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期指持倉 > 債券轉換成股票的會計處理

債券轉換成股票的會計處理

發布時間:2022-10-30 15:53:19

❶ 可轉債怎樣轉成股票

轉債要在轉股期內才能轉股。現在市場上交易的可轉債轉股期一般是在可轉債發行結束之日起六個月後至可轉債到期日為止;已處於轉股期的可轉債,T日買入T日就可以進行債轉股操作,轉成的股票T+1日可以賣出。
拓展資料
可轉換債券是債券持有人可按照發行時約定的價格將債券轉換成公司的普通股票的債券。如果債券持有人不想轉換,則可以繼續持有債券,直到償還期滿時收取本金和利息,或者在流通市場出售變現。如果持有人看好發債公司股票增值潛力,在寬限期之後可以行使轉換權,按照預定轉換價格將債券轉換成為股票,發債公司不得拒絕。該債券利率一般低於普通公司的債券利率,企業發行可轉換債券可以降低籌資成本。可轉換債券持有人還享有在一定條件下將債券回售給發行人的權利,發行人在一定條件下擁有強制贖回債券的權利。
綜述
可轉換債券 是指持有者可以在一定時期內按一定比例或價格將之轉換成一定數量的另一種證券的債券。
可轉換債券是可轉換公司債券的簡稱,又簡稱可轉債,是一種可以在特定時間、按特定條件轉換為普通股票的特殊企業債券。可轉換債券兼具債權和股權的特徵。
可轉換債券 英語為:convertible bond(或convertible debenture、convertible note)。公司發行的含有轉換特徵的債券。在招募說明中發行人承諾根據轉換價格在一定時間內可將債券轉換為公司普通股。轉換特徵為公司所發行債券的一項義務。可轉換債券的優點為普通股所不具備的固定收益和一般債券不具備的升值潛力。
債券轉換
當債券持有人將轉換成股票時,有兩種會計處理方法可供選擇:賬面價值法和市價法。
採用賬面價值法,將被轉換債券的賬面價值作為換發股票價值,不確認轉換損益。贊同這種做法的人認為,公司不能因為發行證券而產生損益,即使有也應作為(或沖抵)資本公積或留存損益。再者,發行可轉換債券旨在把債券換成股票,發行股票與轉換債券兩種為完整的一筆交易,而非兩筆分別獨立的交易,轉換時不應確認損益。
在市價法下,換得股票的價值基礎是其市價或被轉換債券的市價中較可靠者,並確認轉換損益。採用市價法的理由是,債券轉換成股票是公司重要股票活動,且市價相當可靠,根據相關性和可靠性這兩個信息質量要求,應單獨確認轉換損益。再者,採用市價法,股東權益的確認也符合歷史成本原則。

❷ 會計實賬:可轉換公司債券的會計處理

會計實賬:可轉換公司債券的會計處理

債券是一種金融契約,是政府、金融機構、工商企業等直接向社會借債籌措資金時,向投資者發行,同時承諾按一定利率支付利息並按約定條件償還本金的債權債務憑證。下面我為大家整理了關於可轉換公司債券的會計處理,一起來看看吧:

【問題】

大地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大地公司”)為上市公司,2010年為擴大生產能力投資建設一個廠房。該項目從2010年1月1日開始動工建設,計劃投資額為5000萬元,通過發行可轉債籌集資金。相關交易或事項如下。

1.經相關部門批准,大地公司於2010年1月1日按每份面值100元發行了50萬份可轉換公司債券,期限為3年,票面利率為4%,利息在每年底支付,到期一次還本,實際募集資金已存入銀行專戶。可轉換公司債券在發行1年後可轉換為大地公司普通股股票,按5元債券面值可轉換為1股普通股股票(每股面值1元)。

2.大地公司將募集資金陸續投入生產用廠房的建設,2010年1月1日支付給施工企業工程進度款2500萬元,2011年1月1日支付2500萬元。該生產用廠房於2011年12月31日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

3.2012年1月1日,由於甲公司股票價格漲幅較大,全體債券持有人將其持有的可轉換公司債券的60%轉換為大地公司普通股股票。

4.其他資料如下:(1)大地公司將發行的可轉換公司債券的負債成分劃分為以攤余成本計量的金融負債。(2)甲公司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時無債券發行人贖回和債券持有人回售條款以及變更初始轉股價格的'條款,發行時二級市場上與之類似的沒有附帶轉換權的債券市場利率為8%。(3)在當期付息前轉股的,不考慮利息的影響,按債券面值及初始轉股價格計算轉股數量。(4)不考慮所得稅影響。(5)已知(P/S,8%,3)=0.7938;(P/A,8%,3)=2.5771。

