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美元指數未來走勢如何
2022年1-3月,美元在6.35-6.40人民幣左右。
2022年4-5月,態余沒美元在人民幣6.40-6.50左右。
2022年6-7月,美元在6.6-6.75人民幣左右毀悄。
2022年8月,美元在6.85元左右。
2022年9月中旬,美元在6.9元左右。
2022年9月26日,帆納美元在7.13元左右。
2022年10月26日,美元在7.26元左右。
按照目前的外貿走勢,預測半年內人民幣將繼續貶值至7.4-7.5左右。
㈡ 中資美元債行情哪裡看
wind里能找到iboxx指數查看中資美元債行情。
1.投資級中資美元債整體經歷了先跌、後漲、再跌的過程,年初至今回報僅為 0.02%,其中,房地產投資級指數回乎歷猜報為-2.2%,非金融投資級回報率為 0.5%。9 月底以來,投資級、房地產投資級、非金融投資級分別下跌-0.61%、 -2.1%和-0.5%,非金融投資級延續了2022年以來的良好表現,整體回報率較好。金融投資級2022年以來先後收到華融和房地產行業性的影響,回報率一般。
2.中資地產美元債二級市場價格大幅下挫,到期收益率明顯上行。歲型當然,花樣年事件只是催化劑,更為核心的在於房地產政策持續收緊,房企普遍面臨現金流緊張、債務融資不暢,還有恆大等主體信用風險的持續發酵。 在這一輪大幅下跌中,非金融行業由於涉及的風險主體少,表現相對占優;房地產為代表的高收益債,收益率和利差已經達到近幾年的高點,近期呈現加速上行的態勢。二級市場的表現傳導到一級市場,一級市場房企融資表現也較差。 從2022年有關部門表態來看,對於房企的信用風險處置,靠前介入甚至力挺干預的意思表達不足,言語中的傾向還是更為市場化。
這就決定了房企信用狀態顯著改善的可能性較低,市場仍然會用腳投票,整體風險無法輕言收斂。與包商和永煤之後的情形有所區別。 結合歷史來看,2022年中資美元債處於情緒的底部,信用壓力決定了未來難言樂觀,美債走向同時帶來流動性壓力。當然,關注風險,警惕債務到期壓力較大的房企以外,還需要合理看待具備一定轉圜條件的地產企業和其他行業主體。
拓展資料:
高收益級中資美元債收益率及利差大幅上行,2022年均已經超過2020年疫情期間達到的收益率和利差的高峰。高收益級中資美元債到期收益率及利差在2020年先後經歷了疫情影響下的流動性沖擊、恆大事件影響和永煤違約沖擊,進入2021年後,又先後受到美債利率上行、恆大負面新聞持續發酵、花樣年違約沖擊等爛沖影響,2022年,高收益中資美元債收益率和利差已經上行至近幾年的最高水平。
㈢ 歐美股血雨腥風,美元飆創20年新高,後續走勢如何
受美組聯控制通貨膨脹為目標的情況下,未來的貨幣政策會持續飆升,創20年新高受此影響匯率,在第5周連續下降美元,一度跌破了6.8000關口。雖然目前人民幣匯率稍有反彈,但是形勢並不容樂觀。
在美元方面很明顯美元的強勢加息了,雖然在預期上面和避險上面得到了支撐,但是在未來加息的情況下,會有很多的資金流入,刷新20年新高是不可避免的。美聯儲宣布加息50個基點,這已經是創下了22年以來的的新高。當前環境之下許多因素對美元呢,雖然是有利的支持,但是它的走勢呢,仍仍然不排除有很多的不利因素影響。人民幣從6.3跌落到6.8,速度也是相當的快,跌勢也是相當的猛在過去是很少見的。
㈣ 美國國債收益率與美元指數什麼關系
美國國債收益率與美元指數的關系總體是呈反比的,具體分解如下:
1、經濟增長時,人們風險意願上升。美國國債收益率上升,美國國債價格下降,表明買美債的人少,投向非美貨幣和風險資產的資金多,美元指數下跌。收益率下降,美國國債價格上升,表明買美債的人多,投向非美貨幣和風險資產的資金少,美元指數上漲。國債收益率與美元指數呈反向關系。
2、經濟衰退時,人們風險意願降低,側重買國債。當美國國債收益率上升,投向非美貨幣和風險資產的資金減少,美元指數上升。美國國債收益率上升,投向非美貨幣和風險資產的資金減少,美元指數上升。當美國國債收益率下降,投向非美貨幣和風險資產的資金增加,美元指數下降。國債收益率與美元指數呈同向關系。
相關延伸:
國債價格總的來說,是隨著國債市場供求狀況的變化而變化的,市場的供求關系對國債價格的變動有著直接的影響。當市場上的國債供過於求時,國債價格下跌,反之,國債價格則上漲。因此,分析國債價格變動的因素,可以從影響國債供求關系的因素中找到答案。影響債券包括目債供求關系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經濟發展狀況。經濟是否景氣,對國債市場行情影響很大。當經濟處於衰退時,市場利率下降,資金紛紛轉向國債投資,國債價格也隨之上升。
