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禁化武辦是什麼
禁止化學武器辦公室
按照中央政治局「八項規定」要求,本次會議議程從簡,多項內容合而為一,既是履約工作會議,又是培訓和專題研討會。會議由國家禁化武辦監管核查處聶建軍處長主持,工信部原材料工業司副司長張衛作了主題工作報告。張副司長首先總結了今年全國履約工作取得的主要成績:一是順利完成了27次國際核查和1次國家核查;二是開展了生產特別許可申報和考核工作;三是研究制定了第二類監控化學品經營和使用的管理辦法;四是加強了監控化學品進出口防擴散監管;五是加強了對新改擴建監控化學品生產設施的審批工作;六是多次組織團組參加國際交流。之後指出了履約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一是面對國際禁化武組織履約工作重心轉型到對民用設施的核查和即將啟動的質疑性核查的實際,一些企業基礎薄弱,管理不到位,履約工作開展不利;二是一些企業負責人仍然心存僥幸,消極對待,認為不會被核查;三是一些二類企業不宣布、三類裝置建設未經審批,未經生產特別許可而生產;四是違規出口,防擴散形勢依然嚴峻;五是對監控化學品的安全管理存在較大隱患。最後張副司長對2013年的履約工作提出了要求:一是進一步加強宣傳與培訓,努力提高履約意識與責任感,開通國家禁化武辦履約專網,並在北京化工大學開設禁化武履約選修課;二是准確細致做好年度數據宣布工作;三是認真編制好預案,做好接待國際核查和國家核查工作;四是加強對第二類監控化學品的監管,做好進出口和防擴散工作;五是開展好生產特別許可的申報考核工作;六是加強國內國際的學習交流工作。
外交部軍控司屈光洲處長通報了國際國內履約形勢及日遺化武銷毀情況。截止目前我國17個省市70多處發現日遺化武100多噸約200萬件,分布在地下、河流和海灘,多年來給中國造成極大的人員、環境和財產損失。目前,除南京周邊已銷毀3.5萬多件外,其餘地區仍進展緩慢。由於銷毀化武工作技術復雜,投資巨大,經中日兩國政府協商,同意日本將原定於今年完成的銷毀工作推遲到2022年全部完成。我們做好履約工作就是以實際行動對日本政府形成持續壓力,促使其盡快完成銷毀工作,也是對國家外交政治的有力支持。
⑵ 天風證券徐彪:A股正處在第五輪周期的絕望階段
摘要
1、根據業績和估值的趨勢,一輪完整的股市周期分為「絕望→希望→增長→樂觀」四個階段。其中,希望和樂觀階段受估值驅動,股票市場漲幅較大;增長階段的上漲主要受盈利驅動,但漲幅相對小;絕望階段由於估值、業績雙殺,股票市場也基本處於下行期。
2、從A股歷史看,並非每個周期都會經歷完整的四個階段。
3、目前A股剛經歷完第四次周期的增長階段,切換至第五輪周期的絕望階段。
4、當前看,因為經濟下行、估值大概率未到達底部、業績增速在下半年也有可能進一步回落,A股能否結束絕望階段而切換到下一個希望階段仍需進一步等待更有力的催化劑來促成。
本文期望通過根據市場估值和盈利變動的組合對A股市場的運行周期進行劃分和研究,並將其置於經濟和金融周期背景下做更進一步的思考。
他山之石:股市周期框架解析
高盛高華證券曾在2009年對股票市場周期進行系統性分析拆解,根據其股市周期框架,業績的增長和股價的表現會在整個股市周期內發生系統性的變化。然而,盡管業績的增長是決定股市長期表現的動力之源,但在短期內,大部分業績增長發生時股價並沒有被完全兌現,而是在投資者給予正確預期,以及樂觀看待未來增長的階段得以被兌現。為證實該理論,高盛統計1973年以來歐洲、美國股票市場的指數漲跌、盈利增長和市盈率變化數據,並根據實際利潤增長和市盈率變化(反應投資者的預期)對指數價格變化的影響程度,將一個完整的股市周期劃分為 絕望、希望、增長和樂觀 四個階段:
絕望階段: 這一階段是指數從高峰走向低谷的時期,其變化主要由市盈率收縮所驅動,因為市場中的投資者會對日益惡化的宏觀經濟環境以及該環境下將導致的未來企業盈利下降作出相應的預期和反應。從統計數據來看,絕望階段的股票投資回報率為四個階段最差,僅為-24.9%,同時企業盈利增長較差,其平均增速為-7.3%。該階段產出缺口往往會擴大,PPI-CPI剪刀差同比逐漸下降至為負,國債收益率傾向於上升或整體維持高位。
希望階段: 這一階段持續時間通常較短(平均10個月),在希望階段,投資者通常預期宏觀經濟和企業盈利的增長即將降至谷底,增長階段很快就要到來。因此,該階段內,市盈率成倍數擴張進而使指數從低谷反彈。希望階段股票資產的投資回報率最高,達51.2%,但企業的實際盈利增長不佳,僅為0.7%。該階段實際經濟指標通常為最差水平,但對未來經濟的預期有所改善,帶動產出缺口走出底部,PPI-CPI逐漸由負轉正,國債收益率下降。
增長階段: 增長階段持續時間通常較長(平均為33個月),在這一階段,股票資產產生的收益回報主要由上市公司的盈利增長所驅動,而這一階段結束的標志,往往是投資者對經濟前景的預期好於企業實際的業績增長,在數據上體現為市盈率擴張的速度快於盈利增長的速度。統計數據顯示,該階段內股票投資回報率僅為10.9%,在四個階段內相對較低;上市公司盈利增速達22.5%,為四個階段內增速最高。從經濟指標上看,產出缺口急劇上升,PPI-CPI持續攀升至高位,國債收益率繼續下降。
樂觀階段: 該階段是股市周期的最後一個階段,在樂觀階段中,投資者會過度樂觀地看待未來業績增長所帶來的回報,因此,階段內股價增長更多被市盈率所驅動而實際業績增長比較低。數據同樣驗證了這一規律——在樂觀階段,股票資產的投資回報率達27.1%,為四個階段中第二;盈利增長則較為疲軟,階段內的平均盈利增速僅為2.3%。同時,PPI-CPI也逐步下行,國債收益率走勢平穩。
對標A股:我國股市周期
輪動基本符合理論框架
根據這一框架,我們 從萬得全A指數出發,分別計算其指數年化漲跌幅、市盈率年化漲跌幅、以及業績(以EPS計量,即(指數總市值/總股本)/市盈率)年化增速 ,作為A股投資回報率、市盈率和盈利變化的計量指標,以2001年6月A股從高點回落時為第一輪周期的起點,將這之後A股市場的數據進行梳理分析。
1、不同:A股股市周期可能存在階段的跳躍
從我們的統計結果來看,2001年6月至今,A股市場已經歷四輪股市周期,分別為: 2001至2007年的第一輪周期,2007至2011年的第二輪周期,2011至2015年的第三輪周期,2015至2018年的第四輪周期 ,目前,市場或已邁過第四輪周期並過渡至第五輪周期第一階段。
進一步根據指數、估值和業績的走勢來劃分周期中的每一個階段,從劃分結果看, 並非每一輪周期都完整經歷了「絕望→希望→增長→樂觀」這四個階段的輪動,中途可能存在階段的跳躍 ,比如,在2007到2011年的第二輪周期中,A股極有可能跳過了樂觀階段而直接過渡到第三輪周期的絕望階段,而近半年來股市的走勢也存在類似情況,第四輪周期也極有可能跳過樂觀階段而直接進入新一輪周期之中,這與海外市場具有明顯不同。
2、相同:階段特徵與海外市場或有出入,但基本符合理論框架
而從各階段的表現看,A股的股價、業績和估值的表現基本符合股市周期的理論框架。下圖是我們基於前四輪周期計算的每個階段的持續時間、平均年化投資回報率以及投資回報在市盈率增長和業績增長之間的分配情況(市盈率和業績各自的年化增速)。可以看到:
1、在A股市場中,最高股市投資回報率發生在樂觀階段,其次為希望階段、增長階段,最後是絕望階段。 其中,年化投資回報率在樂觀階段高達173.2%,遠高於希望階段的25.9%。這與高盛統計的歐洲市場的數據結論,即「希望>樂觀>增長>成長」有一定出入。從持續時間來看,A股市場絕望、希望、增長和樂觀階段分別是11個月、8個月、20個月和22個月,與高盛統計的「增長>絕望>樂觀>希望」也有所出入。
2、盈利和市場預期上,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結論: 1)與高盛的統計結果不同, A股市場在絕望階段其企業盈利並非完全負增長 ,根據我們統計的四輪股市周期的均值來看,絕望階段平均年化業績增速為2.6%, A股企業盈利基本為低位數增長; 2)盈利的快速增長基本發生在增長階段,部分增長處於樂觀階段 ,從數據可以看到,增長階段的平均年化業績增速達到28.8%,為四個階段之最,樂觀階段次之; 3)市場會在希望階段提前支付對增長階段盈利大幅增長的預期 ,希望階段平均年化市盈率增速為53.2%,遠高於增長階段的-20.5%,而業績變動方向相反,同時這一點從幾輪股市周期中增長階段投資回報率基本為負增長或微增長態勢(-2.4%)反而在前面的希望階段股市投資回報率取得較高正增長(25.9%)也可以看出。而A股市場盈利與市場預期在不同階段的表現,恰好反應出與海外市場不一樣的特徵,A股投資者散戶較多,易受羊群效應的影響,往往會對某些信息造成過度反應。
接下來我們逐一分析每一輪周期以及周期中三大核心變數的變化情況:
3、歷次股市周期回顧
1、第一輪周期:2001-2007年
2001年6月至2007年10月是我們所確定的第一輪股市周期。
由於2006至2007年牛市行情下,指數大幅上漲,因此周期中指數的波動幅度相對較大,而在2006年以前,整個股市的走勢則相對較平緩。
這一輪股市周期開始於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之後我國經濟經歷的一輪經濟困難時期,在這段時間內,國內宏觀經濟環境基本處於經濟增長回落、通縮風險高企、國有企業經營困難的狀態,股票市場表現一定程度上受到影響。而隨著2002年之後國內需求的升溫,GDP增速快速回升,企業盈利轉為樂觀,A股市場也在這一階段迎來了2007年的一輪牛市。
數據上看,這一輪周期中各階段萬得全A指數的漲跌幅分別為-35.12%、-12.10%、-33.21%和477.30%,樂觀階段錄得明顯上漲;四個階段估值調整幅度分別為絕望階段下跌43.07%、希望階段上漲42.77%、增長階段下跌69.98%、樂觀階段上漲154.03%,業績在四個階段調整幅度分別為2.93%、-40.30%、124.96%和39.95%。
本輪周期共持續77個月,其中,增長和樂觀階段持續時間較長,分別為27個月和31個月,其餘兩個階段則持續時間相對較短。此輪周期中,樂觀階段投資回報率的大幅上漲為整個周期內指數的上行貢獻了主要力量,並且在這一階段,市盈率和業績均錄得大幅上漲。需注意的是,希望階段和增長階段的指數投資回報率在這一輪周期中均為負增長,拆解來看,分別為業績和市盈率在各自階段內大幅下降所形成的拖累。
2、第二輪周期:2007-2012年
第二輪股市周期始於2007年11月,至2012年1月截止,共經歷絕望、希望、增長三個階段。
