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期指持倉 > 衰退股票悲觀債券樂觀

衰退股票悲觀債券樂觀

發布時間:2022-10-21 06:37:45

① 股票里為什麼有的叫熊市,有的叫牛市

牛市是預料股市行情看漲,前景樂觀的專門術語。

出現牛市

出現牛市 標志主要有:

①價格上升股票的種數多於價格下降股票的種數;

②價格上升時股票總交易量高,或價格下降時股票總交易量低;

③企業大量買回自己的股票,致使市場上的股票總量減少;

④大企業股票加入貶值者行列,預示著股票市場價格逼近谷底;

⑤近期大量的賣空標志著遠期的牛市;

⑥證券公司降低對借債投資者自有資金比例的要求,使他們能夠有較多的資金投入市場;

⑦政府降低銀行法定準備率;

⑧內線人物(企業的管理人員、董事和大股東)競相購買股票。

熊市是預料股市行情看跌,前景悲觀的專門術語。

出現熊市

出現熊市 標志主要有:

①股票價格上升幅度趨緩;

②債券價格猛降,吸引許多股票投資者;

③由於受前段股票上升的吸引,大量證券交易生手湧入市場進行股票交易,預示著熊市到來已為期不遠;

④投資者由風險較大的股票轉向較安全的債券,意味著對股票市場悲觀情緒的上升;

⑤企業因急需短期資金而大量借債,導致短期利率等於甚至高於長期利率,造成企業利潤減少,使股票價格下降;

⑥公用事業公司的資金需求量很大,這些公司的股票價格變動常領先於其他股票,因而其股票價格的跌落可視為整個股市行情看跌的前兆。

(1)衰退股票悲觀債券樂觀擴展閱讀:

影響因素

引起牛市或熊市的因素很多,可以概括為基本因素和技術因素兩大類。

基本因素 指來自股票市場以外的經濟與政治因素。這類因素常常能使股票行市發生巨大變動。有些投資者或投機者因此大發橫財,也有的傾家盪產。

經濟因素主要包括:

①企業盈利狀況。盈利是企業紅利(股息)的來源,企業盈利多,可供分配的紅利多,該企業股票的購買者就會增加,股票價格就看漲,形成牛市;相反,企業盈利少,可供分配的紅利少,該企業股票的購買者就會減少,股票價格就看跌,形成熊市。但是投資者在評估股價時,不是根據現在的企業收益狀況,而是根據企業將來的收益評估。同時由於影響股價的因素很多,有時企業盈利的變動對股價的影響力小於其他因素,都可能出現股價變化與企業現時盈利狀況不一致的情形。

②國民經濟狀況。在經濟復甦和繁榮時,工業生產增加,產品暢銷,企業盈利增加,投資者看好企業股票,股票價格就看漲;而在經濟衰退和危機時,產品滯銷,生產減少,企業盈利減少或者無盈利,使股票的吸引力減弱,股票價格就看跌。

③利率變動。利率下降,使企業利息負擔減輕,盈利相對增加,股票吸引力提高,股票價格就看漲。利率下降,使貸款成本降低,也刺激股票投資和投機增加,股票價格上漲;反之,利率上升,使企業利率負擔加重,盈利相對減少,則會減少投資者購買企業股票的興趣,造成股票需求下降,價格跌落。由於貸款成本提高,還可能迫使投機者拋售股票,促使股市下跌。

④貨幣供應量變動。在信用擴張,貨幣供應量增加,甚至發生通貨膨脹時,由於流入股票市場的資金增多,對股票的需求增加,就可能引起股票上漲。而在信用緊縮,貨幣供應量減少時,由於股票市場的資金可能減少而引起股票行市下跌。

② 在股市大跌的時候債券基金卻反而走好,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債券型基金走好,是相對於股票型基金來說的,其實債券型基金的收益一直是較穩定的,但由於前一陣股票型基金的收益要遠超於債券型基金,所以導致債券型基金的關注度比較低,目前在震盪市場中,人民才又發現了其避險增值的功能。

