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期指持倉 > 經濟生活股票債券和保險

經濟生活股票債券和保險

發布時間:2022-02-01 23:51:33

① 股票債券保險等投資方式在國民經濟建設和個人生活中的意義

意義就是豐富了投資渠道 有利於投資基金的轉化 有利於提高經濟運行效率 對個人來說 意義就是有錢賺了

② 通過比較儲蓄存款股票債券和保險的異同說明不同投資理財行為

儲蓄存款,是指個人將屬於其所有的人民幣或者外幣存入儲蓄機構,儲蓄機構開具存摺或者存單作為憑證,個人憑存摺或存單可以支取存款的本金和利息,儲蓄機構依照規定支付存款本金和利息的活動。
股票是股份公司在籌集資本時向出資人或投資者公開或私下發行的、用以證明持有者(即股東)對股份公司的所有權,並根據持有人所持有的股份數享有權益和承擔義務。股票是一種有價證券,每一股同類型股票所代表的公司所有權是相等的,即「同股同權」。股票可以公開上市,也可以不上市。在股票市場上,股票是投資和投機的對象。股票是股份公司資本的構成部分,可以轉讓、買賣或作價抵押,是資本市場的主要長期信用工具,但不能要求公司返還其出資。
債券(bond),是一種金融契約,是政府、金融機構、工商企業等直接向社會借債籌措資金時,向投資者發行,同時承諾按一定利率支付利息並按約定條件償還本金的債權債務憑證。債券的本質是債的證明書,具有法律效力。債券購買者或投資者與發行者之間是一種債權債務關系,債券發行人即債務人,投資者(債券購買者)即債權人。債券是一種有價證券。由於債券的利息通常是事先確定的,所以債券是固定利息證券(定息證券)的一種。在金融市場發達的國家和地區,債券可以上市流通。人們對債券不恰當的投機行為,例如無貨沽空,可導致金融市場的動盪。在中國,比較典型的政府債券是國庫券。
保險(Ins),本意是穩妥可靠;後延伸成一種保障機制,是用來規劃人生財務的一種工具。是市場經濟條件下風險管理的基本手段,是金融體系和社會保障體系的重要的支柱。
保險[1] ,是指投保人根據合同約定,向保險人支付保險費,保險人對於合同約定的可能發生的事故因其發生所造成的財產損失承擔賠償保險金責任,或者被保險人死亡、傷殘、疾病或者達到合同約定的年齡、期限等條件時承擔給付保險金責任的商業保險行為。從經濟角度看,保險是分攤意外事故損失的一種財務安排;從法律角度看,保險是一種合同行為,是一方同意補償另一方損失的一種合同安排;從社會角度看,保險是社會經濟保障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社會生產和社會生活「精巧的穩定器」;從風險管理角度看,保險是風險管理的一種方法。

③ 高中經濟生活

高一政治必修1經濟生活期末復習提綱
第一單元
第一課
1.商品的含義?用於交換的勞動產品
2.商品的基本屬性?價值和使用價值。
3.貨幣的含義和本質?
含義:從商品中分離出來固定充當一般等價物的商品。
本質:一般等價物
4.貨幣的職能? 5個:基本職能(價值尺度、流通手段)、 支付手段、貯藏手段、世界貨幣。
5.紙幣的含義,發行量?
國家(某些地區)發行、強制使用的價值符號。
紙幣的發行量必須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貨幣量為限度。
6.經濟收支往來兩種結算方式?現金結算;轉賬結算
7.結算中經常使用的信用工具?信用卡和支票,支票分為轉帳支票和現金支票。
8.匯率變化的意義是什麼?10頁最後一段 了解外匯、匯率
9保持人民幣幣值穩定的意義?11頁
第二課
1.影響價格的因素有哪些?價格和供求的關系是什麼?12、13頁
2.商品的價值量與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勞動生產率的關系?正比 反比
3.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個別勞動時間對商品生產者的意義?14頁最後一段
4.價值規律的基本內容和表現形式? 15頁第四段(重點)
5.價格變動對不同商品需求量的影響程度不同(價格變動對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響比較小, 價格變動對高檔耐用品需求量的影響比較大),如何理解「需求有彈性,彈性各不同?價格變動對商品需求量影響大,即需求彈性大。
6.相關商品價格變動對商品需求的影響不同(替代品之間的價格與需求同方向變化,互補品之間的價格與需求反方向變化),互補品和替代品的含義
7.價格變動對生產經營的影響(調節生產規模;提高勞動生產率;生產適銷對路的高質量產品)
第三課
1.影響消費水平的因素有哪些?主要因素(居民的收入和物價總體水平)
2.消費類型的三種劃分(有形商品消費和勞務消費;錢貨兩清消費、貸款消費和租賃消費;生存資料消費、發展資料消費和享受資料消費)
3.影響消費結構的因素(經濟發展水平和收入)
4.恩格爾系數的含義和恩格爾系數變化的意義?21頁
5.影響消費的心理有哪些?如何評價?22-23頁
6.如何做理智的消費者(必須樹立正確的消費觀,踐行正確的原則:量入為出,適度消費;避免盲從,理性消費;保護環境,綠色消費;勤儉節約,艱苦奮斗)
註:第一單元不單獨考大題,以選擇題為主, 不過(價值規律 價格變動的影響)是理解市場經濟所必需的知識, 與後面的企業經營、國家宏觀調控存在聯系, 出現相關大題時可能會涉及到。
第二單元
第四課
1.生產和消費的關系(生產決定消費,消費對生產具有反作用)
2.社會再生產過程的四個環節及相互關系?32頁第一段
3.為什麼大力發展生產力
理論原因:物質資料的生產是人類社會賴以存在和發展的物質基礎.生產力是人類社會存在和發展的決定力量
現實原因:我國的主要矛盾決定
意義:只有大力發展生產力,才能鞏固社會主義制度;才能充分顯示社會主義的優越性;才能不斷增強綜合國力,提高我國的國際地位.
4.怎樣發展生產力?
一是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不動搖,二是全面提高勞動者素質,尊重人才,尊重勞動;三是加快科技發展,推動科技進步和創新;四是深化改革,完善社會主義的各項基本制度.
5.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是: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
原因是:從根本上說,是由生產關系一定要適應生產力的客觀規律決定的。它適合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生產力發展不平衡、多層次的狀況,符合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實踐證明,它有利於促進生產力的發展、有利於增強綜合國力、有利於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6、國有經濟的含義、作用及表現?主導作用
7、公有制主體地位的體現?公有資產在社會總資產中佔有優勢;國有經濟控制國民經濟命脈,對經濟發展起主導作用
8 公有制經濟的組成部分?國有經濟;集體經濟;混合所有制經濟中的國有、集體成分
9、公有制的實現形式?股份制的性質及其成為公有制的主要實現形式的意義?公有制主要實現形式是股份制 35頁第二段
10、非公有制經濟的地位是什麼?比較個體經濟與私營經濟?外資經濟的作用是什麼?
非公經濟的地位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第五課
1、企業的含義?現代企業主要的典型的組織形式?公司制
2、公司的含義,法定的公司形式及兩者的比較。有限責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
3、公司的組織機構?決策機構、執行機構和監督機構。公司制的優點?獨立法人結構、有限責任制度、科學管理結構
4、股東的權利義務?52頁
5、公司經營成功的因素有哪些?正確的經營戰略;形成自己的競爭優勢;樹立良好的信譽和企業形象
6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經營不善的企業會? 被兼並或面臨破產
7、勞動的意義是什麼?44頁第一段 就業的意義是什麼?45頁第一段 我國的就業形勢怎樣?45頁第二段 如何解決我國的就業問題?45頁第三段
8、為什麼要維護勞動者的權益?47頁第一段 如何維護勞動者的權益?國家切實保障勞動者的權益 勞動者增強權利意識和法律意識,依法維權。
第六課
1、我國居民的投資方式有哪些?分別有什麼特點?儲蓄存款(便捷)、股票(高風險、高收益同在)、債券(穩健)、保險(規避風險)
2、商業銀行的業務有哪些?(存款業務、貸款業務、結算業務。)作用是什麼?利息的計算,儲蓄的種類及特點。
3、股票的含義、股票投資的收入來源(股息和紅利收入;股票價格上升帶來的差價)、發行股票的意義。
4、債券的含義,分類(國債、金融債券、企業債券)及各類債券的特點。
5、商業保險的含義、分類(人身保險、財產保險)及新發展

