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2015券商股會不會大牛
開欄語:過去的2014年,樓市熄火股市狂歡,而因為如此,很多人把2015年的投資目光轉向了股市。也正是如此,農歷新年來臨,我們選擇在這個新年伊始來盤點2014年和展望2015年的股市。總結是為了更好地展望,看看我們能否在通過對2014年股市的盤點梳理中重新審視並找到2015年的股市機遇。
券商股絕對是2014年行業板塊中的大贏家。2014年度漲幅前三的板塊分別是券商股、高鐵和水利,券商股以年度漲幅163.68%當選A股市場最牛的板塊,漲幅遠超滬指年度漲幅。漲幅超過200%的多達5隻個股,有宏源證券,還有太平洋、長江證券、興業證券和光大證券。對於券商股來說,2014年行業監管放鬆、股市行情走牛、IPO重啟等,可謂「天時地利人和」,想不漲都難。那麼2015年券商股會不會繼續大牛?
投資回顧
券商股2014:「天時地利人和」,想不漲都難
2014年,證券行業監管放鬆,杠桿上限打開增強券商彈性;針對券商創新發展的制度建設進入落實階段,信用類業務擴張速度好於預期,且已經成為帶動券商業績持續高增長的重要因素;滬港通、T+0、注冊制等利好政策預期不斷推動券商股行情進一步發展。
2014年上半年,宏觀經濟低迷、流動性並未放鬆,滬指再度跌破2000點;而2014年下半年「看天吃飯」的券商行業陡然逆轉,滬指沖過3000點,迎來了大牛行情,股市成交迭創歷史新高,兩融業務大增,促成經紀業務對券商凈利潤形成較大貢獻,IPO年內重啟也讓投行業務為凈利潤添磚加瓦,自營業務也獲利豐厚。
2014年對於券商股來說可謂是「天時地利人和」,想不漲都難。2014年最後兩個月,市場終於領教了券商的力量。11月21日,央行降息,券商股「一飛沖天」,帶領大盤一路走高。之後十幾個交易日內,「任性」的券商股繼續高歌猛進,並帶著金融股集體「起舞」,向市場傳遞出強烈的「牛市」信號。於是,80後、90後大批入場,眾多股民開通融資融券業務,多頭極盡狂歡……
在經歷了一輪124.32%的暴漲後,A股券商「一哥」中信證券迎來了一個新的歷史時刻—12月17日收盤,中信證券總市值3608億元,約合582.5億美元,僅次於高盛、瑞銀、摩根士丹利,位居全球第四位;且遠超昔日亞洲第一券商野村證券,摘取亞洲券商的新桂冠。
然而,風雲突變,12月9日收盤前一小時,券商板塊忽然暴跌,多隻股票從漲停到跌停,拖累大盤暴跌逾5%。此次暴跌主要因為12月8日晚間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公司發布的一個大幅收緊企業債券質押回購融資門檻的通知,該通知的一系列規定大幅加劇機構質押庫壓力,引發去杠桿連鎖反應。之後,市場又傳出「證監會檢查券商兩融業務」「券商風控指標松綁」「券商牌照放開」「大股東減持」等一系列消息,股票市場也因此急漲急跌。12月24日,券商股不知又為何暴跌,中信證券、海通證券等大公司幾近跌停,廣大散戶再次成為股價重挫的買單者。
投資猜想
券商股今年走勢判斷分歧大
華泰證券金融行業首席分析師羅毅最新行業策略報告認為,2015年是券商的大年,市場紅利、制度紅利和加杠桿多重紅利開啟行業發展空間。短期波動不改券商長牛趨勢,券商行業將進入黃金發展周期。改革政策持續推出,凈資本監管指標放寬明年將落地,國資改革和IPO注冊制是明年重要主題,券商股行情切換到長牛行情。2015年盈利增速50%以上,行業迎來高增長周期,是市場的高彈性品種。上海證券分析師應楠殊也預計,股票期權交易成熟後,有望增厚經紀業務收入10%-20%。
但德邦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張海東認為,券商股短期將面臨回調,目前不宜介入。券商股短期漲幅過快,已經透支了牛市預期,估值也已經不便宜,動態PE35倍,國外券商的估值在20倍左右。因此,對於券商股不宜過度樂觀,加上中信證券大股東減持股份也可以說明券商股目前估值偏高。渤海證券分析師張繼袖指出,證監會兩融處理結果將會使市場從狂熱轉為理性及冷靜。而券商板塊經過2014年12月份的大幅上漲,行業利好基本消化,建議投資者短期迴避,中期關注。聯訊證券也認為,短期內券商板塊漲幅過大,客觀上有回調的需求,短期建議投資者迴避,中長期,建議關注對通道業務依賴較小、有創新資源的大中型券商機會。
