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為什麼利率上升,債券股票會下降
傳統經濟學理論認為利率的變動與股票價格變動成負相關關系,既利率上升、股價下跌,利率下調、股價上漲。這一理論的是基於以下幾點:
1、股價的理論計算公式:股價=股息/利率*票面金額,如一元面值的股票,股息為10%,利率為2%時股價是5元,利率為5%時股價是2元。
2、利率是資金的價格,利率上升時,投資股市的資金成本提高抑制了股票的投資;反之,利率下調時,減少了交易成本就會吸引一部分資金。
3、利率是央行調控貨幣投放的手段,利率上升意味著銀根的抽緊,減少了貨幣的投放使股價下跌。
債券的定價是其預期現金流的現值。我用零息債券解釋。不如一張票面價值為100元期限為10年的零息債券應該如何定價呢 根據公式債券價格應該為
票面價值/(1+期間利率)的n次方。 n是期限數(因為按美國慣例是半年付息一次,歐洲日本是一年付息一次)所以n應該為20。期間利率就是現在市場上的半年期利率,假設為5%.那麼債券價格應該是
100/1.05^20=37.68 付息債券計算比較麻煩,但也是這個原理
因為債券的利率是市場利率加上一定的風險溢酬,所以利率上升,債券利率也必然上升,根據上述公式,債券價格一定會下降
② 為什麼市場利率上升了,而債券價格反而下降了呢
因為假設債券的票面利率與市場利率一致,則債券的價格與其票面價值一致。市場利率上升會引起債券類固定收益產品價格下降,股票價格下跌,房地產市場、外匯市場走低,但儲蓄收益將增加。
因為相同金額的投資都能獲得相同的收益,如果市場利率上升了,理論上來說,投資者就會拋售手中債券,債券價格將下跌,直至達到價格平衡,反之亦然。
凱恩斯貨幣需求認為人們的貨幣需求行為由三種動機決定:分別為交易動機、預防動機和投機動機。除了上述的投機動機,還有以下的交易動機和預防動機。
所得動機主要是指個人而言,業務動機主要是指企業而言。基於所得動機與業務動機而產生的貨幣需求,凱恩斯稱之為貨幣的交易需求。
③ 當利率上升時,選擇債券融資還是股權融資
當利率上升時,選擇債券融資。因為債券融資的利率固定,銀行利率上升時,可以鎖定低利率資金,節省成本。
擴展閱讀:
下面用公式清晰列出計算過程:
該債券的到期本息合計=債券面值X(1+票面利率)
該債券到期的價格=債券的購買價格X(1+市場利率)
債券到期的本息合計正好等於債券到期的價格,如果這兩者不相等,我們就可以從中套利,低買高賣。
從以上計算中可以看出,當市場利率不變時,票面利率越高,債券購買價格越高;票面利率越低,債券購買價格越低。
當市場利率由10%上浮到11%後,一年期的債券票面利率還是10%,那麼一年期債券到期後收到的本息合計就是10000X(1+10%)=11000元,按照當前市場利率11%折回到零時點,那麼零時點的購買價格就為11000/(1+11%)=9909.91元。
可以看到,當市場利率從10%上升到11%時,債券的購買價格從10000元下降到了9909.91元,也就是這道題的結論,當市場利率上升,債券價格下降。
④ 當市場利率上升時,股價往往下跌的原因是什麼
為什麼利率的升降與股價的變化呈反向運動的關系呢?這主要有3個原因:
①利率的上升,不僅會增加公司的借款成本,而且還會使公司難以獲得必需的資金,這樣,公司就不得不消減生產規模,而生產規模的縮小又勢必會減少公司的未來利潤。因此,股票價格就會下跌。反之,股票價格就會上漲。
②利率上升時,投資者評估股票價格所用的折現率也會上升,股票值因此會下降,從而,也會使股票價格相應下降;反之,利率下降股票價格則會上升。
③利率上升時,一部分資金從投向股市轉向銀行儲蓄和購買債券,從而會減少市場上的股票需求,使股票價格出現下跌。反這,利率下降時,儲蓄的獲利能力降低,一部分資金又可能從銀行和債券市場流向股市,從而,增大了股票需求,使股票價格上升。
既然利率與股價運動呈反方向變化是一種一般情形,那麼投資者就應密切關注利率的升降,並對利率的走向進行必要的預測,以便在利率變動之前,搶先一步對股票買賣進行決策。