第三單元
第七課
1、 我國現階段的分配製度?(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
2、 我國為什麼要實行按勞分配?堅持按勞分配的意義是什麼?
必要性:生產資料公有制是實行按勞分配的前提;社會主義公有制條件下生產力的發展水平是實行按勞分配的物質基礎;社會主義條件下人們勞動的性質和特點是實行按勞分配的直接原因。
意義:有利於調動勞動者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促進社會生產的發展;是消滅剝削和消除兩極分化的重要條件,體現了勞動者共同勞動、平等分配的社會地位。
2、國家為什麼要保護個體勞動者的合法收入?因為它們既是勞動者,又是經營者、投資者,不僅要付出勞動、謀劃發展,還要承擔經營風險。
3、其他分配方式包括(個體勞動者按勞動成果分配;按生產要素分配)。 參與收益分配的生產要素有哪些?勞動、資本、技術和管理。
4、收入分配公平的表現是什麼?收入分配的相對平等。即要求社會成員之間的收入差距不能過於懸殊,要求保證人們的基本生活需要。
5、效率和公平的關系是什麼?效率與公平既有一致性又有矛盾性。一致性表現為:效率是公平的物質基礎,公平是提高效率的保證。
第八課
1、取得財政收入的渠道有哪些?稅、利、債、費
2、影響財政收入的因素是什麼?經濟發展水平和分配政策
3、財政支出按用途分為哪些內容?
經濟建設支出,科教文衛支出,行政管理和國防支出,社會保障支出,債務支出
4、財政的作用是什麼?
集中力量辦大事:促進資源合理配置;調控經濟平穩運行;促進經濟社會發展
人民生活有保障:鞏固國家政權的物質保障;建立和完善社會公共服務體系的物質保證;實現收入公平分配、健全社會保障體系、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質保障
第九課
1、稅收的特徵是什麼?它們之間的關系怎樣?
稅收具有強制性、無償性和固定性。
無償要求強制,強制是無償的保障;強制和無償決定固定性
2、什麼是增值稅?徵收的意義是什麼?
增值稅是以生產經營中的增值額為征稅對象的一種稅。
避免重復征稅,防止企業的偷漏稅行為;有利於公平競爭,有利於財政收入的穩定增長。
3、徵收個人所得稅的意義是什麼?
是國家財政收入的重要來源,也是調節個人收入分配、實現社會公平的有效手段
4 納稅人與負稅人關系?
5 違反稅法的行為?偷稅、欠稅、騙稅、抗稅的區別
6 納稅人的權利? 83頁最後一段
第四單元
第十課
1、 配置資源的兩種基本手段? 計劃和市場
2 、市場經濟的含義?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基礎性作用的經濟
3 、市場如何配置資源? 通過價格、供求和競爭,實現資源優化配置
4 、市場交易原則? 自願、平等、公平、誠實信用
5、如何規范市場秩序? 建立市場規則 形成社會信用制度(治本之策)
6、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基本特徵?
①堅持公有制的主體地位 ②以共同富裕為根本目標 ③國家能實行強有力的宏觀調控
7、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加強宏觀調控的必要性?
① 市場調節不是萬能的 ②市場調節固有的缺陷(自發性、盲目性、滯後性)③完全由市場調節的後果是資源浪費、經濟波動、兩極分化
④公有制的主體地位和共同富裕的根本目標 要求必須加強國家的宏觀調控
8、宏觀調控的含義、主要目標(促進經濟增長、增加就業、穩定物價、保持國際收支平衡)、手段?(經濟手段和法律手段為主,行政手段為輔)
十一課
1 新世紀頭二十年我國的奮斗目標(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小康社會經濟建設方面的目標?96-97 頁
2、科學發展觀的內涵? 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本質和核心是以人為本
3、科學發展觀的根本要求? 統籌城鄉發展、統籌區域發展、統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統籌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
4、經濟建設怎樣實現科學發展?(怎樣實現經濟的持續協調發展)
優化產業結構;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統籌城鄉發展;統籌區域發展。
十二課
1、 經濟全球化的含義、表現(生產全球化、貿易全球化、資本全球化)實現載體?(跨國公司)
2、經濟全球化的影響?
有利有弊 利有三:推動生產力發展;提高資源配置效率;為各國經濟提供廣闊的發展空間。 弊有二:實質是發達國家主導,兩極分化更加嚴重;風險全球化,發展中國家面臨更大的威脅
3、 世貿組織的作用、基本原則(非歧視原則)。我國入世的時間
4、 如何評價我國入世的利與弊?(我國加入世貿組織機遇與挑戰)
利有二:有利於擴大對外開放,為我國贏得更好的國際環境;有利於經濟體制改革和經濟結構調整,增強我國經濟活力和競爭力。弊有二:國際競爭與國內競爭結合一起;我國面臨的經濟風險增加。總體評價:入世總體上符合我國的根本利益和長遠利益。
5、如何全面提高我國的對外開放水平?
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的基本戰略;
始終堅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則
請採納答案,支持我一下。

④ 高中政治經濟學知識點總結

《經濟生活》知識要點總結

第一單元 生活與消費,包括三課:第一課 神奇的貨幣;第二課 多變的價格;第三課 多彩的消費,以及綜合探究——正確對待金錢。

第一框「揭開貨幣的神秘面紗」的知識要點:
1.商品的定義及基本屬性(提示:商品的定義主要強調它的交換特徵;對商品的基本屬性只要做一般性了解即可);
2.貨幣產生的原因及其本質;
3.貨幣的兩個基本職能:價值尺度與流通手段(提示:為什麼貨幣具有價值尺度職能只需要作一般了解即可);
4.紙幣產生的原因、紙幣的定義、紙幣的優點(延伸:貨幣的歷史:實物貨幣、金屬貨幣、信用貨幣,其中前兩者是商品貨幣;紙幣一樣具有價值尺度、儲藏手段等職能);
5.紙幣的發行規律及通貨膨脹、通貨緊縮
第二框「信用工具和外匯」的知識要點:
1.信用卡的含義及在使用上的特點和優點(提示:教材中指的是廣義的信用卡);
2.支票的含義、類型及在使用上的特點
3.什麼是外匯、匯率(提示:外匯定義中的支付手段是廣義的;匯率就是貨幣買賣的價格;必須學會識別匯率升值與貶值;與其他物品一樣,貨幣買賣的價格——匯率也由供求關系決定,主要是受購買力平價的影響);
4.為什麼要保持人民幣的幣值穩定。
第二課 多變的價格,包括兩框:影響價格的因素;價格變動的影響
第一框「影響價格的因素」的知識要點:
1.影響價格變動與差異的因素:直接與間接因素(提示:變動是時間維度,差異是空間維度;要知道間接因素是如何通過直接因素起作用);
2.供求關系對價格的影響,包括:需求擴大對價格的影響;需求縮小對價格的影響;供給擴大對價格的影響;供給縮小對價格的影響;
3.價格與價值的關系;
4.商品價值量的決定;
5.企業為什麼要提高勞動生產率及社會勞動生產率對商品價值量的影響。
6.價值規律的內容及表現形式。(提示:第一目是重點)

第二框「價格變動的影響」的知識要點:
1.價格變動對生活的影響:商品價格變動與商品購買量之間的一般規律(提示:需求法則是針對同一時間而言的,必須假定所有其他因素保持不變);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對價格變動的反應程度不同;替代商品與互補商品價格變動對商品需求量的影響
2.價格變動對生產的影響:調節生產;提高勞動生產率;生產適銷對路的高質量產品。

第三課 多彩的消費
第一框「消費及其類型」的知識要點有:
1.收入水平對消費的影響:當前收入水平,未來收入水平及居民收入差距對消費的影響
2.物價水平對消費水平的影響(提示:源於名義收入與實際收入);
3.錢貨兩清的消費、貸款消費、租賃消費的含義、區別及各自的適用范圍
4.消費結構變化的一般規律;
5.什麼是恩格爾系數及恩格爾系數大小變化的含義。

第二框「樹立正確的消費觀」的知識要點:
1.從眾心理、求異心理、攀比心理及求實心理所引發的消費現象的表現及對它們的評價(提示:如何區分從眾與攀比);
2.若干值得倡導的消費原則:量入為出,適度消費(提示:它與提倡貸款消費矛盾嗎?);避免盲從,理性消費;保護環境,綠色消費;勤儉節約,艱苦奮斗(提示:與鼓勵消費矛盾嗎?)。

第二單元 生產、勞動與經營,包括:第四課 生產與經濟制度;第五課 企業和勞動者;第六課 投資的選擇;以及綜合探究——做好就業與自主創業的准備。

第四課 生產與經濟制度,包括兩框:發展生產、滿足消費;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
第一框「發展生產、滿足消費」的知識要點有:
1.生產對消費的決定性作用:生產決定消費的對象;生產決定消費的方式;生產決定消費的質量和水平;生產為消費創造動力;
2.消費對生產的反作用:消費是生產的目的;消費對生產的導向作用;消費對勞動力再生產的作用;
3.大力發展生產力的原因及意義(提示: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主要矛盾的准確表述);
4.如何大力發展生產力: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發展科技、培養人才;改革落後的生產關系。

第二框「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的知識要點有:
1.公有制經濟的地位;
2.國有經濟、集體經濟的含義、作用;
3.混合所有制經濟;
4.公有制的實現形式及准確理解公有制的主體地位;
5.個體經濟、私營經濟、外資經濟的含義、作用;
6.公有制與非公有制經濟的關系;
7.堅持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的原因。

第五課「企業和勞動者」包括兩框:公司的經營;新時代的勞動者
第一框「公司的經營」的知識要點有:
1.公司的特點;
2.有限責任公司及股份有限公司的異同
3.公司的組織機構;
4.國有企業為什麼要以公司制為方向;
5.公司經營成功的主要因素:制定正確的經營戰略;依靠技術進步和科學管理,形成競爭優勢;誠信經營;
6.企業兼並與破產。

第二框「新時代的勞動者」 的知識要點有:
1.勞動的意義;
2.就業的作用;
3.我國的就業問題;
4.如何解決我國的就業問題:國家該怎麼做;勞動者自己該怎麼做;
5.正確的擇業就業觀:自主擇業、競爭就業、職業平等、多種方式就業;
6.勞動者享有的主要權利;
7.如何維護勞動者的權益:包括國家如何維護勞動者權益;勞動者本人合法維護自己的權益。

