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聽說最近養老方面出來個新公司,國民養老保險的公司,有誰知道這家公司什麼時候成立的它有什麼背景呀
如今給自己或家人買份保險已是家庭最普通的消費之一了,保險作為家庭理財的重要組成部分已越來越被大家重視,可是究竟應該怎樣給家庭上保險呢?首先給家庭的主要支柱購買保險已經眾所周知,但購買保險時以下幾個重要的原則往往被人們所忽視。
給家庭買保險原則之一:先買意外險、健康險
很多人在碰到代理人說起保險時問:「你那裡有什麼好保險?」通常他們所說的這種「好保險」指投資型的保險,而所說的那種「好」是指投資收益好的。這些人一般都有過投資的經歷,包括用股票、基金、債券、期貨等等種種投資方式,特別是當聽說有些投資型保險有穩定的收益時,飽受風險之苦的他們似乎對這種「新」的投資理財方式寄予了極大的希望。
這正是分紅險在中國剛出現時就大受歡迎的原因。當很多人聽說保險也可以作為一種投資時,頓時亮了眼睛,而把保險最原始的那種保障功能拋到九霄雲外去了。直到現在,還有很多人對分紅險、投連險、萬能險情有獨鍾,再往下就是帶點儲蓄功能的教育險、養老險,而對健康型保險和壽險、意外險卻很少關注。
人生三大風險:意外、疾病和養老,最難預知和控制的就是意外和疾病,而保險的保障意義,在很大程度上就體現在這兩類保險上。但是很多人感覺這兩種保險的保費很多時候是一去不返,或者回來得很少,算不上是投資,或者說「很不劃算」,所以最具保障意義的保險一直以來沒有受到足夠的重視。
於是當真正的風險來臨時,很多保險卻「不管用」,導致一些人對於保險的認識越來越陷入誤區,其實是對保險理解的誤區。
科學的保險規劃,應該先從意外、健康險做起,有了這些最基本的保障,再去考慮其他的險種,也就是說如果沒有任何的商業保險,買保險一般應按下面的順序:
意外險(壽險)→健康險(含重大疾病、醫療險)→教育險→養老險→分紅險、投連險、萬能險
案例故事一:
小張是位27歲的年輕白領,剛剛參加工作三年,在大學學的金融專業,畢業後在銀行工作,手上有一些積蓄。2004年初,一位進入保險公司作業務的大學同學找到小張,並向小張推薦了其所在公司的兩種熱賣保險產品,一種健康險和一種分紅險,小張的關注點放在了那款分紅險上了,小張的想法很簡單:我還年輕,身體好的很;那款分紅險確實不錯,於是花了四五千元買了一份分紅險,而沒有買健康險。
2004年夏天,小張一段時間感到腹部很不舒服,去醫院檢查被告知腎上有一塊陰影,被醫生建議去腫瘤醫療檢查,後被確診為腎癌。這對年輕的他及他並不寬裕的家庭是個巨大的打擊!這時他想起了曾買的一份保險,可是一翻起保單他後悔不迭:買的是分紅險而不是重大疾病險……
《錢經》速讀
我們現在時興講理財,理財實際上分三步,第一步就是做好風險的轉移,即保險保障,這是一個根基。做好了保險保障之後才去做其他的消費安排和投資理財,沒有保險保障的投資如同空中樓閣,經不起風吹雨打。所以在險種的選擇上,先選擇意外險、健康險,再選擇教育險、養老險、分紅險等其他險,才是科學的理財。
給家庭買保險原則之二:買房之前一定要先買保險,保護的是你也是你的家庭!
