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期指持倉 > 中信證券股票最新研究

中信證券股票最新研究

發布時間:2022-07-07 08:25:01

⑴ 中信證券是干什麼的

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稱:CITIC Securities Company Limited)是中國證監會核準的第一批綜合類證券公司之一,前身是中信證券有限責任公司,於1995年10月25日在北京成立,注冊資本6,630,467,600元。
公司主營業務范圍為:證券(含境內上市外資股)的代理買賣;代理證券還本付息、分紅派息;證券的代保管、鑒證;代理登記開戶;證券的自營買賣;證券(含境內上市外資股)的承銷(含主承銷);客戶資產管理;證券投資咨詢(含財務顧問)。

(1)中信證券股票最新研究擴展閱讀:
一、開戶前的准備材料:
1、手機;2、身份證原件;3、銀行卡(儲蓄卡);
二、手機開戶軟體下載:1例如華為P30,安卓系統手機,在應用市場搜索「中信證券信e投」,並下載app。方法2.直接用微信掃一掃下圖二維碼下載app。三、手機開戶流程:(一)開戶首頁,例如華為P30,安卓系統手機,打開安裝好的「中信證券信e投」軟體,然後點擊「馬上開戶」。(二)手機號碼驗證,輸入手機號碼,點獲取驗證碼,收到簡訊驗證碼後,再把驗證碼輸入,點下一步。
三、上傳證件照:
四、資料完善,身份驗證;
五、選擇開戶營業部、理財顧問;
六、選擇開立股東賬戶、設置交易密碼;
七、三方存管;設置完密碼,點下一步,進入三方存管。選擇本人名下的銀行卡。
八、視頻見證;
九、簽署數字證書,設置證書密碼。
十、進行風險評測;
十一、開戶完成界面;

中國十大證券公司排名:
1、中信證券:上市公司,國內規模最大的證券公司之一,十大證券公司品牌,中國證監會核準的第一批綜合類證券公司之一,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2、海通證券:於1988年,中國最早成立的證券公司之一,十大證券公司品牌,國內行業資本規模最大的綜合性證券公司之一,海通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3、廣發證券:中國市場最具影響力的證券公司之一,上市公司,國內資本實力最雄厚的證券公司之一,十大證券公司品牌,廣發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4、招商證券:百年招商局旗下的金融證券領域龍頭企業,上市公司,十大證券公司品牌,擁有國內首個多媒體客戶服務中心,招商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5、國泰君安:國內規模最大、經營范圍最寬、網點分布最廣的證券公司之一,十大證券公司品牌,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國泰君安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6、國信證券:大型綜合類證券公司,十大證券公司品牌,源起於中國證券市場最早的三家營業部之一的深圳國投證券業務部,國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7、華泰證券:全國最早獲得創新試點資格的券商之一,十大證券公司品牌,具有較強市場競爭能力的綜合金融服務提供商,華泰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8、銀河證券:聯合4家國內投資者發起設立的全國性綜合類證券公司,十大證券公司品牌,國內金融政權行業領先地位,中國銀河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9、中信建投:證監會批準的全國性大型綜合證券公司,第一批取得創新試點資格的證券公司之一,十大證券公司品牌,中信建投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10、光大證券:由中國光大(集團)總公司投資控股的公司,十大證券公司品牌,中國證監會批準的首批三家創新試點公司之一,光大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⑵ 中信證券和廣發證券哪個好



財聯社6月17日訊(記者 劉超鳳 黃靖斯)6月17日,中證協發布2021年度證券公司經營業績排名情況。根據中證協數據,中信證券、國泰君安、華泰證券2021年的凈資本、營收、凈利潤均排名行業前三名。

其中,中信證券2021年末總資產為9759億元,逼近萬億;通過大手筆融資,凈資本超越國泰君安成為行業第一。凈利潤超過百億的券商從2020年的5家增至10家。華福證券凈資產收益率(17.8%)一躍成為行業第一,同比增加10%,成為去年「最賺錢」的券商。