西南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張剛的觀點則偏「中立」,他指出,券商股在2014年經歷了水漲船高的領漲行情之後,2015年有望維持強勢,但預計上漲幅度遠不及去年,各個券商也將因為戰略轉型而發展分化,投資者尚需根據基本面對券商股精挑細選。
張剛指出,證券行業,在金融類三個行業中。監管較為嚴格,風險也相對較小,相比於銀行、保險。業績上,證券行業變化幅度較大。隨著期權的上市,2015年經紀業務仍將維持較高盈利水平,但難以保持2014年12月、2015年1月那樣的歷史高水平。因為互聯網金融鏖戰正酣,傭金價格已經處於白菜價,經紀業務完全依託於兩融規模。投行業務在2014年恢復到歷史偏高水平,但2015年存在不確定性。關鍵是注冊制的改革在年內被定義為「頭等大事」,使得投行業務也面臨激烈競爭格局。注冊制具體內容尚待公布,對於券商業績的影響也尚難判斷。自營業務的業務往往隨市場波動,各個券商投入的比重也各有不同。
文/本報記者 吳琳琳
新聞內存
股市向好 去年券商業績井噴
新華社電(記者 趙曉輝)伴隨著滬深股市走出量價齊升的行情,證券公司交出了亮麗的成績單,2014年120家券商凈利潤總額翻番。
中國證券業協會日前公布的數據顯示,120家證券公司2014年實現營業收入2602.84億元,較上年增長63.45%;而凈利潤則實現965.54億元,同比增119.34%。其中,僅有一家券商未實現盈利。
具體來看,經紀業務對券商收入貢獻率仍然佔比較高。數據顯示,券商2014年代理買賣證券業務凈收入1049.48億元,同比增長32.97%,占總收入比達40.32%。
值得注意的是,以融資融券為代表的利息收入佔比出現了明顯提高,其收入佔比從前一年度的11.55%提升至2014年的17.14%,達到446.24億元。
除此之外,這120家證券公司2014年實現證券承銷與保薦業務凈收入240.19億元、財務顧問業務凈收入69.19億元、投資咨詢業務凈收入22.31億元、資產管理業務凈收入124.35億元、證券投資收益710.28億元。
據統計,截至2014年12月31日,120家證券公司總資產為4.09萬億元,凈資產為9205.19億元,凈資本為6791.6億元,客戶交易結算資金余額(含信用交易資金)1.2萬億元,託管證券市值24.86萬億元,受託管理資金本金總額7.97萬億元。
Ⅱ 中信證券股票怎麼樣
公司肯定是龍頭券商,但盤子太大,業績太好,中短線無價值,建議介入新興行業,如觸摸屏,新科技一類
Ⅲ 中信證券怎麼樣
簡介: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國證監會核準的第一批綜合類證券公司之一,前身是中信證券有限責任公司,於1995年10月25日在北京成立。注冊資本6,630,467,600元,由中國中信集團公司(原中國國際信託投資公司)、中信寧波信託投資公司、中信興業信託投資公司和中信上海信託投資公司共同出資組建。2002年12月13日,經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核准,中信證券向社會公開發行4億股普通A股股票,2003年1月6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交易,股票簡稱「中信證券」,股票代碼「600030」。2009年,中信證券總部從北京遷回廣東省深圳市。2015年8月4日盤中,中信證券宣布即日起暫停融券交易;9月25日起,中信證券叫停了第三方客戶端軟體的委託交易功能;10月29日,中信證券發布三季財報,公司實現營業收入424.08億元,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59.86億元;11月26日,中信證券被證監會立案調查;12月11日,證監會發布終止審查中信證券公司債的通知書。
Ⅳ 中信證券是什麼意思 中信證券介紹
1、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稱:CITIC Securities Company Limited)是中國證監會核準的第一批綜合類證券公司之一,前身是中信證券有限責任公司,於1995年10月25日在北京成立,注冊資本6,630,467,600元。