2.利率水平。債券是一種典型的利率商品,貨幣市場利率水平的高低與債券價格的漲跌有密切關系。當市場利率上升時,信貸緊縮,投資於國債的資金就減少,於是國債市價下跌。當市場利率下降時,信貸放寬,流入國債市場的資金就增加,需求增加,國債市價上升。國債的價格與市場利率之間的關系成反比,即:利率上升,國債市價下跌;利率下降,國債市價上漲。
3.物價水平。物價的漲跌也會引起國債價格的變動。當物價上漲時,出於保值的考慮,人們會將資金投資於房地產或其他可認為保值的物品,國債供過於求,從而引起國債價格下跌。另外,物價上漲會阻礙經濟的正常發展,這時,中央銀行會採取提高再貼現率等金融控制措施來平抑物價。這樣,隨著利息的上升,國債的收益率也會提高,而國債市價則隨之下降。同樣,在物價下跌時,預計利息下降,使國債的收益率降低,造成國債市價上漲。
4.新發國債的發行量。對市場來說,新發行的國債構成了提拱金融商品的一個要素。如果隨著發行量達到一定程度,金融資產相應增加了,就不會給市場造成壓力。然而,當新發國債的發行量超過一定限度時,就會打破國債市場供求平衡,使國情們格下跌。
5.財政收支狀況。財政在整個年度內,有一直是盈餘的情況,也有出現收不抵支的情況。當出現結余時,財政可以把結余資金存在銀行;當財政處於赤字或短暫性的收不抵支時,可以依靠向社會發行公債而取得收支平衡。前一種情況使國債市價趨漲,後一種情況則使國債市價趨跌。
6.匯率。匯率變動對國債市價行情也有較大影響。當某種外匯升值時,就會吸引投資者購買以該種外匯標值的債券,使債券市價上漲;反之,當某種外匯貶值時,人們則拋出以該種外匯標值債券,債券市價下跌。
7.國債的期限長短。期限長短與票面利率同向變動,它通過影響票面利率直接影響著國債的發行價格。期限長本身就意味著不可測度的風險,只有以較低的價格出售,才能保證投資者有較大的收益。
8.金融政策。隨著金融市場的完善和中央銀行宏觀調控力量的加強,中央銀行的金融政策工具會直接或間接地影響國債市場行情。為調節貨幣供應量,中央銀行於信用擴張時,在市場上拋售債券,債券價格就會下跌;當信用緊縮時,中央銀行又從市場上買進債券,這時債券價格會上漲
㈤ 2022年美元還能漲到7嗎
這是熊貓貝貝的第930篇原創文章:
2022年開啟了第三個月份,俄烏沖突局勢依然處於迷霧博弈,戰爭還在繼續,傷亡還在發生。
整個世界的經濟和金融環境都被戰爭的沖擊籠罩,很多經濟動向和金融表現,也在極端刺激之下,出現了類似於陡然加速的表現。
戰爭是政治的最終的底牌,而所有的政治,說到底,都是要為經濟服務的。
2022年以來,全球貨幣和金融市場中,人民幣走出了過去幾十年都罕見的強勁勢頭:
圖片來源:網路
2021年以來,特別是2022年1月27日以後(就是下圖中那根非常明顯的行情大棒子的時間點,那是一年一度的結匯測算,修正數據的日子)人民幣的匯率,就一路絕塵,完全可以說堅挺走強,漲瘋了。
在岸人民幣匯率走勢(圖片來源:網路)
離岸人民幣匯率走勢(圖片來源:網路)
這樣罕見的貨幣走勢表現背後,揭示了哪些現實的經濟事實?
人民幣後續匯率的走向,又將如何影響中國國內經濟環境和貨幣政策?
不要以為匯率變化和經濟個體沒有關系,實際上,從匯率的變化走向,就能直接影響到每一個人的錢袋子,最直接的,就是對貨幣購買力的影響。
所以,這樣的變化和動態,絕對值得關注和研究,當然,層次帶搏喚類型不一樣,對應的意義也不一樣。
對於普通經濟個體,在中國國內經濟環境中穩定生存,持續發展的群體,要關注的是匯率動向對國內貨幣環境的影響,通脹就加杠桿發展,通縮就現金為王,厚積薄發;
而對於關聯出口貿易,境外投資的群體而言,匯率的變化也是資金價值波動的風險和機遇,看清楚基本面和趨勢,至關重要,這個恐怕不用多說。
這篇文章,就將基於「人民幣持續走強」的行情動態,從全球貨幣環境表現,到國內經濟影響,進行有深度,有態度,有專業的深入分析和研究。
看懂貨幣行情背後,全球資本的選擇邏輯,以及對後續行情走向帶來的風險和機遇,進行趨勢分析。
內容硬核,錯過不再。
以微見著,洞察先機,蠢凱把握趨勢,指導決策。
PS:
文章略長,內容的閱讀需要一定的時間和耐心,並且需要進行思考。
內容不求討好所有讀者,寫作分享也是一個閱讀群體和寫作群體互相選擇的過程。
每個人的認知層次不同,銀拆不做強求,這篇文章的內容不是什麼大路貨,也不是什麼看完能夠帶來輕松愉悅精神滿足的爽文,請結合自身需要和認知需求理性看待。
頭條獨家文章,抄襲搬運必究!
