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螞蟻估值超2萬億,這個拼多多版的中國人民銀行,你看懂了么
傳遞 科技 背後的思考
螞蟻金服的造富神話,這幾天已經炒上了天,不僅造就了自己員工的財富自由,就連螞蟻總部附近的房東,也都差不多財富自由了。
2.1萬億的估值,是個什麼概念呢?
大家還記得2008年席捲全球的金融危機到來之時,中國的4萬億救市吧。4萬億,一舉拯救了全國房地產業。
螞蟻金服一個公司市值2萬億,拉動杭州一個郊區的房價,簡直是小Case!
圍繞著螞蟻金服的估值,產生了各種各樣的解讀。
有從金融角度解讀的,認為螞蟻市盈率是普通銀行的10倍,太高了!
有從市場角度解讀的,認為螞蟻就是一個基於互聯網的零售銀行,本質上還是銀行,估值高了!
有從 科技 角度解讀的,認為螞蟻有高 科技 ,有自己的大數據技術,有區塊鏈技術,估值合理!
有從流量角度解讀的,認為螞蟻用戶是Paypal的三倍,交易規模是25倍,估值太低了!
甚至還有從國家未來解讀的,認為中國擁有大好的未來,螞蟻的未來也不可限量!
可是大家想過沒有,這些說法都太片面:
螞蟻金服從來沒說過自己是銀行啊!大數據區塊鏈高 科技 ?要是這樣的話那中國的萬億市值公司可就多了!流量大?每天坐公交車的流量是最大的,怎麼沒見公交公司集體上市!
從國家未來去解讀就更 搞笑 了,看好一個國家不是應該去買它的主權債券、指數基金或者持有該國貨幣么,怎麼就和一家企業掛鉤了?難道一個國家有前途就所有的企業都不虧損,都日進斗金?投資一個企業,但是看的是一個國家,這就是典型的投機啊!
所以,螞蟻金服的2.1萬億估值,一定有更深層的原因。
首先,我們來看看沒有支付寶和螞蟻金服的時候,大家是怎麼花錢的。
我們要進行交易,可以通過兩種方式:一是通過現金交易;二是轉賬交易。
對於現金交易,從用戶取到現金以後,銀行就對整個交易過程失去了跟蹤能力。而對於轉賬交易,不管是銀行卡還是信用卡,都要經過中國人民銀行的清算中心,所有用戶交易的數據都掌握在中國人民銀行手中。
那我們再看看支付寶和螞蟻金服出來以後,情況變成怎麼樣了呢?
用戶注冊支付寶賬號,然後可以通過如下幾種方式交易:
一是給帳戶余額充值,然後直接通過余額交易。
二是通過支付寶關聯銀行卡,然後通過銀行卡支付,開戶行先是劃賬到螞蟻金服的帳戶,然後螞蟻金服在通過內部系統轉賬到對方支付寶帳戶。
三是通過螞蟻提供的花唄等信用賬戶交易。
所有這幾種方式,支付寶都全程參與,全程記錄。
大家發現沒有,支付寶的出現,改變最大的是什麼?
改變最大的有兩點:
一、中國人民銀行作為央行清算中心的交易記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被取代了!
二、原來的現金交易無法控制的情況徹底扭轉了!
可以說,這兩個改變,是螞蟻金服現在風光無限的最根本原因。
我們想一想,沒有支付寶的時候,大量的現金交易無法和個人信用掛鉤。而通過中國人民銀行的交易,很多也都是小額交易,央行對於這些數據的態度是很消極的。誰都知道數據是無價之寶,可是價值是相對於擁有者而言的。央行不是商業銀行,用這些數據無法變現,而且也無法對這些數據進行買賣。
而商業銀行呢,由於個人數據掌握在央行手裡,基本沒有利用的可能。所以對於個人信用的調查是極其困難的。商業銀行的貸款業務因此主要針對大客戶,以及個人的大額貸款,比如房貸車貸。
央行非盈利的屬性,決定了這一情況一定會發生,不管是中國還是外國。
而支付寶和螞蟻金服的出現,從根本上改變了這種狀況。
相當於 央行把自己的小額結算中心的角色讓給了螞蟻金服 !
所以,在面對個人業務上, 螞蟻金服就相當於是一個拼多多版的中央銀行 !除了不能發行貨幣。
拼多多相對於淘寶和京東的優勢是什麼?
就是把零散在四五線的小鎮用戶價值挖掘出來了!
而螞蟻金服就是把零散的個人小額金融用戶的價值挖掘出來了!
如果沒有螞蟻,這個價值讓商業銀行去挖,成本太高,就像京東去運營縣鄉一級市場一樣。
而讓央行去做?央行連商業銀行都不是,它看待手裡的數據都是麻木的,哪裡像螞蟻金服一樣,看到數據就像鯊魚聞到血腥一樣!
現在大家明白了吧,你說螞蟻是一家銀行,零售銀行,大數據 科技 公司,區塊鏈 科技 公司,擁有海量用戶的公司,這些都對!
但是這些都不是螞蟻金服能有現在地位的原因。
螞蟻金服估值能達到2.1萬億,是因為它在某種程度上就是一個央行的角色,對於幾億的用戶來說,它就如君臨天下一般!
失去了這個角色,就算是再有錢,再有技術又能如何?
有錢你只能做投資人去四處投資,有技術你也只能把區塊鏈做成傳銷。
那螞蟻金服的這個角色是怎麼來的呢?天時地利人和而已。
支付寶趕上零售業互聯網化的浪潮,實乃天時!
螞蟻金服誕生在崛起中的中國,實乃地利!
內部有一幫勇於創業的人,外部有寬松的監管,實乃人和!
先發優勢能夠讓螞蟻金服在相對長的時間內保持這種競爭優勢。
那將來呢?尤其是數字人民幣誕生呢?情況會怎麼樣?
我將在接下來的文章中繼續分享這些 科技 背後的思考!
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