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證券股到底如何近期為什麼證券股總跌跌不休
證券股是股票市場的特殊板塊,證券股是靠行情吃飯的,股市有行情證券股會漲,反之股市沒有行情,證券股會持續下跌,所以證券股是股票市場行情的方向標。
證券股是有先知先覺的能力,比如當大盤進入牛市之時,證券股會比大盤指數提前止跌,隨後出現反轉信號。同樣的當股市進入熊市之時,證券股股提前大盤調整,意味著行情力量走熊了。
所以證券股確實是有這個功能,再有就是證券股跟市場行情吃飯的,所以經過A股市場歷史規律得出「牛市抱緊券商,熊市遠離券商股」這就是以往歷史規律。
類似抱團股一樣,機構扎堆進入優質股,這些抱團股才會起來。但證券股是散戶扎堆,散戶一盤散沙不成氣候漲不起來的。
第四,因為證券股上漲周期還沒有到來,證券股是波段行情,但什麼時候大盤啟動新一輪拉升行情之時,證券股肯定會漲起來。
說白了就是證券股目前還不是上漲周期,時間未到,時間一到證券股必然會飆起來。
匯總
綜合通過上面分析得知,證券股近期跌跌不休主要是有以上幾大原因所致,但雖然證券股近期持續下跌,但證券股下跌是為了後市更好的上漲。
中長期繼續看好券商股,只要本輪A股牛市結束之前,證券股都是值得關注,證券股的機會真正還在後期,拭目以待。
Ⅱ 券商股為什麼總漲不起來那什麼情況之下券商股才會漲
券商已經難堪大用了!
1、散戶多……太多人都看好牛市,又認為牛市第一受就是券商,所以就買,跌了就補,再跌再補……,而且很多還是抱著堅決不出的態度。
2、券商的業績如果增長的話,有天花板;但是下跌的話卻是無底洞……慢牛的提法,就讓股市的瘋狂會大幅降溫,交易變少。那麼券商的業績保證就會與預期相差許多;而自營盤的話,也不會有爆發性的進賬;做保薦公司呢……不好的企業,傭金收益少;好的企業呢,一般券商還輪不上;
3、最最最核心的就是……只要股市不是瘋牛、狂牛,券商就不會有大用,就不會有大漲。
當然,這並不是絕對的……能夠上漲的券商,必然是在次新+實力的券商中出現,老莊股的話,起色不會大。
所以,別再盯著券商了……特別是重倉的,趕緊減倉;否則你是浪費了時間,又折損了金錢。
預期明確的板塊……在2021年的話,個人比較推薦:次新+ 科技 +有色;
中國券商的盈利模式是利用套期保值來割韭菜,以中信為首的無良券商專門坑散戶,到處茅台3000 ,中信證券清除出中國股市,券商才會有春天。
結論:證券板塊走得非常標准,正和我意。
適當說點這裡面的邏輯吧。絕對讓客官明明白白進來、清清楚楚出去。
從3個方面來說:散戶的邏輯、盈利資金的邏輯、罪魁禍首3個方面去講。
1、散戶的邏輯step1: 最開始散戶的邏輯很簡單:券商是干什麼的,收取傭金。牛市來了,入市的資金多了,交易多了,傭金收得自然多了。那業績自然好了,那肯定要漲。
step2: 稍微高端一點的散戶,他會看數據。一看券商業績,一看,嗯業績不錯,支持。
再看看宏觀數據:去年上半年,券商的傭金已經達到了2019年的8成;
到第3個季度結束,券商總體傭金已經收了,1104億元。
什麼概念呢,這3個季度的傭金總額已經是2019年全年的1.4倍了。
全年的數據還沒拿到,按照這個進度,估計在1.8倍左右。
券商行業幾乎翻倍的收入啊?這券商不漲還有天理?啊?
ok,看看部分券商發布的2020業績快報是不是這樣。
部分券商公司2020全年業績
大差不差,百分之好幾十的增長。再加上些財務處理和券商間的平衡,在預計的范圍內。
這么好的增長,這么好的業績,那還不幹?
而且現在行情這么好,要發動行情,券商必漲,買買買。
step3: 哎呀,好像漲得不多嘛。這時候散戶逐漸開始認為,牛市裡,不說券商肯定是領頭羊,但是,他一定不是墊底的那個,能賺點平均收益就行了。
我。。。這不是正確的廢話嗎?
step4: 最近不行了,扛不住了,券商走出了中證1000的味道來了。
簡直走了個翻版,由於券商是行業指數,波動來去要比中證1000更大一點,整體走勢堪比復制。
和中證1000走差不多說明什麼?抱團抱1000嗎?不抱,市場的哄抬炒作資金根本就不在這里。
那證券里的都是什麼資金?