第六課「投資的選擇」包括兩框:儲蓄存款和商業銀行;股票、債券和保險。
第一框「儲蓄存款和商業銀行」的知識要點有:
1.儲蓄存款的含義;
2.我國主要的儲蓄機構(延伸:究竟什麼是商業銀行;我國的信用社);
3.利息的含義及計算;
4.活期儲蓄、定期儲蓄的區別;
5.商業銀行的含義及其主要業務。

第二框「股票、債券和保險」 的知識要點有:
1.股票的含義、特點及股東的主要權利;
2.股票投資收入的來源及特點;
3.國債、金融債券及企業債券的特點(延伸:從流動性、收益性、安全性總結儲蓄、股票及債券的特徵);
4.保險的含義及保險業務的種類(提示:嚴格說來保險不是投資)。
5.訂立保險合同的原則。

第三單元 收入與分配,包括:第七課:個人收入的分配;第八課:國家收入的分配;第九課:征稅和納稅;以及綜合探究——講求效率,維護公平。

第七課「個人收入的分配」,包括兩個框題:「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以及「兼顧效率與公平」。
第一框「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知識要點有:
1.按勞分配的內容、必然性;
2.按勞分配的作用、意義;
3.按生產要素分配的含義(延伸:按個體勞動成果分配也是按要素分配。提示:不要對按要素分配作進一步的分類,如勞動收入與非勞動收入);
4.確立按生產要素分配的意義。

第二框「兼顧效率與公平」 的知識要點有:
1.效率的含義、收入分配方式對效率的影響;
2.公平的含義及社會主義為什麼要重視收入公平分配;
3.公平與效率的辯證關系;
4.效率優先、兼顧公平的含義及為什麼要效率優先;
5.如何兼顧效率與公平

第八課「國家收入的分配」 包括兩個框「財政收入和支出」及「財政的巨大作用」。
第一框「財政收入和支出」的知識要點有:
1.財政收入的種類
2.影響財政收入高低的因素;
3.財政支出的種類;
4.財政收入與財政支出的對比關系

第二框「財政的巨大作用」 的知識要點有:
1.集中力量辦大事的表現:促進資源合理配置;促進經濟平穩運行;促進經濟發展;
2.人民生活有保障的表現:財政是國家政權的物質保證;財政是社會公共服務體系的物質保證;財政具有促進收入公平分配的再分配作用;
3、財政政策如何正確運用:經濟不景氣時如何運用;經濟過熱時又如何運用。

第九課「征稅和納稅」,包括兩框:「稅收及其種類」及「依法納稅」。

第一框「稅收及其種類」的知識要點有:
1.稅收的含義及特徵;
2.增值稅的內容、優點(提示:不要求掌握計算);
3.個人所得稅的含義、特點、作用。(800到1600元)

第二框「依法納稅」 的知識要點有:
1.納稅人和負稅人的區別;
2.偷稅、欠稅、騙稅、抗稅的表現及其處罰。

第四單元「面對市場經濟」包括:第十課:走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第十一課:小康社會的經濟建設;第十二課:經濟全球化與對外開放;以及綜合探究——經濟全球化與中國。

第十課「走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包括兩個框「市場配置資源」;「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第一框「市場配置資源」的知識要點有:
1.為什麼要合理配置資源(延伸:經濟學的定義——研究資源的有效配置);
2.市場是如何配置資源的(提示:強調價格、供求兩個機制);
3.市場調節的兩大優點(提示:不要忽視它,不能把它與2混淆);
4.如何規范市場秩序:市場規則、社會信用制度。
5.市場調節的局限性(提示:究竟什麼是公共物品。)。

第二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的知識要點有:
1.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含義和基本特徵;
2.我國宏觀調控的目標:促進經濟增長、增加就業、穩定物價、保持國際收支平衡。
3.我國宏觀調控的手段:經濟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提示:多挖掘經濟手段中的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

第十一課「小康社會的經濟建設」 包括兩個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經濟目標」;「促進小康社會經濟發展」。

第一框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經濟目標」的知識要點有:
1.總體小康的微觀和宏觀表現;
2.總體小康水平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發展不平衡的;
3.為什麼要提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
4.建設全面小康社會的經濟目標。
第二框題「促進小康社會經濟發展」 的知識要點有:
1.為什麼要堅持科學發展觀(延伸:國內生產總值的准確計算;沒有發展的增長是什麼意思:經濟增長是指產量或生產能力的擴大;經濟發展是指在經濟增長的基礎上發生的結構性、體制性變化);
2.科學發展觀的內涵: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3.科學發展觀的主旨;
4.如何促進經濟持續協調發展: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優化產業結構、統籌城鄉、統籌區域發展。

第十二課「經濟全球化與對外開放」 包括兩個框題:「面對經濟全球化」和「積極參與國際經濟競爭與合作」。
第一框「面對經濟全球化」的知識要點有:
1.經濟全球化的含義;
2.經濟全球化主要表現:生產全球化、貿易全球化、資本全球化(提示:比較優勢要學會計算);
3.經濟全球化的載體:跨國公司;
4.經濟全球化的利弊影響;
5.經濟全球化的實質;
6.發展中國家應對經濟全球化的態度。

第二框「積極參與國際經濟競爭與合作」 的知識要點有:
1.世界貿易組織的作用;
2.世界貿易組織的基本原則;
3.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給我國帶來的機遇與挑戰;
4.對外開放是長期基本國策;
5.對外開放在當前的基本格局:全方位、寬領域、多層次;
6.全面提高對外開放水平的必要性及戰略措施;
7.「引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戰略的內容;
8.對外開放必須堅持的原則:獨立自主、自力更生。

