不急就是,買入股票一是要先觀察一下再下單,要像開車一樣「一慢二看三通過」,如頭一天選中一隻股票,第二天開盤後,先看大勢,看大勢可不可以操作;二是看股票開盤是高開還是低開,在弱市中切記不要追高,只要高開就放棄,強勢高開超過3個點最好也不要追了,等回調時再擇機殺入;三是看主力資金流向,藉助軟體看主力資金是凈買入還是凈賣出,凈賣出且量比較大,就只能放棄。
買入股票還要注意看均線形態,一般脫離開5日均線過高的股票買入一定要慎重,如果堅決看好這只股票,要等這只股票回踩5日均線的時候再買入,如錢江水利上一交易日就回踩了5日均線,如果上一交易日在5日均線上買入這只股票,今天逢高拋出一定會賺錢的。
買股票的技巧:等。1。要能等,一定要等行情來就開始買賣。一般說來先看成交量,指數大跌且成交量降到均量一半以下時,買進風險很低,這叫九生一死,此時買股賠錢風險只有10%。反之,指數上漲且成交量降到均量一半以下時,買進風險很高,這叫九死一生,此時買股賠錢風險高達90%。大抵狀況如此。具體狀況可以跟網路知道高手們請教。
買過的技巧:不能貪。可以不停利,但一定要設停損。自己訂一個標准,一定要砍倉。20幾年來我在市場看過多少賠大錢的人,都是因為沒有停損。只要有停損觀念,永遠能東山再起。如果沒有停損觀念,或訂了停損點但沒有認真執行,很可能一次栽跟頭就把你打出股市20年,永無翻身之日。這句話,你先記著,20年後再說我是不是危言聳聽!
大勢分析:對於大盤仍然中線看好,但由於主力資金連續兩天凈流出,今天流出59億,比上一交易日22億的流出量增加了一倍還要多,所以短期會有回調的壓力,我們的倉位控制在1/3比較穩妥一點,激進一點可以半倉。

⑵ 現階段我國商業銀行是通過什麼形式購買股票的相關制度安排是什麼

通過上海證券交易所、罩御深圳證券交易所和香港交易所殲如等渠道購買股票。氏悶啟具體制度安排如下:資金來源要求:商業銀行的股票投資一般來自其自有資金,且投資資金來源必須符合監管規定。

⑶ 銀行股(分紅)怎麼買需要注意什麼

 

銀行股可以大致分為國有商業銀行(中農工交建),全國性商業股份銀行(平安,招商等),城市商業銀行三類。買分紅股其實主要集中在國有商業銀行(中農工交建)這5家裡面。

國有大型銀行在金融系統中的作用是定海神針,所以大部分持股都是在國家機構手裡,本身流通股份就很少,所以散戶持倉相對較少,股價波動很小。

銀行股(中農工交建)需要注意的主要是股息率。買銀行股就是為了買省心,買穩定收益。股息率是決定了你分紅多少的關鍵。

股息率=每股分紅/股價 ,從這個公式我們就可以看出,股息率和分紅成正比,和股價成反比,大多數情況下每股分紅會逐步微量增加,每年的波動其實不算大。所以股息率可以簡單的理解為和股價成反比, 股價高的時候股息率就低,股價低的時候股息率就高 。

買銀行股記住6%以上股息率可以買入,5%以下股息率就可以賣出。

以農業銀行為例,歷史分紅每股大概在0.18元(我知道22年分紅高一些,舉例而已)左右,那麼就是股價在3元以內可以買入,在3.6元以上可以賣出為最優。

2022年分紅是每股0.2元,按照6%股息率計算,理論上3.33元以內可以隨便買,但是考慮到2022年分紅增幅過大,可以適當縮小目標股價在3.1元以內。所以更多時候我們不能單純只看當年的股息率,還要把歷史分紅數據拉出來對比,看看平均值。

誤區一 、有一部分人認為股價跌了分紅會減少,這是一個極大的誤區。分紅是按照每股分紅,而不是按照持倉市值分紅。

仍然以農業銀行為例,30萬買入10萬股,分紅為每股0.18元,每年分紅1.8萬元。

如果股價漲了,3.6元你賣出,股票盈利20%,如果股價沒漲跌到了2.4元,這個時候持倉市值是24萬,但是分紅仍然是0.18元每股,0.18*10萬=1.8萬元,分紅一分不少的。你需要做的只是慢慢等待股價回升,甚至加點倉。我相信真正懂銀行股,持有銀行股三年以上的玩家,這個時候八成都會去加倉,下跌更讓他們興奮。