「我現在要攢錢買房,等我買了房、車以後再買保險。」這是很多30歲左右還沒有房的一族對保險代理人常說的一句話,類似的說法還有「我現在沒有閑錢買保險」,在他們看來,保險是一種奢侈的消費品,現在並不緊急,或者說保險是有錢人消費的。
而實際上,這種觀念是非常不正確的,保險是生活的必需品,並不是要等到你的生活達到小康甚至更好以後才需要的,保險是轉移風險的一種很好的手段,而風險並不是在你生活好了以後才出現。
如今,房、車、保險已成為新時代我們生活的「三大件」,這其中又數保險最重要,科學地理財,保險是應該在房車之前買的,人所共知,車不上保險不能上路,那為什麼買房之前要買保險呢,這里有一個我們熟悉的故事……
案例故事二
1995年10月2日,洛桑醉酒駕車,由於車速過快,撞入停在路中正在修理的大卡車之中,因傷勢太重,迅即身亡,年僅27歲。
洛桑的師傅博林回憶說:「事發當晚,洛桑和父母一起吃飯,非常開心。走時,洛桑把手機留給了父母。在路上,不停地有傳呼找他,而路邊沒有電話可以回,他開的可能有些著急。另外,剛演出回來,他也比較疲憊……」
在洛桑定居北京後,他將遠在西藏的父母接到了北京,剛開始是租房,到後來條件稍好後又貸款買了房,直至出事前,他的貸款才剛還幾年。在洛桑出事後,他的父母在承受痛失愛子的同時,還承受了被迫回鄉的痛苦。因為洛桑出意外後,房貸無法還了,兩位老人又沒有任何經濟來源,銀行將房子收了回去。
《錢經》速讀
這個案例很特殊,洛桑是酒後駕車,由於酒後駕車出險屬除外責任,即使有保險也得不到賠付。但是洛桑的老父老母被迫返鄉卻給了我們太多的思索。
如果在貸款買房後還沒有保險,是一件很不科學、很危險的事。相信現在很多剛買房一族已經感受到了其中的壓力,在買房之前過的是一種自由自在的生活,但在買房後壓力陡顯。為什麼?20年的房貸,意味著這20年期間你的工作不能中斷,一旦由於意外、疾病中斷工作中斷了收入,你的壓力將會更大。而誰也不能保證你在20年期間不生病、不出任何意外。如果出現大的人身意外,比如身故或殘疾,收入將永遠中斷,那時如果沒有其他的辦法,房子是要被收回的,此時受到最大傷害的還有你的家庭。
一般來說,你將要還多少的房貸,在還貸期間內你就要有多少的壽險。比如你的房貸是30萬元,那麼你需要至少30萬元的定期或終身壽險,以此來防範還貸期間的人身風險。如果同時能買上健康險將健康保障做好就更好了。
給家庭買保險原則之三:年輕更要買保險,買的是一份責任和對未來科學的規劃!
根據對各大城市已購買保險者的統計顯示,目前買保險的人群主要為30~45歲年齡段的,他們或給自己,或給家庭成員購買保險。而20~30歲年齡段的年輕人,包括還未獨立的在校大學生和已經走出社會工作時間不長的畢業生,他們選擇保險的則很少。他們通常認為,自己年輕,身體好,不會得什麼病,而感覺意外又離自己很遙遠,其他的險種如養老等離自己就更遠了,所以不需要保險。
可是我們現在看到,重大疾病已越來越年輕化。20多年前,當我們聽說身邊有誰得了癌症時都會無比地驚訝,可是現在要是聽說一個2歲的孩子得了惡性腫瘤,你一定不會太驚奇,如今空氣污染、食品污染、環境污染、學生壓力太大等眾多的原因已成重大疾病年輕化的誘因。農葯灌出的毒韭菜、加砒霜養大的烏雞、加避孕葯喂養大的魚、毒火腿、毒泡菜等等讓我們防不勝防,某兒童醫院有一幢樓幾乎都是白血病、惡性腫瘤等重大疾病的小患者,在校大學生患重大疾病的消息也頻頻地出現在各大媒體上。
身處於這樣的環境,我們在做好防範、保健的基礎上,還要做好萬一的打算,你不要期望到哪一天所有的天空都藍了,所有的食品都安全了,生活沒有壓力了,你要做的一個准備就是萬一罹患大病醫葯費從哪裡來?
