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我國上市銀行有哪些
截止至目前為止,以下是我國36家A股上市銀行的信息:
工商銀行 農業銀行 中國銀行 建設銀行 交通銀行 郵儲銀行
招商銀行 興業銀行 中信銀行 平安銀行 光大銀行 民生銀行
浙商銀行 浦發銀行 華夏銀行 北京銀行 寧波銀行 杭州銀行
上海銀行 鄭州銀行 西安銀行 青島銀行 長沙銀行 江蘇銀行
南京銀行 蘇州銀行 蘇農商行 無錫銀行 江陰銀行 常熟銀行
紫金銀行 成都銀行 貴陽銀行 張家港銀行 重慶農商行 青海農商行
排名 銀行 人民市/億 美元/億
1 工商銀行 15411 2281
2 建設銀行 12301 1821
3 農業銀行 10158 1504
4 中國銀行 9633 1426
5 招商銀行 4425 655
6 交通銀行 4000 592
7 浦發銀行 3502 518
8 民生銀行 3242 480
9 興業銀行 3124 462
10 郵倚銀行 3038 450
11 中信銀行 2659 394
12 光大銀行 1729 256
13 平安銀行 1557 230
14 北京銀行 1417 210
15 江蘇銀行 1177 174
16 華夏銀行 1113 165
17 杭州銀行 761 113
18 寧波銀行 654 97
19 南京銀行 641 95
20 浙商銀行 614 91
『貳』 值得長期持有的銀行股有哪些
第1名,招商銀行(600036)。公司位於廣東省深圳市,主要從事銀行業及相關金融服務。公司是國內最大的零售銀行,信用卡發卡最多的銀行,ROE、不良貸款率、負債成本等各種指標非常優秀。
第2名,寧波銀行(002142)。公司位於浙江省寧波市,主要從事存款、貸款,辦理國內結算,辦理票據貼現等業務。公司堅持差異化戰略,深耕長三角、珠三角和環渤海灣等優質區域,資產質量十分優質,是國內兼具確定性和成長性城商行龍頭標桿。
第3名,平安銀行(000001)。公司位於廣東省深圳市,主要從事經有關監管機構批準的各項商業銀行業務。公司是國內零售銀行新標桿,有望向卓越領先的智能化零售銀行轉型。
拓展資料:
商業銀行股票是什麼?
商業銀行股票是由主要是給工商企業發放短期貸款的商業銀行所發行的股票。西方國家商業銀行大多數屬於股份公司,所以商業銀行也稱為股份銀行。
商業銀行發行股票有兩種情況:一為銀行創立之初通過發行股票籌集資本金;二為發展擴大銀行發行增資股票,或者為保持適度的清償能力發行的股票。世界上一些著名銀行,如英國的英格蘭銀行、美國的合眾銀行等都是通過股份集資創辦起來的。
投資者之所以願意購買商業銀行的股票,原因在於它有比較穩定的股息收入和股票市場價值的增值。一般而言,商業銀行很少發行增資股票,因為這會削減股東的權益。
銀行股票有哪些?
1、工商銀行(600036):銀行龍頭股。在英國權威金融雜志《銀行家》公布的2016年全球銀行品牌500強中,招商銀行品牌價值位列全球第13位;在《財富》世界500強榜單中,招商銀行連續5年強勢入榜,2016年名列第189名。
2、平安銀行(601166):銀行龍頭股。零售銀行業務主要包括零售銀行業務、信用卡業務和私人銀行業務等。
3、農業銀行(601288):銀行龍頭股。公司是一家金融服務商業銀行,公司主要業務包括公司銀行業務、個人銀行業務、資金業務及其他業務。
銀行概念股其他的還有:浦發銀行、蘇州銀行、青島銀行、鄭州銀行、張家港行、江陰銀行、建設銀行、興業銀行、招商銀行、寧波銀行、北京銀行、成都銀行、廈門銀行、渝農商行、紫金銀行、西安銀行、常熟銀行、江蘇銀行等。
銀行股值得買嗎?
