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倫敦證券交易所,gbx可能是股價單位,它代表什麼
GBX=Great British Pence (stocks currency) 便士=1/100英鎊
英語直譯就是-偉大的英國便士(股票貨幣),但一般倫敦證券交易所是用英鎊作為交易單位的。
全球十大證券交易所排名2020
1、紐約證券交易所
紐約證券交易所(New York Stock Exchange)成立於1792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它超越倫敦證券交易所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證券交易所。紐約證券交易所總市值為22.9萬億美元,約有2400家上市公司。根據蓋洛普2017年數據,超過54%的美國人投資於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的股票。紐約證券交易所佔全球股票市值40%左右。
2、納斯達克
納斯達克(NASDAQ)股票市場於1971年在美國紐約市成立。納斯達克被認為是科技公司聖地,因為這里上市了許多世界上最大的科技公司,如蘋果,微軟,Facebook,亞馬遜,Alphabet,特斯拉,思科等。截至2018年11月,納斯達克市場總市值為10.8萬億美元,月均交易額為1.26萬億美元。
3、東京證券交易所
東京證券交易所(Tokyo Stock Exchange)成立於1878年,是世界十大證券交易所之一。它擁有將近2300家上市公司,總市值為5.67萬億美元。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東京證券交易所交易暫停了四年。它在1949年恢復運作。東京證券交易所的基準指數是日經225指數,其中包括豐田,本田,鈴木和索尼等大公司。
4、上海證券交易所
上海證券交易所(Shanghai Stock Exchange)是中國最大的證券交易所,總市值為4.02萬億美元。它是一個非營利組織,擁有1000多家上市公司。上海證券交易所起源可以追溯到1866年,現代化的上海交易所成立於1990年。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的股票擁有以當地貨幣交易的「A」股和以外國投資者為美元定價的「B」股。
5、香港證券交易所
香港證券交易所(Hong Kong Stock Exchange)成立於1891年,擁有將近2000家上市公司,其中約一半來自中國大陸,月交易額為1820億美元,總市值為3.93萬億美元。2017年,香港證券交易所關閉實物交易大廳,轉向電子交易。在香港證券交易所上市的一些大公司包括友邦保險,騰訊控股,中石油,中國移動和匯豐控股。
6、泛歐交易所
泛歐交易所(Euronext)總部位於荷蘭阿姆斯特丹,它是一家泛歐證券交易所,在法國,比利時,愛爾蘭和葡萄牙均設有辦事處。泛歐交易所擁有約1300家上市公司,總市值為3.92萬億美元。在泛歐交易所上市的股票以歐元進行交易。 其月交易額約為1740億美元。
7、倫敦證券交易所
倫敦證券交易所(London Stock Exchange)成立於1698年,擁有3000多家上市公司,總市值為3.76萬億美元。它由倫敦證券交易所集團擁有和運營,倫敦證券交易所集團於2007年由倫敦證券交易所與Borsa Italia合並後成立。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倫敦證券交易所是世界上最大的證券交易所,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它被紐約證券交易所超越。在倫敦證券交易所上市的一些大公司包括:英國石油公司,巴克萊銀行和葛蘭素史克公司。
8、深圳證券交易所