2、2002年12月13日,經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核准,中信證券向社會公開發行4億股普通A股股票,2003年1月6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交易,股票簡稱「中信證券」,股票代碼「600030」。
3、據中國證券業協會公布的2018年度證券公司經營業績指標排名數據,中信證券的總資產、凈資產、營業收入、凈利潤等指標在行業均排名第一。 2021年5月28日,中信證券列入首批證券公司「白名單」。
Ⅳ 中信證券配股是利好還是利空
1.利好。
2.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稱:CITIC Securities Company Limited)是中國證監會核準的第一批綜合類證券公司之一,前身是中信證券有限責任公司,於1995年10月25日在北京成立,注冊資本6,630,467,600元。
3.2002年12月13日,經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核准,中信證券向社會公開發行4億股普通A股股票,2003年1月6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交易,股票簡稱"中信證券",股票代碼"600030"。
據中國證券業協會公布的2018年度證券公司經營業績指標排名數據,中信證券的總資產、凈資產、營業收入、凈利潤等指標在行業均排名第一。
拓展資料:
產品服務
1.公司主營業務范圍為:證券(含境內上市外資股)的代理買賣;代理證券還本付息、分紅派息;證券的代保管、鑒證;代理登記開戶;證券的自營買賣;證券(含境內上市外資股)的承銷(含主承銷);客戶資產管理;證券投資咨詢(含財務顧問)。
2.公司長期以來秉承"穩健經營、勇於創新"的原則,在若干業務領域保持或取得領先地位。2007年公司股票承銷的市場份額20%,排名第二;企業債和金融債承銷的市場份額20%,排名第一;公司及控股公司合並的股票基金交易額市場份額8.08%,排名第一;公司控股基金所管理的資產規模合並佔8.07%的市場份額,排名第一;人民幣集合理財資產凈值市場份額15.7%,排名第一;權證創設總量市場份額29%,排名第一;研究團隊繼續以較大優勢蟬聯第一。
3.中信證券下屬中信建投證券有限責任公司、中信金通證券有限責任公司、中信萬通證券有限責任公司、中信證券國際有限公司、華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中信基金管理有限責任公司、中證期貨有限公司、金石投資有限公司、中信產業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中信標普指數信息服務(北京)有限公司等子公司。包括所屬子公司在內,中信證券在境內合計擁有165家證券營業部、61家證券服務部和4家期貨營業部。
4.2008年公司股票承銷的市場份額17.39%,排名第一;債券承銷的市場份額12.15%,排名第一;公司及控股公司合並的股票基金交易額市場份額8.56%,排名第一;公司控股基金所管理的資產規模合並市場份額10.29%,排名第一;研究團隊蟬聯第一。
Ⅵ 截止2015年8月上市的證券公司有哪些
目前有30家,市值前三是中信證券、申萬宏源、華泰證券,其餘的有東北證券,國元證券,廣發證券,長江證券,山西證券,西部證券,國信證券,國投安信,國金證券,西南證券,海通證券,東方證券,招商證券,太平洋,東興證券,國泰君安,興業證券,東吳證券等。
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信證券」或「公司」),於1995年10月25日在北京成立。2002年12月13日,經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核准,中信證券向社會公開發行4億股普通A股股票,2003年1月6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交易,股票簡稱「中信證券」,股票代碼600030。 2011年10月6日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上市交易,股票代碼為6030。