2021年,有10家券商經紀業務收入突破50億大關。中信證券穩坐頭把交椅,達到109.57億元,也是唯一一家經紀業務創收超百億的券商;國泰君安名列第二,收入為83.51億元,廣發證券72.91億元名列第三。代銷收入排名前十的均為老面孔,中信證券、廣發證券和中金公司包攬前三;代銷收入超過10億元的有3家,為中信證券、廣發證券和中金公司。

盡管投行收入前三仍由「三中」包攬,但其座次較2020年發生了微妙變化。其中,中信證券取代中信建投奪下投行「冠軍」寶座;民生證券、國金證券等黑馬姿態不改,雙雙入圍前10,民生證券也是前十當中的新面孔。

資管業務方面,東方證券保持一貫的領先優勢,以34.92億元繼續蟬聯資管收入榜單第一;中信證券(29.32億元)和華泰證券(18.53億元)依舊分列第二和第三。前10榜單中,僅招商證券為新面孔,此外,作為為數不多的中小型券商,財通證券資管收入躋身前十。

自營收入方面,中信證券以139.75億收入居首位,比第二名超出約60億;申萬宏源位居第二,投資收入同比增加近30億。

信息技術投入方面,華泰、中金、中信居前三,中金公司投入金額幾乎翻一番。華林證券、華鑫證券2021年以真金白銀投入金融科技,IT投入佔比均超過20%,東方財富則從第一名跌落第三名。但東方財富、平安證券、華泰證券、中泰證券的IT投入佔比已連續兩年超過10%。

資產實力:中信華泰國君居前三

根據中證協數據,截至2021年末,行業總資產10.53萬億元,凈資產2.51萬億元,分別較上年末增長20.0%、12.5%;行業凈資本1.99萬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0.7%。

相比上一年,前十券商的總資產均實現穩定增長,且名單不變。截至2021年末,中信證券總資產為9759億元,逼近萬億,居行業第一。華泰證券(6415億元)和國泰君安(6109億元)的總資產均超過六千億。

此外,總資產排名前十的券商還包括:招商證券(5467億元)、申萬宏源(4985億元)、銀河證券(4739億元)、海通證券(4714億元)、廣發證券(4698億元)、中金公司(4581億元)、中信建投(4217億元)。

凈資本排名方面,中信證券通過大手筆融資,2021年末凈資本已達到1212億元,超越國泰君安成為行業第一。國泰君安(1046億元)、華泰證券(1009億元)的凈資本均超過千億。

此外,凈資本排名前十的券商還包括:海通證券(932億元)、申萬宏源(927億元)、銀河證券(839億元)、招商證券(793億元)、國信證券(760億元)、廣發證券(727億元)、中信建投(669億元)。

盈利能力:百億凈利潤券商從5家增至10家

中證協表示,2021年度證券行業業績持續改善,全行業實現營業收入4967.95億元,實現凈利潤2218.77億元。

根據中證協數據,全市場106家券商2021年的營收中位數為20.05億元。營收排名方面,中信證券、國泰君安、華泰證券名列行業前三,2021年分別實現營業收入417億元、282億元、255億元。

排名前十券商還包括:招商證券(227億元)、海通證券(222億元)、中信建投(207億元)、廣發證券(203億元)、中金公司(200億元)、國信證券(193億元)、申萬宏源(192億元)。其中,招商證券、海通證券、中金公司名次相比上一年有所提升。

凈利潤超過百億的十家券商分別是:中信證券(231億元)、國泰君安(150億元)、華泰證券(133億元)、海通證券(128億元)、招商證券(116億元)、廣發證券(109億元)、中金公司(108億元)、銀河證券(104億元)、中信建投(102億元)、國信證券(101億元)。

凈資產收益率:華福成為去年「最能賺錢」券商

中證協表示,2021證券行業凈資產收益率為9.23%,較上年提高了1.4個百分點。ROE的高低雖不能完全反映企業的賺錢能力,卻是其盈利能力、股東實力的綜合考量。

凈資產收益率方面,華福證券一躍成為行業第一,其凈資產收益率為17.8%,同比上一年提升30名,ROE增加超過10%。排名前十的券商還包括:東方財富(17.44%)、中信建投(13.88%)、中金公司(13.81%)、東莞證券(13.33%)、興業證券(12.02%)、中信證券(11.82%)、銀河證券(11.58%)、國信證券(11.38%)、招商證券(10.67%)。