③ 為什麼叫牛市和熊市

牛市與熊市是股票市場行情預料的兩種不同趨勢。牛市是預料股市行情看漲,前景樂觀的專門術語,熊市是預料股市行情看跌,前景悲觀的專門術語。
1、牛市也稱多頭市場,指股票市場上買入者多於賣出者,股市行情看漲,延續時間較長的大升市。多頭是指投資者對股市看好,預計股價將會看漲,於是趁低價時買進股票,待股票上漲至某一價位時再賣出,以獲取差額收益。
2、空頭市場(Bear Market)亦稱熊市,價格走低的市場。當部分投資人開始恐慌,紛紛賣出手中持股,保持空倉觀望。
拓展資料
出現牛市 標志主要有:
①價格上升股票的種數多於價格下降股票的種數;
②價格上升時股票總交易量高,或價格下降時股票總交易量低;
③企業大量買回自己的股票,致使市場上的股票總量減少;
④大企業股票加入貶值者行列,預示著股票市場價格逼近谷底;
⑤近期大量的賣空標志著遠期的牛市;
⑥證券公司降低對借債投資者自有資金比例的要求,使他們能夠有較多的資金投入市場;
⑦政府降低銀行法定準備率;
⑧內線人物(企業的管理人員、董事和大股東)競相購買股票。
2、出現熊市
出現熊市 標志主要有:
①股票價格上升幅度趨緩;
②債券價格猛降,吸引許多股票投資者;
③由於受前段股票上升的吸引,大量證券交易生手湧入市場進行股票交易,預示著熊市到來已為期不遠;
④投資者由風險較大的股票轉向較安全的債券,意味著對股票市場悲觀情緒的上升;
⑤企業因急需短期資金而大量借債,導致短期利率等於甚至高於長期利率,造成企業利潤減少,使股票價格下降;
⑥公用事業公司的資金需求量很大,這些公司的股票價格變動常領先於其他股票,因而其股票價格的跌落可視為整個股市行情看跌的前兆。
引起牛市或熊市的因素:
1、國民經濟狀況。在經濟復甦和繁榮時,工業生產增加,產品暢銷,企業盈利增加,投資者看好企業股票,股票價格就看漲;而在經濟衰退和危機時,產品滯銷,生產減少,企業盈利減少或者無盈利,使股票的吸引力減弱,股票價格就看跌。
2、貨幣供應量變動。在信用擴張,貨幣供應量增加,甚至發生通貨膨脹時,由於流入股票市場的資金增多,對股票的需求增加,就可能引起股票上漲。而在信用緊縮,貨幣供應量減少時,由於股票市場的資金可能減少而引起股票行市下跌。

④ 什麼是「股債雙殺」為什麼近期股市和債市的表現都不太好

就是說股票和債券跌的都很厲害,按規律來講,股票漲的好,債券應該表現一般,要是債券漲的好,股票表現不怎麼好,但是2種表示都差,是很少見的,就叫股債雙殺
為了防控風險,國家一定要逼著銀行「去杠桿」,簡單來說就是控制銀行理財的規模。因此,銀行不得不把很多「委外」的資金拿回來,這在公募基金那裡就表現為大額贖回。比如我們觀察到,4月18日,鵬華弘達混合A(003142)的凈值大漲98.1%。4月19日,中融新經濟混合A(001387)的凈值大漲113.7%。公募基金單日凈值漲這么多顯然是不正常的,因此我們幾乎可以確定,這是由機構的大額贖回造成的,這些機構很有可能就是銀行。

為什麼大額贖回會造成基金凈值大漲呢?

其實,我們在贖回基金的時候是需要繳納贖回費用的,這個贖回費里的很大一部分會被計入剩餘的基金資產。

為什麼要有這種設置呢?

大家可以想想,投資者贖回基金的時候,基金經理是不得不賣出資產來滿足贖回需求的。這種被迫的賣出很有可能會給所有投資者造成負面影響,為了補償其他投資者,贖回費的一部分被計入基金凈值,以此作為補償。如果贖回的金額很大,基金剩餘的規模很小,那麼計入資產的贖回費相對於剩餘的基金資產就會顯得很多,基金凈值就會出現暴漲。