誤區二 、銀行股收益太低,沒什麼人買。銀行股收益單獨拎出來看確實算不上很高,跟什麼一年三倍比起來真的差太遠,可能一年收益還不如一個漲停板。可是,你以為真的沒什麼人買嗎?往往小資金才追求高風險高收益,稍微大一點的資金在股市已經很難靈活進出。看上去上是一個漲停就可以,但是你要想一下,如果500萬持倉,你是否能做到一年收益10%。所以這里存在一個極大地誤區,大資金買銀行股的不少,我了解到的買銀行股的投資者大多數都是50萬以上持倉的,而中國所有股民,持倉十萬以上的不超過10%。說白了,大多數人根本沒有持有過銀行股一年以上的體驗。

買銀行股更像是理財中的資產配置,獲得穩定的現金流。其實把思想轉換一下,假如你有50萬存大額存單5年,約定年化收益4%,也就是到期還本付息一共60萬。那麼買入50萬農行,每年股息率6%,穩定的3萬利息。你把他當做一個大額存單,按年計息。在此期間股票跌了對你有影響嗎?沒有影響的。股價漲了的話,你設置好條件單。3.3元就賣出一半,3.6元就清倉。這樣即使沒到五年,你的20%收益已經拿到手。即使銀行股不漲不跌,共計獲利65萬。這不比大額存單香嗎?

有且僅有一種情況你會虧損,那就是你買的銀行股一直跌,跌破20%並且一直不修復。理論上是有這種可能,實際很難發生,這是你需要取捨的。並且,只要保持分紅,12年不到你就可以把本金賺回來了,如果還有人要問不分紅咋辦,我只能說你還是去存銀行吧。

誤區三 、分紅會除權,不填權分紅沒有意義,就是左口袋進右口袋還要交稅,所以買銀行股沒啥用。這句話前半句是對的,但是後半句明顯是建立在不填權的基礎上的,這就是個文字陷阱。

首先我們來說下 除權和填權是什麼? 其實沒有很多人說的那麼高深。還是以農業銀行為例,股價3元,分紅除權的意思就是,分紅每股0.18元,股價下跌到2.82元,投資者實際並沒有收益,只是左口袋進了右口袋。填權就是在之後的一年,股價會慢慢漲回到3元左右。這個時候明眼人都會發現問題,如果不填權那麼按理說農業銀行的股價早就是0甚至負數了。想一想,可能嗎?

買銀行股就是為了長期投資, 表面賺的是分紅的錢,實際賺的就是填權的錢 ,只是這兩者在大多數情況下比較接近罷了。如果你在乎除權,沒懂這個本質,只能說明你是短線投資者,銀行股並不適合你。然後有人會提到前復權,後復權,這其實只是K線形態修復而已,對股價沒有任何影響。記住, 提到銀行股,誰再拿除權、復權、填權來給你說沒用,他們就是知道個名詞裝X而已 , 不用理會。我也歡迎杠精們拿這點來杠,評論區見。

首先是打新債和打新股,新債基本是穩賺,每年一兩千還是很輕松的。新股目前行情不好,可以暫放。我之前發的買銀行股打新股的案例,很多人就會在評論區杠精(網上杠精真的很多)說打新股破發。我特別想問,大哥,破發你不會不打嗎?難道有人強制你打新。 求你們都別打,留給我,我不怕破發。

其次,股息率6%,但是實際收益不止6%。以分紅再買入為例,30萬持倉,10萬股,分紅1萬8,股價下跌為2.82元,此時可以增加6383股,為了計算方便,我們簡化為6400股。你會發現增加的是6.4%的股數,也就是你下一年實際收益會增加6.4%,並且以後每年都是如此,如果選擇分紅再買入,收益是1/(1-股息率)這個數字會略大於股息率。所以除權其實在分紅再買入這個角度來看是一件好事。

股息紅利稅的收取為:

1.持股超過一年,可免徵收紅利稅;

2.持股1月至一年,需交紅利稅為紅利的10%;

3.持股1個月以內,需交紅利稅為紅利的20%。

這個分紅稅是指分股票買入後持有時間, 做T也會收分紅稅 ,所以很多人會在分紅股權登記日前賣出股票,除權後再買入,主要是因為他們平時有做T增加收益,如果想躺平,完全不用管這個。即使分紅稅最高20%扣除掉,也有年化收益4.8%,碾壓大額存單。