⑤ 保險是金融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保險在經濟生活中的基本功能是

內容提要:現代保險具有保障、資金融通、社會治理三大功能。保障功能主要體現在分散風險、經濟補償或給付、促進社會安定等方面;資金融內容提要:現代保險具有保障、資金融通、社會治理三大功能。保障功能主要體現在分散風險、經濟補償或給付、促進社會安定等方面;資金融通功能主要體現在資金積聚和資金運用方面;社會治理功能主要體現在社會穩定器作用、參與社會風險治理、保障交易啟動消費、優化金融配置、減少社會成員之間的經濟糾紛、補充和完善社會保障制度等方面。保障功能是與保險相伴而生的,它是保險的本質和核心,也是區別於銀行、證券的顯著特徵;資金融通和社會治理功能則是保險隨著經濟發展,在其保障功能基礎上產生的衍生功能。現階段,我國保險業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發揮了重要功能。當前國際國內形勢對我國保險業的發展十分有利,保險功能的發揮有較大的機遇和潛力。
隨著社會經濟發展、科技進步和人們風險意識的提高,保險,作為一種經濟保障制度,在保障經濟、促進改革、穩定社會、造福人民方面發揮了重要功能,被譽為社會的「安全網」和「精巧的穩定器」。隨著現代保險在社會經濟生活領域中發揮功能的不斷延伸,客觀上要求對其功能的熟悉有一個逐步提高的過程。這對於正確把握我國保險業的發展方向,將保險業的可持續發展融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現代保險的三大功能及其之間的關系
現代保險的三大功能
隨著保險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日益凸顯,保險已逐漸滲透到社會經濟生活的各個領域,保險的功能也得到了空前的發揮。現代保險至少具有保障、資金融通、社會治理等三大功能。
1.保障功能。這是保險的基本功能,是由保險的本質特徵所決定的,該功能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分散風險。現實生活中,人們不可避免地面臨著種種風險,而風險的發生是不確定的,保險是一種有效的風險轉移機制。人們之所以購買保險,並不是因為保險本身具有消除各種風險的特質,而是通過保險這一制度能將人們面臨的各種風險轉嫁出去,交由專門經營風險的保險組織承擔,並且在既定的風險事件發生後,人們能夠從保險組織那裡獲得一定的經濟補償,從而擺脫因風險事件造成的困境,解除人們在生產生活等活動中的後顧之憂。經濟補償或給付。即在風險發生時,保險人在約定的責任范圍內,按照保險財產實際損失數額或者約定金額給予賠付,從而保障社會再生產過程得以連續進行,或者避免被保險人及其家屬在生活上陷於困境。促進社會安定。美國聞名心理學家馬斯洛提出了人類需要五個層次理論,即生理、安全、愛與歸屬、尊重和自我實現的需要。其中,安全的需要包括物質上的勞動安全和職業安全、經濟上的生活安定和未來保障、心理上的免於災難威脅和安全感。保險作為一種經濟保障制度,通過分散人們面臨的各種風險,並對因風險事故造成的意外損失給予經濟上的補償,能夠彌補人們所遭受的不幸損失,消除人們對未來生活的憂慮和懼怕心理,從而達到安定社會的目的。
無數事實證實,每次災難與風險的爆發尤其是重大災難與風險的爆發,往往是保險的保障功能發揮最充分的重要契機,因為災難能夠喚醒人們的風險意識,而這正是保險業賴以發展的客觀基礎。我國自恢復國內保險業務以來,經歷過無數次大的自然災難,每次大災的爆發均帶來過一個保險業發展的高峰。2003年「非典」疫情肆虐,推動了保險業的迅速發展,因為「非典」疫情的蔓延,大大激發了人們的健康意識和風險保障需求,人們對保險保障功能的熟悉也就更為深刻。如2003年1-4月份,各壽險公司健康險保費收入就達55.3億元,占人身險總保費的4.78%,較去年同期增長69.67%,增速遠遠超過養老金保險和人壽保險業務。可見,保險作為一種經濟保障制度已逐漸為人們所接受。
2.資金融通功能。這是保險的衍生功能,是在保險基本功能的基礎上衍生出來的,該功能隨著現代保險業、尤其是壽險業的迅速發展和金融環境的不斷完善而越來越突出。所謂資金融通,是指資金的積聚、流通和分配過程,保險的資金融通功能主要指保險資金的積聚和運用功能。具體來說:資金的積聚。保險公司主要通過銷售保險產品等渠道,吸引、積聚社會閑散資金,促使社會資金從各個行業流向保險公司。保險資金的積聚功能,對社會儲蓄具有一定的分流作用,有利於實現儲蓄向投資的轉化。資金的運用。保險經營的長期性,使得保險公司進行資金運用成為可能。為了確保未來償付能力的充足性和保證經營的穩定性,保險公司必須進行資金運用以提高保險資金的收益率,這主要通過保險資金從保險公司流向資本市場而實現,保險公司則成為資本市場的重要機構投資者。
資金融通功能與金融市場的發達程度密切相關。在「銀行主導型」的傳統金融市場中,金融資源配置方式主要是通過銀行的間接融資來完成的,保險對金融資源配置的功能受到極大的抑制。隨著經濟的發展,非凡是金融創新的日新月異,保險資金融通功能發揮的空間非常廣闊,保險業已在金融市場中占據非常重要的地位,是資產治理和股市的重要參與者,持有很大比例的上市公司股票,市值很高。如1998年全球40%的投資資產由保險公司治理,保險公司持有的上市公司股票市值占整個股票市值的比重,美國為25%,歐洲為40%,日本為50%。
由於保險資金具有規模大、期限長的特點,充分發揮保險資金融通功能,一方面可以積聚大量社會資金,增加居民儲蓄轉化為投資的渠道,分散居民儲蓄過於集中銀行所形成的金融風險,有利於優化金融資源配置、提高金融資源配置效率。另一方面,可以為資本市場的健康發展提供長期的、穩定的資金支持,改善資本市場結構;同時,也能夠為保險資金提供有效的風險分擔機制,滿足保險資金對安全性、流動性和收益性的要求,從而實現保險市場與資本市場的有機結合和協調發展。正是由於保險具有資金融通功能,進而具備了金融屬性,因此保險業便與銀行業、證券業一起成為金融業的三大支柱。
3.社會治理功能。現代保險對於社會的治理,不同於以國家為主體的「他我治理」,也不同於政治、經濟、文化等各方面的部門治理,而在於通過其各項功能的發揮,能夠促進、協調社會各領域的正常運轉和有序發展,即起到「社會潤滑劑」的作用。社會治理功能是保險的又一衍生功能,隨著保險業在社會發展中的地位不斷鞏固和增強,該功能日益突現。主要表現在:保險通過發揮經濟補償或給付功能,一方面使得保險基金在廣大被保險人之間實現了社會再分配,另一方面為社會經濟發展和人們生活提供強有力的經濟保障,熨平社會發展中的不安定因素,客觀上起到社會穩定器的作用。參與社會風險治理。保險的經營對象是風險,保險進行風險治理,主要體現在防災防損工作上,其最大特點就在於積極主動地參與、配合社會防災防損部門開展防災防損工作。一方面能夠有效承擔風險治理的社會責任,有利於增強償付能力,降低投保人支付成本,提高自身經濟效益,另一方面通過積累大量的損失統計資料,可以為社會防災防損部門進行風險治理提供可靠的依據,同時能夠培養投保人的風險防範意識,盡可能地減少社會財富的滅失。保障交易,啟動消費。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交易雙方往往會面臨各種風險,尤其是信用風險,而風險的存在會阻礙商貿交易活動的/頃利進行。由於保險的介入,可以將交易過程中的風險轉嫁給保險公司承擔,不但能夠提高交易雙方的信用度,減少交易雙方的糾紛或分歧,促成交易的成功,而且還能夠啟動社會潛在消費,擴大內需,如出口信用保險、住房按揭保險、汽車消費貸款保證保險等等。優化金融資源配置。例如,保險資金融通功能的發揮,一方面通過積聚大量的社會閑散資金,化零為整,起到分流社會儲蓄、實現儲蓄向投資的轉化以及分散金融風險的作用,一方面又通過資金運用,參與資本市場運作,對於推動資本流動、實現金融資源在全社會中的合理配置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減少社會成員之間的經濟糾紛。隨著人們法律意識的增強,責任保險得到了迅速發展,如機動車輛第三者責任保險能使受害人得到及時救治和經濟補償,減少致害人與受害人之間的經濟糾紛,從而起到安定社會的作用。補充和完善社會保障制度。社會保障制度被譽為「社會的減震器」,它為社會提供諸如養老、醫療、失業、救助等方面的基本的經濟保障。而商業保險則為社會提供較高水平、多層次的保障服務,能夠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多樣化的保障需求,是對社會保障制度的重要補充和完善。
正確熟悉三大功能之間的關系
在現代保險的三大功能中,保障功能是與保險相伴而生的,它是保險的本質和核心內容,也是保險區別於銀行、證券的顯著特徵;資金融通和社會治理功能則是保險隨著經濟發展,在其保障功能基礎上產生的衍生功能。三者之間是一種本質與衍生的關系。簡言之,前者是基礎和前提,處於主導地位,後兩者產生於前者並服務於前者,處於從屬地位,並以不斷完善前者的作用內容和擴大其影響范圍為主要職責。隨著保險衍生功能的逐漸發達,如投資型保險產品的推陳出新,在實踐中有人不斷將保險的最本質功能——保障功能加以弱化甚至忽略,過分強調保險的投資功能、誇大保險產品的投資回率,恰恰漠視了廣大剛剛擺脫溫飽的消費者對於保障型險種的巨大需求,輕易誘使保險消費者形成「輕保障、重收益」的非理性消費理念,表現在:消費者在購買保險產品時,不是根據自身風險狀況和經濟承受能力,而是熱衷於與投資型險種進行片面的比較。這對我國壽險業長遠發展的負面影響不可小視。
二、現階段我國保險業在社會發展中發揮的功能及其影響因素
我國保險業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發揮了重要功能
自1980年恢復國內保險業務以來,我國保險業在黨中心、國務院的正確領導下得到了迅速恢復和發展。非凡是改革開放以來,隨著我國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國民經濟和社會事業都得到了長足發展,給保險業帶來了極為難得的發展機遇,保險業的整體實力和綜合競爭力不斷增強,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不斷提高,在促進經濟發展、擴大就業、穩定社會等方面發揮了重要功能。主要表現在:保障功能得到有效發揮。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中資保險業得到了長足發展,其保障功能日益突出。2002年,國內保險深度3%,保險密度237.6元,承保風險總金額533406億元,保險業共支付保險金700多億元。非凡是在特大自然災難和突發社會事件中,如1998年特大洪水、2002年兩次空難事件以及2003年抗擊「非典」斗爭中,保險公司及時組織賠付或者適時推出滿足人們需要的保險產品、服務項目,切實發揮了保險的經濟補償職能。資金融通功能進一步加強。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保險是金融的重要組成部分。2002年,國內保費收入為3053.1億元,占居民儲蓄余額的3.5%,保險業可運用資金余額達5799億元,保險已對社會儲蓄形成一定的分流作用,且在國債、證券投資基金等資本市場上逐漸佔有一席之地。社會治理功能日益突出。隨著國內經濟持續發展,社會保障體制改革不斷深入,人們對於養老、醫療、健康、失業等方面的保障需求日益迫切,現代保險在穩定社會方面的作用將會越來越重要。
現階段促進保險業功能充分發揮的有利因素
1.黨的十六大提出:「必須把發展作為我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這是鄧小平「發展是硬道理」思想的深化和拓展,對於加快我國保險業發展具有重要指導意義。而且,十六大確立了我國要在本世紀頭二十年全面實現小康社會,到本世紀中葉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奮斗目標。新目標包含著經濟總量的增長、經濟體制的完善、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的全面發展等多項綜合指標,蘊含著全民共享、全面進步的深刻內涵,需要各行各業共同奮斗,加快發展,作為充當社會穩定器的保險業也概莫能外。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社會的全面進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需要保險業提供全方位、多層次的保障服務,對保險業提出了新的歷史要求,同時也為保險業提供了難得的發展空間。