銀行的「委外」資金大部分會投資於債券,同時也會投資一些股票類資產。拿回「委外」資金,相當於銀行被迫在資本市場拋售股票和債券,這會對股市和債市產生負面影響。從4月14日到4月24日,滬深300指數下跌了2.4%,中證500指數下跌了7.2%。中證500指數用短短7個交易日就抹去了之前近3個月的漲幅。我們再來看看債券的走勢。10年期國債收益率從4月13日的3.3%上漲到4月24日的3.5%,上漲幅度達到17.7個BP。我們在債券投資的相關課程里說過,如果債券的收益率上升,這意味著債券的價格下跌。從總體債券市場來看,中債新綜合指數(凈價) 從4月13日的100.6,跌到4月24日的98.6,跌幅達到2.0%。

股票和債券同時出現下跌,就叫「股債雙殺」。為什麼說「股債雙殺」 這種現象比較少見呢。我們說過,股市在復甦期表現的最好,而債券則在衰退期表現的最好。簡單來說,如果經濟向好,上市公司的盈利增長會加速,因此股市會表現的比較好;如果經濟下行,則債券會表現的比較好,因為一方面,投資者的風險偏高下降,更多的人希望用債券來避險,畢竟,債券的收益相對穩定。另一方面,由於經濟不好,大家會預期貨幣政策放鬆。關於債券的課里我們說過,貨幣政策放鬆,比如降息和降低存款准備金率,這些都會利好債券。

因此, 在正常情況下,股票和債券價格往往呈現出「蹺蹺板」效應。也就是說,如果股市表現的好,債市表現的就一般;如果股市表現的不好,債市表現的往往比較好。因此「股債雙殺」這種現象就顯得很奇葩。

一般來說,造成「股債雙殺」會有兩類原因:

第一類是經濟進入了滯漲期;

第二類是政策的變化導致機構投資者非理性拋售。

我們先來分析第一類原因。

為什麼滯漲期會引起「股債雙殺」呢?我們分析過,滯漲期的定義是經濟增長慢,同時通貨膨脹率高。這被稱作「經濟的癌症」,因為這樣的經濟狀況讓央行所有的調控政策都帶有「化療」的特徵。也就是說,央行的所有調控政策,都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

如果央行為了控制物價,收緊貨幣政策,雖然可以壓低通貨膨脹率,但是也會讓本就羸弱的經濟雪上加霜。如果央行為了刺激經濟,放鬆貨幣政策,雖然可以拉動經濟,但是也會為高漲的物價火上澆油。

在2010-2011年的時候,我們國家就曾經面臨過滯漲期的窘境。2009年4萬億的經濟刺激效應快速褪去之後,經濟出現減速。同時,通貨膨脹率突破了3%的警戒線,隨後一路上漲到6%左右。央行當時的選擇是放棄經濟,控制物價,在2010年10月20日開始加息。前後一共加息5次,總共加息幅度為1.25個百分點。連續的加息讓經濟雪上加霜,經濟增長率10%左右滑落到8%以下。不過好在通貨膨脹也隨之回落了,從6%回落到2%,重新回到警戒線以下。滯漲期就此結束。

我們還由此得出結論:一般來說在滯漲期,央行會優先控制物價,收緊貨幣政策。央行的行為會讓股票投資者對經濟的預期進一步悲觀。同時,貨幣政策的收緊必然會帶來債券市場的調整,由此造成「股債雙殺」。從近期的宏觀數據看,通貨膨脹率並不高,因此我們完全可以排除近期的「股債雙殺」是由滯漲期引起的這種可能。

近期「股債雙殺」的元兇,其實是銀行「去杠桿」造成的機構投資者非理性拋售。在股市裡,銀行的拋售行為除了產生了實實在在的賣出壓力以外,還產生了恐慌情緒。這種恐慌情緒誘發了其他投資者,尤其是散戶投資者的賣出行為,從而放大了對股市的負面影響。