對利率的升降走向進行預測,在我國應側重注意如下幾個因素的變化情況:
①貸款利率的變化情況。由於貸款的資金是由存款來供應的,因此,根據貸款利率的下調可以推測出存款利率必將出現下降。
②市場的景氣動向。如果市場興旺,物價上漲,國家就有可能採取措施來提高利率水準,以吸引居民存款的方式來減輕市場壓力。相反的,如果市場疲軟,國家就有可能用降低利率水準的方法啟動市場。
③資金市場的松緊狀況和國際金融市場的利率水準。國際金融市場的利率水準,往往也能影響國內利率水準的升降和股市行情的漲跌。在一個開放的市場體系中,金錢是沒有國界的,如果海外利率水準低,一方面會對國內的利率水準產生影響,另一方面,也會吸引海外資金進人國內股市,拉升股票價格上揚。反之,如果海外水準上升,則會發生與上述相反的情形。
⑤ 為什麼市場利率上升,債券價格就一定下降呢
金融產品有個特點,今天的價格*利率=未來的現金流,等式中的三個數字永遠都在變,但是這個等式是一直成立的。
首先需要注意,本文所說的利率並非債券的票面利率,債券的票面利率一般是固定不變的,影響債券價格的利率是市場中有資金供求因素而導致的一些基礎性的利率,比如銀行同業拆借利率、LPR利率等,這里我們將其統稱為市場利率。
市場利率對債券價格的影響是這樣實現的:在債券票面利率固定的前提下,市場利率上升,就會導致債券的相對收益率下降,這時候市場就會賣出債券投資收益更高的產品,債券需求降低,債券的價格就下降;反之,市場利率下跌,債券的相對收益率就會上漲,債券的需求提高,債券的價格就上漲。
拿股票來說,一般是企業的盈利情況時好時壞,所以未來能夠取得的分紅是不一定的。盈利情況差,分紅少,現金流少,今天的價格就要下跌。反過來也一樣。
有時候企業自己的盈利狀況沒有變,但是央行調整了利率,比如今天利率下調了0.25%,那麼股票的價格就應該上升。(當然實際的影響機制比這要復雜,但是大致意思是一樣的)
用這個公式去套債券就很明顯了。債券的特點就是每個月付息多少錢、到期一共還本多少錢都固定好了,未來現金流是不會變的,所以利率越高、今天的價格就越低。
這裡面稍微有點繞人的是,債券實際上有兩個「利率」!
一個是市場利率,就是我們用來套公式的那個利率。
另一個叫作「票面利率」,雖然名字也叫作利率,實際上只是用來計算未來現金流的一個參數。債券一旦發出來,這個票面利率就不變了,相應的未來現金流也就固定下來。在計算債券價格變化的時候,不要把這個「票面利率」當成市場利率套進去了,這是兩碼事。
以上是比較機械的解釋,背後的道理可以參看@發哥 @曹志偉 的回答。
補充一下票面利率和市場利率是什麼關系:
在債券剛剛發行的時候票面利率和市場利率是有關系的,就是市場無風險利率+一定的風險溢價=票面利率。比如說我的錢存銀行一年3%的利率,借給一個企業還要面對它倒閉的風險呢,所以要在3%的基礎上加一點風險補貼。
等發行完成之後,票面利率就再也不動了,未來現金流也就固定下來。
⑥ 利率上漲對債券的影響
價值決定價格,市場利率降低,意味著新發債券的利率也會降低。債券的代償期限,從債券發行日或交易日至債券到期日止,市場收益率或成市場利率,應該是與該種債券風險相同的其他金融資產的市場利率。債券的交易價格與市場利率呈反方向變動,若市場利率上升,債券價格下降,價值決定價格,債券的價值就是債券的票面利率(以及本金)。
(6)市場利率上升時債券和股票擴展閱讀:
債券價值的其他影響因素:
1、債券價值與折現率,債券價值與折現率反向變動。
2、債券價值與到期時間,不同的債券,情況有所不同。
利息連續支付債券(或付息期無限小的債券),當折現率一直保持至到期日不變時,隨著到期日的接近,債券價值向面值回歸。
溢價發行的債券,隨著到期日的接近,價值逐漸下降,折價發行的債券,隨著到期日的接近,價值逐漸上升,平價發行的債券,隨著到期日的接近,價值不變。
市場利率(marketinterestrate/marketrate)是市場資金借貸成本的真實反映,而能夠及時反映短期市場利率的指標有銀行間同業拆借利率、國債回購利率等。新發行的債券利率一般也是按照當時的市場基準利率來設計的。一般來說,市場利率上升會引起債券。