信息技術投入:中金IT投入金額翻一番

證券行業對信息技術的投入逐年增長。根據中證協數據,2021年全行業信息技術投入金額338.20億元,同比增長28.7%,佔2020年度營業收入的7.7%。2017年至今證券行業在信息技術領域累計投入近1200億元。

即使是頭部券商,也在明顯加大IT投入金額。2021年,華泰證券以23.38億元信息技術投入金額繼續穩居行業第一。中金公司以18.56億元排名第二,排名提升四個名次,IT投入金額相比去年幾乎翻一番。中信證券的信息技術投入為17.37億元。

信息技術投入排名前十的券商還包括:國泰君安(15.36億元)、招商證券(12.78億元)、海通證券(12.09億元)、中信建投(11.64億元)、廣發證券(10.74億元)、銀河證券(10.69億元)、平安證券(10.11億元)。

信息技術投入占營業收入的比例方面,華林證券(25.17%)、華鑫證券(24.33%)位居行業前兩名,以真金白銀投入到公司金融科技領域,直接將這一比例提升至超過20%。東方財富從2020年的第一名跌落到2021年的第三名,IT投入佔比為14.26%。

IT投入佔比排名第四至第十的券商分別是:中金公司(11.82%)、平安證券(11.11%)、華泰證券(11.01%)、中泰證券(11.01%)、安信證券(9.4%)、國金證券(8.38%)、財通證券(8.12%)。

由於IT投入金額近乎翻一番,中金公司的該指標名次提升四名。另外,東方財富、平安證券、華泰證券、中泰證券的IT投入佔比已連續兩年超過10%。值得注意的是,信息技術投入占營業收入的比例,是計算本年度信息技術投入在上年度專項合並口徑營業收入的比例。

財富管理實力:10家經紀業務收入破50億,中信代銷遙遙領先

2021年證券行業持續發力財富管理業務轉型,實現經紀業務收入1529.62億元,同比增長19.6%。同時,代理銷售金融產品收入更是迎來大爆發,創收190.75億元,同比增長51.7%;投資咨詢業務收入為53.75億元,同比增長14.9%。客戶資產規模達72.54萬億元,同比增長18.6%。2021年證券行業代理機構客戶買賣證券交易金額達606.77萬億元,同比增長30.7%。

2021年,有10家券商經紀業務收入突破50億大關,較去年新增2家。其中,收入前五座次重排,廣發證券取代招商證券從第5躍至第3,華泰證券從第7躍至第5,國信證券則跌出前5。其中,中信證券穩坐頭把交椅,經紀業務收入突破百億,達到109.57億元,也是唯一一家經紀業務創收超百億的券商;國泰君安名列第二,收入為83.51億元,廣發證券72.91億元名列第三。

經紀業務2021年收入排名第4-10分別為:招商證券(72.09億元)、華泰證券(69.97億元)、銀河證券(67.04億元)、國信證券(66.98億元)、申萬宏源(57.21億元)、中金公司(55.27億元)、中信建投(55.08億元)。

2021年,A股市場日均萬億成交額漸成常態,滬深兩市全年總計成交257.21萬億元,再刷新歷史記錄。隨著代銷業務的大爆發,證券公司服務居民財富管理能力不斷提升。具體來看,2021年代理銷售金融產品創收190.75億元,同比增長51.7%,全行業「含財率」成色更足。

具體來看,代銷收入排名前10的均為老面孔,其中進步較為明顯的是廣發證券、中信建投、銀河證券。中信證券、廣發證券和中金公司包攬前3,且中信證券拉開差距較大,是第2名廣發證券的2倍有餘。此外,代銷收入超過20億元也僅中信證券1家,超過10億元的為廣發證券和中金公司。

前10具體收入如下:中信證券(26.76億元)、廣發證券(11.73億元)、中金公司(10.70億元)、中信建投(9.69億元)、國信證券(9.51億元)、國泰君安(9.45億元)、銀河證券(9.16億元)、招商證券(8.02億元)、華泰證券(7.81億元)和興業證券(7.63億元)。