(如果這篇文章在其它資訊平台被看到,不用懷疑,就是抄襲搬運,厚顏無恥)
選擇大於努力,思維決定層次,是任何時代任何環境下的重要規則。
圖片來源:頭條圖庫
1 2020年以來,人民幣超越美元,成為地表最強貨幣?
2020年7月9日,在岸和離岸人民幣兌美元匯率雙雙收復7.0關口,重回「6時代」。
這似乎是一個關鍵節點,而從這一天以後,人民幣在全球貨幣市場就一路走強,表現堪稱堅挺和穩定。
但是看全球貨幣,繞不開的就是具有全球結算地位的硬通貨美元,人民幣走強是事實,但是美元的表現也不差:
美元指數在2021年綜合漲了6.68%。
圖片來源:網路
圖片來源:網路
用結果說話,用數據證明,雖然美國從2020年全球疫情爆發以來採用了無下限的QE超發美元,但是從2021年的全球貨幣表現和指數走勢來看,2021年,持有美元,美元資產,美國股票證券的選擇,肯定是收益跑贏全球絕大多數國家和地區的。
這裡面有個過程,非常真實,大家看一下這兩個階段的美元指數行情變化:
圖片來源:網路
貨幣匯率是能夠最直接反應各國真實貨幣政策的指標,這樣的階段變化說明了什麼問題?
1、2020年疫情爆發以來,美元超發,導致美元貶值,美元指數隨著美元超發效率持續下行;
2、進入2021年,全球主要經濟體開始採用同樣的貨幣寬松對沖美元超發,而且從匯率表現上來看,幾個主要經濟體的國內貨幣超發效率,已經趕超了美元的效率。
3、貨幣主權相對薄弱的發展中國家,新興市場國家,成為美元泛濫的重災區。
但是中國的人民幣,卻是一個例外,人民幣在2021年的匯率表現比美元還兇悍:
在美元漲了6%的基礎上,人民幣兌美元(簡稱人民幣匯率)漲了2.21%!
圖片來源:網路
從此消彼長的匯率關系來說,全球各個國家的貨幣超發總和和效率,趕超了美國的印鈔效率,導致美元走強,而人民幣對美元走強,只能說明一個事實,那就是人民幣在國內的增量,遠遠低於全球貨幣的增量,同時還低於美元的增量。
別人都在膨脹的情況下,中國相當於相對緊縮,注意,不是同步,因為貨幣同步擴張,那麼匯率會相對穩定,人民幣持續上漲,只能說中國國內人民幣的增量,面對美元和全球貨幣通脹的表現,完全可以說得上是原地踏步的情況。
2022年開年至今:
美元指數 繼續上漲1.23%(截止2月28日)
人民幣兌美元又漲了0.8%,人民幣還是比外幣之王美元強!
僅僅從匯率表現來說,毫無疑問的,人民幣當下就是全球貨幣表現最好的貨幣品種,但是結合全球支付貨幣份額來說,這並不是什麼好事:
圖片來源:網路
圖片來源:網路
截止2021年12月,全球支付貨幣比例中,人民幣的佔比只有2.7%,從這個支付比例裡面就能清晰地看出,人民幣的走強,和中國主動選擇貨幣穩健緊縮,不加入全球通脹大潮的直接關系。
當然,這也是2021年中國國內經濟環境明顯「錢緊」的底層邏輯所在。
圖片來源:頭條圖庫
2 中美背離的貨幣政策,為何出現詭異的匯率走勢?
客觀來說,基於中美當前的經濟情況和貨幣政策,美元和人民幣都能雙雙走強,實屬詭異,不同尋常。
一方面,是美國國內通脹,加息預期強烈;
一方面,是中國托舉經濟需求之下,釋放了明顯的寬松信號,降息降准動作頻繁。
這就好比兩個銀行,一個是逐漸加息,一個是逐漸降息,正常的情況下,從存錢的角度去進行理性的選擇,那肯定要選擇加息的銀行,資本逐利嘛。
面對全球最大的兩個經濟體,可以說得上是截然相反,甚至是完全背離的貨幣政策趨勢,雙雙走強的情況,還不詭異?
