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板塊資金 > 老馬信息股票

老馬信息股票

發布時間:2022-01-23 10:43:28

『壹』 推薦幾只股票

轉發:中金公司,最後一隻恐龍走向何方?

2009年1月22日星期四,鼠年年末。農歷新年氣息漸濃,在國際貿易中心28層工作的中金公司(CICC)投行部(IBD)員工們已經不再像往常那樣忙碌,大家在談論著春節假期的出遊計劃、牛年的工作規劃和08年公司幾近腰斬的收入……當然,最熱門也最敏感的話題還是當日下午即將發放的08年年終獎金(Bonus)。
管理層、特別是公司總裁朱雲來(Levin)和IBD Head丁瑋在不同場合已經給所有人不止一次的打了預防針: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機、承銷收入下降大半、08-09年度公司人數膨脹一倍,大家都要降低對Bonus的預期與公司共度寒冬……但對那一幫剛剛經歷了07年公司收入達到6億美金、IBD年薪超過華爾街一流投行的投資銀行家(Banker)們來說,對即將到手的Bonus仍抱有極高的期望。畢竟,這是一年辛苦忙碌工作的成果。按照Levin的說法計算,即使人均收入下降75%,即使只獲得相當於07年25%水平的Bonus,也還是可以接受的。況且,Levin也提到公司管理層要做出表率,以身作則,如果真的能夠與外資投行的管理層降薪力度持平,員工們的收入水平將還是很可觀的……
即使做了如此充分的心理准備,Banker們拆開Bonus信封時,幾乎沒有人願意相信自己的眼睛:Bonus僅相當於07年的5% ~ 10%!對於一年加班時間以千小時計算的Bankers來說,與普通行業最直觀、最容易區分也最引以為傲的差別就是年終高額Bonus。而CICC的Bonus也是其區分其他境內證券公司,自詡與境外投資銀行摩根(MS)、高盛(GS)、瑞銀(UBS)等為伍的特殊資本。08年年終獎金的大幅降低,是否意味著這一隻中國本土的金融恐龍從此將摘下「一流國際投行」的王冠,歸於平凡?加之08年金融風暴的洗禮, Banker這個高傲、自私、貪婪卻又承載著無數年輕精英血汗和夢想的職業是否就此在中國境內消失,我們不得而知,但CICC今年年終的無奈和今後的發展方向確是個值得討論的話題。

一、 自欺欺人的全業務(Full Service)投行
作為CICC的掌舵人,Levin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個詞就是「Full Service」,也就是向客戶提供包括承銷、兼並收購、財務顧問、資產管理、證券經紀、研究咨詢的全方位服務;同時藉助強大的研究能力,以自有資金為支點,藉助杠桿進行私募投資和股票、債券等其他有價證券投資。
因其特殊的合資身份和其他種種問題,CICC在證券經紀、證券自營和直接投資這3個目前資本市場最賺錢的領域一直無法取得與其直接競爭對手(如中信證券)相當的地位。在07年到08年上半年A股市場風起雲涌加之資產價格大幅飆升的過程中,CICC錯過了資本盈利的大好時機。後知後覺的管理層選擇08年瘋狂擴張各項業務卻又遭受了金融危機的寒冬,所謂亡羊補牢卻作繭自縛。此外,因政府換屆等眾所周知的原因,Levin的影響力也被大大削弱,大型國有企業把CICC當作「客戶」給予關照的情況已經很少見到了。絕大部分換屆後的地方政府也不再將Levin + CICC作為特殊選擇,直接競爭無疑導致了收入的進一步降低。
2008年初,MS欲出售CICC股權一案,因管理層強勢的干預和金融危機造成的估值大幅縮水,至今未有定論。金融危機遲早將成為過去,但是管理層的實際控制卻並未因時間的推移而出現任何松動的跡象,只要CICC的股權問題一天不得到妥善的解決,Full Service終將是一紙空談。而CICC也將繼續依賴其IBD的承銷、財務顧問和資產管理等窮途末路或羽翼未豐的收入渠道。
值得一提的是,08年CICC債券自營收入超過10億人民幣,幾近公司收入的一半。而這些收入竟僅由不足10人的小團隊直接創造,這不能不說是一種驚喜。但仔細分析,這種情況是建立在08年基準利率大幅波動的基礎之上,而CICC的交易頭寸也受制於其資本不足,使這種收入更多的只是一種安慰,反而從另外一個側面反映出公司盈利能力的下降和09年的嚴峻形勢。
解決上述問題的唯一途徑就是擴充資本實力,而從2004年就甚囂塵上的CICC上市至今仍遭擱置。股權歸屬、激勵計劃、上市方案等等問題當然存在,但最直接的障礙還是信息披露,或者說,是收入披露——所有員工的收入披露。在08年年底,一個表現出色的分析員(本科第一年畢業生)收入可以輕松超過1,000,000RMB,一個卓有貢獻的VP(年紀低於30歲,畢業4-5年)可入賬10,000,000RMB,而那些資深的董事經理們一定會為馬明哲事件而暗自竊喜:老馬管理20萬人,年薪40,000,000RMB引發如此多的爭議,而CICC超過兩位數的高管年薪遠遠高於這個數字。如果這些數字出現在CICC 2007年年報上,將具有何等爆炸性的效果? 2008年度對基層員工的大幅降薪也在很大程度上維持了管理層的巨額高薪。要知道,在股東弱勢又無需信息披露的情況下要求高管抑制自身的慾望確實是強人所難。從這層意義上說,CICC的管理層在2008-2009年的金融寒冬當中,要比華爾街的那群大佬們們幸福的多了。