2.目前我國正處於經濟體制轉型時期,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確立和各項改革的不斷深化,為保險業功能的有效發揮提供了巨大的空間。在我國,隨著人口老齡化和家庭結構小型化,人們養兒防老的觀念發生了變化,目前社會保障體制正在進行深刻變革,原來依靠國家和單位養老、醫療保健的想法也得加以轉變,因而商業保險的發展潛力非常大,需要商業性養老、醫療保險等作為社會保障制度的重要補充和完善;國有企業和國有資產治理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企業真正成為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的市場主體,將會把保險作為防範風險、保障經營的重要手段,對保險的需求會越來越大。
3.我國正在進行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擴大內需、擴大出口和西部大開發等戰略措施的實施,帶動了基礎設施建設和進出口貿易等各項事業的蓬勃發展,這些都要求保險業提供相應的風險保障。
4.隨著國民收入提高和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風險因素明顯增加,居民的風險意識逐漸增強,保險需求也會隨之增加。同時,由於法制建設的不斷健全,各項責任保險也將成為企業和個人轉嫁責任風險的保障需求。
5.黨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關鍵在於加快經濟發展。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金融業要更好地服務於國民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必須深化金融體制改革,優化金融資源配置,防範金融風險。保險是金融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金融體制改革的推進,保險業在金融業中的地位將不斷增強,在金融資源配置中發揮作用的空間會很大。據中國人民銀行統計,2002年國內居民儲蓄存款余額達8.7萬億元,儲蓄率高達39%,而在保險業發達國家,居民儲蓄率普遍低於10%。根據央行所作的居民儲蓄存款動機問卷調查,在銀行儲蓄中,以養老、教育、防病、失業等為儲蓄動機的比例達44.5%,且這一比例有逐步上升趨勢。上述動機的儲蓄都是長期資金,在發達國家,通常用於購買保險而不是銀行存款。這說明,8.7萬億元居民儲蓄中約有4萬億元與保險業具有較大的相關性和可替代性,相當於我國保險業現有總資產的6.6倍。
6.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我國將在更大范圍、更廣領域和更深層次上參與國際競爭,保險作為支持國際競爭不可或缺的手段,將有更大的用武之地。與此同時,我國保險市場將全面對外開放,這不僅帶來了挑戰,也為我們帶來了難得的發展機遇。
7.由於受到國際經濟形勢和9.11恐怖事件的影響,全球保險業正面臨重大調整和變革,這是國內保險業加快自身發展、盡快做大做強、迅速提升國際競爭力的有利時機。
綜上所述,當前國內國際形勢對我國保險業的發展都十分有利,保險功能的充分發揮理應有較大的機遇和潛力,因此加快發展是必然趨勢。
制約保險業功能充分發揮的消極因素
1.發展不足是主要因素。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保險業快速發展,經營主體不斷增加,市場規模迅速擴大,對外開放步伐加快,保險監管體系初步形成,為國民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做出了應有的貢獻。但是,我國保險業仍處於發展的初級階段,總體發展水平仍然很低,無論在質的方面還是在量的方面都存在著很大差距。盡管保險業保持著年均30%以上的增速,但這是在較低水平上形成的高速度。當前,保險業整體規模小,體制創新、產品和服務創新能力不足,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低,遠遠落後於銀行業和證券業的發展,與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不相適應,人們的風險意識和保險意識還有一個逐步提高的過程,保險還沒有滲透到經濟的各行各業、社會的各個領域、生活的各個方面,保險的各項功能還沒有得到充分發揮。可見,發展不足是當前制約我國保險業功能充分發揮的最大實際。
2.產品創新和服務創新不夠是直接因素。產品和服務是保險業發展的基本要素,保險業功能的發揮最終體現在產品和服務上。從表面看,制約我國保險業功能充分發揮的原因在於人們對保險的熟悉不夠,風險意識和保險意識薄弱,但其根本原因在於保險業自身。一是保險產品創新能力不足,產品結構比較單一,品種不夠豐富,與人民生活和經濟發展密切相關的一些產品發展緩慢,無法滿足不同地區、不同行業、不同階層對保險產品的多樣化需求;二是服務創新力度不夠。由於保險產品是非凡的無形商品,專業性強,加之保險條款表述的非通俗性,使得許多人對保險不甚了解,因此保險產品不像實物商品那樣一看就知道該不該購買,而必須通過營銷和服務才能讓人們了解和熟悉,但是目前保險業的營銷和服務水平已遠遠不能滿足消費者的要求,保險服務意識不強、服務不到位的現象比較突出,人們普遍對保險業缺乏信任。
3.保險業的快速發展與保險資金運用渠道狹窄之間的矛盾,抑制了保險資金融通功能的有效發揮。承保和資金運用並稱為保險公司兩大業務支柱,其中資金運用業務已經取代承保業務而成為保險業的主要收益來源。大量的保險基金只有通過資金運用才能保值增值,才能確保未來的償付能力充足,這是由保險經營的非凡性決定的。改革開放20多年來,我國保費收入年均增長30%以上。截至2002年底,我國保費收入增速達44.7%,保險資金運用余額為5799億元,預計到「十五」期末,保險業可運用資金將超過1萬億元,不充分發揮這部分金融資源支持經濟發展將是巨大的浪費。由於種種原因,出於資金安全性的考慮,目前國家在保險資金運用渠道上採取了過多的限制性規定。但隨著保險業的快速發展,保費收入的高速增長與保險資金運用渠道狹窄之間的矛盾將會日益突出,直接影響到保險償付能力和經營的穩健性。據統計,在現有資金運用政策的作用下,我國保險業的資金運用組合中,銀行存款佔51%,國債及回購業務佔33%,公司債券佔7%,投資基金佔6%,其他佔3%;而在歐洲,現金和銀行存款僅佔1%,股票佔37.1%,債券佔35%,貸款佔12.1%,不動產佔5%,其他佔9.8%;在美國,現金和銀行存款佔3%,債券佔53%,股票佔30%,貸款佔9%,不動產佔1%,其他佔4%。由此可見,我國保險業可運用資金大量投向銀行存款,這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保險資金融通功能的發揮:一是弱化了保險對儲蓄的分流作用,使得保險從居民儲蓄中分流出來的大部分資金又重新迴流到銀行,需要通過銀行進行「二次交易」後再融資出去,增加了交易成本,不利於引導儲蓄向投資的轉化,降低了保險業在金融資源配置中的效率;二是增加了資金在銀行過於集中所形成的金融風險,降低了資金運用收益率;三是阻隔了保險資金與資本市場的有機聯系,保險資金不能有效利用資本市場進行投資,以滿足其對安全性、流動性和收益性的追求,同時資本市場也會因缺乏保險資金的強力支持而不利於資本結構的優化和資源配置效率的提高。
4.現階段保險業發展的外部環境不佳。一是事關保險業發展的相關法律法規不夠完善和健全,滯後於當前保險業快速發展的實際;二是現有的部分宏觀政策、稅收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保險業的快速發展;三是部分地方政府沒有把保險業當作一個產業來對待,少數地區職能部門強制干預保險公司正常經營活動以及多頭執法、重復監管的問題比較突出;四是人們對保險的認可度不高,存在片面的熟悉,而保險誤導、欺詐宣傳又增加了人們對保險的不信任感。
以上這些不利因素說明,目前我國保險業的發展滿足不了國民經濟快速增長和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保險需求,與國民經濟發展的大局不相適應。假如不盡快扭轉這種局面,保險業就難以在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偉大征程中擔負起應有的歷史責任。
三、充分發揮保險業務項功能的建議
加強保險宣傳力度。隨著保險業在社會經濟生活中的影響越來越深入,廣大消費者的保險意識和對保險業的認知程度雖然在不斷提高,但熟悉有一個過程,因而需要在全社會范圍內大力宣傳保險的功能,持續提升保險業的社會影響力,讓人們逐步接受它,並且自願地為自己的未來買保險。
重塑保險業的社會信用。社會信用是保險業的生命線。發揮保險業的各項功能,必須保證保險業具有良好的社會信用。為此,要加強輿論宣傳,積極倡導誠信經營的理念,通過引導保險公司進行產品和服務創新以贏得良好的社會信譽;要加強保險監管,真正維護被保險人的合法權益和公平競爭的保險市場秩序,保證整個保險業的償付能力,與銀行業、證券業一起共同維護金融體系和金融市場的穩定。
保險業要樹立全新的發展觀。一是既要看到當前保險業發展的有利時機,提高對加快發展必然性的熟悉,又要看到我國保險業存在的巨大差距,增強對加快發展重要性和緊迫性的熟悉;二是當前我國保險業發展初級階段的問題,是前進中的問題,要樹立「發展是第一要務」的指導思想,堅持用發展的辦法解決前進中的問題,一切問題都應圍繞發展主題來考慮和解決,一切束縛發展的做法和規定都應果斷改變;三是發展的概念不僅是指業務規模的擴大,更重要的是結構的優化、質量和效益的提高,只有結構優化了,質量和效益提高了,保險業才能形成良性循環,發展才有後勁,才是健康的發展;四是我國保險業尚處於初級發展階段,決定了發揮保險業的各項功能必須循序漸進,既要學習借鑒國外的先進經驗,又要緊密結合我國國情,不斷探索,穩步推進,正確處理好加快發展與防範化解金融風險的關系。
積極為加快保險業的發展創造寬松的環境。一是保險經營者要不斷優化產品結構,密切關注與經濟發展和社會生活緊密相關的熱點問題,大力開發新產品,尤其注重開發養老、醫療、教育、住房等具有廣泛社會需求的保險產品,同時努力創新服務方式,豐富保險服務的內涵,將服務滲透到保險消費的各個環節。二是保險消費者要不斷增強保險意識和維權意識,善於利用保險作為轉移自身風險的一種有效手段。三是保險監管者要不斷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努力創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大力轉變監管方式,提高監管透明度,積極推進各項市場取向改革,減少對保險經營的不必要干預,同時加大對市場違法違規行為的懲戒力度;積極探索保險資金運作機制和治理體制的改革,不斷拓寬保險資金運用渠道,並支持有條件的保險公司設立保險資產治理公司,不斷提高保險資金運用的安全性和收益率;加快對外開放步伐,完善保險市場供給主體;逐漸轉變監管的重點,實行以償付能力監管為核心,切實防範和化解保險經營風險;金融業內部要加強協調和溝通,做到三者之間既合理分工、又密切合作,實現金融資源的合理配置,共同防範金融風險。四是政府部門要高度重視保險業在經濟發展和社會保障體系建設中的重要地位,認真研究制定保險業發展規劃,賦予稅收優惠政策,以支持保險業的長遠發展,如個人購買長期商業養老保險的所得稅優惠政策、對商業補充醫療保險免徵營業稅政策、對強制性和政策性保險的減免稅收政策,等等。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⑥ 經濟生活會考

