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紐約股市三大指數
道瓊斯工業指數,納斯達克綜合指數,納斯達克綜合指數是美國股市三大指數
股市指數可以說是,由證券交易所或金融服務機構編制的、表明股票行市變動的一種供參考的數字。
通過指數,我們可以直觀地看到當前各個股票市場的漲跌情況。
股票指數的編排原理其實還是比較難懂的,就不在這兒詳細分析了,點擊下方鏈接,教你快速看懂指數:新手小白必備的股市基礎知識大全
一、國內常見的指數有哪些?
根據股票指數的編制方法和性質來進行分類,股票指數可以分為這五種:規模指數、行業指數、主題指數、風格指數和策略指數。
在這當中,規模指數是最經常見到的,好比各位常見的「滬深300」指數,它體現了滬深市場中有300家大型企業的股票代表性和流動性都很好、交易也很活躍的整體情況。
還有類似的,「上證50 」指數也是常見的規模指數,代表上證市場規模和流動性比較好的50隻股票的整體情況。
行業指數它其實是某一行業整體狀況的一個代表。比如說「滬深300醫葯」就算是一個行業指數,代表滬深300中的醫葯行業股票,反映出了該行業公司股票的整體表現怎麼樣。
像人工智慧、新能源汽車等這些主題的整體狀況就是通過主題指數來反映,這是有關聯的指數「科技龍頭」、「新能源車」等。
想了解更多的指數分類,可以通過下載下方的幾個炒股神器來獲取詳細的分析:炒股的九大神器免費領取(附分享碼)
二、股票指數有什麼用?
看完前文,不難知道,指數實際上就是選擇了市場上有代表性的股票,所以,如果我們就可以通過指數比較迅速的獲得市場整體漲跌狀況的信息,那麼市場熱度如何我們也能有大概的了解,甚至將來的走勢都能夠被預測到。具體則可以點擊下面的鏈接,獲取專業報告,學習分析的思路:最新行業研報免費分享
應答時間:2021-09-06,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准,請點擊查看
㈡ 收益債券的高收益債券
高收益債券最早起源於在1920~1930年代的美國,也被稱為垃圾債券(Junk bond),原因是此類債券的風險性較大,投資者在獲得高收益的同時要承擔較大的信用風險。通常來說,被穆迪、標准普爾等北美五大主要信用評級機構評為BBB或Baa級以下的債券,就被歸類為高風險的、投機級別的「垃圾債券」。
在1950、1960年代,美國的高收益債券的發行人主要是一些中小型公司,為籌集資金、開拓業務而發行。這些公司資本實力薄弱,信用等級較低,所發行的債券必須要具有更高的收益率以吸引廣大投資者。這一期間此類債券的發行規模也很小。 高收益債券在美國的大舉興起是在1980年代,與里根總統上台後實行的自由主義經濟政策密不可分。在越戰、石油危機等一系列外部沖擊的影響下,美國在1970年代進入了衰退階段,國內出現「滯脹」局面,在戰後經歷了20年繁榮的美國民眾和企業面臨巨大的生存壓力。企業開始大規模減少投資,固定資產和股票價值驟降,這進一步打擊了銀行業的信心,銀行開始緊縮信貸,只對那些信用等級很高的大企業發放貸款,導致中小企業融資更雪上加霜。為了刺激經濟增長,里根總統上台後實行了自由主義經濟政策,推行金融改革,放鬆利率管制,降低稅率,減免對負債的稅收,直接刺激和推動了公司債券市場的發展。由於債務利息支付可以減免稅收,而股息不能,這極大地激勵了企業提高資本結構中負債的比例。