要求

(1)計算大地公司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時負債成分和權益成分的公允價值。

(2)編制大地公司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時的會計分錄。

(3)確定大地公司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借款費用的資本化區間,編制2010年末大地公司計提利息的會計分錄。

(4)編制大地公司2011年末計提利息的會計分錄。

(5)編制大地公司2012年初將債券轉為股份時的會計分錄。

(6)編制大地公司2012年末計提利息的會計分錄。

【解答】

(1)可轉換公司債券在初始確認時需要將其包含的負債成分和權益成分進行分拆,負債成分確認為應付債券,權益成分確認為資本公積。

負債成分的公允價值=未來現金流量的現值=5000×(P/S,8%,3)+5000×4%×(P/A,8%,3)=5000×0.7938+200×2.5771=4484.42(萬元);

權益成分的公允價值=發行價格-負債成分的公允價值=5000-4484.42=515.58(萬元)。

(2)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時的會計分錄為(單位:萬元,下同):

借:銀行存款 5000

應付債券——可轉換公司債券(利息調整)515.58 (倒擠)

貸:應付債券———可轉換公司債券(面值) 5000

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515.58

(3)可轉換公司債券借款費用的資本化區間為2010年1月1日~2011年12月31日。

2010年應付利息=債券面值×票面利率×期限=5000×4%×1=200(萬元);

2010年利息費用=應付債券期初攤余成本×實際利率×期限=4484.42×8%×1=358.75(萬元)。

大地公司計提利息費用的會計分錄為:

借:在建工程 358.75

貸:應付利息 200

應付債券———可轉換公司債券(利息調整) 158.75

借:應付利息 200

貸:銀行存款 200

(4)2011年應付利息=200(萬元)。

2011年利息費用=應付債券期初攤余成本×實際利率×期限=(4484.42+158.75)×8%×1=371.45(萬元)。

大地公司計提利息費用的會計分錄為:

借:在建工程 371.45

貸:應付利息 200

應付債券———可轉換公司債券(利息調整) 171.45

借:應付利息 200

貸:銀行存款 200

註:2011年末應付債券利息調整余額=515.58-158.75-171.45=185.38(萬元)。

(5)轉股數=5000×60%÷5=600(萬股)。

轉換為普通股股票時的會計分錄為:

借:應付債券———可轉換公司債券(面值) 3000 (5000×60%)

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309.35 (515.58×60%)

貸:股本 600

應付債券———可轉換公司債券(利息調整) 111.23(185.38×60%)

資本公積———股本溢價 2598.12(倒擠)

(6)2012年應付利息=5000×40%×4%×1=80(萬元)。

2012年是可轉債到期,其利息費用的計算不同於以往年度,而是通過計算利息的調整余額倒算,以使利息調整明細科目為0。2012年利息費用=應付利息+利息調整余額=80+185.38×40%=154.15(萬元)。

2012年末計提利息費用的會計分錄為:

借:財務費用 154.15

貸:應付利息 80

應付債券———可轉換公司債券(利息調整)74.15(185.38×40%)

支付債券本息的會計分錄為:

借:應付債券———可轉換公司債券(面值) 2000(5000×40%)

應付利息 80

貸:銀行存款 2080

;

❸ 可轉換公司債券的會計處理是怎樣的

可轉換公司債券的賬務處理:
1.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時:
借:銀行存款,
貸:應付債券—可轉換公司債券(面值),
貸:應付債券 —可轉換公司債券(利息調整)(也可能在借方),
貸:其他權益工具(權益成分的公允價值),
2.轉換股份前:
可轉換公司債券的負債成份,在轉換為股份前,其會計處理與一般公司債券相同,即按照實際利率和攤余成本確認利息費用,按面值和票面利率確認應付利息,差額作為利息調整進行攤銷。
3.轉換股份時:
借:應付債券—可轉換公司債券(面值、利息調整)(賬面余額),
借:其他權益工具(轉換部分權益成分的公允價值),
貸:股本(股票面值×轉換的股數),
貸: 資本公積—股本溢價(差額)。