可以肯定地說銀行股是值得購買的,主要原因如下:
首先,銀行板塊經過這段時間的調整,股價和估值都處於相對較低的位置,這時候銀行股的安全標的是相對較高,買入風險較小。
其次,從大的經濟周期來講,銀行股通常大的經濟環境是強相關的,也就說當經濟環境不好時,銀行板塊通常表現也不好,就像今年的經濟受到疫情較大,世界各國經濟都很困難,相對應的銀行板塊也持續下跌調整,最近已經到了歷史地位。
最後,從指數來講,最近大盤指數連續調整,作為大金融的權重股表現十分穩健,雖然沒有券商和保險那麼亮眼,但是也顯示出了其足夠的穩定性。同時,銀行板塊本身的分紅比例相對較高,基本維持在5%左右,而且十分穩定,所以一些相對保守的朋友可以選擇銀行板塊進行投資,來獲取比較穩定收益。
『叄』 成都金融城有哪些公司
成都金融城的公司主要包括:成都銀行總部,各大保險公司區域總部,以及一系列證券公司、投資公司、金融科技公司等金融機構。這些公司代表了金融業最前沿的技術和業態。隨著成都金融城建設的不斷推進,各類金融企業的聚集也在日益增多。以下詳細介紹幾家主要企業。
一、銀行總部及保險公司區域總部:金融城的核心力量。如成都銀行總部,作為西部地區重要的金融機構之一,致力於為客戶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務。各大保險公司的區域總部,依託成都良好的經濟發展環境和市場潛力,為廣大客戶帶來專業保險服務。同時也在信貸和投融資方面與本地企業進行深度合作,助力地方經濟繁榮。
二、證券及投資公司:隨著金融市場的不斷發展,金融城匯聚了一批領先的證券公司和投資公司,包括國內外知名的投資機構。這些公司在股票交易、債券發行、資產管理等方面提供專業的金融服務,為投資者提供多元化的投資渠道和專業的投資建議。
三、金融科技公司:隨著科技的進步,金融與科技深度融合成為新的發展潮流。金融城內的金融科技公司致力於在金融大數據、雲計算、區塊鏈等領域進行技術創新和應用,為企業提供智能化、高效的金融服務解決方案。這些公司的出現和發展,為成都金融產業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綜上所述,成都金融城匯聚了眾多金融業的主要企業,形成了完整的金融產業鏈。隨著城市建設和經濟發展的不斷推進,未來還會有更多優質金融企業入駐金融城,進一步推動成都金融產業的繁榮和發展。以上列舉的企業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代表,更多詳情可查閱官方發布的相關文件或資訊報道獲取更為詳盡的信息。
『肆』 農村信用社股金值不值的買
剛好前幾天有朋友問我要不要買所在城市的城商行的股份,有和幾個同事討論過這個問題,我是不建議你買,為什麼,理由如下:
1、買未上市的城商行、農商行的股份,主要是為了賭他可以上市,一旦上市,手中股份的價值可以十倍甚至百倍的升值,但是上市之路並不好走,我國目前共有3家政策性銀行、5家大型商業銀行、1家郵政儲蓄銀行、12家股份制商業銀行、133家城市商業銀行、5家民營銀行、859家農村商業銀行、71家農村合作銀行、1373家農村信用社、1家中德住房儲蓄銀行、1311家村鎮銀行、48家農村資金互助社,總計3822家。但是現在上市的銀行只有16家,上市的比例只有0.4%,比例之低,應該是各類行業之首了。目前證監會排隊等待上市的銀行有14家,但截至2017年12月只有成都銀行一家過會了,其餘都還在排隊上會,所以說你圖中的農信社短期內最少我感覺二十年內基本沒有上市的可能,不上市你的資金放在裡面有時間沉澱成本,不值得;
2、股金就是你持有的股份,未上市之前,靠的是利潤分紅才有收入,但銀行(即使是上市銀行)也不見得每年都會分行,這要看當年的業績以及未來一年銀行發展所需的資金量,而且每股分紅的資金一般都很低,大部分比理財產品的利率還低,而且假設這家銀行盈利出現虧損,你還要按出資比例承擔責任;
3、還得看股份的多少,假設股份少,你買個一兩萬,那麼每年分紅那幾百,也沒什麼意思,而且需要錢的時候,無法直接套現,必須有下家接手,且股份少,你也沒有可能董事會的席位,如果可以入手的股份多,可以達到你進入董事會,那麼倒是可以考慮下。