與此同時,1970、1980年代正值西方主要工業化國家進行產業調整和重組的時期,隨著技術進步,傳統產業漸漸喪失活力,新興產業快速興起壯大,由此引發了一輪並購浪潮。企業在發展或並購過程中需要大量資金,但由於風險性較大,可以獲得的銀行貸款十分有限,只能依靠發行高收益債券融資,因此高收益債券市場得以快速發展。
當杠桿收購(leveraged buyout)成為高收益債券的主要用武之地後,垃圾債券一名便顯得更為貼切些。在並購中,收購方用遠大於股本比例的負債融資方式收購企業,在垃圾債券的配合下,杠桿收購中負債比例可以是股本的幾倍、十幾倍甚至幾十倍。企業為了完成收購,擴大債券發行量,不斷提高債券的利率,甚至不顧收購操作中真實存在的巨大風險。同時,投機者更是近乎瘋狂地炒作,使高收益債券市場迅速膨脹,許多素質較差的企業也紛紛加入進來,造成債券的信用等級不斷下降,高收益債券也演變成為了「垃圾債券」。 在美國高收益債券的發展歷程中不能不提及一個重要人物,這就是被稱為垃圾債券大王的邁克?米爾肯。他通過對歷史 數據的詳細研究,發現一個多樣化的長期低級別債券組合,不僅會帶來更高的收益,而且與可比的藍籌股組合相比,並沒有太高的風險性。
高收益債券可以迅速發展的另一項重要原因,是其設計、創造和交易具有極大的靈活性。相對於股票,債券可以根據投資者的需要,對利率、期限和品種等要素隨時創設,並進行交易買賣,因此極大豐富了投資者的選擇,擴充了資本市場的規模。
雖然我們不能漠視高收益債券發展過程中灰色和不理性的一面,但要肯定其對美國1980年代經濟所做出的巨大貢獻。一方面,它對中小企業的融資和創新活動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這一時期大量的中小企業通過高收益債券融資得以發展進入主流市場,並且許多新興的企業和產業得到了以高收益債券為主體的中長期資本支持。另一方面,激勵了公司重組活動,使整個經濟體的經營效率和公司治理水平得到了改善和提高。 市政債券通常分為兩大類:一般責任債券(general obligation bond)和收益債券(revenue bond)。
一般責任債券並不與特定項目相聯系,其還本付息是以政府的信譽和稅收為擔保的,這實際上就是地方公債。收益債券則與特定項目相聯系,其還本付息來自投資項目自身的收益,比如自來水、城鐵和機場的收費等,對投資者而言,其風險要高於一般責任債券。
市政收益債券的發行人、發行目的及其投資項目均具有特定性,故而呈現以下幾個方面的特徵:
①發行人必須是某級地方政府授權的代理機構(如市政建設公司);
②所籌集的資金用於公用設施的建設,而不是用於發放工資、彌補行政經費和社會保障資金不足等方面;
③償債資金來源於項目自身的收益(不排除政府給予一定限額的補助);
④享有特殊的優惠待遇,一般免繳或減收利息稅;
⑤採取市場化的運作方式。
完善的市政收益債券市場
市政收益債券與國債、企業債券、股票、投資基金等一起,共同構築了完整統一的證券市場。市政債券成為這些國家地方政府融資的重要途徑,在地方基礎設施建設中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中,美國是世界上市政債券最發達的國家。美國的市政債券起始於19世紀20年代,在二戰之後發展迅猛。近幾年,美國每年新發行市政債券3000億美元左右,流通中的市政債券總量在1998年即達到了1.5萬億美元,在流通中各類債券總量中的比重超過了10%,而其中市政收益債券自上世紀70年代之後發展更為迅速,佔全部市政債券的比重已經超過了50%。 根據美國《1986年稅收改革法案》的規定,此類市政債券的利息收入免繳聯邦所得稅,因而對投資者具有較大的吸引力。