案例故事三
2004年10月17日,北京交通大學學生劉紅斌在2004年首都高校馬拉松挑戰賽中猝死。在事件後的賠償問題上,學校開出的條件是「一共賠償四五萬元,而這些錢中間還包括劉紅斌的10位家屬在京期間吃、住、行等所有花費,如果扣除掉這些,可能到我們手上也就剩1萬多元錢了。」但是這樣的條件劉父首先不答應,劉父說:「我們是農民,家境又不好,把一個孩子養大並送他上大學並不容易,家裡就想著以後靠娃兒來支撐,現在孩子沒了,我們以後的日子包括養老等各方面的窟窿誰來補?」
案例故事四
2004年9月,在中國農業大學進行的首屆世界大學生橄欖球錦標賽上,體能一向很好的人文與發展學院法學系2002級學生牛堅漸感體力不支。回到石家莊的家裡休息時,通過在河北省第二人民醫院檢查,才發現患上被稱為「血癌」的急性粒細胞白血病。
主治醫師告訴牛堅的父母,目前治療白血病最有效方法是進行造血幹細胞移植,醫生在牛堅的母親身上測出和牛堅的基因有5/6的吻合點,可以進行造血幹細胞移植手術,而且手術要盡快做。牛堅的體形較大,最保守的估計要50多萬元。而這筆費用對於父母都是普通工人的牛堅說,無異於是天文數字。只能靠隊友、同學和老師紛紛伸出援助的雙手,現雖已為他籌得5萬元人民幣,但離手術需要的50萬元還只是杯水車薪。
《錢經》速讀
也許因為家庭經濟狀況不好,也許因為保險意識不夠,許多年輕人沒有買保險。可是透過上述兩個現實的案例,每一個年輕人能意識到保險究竟是什麼……風險好像總是那麼無情。可是如果等風險到來時再想起保險已經晚了,保險是未雨綢繆的一種科學規劃。
作為年輕人或者他們的父母,應該及早地樹立起這種風險意識,綜合起來,年輕人有這樣幾條理由要買保險。
1.意外。案例三中劉紅斌的父親將這個很殘酷的問題提出來了,他只有一個兒子,現在兒子出意外走了,年年邁的他們養老誰來管?父母辛辛苦苦把孩子拉扯大,每一個孩子的身上都擔負著贍養父母的責任。
2.疾病。如上案例四所述,重大疾病險能化解關鍵時的大額醫療費風險。
3.科學規劃。可以預見,將來沒有保險寸步難行。那麼既然將來要上保險,不如現在上保險,在經濟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包括有收入和無收入的年輕人)。因為隨著年齡增長,保費增長,年輕時買保險更「劃算」。
人生在不斷發展中,社會角色較獨立的男性群體,更是充當著重要的家庭角色,為了家人和自己,為了安全和發展,不少人都願意購買保險。中意人壽首席精算師劉炳發先生認為,個人購買的保險應根據實際收入情況,一般為收入的10%比較恰當。
20-35歲:人生發展期
特點:男性單身為主,有的是結婚不久,一般需求不多。
須注意:
1.培養良好的消費習慣
2.學習如何做預算
3.積累財力
4.定期投入理財,就可以相對較小的付出獲得較大的回報
保險類組合:理財規劃+收入保障規劃+現金流管理+醫療及保障規劃
建議險種:
1.醫療險。若單位無為個人買醫療險則需自購,但不需太多。
2.意外險。由於年輕人多喜歡旅遊或外出活動,具有冒險精神,意外的可能性要比其他年齡層的人大。可買10萬-20萬元保額的意外險。
3.靈活的投資險。由於年紀輕,一般60歲才需要用較多錢,從年輕便積累可有較高回報,選擇靈活的投資險,可在中途需錢時取錢用。
35-50歲:人生壯大期
特點:多數男性已婚並已有子女,在教育方面需要的錢更多。
須注意:
1.必須備有相當於6個月-1年的緊急備用金
2.定期評估中長期財務目標的實現進度
3.根據實際情況調查消費預算及儲蓄計劃,建立長期財務目標
4.指定退休計劃
保險類組合:教育金規劃+理財規劃+收入保障規劃+現金流管理+醫療及保障規劃
建議險種:
1.醫療險。若單位無為個人買醫療險則需自購,需要比前一階段多的保障。2.意外險。
3.終身壽險,附加定期壽險。此組合價錢不高,保額卻較高,既有儲蓄又有保障,但也可附加重大疾病險,保障30歲以上的健康變化。
4.教育金險種,附加豁免保費。教育金的購買保費,可以根據大學每年學費和通貨膨脹來預計將來需要多少教育金,再反推出現需買多少。有豁免保費後,即使孩子父母因某些特定情況可以免繳未到期的保險費,而契約繼續有效。
5.投資險。投資險與終身壽險可以1:1的比例購買,終身壽險較保守因此回報較小,投資險則是冒險性較大但回報也大。
50歲以上:人生成熟期
特點:由於年齡大,基本重心在養老,且基本沒有很多險種可買,因年事已高難以通過各項檢查。