經紀業務中,2021 年度代理買賣證券業務收入(含交易單元席位租賃)前10為:中信證券(82.81億元)、國泰君安(74.06億元)、招商證券(64.07億元)、華泰證券(62.16億元)、廣發證券(61.17億元)、銀河證券(57.87億元)、國信證券(57.48億元)、申萬宏源(52.70億元)、中信建投(45.38億元)和中金公司(44.57億元)。

投行實力:三中一華投行領跑,中信超越建投位居第一

2021年,注冊制改革持續穩步推進,資本市場基礎制度不斷完善。設立北京證券交易所,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邁入新的發展階段。2021年度券商投行業務收入達到699.52億元,同比增長4.3%,占營業收入比例達14.1%;實現股票主承銷傭金收入320.11億元,債券主承銷傭金收入233.85億元,行業服務實體經濟直接融資能力進一步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盡管投行收入前3仍由三中包攬,但其座次較2020年發生了微妙變化。其中,中信證券投行創收69.33億元,取代中信建投奪下「冠軍」寶座,且保持較大的領先優勢;中信建投則退居第2,投行收入為55.26億元;中金公司46.34億元位居第3。民生證券、國金證券等黑馬姿態不改,雙雙入圍前10,民生證券也是前10當中的新面孔。

投行收入排名第4-第10分別為:華泰證券(39.07億元)、國泰君安(36.12億元)、海通證券(33.19億元)、招商證券(24.70億元)、民生證券(20.30億元)、國信證券(19.59億元)和國金證券(17.84億元)。

證券業協會對證券公司作為中介機構推動實體經濟發展給予了充分肯定,協會表示,證券行業堅守服務實體經濟的本源定位,主動適應注冊制改革,充分發揮資本市場培育創新型企業、促進創新資本形成、優化創新資源配置等功能,推動實體經濟與資本市場的良性循環。

資管實力:東方資管蟬聯榜首,招商證券新晉前十

2021年資管新規過渡期平穩收官,證券公司資管業務也步入提質升級的新階段,與此同時,公司主動管理能力進一步增強,資產管理業務收入企穩回升。2021年實現資產管理業務收入283.93億元,同比增長9.0%。

具體來看,東方證券保持一貫的領先優勢,以34.92億元繼續蟬聯資管收入榜單第1;中信證券(29.32億元)和華泰證券(18.53億元)依舊分列第2和第3。第4-10的位次分別為:國泰君安(17.08億元)、海通證券(15.58億元)、財通證券(13.16億元)、中金公司(12.20億元)、光大證券(11.21億元)、招商證券(10.61億元)和申萬宏源(10.00億元)。

前10榜單中,僅招商證券為新面孔,廣發證券則被取而代之滑出前10。作為為數不多的中小型券商,財通證券資管收入躋身前10,甚至力壓中金公司、光大證券、招商證券和申萬宏源等一眾頭部券商。

海外實力:中金和海通海外業務貢獻四分之一收入

2021年證券公司國際布局力度進一步加大,從境外子公司證券業務收入營收佔比(簡稱「海外營收佔比」)來看,山西證券、天風證券和信達證券等部分中小券商也毫不示弱,其業務出海決心絲毫不亞於頭部券商。此外,中金公司和海通證券2家公司海外營收佔比均超過四分之一,此外華泰證券和山西證券2家公司的海外營收也超過了一成。

具體來看,中金公司取代海通證券,成為境外子公司證券業務收入營收貢獻最高的券商;排名前3分別是中金公司(23.54%)、海通證券(20.83%)和華泰證券(16.64%)。山西證券境外子公司證券業務收入佔比達14.17%,排在第4;天風證券海外營收佔比為7.75%,排在第5,足見兩家中小型券商海外業務在公司整體布局的分量。

海外業務營收佔比排名第6-10的券商分別是:中信證券(7.65%)、國泰君安(6.02%)、銀河證券(5.37%)、信達證券(5.25%)、招商證券(4.09%)。值得注意的是,海外營收佔比排名前10的公司,頭尾之間差距也頗為明顯,中金公司佔比高達23.54%,招商證券佔比仍不足5%。