盡管我國1995年開始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預演算法》第28條明文規定:「地方各級預算按照量入為出、收支平衡的原則編制,不列赤字。除法律和國務院另有規定外,地方政府不得發行地方政府債券」。這一規定使得地方政府不具有發行地方公債的權力,但通過政府特定的市場機構(如市政建設公司)發行市政收益債券並沒有被禁止,實際上已經廣泛存在,並在不斷地擴大。
例如,1999年2月,上海市城市建設投資開發總公司發行5億元浦東建設債券,籌集資金用於上海地鐵二號線一期工程;1999年4月,濟南市自來水公司發行1.5億元供水建設債券,為城市供水調蓄水庫工程籌資;1999年7月,長沙市環線建設開發有限公司發行1.8億元債券,籌資目的是長沙市二環線工程的建設;1999年11月,上海久事公司和上海市城市建設投資開發總公司分別發行了6億元和8億元企業債券,籌集資金全部投入上海市市政基礎設施建設 。
這些債券是以企業債券的形式審批並發行的,與其說是規避了《預演算法》的制約,倒不如說是市政收益債券現實地存在,而相應的法律規范滯後了,只得借用「企業債券」這種形式。實際上,針對特定項目的市政收益債券是介於地方公債和企業債券之間的一種債券形式,既不應當簡單地歸於地方政府債券,也不可套用企業債券,而應有其獨立的存在形式,不要因一些概念上的固有框框而開錯了「葯方」。按照「重實質,輕形式」的原則,不必拘泥於一些書本上的概念來剪裁現實的存在。 根本不是地方政府為規避法律上的約束而變相發債,而是法律上對市政收益債券這種債券形式還沒有相應的規定,從而沒有約束和規范,給地方政府帶來了大量的或有負債,加大了財政風險。因此,我們討論問題的切入點不是應不應該修改《預演算法》中關於禁止地方政府發行債券的條款,而是要盡快地對既不是地方公債,又不是企業債券的市政收益債券進行立法,提供可操作的法律規范。
債券收益的稅收因素
表面上看,投資政策性金融債可以獲得比國債相對較高的收益率。但考慮到扣除資金成本後的稅收因素,兩者的收益差別並不大,另外,債券的到期年限和票面利率也對其最終收益有影響。
表1
國債與金債的平價收益率及利差
在20個交易日的均值
期限 1 2 3 5 7 10 15 20
金債 1.51% 1.85% 2.23% 2.82% 3.14% 3.38% 3.69% 3.86%
國債1.35% 1.59% 1.93% 2.53% 2.85% 3.10% 3.37% 3.51%
利差0.16% 0.26% 0.29% 0.30% 0.29% 0.28% 0.33% 0.36%
純稅收因素考慮金融債無太大優勢
據我們計算,除1年期以外,一個月里銀行間市場國債與政策性金融債各期限的平價收益率相差約30BP。政策性金融債是一種准國家信用的債券,與國債相比其信用風險溢價並不大,這30BP的利差主要是由國債與政策性金融債的利息所得具有不同的稅收政策而形成的:根據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的相關規定,企業投資國債所獲得的利息收入免徵所得稅。問題是,這30BP的利差是否足以沖抵所得稅方面的差異?