須注意:
1.估算退休後的消費情況
2.考慮退休後的生活方式
3.估算退休後的資產價值
4.重新檢查理財計劃
5.改進理財計劃及做好資產分配
6.在退休前購買足夠的醫療險
7.考慮如何取得退休金
保險類組合:養老規劃+理財規劃+收入保障規劃+現金流管理+醫療及保障規劃
建議險種:
1.年金。一般可根據具體年齡購買適合的年金,為自己籌集一筆「補充養老金」,尤其是無社保人群,以確保退休之後的生活水準。
2.意外險。此時的意險不需選高保額,10萬元保額已夠。
很多人在選擇保險產品時,更多關注的是保險的衍生功能,把保險視為「第二儲蓄」或單純的投資,忽視了基本風險保障;而保險公司對復雜的保險條款也許因為解釋起來麻煩,或有意迎合公眾的心理,在銷售過程中往往更強調保險的投資理財功能,從而導致消費者產生選擇上的偏差。
一位北京壽險業內人士對記者說,人們有規避風險、減少損失的需求是保險存在的基礎。人生各個階段面臨著哪些風險?誰是家庭中最需要保險的人?消費者對這些問題做到心中有數後,再選擇購買適合自己或其他家庭成員的保險產品,才能真正達到轉移風險、減少損失的目的。
他給記者算了一筆賬:目前我國大學畢業的平均年齡是24歲,從出生到這個年齡段擔負的責任較輕,發生不幸後對家庭造成的損害主要是精神上的。但從參加工作開始到退休,一般是25至55歲中青年階段,個人所承擔的責任和壓力最重,家庭建設、子女教育等各項家庭支出也是最高的時期。這個年齡段被保險人應該是家庭的經濟支柱。
目前,我國中青年人群身體健康狀況不容樂觀,發生意外傷害事故的幾率越來越大。任何意外或疾病事故都對家庭、對社會造成了深重的精神和經濟損害。可以說,作為國家社會保障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商業保險是社會保險的重要補充,在建立多層次的保障體系、舒緩政府和社會的壓力等方面,今後將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
中青年被保險人有望獲得多倍保障
從8月15日起,現有2800多萬客戶、在國內壽險市場份額位居第二的中國平安保險公司將在國內率先推出一種多倍保障的分紅型終身壽險。這種取名「鴻鑫」的保險產品最大的特點是,被保險人在25歲至55歲這個特定時間段,如意外或疾病身故,將按基本保險額(10萬元)的3倍獲得賠付。這將大大增強被保險人及其家庭的抗風險能力。
此間保險界人士評價說,這種強化人生關鍵階段保障功能的保險產品,體現了對客戶生命價值的尊重和家庭責任的關懷,體現了保險的核心價值。
中國平安集團市場總監潘宏源介紹說,對終身險而言,鴻鑫險保費設計得較低,對被保險人也沒有年齡限制,而且,投保人可以靈活選擇交費期限。比如,一位20歲消費者選擇20年交費,他的年保費支出則是3980元,他享有的保險利益是終身保障,並附加有意外殘疾保障。同時作為分紅險,他還可以根據公司實際經營狀況享受保單紅利。
我們知道,終身壽險所累積的現金價值可以作為貸款的擔保,投保人如有急需可憑保單向保險公司申請貸款,或者以保單現金價值為質押,向其他金融機構貸款。根據相關條款,鴻鑫產品投保人可獲得最高6個月期限的保單貸款。
保險功能回歸,給閑散資金提供出路
此間市場人士分析,目前我國部分居民的投資能力已經達到10萬元等級。據央行公布的數字,我國居民儲蓄存款余額7月底達到10.61萬億元,大量閑散資金正在尋找出路。
另一組數據卻顯示,2002年,我國壽險業務實現保費收入僅占當年GDP的1.91%,年人均壽險保費只有18美元。中國保監會壽險監管部主任陳文輝說,國內商業保險發展的狀況和公眾對保險的認知遠遠不如發達國家,人民的實際保障水平遠遠低於將來可能遇到的風險。
有關專家指出,國內保險業現階段非常重要的工作是要重新規范整個社會的保險理念,使保險回歸保障真諦。平安人壽保險北京分公司副總經理劉耀年對此表示,「在今後產品的設計和行銷上,我們將以保障型產品為主導,把保險銷售的重心拉回到本有的位置上來,理性引導市場。」
10萬元,又讓人想起,它可能是非典患者的一次治療費用,這些費用對普通家庭來說無啻巨額的財務負擔。但是,據保監會統計,截止到6月30日,全國僅接受非典索賠494例,而人均賠付金額還不到1萬元。這是一個鮮明的反差,一個人們都不願再回憶的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