再來看看滬深300走勢
ok,到這一步,就想不明白了。
2、總有人在盈利,是誰我在其他文章里一直說的, 所有人都知道的事情,沒有太多超額價值。
我打個比方,基金套利。
跟蹤同一個指數的AB兩支基金,你持有B。
在極端行情下,A暴跌了5%,B跌了2%。這個時候你果斷賣出B,買入A,A會在一段時間後,慢慢地回到和B一樣的跌幅,你套利了3%。
為什麼會回去呢?因為大家慢慢都看到了這裡面的套利空間,如果很多人都可以很快地知道呢?那這裡面的套利空間和時間就會很小。一有差價,裡面就會被填平。
回過頭說券商,所有人都知道牛市來了,至少正在路上,所有人都會去布局券商,滿懷信心。當這種共識越來越濃的時候,卻沒有形成有效推動,這種共識就會把盈利空間給填平,甚至被加以利用了!
那誰在裡面掙錢呢?肯定不是持有上述 step 想法的多數散戶,而是一些聰明的資金。
他們早就嗅到了散戶的集體思維,早就開始了在券商裡面的波段收割、低買高賣、網格交易、回落反彈交易等等等等。
而券商本身具備的高波動性,正合他們的意。
這些不一定是什麼機構啊、主力啊什麼的,什麼主力去操盤一整個券商板塊。。。
這是盈利資金應該表現出的盤面。 什麼盤面?沖高回落,震盪,再沖高回落,如此往復。
因為這個板塊裡面,現在的盈利模式就是這樣。
一個行情,他具備的盈利的道理是怎樣,那他表現出來的行情就是怎樣。
如果你對行情不滿意,那說明你錯了,你沒有站在盈利的概率那一方。
那現在你覺得,是這部分盈利的資金蒙了你嗎?讓你錯失了牛市的大漲嗎?
其實不然。
3、到底誰蒙了你如果真的讀懂了上述2個小節(一個個字碼的,寫得比較精簡,看個人理解力了),你應該能夠得出答案了。
所有對行情不滿意的,都是陷入了自己的執念里。
你認為業績好就要漲?業績好,股票不漲得比比皆是。
這裡面會有各種原因,什麼盤子大推不動、什麼不達預期、什麼沒熱點、什麼公司太高端看不懂什麼理由都有。
但總結一個就是,你不在盈利自己的模式下。
再舉個例子簡單明了的例子,工商銀行(601398),人家明明就是個巨無霸盤子,然後呢,大家資金都是在裡面吃股息的,享受經濟周期和通脹帶來的自然上漲。
你非不信邪,你非要進去做波段,完了牛市來了還要怪人家漲得不夠多。
明白了嗎?
還是那個道理,沒有和盈利資金站在一邊,人家玩的和你不是一條道。
那券商人家玩的是什麼,券商里的盈利資金,都是以高拋低吸、網格交易之類的為主的。
這裡面根本不是抱團資金、不是哄抬資金,都是理性的高拋低吸資金,你非要起鬨的話,怪誰呢?
如果你關注類似的交易方法,你就會了解這波人的玩法,他們現在在市場里盈利,如果你非要拿著來跟牛市比持有漲幅, 你說,到底是誰蒙了你?
總結,在當下場內理性資金的盈利;邏輯下,這種行情走得很標准 ,馬上又要反彈了,人家又要賺到波段了。
邀請然後邀請你 來評論區聊聊天 ,互動一下,畢竟人需要交流,需要活絡。
或者,糾正我的錯別字,哈哈。
如果有你的支持,我會繼續碼更多好文。
我們,後會有期。
Ⅲ 券商為何遲遲不漲你是否已經堅持不下去了
券商之所以不漲,我認為有以下幾個原因:
1,散戶扎堆太多。邏輯過於明牌,大盤漲成這個樣子,券商憑什麼不漲?而且很多大V看好超跌大 科技 和券商。所以散戶緊跟股評家,堅定持有。有的人還在不斷的補倉,越補越跌。人多的地方不要去,尤其是散戶多的地方。
2,不管股票還是期貨,都是有趨勢的。目前券商整體已經破位,創出新低。趨勢向下的票,只能做短線,每一次大漲,都是套利的機會,而不可能改變趨勢。即便如聞泰 科技 ,中興通訊這樣的大龍頭,前段時間利好不斷,大漲了一波,最終還是回到了起點。因為下跌過程中的每一個區間頂部,都聚集著大量的套牢盤。如果您手中的券商,節後反彈,當觸及前一個高點附近的時候,必須要清倉。
3,券商已經淪為市場大主力調控指數的工具,1月29日大跌那天,主力翻了銀行的牌,就穩住了指數。而券商可能會成為最後一張牌。但是它不是主力部隊,沖鋒在前的是白酒,工程機械等等。它頂多算是後勤部隊。現在大部隊正在步步推進中,那當然沒有後勤部隊什麼事了。
而倒霉的是,當指數過於火熱的時候,主力為了控制節奏,反而會繼續打壓券商,以避免指數漲的過於離譜。因為每一家券商都有自營盤,賣自己家的股票,等便宜一點再買回來,不香嗎?