假設投資者承擔33%的所得稅稅率,且不考慮投資成本,則對平價債券而言,只有在國債票面利率不高於政策性金融債的67%時,政策性金融債才具有相對的投資價值。
表2不考慮資金成本時
國債與政策性金融債的利差情況
期限 1 2 3 5 7 10 15 20
金融債稅後 1.01% 1.24% 1.49% 1.89% 2.10% 2.26% 2.48% 2.59%
國債1.35% 1.59% 1.93% 2.53% 2.85% 3.10% 3.37% 3.51%
稅後利差-0.34% -0.35% -0.44% -0.64% -0.75% -0.83% -0.89% -0.92%
從上表的稅後利差來看,政策性金融債收益率遠低於國債,且期限越長,差距越大。所以,在不需要考慮資金成本時,國債的投資價值遠大於政策性金融債。
資金成本對債券收益影響較大在多數情形下我們需要考慮資金成本。若假定資金成本為1.5%,則稅後收益率的比較情況如下:
表3 國債與政策性金融債的利差情況
期限 1 2 3 5 7 10 15 20
金債稅後 1.50% 1.74% 1.99% 2.39% 2.60% 2.76% 2.97% 3.08%
國債 1.35% 1.59% 1.93% 2.53% 2.85% 3.10% 3.37% 3.51%
稅後利差0.16% 0.14% 0.05% -0.14% -0.25% -0.34% -0.40% -0.43%
此時,四年期以下的政策性金融債比國債的稅後收益率要高,但四年期以上的仍然要低。事實上,不同的機構具有不同的資金成本及投資期限偏好:商業銀行資金成本低且以持有短期債券為主,而保險公司等資金成本相對較高且偏好持有長期債券,所以我們對不同期限採用不同的資金成本來進行比較。假定四年期以下的資金成本為1.2%、四至八年期為2.1%,九年期以上的為2.7%,則有:
表4考慮
資金成本與剩餘期限
後的國債與金融債的利差情況
期限 1 2 3 5 7 10 15 20
金債稅後 1.41% 1.64% 1.89% 2.58% 2.79% 3.15% 3.37% 3.48%
國債1.35% 1.59% 1.93% 2.53% 2.85% 3.10% 3.37% 3.51%
稅後利差 0.06% 0.04% -0.04% 0.06% -0.05% 0.06% 0.00% -0.03%
此時政策性金融債與國債的稅後收益基本持平。由此可見,對不同投資者而言,對政策性金融債與國債的投資價值判斷需要結合稅率、資金成本以及投資期限來進行分析。
票面利率也是影響債券收益重要因素單就國債而言,因為債券票面利率越高可以獲得的免稅效應也越大。所以債券票面利率的差異也會導致稅後投資收益率的不同。在實際投資時,除了需要考慮稅率、資金成本以及投資期限以外,還需要結合債券票面利率的不同以及由此導致的溢價/折價因素。比較02國債06與04國債03。這兩只券剩餘期限相近,但按最新的交易價格計算,02國債06的到期收益率比04國債03高:
表502國債06與04國債03的基本要素
簡稱票面利率剩餘年限 交易日期 交易價格到期收益率
04國債03 4.42% 3.51 2005-10-17 107.97 2.04%
02國債06 2.00% 3.64 2005-10-17 99.50 2.17%
這並不說明02國債06的投資價值比04國債03高,因為02國債06的票面利率比04國債03低。票面利率不同的影響在兩個方面:息票免稅效應以及溢價攤消部分的抵稅效應。
假定投資者在其它投資項目上盈利且分別買入這兩只債券並持有到期,由於04國債03為溢價買入,在持有期內可以部分沖抵其它盈利所應付的所得稅;而02國債06為折價買入,在持有期內還需要支付資本利得的所得稅,這兩項相差2.80元(7.97加0.5再乘以0.33),摺合每年約為0.78元。所以02國債06的稅後收益率比04國債03約低60BP。這樣,04國債03的投資價值反而比02國債06要高。
要精確比較國債與政策性金融債以及不同票面利率的國債的投資價值大小,需要首先得到國債與政策性金融債的稅後收益率曲線,然後按照稅後的現金流貼現來得到理論價格。在表6中,我們列出了幾只稅前與稅後理論價格偏差較大的債券(假定稅率為33%,資金成本統一為1.22%)。 另外,不管你公司的收益情況,應該自己在所簽合同的收益都有自己的收益。
