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k線圖中的紅黃藍線是指什麼
在股票K線圖中,藍色的線表示J值,紅色線表示D值,黃色線表示K值,這三條線構成了KDJ指標。當J線在KD上班表示是上漲趨勢,當J線在KD下方表示是下跌的趨勢。KDJ指標在股市中又被稱為隨機指標,是一種比較實用的技術分析指標。
在K線圖中除了有KDJ隨機指標之外,還有表示日均線的指標,分別是白色、粉色、黃色、綠色、紅色,對應5日、10日、20日、30日、60日均線。
拓展材料
一、紅框架:是漲的行情,代表即時股票價格高過開盤時間; 藍框架:是跌的行情,代表即時股票價格小於開盤時間; 乳白色線、淡粉色線、黃色線、環保線、紅色線分_代表5/10/20/30/60/120日線,同顏色線框相匹配的是大數字就是說不一樣日數的均值股票價格。有的手機軟體日均線顏色不一定同樣,但含意全是一樣的;實際的你看看你看看K線圖,左上方有MA的標值後邊的顏色,例如:5後邊是黃色、10後邊是粉色,這就代表著 5日均價用黃線表達,10日均價用粉色線表達,依此類推。
二、K線圖形狀可分成翻轉形狀、梳理形狀及豁口和趨於線等。後K線圖以其細致獨特的標畫方法而被引進到股票市場及商品期貨。
當天或某一周期時間的收市價較開市價為高(即低開高收),人們便以紅色來表達,或者在柱體上留白藝術,這類柱體就稱作「大陽線」。
三、在日K線圖中一般白線、黃線、紫線、綠線依次分別表示:5、10、20、60日移動平均線,但這並不是固定的,會根據設置的不同而不同,比如可以在系統里把它們設為5、15、30、60均線。
移動平均線常用線有5天、10天、30天、60天、120天和240天的指標。其中,5天和10天的短期移動平均線,是短線操作的參照指標,稱做日均線指標;30天和60天的是中期均線指標,稱做季均線指標;120天、240天的是長期均線指標,稱做年均線指標。
㈡ 手機版上的股票分時圖中的黃線和藍線各代表什麼
黃線代表分時均線,藍線(白線)代表即時股價。
股票軟體不同所表示的顏色也不一樣,但意義是一樣的,我用的是牛股寶,在分時圖中的兩條線是以白色和黃色顯示。股票分時圖要分大盤指數即時分時走勢圖與個股即時分時走勢圖
一.大盤指數即時分時走勢圖:
白色曲線:表示大盤加權指數,即證交所每日公布媒體常說的大盤實際指數。
黃色曲線:大盤不含加權的指標,即不考慮股票盤子的大小,而將所有股票對指數影響看作相同而計算出來的大盤指數。
二.參考白黃二曲線的相互位置可知:
A)當大盤指數上漲時,黃線在白線之上,表示流通盤較小的股票漲幅較大;反之,黃線在白線之下,說明盤小的股票漲幅落後大 盤股。
B)當大盤指數下跌時,黃線在白線之上,表示流通盤較小的股票跌幅小於盤大的股票;反之,盤小的股票跌幅大於盤大的股票。
三.個股即時分時走勢圖:
白色曲線:表示該種股票即時實時成交的價格。
黃色曲線:表示該種股票即時成交的平均價格,即當天成交總金額除以成交總股數。黃色柱線:在紅白曲線圖下方,用來表示每一分鍾的成交量。
成交明細:在盤面的右下方為成交明細顯示,顯示動態每筆成交的價格和手數。
四.分時走勢圖中經常出現的名詞及含意:
A、外盤:成交價是賣出價時成交的手數總和稱為外盤。
B、內盤:成交價是買入價時成交的手數總和稱為內盤。 當外盤累計數量比內盤累計數量大很多,而股價也在上漲時,表明很多人在搶盤買入股票。 當內盤累計數量比外盤累計數量大很多,而股價下跌時,表示很多人在拋售股票。
C、買一,買二,買三為三種委託買入價格,其中買一為最高申買價格。
D、賣一,賣二,賣三為三種委託賣出價格,其中賣一為最低申賣價格。
E、委買手數:是指買一,買二,買三所有委託買入手數相加的總和。
F、委賣手數:是指賣一,賣二,賣三所有委託賣出手數相加的總和。
G、委比:委買委賣手數之差與之和的比值。 委比旁邊的數值為委買手數與委賣手數的差值。當委比為正值時,表示買方的力量比賣方強,股價上漲的機率大;當委比為負值的時候,表示賣方的力量比買方強,股價下跌的機率大。
H、量比:當日總成交手數與近期平均成交手數的比值。如果量比數值大於1,表示這個時刻的成交總手量已經放大;若量比數值小於1,表示這個時刻成交總手萎縮。
I、現手:已經成交的最新一筆買賣的手數。在盤面的右下方為即時的每筆成交明細,紅色向上的箭頭表示以賣出價成交的每筆手數,綠色箭頭表示以買入價成交的每筆手數。
㈢ 股市紅、黃、藍、紫四條線各代表什麼
一般來說,在K線圖中,在日 K 線圖中一般紅線、黃線、藍線、紫線依次分別表示:5、10、20、60 日移動平均線, 但這並不是固定的,會根據設置的不同而不同。