華泰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是一家中國領先的綜合性證券集團,具有龐大的客戶基礎、領先的互聯網平台和敏捷協同的全業務鏈體系。公司於1991年5月成立。2010年2月26日,公司A股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交易,股票代碼601688。2015年6月1日,公司H股在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掛牌上市交易,股票代碼6886。 在20多年的發展歷程中,公司抓住了中國資本市場及證券業變革創新的歷史機遇,實現了快速成長,主要財務指標和業務指標均位居國內證券行業前列。
申萬宏源證券有限公司(簡稱「申萬宏源」),是由新中國第一家股份制證券公司——申銀萬國證券股份有限公司與國內資本市場第一家上市證券公司——宏源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於2015年1月16日合並組建而成。公司目前是國內規模最大、經營業務最齊全、營業網點分布最廣泛的大型綜合類證券公司之一,注冊資本330億元,擁有員工近8000名,在全國設有18家分公司和309家營業部(含西部證券),並設有香港、東京、新加坡、首爾等海外分支機構。
Ⅶ 中信證券 股票分析中信證券的股吧中信證券股份最新聞
隨著中國居民財富的增長、各類機構投資者的發展以及市場各項制度的逐漸完善,中國股票二級市場活躍度來逐步上漲,這也使得證券行業的發展空間越來越大。今天我就跟大家談談國內最大的券商企業之一--中信證券,到底投資會不會吃虧呢?我這就為大家揭曉答案。
開始分析之前,先行奉上一份我整理好的證券行業龍頭股名單給大家,戳開下面鏈接領取吧:寶藏資料:證券行業龍頭股一覽表
一、從公司角度看
公司介紹: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1995年10月,是中國第一家A+H股上市的證券公司。中信證券業務范圍涵蓋證券、基金、期貨、直接投資、產業基金和大宗商品等多個領域,通過全牌照綜合經營,全方位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為境內外超7.5萬家企業客戶與1000餘萬個人客戶提供各類金融服務解決方案。各項業務保持市場領先地位,在國內市場積累了廣泛的聲譽和品牌優勢。
了解了公司的基礎概況後,我們來看看這家老牌券商還具備哪些優勢。
亮點一:前瞻性的戰略布局和完整的業務體系
在業務模式上,這么多年來公司一直堅持研究和創新,在行業內首先提出並踐行新型買方業務,布局緊湊可以直接投資、債券做市、大宗交易等業務。以收購與持續培育的方式,形成期貨、基金、商品等業務的領先優勢。多向境內監管部門都許可了公司的業務資格,實現了全品種、全市場、全業務覆蓋,投資、融資、交易、支付和託管等金融基礎功能日益完善。
亮點二:強大的股東背景和完善的公司治理體系
本公司的成立有中信集團旗下證券業務的基礎,由於得到中信集團的全力支持,中信證券已從一家中小證券公司蛻變為一家大型綜合化的證券集團。公司初步形成了以董事會、監事會、股東大會為核心的、完善的公司治理模式,讓市場化的運行機制可以在公司中一直運轉下去,以此來保持健康發展。
當然,公司還具備多重強大優勢,由於受到篇幅的束縛,要是你對更多關於中信證券的深度報告和風險提示感興趣,我幫大家匯總在這篇研報里,直接點擊鏈接:【深度研報】中信證券點評,建議收藏!
二、從行業角度
證券行業面臨很不錯的發展機遇。一是國企改革將試點變成了全面推開,混合所有制改革有望得到進一步提升,股權並購、資產重組、引入戰略投資者等投行服務都是需要進行重點改革的。二是目前國家的"一帶一路"戰略進入了加速落地時期,沿線國家不論是基礎設施的建設還是能源資源開發以及產業投資的產業都需要綜合的金融支持。中國股票市場都是歡迎所有國際投資者來投資的,還給證券公司跨境投融資服務帶來了業務發展的大好機遇。
綜合分析,中信證券作為券商行業的佼佼者,在國內對越來越重視金融的大環境下,未來發展潛力十足。然而文章需要一定的編輯時間,倘若想更直觀看到中信證券未來行情,戳下方鏈接即可,有專業的投顧幫你診股,看下中信證券現在行情是否到買入或賣出的好時機:【免費】測一測中信證券是高估還是低估?