⑤ 為什麼股票漲債券跌

股票漲債券跌的原因主要是市場需求導致,股票和債券的性質完全不同,一個是高風險產品,一個是低風險產品,另外加上兩者的收益差異問題,就使得這兩種證券形成了很強的互補性。
拓展資料:
當投資者對股票需求上升時,就可能對國債這樣的無風險或低風險的債券需求下降。這是因為高風險往往也蘊藏著高收益,而低風險或無風險的收益一般都比較低。
當投資者對市場行情普遍偏向樂觀,或者是因為某些原因不得不去追求更高的投資收益時,就會對高風險產品需求上升,低收益的無風險或低風險產品將會被拋棄。
當高風險產品買的人多了,價格自然就更容易漲,而無風險或低風險的產品賣出的人多了,價格當然就比較容易跌了。
而股票跌債券漲是相反的原理,當市場投資者對高風險產品需求下降時,對無風險或低風險資產的需求可能就會上升,此時像股票這樣的高風險產品就會更容易下跌,國債這樣的無風險的產品價格更容易漲。
但股票和債券的走勢有的時候可能會出現同步的情況,比如說利率上漲時,大量資金就會紛紛流向存款,投資者已持有的債券收益率就會變低,因此投資者會賣出債券,這種情況就會導致債券價格的下跌。
對股市來說,利率上漲,投資股市的資金可能會減少,而股市又是一個需要不斷有增量資金進入才能推動上漲的市場,如果資金減少,股市也更容易下跌。
總的來說,股票和債券的走勢不一定是相反的,所以單靠股票的走勢就推斷出債券是和股票呈相反的走勢是不準確的,投資者還是要根據金融市場實際狀況去判斷。
購買債券注意事項:
購買金融債券時,應考慮金融企業的信譽狀況、發行時有關規定及還本付息辦法。一般說來,金融債券的利息率高於國債利率而低於公司債券利率,但風險小於公司債券而高於國債。
地方債券的利率一般要比同期國債利率略高,但不同地區所發行地方債的利率也會存在差異,一般而言,經濟實力越強的省份,地方債券的利率會越低,但安全性也越高。

⑥ 衰退類資產是指那些

一般來講固定資產可分為八大類

1. 房屋和建築物

房屋和建築物,是指產權屬於本企業的所有房屋和建築物,包括辦公室(樓)、會堂、宿舍、食堂、車庫、倉庫、油庫、檔案館、活動室、鍋爐房、煙囪、水塔、水井、圍牆等及其附屬的水、電、煤氣、取暖、衛生等設施。附屬企業如招待所、賓館、車隊、醫院、幼兒園、商店等房屋和建築物,產權是企業的。

2. 一般辦公設備

一般辦公設備,指企業常用的辦公與事務方面的設備,如辦公桌、椅、凳、櫥、架、沙發、取暖和降溫設備、會議室設備、傢具用具等。一般設備屬於通用的,被服裝具、飲具炊具、裝飾品等也列為一般設備類之內。

3. 專用設備

專用設備,是指屬於企業所有專門用於某項工作的設備。包括:文體活動設備,錄音錄像設備、放映攝像設備、打字電傳設備、電話電報通信設備、舞台與燈光設備、檔案館的專用設備,以及辦公現代化微電腦設備等。凡是有專用於某一項工作的工具器械等,均應列為專用設備。

4. 文物和陳列品

文物和陳列品,是指博物館、展覽館等文化事業單位的各種文物和陳列品。例如,古玩、字畫、紀念物品等。有些企業後勤部門內部設有展覽室、陳列室,凡有上述物品的也屬於文物和陳列品。

5. 圖書

圖書,是指專業圖書館、文化館的圖書和單位的業務書籍。企業內部的圖書資料室、檔案館所有的各種圖書,包括政治、業務、文藝等書籍,均屬國家財產。

6.運輸設備

運輸設備,是指後勤部門使用的各種交通運輸工具,包括轎車、吉普、摩托車、麵包車、客車、輪船、運輸汽車、三輪卡車、人力拖車、板車、自行車和小輪車等。

7. 機械設備

機械設備,主要是企業後勤部門用於自身維修的機床、動力機、工具等和備用的發電機等,以及計儀器、檢測儀器和醫院的醫療器械設備。有些附屬生產性企業的機械、工具設備也應包括在內。