4,大盤目前運行在新的箱體,上一個箱體在3200--3450點。本輪箱體理論上就是3450--3700點,但是A股散戶太多,情緒容易過熱,漲會漲過頭,跌也會跌過頭。所以估計節後會沖到3720點左右,極致高度在3750點。到時候肯定會有一波大幅調整,繼續測試3450點的支撐。預計那個時候主力就要啟動券商護盤。彈簧也壓的太久了,必須要反彈一下了。
我是99年入市老股民「千斤頂坤」,歡迎您關注和交流(網名源自於炒股的感悟,因為千斤頂是寧折不彎的。如果斷了,也就意味著失去了生命!)
最近券商已經成為了大部分人口裡的「棄子」!我們就來好好說說吧。
第一個錯誤邏輯,券商為什麼不漲?
其實不是不漲,只是還沒到時候。
這里主要還是因為此次抱團行情是抱的白馬股、核心題材個股,這類個股一般都是在熊市裡才會抱團的,用來維穩指數,緩解下跌空間的。
但此次由於外資的加入和內部基金的參與,形成了抱團,所以,券商必定不能跟。否則券商一跟,銀行、周期等都會起來,那都達到了泡沫估值,誰來護盤?誰又能在熊市裡維穩指數?
第二錯誤邏輯,散戶都看好券商,所以不漲!
散戶看好券商其實就是一個偽命題!
1、看好的人雖然多,但真正買入並長期持有的人並不多;
2、就算看好的人多,買的人多,但是持有的數量並不多,完全不能和機構比 ;(具體去查一下數據就知道了)
第三錯誤邏輯,散戶多,所以機構不願意給散戶抬轎子!
許多散戶可能都持有券商,但是數量並不多,甚至許多還是去年7月追高進入的,是虧損的狀態。一旦回本,散戶跑的比兔子還快。
所以,機構一點都不擔心給散戶抬轎子這件事,因為人性從未改變過,大部分的散戶都是那句:「我靠,賣飛了!早知道拿住就好了!」
最後,我要說的是,牛市裡不可能沒有券商!
每一輪牛市的發動都是得靠著券商走出來的:
牛市前期的抬升指數;
牛市中的不斷企穩上攻;
以及牛市後的瘋狂趕頂;
並且,每一輪大牛市的指數必定是會有至少100%以上的漲幅,而這個漲幅的貢獻一定不可能靠著只靠白馬、核心,而必定要回歸到金融+周期。
所以,券商不是不漲,只是時候未到。
大部分的低估頭部券商其實並沒有破位,只是在箱體里正常震盪洗盤,只是大部分的散戶承受能力太弱,投機的追漲殺跌行為總是讓他們買在了高位,割在了低位。
券商遲遲不漲反跌,你是否己經堅持不下去了呢?這個時候就是考驗人的信心和耐心點,堅持中長線持有券商必有厚報。
券商總是牛市的寵愛。近期各大行業股票不斷上漲,券商卻不漲反跌,看到每天跌跌不休的券商,真的是讓人懷疑券商還是不是牛市的旗手,想換股吧,又怕兩頭挨揍,真的不知道怎麼辦了,有人持有券商就心態崩了,其實大可不必,牛市來了,券商業績擺在面前,它肯定是會有發現價值哪一天的,現在不漲,其原因是因為券商號召力太強,主力不敢輕易啟動這個板塊,用券商調控指數節奏,壓制一下瘋漲的指數,讓牛市慢慢向上,什麼時候啟動券商股,必須要在關鍵時候才拉出來亮相,還有就是這個牛市賺錢的必備行業,聚集了太多的散戶,主力不可能來給散戶抬轎子的,必須要磨難你受不了啦,割了帶血的籌碼它才會啟動券商。
股市一向是買在分歧,賣在一致。目前券商股的表現著實分歧很大,那就正好應了買在分歧。我是一直堅持重倉持有互聯網券商股冬菜,另一個帳戶在場外堅持遇到了大跌就定投證券基金。相信券商行情是值得期待的,牛市在繼續,中長線持有券商必有厚報。
Ⅳ 券商為何遲遲不漲你是否已經堅持不下去了
最近券商已經成為了大部分人口裡的「棄子」!我們就來好好說說吧。
第一個錯誤邏輯,券商為什麼不漲?其實不是不漲,只是還沒到時候。
這里主要還是因為此次抱團行情是抱的白馬股、核心題材個股,這類個股一般都是在熊市裡才會抱團的,用來維穩指數,緩解下跌空間的。
但此次由於外資的加入和內部基金的參與,形成了抱團,所以,券商必定不能跟。否則券商一跟,銀行、周期等都會起來,那都達到了泡沫估值,誰來護盤?誰又能在熊市裡維穩指數?
第二錯誤邏輯,散戶都看好券商,所以不漲!散戶看好券商其實就是一個偽命題!