4、對於沒有上市希望的銀行,我是不建議你入手,我們大部分都是普通民眾,入手那幾萬元沒什麼意思,還不如直接買理財產品;當然假設這家銀行在你們當地發展的非常好,每年盈利不少且可以持續分紅,分紅金額較高的話(可以去這家銀行的官網查詢相關的年報信息),只要最近5年的平均分紅金額高於存款利息或者理財,那麼你可以考慮入手,因為有預期上升的空間,那麼你有可能可以通過轉手賺取一筆差價。
具體要看那一家農村信用社的,經營好的還有準備上市的股份制農商銀行股金也就是股權就值錢了,特別是早五六年前農村信用社也就是農商銀行股金還很值錢,好的農商銀行一股有的值到四五萬而現在有的農商銀行的股金不太值錢了,可能每股二元不到。
我也有二十多萬農商銀行自然人股權,而對於我來說股權價格那怕再高或者再底都是一個概念。人生幽默了我,我做夢也沒想到我這輩子會得到遺產,而且還是丈夫的是他當農商銀行中層領導的時候必須買的股權,因他在人生旅途中先下了站。所以,股權就轉讓了給我,記得在公征處和辦各項手續的時候,我眼淚都滴在紙上,手抖的不會簽字後來公證之後我不想直接轉讓到我名下,想拖沿的時間如果轉讓到我的名下,那丈夫的名字在這個世界上又消失了一個他的戶名。過了一年多時間之後又分到紅增加了股權數字不對了,他們都說越到後面手續越難辦要我盡量快辦有關手續,這還要謝謝後來的上官小天董事長簽字,才順利的過戶到我的名下,不過我的股權這想永遠留著,這是丈夫生前在農商銀行工作的時候我們買的股權,我這想留著作為紀念這要農商銀行在,我的股權就一直留著那怕今後再轉讓給我的子孫。
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弄清楚農信社、農商行的性質。那些告訴你說農信社合作制的,是靠網上搜索唬人的大咖。從2003年國務院印發深化農信社改革的方案開始,農信社逐漸告別了形式上的合作制,朝著「四自」(自主經營、自擔風險、自我約束、自負盈虧)的商業銀行模式進行改制改革。經過10多年的努力,多數已經改革成為農村商業銀行了。能夠成為農村商業銀行,說明了TA具備了銀監會規定的條件,相關的監管指標大幅提升,抗風險能力也大大提高。在農信社向農商銀行改制的過程中,因為要提高資本金和資本充足率,就需要募集股金。問題是,這個股金值得購買嗎?我的建議是「視情況而定」。投資遵循「安全性、效益性、流動性」選擇。首先說安全性農信社(農商行)是縣一級的獨立法人,盡管不像國有大行那樣大到不能倒,但近些年的經營質量也在不斷提升,除了極個別特例(每省大概不超過5個)外,基本上沒有破產倒閉之虞。從一定程度上講,投資入股農信社的安全性還是有保證的,起碼要比一般 社會 企業要好一點。其次說說效益性,這個不同的農信社(農商行)也是不一樣的,主要是看這家機構的經營效益。據我了解,有的農商行按股分紅能夠達到現金25%,轉贈股本25%。也就是說如果你有10萬股,你可以拿到現金2.5萬元(稅前) 價值2.5萬元的股份(這個不扣稅)。而有的,則少很多了,但大體上也能達到10%以上。目前除了少數農商銀行外,大部分都是非上市公司,但如果能夠給你合適的投資回報,你幹嘛非得上市套現呢?除了分紅,這些股金並非沒有升值空間,有的農信社早期是一元一股,後來再募集時就是兩元甚至五元十元一股了。農信社發行股金的價格上升了,之前1元一股的不就也升值了嗎?最後是流動性,因為這些股金不是上市公司股票,所以如果想要變現,就需要投資者自行進行轉讓了。按照銀監會的要求,有的農商行在掛牌起3年內不允許轉讓(在司法上存疑)。所以,流動性就會差一點。是否值得購買,既跟投資者的投資喜好相關,更跟所投資農信社(農商行)的經營情況相關。我認為,投資農信社(農商行)是一種長期的價值投資,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在投資前去了解一下該機構近幾年的經營情況。如果是即將要改革成為農商行,那麼應該值得投資(但也不絕對)。謝謝大家,歡迎點贊 !