深圳證券交易所(Shenzhen Stock Exchange)在1990年正式成立,是中國僅有的兩家獨立經營股票交易所之一,另一家是上海證券交易所。截至2018年11月,深圳證券交易所總市值為2.5萬億美元。在該交易所上市的大多數公司都是在中國,並以人民幣進行交易。深圳證券交易所在2009年推出創業板,該創業板由與納斯達克類似的高增長,高科技創業公司組成。
9、多倫多證券交易所
多倫多證券交易所(Toronto Stock Exchange)成立於1852年,是由多倫多證券交易所集團擁有和經營,擁有2207家上市公司,總市值達2.1萬億美元。多倫多證券交易所月平均交易額為970億美元。加拿大所有「五大」商業銀行都在多倫多證券交易所上市。
10、孟買證券交易所
孟買證券交易所(Bombay Stock Exchange)成立於1875年,是亞洲第一家證券交易所,地址位於孟買達拉爾街。截至2018年11月,孟買證券交易所總市值為2.05萬億美元。它是該名單上上市公司數量最多的證券交易所。據Visual Capitalist稱,孟買證券交易所擁有5749家上市公司。
Ⅱ 正大國際期貨:全球十大國際期貨公司2023排行榜
期貨公司是專注於期貨交易和相關服務的企業,為投資者提供期貨交易與投資建議。期貨市場以其高風險與高收益特性,吸引了眾多投資者。以下十大國際期貨公司2023排行榜包括:正大國際、高盛、JP摩根、花旗銀行、摩根士丹利、巴克萊銀行、瑞士信貸、德意志銀行、法國興業銀行和美林銀行。
1. 正大期貨
正大期貨作為香港期貨市場的領頭羊,其表現非常出色,位居交易量和市場佔有率之首。正大期貨憑借豐富的金融經驗和成熟的管理模式,提供包括農產品、金屬、能源、化工、金融等多個品種的期貨交易服務。同時,該平台還提供實時行情和專業交易分析,幫助用戶掌握市場動態。
手續費條件: 歐美產品4美金,恆指26港幣,小恆指12港幣。推薦指數:10。詳詢正大客服lluvnx。
2. 高盛
高盛集團作為全球知名金融服務公司,成立於1869年,總部位於紐約。高盛涉足投資銀行、證券、投資管理、股票和期貨交易等領域。在期貨市場中,高盛排名前列,享有高交易量和市場份額。
推薦指數:9。
3. JP摩根
JP摩根是全球著名的綜合性金融服務公司,成立於1799年,總部位於紐約。JP摩根業務范圍涵蓋投資銀行、私人財富管理、股票和期貨交易等。在期貨交易方面,JP摩根排名第二,擁有多年期貨交易經驗與強大技術。
推薦指數:8。
4. 花旗銀行
花旗銀行作為全球領先金融服務公司之一,總部位於紐約。花旗銀行涉足投資銀行、證券、投資管理、股票和期貨交易等領域。在期貨市場中,花旗銀行排名第三,擁有先進的交易平台和專業期貨交易團隊。
推薦指數:8。
5. 摩根士丹利
摩根士丹利是全球著名金融服務公司,成立於1935年,總部位於紐約。摩根士丹利涉足投資銀行、證券、投資管理、股票和期貨交易等領域。在期貨交易方面,摩根士丹利排名第四,擁有專業期貨交易團隊與風險管理體系。
推薦指數:7.5。
6. 巴克萊銀行
巴克萊銀行作為英國著名金融服務公司,成立於1896年,總部位於倫敦。巴克萊銀行涉足投資銀行、資產管理、私人銀行、股票和期貨交易等領域。在期貨市場中,巴克萊銀行排名第五,擁有優秀期貨交易團隊與先進交易技術。
推薦指數:7。
7. 瑞士信貸
瑞士信貸是瑞士著名綜合性金融服務公司,成立於1856年,總部位於蘇黎世。瑞士信貸涉足投資銀行、資產管理、私人銀行、股票和期貨交易等領域。在期貨市場中,瑞士信貸排名第六,擁有豐富期貨交易經驗和專業交易團隊。
推薦指數:6.5。
8. 德意志銀行
德意志銀行作為德國最大的商業銀行之一,成立於1870年,總部位於法蘭克福。德意志銀行涉足投資銀行、資產管理、私人銀行、股票和期貨交易等領域。在期貨市場中,德意志銀行排名第七,擁有專業期貨交易團隊與領先交易技術。
推薦指數:6。
9. 法國興業銀行
法國興業銀行作為法國著名綜合性金融服務公司,成立於1863年,總部位於巴黎。法國興業銀行涉足投資銀行、資產管理、私人銀行、股票和期貨交易等領域。在期貨市場中,法國興業銀行排名第八,擁有專業期貨交易團隊與豐富交易經驗。
推薦指數:5。
10. 美林銀行