1、看好的人雖然多,但真正買入並長期持有的人並不多;
2、就算看好的人多,買的人多,但是持有的數量並不多,完全不能和機構比 ;(具體去查一下數據就知道了)
第三錯誤邏輯,散戶多,所以機構不願意給散戶抬轎子!許多散戶可能都持有券商,但是數量並不多,甚至許多還是去年7月追高進入的,是虧損的狀態。一旦回本,散戶跑的比兔子還快。
所以,機構一點都不擔心給散戶抬轎子這件事,因為人性從未改變過,大部分的散戶都是那句:「我靠,賣飛了!早知道拿住就好了!」
最後,我要說的是,牛市裡不可能沒有券商!每一輪牛市的發動都是得靠著券商走出來的:
牛市前期的抬升指數;
牛市中的不斷企穩上攻;
以及牛市後的瘋狂趕頂;
並且,每一輪大牛市的指數必定是會有至少100%以上的漲幅,而這個漲幅的貢獻一定不可能靠著只靠白馬、核心,而必定要回歸到金融+周期。
所以,券商不是不漲,只是時候未到。
大部分的低估頭部券商其實並沒有破位,只是在箱體里正常震盪洗盤,只是大部分的散戶承受能力太弱,投機的追漲殺跌行為總是讓他們買在了高位,割在了低位。
券商遲遲不漲是 因為特意打壓 ,我不但在堅持,而且今天早上還繼續補倉了,目前還浮盈著。
為什麼這樣說呢?是因為:
一.打壓
券商不漲的原因,就是因為裡面散戶太多了,特意打壓。
因為很多大咖都是牛市買券商,從去年七月份很多人追著買進了,然後被套著。
如果直接拉升,就會讓這些人獲利出局,這顯然不可能。
那麼就震盪打壓,讓裡面的散戶絕望割肉,這才是券商不漲的目的。
二.時機未到
券商也算是一種周期股吧,它的周期要根據大盤的漲跌來控制。
更多的是為了控制指數。
目前全面注冊制還沒有開始,大盤已經上漲到之前的前高了。
要是大盤繼續上漲,顯然不利於注冊制的實行,也不利於大資金抄底。
所以券商現在不可能大漲,很多的是震盪整理,或者暴跌等洗盤。
這樣後面漲的時候才能更輕松。
而注冊制改革雖然會全面啟動,券商也雖然有可能啟動。
三.業績好,堅定看好
券商業績這么好,反而不漲,還要大跌,這是很反常的事情。
尤其是今天早上,券商暴力砸盤,還出現了2個跌停。
這顯然是暴力洗盤了,讓很多絕望的人割肉了,這也是不漲的原因之一。
總之,券商業績好反而不漲,正是因為刻意打壓才沒有上漲的,越是這樣,我越看好券商,大跌大買,大漲大賣,堅定不移。有興趣的可以關注我,看看我寫的關於券商的文章!
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券商已經是一個高度同質化且充分競爭的市場,原來靠收傭金躺著賺錢,現在互聯網已經把傭金打到成本價,而且券商的其他業務如:融資融券、投行、資管、自營等業務,其實都是看天吃飯。
為啥今年市場成交量大,券商業績大升而券商股票不漲就是因為機構把券商僅當成一個像銀行一樣的周期股,7月份關鍵點位,券商已經拉了一大波了,行業沒有大利好,不會有大行情。
另外年初以來,指數大漲,券商休息,機構抱團的是長期景氣度高的新能源、光伏、白酒等,而中國牛短熊長,券商不再是旗手了。
反過來看,券商裡面唯一最強的東方財富,為什麼機構給那麼高估值,走的好,就是因為東方財富是唯一市場認可的新型互聯網券商,它已經徹底脫離了傳統券商的范疇,客戶面是整個互聯網,而且還有公募基金銷售的互聯網牌照。
上述傳統和新型券商一對比就知道傳統券商為啥不漲了。
除了東方財富,其他傳統券商就值現在的估值,沒有低估。
說回操作層面,券商建議看到一季度左右,行情大概也就在一季度是個小高峰,今年行情大概率就是一頭一尾了,看看前幾天貨幣緊縮的傳言就把市場嚇個半死,二季度後貨幣政策恢復正常,到時你懂的!
你目前的狀態是堅持不下去了,但是還有很多人信心滿滿的,不信你瀏覽一下券商走勢的相關提問的答案,100個答案里,有99個人保持樂觀,像我這樣不樂觀的絕對是另類。
券商股的確該漲,單純從市場放量的角度看,參與交易的人多了,成交量放大萬億已經持續了一段時間,那麼券商的收入必然增加,股價上漲是必然的,問題是什麼時候漲?