㈢ 標准普爾是什麼意思
標准普爾(Standard & Poor's)由亨利·瓦納姆·普爾先生(Mr Henry Varnum Poor)創立於1860年,是普爾出版公司和標准統計公司1941年合並而成世界權威金融分析機構,總部位於美國紐約市。1975年,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認可標准普爾為「全國認定的評級組織」或稱「NRSRO」。2018年12月,世界品牌實驗室獨家編制的2018年度(第十五屆)《世界品牌500強》排行榜在美國紐約揭曉,標准普爾排名第199。2019年1月,美國標普全球公司獲准進入中國信用評級市場。
應答時間:2021-08-06,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㈣ 請問道瓊斯、納斯達克、標普分別對應中國的哪些指數
道瓊斯代表美國製造業公司發展,納斯達克代表高科技公司,標普代表大盤。
道瓊斯指數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股票指數。它的全稱是股票價格平均指數。它是世界上最具影響力和使用最廣泛的股票指數;納斯達克指數,又稱納斯達克指數,是美國科技指數,也是全球第一個採用電子交易的股票市場;標准普爾500指數是記錄美國500家上市公司的股票指數。股市行情里有著世界各地的股市指數,其中,美國股市三大指數分別:道瓊斯工業指數、納斯達克指數以及標准普爾500指數。
拓展資料:
美國三大股指的差異
1. 道瓊斯和納斯達克以及標准普爾 500 指數的股票數量不同。道瓊斯工業指數包含 30 只股票,納斯達克指數包含 5000 多隻股票,標准普爾 500 指數包含 500 只股票。
2. 道瓊斯、納斯達克和標准普爾 500 指數涵蓋不同的市場。道瓊斯工業指數和標准普爾 500 指數覆蓋的市場是紐約證券交易所和納斯達克,納斯達克指數覆蓋的市場是納斯達克。
3. 道瓊斯、納斯達克和標准普爾 500 指數行業分布不同。道瓊斯工業指數和標准普爾500指數的行業分布相對均衡,納斯達克指數的行業分布偏向於信息技術行業。
4. 道瓊斯、納斯達克和標准普爾 500 指數發布時間不同。道瓊斯工業指數於 1896 年發布,納斯達克指數於 1971 年發布,標准普爾指數於 1957 年發布。
5、道瓊斯不同於納斯達克和標准普爾500。道瓊斯工業指數和標准普爾500指數的維護公司是標准普爾道瓊斯公司,納斯達克指數的維護公司是納斯達克交易所。
㈤ 標普、穆迪和惠譽分別是什麼意思
標普:標准普爾簡稱,由普爾先生於1860年創立,由普爾出版公司和標准統計公司於1941年合並而成。1975年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認可標准普爾為「全國認定的評級組織」或稱「NRSRO」。
穆迪:穆迪(Moody)主要指的是穆迪的投資等級或穆迪的投資服務公司,總部位於紐約的曼哈頓,最初由John Moody在1900年創立。穆迪投資服務公司曾經是鄧白氏的子公司,2001年鄧白氏公司和穆迪公司兩家公司分拆,分別成為獨立的上市公司。
惠譽:惠譽國際是全球三大國際評級機構之一,是唯一的歐資國際評級機構,總部設在紐約和倫敦。在全球設有40多個分支機構,擁有1100多名分析師。
(5)標普紐約免費市政債券股票擴展閱讀:
惠譽中國惠譽評級是與標普、穆迪齊名的全球三大評級公司之一。在三大評級公司里,惠譽是最早進入中國的。這三家評級機構各有側重,標普側重於企業評級方面,穆迪側重於機構融資方面,而惠譽則更側重於金融機構的評級。
如今,惠譽的評級類型主要包括企業、金融機構、結構融資和地方政府、國家主權等方面。惠譽在美國市場上的規模要比其他兩家評級公司小,但在全球市場上,尤其在對新興市場上惠譽的敏感度較高,視野比較國際化。