美林銀行作為美國著名金融服務公司,成立於1914年,總部位於紐約。美林銀行涉足投資銀行、資產管理、私人銀行、股票和期貨交易等領域。在期貨市場中,美林銀行排名第九,擁有專業期貨交易團隊與領先交易策略。
推薦指數:4。
Ⅲ 綠色低碳能源指數基金有哪幾樣
現在國際上綠色指數主要包括:標准普爾全球清潔能源指數(包含了全球30個主要清潔能源公司的股票),納斯達克美國清潔指數(跟蹤50餘家美國上市的清潔能源公司表現)、FTSE日本綠色35指數(環保相關業務的日本企業)。每個主要指數,都相應催生了跟蹤該指數的基金。 此外,特色指數和基金還包括:德意志銀行x-trackers標普美國碳減排基金、巴克萊銀行的「全球碳指數基金」(掛鉤全球主要溫室氣體減排交易系統中碳信用交易情況的基金等 。中國在這方面起步較晚,目前在A股市場出現了部分基金產品,如A股富國低碳環保基金、中海環保新能源基金等,但規模不大,且其投資並未嚴格限定在環保主題范圍內。
Ⅳ 雷曼兄弟破產的原因是什麼對中國的影響有多大
雷曼兄弟破產的原因:
1、外部原因
(1)、次貸危機所致
在美國抵押款債券業務上連續40年獨占鰲頭的雷曼兄弟公司,在次貸危機的沖擊下沒能挺身而過,其問題就出於,公司所持有的巨量與住房抵押貸款相關的「毒葯資產」在次貸危機中虧損累累。由於雷曼在次貸危機爆發前,就持有大量的次級債金融產品(包括MBS:房地產抵押貸款支持證券;CDO:擔保債務憑證),和其他較低等級的住房抵押貸款金融產品。所以,次貸危機爆發後,次級抵押貸款違約率上升,就造成了次級債金融產品的信用評級和市場價值直線下降。隨著信用風險從次級抵押貸款領域擴展到其他住房抵押貸款領域,則較低等級的住房抵押貸款金融產品的信用評級和市場價值也大幅度下滑。
(2)、政府袖手旁觀
雖然巴克萊和美洲銀行都對收購雷曼兄弟產生了極大的興趣,但最終導致他們選擇放棄的原因,是沒有得到美國政府或其他華爾街公司就雷曼兄弟資產潛在損失提供保護的承諾。
面對雷曼兄弟的困境,美國財政部長保爾森表示,不會對其實施救助。也就是說,美國政府已經放棄了雷曼。那又是什麼原因致使美國政府對雷曼如此「無情」呢?一是,政府無法面對國會、無法面對納稅人。因為美國政府動用了納稅人的錢進行過對股市和貝爾斯登公司實施救助,又對「兩房」托底等行為,讓美國國會感到了強烈的不滿,而同時,雷曼也不是最後一家需要救助的金融機構。再「出手相救」,美國政府自身的財政被「拉」下水,也是遲早的事;二是,陷入金融危機的金融機構很多,政府都去救,是救不完,也救不好的。況且,就以2008年收入衡量排名世界前十的投資銀行,雷曼兄弟位列第九的這樣一個成績看來,雷曼在充滿競爭的華爾街中的地位,已不再那麼重要了。因此,美國金融體系再也不需要雷曼兄弟了。
2、內部原因
首先,以雷曼旗下機構Neuberger Berman為例,他們的資產管理業務做得很不錯,但是債券交易才是它的核心業務。所以,由於決策的失誤,雷曼兄弟背上了500多億美元難以脫手的資產。
然後,就是雷曼自救不利。按照保爾森的說法,貝爾斯登公司事件後,美聯儲已經向投資銀行開設了特別的融資渠道,允許投資銀行像商業銀行那樣直接向中央銀行貸款。但是雷曼兄弟一直就沒有利用這一政策,取而代之的是一意孤行地試圖通過資本市場尋找出路、走出困境。而結果,卻是失去了自救的最佳時機。
雷曼兄弟的破產對中國經濟的影響
雖然雷曼兄弟銀行發布的破產時公司資產損益表,其中關於債務權一欄顯示,作為債權人,大頭不在中國,因此,中國投資銀行不會因為折舊巨額債權而遭受損失。而之所以迄今中國銀行業還算幸運地抗住了一波又一波的沖擊,主要得益於中國不能自由兌換的貨幣體系。中國外匯管理機構可以任意根據市場現狀,有效控制資金的流入和流出。因此可以說,中國銀行業死裡逃生,實在是因為中國金融改革步伐很沉重很緩慢造成的,確實是因禍得福。
但是,面對這一巨大且突然的經濟變故,在雷曼事件多多少少給世界經濟復甦投下更多、更濃重的陰影的同時,也為中國經濟的發展埋下了潛在的危機。
參考資料:http://stock.hexun.com/2011-11-01/1347697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