就拿最近一段時間人們都看好的牛股五糧液分析,現在這個位置人人都說他是好股票,但是他也有在底部常年不漲的時候,2013年-2016年雖然他的基本面也很不錯可他就沒怎麼漲,而且完美地錯過了2013-2015年的大牛市行情。
所以業績好的股票不一定馬上就能漲,如果兩三年以後它才迎來大漲行情,現在這么多看好券商板塊的人還能堅持到上漲的那一天嗎?我表示懷疑。況且業績不錯的股票常年不漲的也很多,這是真的,只要你願意去了解,你很容易就能找到他們。
很多人在沉浸在券商股是龍頭的記憶里,如果券商股真的是龍頭,牛市已經展開兩年多了,這些龍頭早就該一騎絕塵了,為什麼還遲遲不動。遲遲不動就證明這個板塊已經不是本輪牛市的真命天子。
龍頭絕不可能是在大家長期的關注中誕生的,這個市場里永遠不可能出現大資金為小資金做嫁衣的情況的發生,既然相當多的散戶還看好並持有這個板塊,那這個板塊註定暫時是沒戲的,除非持有該板塊的大多數人撐不住了,走了,主力收集夠了籌碼,才能有大的行情到來,否則即使是上漲也是小打小鬧。
所以持有證券板塊個股的朋友,我建議你們調倉換股,否則很可能要繼續錯過行情。
券商板塊在A股市場很特殊,雖不是周期股,但又有著周期股的走勢,雖不是權重最大的板塊,但卻對整個股市影響極大,素有「A股溫度計」之稱,還有「沒有券商板塊參與的行情,就是假行情」的地位。可見,券商板塊確實很特殊。那麼,券商板塊如今為何遲遲不漲,是否已經堅持不下去了呢?
筆者認為,券商板塊不漲,只是時候未到而已。縱觀 歷史 券商板塊指數的走勢,能發現有這樣的規律:「大起大落,久盤於底」。當A股進入牛市的時候,券商板塊能一漲再漲,甚至部分券商公司股價能實現十倍、二十倍翻漲的壯舉。不過,等牛市結束進入熊市的時候,券商板塊也是跌的最慘的,稱之為「腰斬」也不為過。而熊市見底以後呢,又開始築底,這一築底便是數年的時間。
「大起大落,久盤於底」的規律,從歷年走勢中還有著循環往復的情況,並且「大起」牛市之後是「大落」的熊市,「大落」的熊市之後是「久盤於底」,等「久盤於底」結束後又是「大起」牛市的來臨,循環往復。
那麼,現在券商板塊不漲,為什麼呢?筆者認為,除了短線波動無常以外,就是時候未到而已。券商板塊經歷了2015上半年的「杠桿牛」,又經歷了「股災」大落的熊市,2016年至今,從走勢的角度來看,算是處於底部區間震盪的走勢。等到結束底部震盪時間的時候,券商板塊自然而言便能以「大起」牛市之姿上漲。
至於堅不堅持的下去,就要看題主自身了。很多朋友入市以後就迷失了自己,沒有了「時間軸」。所以,題主首先要確定自己是短線投資,還是中線、長線投資,不同時間維度的投資,方法也是不同的。其次,才是對應券商板塊的走勢規律,規劃自身的投資行為。
我相信很多小夥伴都被券商"坑"了一把,很多大V宣傳看好券商,牛市風口,4000點券商必須起立,沒有券商就沒有市場....等等,現在這些大V已經閉嘴了,那麼我們來分析兩個問題!
1. 券商從11月份開始,就一直不溫不火,哪怕是在連續十天成交量萬億,他依舊在放量下跌,這說明什麼 ,機構和主力不願意拉升券商,裡面首先散戶太多,其次,資金量還遠遠不夠,不夠讓這頭沉睡的牛抬頭,最後,有人打壓,券商各種利好都能被安然無恙的消化掉,是不是很可笑?不然你仔細想想,券商年報利好也是下跌
2. 年尾的市場,其實是一個抱團牛,指數牛, 個股都在跌,金融正題在下跌,所以導致一個現象,資金更多的是沖向抱團股,而不是金融,金融的資金移動到了更加強勢板塊,所以券商一直在下跌,而且下跌幅度還不小!
3. 券商在高成交量下都沒反應,甚至下跌,那麼最近縮量的情況下,券商會更加難受, 最近連續好幾日縮量,大盤資金不足,並且節假日,資金觀望氣氛濃厚,搞不好繼續縮量下行,這把券商就是純粹打了醬油,還漏了一半的"油",所以接下來券商很可能繼續下跌,要做好心理准備
1.很早我就回到了一篇針對券商的問答,大概意思是,券商能不能長期持有,我的回答是NO, 券商在牛市,高大成交量下爆發力高,但是後勁不足,屬於強周期板塊,長期持有最後還會導致自己虧錢,對於券商,更多的是定投布局,等待起飛一舉拿下!
2. 券商一直不起飛,那麼操作上我們應該怎麼辦, 首先個人看法,券商那得住的人,必須是要經歷半年以上的收盤,才能有獲利的機會,因為券商爆發一輪之後會進入調整期,這個調整要看市場火熱度,才能知道大概下一次是什麼時候,市場熱度,成交量不行,那麼券商就不會動,所以券商能是要慢慢的去低吸布局, 操作上,兩點,首先開啟左側交易法則,定投或者分批補倉,控制證券倉位,慢慢進行低吸,其次,要做好證券長期持有準備,並且繼續補倉虧錢概率非常大,但是堅持下來一定會是柳暗花明
2020年七月,一個月的時間,券商就把大盤指數從2700點拉倒了3400點,你可以想像券商多大的爆發,守住自己的股才是最好的選擇,當然控制住倉位
重倉任何基金股票都是不可取的,那麼可以逢高減倉一點,等待行情再次布局,調整倉位,做到收放自如,那麼下一個牛市,券商在等你回家!
