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必要收益率的必要收益率的計算
必要收益率=無風險收益率 + 風險收益率
=無風險收益率+風險價值系數×標准離差率
=Rf+b·V
Rf:表示無風險收益率
b:為風險價值系數;
V:為標准離差率。
例1:短期國債利率為6%,某股票期望收益率為20%,其標准差為8%,風險價值系數為30%,則該股票必要收益率為18%。
其中:風險收益率 bV=30%×(8%÷20%)=12%;
必要收益率= Rf+bV=6%+12%=18%。
例2:已知某公司股票的β系數為0.5,短期國債收益率為6%,市場組合收益率為10%,則該公司股票的必要收益率為:
必要報酬率=無風險報酬率+β(平均風險股票報酬率-無風險報酬率)
根據資本資產定價模型:必要報酬率=6%+0.5×(10%-6%)= 8%
『貳』 市場收益率,無風險收益率,風險收益率,必要收益率,預期收益率,這些有什麼關系啊
無風險收益率=純利率+通貨膨脹補償率
風險收益率是投資者除了純利率和通貨膨脹補償率之外的風險補償
利率=純利率+通貨膨脹補償率+風險回報率
在資本資產定價模型的理論框架下,假設市場是均衡的,則資本資產定價模型還可以描述為:預期收益率=必要收益率
必要收益率=無風險收益率 + 風險收益率
在資產定價模型中市場收益率是市場組合的按權重的收益率,在一般經濟活動中是指某一行業的市場平均收益率
補充資料:
在證券投資中,收益和風險形影相隨,收益以風險為代價,風險用收益來補償。投資者投資的目的是為了得到收益,與此同時,又不可避免地面臨著風險,證券投資的理論和實戰技巧都圍繞著如何處理這兩者的關系而展開。
一、收益與風險的基本關系是:
收益與風險相對應。也就是說,風險較大的證券,其要求的收益率相對較高;反之,收益率較低的投資對象,風險相對較小。但是,絕不能因為風險與收益有著這樣的基本關系,就盲目地認為風險越大,收益就一定越高。風險與收益相對應的原理只是揭示風險與收益的這種內在本質關系:風險與收益共生共存,承擔風險是獲取收益的前提;收益是風險的成本和報酬。風險和收益的上述本質聯系可以表述為下面的公式:
二、預期收益率=無風險利率+風險補償
預期收益率是投資者承受各種風險應得的補償。無風險收益率是指把資金投資於某一沒有任何風險的投資對象而能得到的收益率,這是一種理想的投資收益,我們把這種收益率作為一種基本收益,再考慮各種可能出現的風險,使投資者得到應有的補償。現實生活中不可能存在沒有任何風險的理想證券,但可以找到某種收益變動小的證券來代替。美國一般將聯邦政府發行的短期國庫券視為無風險證券,把短期國庫券利率視為無風險利率。這是因為美國短期國庫券由聯邦政府發行,聯邦政府有徵稅權和貨幣發行權,債券的還本付息有可靠保障,因此沒有信用風險。政府債券沒有財務風險和經營風險,同時,短期國庫券以91天期為代表,只要在這期間沒有嚴重通貨膨脹,聯邦儲備銀行沒有調整利率,也幾乎沒有購買力風險和利率風險。短期國庫券的利率很低,其利息可以視為投資者犧牲目前消費,讓渡貨幣使用權的補償。
三、在短期國庫券無風險利率的基礎上,我們可以發現以下幾個規律:
(一)同一種類型的債券,長期衄}券利率比短期債券高
這是對利率風險的補償。如同是政府債券,都沒有信用風險和財務風險,但長期債券的利率要高於短期債券,這是因為短期債券沒有利率風險,而長期債券卻可能受到利率變動的影響,兩者之間利率的差額就是對利率風險的補償。
(二)不同債券的利率不同。這是對信用風險的補償
通常,在期限相同的情況下,政府債券的利率最低,地方政府債券利率稍高,其他依次是金融債券和企業債券。在企業債券中,信用級別高的債券利率較低,信用級別低的債券利率較高,這是因為它們的信用風險不同。
(三)在通貨膨脹嚴重的情況下。債券的票面利率會提高或是會發行浮動利率債券
這種情況是對購買力風險的補償。
(四)股票的收益率一般高於債券
這是因為股票面臨的經營風險、財務風險和經濟周期波動風險比債券大得多,必須給投資者相應的補償。在同一市場上,許多面值相同的股票也有迥然不同的價格,這是因為不同股票的經營風險、財務風險相差甚遠,經濟周期波動風險也有差別。投資者以出價和要價來評價不同股票的風險,調節不同股票的實際收益,使風險大的股票市場價格相對較低,風險小的股票市場價格相對較高。
