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銀行股漲是好事,還是壞事
從正常的邏輯上來看,當市場大幅上漲的時候,銀行股等大藍籌大舉拉升,很有可能就意味著大盤已經見頂;而當銀行股在相對低位出現大漲時,則很有可能是見底的信號。
銀行股定增,對上市銀行、銀行管理層和銀行員工來說,無疑是利好。
首先,銀行通過定增可以補充資本金,增強資本實力和抗風險能力,更好地支持業務發展和戰略落地。
其次,定增補充的是核心一級資本,可以全面提升銀行的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一級資本充足率和資本充足率,緩解資本監管壓力。
以華夏銀行為例,2019年9月末,華夏銀行的的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一級資本充足率和資本充足率分別為8.01%、9%和11.82%,其中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距離7.5%的監管紅線只有一步之遙。
2018年末,華夏銀行的這三項指標分別大幅回升至9.47%、10.43%和13.19%,這都得歸功於去年年底前完成的定增。
銀行股定增,對股東來說,情況則較為復雜,對一部分股東可能是利好,對另一部分股東則可能是利空。
對銀行的股東而言,最終的價值回報來源於銀行的經營成果,即銀行每年的凈利潤。凈利潤等於凈資產乘以凈資產收益率,定增是向特定投資者發行股份、募集資金,主要影響銀行的凈資產。
通過分析定增是攤薄,還是增厚每股凈資產,以及對不同股東持股比例的影響,可以判斷定增對某一特定股東來說,到底是利好,還是利空。
(1)股票銀行拉大盤是不是不好擴展閱讀:
商業銀行發行股票有兩種情況:
一為銀行創立之初通過發行股票籌集資本金;
二為發展擴大銀行發行增資股票,或者為保持適度的清償能力發行的股票。世界上一些著名銀行,如英國的英格蘭銀行、美國的合眾銀行等都是通過股份集資創辦起來的。
投資者之所以願意購買商業銀行的股票,原因在於它有比較穩定的股息收入和股票市場價值的增值。一般而言,商業銀行很少發行增資股票,因為這會削減股東的權益。
2. 長期投資銀行股是大盤銀行股好還是中小銀行股好
如果長期持有銀行股的話我支持持有大盤銀行股比較好。
首先你的目標持有銀行股,而且是長期持有,長期持有的股票肯定要考慮兩大因素:其一就是長期回報率;其二就是長期抵抗風險能力;兩者因素同時具備才有值的長期持有的價值!
人們常說炒股要炒行業龍頭股,因為行業龍頭企業佔比市場份額大,盈利能力強,抗市場競爭力也強,只有保持長期盈利的公司才具備長期回報率和長期抵抗風險能力。而中小企業業績穩定性很差,會跟隨市場經濟以及公司經營問題漂浮不定,導致公司業績同樣出現盈虧狀態,所以談不上長期回報率的保障;一旦經濟出現蕭條時候最先倒下的就是中小企業,這些中小企業一旦失去收入,資金面斷裂頂不住多久就會讓整個企業陷入癱瘓,這就是中小企業的弊端之處,長期抵抗風險能力也不強!
以上分析的因素就是我支持長期持有大盤銀行股理由。中國目前根據資產排行榜分為有五大行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交通銀行,其他銀行或者地區銀行屬於中小銀行。而中國五大行都已經成功登入A股市場。
在A股市場中前五大銀行為工商銀行601398為首,也是整個銀行行業的龍頭股,其餘是農業銀行601288,中國銀行601988,建設銀行601939,交通銀行601328等五大銀行在A股市場稱為大盤銀行股;;在A股市場中分為5家大盤股銀行股,23家總小盤銀行股,總共有28家銀行登入了A股市場;
下面再用實際行情看看近十年時間A股市場5大行,大盤銀行股的具體回報率:
(1)工商銀行
交通銀行從2008年9月20日開盤價位3.37元,截止昨天2018年9月21日收盤價位5.79元,整整十年時間總盈利為97.61%,每年平均盈利為9.76%,成為五大行中回報率最低的一隻個股,跟龍頭回報率相差甚遠。(備註:這是股票前復權走勢圖,現金分紅和高送轉,除權出息溢價都包含在內);
通過以上對A股銀行板塊中五家大盤股近十年的平均回報率來分析來看:建設銀行每年平均盈利為34.23%;工商銀行每年平均盈利為26.62%;農業銀行每年平均盈利為19.81%;中國銀行每年平均盈利為12.43%;交通銀行每年平均盈利為9.76%;十年長期持有回報率最高的是建設銀行,最低的是交通銀行;這些過去的投資回報可以僅供大家投資銀行股的參考價值。祝福大家投資順利。
3. 一般銀行券商拉起大盤第二天大盤會如何走
A股市場的銀行股和券商股都是屬於大盤權重股,對指數的影響較大,一般這類股票頭天拉升後,再持續拉升的可能性不大,大多是一日行情,第二天大盤大多也是在高位震盪盤整,除非有特別的利空或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