投資實力:中信證券、申萬宏源增長最明顯

近年來,自營業務成為券商提升ROE和營收的重要業務。106家券商中,98家券商2021年實現了投資正收益,8家券商投資虧損。

投資收入排名前十的券商中,九家實現了同比增長,一家同比下滑(中信建投)。具體來看,中信證券(139.75億元)、申萬宏源(80.89億元)、中金公司(78.29億元)的2021年投資收入排名前三,收入增長最明顯的是中信證券和申萬宏源,中信穩居行業第一並與第二名拉開近60億的差距;申萬宏源投資收入同比增加近30億,排名提升4名。

投資收入排名第四至第十的券商分別是:國信證券(73.3億元)、華泰證券(72.22億元)、國泰君安(69.99億元)、招商證券(65.92億元)、銀河證券(62.42億元)、中信建投(62.34億元)、海通證券(53億元)。

融資融券:中信、華泰同比增加30億左右

融資融券業務是多數券商發力的重要子板塊,也是非常依賴資本金的一項業務。根據中證協數據,中信證券、華泰證券兩融收入增長較快,2021年分別實現融資融券業務利息收入99.16億元、88.02億元,同比上年增加30億元左右。

兩融收入排名第二至第十的券商分別是:國泰君安(66.56億元)、廣發證券(61.35億元)、銀河證券(59.05億元)、招商證券(58.73億元)、申萬宏源(52.62億元)、海通證券(45.97億元)、國信證券(42.68億元)、中信建投(40.42億元)。

近期證券板塊拉漲,中信證券認為β屬性是短期核心驅動,供給側改革及財富管理發展仍為中長期主線。短期內,受市場交投活躍度上升與資本市場回暖影響,題材標的可能在短期內受益於市場資金流入,表現出較強的β屬性。但是,證券公司的長期估值仍將由ROE決定。

ROE是證券行業板塊估值的核心驅動因素。中信證券認為,預計2022年證券行業ROE在5.5-6%左右,較2018年ROE增長63.2%,較2021年下降22.7%。近三年,隨著財富管理與去方向性投資業務的發展,證券行業ROE抗波動性逐步提升,有望推動頭部券商估值修復。

平安證券也認為,2022年以來,市場景氣度有所下滑,券商行情及業績表現均承壓,行業分化加劇,頭部券商穩定性更強。一方面,財富管理業務短期承壓,但居民財富積累、資管新規助力財富向權益資產轉移,居民資產配置需求長期持續,疊加政策支持,財富管理業務長期向好趨勢不改;另一方面,資本市場制度建設逐步完善,科創板做市商試點落地、場外衍生品業務持續擴容,助力券商重資產業務從方向性投資轉向以做市和衍生品為代表的代客業務,有利於券商提升盈利能力、平滑利潤波動,頭部券商在牌照、資本、客戶、專業能力等方面優勢凸顯、率先受益。

展望未來,中信證券認為,通過產品創新推動投資交易業務向客需驅動轉型,以及通過財富管理轉型承接居民財富轉移配置浪潮,是提升券商ROE的有效路徑。在證券行業持續走向頭部集中的過程中,只有在風險定價、資本規模、金融科技和人才機制方面具備α優勢的券商方能脫穎而出。當前證券行業選股的三條邏輯主線為:受益於行業供給側改革的綜合券商;財富管理賽道的優質公司;交投活躍度提升驅動的貝塔品種。

⑶ 今日中信證券走勢分析中信證券股的分析報告中信證券股票最新狀況

隨著中國居民財富的增長、各類機構投資者的發展以及市場各項制度的逐漸完善,中國股票二級市場擁有越來越高的活躍度,這也帶給證券行業較大的發展機遇。今天我就來給大家詳細分析一波國內最大的券商企業之一--中信證券,到底有沒有投資價值?下面來探討一下。


開始分析之前,我先分享給大家一份整理好的證券行業龍頭股名單,各位不妨直接點擊領取:寶藏資料:證券行業龍頭股一覽表




一、從公司角度看


公司介紹: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1995年10月,是中國第一家A+H股上市的證券公司。中信證券業務范圍涵蓋證券、基金、期貨、直接投資、產業基金和大宗商品等多個領域,通過全牌照綜合經營,全方位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為境內外超7.5萬家企業客戶與1000餘萬個人客戶提供各類金融服務解決方案。各項業務保持市場領先地位,在國內市場積累了廣泛的聲譽和品牌優勢。