這是一個股民利用自己小賬戶購買銀行股測試。在2017年7月5日,股價6.08元買入。多年持股未動,實倉現金分紅(沒有分紅再買入)的真實數據,5年時間22.63%的收益,平均年化4.52%雖然不高,但和直接銀行存定期比起來還是高一點點,畢竟資金靈活。需要注意的是他是隨機購買的,並沒有擇時。買入時股息率小於5%,只有4.76%。這個其實不在我們適合買入的股價區間,盡管如此仍然有年化4.5%以上收益。如果按照我們的理想情況買入,股息率6%對應的股價會是4.8元。你會發現,這裡面差了25%的股價波動。也就是說,如果在理想的6%股息率買入,收益會是平均每年9%。當然,理想情況很難實現也存在偏差,以此為例只是想說明按照6%股息率買入,5%股息率賣出嚴格執行,實際收益會比4.5%年化高很多,大概在8%以上。

買銀行股(分紅)不像是炒股,更像是買基金或者理財,沒有持有3年以上打算不用考慮買銀行股,不過多解釋。

⑷ 商業銀行的持股公司制與連鎖制有明顯的什麼區別嗎

持股公司制是集團設立持股公司,由該公司控制或者收購若干銀行,具有決策權。而連鎖銀行制度,直接由集團或者個人,通過購買股票的形式持有,並不具有控股能力,銀行經營政策和業務由其控股方決定。
商業銀行(Commercial Bank),英文縮寫為CB,是銀行的一種類型,職責是通過存款、貸款、匯兌、儲蓄等業務,承擔信用中介的金融機構。主要的業務范圍是吸收公眾存款、發放貸款以及辦理票據貼現等。一般的商業銀行沒有貨幣的發行權,商業銀行的傳統業務主要集中在經營存款和貸款業務。
自2014年8月1日起有條件免收個人客戶賬戶管理費、年費和養老金異地取款手續費,並降低部分收費標准。個人跨行櫃台轉賬匯款手續費最高50元封頂,對公跨行櫃台轉賬匯款手續費200元封頂。
拓展資料:資本主義商業銀行的產生的途徑
一是舊的高利貸性質的銀行逐漸適應新的經濟條件,演變為資本主義銀行。在西歐,由金匠業演化而來的舊式銀行,主要是通過這一途徑緩慢地轉化為資本主義銀行。
另一途徑就是新興的資產階級按照資本主義原則組織的股份制銀行,這一途徑是主要的。這一建立資本主義銀行的歷史過程,在最早建立資本主義制度的英國表現得尤其明顯。1694年,在政府的幫助下,英國建立了歷史上第一家資本主義股份制的商業銀行——英格蘭銀行。
它的出現,宣告了高利貸性質的銀行業在社會信用領域壟斷地位的結束,標志著資本主義現代銀行制度開始形成以及商業銀行的產生。從這個意義上說,英格蘭銀行是現代商業銀行的鼻祖。
最早到中國來的外國銀行是英商東方銀行,其後各資本主義國家紛紛來華設立銀行。在華外國銀行雖給中國國民經濟帶來巨大破壞,但在客觀上也對中國銀行業的發展起了一定的刺激作用。
為了擺脫外國銀行支配,清政府於1897年在上海成立了中國通商銀行,標志著中國現代銀行的產生。此後,浙江興業、交通銀行相繼產生。
商業銀行發展到今天,與其當時因發放基於商業行為的自償性貸款從而獲得「商業銀行」的稱謂相比,已相去甚遠。今天的商業銀行已被賦予更廣泛、更深刻的內涵。特別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銀行業競爭的加劇,商業銀行的業務范圍不斷擴大,逐漸成為多功能、綜合性的「金融百貨公司」。

閱讀全文

與商業銀行購買股票的制度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股票怎麼整理數據 瀏覽:740
如何用網格法炒好一隻股票 瀏覽:150
中國船舶股票什麼時候不是st 瀏覽:490
中國最值得長期投資的股票 瀏覽:948
股票大盤主力 瀏覽:667
股票發行的基本條件 瀏覽:816
股票賬戶余額如何轉到銀行 瀏覽:206
上交所股票數據那裡有 瀏覽:840
股票賬戶多了轉債 瀏覽:66
農業銀行股票分紅歷年表 瀏覽:417
中國銀行股票派息多少 瀏覽:692
阿里巴巴p6員工有股票嗎 瀏覽:293
股票里的資產余額是什麼意思 瀏覽:349
玉柴股份股票行情走勢 瀏覽:88
放假股票能到銀行賬戶 瀏覽:912
雙環發債是股票還是債券 瀏覽:870
中銀手機銀行如何購買股票 瀏覽:417
股票的ccl指標 瀏覽:129
退市的股票代碼 瀏覽:896
根據股票實時數據計算最大回撤 瀏覽: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