理論上來說,加息預期強烈的美元,應該強於不斷釋放寬松信號的人民幣,這才合理。
凡有異常,必然有因,出現這種詭異的匯率情況,肯定有對應的現實原因支撐。
美元的表現相對是正常的,考慮到貨幣從增發到流入市場的過程,疊加美元霸權的低位,隨著加息預期的臨近,無論從預期管理還是現實價值來看,全球資本押注美元資產,支持美元走強的邏輯是合理的。
但是人民幣的走強,就不符合貨幣邏輯了,特別是中國國家和金融雙雙釋放寬松信號的背景下,同樣還有國內經濟緊縮需要貨幣刺激的現實需求存在,人民幣還持續走強,那就值得注意了。
其實出現這樣的情況並不復雜,從利益博弈的得利原則來看,一目瞭然:
1、美國雖然加息預期強,但實際上貨幣超發明裡暗裡並沒有停止,全球資本對於美元加息預期管理不感冒,頗有點不見兔子不撒鷹的味道,這就讓美元持續走強,超越人民幣的動力不足;
2、從美國的角度來看,全球通脹可謂是夢寐以求,特別是中國的國內人民幣通脹,對應的人民幣貶值,美元堅挺的情況下,可以順利收割中國出口貿易,從結算裡面賺的盆滿缽滿,然後用強勢貨幣對人民幣資產進行抄底,完成國內通脹的轉移。
從這兩個底層邏輯一看,其實中國的人民幣走強,是中國國家層面的意志體現:通過人民幣流通數量的管控,以及行政手段,遏制人民幣在國內膨脹的效率,主動製造錢緊,對抗美元通過輸入性通脹,實現匯率收割的意圖。
對應到現實,就是美元鷹皮鴿心,加息預期強烈,但是實際放水不止;
而中國是外松內緊,釋放寬松信號,但是對於貨幣管控和流通管理依然嚴格。
美元走強是貨幣環境中的真實情況,全球通脹已成為事實(因為美國國內都通脹了);
人民幣走強是國家意志,對應的依然是國內貨幣緊縮的事實。
圖片來源:頭條圖庫
3 人民幣持續走強,遠遠沒有表面上看的那麼簡單。
經濟市場和參與個體,對於行情的理解和感受,都具有應激性,很多人看到人民幣走強,會直接和俄烏沖突爆發,全球資本扎堆人民幣,把人民幣資產當做避險資產的動向關聯起來。
當然,這不可否認會對人民幣匯率起到支撐和加強的作用,但是人民幣持續走強,並沒有很多人以為的那麼簡單。
金融市場的信息有兩種類型,一種叫做市場信息,專門是寫給市場看,寫給普通群體看的,另一種叫做資本信息,是專門給資本進行分析的。
比如人民幣匯率走強,很多金融機構的分析口徑和說法,什麼中國經濟繼續向好給予人民幣匯率支撐的同時,地緣政治局勢緊張加強了人民幣資產避險屬性,什麼中國經濟基本面穩定,經濟增長強勁等等的宏觀大詞……
這些東西在真正能夠對匯率產生影響的資本面前,完全就是垃圾。
資本對貨幣對應資產的選擇,其實非常簡單粗暴,三個維度,安全,增長,流動性。
用這三個維度來看人民幣資產,才能看懂人民幣走強的內在邏輯,也就是為什麼全球資本要扎堆人民幣資產的根本原因所在。
1、流動性,人民幣資產完全沒有競爭力,因為中國結匯制度的存在,而且這是國家意志,人民幣資產進出限制對於資本而言,沒有任何的優勢。
2、中國的出口優勢紅利窗口期依然持續,中國2021年出口規模33600億美元,同比增長29.9%,外貿企業和製造業把商品出口以後,換回來的是美元,然後結匯,就是拋掉美元,換人民幣,這樣國內市場人民幣需求量大,就會升值。
這才是推動人民幣匯率上升的關鍵。
3、因為疫情和政策,人民幣出海在2021年受到了全面的遏制,出國的外匯需求,大幅縮減,在中國可是不能用美元買東西的,隨著大量手持美元的海外群體和商務迴流,人民幣就走強了。
4、外資長期以來的避險需求。
其實俄烏沖突只是短期內的動向,作為信息頂端的資本,早已開始全球尋找財富和資產避險的地方,客觀來說,2021年美國一系列針對海外資產的吃相太過於難看,從伊拉克存款,到搶劫石油運輸船,再到國內各種資產沒收凍結等等動作,對於全球避險資本來說,完全就是不友好的信號,現實也是這樣,太過於追求眼前利益,就會損傷長遠利潤。
首選對象不靠譜,那麼次選受到熱捧那就成為了必然。即使人民幣資產流動性很差,但是勝在穩定安全,而且收益高於美元資產(中國的國債收益率長期高於美國國債),權衡之下,其實早在俄烏沖突以前,中國的人民幣資產就成為了避險資產。
這種持續存在的避險需求,直接推高了人民幣的匯率。
因為結匯規則的存在,人民幣資產和人民幣在全球經濟環境中屬於一幣難求的情況,結合上面幾個維度的因素綜合下來,就形成了人民幣持續走強,匯率強勁的表現。
圖片來源:頭條圖庫
4 從匯率升降對應的優劣,看清人民幣後續匯率趨勢可能
人民幣匯率漲起來,就漲起來了,其實任何的當下行情,都沒有什麼實際意義,關鍵的是要看後續的匯率走向和趨勢。
基於中國國內經濟發展的需求,請大家思考一下這么一個問題:人民幣匯率是繼續升高好?還是下行貶值好?
這主要看中國經濟對於出口貿易的需求來看,越是依賴進出口貿易的國家和經濟體,對於匯率的漲跌最為關心:
匯率變動對一國進出口貿易有著直接的調節作用。
在一定條件下,通過使本國貨幣對外貶值,從而讓匯率上升,會起到促進出口、限制進口的作用;
反之,本國貨幣對外升值,匯率下降,則起到限制出口、增加進口的作用。
基於這個匯率升降的邏輯,當前人民幣走強,對於出口其實是抑制的,這個做出口貿易的製造業應該深有體會:簽合同的時候按照當時匯率可能是賺錢的,等到交付結算的時候,因為人民幣持續走強,通過結匯以後可能不賺反虧都有可能,尤其是憑借價格優勢,薄利多銷的生產出口廠家,這種情況完全就是非常正常的。
而這就是現實:人民幣繼續走強,不利於中國出口貿易,而當前拉動中國經濟最主要的馬車是什麼?