券商遲遲不漲,是因為它還不到漲的時候。券商股是我一直看好的品種。所以,從去年3月至今,我一直持有。原來的盈利到現在差不多都回去了,我仍然堅持持有。因為我知道,在自己有些堅持不住的時候,券商股上升的時點就應該很近了。
之所以看好券商股,是因為我相信牛市裡的行情中,券商股從來沒有缺席過。作為牛市裡受益最有確定性的股票,券商股不漲,牛市就不會結束,除非現在不是牛市。近期券商股的年報出來了,大部分個股業績靚麗。這就更加堅定了我持有券商股的決心。「券商虐我千百遍,我待券商如初戀」,這是目前我持有券商股的真實寫照。
我看好券商股,並不是盲目的。從浪型上看,券商板塊目前處在2浪回調中,一旦結束調整,就將是3浪主升階段。出來混總是要還的,券商股一直跌,總是會有漲的時候。只有能夠承擔券商股的下跌,才能有資格享受未來券商股的上漲。
必須說明的是,券商股在牛市裡受益的確定性,是以牛市為基礎,以拉長時間長期持有為前提的。不以一時的漲跌論輸贏,只看牛市結束階段券商是否跑贏大盤。
此時券商板塊仍在下跌,我發表這樣的觀點好像不合時宜。但是,冬天已經來了,春天還會遠嗎?
在股市裡問為什麼,本身就是一個可笑的問題,股市裡只有漲與跌沒有為什麼,股市如戰場,上了戰場,子彈奔你飛來了,你難道有n個為什麼要問嗎?!你要做的只是本能的趴下或閃避,就如股市中一樣,張與跌,只有買賣,沒有為什麼,不會堅持不下去,因為就那破形態,壓根我就不會買!!
按照技術面看券商股該漲了,但這個市場不能只看技術指標,時機更為重要。目前看,一是洗盤沒到位。二是大盤整體上漲的條件不具備,做多的時機不成熟。一旦時機成熟,券商股啟動就會拉升大盤一個較大幅度或突現突破。
核心觀點:看好券商板塊,從基本面或技術線來說,券商都算得上目前一個很值得投資的板塊!
還是那句話「券商虐我千百遍,我待券商如初戀」。
就當前來說,券商板塊一直是一個低估的板塊,在醫葯、消費、鋰電池等不斷創新高的同時,作為牛市旗手的券商卻遲遲不啟動。今天我們來簡單聊聊券商,如有異議,大家可一同來討論。
1)券商板塊的基本面或盈利性
從各家上市券商公布的2020年財報預報來看,2020年是券商大年,多數同比增長明顯,很多券商賺的是盆滿缽滿,其中9家券商凈利潤增幅超過50%,東海證券、華鑫證券等多家券商均呈現大幅增長狀態。整體板塊凈利潤大幅增長,無不顯示其強大的盈利能力。
最新證券時報報道,2021年首月,券商攬入傭金約為152.27億元,環比增長16.29%;日均傭金收入達7.61億元,環比增長33.74%。
故而來說,券商板塊從基本面或盈利性來說,是一個很值得投資的板塊。
從技術線來看,今天的技術曲線並未觸底到達支撐線位置,日線上,個人感覺周五或下周方可到達支撐線。到達之後如向下突破則技術形態破位,短期不建議關注。如觸底反彈,且周線也呈現反彈狀態,則可考慮進場。
此外國外互聯網上市券商,富途一年翻了13倍,老虎證券一年翻了7倍,而很多國內券商基本未動,很多盈利很強的券商不漲反跌。
因為看好反彈趨勢,所以我已不斷加倉。
你們看好券商嗎?大家一起交流學習。
Ⅳ 為什麼證券銀行上漲不好
主要是因為政策引導主力資金拉升市場。
因為證券類股票和銀行類股票總股本都較大,對大盤點數的權重也大,同時市場一直對二八現象比較敏感,此類股一上漲,那麼其他中小盤股和題材股等就會出現下跌,就是蹺蹺板效應,也就被市場解讀為「拉高大盤股,掩護小盤股出貨」。
(5)股票證券為什麼漲得少擴展閱讀:
銀行和券商股,都是屬於金融板塊的。金融,地產,有色,煤炭,鋼鐵統稱五朵金花,是屬於一線藍籌股(權重股),一二線藍籌是拉動上證指數的板塊。
而金融,是權重中的大哥,佔有流通盤最大的,最容易影響指數。
Ⅵ 券商板塊為什麼不漲
第一,因為券商板塊缺乏資金,相信只要是股民都知道,二級市場資金都是被抱團股吸引了,大部分資金都是潛伏在抱團股了
第二,因為券商股潛伏太多散戶了,隨著A股這兩年迎來兩輪階段性拉升,尤其是當大盤突破3587點之後,更多人認為A股走牛市了。