1.我國堅持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的必要性.
我國堅持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從根本上說,是生產力發展不平衡、多層次的狀況所決定的,這一制度符合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實踐證明,堅持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有利於增強綜合國力、有利於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我國公有制經濟的地位--我過社會主義經濟的基礎,是我國經濟發展與社會進步的決定力量.作用--是人民民主專政政權的物質基礎,是實現共同富裕的物質保證.
我國非公有制經濟的地位--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成分.
積極作用--有利於增加稅收、擴大就業、繁榮市場和方便人民生活等.
2.市場調節的缺陷是什麼?信用在市場經濟中有何作用?
市場調節資源是通過價格、供求和競爭三要素來實現的.
市場調節存在自發性,盲目性和滯後性的缺陷,而且市場調節不是萬 能的,這些不利於資源的合理配置,不利於經濟的又好又快發展.
建立和維護良好的市場秩序是發揮好市場調節資源作用的保證,為此必須建立和健全以道德為支撐,法律為保證的社會信用體系,尤其是要加快建立信用監督和失信懲戒制度.因為誠實守信是現代市場經濟正常運行必不可少的條件,誠實缺失會導致市場經濟秩序混亂,坑蒙拐騙盛行,進而導致投資不足,交易萎縮,經濟衰退(市場經濟的道德調節手段).
3.宏觀調控上午手段及其關系怎樣?
我國宏觀調控的手段:經濟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其中經濟手段和法律手段是主要手段,行政手段是輔助手段,三大手段必須綜合運用.
特別注意:經濟手段主要體現在稅收,貸款(利率,存款准備金率)價格(政府定價,政府指導價或限價)外匯(匯率),財政支出,國債等調整方面,行政手段主要體現在對經濟活動立法和執法上.
4.價格規律的基本內容是什麼?其表現形式呢?價格變動對生產與生活有何影響?
基本內容指商品的價格量由生產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商品交換以價值量為基礎實行等價交換(只存在與交換的平均數中)
其表現形式為受供求關系影響,商品價格圍繞價值上下波動.
價格變動對人們生活影響:消費品價格的變化會影響人們的購買力,不同消費品的價格變化對人們的生活影響不同(基本生活品受價格水平變化的影響要低於奢侈品)一種商品的價格上升,其代替品的需求增加,其互補品的需求降低.
價格變動對人們對生產經營的影響:調節生產,提高勞動生產率,生產適銷對路的高質量產品.
5.科學發展觀的基本內涵是什麼?如何促進國民經濟又快又好發展?
科學發展觀的第一要義是發展,核心是以人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即統籌城鄉發展,經濟社會發展,區域發展,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國內發展與對外開發.統籌中央與地方關系,統籌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局部利益和整體利益,當前利益和長遠利益,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樹立世界眼光,加強戰略思維,營造良好國際環境.
促進國民經濟又快又好發展.必須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必須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必須統籌城鄉發展,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必須加強能源資源節約和生態環境保護,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必須推動區域協調發展,縮小區域發展差距.
6.為什麼要大力發展社會生產力?
這是由現階段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所決定的.只有大力發展生產力,才能鞏固社會主義制度,才能縮小與發達國家的差距.才能不斷提高廣大人民的物質文化生活水平,才能充分顯示社會主義的優越性,才能不斷增強綜合國力,提高我國在國際上的地位
7,影響消費的因素?如何做個理智的消費者?
影響消費的根本因素--經濟發展水平.主要因素--居民的收入(收入是消費的基礎和前提)消費品價格,消費心理(從眾心理.求異心理.攀比心理,求實心理)
做理智的消費者應:量入為出,適度消費;避免盲從,理性消費;保護環境,綠色消費;勤儉節約,艱苦奮斗.
8.公司(企業)經營成功的因素?
要制定正確的經營戰略(公司經營的航標);要依靠技術的進步,科學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競爭優勢(公司發展的方法和途徑);要誠信經營,樹立良好的信譽和企業形象(公司經營成敗的重要因素)
9.勞動者必須樹立怎樣的就業觀?如何對待特權與義務?
勞動者必須樹立正確的就業觀(自主擇業觀;競爭就業觀;職業平等觀;多種方式就業觀)不斷提高自己的素質和能力,努力創造條件就業或創業.
勞動者處理權利與義務的關系應認識:勞動者享受權利是以履行義務為前提的,自覺履行勞動者義務是獲得權利,維護權利的基礎.
10.我國實行按勞分配的原因,意義和地位是什麼?
原因:①生產力的發展水平--物質基礎;②生產資料公有制--前提;③勞動的性質和特點--直接原因.
意義:體現了勞動者共同勞動,平等分配的社會地位;有利於充分調動廣大勞動者的生產積極性和創造性,促進社會生產力的發展.
按勞分配是我國基本分配方式(或主體方式)
11.效率與公平的關系
效率是公平的物質基礎;公平是提高經濟效率的保證.二者是對立統一的關系.堅持效率與公平原則,既要反對平均主義,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懸殊;既要落實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獻精神;在鼓勵人們創業制富的同時,倡導回報社會和先富幫後富.
12.影響財政收入的因素?財政的作用?
基礎性因素:經濟發展水平. 重要因素:分配政策.
作用:支持基礎設施和工程建設,實現資源的合理配置;通過財政政策調節宏觀經濟,促進國民經濟平穩運行;通過對科,教.文,衛,體事業的投入,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通過財政投入,建立和完善社會公共服務體系和健全社會保障體系,實現收入公平分配,保障人民生活.
13.公民應樹立怎樣的稅收觀念?
樹立依法納稅是公民的基本義務觀念.因為我國稅收的性質是取之於民用之於民.國家利益集體利益個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國家的興旺發達,繁榮富強與每個公民息息相關,國家各項職能的實現,必須承擔義務,自覺,誠信納稅.
14.保持人民幣幣值(匯率)的基本穩定有何意義?
保持人民幣幣值基本穩定(對內保持物價總水平穩定,對外保持人民幣匯率穩定)有利於我國人民生活的安定,有利於我國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有利於國際金融的穩定與世界經濟的發展.
15.經濟全球化實質和影響?面對經濟全球化我國該怎麼做?
實質:以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為主導的資源在全球范圍內的配置.
影響:一方面,它促進了生產要素在全球范圍內的流動,國際分工水平的提高以及國際貿易的迅速發展.從而推動了世界范圍內資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各國生產力的發展,為各國經濟提供了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另一方面,它使世界貧富分化現象更加嚴重;它使世界經濟 更加不穩定,尤其是沖擊了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安全.
面對經濟全球化,我國必須繼續實施對外開放,發展對外經濟關系的基本國策;必須在堅持獨立自主,自立更生基本原則的前提下,實行"引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的戰略.全面提高對外開放水平
國家用採取的措施:⑴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以人為本,促進經濟 社會協調發展;⑵運用財政,貨幣,價格等經濟政策調節宏觀經濟;⑶健全法律,法規,對生產與經營秩序,交易秩序.分配與消費秩序,進出口秩序等進行嚴格監督管理;⑷健全行政許可制度,完善行業准入,市場進入准入的審批'⑸健全公共服務體系,為經濟發展與社會進步,提供基礎設施公共設施服務,提供資金,技術,人才,信息,市場等服務.
關於個人部分的措施:①從觀念上分析②從能力,素質上分析;③從行動上分析.