對利率的升降走向進行預測,在中國應側重注意以下幾個因素的變化情況:
1.貸款利率的變化情況。由於貸款的資金是由銀行存款來供應的,因此,根據貸款利率的下調可以推測出存款利率必將出現下降。
2.市場的景氣動向。如果市場過旺,物價上漲,國家就有可能採取措施來提高利率水準,以吸引居民存款的方式來減輕市場壓力。相反的,如果市場疲軟,國家就有可能以降低利率水準的方法來推動市場。
3.資金市場的銀根松緊狀況和國際金融市場的利率水準。國際金融市場的利率水準往往也能影響到國內利率水準的升降和股市行情的漲跌。
在一個開放的市場體系中是沒有國界的,如果海外利率水準低,一方面對國內的利率水準產生影響,另一方面,也會引致海外資金進入國內股市,拉動股票價格上揚。反之,如果海外的利率水準上升,則會發生與上述相反的情形。
⑦ 市場利率下降,債券價格上升;市場利率上升,債券價格下降」這一說法在任何情況下都成立嗎為什麼
一,不是的。債券價格受很多因素的影響。這一說法在不考慮其他因素的影響,只考慮債券價格和市場利率的關系時是成立的。債券價格還受流動性和信用級別等其他因素的影響。如果發行主體的信用級別降低了,債券的還本付息得不到保證,價格可定會下降的。
二,債券價格=債券未來的現金流收入現值。大家都知道,債券的票面金額和票面利率在債券發行時就已經固定,因而未來的現金流收入(債券利息收入和債券到期返還的票面金額)已經固定。所以當市場利率上升時,債券價格會下降,反之亦然。因為債券的理論購買價格=未來現金流收入/貼現利率(市場利率)
1,假設你有100元,同期一年期市場貸款利率為5%。那麼你借給別人一年後的現金流入為:
貸款利息收入+到期返還本金=100*5%+100=105元。這時有一家公司發行面值100元一年期債券,票面利率為5%,他們發行時應該用債券購買價格(本金)*市場利率+本金=票面金額*票面利率+票面金額這個公式確定價格。
即:債券購買價格(1+市場利率)=票面金額(1+票面利率),債券購買價格=票面金額(1+票面利率)/(1+市場利率)=100(1+5%)/(1+5%)=100元;所以該公司的債券將定價為100元,保證投資於該債券的未來收益至少不低於市場水平。
2,假設市場利率由5%上升到6%,那麼債券購買價格=票面金額(1+票面利率)/(1+市場利率)=100(1+5%)/(1+6%)=99.057元;所以市場利率上升,債券購買價格反而下降;
3,再假設市場利率從5%下降到4%,那麼債券購買價格=票面金額(1+票面利率)/(1+市場利率)=100(1+5%)/(1+4%)=100.96元;
由此看出,債券價格與市場利率成反比。其實道理很簡單,債券的票面利率固定,如果同期市場利率比他高,那麼債券購買價格就必須下降,去彌補低票面利率,才能吸引投資者購買該債券;反之亦然。
拓展資料:
1,同樣可以類比,其他金融產品的價格與市場利率也是成反比的,但是其他金融產品的未來現金流入受到很多其他因素影響,所以並不能像債券一樣有絕對的反比關系。
2,比如說股票,理論上股票價格與市場利率是成反比的。但是,實際上股票未來的現金流入不僅僅受到市場利率的影響,他還受到公司未來經營狀況、國家方針政策等眾多因素的影響。所以有時候市場利率上升,但是由於人們對公司的未來充滿希望、國家的大力扶持等利好因素,股價不跌反而上漲。
⑧ 為什麼市場利率上升了,而債券價格反而下降了呢
債券價格=債券未來的現金流收入現值。大家都知道,債券的票面金額和票面利率在債券發行時就已經固定,因而未來的現金流收入(債券利息收入和債券到期返還的票面金額)已經固定。
所以當市場利率上升時,債券價格會下降,反之亦然。
為什麼呢,因為債券的理論購買價格=未來現金流收入/貼現利率(市場利率)
假設你有100元,同期一年期市場貸款利率為5%。那麼你借給別人一年後的現金流入為:
貸款利息收入+到期返還本金=100*5%+100=105元
這時有一家公司發行面值100元一年期債券,票面利率為5%,他們發行時應該怎麼確定債券賣多少錢呢?