2000年惠譽正式進入中國市場,並在2003年6月份,在北京成立了代表處,主要從事資料的搜集、研究、報告、宣傳等工作。北京代表處首席代表鄔潤揚的大部分時間都用在了飛往全國各地作講座上。他說,惠譽在中國的工作也是剛剛開始,重點是培育這個市場。
中國每天都在進步,但情況還是比較特殊。有一些國內的大型企業,在海外上市融資,他們對評級比較了解,但這些企業的數量還很有限。大部分國內的企業沒有太多的評級方面的意識,因為中國本土債券市場不發達,企業的主要資金來自銀行貸款。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標准普爾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穆迪投資服務公司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惠譽國際信用評級有限公司
㈥ 標准普爾500指數是用來做什麼的
標准普爾500指數追蹤500家大型美國上市公司。這些公司必須符合某些標准才能被納入標准普爾500指數。構成標准普爾500指數的行業結構往往反映了美國的經濟結構。投資者可以購買標普500指數的股票,也可以投資於跟蹤標普500指數的指數基金。標准普爾500指數是一種記錄美國500家上市公司的股票指數。通過報告大公司的風險和收益來表明股票市場的表現。投資者將其作為整個市場的基準,將所有其他投資與之進行比較。截至2020年3月13日,標准普爾500指數的十年平均年回報率為7.99%。標准普爾是標准普爾標准普爾的簡稱,是兩家創始金融公司的名稱。
標准普爾500指數是衡量美國經濟表現的主要經濟指標。如果投資者對經濟有信心,他們就會買股票。由於標准普爾500指數只衡量美國股市,因此也應該關注海外市場。中國和印度等新興市場。把10%投資在商品上是好的,比如黃金。當股價下跌時,黃金往往會保值較長時間(當然,近年來有人說加密貨幣是一種很好的避險資產),除了跟蹤標普500指數外,建議大家也要關注債券市場。股票價格上漲,債券價格下跌。債券種類很多,包括國債、公司債和市政債。債券為美國經濟提供了部分流動性。它們對抵押貸款利率有重要影響。
㈦ 哪一個期貨品種目前正在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交易
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上市交易的是金融期貨品種,目前主要品種是滬深300股指期貨、5年期國債期貨、10年期國債期貨、上證50股指期貨和中證500股指期貨。
拓展資料:
金融期貨(FinancialFutures)是指交易雙方在金融市場上,以約定的時間和價格,買賣某種金融工具的具有約束力的標准化合約。以金融工具為標的物的期貨合約。金融期貨一般分為三類,貨幣期貨、利率期貨和指數期貨。金融期貨作為期貨中的一種,具有期貨的一般特點,但與商品期貨相比較,其合約標的物不是實物商品,而是傳統的金融商品,如證券、貨幣、利率等。金融期貨產生於20世紀70年代的美國市場,金融期貨在許多方面已經走在商品期貨的前面,占整個期貨市場交易量的80%,成為西方金融創新成功的例證。
金融期貨有三個種類:貨幣期貨、利率期貨、指數期貨。其在各交易所上市的品種主要有:
1、貨幣期貨:主要有歐元、英鎊、瑞士法郎、加元、澳元、紐西蘭元、日元、人民幣等期貨合約。
主要交易場所:芝加哥商業交易所國際貨幣市場分部、中美商品交易所、費城期貨交易所等。
2、利率期貨:美國短期國庫券期貨、美國中期國庫券期貨、美國長期國庫券期貨、市政債券、抵押擔保有價證券等。
主要交易場所:芝加哥期貨交易所、芝加哥商業交易所國際貨幣市場分部、中美商品交易所。
3、股票指數期貨:標准普爾500種股票價格綜合指數(S&P500),紐約證券交易所股票價格綜合指數(NYCEComposite),主要市場指數(MMI),價值線綜合股票價格平均指數(ValueLineComPositeIndex),此外日本的日經指數(NIKI),香港的恆生指數(香港期貨交易所)。
主要交易場所:芝加哥期貨交易所、芝加哥商業交易所、紐約證券交易所、堪薩斯市期貨交易所。
㈧ 標准普爾是什麼