出口貿易。
這就很尷尬了,而且因為隨著俄羅斯被踢出Swift,俄羅斯切換人民幣結算,人民幣需求會進一步增加。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的強勢還會繼續。中國出口貿易承受的壓力,會越來越大。
從這個角度來看,人民幣持續走強的趨勢,必然難以持續,除非中國不要出口貿易這架經濟馬車。
所以,2022年接下來,國家必然會對人民幣的匯率進行管理,波動調整,整體趨勢往下調整,才符合中國國內經濟的邏輯。
一方面,是後疫情時代各個國家經濟生產已經撐不住,中國的出口可能減弱,如果人民幣繼續升值,那麼會進一步降低中國製造在全球市場的價格競爭力;
一方面,是美聯儲一旦加息落地,全球資本必然加速流向美國,如果人民幣繼續走強,那麼中國國內的貨幣將必然繼續保持緊縮,這對中國的經濟整體運行帶來的壓制效應,過猶不及。
其實國家層面已經提前釋放了警示,那就是各種外匯調整,以及「警惕人民幣匯率波動和暴跌風險」的態度表達。
在中國,國家的話一定要聽,而且要提前聽提前准備。
圖片來源:頭條圖庫
寫在最後: 注重風險,尊重規律,基於當前貨幣匯率走勢的幾個個人觀點分享
當然,匯率波動對國內經濟和貨幣環境造成的影響和沖擊,是有一個過程的,除非是直接和匯率關聯的出口和對外貿易行業,其實對於國內經濟環境中的個體而言,匯率波動變化帶來的,其實是風險和機遇並存的投資機會。
這個機會,就是美元資產和人民幣資產之間的選擇。
原理很簡單,人民幣走強,買美元資產,等到人民幣走弱的時候,美元資產變現,這都不需要考慮資產價值波動,純粹從匯率上就能吃到紅利。
說的簡單,但是實際操作上並不簡單,不確定性太大,一方面是中國國內缺乏境外投資的渠道,國家管制放著,另一方面全球局勢動盪,各種風險對資產價值有波動影響和沖擊威脅。
這不是普通投資者和一般人就能玩的轉的風險投資。沒有能力掌控的機遇,對應的就是無法自救的風險。這是善意的事實陳述。
戰爭都是插曲,沖突都是點綴,真正關鍵的,是要看到貨幣匯率背後,全球經濟和金融體系,正處於一個百年難遇的重塑周期。
匯率是大事,短期的機遇和波動不談,看的是中長期的走勢和影響。
美元霸權和美國優先的全球經濟和金融規則環境沒有發生本質改變以前,任何貨幣過於強勢,都是美元的敵人。
這不符合中國韜光養晦,厚積薄發的穩健風格,而且從現實影響來分析,人民幣持續走強,對於國內資產,金融市場,製造業,都是遏制效應。
這個邏輯給大家分析一下:
匯率走強,國內貨幣必然緊縮,資產價格承壓(房價下跌),金融市場缺乏活水(存量搏殺收割),然後製造業利潤被匯率擠壓,失去價格競爭優勢。
而這種情況,會隨著短期人民幣強勢而持續,這就是匯率的力量,比起政策表達,還有貨幣管理手段來說,更為直接和明顯。
文章的最後,談幾點個人的觀點和分析:
1、人民幣被當做避險資產,出於中國國家貨幣信用和對全球資本和儲蓄的吸引需求來說,就對匯率穩定有了現實的要求,而這樣的要求,短期內一定會得到延續。
短期內,人民幣繼續走強,是可以預見的。
2、基於人民幣對外走強的短期預判,國內經濟環境中錢緊的現實情況很難得到高效率緩解,即使全面放開,有一個很關鍵的就是美聯儲加息落地,已經對全球貨幣環境的沖擊和影響確定以後,才能實現。
在美聯儲的加息沒有落地,美元緊縮和美債縮表沒有正式啟動以前,盲目押注匯率漲跌,風險不可控。
3、對於國內資產和金融市場,短期的漲跌不用在意,特別是匯率走強的大背景之下,國家從市場抽水或放水平衡匯率是必然,而這樣的抽放水對於行情的影響絕對大於基本面和經濟實體的影響,所以短期內的波動,特別是核心城市的房價,其實沒有多大的意義。
4、人民幣,在沒有取得全球結算貨幣佔比的一席之地以前,走強並不是好事,這是一種微妙的平衡狀態下,受到擠壓的特殊表現,不具備長期參考意義。
特別是要警惕一些外行和浮躁輿論的鼓噪和喧囂。
大概就這些吧,沒有任何投資的建議,一國匯率,關聯貨幣內外,決定經濟環境和發展動力,不同層次的群體,在這樣一篇客觀理性的文章中,能夠獲得的東西和內容也是不一樣的,這個沒辦法強求。
最後給大家分享一個很有意思的觀點,那就是關於貨幣和國家地位的對比。
中國明代,鄭和七下西洋,用泥土燒制的瓷器,換回了全世界的真金白銀財富,也讓CHINA成為了現代中國的名稱,毫無疑問,用土當做貨幣,全世界買買買,這就是中國的國力巔峰和地位的體現。
現代社會,美國用紙印刷出來的美元,全世界買買買,用紙換回來全世界的勞動成果和財富,這就是美國的當今的全球地位體現。
人民幣強於美元,不止於匯率,更要是能走出國門,讓全世界都接受,這才是關鍵。
當實力和地位都沒有達到可以駕馭掌控財富的時候,往往不是幸運,反而容易招災。
君子無罪,懷璧其罪,不就是這個意思嗎?