⑦ 高中政治經濟生活

通貨膨脹主要表現為貨幣貶值,物價飛漲。舉例,當通貨膨脹前,你向銀行借了100W,可以買一套房,但是通貨膨脹發生了,100W可能只相當於你賣房時的40W,按貨幣的價值來說,你應該還400W才行,但是你卻只借了100W,所以你只用還100W,這個時候信貸危機就出現了,給銀行和國家造成了巨大的壓力

⑧ 高中政治 經濟生活

政府的宏觀調控有三種手段,對號入座唄。所以當然算了。

⑨ 高中政治考點百度文庫那個。 誰有的發給我。

一、政府(國家)
1、在《政治生活》裡面命題,凡是要求回答:政治主體:政府,這樣做的依據、為什麼做某事、怎樣做某事,一般可從以下六點進行論述。
◆國家性質、政府性質
◆宗旨和基本原則
◆職能
◆依法行政、科學民主決策
◆自覺接受人民監督
◆樹立政府權威
2、在《經濟生活》裡面命題,凡是要求回答:政府(國家)這樣做的經濟學依據是什麼?都要從以下知識點去考慮:
①落實科學發展觀;
②市場在資源配置起基礎性作用,但是有弱點和缺陷,需要國家的宏觀調控
③國家宏觀調控主要運用經濟(財政政策、貨幣政策)、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
④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根本目標
⑤轉變經濟發展方式;
⑥國家這樣做的經濟意義等。
3、政府(國家)在經濟學裡面的行為是宏觀調控.落實科學發展觀;政府(國家)在政治學裡面的行為是履行政府職能。
二、國際關系
1、為什麼會出現錯綜復雜的國際關系?
在《政治生活》裡面命題,凡是要求回答:為什麼會出現錯綜復雜的國際關系?都要從以下知識點去考慮:國際關系極其決定因素。
2、 中國為什麼極力主張構建和諧世界?
在《政治生活》裡面命題,凡是要求回答:中國為什麼極力主張構建和諧世界?都要從以下知識點去考慮:
◆主權國家的權利與義務;
◆聯合國憲章的宗旨與原則;
◆中國是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之一,積極參加聯合國及其專門機構有利於世界和平與發展的活動;
◆和平與發展是當今時代的主題;世界多極化和經濟全球化;順應了經濟全球化和世界多極化發展的要求,有利於促進國際關系民主化;
◆國際競爭的實質;
◆我國的國家性質和國家利益決定我國的外交政策;
◆我國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宗旨和目標等)。
3、 國際經濟關系
在《經濟生活》裡面命題,凡是要求回答:發展國際經濟關系的依據,都要從以下知識點去考慮:
①應經濟全球化趨勢,積極參與國際經濟競爭與合作,提高開放型經濟水平的要求;
②堅持「引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增強國際競爭力的要求;
③轉變外貿發展方式,優化出口商品結構
4、 國際關系
在《生活與哲學》裡面命題,凡是要求回答:發展國際關系的哲學依據,都要從以下知識點去考慮:
①事物是普遍聯系的;
②整體和部分的關系;
③內因和外因的關系;
④事物是變化發展的;
⑤矛盾普遍性與特殊性的辨證關系。
三、政黨(政治學)
在我們平時的練習和高考中,經常出現運用「政黨」的知識分析說明一些政治現象。回答此類問題,一定要用以下知識點考慮:
1、性質
2、宗旨
3、執政理念
4、指導思想
5、領導地位
6、執政方式
7、領導方式
8.加強黨的建設
9.我國的政黨制度
四、企業(經濟生活)
企業是市場的重要活動主體,是《經濟生活》的重要內容,高考政治在《經濟生活》部分經常考到企業的知識,而且牽涉的知識面廣,知識之間關聯度大。但是也有規律可遵循。
我們在回答企業該怎麼辦之類的問題時,與企業有關的知識如下:
1.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制定正確的經營戰略。
2.面向市場,遵循價值規律,優化產品結構,生產適銷對路的高質量的產品。
3.提高自主創新能力,依靠科技進步、科學管理等手段,創立自主品牌,形成競爭優勢。(創新、科技和管理)
4.誠信經營,實施名牌戰略,樹立良好的信譽和企業形象。(誠信、品牌)
5、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加快技術改造和結構調整,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發展方式)
6、加強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走可持續發展道路,發展低碳經濟、循環經濟,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企業。(節能環保)
7.適應經濟全球化趨勢,積極參與國際經濟競爭與合作,提高開放型經濟水平,充分利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堅持「引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增強國際競爭力。(國際競爭力)
8.轉變外貿發展方式,優化出口商品結構,以質取勝,提高出口產品的科技含量;加快實施出口市場多元化戰略,拓展企業的國際生存空間;開發和國內市場,改變過於依賴國外市場的狀況。(外貿出口)
9.積極利用世貿規則維護企業自身合法權益。(利用世貿規則)
10.通過兼並、聯合,把企業做大做強,發展規模經濟。(規模)
11.提高勞動生產率,降低成本,提高經濟效益,走新型工業化道路。(效益)
12.提高經營者和勞動者的科技水平,業務素質,職業道德。(素質)
五、公民
1.《政治生活》在公民這個知識點上命題,經常要考慮如下知識:
(1)公民與國家的關系——是統一和諧的關系。國家權力機關由民主選舉產生,國家權力來源於人民,人民是國家的主人。在政治方面,我國公民享有廣泛的政治權利和自由,國家依法保護公民的政治權利和自由;公民應該履行維護國家利益的義務。
(2)要正確對待公民的權利與義務。
(3)三大原則:
①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則;
②堅持公民權利與義務統一的原則;
③堅持個人利益與國家利益相結合的原則。
(4)公民監督。
2、《生活與哲學》在公民(個人)這個知識點上命題,經常要考慮如下知識:
(1)人生價值的兩個方面是統一的關系;
(2)人與自然要和諧相處;
(3)人與規律的關系;人與聯系的關系;人與矛盾的關系;
(4)個人與社會的關系;個人活動與社會發展的關系;
(5)人民群眾是實踐的主體、是歷史的創造者。
3、《經濟生活》在公民(消費者、勞動者)這個知識點上命題,經常要考慮如下知識:
(1)消費者:樹立正確的消費觀。量入為出,適度消費;避免盲從,理性消費;保護環境,綠色消費;勤儉節約,艱苦奮斗.維護消費者的權益等等。
(2)勞動者:堅持權利和義務的統一;增強權利意識和法律意識,依法簽訂勞動合同,維護自身合法權益。(國家要促進勞動者就業,完善社會保障制度)
(3)勞動者:積極轉變就業觀念,樹立正確的擇業觀。努力提高科學文化水平和職業技能水平,成為創新型人才。
(4)投資人:拓寬投資渠道,實現投資方式多元化。
(5)納稅人:權利義務,依法納稅。
六、《文化生活》主要命題點
1、文化的作用:文化精神力量;文化對社會的作用;文化與經濟、政治的關系;文化綜合國力;文化對人的影響(優秀文化的作用)。
2、文化發展與創新:創新的重要性;創新的途徑(根本途徑和具體途徑);處理好兩對關系,克服兩種錯誤傾向;創新的主體—人民。
3、中華民族精神:內涵;核心;為什麼要弘揚(必要性和重要性);怎樣弘揚。
4、先進文化建設: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教育、科學、文化事業);思想道德建設與社會主義榮辱觀;思想道德修養與科學文化修養;如何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
註:
運用政治學知識回答如何做,具體的又可以從黨、政府、公民角度回答。
從黨的角度回答時:要注意從黨領導地位、領導方式。執政方式、指導思想角度回答;從公民的角度回答時:要注意從公民的權利與義務及其關系的處理.參與政治生活的三個原則、參與政治生活的四大途徑(民主選舉、民主管理、民主決策民主監督、)有序政治參與角度回答;從哲學角度回答怎樣做的問題,一般要側重於方法論,原理不用過多表述,但一定要結合實際問題來談,要體現哲學的思想與方法的要求。

《經濟生活》知識要點總結

第一單元 生活與消費,
包括三課:第一課 神奇的貨幣;第二課 多變的價格;第三課 多彩的消費,以及綜合探究——正確對待金錢。

第一框「揭開貨幣的神秘面紗」的知識要點:
1.商品的定義及基本屬性(提示:商品的定義主要強調它的交換特徵;對商品的基本屬性只要做一般性了解即可);
2.貨幣產生的原因及其本質;
3.貨幣的兩個基本職能:價值尺度與流通手段(提示:為什麼貨幣具有價值尺度職能只需要作一般了解即可);
4.紙幣產生的原因、紙幣的定義、紙幣的優點(延伸:貨幣的歷史:實物貨幣、金屬貨幣、信用貨幣,其中前兩者是商品貨幣;紙幣一樣具有價值尺度、儲藏手段等職能);
5.紙幣的發行規律及通貨膨脹、通貨緊縮
第二框「信用工具和外匯」的知識要點:
1.信用卡的含義及在使用上的特點和優點(提示:教材中指的是廣義的信用卡);
2.支票的含義、類型及在使用上的特點
3.什麼是外匯、匯率(提示:外匯定義中的支付手段是廣義的;匯率就是貨幣買賣的價格;必須學會識別匯率升值與貶值;與其他物品一樣,貨幣買賣的價格——匯率也由供求關系決定,主要是受購買力平價的影響);
4.為什麼要保持人民幣的幣值穩定。
第二課 多變的價格,
包括兩框:影響價格的因素;價格變動的影響
第一框「影響價格的因素」的知識要點:
1.影響價格變動與差異的因素:直接與間接因素(提示:變動是時間維度,差異是空間維度;要知道間接因素是如何通過直接因素起作用);
2.供求關系對價格的影響,包括:需求擴大對價格的影響;需求縮小對價格的影響;供給擴大對價格的影響;供給縮小對價格的影響;
3.價格與價值的關系;
4.商品價值量的決定;
5.企業為什麼要提高勞動生產率及社會勞動生產率對商品價值量的影響。
6.價值規律的內容及表現形式。(提示:第一目是重點)

第二框「價格變動的影響」的知識要點:
1.價格變動對生活的影響:商品價格變動與商品購買量之間的一般規律(提示:需求法則是針對同一時間而言的,必須假定所有其他因素保持不變);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對價格變動的反應程度不同;替代商品與互補商品價格變動對商品需求量的影響
2.價格變動對生產的影響:調節生產;提高勞動生產率;生產適銷對路的高質量產品。

第三課 多彩的消費
第一框「消費及其類型」的知識要點有:
1.收入水平對消費的影響:當前收入水平,未來收入水平及居民收入差距對消費的影響
2.物價水平對消費水平的影響(提示:源於名義收入與實際收入);
3.錢貨兩清的消費、貸款消費、租賃消費的含義、區別及各自的適用范圍
4.消費結構變化的一般規律;
5.什麼是恩格爾系數及恩格爾系數大小變化的含義。