當然,風險與收益的關系並非如此簡單。證券投資除以上幾種主要風險以外,還有其他次要風險,引起風險的因素以及風險的大小程度也在不斷變化之中;影響證券投資收益的因素也很多。所以這種收益率對風險的替代只能粗略地、近似地反映兩者之間的關系,更進一步說,只有加上證券價格的變化才能更好地反映兩者的動態替代關系。
『叄』 債券和股票的必要報酬率的計算公式
必要報酬率的計算的一般公式:必要報酬率=無風險報酬率+風險溢價。
風險溢價一般通過風險資產的風險資產報酬率評估。
必要報酬率是同等風險的其他備選方案的報酬率,如同等風險的金融證券。
『肆』 必要收益率公式
必要收益率公式=投資者對債券/股票等資產進行投資時,在合理范圍內要求的最低收益率,也可以理解為保底收益。具體的計算公式為:必要收益率=無風險回報率+β(平均風險股票報酬率-無風險報酬率)。例如:某公司股票無風險回報率為4%,β系數為1,市場組合收益率為10%,那麼該公司股票的必要收益率為:4%+1*(10%-4%)=10%。
拓展資料:
1、必要收益率,又叫最低必要報酬率或最低要求的收益率,表示投資者對某資產合理要求的最低收益率。在確定債券內在價值時,需要估計預期貨幣收入和投資者要求的適當收益率(稱「必要收益率」),它是投資者對該債券要求的最低回報率。 債券必要收益率=真實無風險收益率+預期通貨膨脹率+風險溢價
2、真實無風險收益率,是指真實資本的無風險回報率,理論上由社會平均回報率決定。預期通貨膨脹率,是對未來通貨膨脹的估計值。風險溢價,跟據各種債券的風險大小而定,是投資者因承擔投資風險而獲得的補償。債券投資的風險因素包括違約風險、流動性風險、匯率風險等。必要收益率=無風險回報率+β*(市場資產平均回報率-無風險回報率)
3、必要報酬率與票面利率、實際收益率、期望收益率(到期收益率)不是同一層次的概念。在發行債券時,票面利率是根據等風險投資的必要報 酬率確定的;必要報酬率是投資人對於等風險投資所要求的收益率,它是准確反映未來現金流量風險的報酬,也稱為人們願意進行投資所必需賺得的最低收益率,在 完全有效的市場中,證券的期望收益率就是它的必要收益率。
『伍』 債券收益率如何計算
6元除以100元,得到票面利率6%!100元買入,95元賣出,收益率為95減去100然後除以買入價格100元等於-5%!持有一年得到利息6元,回報率為95元加6元然後減去100元再除以100元等於1%
即期收益率= 利息/購買價格。
即期收益率(Spot Rate) 也稱零息利率,是零息債券到期收益率的簡稱。在債券定價公式中,即期收益率就是用來進行現金流貼現的貼現率。所以即期利率也是當前市場上比較通行的利率,一般市場上進行借款所必須的利率,計算方法為債券的年利息收入/債券當時的市價。即期利率通常在即期交易前1-2天報價,遠期利率是某一未來時間到另一未來時間的利率.遠期利率是用即期利率根據無套利原則推算的。
資料補充:
到期收益就是指買入債券持有至期滿所得的收益,也稱最終收益率,其中包括利息的收益和資本損益與買入債券時的實際價格比率。此收益率按復利計算,它是能使未來現金流入現值等於債券買入價格的貼現率。計算公式:到期收益率=(收回金額-購買價格+總利息)/(購買價格×總期數)×100%
因為不論是什麼樣的投資市場利率都會發生一定的變化,因此到期收益率的曲線也就會有一定的偏移,因此在投資收益率幾乎不等於到期收益率,從而使得了投資人實現的收益和到期收益之間仍然會存在著一些差別,因為到接收也並不能夠真實的反映出固定收益證券的投資收益,因此到期收益也不應該成為能夠衡量投資收益的客觀性指標。
對於債券的組合收益率就需要通過將在全組合堪稱是單一的債券,也是該債券組合所有的現金流的現值等於該債券組合市場價值的適當貼現率,就是該債券組合的到期收益率,也可以被稱之為內部的回報率,到期的收益率比較難計算因此應用面也不是特別廣泛,但是股票組合的收益率就比較容易計算,尤其是反映股票組合風險的指標也非常容易計算。
『陸』 股票必要收益率
必要收益率一般是指最低必要報酬率或最低要求的收益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