應答時間:2021-11-01,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准,請點擊查看
Ⅷ 中信證券:牛市到底來了嗎
還在糾結這個問題的朋友, 如果你想著牛市好賺錢,豬都能飛起來。
你的思想很危險……
因為, 憑運氣賺的錢,一定會憑實力虧回去。
進入7月份,短短幾個交易日,上證指數直接從2900多點躍上現在的3400多點,兩市成交量連續6日破萬億,600多隻個股漲幅超20%,券商板塊起飛……這大概又喚起大家久違的記憶。
當越來越多人在議論「牛市到底來了嗎?」時,我想給您看點東西,或許您能將投資這個事看的更透。
一轉眼,和大家上一次公認的牛市,已過去五年有餘。2015年6月12日,上證整數盤中達到5178點,何等輝煌。
對某些人來說,夢止於那時。但對於另一些人來說,夢才剛剛開始。為什麼這么說,我用數據告訴你。
5年時間,A股主要指數均未收復當時高點。
即使最近暴漲,但上證、深證成指等指數均較當時下跌了20%以上。其中,上證指數、創業板綜指的跌幅更是在30%以上,並未「牛」起來。
5178點以來主要指數漲幅
但是從行業、個股層面看,其實有一部分早已走牛。
從行業看,近半數行業跌幅超50%,食品飲料翻倍。
30個中信一級行業中,5178點以來有11個行業跌幅超過50%,跑贏大盤的有10個,其中食品飲料一馬當先,漲幅超140%。
5178點以來中信二級行業指數漲幅(%)
從個股來看,牛熊相伴、兩級分化的趨勢明顯,牛股百里挑一。
剔除2015年後上市的新股後,5178點以來13.01%的個股實現上漲,而翻倍的個股僅佔3.98%(102隻),可謂百里挑一。
其中,牧原股份、貴州茅台等5股的漲幅更是超過500%。
5178點以來個股漲幅分布
上面的圖表說明兩點:
賺錢不易,需要靠實力。不然就和開篇講的一樣「憑運氣賺的錢,一定會憑實力虧回去。」
無論是不是牛市,賺錢效應一直都在。
接下來,我們來看看「牛股」背後有什麼邏輯,可以增加我們的選股硬實力。
5178點後翻倍牛股的基因圖譜
首先,因為新股上市後因流通市值較少等原因,股價經常存在炒作,為了避免此類影響,所以我們剔除了2015年至今上市的新股。
接下來,我們逐一計算5178點次日至今的個股漲幅,其中漲幅翻倍的共有102隻,具體如下表所示。
5178點後翻倍牛股明細
下面,我就從業績、盈利能力、估值、機構持股等方面,為大家分析分析這些個股有何特徵。
行業分布
上述102隻翻倍牛股,分布在25個中信一級行業中。
食品飲料、醫葯、電子、基礎化工、家電行業可謂是牛股集中營,數量佔到了所有翻倍股的50%以上。
也可以說,這些業績確定性較高或成長性行業中,孕育了較多牛股。
5178點以來翻倍牛股行業分布
業績概況
衡量業績的指標有很多,今天我選取常用的凈資產收益率、凈利潤來為大家剖析牛股的業績基因。
凈資產收益率,即ROE,也是股神巴菲特在眾多選股指標中最為看重的一個。
簡單來說,ROE其實是一個衡量公司賺錢能力指標,數值越高,代表公司賺錢能力越強。
2015年以來,翻倍個股的ROE均在9%以上,且呈現穩步提升之勢,平均值達到16%。而與此同時,全市場其他個股的ROE的波動則較大,甚至連續3年為負值。
5178點以來翻倍牛股ROE概況
另外,從利潤額來看,翻倍股近5年發生虧損的佔比極低。這也在一定是程度上說明,翻倍股不僅賺錢能力突出,而且在盈利穩定性上也大幅強於全市場其他個股。
5178點以來翻倍牛股盈利個股佔比概況
盈利質量
有些公司,雖然賬面利潤很高,但卻是紙上財富,並沒有現金流入,進而可能發生現金短缺或破產。
因此,我們不僅要分析凈利潤金額,更要看其質量,可以選用凈利潤現金含量指標進行分析。
綜合近5年數據來看,翻倍股的凈利潤現金含量高於全市場其他個股,證明其盈利質量相對較高。
近5年翻倍股凈利潤現金含量概況
機構持股
一般來說,機構作為專業的投資者, 其在研究能力、資金實力上都遠遠高出普通投資者。
因此,很多人也將機構當做了價值發現者、價格的重要影響者,將其持股高低作為個股投資價值高低的重要參考。
而在諸多機構當中,外資對市場的影響相對更大。我們通過分析北向外資的持股情況發現,整體來看翻倍股的外資持股比例更高。
償債能力
現實經營中,企業難免會對外舉債,以維持或擴大生產。
但有借就有還,如果到期無法還本付息,勢必會影響公司的經營和生存。
因此,我們選取速動比率來判斷相關公司是否有短期償債壓力,一般來說只要比率大於就意味著容易變現的流動資產可以償還短期債務。
分析2019年年報數據來看,不管是翻倍股還是其他個股,均沒有短期償債壓力,但相對來說翻倍股的流動資產更為充足一些。
2019年年報翻倍股速動比率概況
牛股的基因圖譜有了,實操該怎麼做?