了解了公司的基礎概況後,我們來看看這家老牌券商還具備哪些優勢。


亮點一:前瞻性的戰略布局和完整的業務體系


多年來,公司不斷探索與實踐新的業務模式,在行業內首先提出並踐行新型買方業務,布局能夠直接來投資、債券做市、大宗交易等業務。公司選擇收購與持續培育,來鞏固企業期貨、基金、商品等業務的領先地位。公司的業務資格通過了很多境內監管部門的批准,實現了全品種、全市場、全業務覆蓋,投資、融資、交易、支付和託管等金融基礎功能日益完善。


亮點二:強大的股東背景和完善的公司治理體系


本公司在整合中信集團旗下的證券業務過程中建立,在中信集團的全力支持下,中信證券已從一家中小證券公司蛻變為一家大型綜合化的證券集團。公司成立了以董事會、監事會、股東大會為核心的、完善的公司治理結構,公司長期的市場化運行機製得到了保障,以此來保持健康發展。


當然,公司還有很多值得一提的優點,由於篇幅關系,假使你想深入認識更多關於中信證券的深度報告和風險提示,研報中我有具體進行解讀,直接點擊鏈接:【深度研報】中信證券點評,建議收藏!




二、從行業角度


證券行業面臨著良好的發展前景。一是國企改革將試點變成了全面推開,混合所有制改革有望邁出實質性步伐,特別是在股權並購、資產重組、引入戰略投資者等幾方面需要做出成績。二是國家「一帶一路」戰略進入加速落地期,沿線國家不論是基礎設施的建設還是能源資源開發以及產業投資的產業都需要綜合的金融支持。中國股票市場基本上都給所有國際投資者敞開大門,也給證券公司跨境投融資服務項目帶來了業務商機。


總體而言,中信證券作為券商行業的領先企業,在國內對金融的重視力度進一步提高的情況下,未來具有很大的發展潛力。然則文章會有延時性,要是想深入了解中信證券未來行情,可以戳這個鏈接,將會有專門的投顧來為你診斷股市,看下中信證券現在行情是否到買入或賣出的好時機:【免費】測一測中信證券是高估還是低估?



應答時間:2021-11-28,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准,請點擊查看

⑷ 中信證券用中文無法搜索股票

操作步驟:
股票行情軟體裡面,輸入股票代碼後回車。或者輸入股票名稱的每個字的首字母後,再回車。或者直接輸入股票名稱後再按回車鍵。
股票行情是一種證券市場用語,指股票交易所內各只股票的漲幅變化及交易流通情況。股票投資的分析方法主要有如下三種:基本分析、技術分析、演化分析。它們之間既相互聯系,又有重要區別。

⑸ 中信證券新債中簽後,為什麼轉入不了資金

中簽後在賬戶裡面存夠繳款資金就可以了。
新債中T日申購,T+2日日終前保證賬戶內有足夠的繳款資金。例如:11月8日發現中簽時達轉債1000元,在11月8日下午4點時應保證賬戶內有1000元及以上的可用最近。如果不足,應及時賣出股票或銀證轉賬。
擴展知識:交易方式可轉債實行T+0交易,其委託、交易、託管、轉託管、行情揭示、交易時間參照A股辦理。可轉債在轉換期結束前的十個交易日終止交易,終止交易前一周交易所予以公告。可以轉託管,參照A股規則。交易費用深市:投資者應向券商交納傭金,標准為總成交金額的2‰,傭金不足5元的,按5元收取。滬市:投資者委託券商買賣可轉換公司債券須交納手續費,上海每筆人民幣1元,異地每筆3元。成交後在辦理交割時,投資者應向券商交納傭金,標准為總成交金額的2‰,傭金不足5元的,按5元收取。購買途徑可轉債購買對於大多數投資者來講還比較陌生,投資者可通過幾種方式直接或間接參與可轉債投資。第一,可以像申購新股一樣,直接申購可轉債。具體操作時,分別輸入轉債的代碼、價格、數量等,最後確認即可。可轉債的發行面值都為100元,申購的最小單位為1手1000元。業內人士表示,由於可轉債申購1手需要的資金較少,因而獲得的配號數較多,中1手的概率較申購新股高。第二,除了直接申購外,投資者通過提前購買正股獲得優先配售權。由於可轉債發行一般會對老股東優先配售,因此投資者可以在股權登記日之前買入正股,然後在配售日行使配售權,獲得可轉債。第三,在二級市場上,投資者只要擁有了股票賬戶,也就可以買賣可轉債。具體操作與買賣股票類似。