❹ 可轉債計提的會計處理問題

可轉債計提的會計處理問題

在會計處理上,可轉債的發行給不少企業帶來了新的業務難題,其中,負債和權益如何區分,轉股、贖回、回售的會計處理,都成為時下不少財會人員關注的熱點。

負債和權益如何區分

企業發行的可轉換公司債券,應當在初始確認時將其所包含的負債成份和權益成份進行分拆,將負債成份確認為應付債券,將權益成份確認為資本公積。

在進行分拆時,應當先對負債成份之一的未來現金流量進行折現,確定負債成份的初始確認金額,再按發行價格總額扣除負債成份初始確認金額後的金額,確定權益成份的初始確認金額。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發生的交易費用,應當在負債成份和權益成份之間,按照各自的相對公允價值進行分攤。

企業應按實際收到的款項,借記“銀行存款”等科目,按可轉換公司債券包含的負債成份面值,貸記“應付債券——可轉換公司債券(面值)”科目,按權益成份的公允價值,貸記“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科目。按借貸雙方之間的差額,借記或貸記“應付債券——可轉換公司債券(利息調整)”科目。

對於可轉換公司債券的負債成分,在轉換為股份前,其會計處理與一般公司債券相同,即按照實際利率和攤余成本確認利息費用,按照面值和票面利率確認應付債券,差額作為利息調整。可轉換公司債券持有者在債券存續期間內行使轉換權利,將可轉換公司債券轉換為股份時,對於債券面額不足轉換1股股份的部分,企業應當以現金償還。

轉股、贖回和回售

可轉換債券折價或溢價的攤銷以及未轉換時的償還與一般公司債券的處理相同,在此從略。

轉為普通股。可轉換公司債券持有人行使轉換權利,將其持有的債券轉換為股票,按可轉換公司債券的余額,借記“應付債券——可轉換公司債券(面值、利息調整)”科目;按其權益成份的金額,借記“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科目;按股票面值和轉換的股數計算的股票面值總額,貸記“股本”科目;按其差額,貸記“資本公積——股本溢價”科目。如用現金支付不可轉換股票的部分,還應貸記“庫存現金”、“銀行存款”等科目。

贖回。指公司股票價格在一段時期內連續高於轉股價格達到某一幅度時,公司按事先約定的價格買回未轉股的.可轉換公司債券。贖回權的行使有嚴格的限制條款,達到贖回條件且發行人決定執行贖回權的,發行人一般按照債券面值加上 在“贖回日”當日的應計利息,贖回全部或部分在贖回日之前未轉股的債券。贖回表面看是可轉換債券在特定條件下的提前償還,實際上相當於一種強制性轉股約定。因為臨近贖回條件前,債券持有人如不轉股將蒙受較大損失。

回售。一般在以下情形出現:一是針對上市公司,當公司股票價格在一段時期內連續低於轉股價格達到某一幅度時,可轉換公司債券持有人可按事先約定的價格將所持債券賣給發行人;二是針對擬上市公司,當公司股票未能在距可轉債到期之日前一定時間上市時,可轉債持有人有權將持有的可轉債全部或部分回售給發行人。回售價一般按可轉債面值加按約定利率(該利率一般相當於市場上條款相當的不附轉換權利的同類債券的利率)計算的持有期利息,再減去公司已支付的利息來確定。回售的會計處理與贖回基本相同。

投資可轉債的會計處理

由於可轉換債券是一種混合金融工具,企業投資購買可轉換債券到 底屬於債券投資,還是股權投資,應區分轉換前後處理。在轉換為股票之前,可轉換債券是一種典型的債權性證券,企業應將其視為債權投資,且按照核算債權投資的方法進行所有的會計處理。轉換之後,投資的性質發生根本性變化,由債權投資轉為股權投資,此時應按股權投資核算方法來進行其後的會計處理。

投資者將債券轉換時,所轉換股份入賬價值確認,理論上有兩種方法:一是以所換取股票的市價入賬,同時確認轉換損益;二是按轉換前債券的賬面價值入賬,不確認轉換損益。

按現行會計制度規定,採用後一種方法處理較為合理,因為債券向股票的轉換並不代表本次投資的終結,僅僅是這一持續投資過程的一個中間環節。不到投資的最終處置,所有損益均未實現,根據穩健性原則的要求,不應確認損益。

轉換結束後,核算方法按照長期股權投資的規定進行,如果轉換後公司只是為了短期持有,則上述分錄的借方科目改為“交易性金融資產”即可,之後的會計處理依交易性金融資產的核算方法進行即可。

;