你好,標准·普爾股票價格指數是美國最大的證券研究機構即標准·普爾公司編制的股票價格指數。該公司於1923年開始編制發表股票價格指數。
【構成】標准·普爾股票有500種股票,分成95種組合。其中最重要的是工業股票組、鐵路股票組、公用事業股票組、金融業股票組。幾十年來,雖然有股票更迭,但始終保持為500種。
【影響】標准·普爾混合指數包括的500種普通股票總價值很大,其成分股有90%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其中也包括一些在別的交易所和店頭市場交易的股票,所以它的代表性比道瓊斯平均指數要廣泛很多,故更能真實地反映股票市價變動的實際情況。
風險揭示:本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不應以該等信息取代其獨立判斷或僅根據該等信息作出決策,不構成任何買賣操作,不保證任何收益。如自行操作,請注意倉位控制和風險控制。
㈨ 三大國際評級機構是做什麼的他們的作用是什麼他們的權利來自於哪裡
目前國際公認的專業信用評級機構只有三家,分別是穆迪、標准普爾和惠譽國際。
1. 穆迪(Moody)公司的創始人是約翰·穆迪,他在1909年出版的《鐵路投資分析》一書中對鐵路債券進行信用評級,使資信評級首次進入證券市場。他開創了利用簡單的資信評級符號來分辨250家公司發行的90種債券的做法,正是這種做法才將資信評級機構與普通的統計機構區分開來,因此後人普遍認為資信評級最早始於穆迪的鐵道債券資信評級。1913年,穆迪將資信評級擴展到公用事業和工業債券上,並創立了利用公共資料進行第三方獨立資信評級或無經授權的資信評級方式。穆迪評級和研究的對象以往主要是公司和政府債務、機構融資證券和商業票據,最近幾年開始對證券發行主體、保險公司債務、銀行貸款、衍生產品、銀行存款和其他銀行債以及管理基金等進行評級。目前,穆迪在全球有800名分析專家,1700多名助理分析員,在17個國家設有機構,2003年評級和分析的債券總額超過30兆美元,其股票在紐約證交所上市交易(代碼MCO)。
2、標准普爾(S&P)由普爾出版公司和標准統計公司於1941年合並而成。
普爾出版公司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860年,當年歐洲的投資者對於自己在美國新發展的基礎設施投資的資產需要更多的了解。這時,公司的始創人普爾先生(Henry Varnum Poor)順應有關需求開始提供金融信息。當時其創始人普爾先生(Henry V. Poor)出版了《鐵路歷史》及《美國運河》,率先開始金融信息服務和債券評級。普爾出版的各種投資參考都是本著一個重要的宗旨,就是「投資者有知情權」。標准普爾提供的重要看法、分析觀點、金融新聞及數據資料已經成為全球金融基礎的主要部分。
在過去一個多世紀,標准普爾經歷了多個里程碑:
1906年成立標准統計局(Standard Statistics Bureau),提供在此之前難以獲得的美國公司的金融信息
1916年標准統計局開始對企業債券進行債務評級,隨即開始對國家主權進行債務評級
1940年開始對市政債券進行評級
1941年普爾出版公司及標准統計局合並,標准普爾公司成立
1966年麥格羅·希爾公司兼並標准普爾公司
公司主要對外提供關於股票、債券、共同基金和其他投資工具的獨立分析報告,為世界各地超過22萬多家證券及基金進行信用評級,目前擁有分析家1200名,在全球設有40家機構,僱用5000多名員工。
該企業品牌在世界品牌實驗室(World Brand Lab)編制的2006年度《世界品牌500強》排行榜中名列第一百零五。
3、惠譽國際(Fitch)是唯一的歐資國際評級機構,總部設在紐約和倫敦。
規模較其他兩家稍小。它於1913年由約翰·惠譽(John
K.Fitch)創辦,起初是一家出版公司,他於1924年就開始使用AAA到D級的評級系統對工業證券進行評級。近年來,惠譽進行了多次重組和並購,規模不斷擴大。1997年公司並購了另一家評級機構IBCA,2000年並購了DUFF