⑹ 中信證券是幹嘛的

中信證券全稱為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中信證券業務范圍涵蓋證券、基金、期貨、直接投資、產業基金和大宗商品等多個領域,通過全牌照綜合經營,全方位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為國內外近3.5萬家企業客戶與1000萬零售客戶提供各類金融服務解決方案。
拓展資料:
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稱:CITIC Securities Company Limited)是中國證監會核準的第一批綜合類證券公司之一,前身是中信證券有限責任公司,於1995年10月25日在北京成立,注冊資本6,630,467,600元。
2002年12月13日,經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核准,中信證券向社會公開發行4億股普通A股股票,2003年1月6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交易,股票簡稱「中信證券」,股票代碼「600030」。
據中國證券業協會公布的2018年度證券公司經營業績指標排名數據,中信證券的總資產、凈資產、營業收入、凈利潤等指標在行業均排名第一。
產品服務
公司主營業務范圍為:證券(含境內上市外資股)的代理買賣;代理證券還本付息、分紅派息;證券的代保管、鑒證;代理登記開戶;證券的自營買賣;證券(含境內上市外資股)的承銷(含主承銷);客戶資產管理;證券投資咨詢(含財務顧問)。
公司長期以來秉承「穩健經營、勇於創新」的原則,在若干業務領域保持或取得領先地位。2007年公司股票承銷的市場份額20%,排名第二;
企業債和金融債承銷的市場份額20%,排名第一;公司及控股公司合並的股票基金交易額市場份額8.08%,排名第一;
公司控股基金所管理的資產規模合並佔8.07%的市場份額,排名第一;人民幣集合理財資產凈值市場份額15.7%,排名第一;權證創設總量市場份額29%,排名第一;研究團隊繼續以較大優勢蟬聯第一。
中信證券下屬中信建投證券有限責任公司、中信金通證券有限責任公司、中信萬通證券有限責任公司、中信證券國際有限公司、華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中信基金管理有限責任公司、中證期貨有限公司、金石投資有限公司、中信產業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中信標普指數信息服務(北京)有限公司等子公司。
包括所屬子公司在內,中信證券在境內合計擁有165家證券營業部、61家證券服務部和4家期貨營業部。
2008年公司股票承銷的市場份額17.39%,排名第一;債券承銷的市場份額12.15%,排名第一;
公司及控股公司合並的股票基金交易額市場份額8.56%,排名第一;公司控股基金所管理的資產規模合並市場份額10.29%,排名第一;研究團隊蟬聯第一。

閱讀全文

與中信證券股票最新研究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司的錢投資股票虧了算成本嗎 瀏覽:647
美國保險公司股票走勢圖 瀏覽:958
嘉興科技股票價格 瀏覽:176
香港股票賣出資金 瀏覽:981
投資股票試題 瀏覽:86
建模信息股票 瀏覽:909
中國股票一天漲幅 瀏覽:482
證券市場股票價格的因素 瀏覽:546
上海環境股票值得長期擁有嗎 瀏覽:225
股票軟體分析圖都為交易後的顯示圖 瀏覽:291
股票000003st金田 瀏覽:665
股票交易額多少可以漲停 瀏覽:222
今日九安醫療股票最新消息 瀏覽:316
股票投資組合收益及風險分析 瀏覽:874
股票歷史數據去哪找 瀏覽:712
亦庄投資股票 瀏覽:469
山東路橋股票重組 瀏覽:681
建築股票走勢 瀏覽:66
平時都用幾個股票賬戶交易 瀏覽:662
601108股票走勢圖 瀏覽: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