第三,因為券商是多事之秋,其實券商股由於作為中介,總會踩雷的,被一些不安分守己的上市公司各種違規拖累
拓展資料:
1、券商股概念是指持有證券公司股權,可以分享證券公司的收益的一些上市公司。券商概念股主要有三類:一是直接的券商股。二是控股券商的個股。三是參股券商的個股。
2、受券商大會影響最大的個股無疑是直接的券商股。因為如果有利好消息傳出,對於此類個股的主營業務將會產生積極影響。中信證券等個股也的確需要新業務來拓展新的利潤增長點;對於宏源證券而言,最需要的是如何解決其所持有的ST祥龍、ST龍科等上市公司的股權,因為此項股權解決得好,將遠遠大於直接發債的影響。道理很簡單,發債畢竟是有成本的,而通過處理法人股,不僅解決了資產流動性問題,而且還會獲得一筆可觀的現金流
3、券商重倉股受到的影響則各異。因為券商重倉股的形成動因不同,歸根結底主要有兩類:一類是主動性投資形成。這與基金一樣,從二級市場尋覓戰機然後伺機介入,屬於券商的自營業務。另一類是被動性投資形成。這又包括兩種形式:一種是包銷而來,新股包銷與配股或增發包銷;還有一種是合並而來,因為有些券商是各信託投資公司的營業部以及各小券商合並成大券商的,如此一來,這些前身的重倉股也帶到了新的券商中,這就是被動無奈的投資。
4、商業銀行,5%是保險公司,證券公司只有2%左右。從中國銀行、證券、保險業的行業集中度來看,前五大機構總資產佔全行業比重,銀行業為52%,保險業70%以上,證券業為26%。可以想像,中國券商發展潛力和空間的巨大。截止2011年11月底,中國證券全行業總資產還不到高盛公司的三分之一,凈利潤與摩根士丹利一家公司相當
Ⅶ 券商股為什麼總漲不起來那什麼情況之下券商股才會漲
券商總漲不起來,主要原因是機構炒作券商邏輯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
過去的邏輯是:牛市—成交量放大—傭金收入暴增—業績靚麗,而且這一邏輯在2015年牛市之前深入人心,也的確說的通 。因為對絕大部分券商而言,經紀業務貢獻的利潤占據半壁江山以上。
現在的邏輯 :但隨著市場的成熟,券商的營收范圍擴大了,經紀業務貢獻利潤的比例降低了,相反的投行業務,資管業務,兩融業務等等比重不斷上升,
換言之,即使是牛市,也不見券商業績就很好,反之也成立。
當前的事實 :2月23日,中證協公布的證券業整體經營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證券業實現了營業收入和凈利潤雙雙24%以上的增長,但是在如此的券業「大年」,深圳和北京兩地的證券網點卻有超四成虧損。
另一方面,券商目前業務越來越傾向於銀行業務,扮演著資金中介業務角色,反而將其本質的工作, 即「以客戶為中心」的服務,為客戶資產保值增值提供全方位的財富管理服務 。
所以,盡管過去兩年,個股行情走勢不錯,但是99%的券商處於下跌。與此同時,互聯網券商龍頭某財富證券卻走出牛市味道。
那什麼情況之下券商股才會漲?券商要漲的前置條件:
1、全面轉型,且轉型成效可見;
2、深耕某一細分領域,做特色券商;
3、什麼時間有與高盛、美林叫板的底氣時,或許就會漲;
……
(我是溯源歸一,極簡投資踐行者)
券商板塊現在的估值也不低鴨。
比較銀行金融板塊的估值。
券商板塊是周期性非常強的板塊。
券商股在大牛市的飛起漲。
在股市周期底部啟動的時候率先發力。
券商板塊除了看天吃飯。
券商股受政策影響也很大。
A股如果取消A+1交易。
實行A+0交易。
你看券商股漲不漲呢。
券商股也屬於金融板塊。
券商股要漲,保險、銀行板塊是否也要一起漲。
這樣大盤權重都要漲的話。
大盤指數不是要飛起來么?
現實是骨乾的。
美股現在是處於 歷史 高位。
美股後面回調是大概率事件。
A股跟跌不跟漲是慣例。
一旦美股真正開始回調。
後面券商板塊不大幅度跟跌。
就阿彌陀佛咯。
朋友,您說呢?