拒絕盲目得意麻醉,理性看待風險局勢。謹以此文,和所有中國同胞們,共勉。
圖片來源:頭條圖庫
(根據國家有關部門的最新規定,本文內容和意見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關於置業,投資等行為的明確建議,入市風險自擔。)
以上正文,來自@熊貓貝貝小可愛
交個敢說真話,會說實話,善於觀察的年輕人朋友,可好?
原創寫作分享不易,如果覺得文章不錯,歡迎轉發點贊。關注本人
實力原創,頭條獨家,如有抄襲搬運侵權行為,必究!
有問題歡迎留言,再不行就私信也行,文明交流,有問必答,謝謝各位。
㈥ 美元指數的漲跌跟中國股市有什麼聯系
美元作為世界上最具有影響力的貨幣,對世界各地的商品甚至股市都有一定的影響,美元指數漲跌對中國指數的影響有如下:
美元指數上漲: 說明美元升值,而世界上大多數的大宗商品都是以美元計價,此時美元相對應的產品價格就會下跌,那麼以大宗商品為主營業務的上市公司股價就可能下跌。 美元指數下跌: 說明美元貶值,那麼以美元為標的的大宗商品就會上漲,此時這些股票就最容易被炒作。大宗商品是指不零售的商品,這些商品都是經過大批量買賣的,大宗商品主要包括農副產品、金屬產品、能源產品、化工四大類。
美元目前仍然是全球貨幣霸主,其世界霸主地位短期內是如何力量無法撼動的!因此美元指數的波動可以影響全世界任何以美元計價的大宗商品、股票、債券等金融市場的所有投資品種,直接或間接影響全球市場!對A股而言,美元指數走勢的影響也是顯而易見的,主要有以下幾點:1、人民幣匯率對中國股市影響較強,而A股對人民幣匯率影響較弱,所以股市往往要滯後於匯市,也就是說美元指數經常會超前於A股指數。 2、從歷史經驗可以看出,美元指數與A股指數存在著負相關性!這點對A股投資者非常有用。 3、 美元指數的走勢與上證指數,不但聯動,還有因果關系。美元指數的趨勢,對判斷金融地產和製造業以及有大量資源進口和投資業務的上市公司價格趨勢,有著明顯的指導意義。它同時在短期對有色金屬等行業上市公司,也有直接的影響。 4、美元指數的漲跌,可以影響游資進出中國的規模、速度和方向。游資進入國內後,比較關注金融和地產等,跟人民幣價格密切相關的。
個人建議:對於A股投資者來說,了解到美元指數與A股具有負相關性就足夠了,而這負相關性,是由美元注導的,簡而言之,美元指數對A股影響較大,而A股走勢對美元指數影響較小!
㈦ 未來三個月債券會漲嗎
未來3~6個月,債券市場大概率呈現小幅度震盪、逐漸穩定的趨勢,債券市場信心短期內可能難以恢復,但是仍然具有一定的投資機會。
近期,我國債券市場出現明顯波動。11月14日,反映債券價格的「中債總凈價指數」單日下跌0.62%,為2017年以來的最大單日跌幅,並在隨後的一周時間里,債券市場出現一波快速下跌。Wind數據顯示,截至11月21日,在過去一周的時間內,包括短期純債基金和中長期純債基金在內的可統計的2983隻基金產品中,有2632隻份額凈值出現了下跌,佔比8.23%,平均跌幅達4.16%。銀行凈值化管理的理財產品中自成立以來至11月21日有4059隻跌破凈值,佔比11.78%;甚至在11月型豎模21日前一周時間內,有19396隻凈值化理財產品出現負收益,平均虧損0.42%,佔比攀升至56.29%。
債券市場波動的原因
具體來看,本輪債券市場劇烈波動主要由以下五個因素驅動:
1.理財產品的凈值化管理加劇了客戶對於市場波動的敏感性。
2018年4月27日,中國人民銀行、銀保監會、證監卜緩會和外匯局聯合印發《關於規範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即「資管新規」。2022年,資管新規過渡期結束,開始正式實施,銀行理財產品全面進入凈值化階段。
雖然股票市場同樣凈值化管理,但是股票數量巨大,多樣化程度高,這導致股票市場結構復雜多樣,給予股票投資經理充分的定價空間。然而,債券市場卻不是這樣,表面上看起來有長債、短債和利率債、信用債等差異,但本質上的核心點仍然是無風險利率的走勢。這導致了債市定價權的天然分配情況為:經理小,客戶大。先天不足,加上後天削弱,使得債券價格主要反映央行流動性投放和居民、企業的流動性偏好。因此,當客戶出現「贖回浪潮」時,債券產品價格會受到較大影響。
截至2022年6月,以銀行理財子公司為主的一些大型資管機構的底層資產配置以債券類為主,近67.48%的資金配置到債券市場,其中信用債佔比48.07%且以高等級信用債為主;14.58%的資金配置到同業存單市場,其中利率債佔比5.19%。一旦市場出現下跌趨勢,必然會引起「贖回踩踏」現象,且短期債券、高等級信用債券、同業存單的價格波動將更加劇烈。
2.流動性投放穩健,市場流動性偏好上升。