第二框「樹立正確的消費觀」的知識要點:
1.從眾心理、求異心理、攀比心理及求實心理所引發的消費現象的表現及對它們的評價(提示:如何區分從眾與攀比);
2.若干值得倡導的消費原則:量入為出,適度消費(提示:它與提倡貸款消費矛盾嗎?);避免盲從,理性消費;保護環境,綠色消費;勤儉節約,艱苦奮斗(提示:與鼓勵消費矛盾嗎?)。
第二單元 生產、勞動與經營,
包括:第四課 生產與經濟制度;第五課 企業和勞動者;第六課 投資的選擇;以及綜合探究——做好就業與自主創業的准備。

第四課 生產與經濟制度,
包括兩框:發展生產、滿足消費;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
第一框「發展生產、滿足消費」的知識要點有:
1.生產對消費的決定性作用:生產決定消費的對象;生產決定消費的方式;生產決定消費的質量和水平;生產為消費創造動力;
2.消費對生產的反作用:消費是生產的目的;消費對生產的導向作用;消費對勞動力再生產的作用;
3.大力發展生產力的原因及意義(提示: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主要矛盾的准確表述);
4.如何大力發展生產力: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發展科技、培養人才;改革落後的生產關系。

第二框「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的知識要點有:
1.公有制經濟的地位;
2.國有經濟、集體經濟的含義、作用;
3.混合所有制經濟;
4.公有制的實現形式及准確理解公有制的主體地位;
5.個體經濟、私營經濟、外資經濟的含義、作用;
6.公有制與非公有制經濟的關系;
7.堅持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的原因。

第五課「企業和勞動者
」包括兩框:公司的經營;新時代的勞動者
第一框「公司的經營」的知識要點有:
1.公司的特點;
2.有限責任公司及股份有限公司的異同
3.公司的組織機構;
4.國有企業為什麼要以公司制為方向;
5.公司經營成功的主要因素:制定正確的經營戰略;依靠技術進步和科學管理,形成競爭優勢;誠信經營;
6.企業兼並與破產。

第二框「新時代的勞動者」 的知識要點有:
1.勞動的意義;
2.就業的作用;
3.我國的就業問題;
4.如何解決我國的就業問題:國家該怎麼做;勞動者自己該怎麼做;
5.正確的擇業就業觀:自主擇業、競爭就業、職業平等、多種方式就業;
6.勞動者享有的主要權利;
7.如何維護勞動者的權益:包括國家如何維護勞動者權益;勞動者本人合法維護自己的權益。

第六課「投資的選擇」
包括兩框:儲蓄存款和商業銀行;股票、債券和保險。
第一框「儲蓄存款和商業銀行」的知識要點有:
1.儲蓄存款的含義;
2.我國主要的儲蓄機構(延伸:究竟什麼是商業銀行;我國的信用社);
3.利息的含義及計算;
4.活期儲蓄、定期儲蓄的區別;
5.商業銀行的含義及其主要業務。

第二框「股票、債券和保險」 的知識要點有:
1.股票的含義、特點及股東的主要權利;
2.股票投資收入的來源及特點;
3.國債、金融債券及企業債券的特點(延伸:從流動性、收益性、安全性總結儲蓄、股票及債券的特徵);
4.保險的含義及保險業務的種類(提示:嚴格說來保險不是投資)。
5.訂立保險合同的原則。

第三單元 收入與分配
,包括:第七課:個人收入的分配;第八課:國家收入的分配;第九課:征稅和納稅;以及綜合探究——講求效率,維護公平。

第七課「個人收入的分配」,
包括兩個框題:「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以及「兼顧效率與公平」。
第一框「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知識要點有:
1.按勞分配的內容、必然性;
2.按勞分配的作用、意義;
3.按生產要素分配的含義(延伸:按個體勞動成果分配也是按要素分配。提示:不要對按要素分配作進一步的分類,如勞動收入與非勞動收入);
4.確立按生產要素分配的意義。

第二框「兼顧效率與公平」 的知識要點有:
1.效率的含義、收入分配方式對效率的影響;
2.公平的含義及社會主義為什麼要重視收入公平分配;
3.公平與效率的辯證關系;
4.效率優先、兼顧公平的含義及為什麼要效率優先;
5.如何兼顧效率與公平

第八課「國家收入的分配」
包括兩個框「財政收入和支出」及「財政的巨大作用」。
第一框「財政收入和支出」的知識要點有:
1.財政收入的種類
2.影響財政收入高低的因素;
3.財政支出的種類;
4.財政收入與財政支出的對比關系

第二框「財政的巨大作用」 的知識要點有:
1.集中力量辦大事的表現:促進資源合理配置;促進經濟平穩運行;促進經濟發展;
2.人民生活有保障的表現:財政是國家政權的物質保證;財政是社會公共服務體系的物質保證;財政具有促進收入公平分配的再分配作用;
3、財政政策如何正確運用:經濟不景氣時如何運用;經濟過熱時又如何運用。

第九課「征稅和納稅」,
包括兩框:「稅收及其種類」及「依法納稅」。
第一框「稅收及其種類」的知識要點有:
1.稅收的含義及特徵;
2.增值稅的內容、優點(提示:不要求掌握計算);
3.個人所得稅的含義、特點、作用。(800到1600元)

第二框「依法納稅」 的知識要點有:
1.納稅人和負稅人的區別;
2.偷稅、欠稅、騙稅、抗稅的表現及其處罰。

第四單元「面對市場經濟」
包括:第十課:走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第十一課:小康社會的經濟建設;第十二課:經濟全球化與對外開放;以及綜合探究——經濟全球化與中國。

第十課「走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包括兩個框「市場配置資源」;「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第一框「市場配置資源」的知識要點有:
1.為什麼要合理配置資源(延伸:經濟學的定義——研究資源的有效配置);
2.市場是如何配置資源的(提示:強調價格、供求兩個機制);
3.市場調節的兩大優點(提示:不要忽視它,不能把它與2混淆);
4.如何規范市場秩序:市場規則、社會信用制度。
5.市場調節的局限性(提示:究竟什麼是公共物品。)。

第二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的知識要點有:
1.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含義和基本特徵;
2.我國宏觀調控的目標:促進經濟增長、增加就業、穩定物價、保持國際收支平衡。
3.我國宏觀調控的手段:經濟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提示:多挖掘經濟手段中的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

第十一課「小康社會的經濟建設」
包括兩個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經濟目標」;「促進小康社會經濟發展」。
第一框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經濟目標」的知識要點有:
1.總體小康的微觀和宏觀表現;
2.總體小康水平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發展不平衡的;
3.為什麼要提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
4.建設全面小康社會的經濟目標。
第二框題「促進小康社會經濟發展」 的知識要點有:
1.為什麼要堅持科學發展觀(延伸:國內生產總值的准確計算;沒有發展的增長是什麼意思:經濟增長是指產量或生產能力的擴大;經濟發展是指在經濟增長的基礎上發生的結構性、體制性變化);
2.科學發展觀的內涵: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3.科學發展觀的主旨;
4.如何促進經濟持續協調發展: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優化產業結構、統籌城鄉、統籌區域發展。

第十二課「經濟全球化與對外開放」
包括兩個框題:「面對經濟全球化」和「積極參與國際經濟競爭與合作」。
第一框「面對經濟全球化」的知識要點有:
1.經濟全球化的含義;
2.經濟全球化主要表現:生產全球化、貿易全球化、資本全球化(提示:比較優勢要學會計算);
3.經濟全球化的載體:跨國公司;
4.經濟全球化的利弊影響;
5.經濟全球化的實質;
6.發展中國家應對經濟全球化的態度。

第二框「積極參與國際經濟競爭與合作」 的知識要點有:
1.世界貿易組織的作用;
2.世界貿易組織的基本原則;
3.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給我國帶來的機遇與挑戰;
4.對外開放是長期基本國策;
5.對外開放在當前的基本格局:全方位、寬領域、多層次;
6.全面提高對外開放水平的必要性及戰略措施;
7.「引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戰略的內容;
8.對外開放必須堅持的原則:獨立自主、自力更生。

閱讀全文

與經濟生活股票債券和保險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股票漲了一個手續費還賺錢嗎 瀏覽:471
新三版股票交易軟體下載 瀏覽:628
股票歷史成交數據如何導出 瀏覽:779
條件交易強大的股票app 瀏覽:244
股票k線高開低走假陰線該怎麼操作 瀏覽:141
2017年專炒st股票 瀏覽:480
股票價值的投資研究 瀏覽:30
航天信息的股票成交量 瀏覽:791
祥源文化股票最新價格 瀏覽:470
有價證券指股票 瀏覽:748
股票指標各代表什麼意思 瀏覽:98
002337賽象科技股票分析 瀏覽:646
投資者持有他人股票賬戶行為 瀏覽:52
如何識別股票漲停板 瀏覽:525
歐加科技股票 瀏覽:64
民國大孚商業儲蓄銀行股票 瀏覽:168
股票多少才是大資金 瀏覽:369
股票網站如何賺錢 瀏覽:239
最新特斯拉股票2021年分析 瀏覽:799
暫停上市的股票換大股東算重組嗎 瀏覽: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