結論:證券板塊走得非常標准,正和我意。
適當說點這裡面的邏輯吧。絕對讓客官明明白白進來、清清楚楚出去。
從3個方面來說:散戶的邏輯、盈利資金的邏輯、罪魁禍首3個方面去講。
1、散戶的邏輯step1: 最開始散戶的邏輯很簡單:券商是干什麼的,收取傭金。牛市來了,入市的資金多了,交易多了,傭金收得自然多了。那業績自然好了,那肯定要漲。
step2: 稍微高端一點的散戶,他會看數據。一看券商業績,一看,嗯業績不錯,支持。
再看看宏觀數據:去年上半年,券商的傭金已經達到了2019年的8成;
到第3個季度結束,券商總體傭金已經收了,1104億元。
什麼概念呢,這3個季度的傭金總額已經是2019年全年的1.4倍了。
全年的數據還沒拿到,按照這個進度,估計在1.8倍左右。
券商行業幾乎翻倍的收入啊?這券商不漲還有天理?啊?
ok,看看部分券商發布的2020業績快報是不是這樣。
部分券商公司2020全年業績
大差不差,百分之好幾十的增長。再加上些財務處理和券商間的平衡,在預計的范圍內。
這么好的增長,這么好的業績,那還不幹?
而且現在行情這么好,要發動行情,券商必漲,買買買。
step3: 哎呀,好像漲得不多嘛。這時候散戶逐漸開始認為,牛市裡,不說券商肯定是領頭羊,但是,他一定不是墊底的那個,能賺點平均收益就行了。
我。。。這不是正確的廢話嗎?
step4: 最近不行了,扛不住了,券商走出了中證1000的味道來了。
簡直走了個翻版,由於券商是行業指數,波動來去要比中證1000更大一點,整體走勢堪比復制。
和中證1000走差不多說明什麼?抱團抱1000嗎?不抱,市場的哄抬炒作資金根本就不在這里。
那證券里的都是什麼資金?
再來看看滬深300走勢
ok,到這一步,就想不明白了。
2、總有人在盈利,是誰我在其他文章里一直說的, 所有人都知道的事情,沒有太多超額價值。
我打個比方,基金套利。
跟蹤同一個指數的AB兩支基金,你持有B。
在極端行情下,A暴跌了5%,B跌了2%。這個時候你果斷賣出B,買入A,A會在一段時間後,慢慢地回到和B一樣的跌幅,你套利了3%。
為什麼會回去呢?因為大家慢慢都看到了這裡面的套利空間,如果很多人都可以很快地知道呢?那這裡面的套利空間和時間就會很小。一有差價,裡面就會被填平。
回過頭說券商,所有人都知道牛市來了,至少正在路上,所有人都會去布局券商,滿懷信心。當這種共識越來越濃的時候,卻沒有形成有效推動,這種共識就會把盈利空間給填平,甚至被加以利用了!
那誰在裡面掙錢呢?肯定不是持有上述 step 想法的多數散戶,而是一些聰明的資金。
他們早就嗅到了散戶的集體思維,早就開始了在券商裡面的波段收割、低買高賣、網格交易、回落反彈交易等等等等。
而券商本身具備的高波動性,正合他們的意。
這些不一定是什麼機構啊、主力啊什麼的,什麼主力去操盤一整個券商板塊。。。
這是盈利資金應該表現出的盤面。 什麼盤面?沖高回落,震盪,再沖高回落,如此往復。
因為這個板塊裡面,現在的盈利模式就是這樣。
一個行情,他具備的盈利的道理是怎樣,那他表現出來的行情就是怎樣。
如果你對行情不滿意,那說明你錯了,你沒有站在盈利的概率那一方。
那現在你覺得,是這部分盈利的資金蒙了你嗎?讓你錯失了牛市的大漲嗎?
其實不然。
3、到底誰蒙了你如果真的讀懂了上述2個小節(一個個字碼的,寫得比較精簡,看個人理解力了),你應該能夠得出答案了。
所有對行情不滿意的,都是陷入了自己的執念里。
你認為業績好就要漲?業績好,股票不漲得比比皆是。
這裡面會有各種原因,什麼盤子大推不動、什麼不達預期、什麼沒熱點、什麼公司太高端看不懂什麼理由都有。
但總結一個就是,你不在盈利自己的模式下。
再舉個例子簡單明了的例子,工商銀行(601398),人家明明就是個巨無霸盤子,然後呢,大家資金都是在裡面吃股息的,享受經濟周期和通脹帶來的自然上漲。
你非不信邪,你非要進去做波段,完了牛市來了還要怪人家漲得不夠多。
明白了嗎?
還是那個道理,沒有和盈利資金站在一邊,人家玩的和你不是一條道。
那券商人家玩的是什麼,券商里的盈利資金,都是以高拋低吸、網格交易之類的為主的。
這裡面根本不是抱團資金、不是哄抬資金,都是理性的高拋低吸資金,你非要起鬨的話,怪誰呢?
如果你關注類似的交易方法,你就會了解這波人的玩法,他們現在在市場里盈利,如果你非要拿著來跟牛市比持有漲幅, 你說,到底是誰蒙了你?
總結,在當下場內理性資金的盈利;邏輯下,這種行情走得很標准 ,馬上又要反彈了,人家又要賺到波段了。
邀請然後邀請你 來評論區聊聊天 ,互動一下,畢竟人需要交流,需要活絡。
或者,糾正我的錯別字,哈哈。
如果有你的支持,我會繼續碼更多好文。
我們,後會有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