二、 投資銀行文化之痛
在CICC IBD 的Banker中間,流傳著這樣一種有趣的說法:中信、銀河、國信等中資證券公司被稱為「本地券商」,MS和GS等公司被稱為「外資投行」。其實,除了國別,這兩類機構的內涵並無二致,區別的產生,更多的來源於一種尊敬,尊敬「外行」們悠久的歷史、高貴的血統、咋舌的高薪甚至還包括那些真材實料同時也目空一切的精英。同時,這種區別也透露出一種歸屬感,畢竟,CICC對外一貫是以「投行」自居的。
CICC 08年IBD收入大幅縮水,雖然全年實現股本融資509億,債券融資2215億,兼並收購金額489億。但是IBD的收入僅為5億左右,粗粗算來,承銷的傭金比例不足0.2%。這個數值大大低於0.5~1%的行業標准,主要的原因在於:
1、債券收入佔比過高,這也反應出08年承銷市場的普遍情況。相比承銷費比例相對較為豐厚的股本融資,債券融資的承銷費率要低的多。許多超過100億元的大型債券融資項目當中,承銷費收入竟不足千萬,費用比例以萬分位計算。這不僅僅是CICC的尷尬,也是08年境內證券公司需要共同面對的窘境。
2、多家券商分食使得本就微薄的承銷傭金更加可憐。除大型國企IPO外,中小型企業IPO、後續股本發行和企業債、公司債、中期票據等融資項目類型中,CICC早已風光不再。平庸的銷售力量、高高在上的承銷費率預期、羸弱的資本承諾實力使得CICC不再是企業的第一選擇,在很多承銷項目中,CICC的承銷費用分成已經大大低於中信、中銀國際等競爭對手。
3、新興業務瓶頸明顯,在成熟資本市場中,兼並收購業務和固定收益類新產品承銷是IBD的主要收入來源,而在CICC IBD的收入版圖中,兼並收購仍是一個扶不起的阿斗。境內兼並收購業務必須面對境內企業股權結構固化、行政審批嚴格等硬傷,而受制於國際服務能力的不足,跨境業務中CICC也很難爭取到足夠的優勢。但最為致命的是境內企業對兼並收購服務的認同程度非常之低,畢竟是「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的公平交易而不是像融資服務那樣「空手套白狼」無本萬金。許多兼並收購項目成了免費服務或是客戶關系維護。這種情況在CICC尤其常見,將兼並收購作為IPO融資的「添頭」聽來好笑確是近期多數項目的真實寫照。而曾經走在ABS等固定收益類新產品開發前沿的CICC也無法改變金融危機在世界范圍內對這些產品的反思,新產品開發和承銷工作基本停滯。