❺ 可轉換債券轉換為股權投資,稅務上如何處理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於企業所得稅若干政策征管口徑問題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21年第17號)規定:「二、關於可轉換債券轉換為股權投資的稅務處理問題
(一)購買方企業的稅務處理
1.購買方企業購買可轉換債券,在其持有期間按照約定利率取得的利息收入,應當依法申報繳納企業所得稅。
2.購買方企業可轉換債券轉換為股票時,將應收未收利息一並轉為股票的,該應收未收利息即使會計上未確認收入,稅收上也應當作為當期利息收入申報納稅;轉換後以該債券購買價、應收未收利息和支付的相關稅費為該股票投資成本。
(二)發行方企業的稅務處理
1.發行方企業發生的可轉換債券的利息,按照規定在稅前扣除。
2.發行方企業按照約定將購買方持有的可轉換債券和應付未付利息一並轉為股票的,其應付未付利息視同已支付,按照規定在稅前扣除。
······
本公告適用於2021年及以後年度匯算清繳。」

❻ 可轉債具有債權和股票的雙重屬性

一、可轉債具有債權和期權的雙重屬性,其持有人可以選擇持有債券到期,獲取公司還本付息;也可以選擇在約定的時間內轉換成股票,享受股利分配或資本增值。所以投資界一般戲稱,可轉債對投資者而言是保證本金的股票。
二、可轉債對公司股價長期走勢造成影響,如北大荒,人家可以用債轉股,一般債轉股過程中,莊家不會拉抬股價使別人債券高價兌換成股票,可轉債還會增加公司總股本。因此一個公司發行可轉債,股價長期走勢不會很牛。
三、短期是一個小利好,可能會刺激股價走高,因為補充了公司的現金流,籌集的資金投入新的項目會帶來利潤
拓展資料:
一、當債券持有人將轉換成股票時,有兩種會計處理方法可供選擇:賬面價值法和市價法。
採用賬面價值法,將被轉換債券的賬面價值作為換發股票價值,不確認轉換損益。贊同這種做法的人認為,公司不能因為發行證券而產生損益,即使有也應作為(或沖抵)資本公積或留存損益。再者,發行可轉換債券旨在把債券換成股票,發行股票與轉換債券兩種為完整的一筆交易,而非兩筆分別獨立的交易,轉換時不應確認損益。
在市價法下,換得股票的價值基礎是其市價或被轉換債券的市價中較可靠者,並確認轉換損益。採用市價法的理由是,債券轉換成股票是公司重要股票活動,且市價相當可靠,根據相關性和可靠性這兩個信息質量要求,應單獨確認轉換損益。再者,採用市價法,股東權益的確認也符合歷史成本原則。
二、可轉換公司債券的初始確認:
企業發行的可轉換公司債券,應當在初始確認時將其包含的負債成分和權益成分進行分拆,在進行分拆時,應當先確定負債成分的公允價值並以此作為其初始確認金額, 確認為應付債券;再按整體發行價格扣除負債成分初始確認金額後的金額確定權益成分的初始確認金額,確認為其他權益工具。
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發生的交易費用,應當在負債成分和權益成分之間按照各自初始確認金額(相對公允價值)的相對比例進行分攤。
企業應按實際收到的款項,借記「銀行存款」等科目,按可轉換公司債券包含的負債成分面值,貸記「應付債券——可轉換公司債券——面值」科目,按權益成分的公允價值,貸記「其他權益工具」科目,按其差額,借記或貸記「應付債券——可轉換公司債券——利息調整」科目。

閱讀全文

與債券轉換成股票的會計處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大銀行股票哪個比較好 瀏覽:826
一隻股票買進上限 瀏覽:624
香港股票交易軟體延遲 瀏覽:676
股票型轉換債券 瀏覽:707
股票市場的盈利從哪裡來 瀏覽:874
股票資金第二天多了1毛 瀏覽:759
etf基金和股票基金 瀏覽:405
業績修正預告的股票 瀏覽:214
怎樣發現要漲停點股票 瀏覽:533
傳華智能股票 瀏覽:906
2020年保險行業股票市場 瀏覽:435
愛柯迪股票歷史數據 瀏覽:852
興業銀行股票用的什麼軟體 瀏覽:325
gta5暗殺任務完了怎麼用股票賺錢 瀏覽:950
中國中材集團有限公了司股票代碼 瀏覽:592
農行股票走勢分析 瀏覽:341
航天科技並購重組股票視頻 瀏覽:507
中國歷年股票總市值到哪去查 瀏覽:322
斐波那契股票主圖指標 瀏覽:265
股票風險警示多久退市 瀏覽: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