& PHELPS,隨後又買下了Thomson Bankwatch,目前,公司97%的股權由法國FIMALAC公司控制,在全球有45個分支機構,1400多員工,900多評級分析師,業務主要包括國家、地方政府、金融機構、企業和機構融資評級,迄今已對1600家金融機構、1000多家企業、70個國家、1400個地方政府和78%的全球機構融資進行了評級。
這三家評級機構各有側重,標普側重於企業評級方面,穆迪側重於機構融資方面,而惠譽則更側重於金融機構的評級。
評級機構的壯大
1940年美國頒布《投資公司法案》,按照這一法案規定,金融機構投資貨幣市場基金只能對高質量的資產投資,而所謂高質量資產是指達到「投資等級評定」中的「投資級」標准。70年代,評級機構的業務運營模式和現在大相徑庭。需要評級的投資機構需要付費訂閱評級機構的服務。後來,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決定,評級機構應該更多地服務於公眾利益,並隨即修改了評級行業的商業模式。於是,公司不再花錢訂閱評級服務,而是為自己的債務評級支付費用。
1975年,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建立了「全國公認統計評級組織」,並制定了「全國公認統計評級組織」加盟標准。標准普爾、穆迪和匯譽三家資信評級機構獲得認可,成為該組織的第一批會員。
這個標准實際上是一道阻礙公平競爭的壁壘,自那時起,只有這三家機構在受保護的市場中蓬勃發展,後來僥幸加入該組織的評估機構都被上述三家分別吸納吞並。還有很多信用評級機構向證交委提出過加入申請,但純屬徒勞。
這三家公司壟斷了國際評級行業。據國際清算銀行(BIS)的報告,在世界上所有參加信用評級的銀行和公司中,穆迪涵蓋了80%的銀行和78%的公司,標准普爾涵蓋了37%的銀行和66%的公司,惠譽公司涵蓋了27%的銀行和8%的公司。每年的營業收入穆迪約15億美元,標准普爾為10多億美元,惠譽國際為5億美元左右。
㈩ 標普是什麼意思
標普是標准普爾的簡稱。
標准普爾(Standard & Poor's)由亨利·瓦納姆·普爾先生(Mr Henry Varnum Poor)創立於1860年,是普爾出版公司和標准統計公司1941年合並而成世界權威金融分析機構,總部位於美國紐約市。
1975年,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認可標准普爾為「全國認定的評級組織」或稱「NRSRO」。
2018年12月,世界品牌實驗室獨家編制的2018年度(第十五屆)《世界品牌500強》排行榜在美國紐約揭曉,標准普爾排名第199。
2019年1月,美國標普全球公司獲准進入中國信用評級市場。
(10)標普紐約免費市政債券股票擴展閱讀:
標普進入中國信用評級市場
2019年1月28日電中國人民銀行營業管理部28日發布公告稱,對美國標普全球公司在北京設立的全資子公司——標普信用評級(中國)有限公司予以備案。
同日,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公告稱,接受標普信用評級(中國)有限公司進入銀行間債券市場開展債券評級業務的注冊。這標志著標普已獲准正式進入中國開展信用評級業務。
信用評級行業對外開放是穩步擴大金融市場對外開放的重要組成部分。人民銀行介紹,當前,中國金融市場國際化進程不斷加快,國際評級機構的引入,有利於滿足國際投資者配置多元化人民幣資產的訴求,也有利於促進中國評級行業評級質量改善,對中國金融市場的規范健康發展具有積極意義。
人民銀行表示,下一步,將持續推進信用評級行業對外開放,支持更多具有國際影響力且符合條件的外資信用評級機構進入中國市場。
同時,人民銀行將加強信用評級監管,強化市場約束機制,充分發揮信用評級在風險揭示和風險定價方面的作用。特別是在圍繞改善民營企業和小微企業融資環境,加大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力度,引導市場預期等方面,充分發揮信用評級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