大家都知道,不購買債券,100元用於貸款給別人,一年後的現金流入至少有105元,那麼要我買債券,債券一年後的現金流收入也至少要有105元,否則的話,人們就不會購買債券,而選擇直接貸款。
所以債券購買價格(本金)*市場利率+本金=票面金額*票面利率+票面金額
即:債券購買價格(1+市場利率)=票面金額(1+票面利率),
債券購買價格=票面金額(1+票面利率)/(1+市場利率)=100(1+5%)/(1+5%)=100元;
所以該公司的債券將定價為100元,保證投資於該債券的未來收益至少不低於市場水平。
假設市場利率由5%上升到6%,那麼
債券購買價格=票面金額(1+票面利率)/(1+市場利率)=100(1+5%)/(1+6%)=99.057元;
所以市場利率上升,債券購買價格反而下降;
再假設市場利率從5%下降到4%,那麼
債券購買價格=票面金額(1+票面利率)/(1+市場利率)=100(1+5%)/(1+4%)=100.96元;
由此看出,債券價格與市場利率成反比。其實道理很簡單,債券的票面利率固定,如果同期市場利率比他高,那麼債券購買價格就必須下降,去彌補低票面利率,才能吸引投資者購買該債券;反之亦然。
同樣可以類比,
其他金融產品的價格與市場利率也是成反比的,但是其他金融產品的未來現金流入受到很多其他因素影響,所以並不能像債券一樣有絕對的反比關系。
比如說股票,理論上股票價格與市場利率是成反比的。但是,實際上股票未來的現金流入不僅僅受到市場利率的影響,他還受到公司未來經營狀況、國家方針政策等眾多因素的影響。所以有時候市場利率上升,但是由於人們對公司的未來充滿希望、國家的大力扶持等利好因素,股價不跌反而上漲。
⑨ 利率上升引起債券價格和股票價格如何變動
利率上升,一般情況是股票和債券下降。基本在資本市場的資金一定的情況下,資本有逐利性。利率上升會引導資金流向儲蓄。從而導致債券市場和股票市場的需求量減少了。相應的價格就下降了。
⑩ 為什麼市場利率上升時,債券的價值會下降
市場利率上升,即人們持有貨幣會獲得更多的收益,人們會有持有貨幣的需求,那麼他們便會變賣手中的債卷,人們紛紛拋售債卷,債券的價值就會下降。
市場利率上升引起債券的價值下降是凱恩斯貨幣需求理論中的關於投機動機的觀點。投機動機的貨幣需求是隨利率的變動而相應變化的需求,它與利率成負相關關系,利率上升,需求減少;反之,則投機動機貨幣需求增加。
凱恩斯貨幣需求認為人們的貨幣需求行為由三種動機決定:分別為交易動機、預防動機和投機動機。除了上述的投機動機,還有以下的交易動機和預防動機。
交易動機:
凱恩斯把交易動機又分為所得動機和業務動機二種。所得動機主要是指個人而言,業務動機主要是指企業而言。基於所得動機與業務動機而產生的貨幣需求,凱恩斯稱之為貨幣的交易需求。
預防動機:
凱恩斯認為,出於交易動機而在手中保存的貨幣,其支出的時間、金額和用途一般事先可以確定。但是生活中經常會出現一些未曾預料的、不確定的支出和購物機會。為此,人們也需要保持一定量的貨幣在手中,這類貨幣需求可稱為貨幣的預防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