三、 境內投資銀行走向何方
投行也好,券商也罷,說的都是立足於境內外證券市場的服務機構,並無高下之分。在華爾街,投資銀行因超強的盈利能力和高端的服務姿態為從業人員贏得了打工皇帝的美譽。這個行業交織了太多夢想、榮耀和批評,他深深的根植於美歐(不是歐美,在歐洲,這種老美的東西總不是那麼淋漓盡致)商業文化中,發揮著潛移默化卻又無可估量的重大作用。對於那些剛剛畢業的名牌大學畢業生或者工商企業的行業專家來說有著難以名狀的魔力。但是,這一切的根源都是那一份似乎與個人日常工作並不成正比的、極高的年薪而已。沒有了Bonus作為底座,再漂亮的獎杯都將會無處擺放。
除CICC之外,境內的投行(至少聽起來似乎比券商好聽些,先這么叫著吧)其實並不具備這些光環,原因很簡單,薪水不那麼誘人。
過去10年,以MS、GS、UBS為代表的外資投行再加上一個如日中天的CICC幾乎壟斷了所有的巨型海外IPO項目,這些項目也是境內投行業務利潤最為豐厚的部分。隨著大型國企上市浪潮的逐漸褪去和IPO項目競爭的日趨激烈,CICC的好日子也在一步步遠離人們的記憶。在未來2年內,除國家開發銀行和農業銀行等屈指可數的3-5個大型IPO項目外,CICC的傳統優勢項目將徹底消失。寒酸的中小型IPO,風險極大、CICC因資本實力弱而無法承擔的後續發行,債券承銷,兼並收購等「二三流」項目能否滿足CICC這只史前巨獸的胃口,答案將逐漸揭曉,而09年年初的Bonus信封,似乎為故事的結局暗藏下一個並不隱晦的伏筆。
在華爾街,投行們 「賣力賺錢」的IBD早已淪為客戶關系維護的紐帶、而非主要收入來源,直接和間接「用錢賺錢」的資產管理(Asset Management)和交易(Trading Desk)成為盈利的主要手段。雖然金融危機對這種瘋狂的資本行為敲響了警鍾,但投行的盈利模式並沒有回到100年前依靠IBD傭金的時代,而是在對整體的業務模型進行完善和調整,進一部擴充資本實力,為幾年後更加瘋狂的反攻倒算埋下種子。
更加本質的問題在於,中國商業文化的力量遠遠強於所謂的「投行文化」和其他任何一種外來的商業文化。所有的外來行業,想要在中國生根發芽必將打上中國人和中國文化的烙印。這種中國商業文化包括股權問題、政府問題、社會結構甚至風俗習慣。
CICC,這只孤獨的恐龍,面對如此惡劣的國內、國際經濟環境和大而無形的文化環境是否走到了輝煌生命的盡頭?一個薪資水平向 「國內券商」看齊的CICC是否還是國內外一流學府傳說中的那個令人神往的聖地?時間將給出答案,相信我們不用等待太久。

『貳』 中信建投交易軟體老馬公式怎麼調

從第二個2638點算起,明天也將進入34天的時間窗口,下周大盤將進入2638點以來的第十二周,同樣進入周時間窗口;

『叄』 老馬點金的人生成長股票周期合理嗎

你好,這東西沒人會預測。
如果真會預測,早就成為百萬富翁了。
預測這東西我早就不信了,上一回在網站上,看別人預測,結果買了,連一個號碼都沒對上。

樓主真要買,就權當是獻愛心吧。
每天都買相同的號碼,哪一天善有善報,就讓你買中了。
PS:這東西號碼一般不會連續幾天重復,因此,你今天的號碼最好不要和昨天的中獎號碼太相似。