你好,如題所述,農村信用社實行的是合作社制度。簡單的講,也就是有鄉民入股。為入股的鄉民服務。
那麼所入股的資金就是股金,股金的所有人就是股東。值不值得買,應該從多方面來考慮,我簡單的做一些分析。
第一,首先來講股金不是存款。股金是入股的資金股份只能進行拍賣或者轉讓,而不能買賣。這一點是大多數人所忽略的,所以說請注意。也就是說,股金並不能像存款那樣隨時存取。需要找到下家才能夠轉手換回現金。
第二點來講。股金與存款不同。存款有固定的利息,存取方便靈活。而作為股金來講,不能夠存取只能夠拍賣或轉讓。無法做到,隨用隨取,同時轉讓的價格需雙方商定一致是浮動的不固定。
第三點。存款是受到一定的保護可以取到固定的利息。而股金的這是隨經營情況給予分紅。經營情況好的話股息分紅,可能會高於存款利息。而一旦經營出現損失的話。體現在股金上,就會出現交易價格的下浮。分紅式股息減少,甚至沒有,而一旦虧損的話則需要股東來承擔其股份比例承擔相應的責任。
還有一點也很重要的是,作為股東分紅派息的方法有多種。其中轉增股,增發配股等,也是常用的方法,這都對原始股東的權益有較大的影響。
從目前的實際現狀來看。基本上信用社的股金股息都會略高於存款利息。目前信用社正在進行大范圍的改制。逐漸由信用社向農商銀行發展。也就是說由准金融機構合作社向正規金融機構進行發展轉制過渡。正在大量的吸收和補充資本金。目前入股的話,將來有可能成為某本地某農商銀行的股東。
因此總體上講,風險與機遇同在可以根據以上的分析,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再做決定。
如果從穩妥考慮,顯然不值得買,商業有一套非常管用的邏輯:好東西不會沒人要,沒人要的不見得是好東西。
能夠進入拍賣程序的股權,說明本身質量不好。其實結合自身經驗也可以知道,這是一個常識,去農信社辦業務的人多嗎?農信社也是一種公司,如果沒有客戶,就沒有盈利,客戶是公司維持運營並盈利的源泉。
另外,至於定價,在沒有了解實際情況的時候,5元一股的定價,是不是靠得住,也是值得考慮的問題。除非特別清楚這家農信社的價值,明顯每股值得5元或者低於5元,那就值得購買,如果搞不清楚,顯然不能買,5元本身說明不了任何問題。
而且,還有一個退路問題,5元每股,未來會不會有人接手?如果要賣掉,會不會有人要?這是流動性的問題,如果投入一大筆錢,又沒有分紅,又不能轉手,那就是非常失敗的投資。在沒人接手又急於轉讓的情況下,就可能大幅折扣賣出,這就是虧損,同樣的,流動性緊張也會造成虧損。
聰明人那麼多,既然要拍賣,顯然更可能不值得買。
1、糾正一個問題,現在已經基本沒有農村信用社的股金買賣了,有的是農村商業銀行股金。目前全國大部分農村信用社已經改制為農村商業銀行,入股一般需要溢價購買。
2、目前農村商業銀行股金分紅比例大多為10%——20%的,也有轉增股金的;
3、全國目前已經有多家農村商業銀行上市,排隊上市的更不在少數,這個可以網路,那個什麼「鯉魚」枉言農村商業銀行20年上不了市純屬無知;
4、是否購買農村商業銀行股金,主要看自己的資金和投資偏好,如果偏穩健型,可以考慮,收益不會大起大落,但一般不會賠。
我本人在十多年前就買了幾萬元廣東梅州市梅江區的農村信用社的股份(一元一股),每年大約有6%的分紅(要扣20%的個稅),2018年農村信用社改為農商銀行,公布2018年農商行營業額為30億,凈利潤為3億,2017年增發了一次股票,股份為2元一股,沒上市要變現確實有點難(也難上市),所以值不值各人自己考慮,如果要買一定買業績好的才有升值空間。
作為一個從業者來回答你的問題還是比較理性的,這要從以下幾個方面看
1.當地經濟發展如何,信用社目前基本經營范圍微本縣,本市區(國家不允許信用社跨區經營),所以經濟發展好信用社經營的一般也不錯,所以還是值得買的;
2.信用社近幾年分紅情況,這個也比較容易了解,找個在信用社有股份的問問就知道了,信用社股東基本上以當地農民,企業為主,所以還是比較容易找到的,算分紅比例,一般經營正常的信用社分紅還是比較穩定的,基本上在5%以上,比銀行存款、理財,大部分股票分紅都高,而且穩定。
3.問問信用社員工工資,如果工資高於當地平均說明信用社經營不錯,可以入手,一定要問大部分人收入水平,而且要問的是工資水平,不要問灰色收入,不要只問領導和客戶經理收入。
我認為可以買。但要看什麼區域的農商行或農信社。理由:1,每年分紅每股為10%至12%左右,若每股購入價不超1.5元,每年的回報還可以的,2,今後還有配送,股值的增值。作為區域很重要,國內個人認為需慎重考慮:1,因為東南沿海經濟發達,改制較早,每股的價值很高了,基本在3至6元之間,所以每年的投資回報就低。2,西北部經濟相對落後,管理滯後,有時溢價偏高。目前中部地區可以考慮,考察一家農商行或農信社有很多指標,較專業,差距較大,只要抓住2點,第一股價在1.5上下,最好不突破1.8元,每年分紅為12%左右,新改制的或剛改制不久的。不足就是流動性不夠好,缺錢一般可以在本行股權質押貸款,利率較低。
我在前幾年買了三千元股金現在己到了五千多元了,還不算提取的利息,年利在20%左右吧!我個人認為還可以的,不然的話。內部人為什麼貸款還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