你有三個選擇:
自己選股,親自操盤。
這要看你對於投資有多大興趣和時間去研究股票了,一般會比較刺激,也能有成長,但苦樂自知吧。
畢竟從上面的數據看,牛股雖很誘人,但也是百里挑一。行業輪動,對於普通投資者來說也沒那麼容易把握。
5178點以來各年度領漲行業概況
選出一些好基金,讓基金經理幫你操盤。
我們以Wind普通股票型基金指數為例,即使大盤還在3400點徘徊,但該指數已經創出新高,較大盤5178點當日的點位上漲42.06%。
Wind普通股票型基金指數概況
另外,我前期也做過統計,2000年以來,買入全市場新成立的股票型和偏股型基金,持有時間越長,獲得平均收益率及正收益概率均越高。
讓專業的人,幫你選產品。
如果你只想要詩和遠方,不想深陷於過程。那麼不妨聽取專業人士的建議。別把這部分當廣告,這是實打實的專業實力。
用專業眼光為客戶遴選好產品,我們一直在做。2015年,我們從全市場的股票型、混合型、債券型、QDII、互認基金等各類型產品中精選基金產品,構建了「中信大咖池基金指數」。
雖然「中信大咖池基金指數」里包含了債券型等偏防守型的基金,但自2015年成立以來, 指數漲幅仍達69.56%,跑贏同期大盤接近80%。
中信大咖池基金指數成立以來概況
好了,別再糾結是不是牛市了。機會其實一直都在,就看你是否選擇了正確的方式,並付諸行動了。最後,再不忘附上我老生常談的話:
本文源自中信證券
Ⅸ 誰能對10年5月4號中信證券的股票走勢分析一下要專業點的。謝謝!因為跌得太可怕了!
中信證券
證券公司的股票是最會融資的
先看他的消息:【2010-05-04】刊登董事會決議暨公司擬與東方匯理銀行開展戰略合作的公告
中信證券董事會決議暨公司擬與東方匯理銀行開展戰略合作的公告
通過了《關於公司擬與東方匯理銀行開展戰略合作的預案》,根據該預案:
1、擬同意公司與東方匯理銀行(Credit Agricole Corporate and InvestmentBank)建立戰略合作關系,合作計劃具體擬包括:
(1)合作方范圍包括東方匯理銀行以及其下屬的盛富證券(Credit AgricoleCheuvreux S.A.)、農業信貸銀行證券(美國)公司(Credit Agricole Securities(USA)Inc.)和里昂證券(CLSA)等公司,合作方式包括但不限於業務合作、客戶資源共享、組建合資公司、成立戰略聯盟等;
這個本來是個好消息為啥會跌呢??
原因是他想吸收更多的股民進入投資。
估計會斷斷續續的跌幾天,完後猛然上漲
接著就是連續的做盤
所以這個股票還是可以長期投資的建議價格
24左右
加息對這此影響不是太大
本人觀點 僅作參照 長城證券 王國東
Ⅹ 如何看待和評價 2015 年 1 月 19 日股市暴跌
2015年1月19日,滬指暴跌7.7%,創7年最大單日跌幅,盤中最大跌逾8%;深證成指跌6.61%;金融股全部跌停,權重股集體奔跌停;股指期貨主力合約跌停(1月19日 新浪財經)。
筆者早就警示過,本輪行情的風險已經遠遠大於2007年。既是2007年滬綜指達到6124.04點時,也基本沒有高杠桿融資。那時的資金基本都是實實在在的「現貨交易」資金,沒有風險較大的類似高杠桿期貨保證金性質資金入市。而這次就不同了。
從宏觀層面看,本輪行情啟動於央行全面降息的放水貨幣。央行使出吃奶的勁,定向降准、玩著花樣再貸款釋放流動性、徹底放鬆房貸政策,最後乾脆赤裸裸全面降息。由於實體經濟、實體企業孱弱的根本吸收不了央行放水的資金,而且實體企業經營困難、虧損甚至停產倒閉,對資金包括央行放水資金沒有一點吸引力和誘惑力。同時,市場本身就不缺流動性,只是流動性不往實體企業流去而已。因此,央行大肆放水的貨幣信貸資金全部流進了股市裡,股市暴漲又吸引實體企業包括房地產原先的存量資金、特別是生產經營資金也進入到了股市裡。一些生產經營資金是在滬綜指3000點以上高位進入的。股市暴跌必將把這些資金徹底套牢,這種暴跌行情,一般資金都很難逃脫。也就是說,股市暴跌不僅給其本身帶來風險,而且必將徹底打垮實體企業,將實體企業逼向絕境。整個經濟風險將會凸現出來。這種大漲暴跌行情對整個宏觀經濟的危害性是難以估量的。