滿意請採納,謝謝

『肆』 老馬識途讀後感30字左右

老馬識途的意思就是老馬能夠認得回家的路,那也就說明經驗很重要。

『伍』 老馬游資黑馬公式怎麼選不出股票

要麼是公式太嚴,本來就沒有符合的股票。要麼是公式不正確,無法選股。

『陸』 如何選擇龍頭板塊及龍頭個股 老馬點金

如果大盤進入上升趨勢,選股是比較容易的事情,也是比較重要的事情。因為固然大部分股票都能漲,但如果能選對股,那就事半功倍,能在盡量短的時間內盡快獲取利潤。這樣賺了錢後還能再去買其他未大漲,但可能大漲的股票,盡量提高收益。選股自然是要盡量選有題材的熱點板塊,但是這個市場上熱點這么多,我們要如何挑選龍頭板塊與龍頭股呢。
1、板塊內一定要有漲停股
熱點板塊一定要有漲停。個人認為,如果一個板塊沒有漲停股,那很難成為一個連續強勢的板塊。如果連敢於漲停的龍頭股都一個沒有,那這個板塊豈能成大器?板塊內都是大面積漲停,這證明追捧這種熱點的資金太多了,把一個股票封漲停後,錢還用不完,還得去把其他許多股票也一起封了。這種熱點板塊顯然有前途。
2、從板塊內找龍頭,看歷史股性
這個就要考驗投資者經驗了,就是看你對歷史上那些喜歡大漲的各板塊強勢龍頭股熟悉度如何。也就是傳說中的看臉,看你覺得這個股票順不順眼。因為A股大概可分為兩種,一種是活躍的,一種是不活躍的。如果你記得這個股票以前很活躍,你自然會看他比較順眼,不活躍的股可能因為盤子太大,或者公司沒有與主力配合的意識,以前就不大會漲,而以後可能也不會漲。而活躍的股,公司會有意識配合主力進行操作。如在建倉期發布一些利空,或估計把業績壓低來打壓股價,便於主力建倉。建倉完畢則開始拉升,然後發布各種利好,做一份漂亮的業績報表,再干一些送股之類的不必花錢又可以製造炒作噱頭,便於主力在拉升中出貨的所謂利好。這種股在歷史上就表現為容易漲停。
3、比誰先拉升熱點板塊率先封漲停的,很明顯就是板塊龍頭,後期不排除連續漲停的可能性,當然應該作為出擊的焦點。
4、看籌碼集中程度
籌碼經過長時間整理,上方籌碼峰壓力較小,籌碼較為集中的,後期較有可能漲得較好。
5、龍頭股往往有獨立性
往往敢於在大盤上漲的時候強力壓盤,在大盤下跌的時候率先啟動上漲,甚至有可能帶動大盤上漲。
6、啟動時可能會留下跳空缺口
即高開高走,高開的意思即不讓前一天被洗出的踏空盤輕易追入。
7、最好是整個板塊的許多個股都一起上漲,而非只有一個股漲
整個板塊都漲的領頭羊叫龍頭股,而一個板塊內只有一個股大漲,那叫黑馬股。抓龍頭顯然比抓黑馬容易。
8、熱點板塊的新股上市,往往也會得到炒作
如果一個熱點板塊正炒作得如火如荼,突然某新股上市,而該新股也屬於該板塊,則往往會被炒新資金大幅炒作。

閱讀全文

與老馬信息股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股票和債券影響因素 瀏覽:605
張家界股票最新走勢 瀏覽:892
農業銀行股票還能跌嗎 瀏覽:299
電腦大數據分析股票 瀏覽:595
st融捷股票為什麼漲 瀏覽:683
中國服飾控股的股票趨勢 瀏覽:994
日k線股票階梯式下跌 瀏覽:992
有友股票開盤漲幾個漲停板 瀏覽:879
創業板的股票虧幾年直接退市 瀏覽:37
股票賬戶11點轉出什麼時候到賬 瀏覽:534
怎麼買前一天漲停的股票 瀏覽:70
證券公司買賣自己股票 瀏覽:109
百度離職員工股票窗口期嗎 瀏覽:532
智能家居控制系統股票 瀏覽:616
投資股票應注意的問題 瀏覽:203
瑞銀舉牌金風科技股票 瀏覽:28
平安證券app低股票交易 瀏覽:838
香港最新股票電影 瀏覽:185
2019年要重組的股票 瀏覽:448
st股票退市有哪幾種情形 瀏覽:4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