一、移動平均線
移動平均線,Moving Average,簡稱MA,MA是用統計分析的方法,將一定時期內的證券價格(指數)加以平均,並把不同時間的平均值連接起來,形成一根MA,用以觀察證券價格變動趨勢的一種技術指標。
移動平均線是由著名的美國投資專家Joseph E.Granville(葛蘭碧,又譯為格蘭威爾)於20世紀中期提出來的。
二、移動平均線常用指標
移動平均線 常用線有5天、10天、30天、60天、120天和240天的指標。其中,5天和10天的短期移動平均線,是短線操作的參照指標,稱做日均線指標;30天和60天的是中期均線指標,稱做季均線指標;120天、240天的是長期均線指標,稱做年均線指標。對移動平均線的考查一般從幾個方面進行。
股民朋友在選股的時候,可以把移動平均線做為一個參考指標,移動平均線能夠反應出價格趨勢走向,所謂移動平均線,就是把某段時間的股價加以平均,再依據這個平均值作出平均線圖像。股民朋友可以將日K線圖和平均線放在同一張圖里分析,這樣非常直觀明了。
移動平均線最常用的方法,就是比較證券價格移動平均線與證券自身價格的關系。當證券價格上漲,高於其移動平均線,則產生購買信號。當證券價格下跌,低於其移動平均線,則產生出售信號。
之所以產生此信號,是因為人們認為,移動平均線,「線」是支撐或阻擋價格的有力標准。價格應自移動平均線反彈。若未反彈而突破,那麼它應繼續在該方向上發展,直至其找到能夠保持的新水平面。
㈣ 大盤的黃線和藍線代表什麼
黃線代表分時均線,藍線(白線)代表即時股價。
黃色曲線:大盤不含加權的指標,即不考慮股票盤子的大小,而將所有股票對指數影響看作相同而計算出來的大盤指數。
參考白黃二曲線的相互位置可知:
A、當大盤指數上漲時,黃線在白線之上,表示流通盤較小的股票漲幅較大;反之,黃線在白線之下,說明盤小的股票漲幅落後大盤股。
B、當大盤指數下跌時,黃線在白線之上,表示流通盤較小的股票跌幅小於盤大的股票;反之,盤小的股票跌幅大於盤大的股票。
拓展資料:
K線圖這種圖表源自於日本布德那法市,被當時日本茶市的商人用來記錄茶葉的行情與價格波動,後因其細膩獨到的標畫方式而被引入到股市及期貨市場。這種圖表分析法在我國以至整個東南亞地區均尤為流行。由於用這種方法繪制出來的圖表形狀頗似一根根蠟燭,加上這些蠟燭有黑白之分,因而也叫陰陽線圖表。
一.大盤指數即時分時走勢圖:
白色曲線:表示大盤加權指數,即證交所每日公布媒體常說的大盤實際指數。
黃色曲線:大盤不含加權的指標,即不考慮股票盤子的大小,而將所有股票對指數影響看作相同而計算出來的大盤指數。
二.參考白黃二曲線的相互位置可知:
A)當大盤指數上漲時,黃線在白線之上,表示流通盤較小的股票漲幅較大;反之,黃線在白線之下,說明盤小的股票漲幅落後大 盤股。
B)當大盤指數下跌時,黃線在白線之上,表示流通盤較小的股票跌幅小於盤大的股票;反之,盤小的股票跌幅大於盤大的股票。
三.個股即時分時走勢圖:
白色曲線:表示該種股票即時實時成交的價格。
黃色曲線:表示該種股票即時成交的平均價格,即當天成交總金額除以成交總股數。黃色柱線:在紅白曲線圖下方,用來表示每一分鍾的成交量。
成交明細:在盤面的右下方為成交明細顯示,顯示動態每筆成交的價格和手數。
四.分時走勢圖中經常出現的名詞及含意:
A、外盤:成交價是賣出價時成交的手數總和稱為外盤。
B、內盤:成交價是買入價時成交的手數總和稱為內盤。 當外盤累計數量比內盤累計數量大很多,而股價也在上漲時,表明很多人在搶盤買入股票。 當內盤累計數量比外盤累計數量大很多,而股價下跌時,表示很多人在拋售股票。
C、買一,買二,買三為三種委託買入價格,其中買一為最高申買價格。
D、賣一,賣二,賣三為三種委託賣出價格,其中賣一為最低申賣價格。
E、委買手數:是指買一,買二,買三所有委託買入手數相加的總和。
F、委賣手數:是指賣一,賣二,賣三所有委託賣出手數相加的總和。
G、委比:委買委賣手數之差與之和的比值。 委比旁邊的數值為委買手數與委賣手數的差值。當委比為正值時,表示買方的力量比賣方強,股價上漲的機率大;當委比為負值的時候,表示賣方的力量比買方強,股價下跌的機率大。
H、量比:當日總成交手數與近期平均成交手數的比值。如果量比數值大於1,表示這個時刻的成交總手量已經放大;若量比數值小於1,表示這個時刻成交總手萎縮。
I、現手:已經成交的最新一筆買賣的手數。在盤面的右下方為即時的每筆成交明細,紅色向上的箭頭表示以賣出價成交的每筆手數,綠色箭頭表示以買入價成交的每筆手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