從微觀層面上看,三大金融風險就在眼前。券商融資融券業務風險將開始暴露。去年6月底以來,全市場融資余額迅速從4000億增長到1.1萬億的水平,目前融資交易額占市場成交額的比例已經達到32%。加上P2P網貸高杠桿股票配資以及銀行理財產品、信託等機構股市配資融資,整個市場高風險、高杠桿融資應該接近50%。筆者多次說過,這輪行情是央行放水和券商自演自導的行情。集中表現在融資融券業務上。同時,P2P網貸高杠桿股票配資大舉進入到了股市裡,這個杠桿率更加狂野無監管,有些配資比例高達7倍。這種配資進入到市場的資金比融資融券風險更大。再者,銀行理財產品、信託理財產品等有一定額度的股票配資業務。性質與融資融券差不多,都是高風險資金。
融資融券、P2P網貸高杠桿股票配資和銀行信託股票配資產品,在股市正常情況下,包括股市不大起大落、暴漲暴跌,只要操作周密,到了平倉線及時平倉了結,配資資金應該沒有風險。但是,最怕1月19日這種罕見的暴跌行情。這種行情對於高杠桿入市資金來說,平倉都來不及。比如:中信證券(600030)一開市就跌停,全天一條水平直線封停,再高超的操盤手也無法平倉。如果連續幾個跌停板,那麼,券商金融風險立馬暴露,大量融資將成為壞賬。P2P網貸高杠桿股票配資和銀行信託股票配資產品將會更加慘烈。這輪行情可以說金融行情,其中券商股威風八面、成為暴漲股票。而券商股、銀行股暴漲的推動資金大多都是高杠桿的融資業務帶來的。股市暴跌必將使得這個高杠桿融資泡沫被擊破,也必將使得券商、P2P網貸、銀行信託高杠桿配資進入股市裡的巨量資金風險凸現出來。對此,監管部門一定要高度重視。
1月19日A股暴跌,看似證監會對12家券商違規融資業務進行處罰是導火索,其本質還是A股高杠桿融資風險累積帶來的必然結果。也再次佐證了這輪行情是央行放水貨幣和券商自導自演行情。這種依靠流動性洪水掀起的大泡沫行情,終究走不遠。
不過,融資融券業務失控,一是證監會在前幾年出台這個工具後,一直沒有遇到過大行情考驗,對融資融券高杠桿的威力根本沒有預測到。遇到這輪行情後其高風險就充分暴露出來。二是證監會對此前券商放低融資融券門檻包括開戶50萬門檻形同虛設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比如一些券商已經放低到10萬元,報道說個別券商根本沒有資產額度要求。而證監會卻視而不見,甚至默認默許。才使得這次融資融券客戶大爆炸大增長,融資余額高達1.1萬億元。而現在突然收緊了,證監會竟然又想起了期初的50萬元門檻,低於此就是違規開立賬戶。突然收緊後符合條件的客戶只有有效客戶總量的3.3%。股市資金立馬縮水,券商等金融股必然暴跌。證監會選擇性監管、時緊時松的隨意性監管,幾乎沒有任何章法的監管,是股市暴漲暴跌的原因之一。證監會難辭其咎,必須反思。
證監會對「兩融」業務進行監管整頓,處理了12家違規券商後,銀監會又對銀行委託貸款開刀,其中禁止委託貸款進入股市是重點。投資者應該從監管部門密集發力,整肅違規資金進入股市中悟到一些「風向」轉變。是否透露出高層對目前瘋牛般股市對整個經濟肌體的吸血蟲效應有了態度呢?投資者需要自己分析把握。不過,防範A股投資風險已經刻不容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