8. 其他固定資產

其他固定資產,是指以上各類未包括的固定資產。主管部門可根據具體情況適當劃分,也可將以上各類適當劃細,增加種類。

⑦ 經濟低迷時,購買債券是明智的投資選擇嗎

經濟低迷就意味著股市下跌,如果按照「低價買入」的至理名言,現在是買入股票的好時機,但是許多投資者卻由於恐慌,紛紛出售股票。經濟不景氣的時候,對於最為安全的債券來說,最大特點就是低利率,但是由於投資者急於為財產尋求「安全港灣」,債券價格卻只漲不降。債券就是短期國債,零拖欠風險(永遠不用擔心本金和利息),零市場風險(就算放到市場上去賣,基本上也不會虧錢)。因此,由於大部分投資者擔心股價會繼續下跌,轉而購買這些高價位、低收益的債券,從而忽視了長遠收益。但是股票就不一樣了,只要你有足夠的耐心,總有一天會漲回去,而且遠遠超過債券所帶來的蠅頭小利。

在經濟低迷的時候,買股票比買債券好一些,遺憾的是,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恐懼總是戰勝了理智。我的許多朋友和親戚在遭遇經濟和股市衰退的時候會問我該怎麼辦,我通常建議他們千萬不要拋售手裡的股票,而且如果有閑錢的話,再接著買入股票。利用國債期貨交易進行套期保值。國債期貨套期保值交易對規避國債投資中的利率風險十分有效。國債期貨交易是指投資者在金融市場上買入或賣出國債現貨的同時,相應地作一筆同類型債券的遠期交易,然後靈活地運用空頭和多頭交易技巧,在適當的時候對兩筆交易進行對沖,用期貨交易的盈虧抵補或部分抵補相關期限內現貨買賣的盈虧,從而達到規避或減少國債投資利率風險的目的。

⑧ 是不是經濟衰退前購買債券會好一點

的確現在債券市場很熱鬧,若是交易所上市交易的國債現在的利息收益實際上好不過銀行定期存款,但是交易所上市交易的國債提供了一個交易流動性。若經濟衰退理論上是買債券比較好,但是買債券也得要看是買什麼債券,並不是經濟衰退買什麼債券都是好的,如果是公司債、企業債在經濟衰退較嚴重時要面臨較高的信用風險,這時信用利差會上升,例如2011年9月30日由於信用風險預期達到前所未有的高潮,債券市場是跌得很厲害的。

⑨ 從網上看的——為什麼經濟衰退時最好的資產是債券 我看今年的基金,好多債券基金的凈值都沒有貨幣基

如果從傳統的觀念來說,股票是反應了企業盈利的基本情況,而且由於杠桿的原因,所以如果經濟衰退,股票市場會有較大反應,而且加倍下跌。

而債券和企業盈利狀況關系不是那麼大,因為債券關注的是還本付息能力,只要現金流足以支持企業還本付息,債券就是安全的。

所以從這個意義來說,經濟差的時候債券比股票要保險。

但是回到你說的債券基金凈值和貨幣基金凈值,那是兩個概念。債券基金投資債券既可以高買低賣,也可以持有到期,你說的基金收益和經濟情況是否好轉不能想當然的劃上等號。

⑩ 為什麼經濟蕭條股票收益率低債券收益率高

為什麼經濟蕭條,股票收益率低,債券收益率高?因為他都有反向收益。在你家下單情況股票它的收益率是很低的,債券它的收益率有可能p股票的時候一定要高那麼多,因為他的戰績來說一滴都沒有固定

閱讀全文

與衰退股票悲觀債券樂觀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sars後基因股票走勢 瀏覽:241
小白也能操作的股票軟體 瀏覽:244
獵股王股票學習app 瀏覽:367
東阿阿膠股票值得長期持有嗎 瀏覽:376
股票漲停後買入能成交嗎 瀏覽:963
哪款股票app自帶公式編輯 瀏覽:433
app能看年線的股票 瀏覽:970
股票投資該看哪些書 瀏覽:320
通信達股票軟體如何定製版面 瀏覽:998
股票報告季度業績是什麼時候 瀏覽:198
國海證券股票今日行請 瀏覽:309
股票有大筆資金流入 瀏覽:622
宏觀經濟分析對股票市場的影響 瀏覽:983
玲瓏股票分析軟體手機版 瀏覽:108
新股次新股中人工智慧的股票 瀏覽:670
平安銀行股票今日收盤價 瀏覽:868
浸入科技股票價格 瀏覽:651
赤峰股票走勢圖 瀏覽:153
香港股票電視劇第一季 瀏覽:589
買股票看公司什麼指標 瀏覽: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