11月15日,央行開展8500億元MLF(中期借貸便利)和1720億元逆回購操作,中標利率與上期相同。雖然此次MLF沒有降息,且縮量續做,但是11月份以來,央行已經通過PSL(抵押補充貸款)、科創再貸款等工具累計投放中長期流動性3200億元,完全可以覆蓋此輪一萬億元的MLF到期。可以看出,央行將維持穩健的貨幣政策,嚴格控制貨幣供給投放。
此前,我國住戶活期存款佔比呈現持續下降趨勢,主要配置到銀行理財產品、定期存款或者債券。隨著我國經濟形勢轉好,居民端流動性需求上升,逐漸將定期存款轉化成活期存款,導致理財端產品贖回。此外,銀行理財端產品凈值下降,引發投資者恐慌,二者形成一種「負反饋」機制,放大理財產品負債端的不穩定,加劇贖回。
3.人民幣匯率貶值壓力使得利率下行受限。
2022年美國與中國的利差顯著上升,給人民幣匯率帶來貶值壓力。4月22日,中美利差由負轉正,並快速沖到3個百分點以上,創出近十多年的新高。按照最高收盤價7.32計算,今年以來人民幣對美元的最大貶值幅度已達 15.9%。最近一輪貶值開始於8月15日,從6.73一直攀升到11月3日的最高點7.32。截至11月21日,人民幣匯率反彈至7.1630。
考慮到美國本次通貨膨脹主要由需求側引起,持續時間較長,調整速度較慢。美聯儲的加息仍未結束,未來聯邦基金利率仍有上漲空間,人民幣依舊面臨一定的貶值壓力。在美國加息、海外利率走高的背景下,如果國內利率進一步下調,強化降息預期,人民幣匯率很可能會承受更大壓力。因此在人民幣貶值壓力較大的時候,央行利率下調空間受限,對債券資產價格波動帶來不利因素。
此外,隨著美聯儲持續加息帶來的通脹預期下降,市場主體預期美聯儲加息步伐或有所放緩,全球風險偏好上升,股票市場回暖,「股債蹺蹺板」效應導致債券市場價格下跌,資金流出。
4.經濟前景改善提升風險偏好。
目前,我國未來經濟形勢預期的變化是影響債券市場更為重要的因素。前文所述的理財產品「贖回浪潮」、人民幣匯率變化最終都要著眼於經濟發展狀況。
從花旗中國經濟意外指數來看,我國的經濟發展走勢要明纖基顯好於市場預期。對利率變動起到正向作用,不利於債券資產價值上漲。
具體來看,首先是「防疫二十條」的發布,國家進一步優化疫情防控工作,不再判定次密接,對密接管理也從「7+3」弱化為「5+3」。這說明我國的防疫工作追求更加科學精準並有所放鬆,促使由於封控而導致的經濟停滯的市場預期減弱。其次是「地產十六條」的發布,強調「要保持房地產融資平穩有序」「積極做好『保交樓』金融服務」「加大住房租賃金融支持力度」等16條具體措施,有助於緩解房企的項目交付和資金壓力,促使2021年下半年以來房地產下行的預期減弱。這兩個基本面利空因素對債券市場造成一定沖擊,催化債券資產價值下跌。
5.債券市場去杠桿。
債券市場投資者可以以低利率回購借入短期資金,再買入較高收益率的長期債券,賺取期限錯配的利差,從而在債券市場加杠桿提高收益。
從銀行間市場日均回購成交量與債券市值的比值可以看出,當前債券市場的杠桿率與2016年上半年處於同一歷史高位水平。說明債券市場的杠桿風險值得中央銀行關注,而在2016年下半年,央行推升短期利率對債券市場進行了去杠桿操作,這無疑可以復制到當前債券市場波動情形中。央行一旦開始去杠桿,告誡債券市場不要搞資金空轉,通過期限錯配利差套利的投資者利潤空間會迅速縮小,促進其出售債券來償還短期資金。因此債券價格會大幅下降,並且短期利率會大幅上升,債券市場杠桿最終下降。
債券市場前景展望
未來3~6個月,債券市場大概率呈現小幅度震盪、逐漸穩定的趨勢,債券市場信心短期內可能難以恢復,但是仍然具有一定的投資機會。銀行理財等資管機構需要跟蹤宏觀經濟變化,優化資產配置結構,合理提高流動性資產的佔比,來應對流動性沖擊。
1.債券市場杠桿步入正軌。
11月開始,DR007利率甚至要低於央行的7天逆回購利率,銀行間市場的流動性過度寬裕,導致投資者傾向於借入短期低利率資金,拉長久期,債券市場的杠桿率急劇上升。而在近期的央行去杠桿操作後,DR007利率和央行的逆回購利率回到過去正常的區間范圍。相信央行去杠桿已進入尾聲,債券市場杠桿回歸正軌,債券資產價格在短期波動後可以逐漸穩定下來。
2.美國貨幣緊縮預期降溫,市場情緒回暖。
美國通貨膨脹以及美聯儲加息的市場預期有所下降,美元指數回落到106左右,人民幣貶值壓力減小。央行上浮利率維持匯率穩定的動力下降。此外,國內疫情又開始出現反復的跡象,再次加劇了經濟形勢的不確定性,影響市場投資者的情緒。因此短期利率不具有繼續上升的匯率驅動因素。
3.謹慎樂觀、未雨綢繆的政策態度。
在第三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央行指出「三季度我國經濟明顯回升,總體呈現恢復向好發展態勢」「我國構建新發展格局的要素條件較為充足,有效需求的恢復勢頭日益明顯,經濟韌性強、潛力大、活力足,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警惕未來通脹反彈壓力」。可以預見,第四季度央行將採取謹慎穩健的態度,對通貨膨脹的關注程度上升,不會超發貨幣,不搞「大水漫灌」。債券市場穩定後也難以恢復到今年上半年的狀態。
4.中長期相互配合的財政、貨幣政策。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要加強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協調配合」。視野放到2023年,我國的經濟將以溫和的速度開始逐漸回溫,而運用擴張的財政政策來刺激經濟,擴大需求,是一種常見的政策手段,而這也同樣需要貨幣政策工具進行總量上、結構上的配合調節。因此2023年貨幣政策不會持續性收緊,而是會稍微寬松,維持一個合理的低利率水平促進財政政策工具更好地發揮作用,從而刺激經濟穩步發展。債券市場在2023年有希望進一步回暖,但是否能恢復如初仍需持續關注。
(譚小芬系中央財經大學金融學院教授,何嘉宇系中央財經大學金融學院碩士研究生。本文得到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負利率時代金融系統性風險的識別和防範研究」的資助)
㈧ 美債收益率和美元指數的關系
美元指數和美債收益率是呈現著負相關關系:
1、美債收益率上漲,說明美債價格上漲,市場上的資金就會更願意存到債券市場,就會從股市將資金退出,而資金退出後,美元指數就橘桐宏會跟隨下跌。
2、美國十年期國債利率下降,說明目前市場上資金短缺,美聯儲就可能通過購買國債向市場上投放資金,市場上資金變多成本就會減少,但由於國債利率是固定的,因此就會降低美債收益率。美債收益率降低,人們就更願意去買股票,所以會推高美元指數。
美元指數來衡量美元的強弱程度,從而間接反映美國的出口競爭能力和進口成本的變動情況。
(8)高收益美元債券指數股票行情擴展閱讀:
美元指數(US Dollar Index®,即USDX),是綜合反映美元在國際外匯市場的匯率情況的指標,用來衡量美元對一攬子貨幣的匯率變化程度。
它通過計算美元和對選定的一攬子貨幣的綜合的變化率,來衡量美元的強弱程度,從而間接反映美國的出口競爭能力和進口成本的變動情況。
美元指數並非來自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或是芝加哥商業交易所(CME),而是出自紐約棉花交易所 (NYCE)。紐約棉花交易所建立於1870年,初期由一群棉花圓冊商人及中介商所組成,是紐約最古老的商品交易所,也是全球最重要的棉花期貨與期權交易所。
在1985年,紐約棉花交易所成立了金融部門,正式進軍全球金融商品市場,首先推出的便是輪枯美元指數期貨。
美元指數最初由紐約棉花交易所 (NYCE)發布。
1998年,紐約棉花交易所和咖啡、糖、可可交易所(Coffee Sugar Cocoa Exchange)合並成立紐約期貨交易所(The New York Board of Trade,NYBOT)。
2006年9月,紐約期貨交易所並入美國洲際交易所(Intercontinental Exchange,ICE),成為其下屬的一個部門。美元指數期貨在美國洲際交易所交易。該交易所負責發布美元指數及美指期貨價格的實時數據。
美元指數的實時數據(即ICE美元指數期貨所對應的現貨價格)由路透社根據構成美元指數的各成分貨幣的即時匯率每隔約15秒更新一次。
計算時使用路透社統計的該貨幣的最高買入價和賣出價的平均值。計算結果傳給美國洲際交易所,再由交易所分發給各數據提供商。
基準利率:
在一般情況下,美國利率下跌,美元的走勢就疲軟;美國利率上升,美元走勢偏好。20世紀80年代前半期,美國在存在著大量的貿易逆差和巨額的財政赤字的情況下,美元依然堅挺,就是美國實行高利率政策,促使大量資本從日本和西歐流入美國的結果。美元的走勢,受利率因素的影響很大。
如果一國的利率水平高於其他國家,就會吸引大量的資本流入,本國資金流出減少,導致國際市場上搶購這種貨幣;同時資本賬戶收支得到改善,本國貨幣匯價得到提高。
反之,如果一國松動信貸時,利率下降,如果利率水平低於其他國家,則會造成資本大量流出,外國資本流入減少,資本賬戶收支惡化,同時外匯交易市場上就會拋售這種貨幣,引起匯率下跌。
貼現率:
貼現率,是商業銀行因儲備金等緊急情況向Fed申請貸款,Fed收取的利率。盡管這是個象徵性的利率指標,但是其變化也會表達強烈的政策信號。貼現率一般都小於聯邦資金利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