此輪周期的初期,受08年全球金融危機影響,投資者對經濟前景的預期較為悲觀,反應到股市上可以看到,07年11月到08年10月這一段時間,盡管企業盈利並未大幅下降,但整個股指仍一路下探到底部,即為絕望階段。這一階段中,萬得全A收益率為-62.74%,其中估值下調69.6%,業績上漲17.41%。
2008年底,「四萬億」投資計劃出台托底經濟,使投資者對國內宏觀經濟和企業盈利的信心逐漸恢復,股票市場也迎來一輪上升期,可以看到,在經濟修復的前期,即周期中的希望階段,即使企業盈利增速為負,但出於對後續經濟逐步企穩的預期,股市投資回報率仍以較高增速增長。這一階段,萬得全A指數上漲62.42%,這一階段估值上漲104.01%,業績下跌30.56%。
隨著經濟的復甦,A股市場很快進入到增長階段,由於此輪復甦是擴張政策帶動的經濟增長,一方面貨幣超發帶來了流動性過剩,國內通脹壓力較大,企業盈利在這一階段內快速增長,另一方面市場對此輪經濟復甦顯得信心不足,股市估值呈明顯下行趨勢,因而指數並沒有出現明顯的上漲。該階段內,萬得全A收益率為0.22%,其中估值下調53.91%,對股市整體表現形成一定拖累,業績上漲83.47%。
整個第二輪周期共持續48個月,其中增長階段被分配較多時間,共26個月,其餘兩個階段持續時間相對較短。
需注意的是,本輪周期的絕望階段,上市公司的業績實現了較高的正增長,而我們知道,08年的這一輪經濟衰退主要由海外金融危機傳導至國內所致,國內經濟在對經濟危機的反應上存在一定的滯後性,在此之前,國內通脹壓力高企,並一直延續至該時間段內。因此,該階段內企業盈利的上行主要來自於通脹所帶來的物價的上漲,而非企業基本面的改善。
3、第三輪周期:2012-2015年
2012年,海外環境惡化疊加國內工業企業庫存進入蕭條期,我國經濟開始降速換擋,GDP增速從2011年的9.3%下降到7.8%。在此環境下,A股市場也迅速從前一輪周期的增長階段直接進入絕望階段,該階段內,萬得全A指數下跌15.62%,估值和業績分別下跌12.82%和6.68%。
2012年下半年,通過投入「鐵公基」項目、降准等擴張性政策拉動經濟增長,宏觀經濟環境和股票市場均迎來新一輪曙光,股市周期也進入到希望階段,但從數據上看,本次希望階段僅持續3個月時間(2012年12月至2013年3月)便迅速切入到增長階段。在希望階段,萬得全A指數漲6.42%,估值為其增長作出主要貢獻,期間上漲5.84%,業績則下跌0.35%。到增長階段,指數收益率為0.64%,其中市盈率下跌15.39%,業績上漲9.46%。
進入到本輪周期的樂觀階段(即2014年)之後,國內經濟實際下行壓力較大,但同時由於貨幣環境較寬松,大量資金無法從實體經濟中獲得滿意的回報,開始在金融市場輪動。這一階段,企業盈利增速相對放緩,而股票指數則在杠桿加持下一路漲至歷史最高位。該階段萬得全A指數收益率高達175.18%,其中估值上漲138.95%,業績上漲15.16%。
本輪周期共持續43個月,其中希望階段持續時間較短,其餘三個階段持續時長基本相同。與第一輪周期類似,樂觀階段在整個周期中漲幅最大,其餘時間段內指數的走勢則比較平穩。與另外三輪周期不同點在於,由於物價久高不下,本輪周期中政府採取了「一手穩物價,一手振經濟」的結構性經濟政策,因此即使在嚴控措施下物價仍然堅挺,但由於沒有進一步上漲空間,企業業績的走勢也相對更平緩,即使處於增長階段,其業績的年化增速也僅為8.11。
4、第四輪周期:2015-2018年
第四輪周期開始於2015年6月,於2018年上半年截止。
2015年6月在股市強力去杠桿的政策作用下出現了股災,A股經歷了1990年以來最大規模的斷崖式下跌並開始了長達半年的深度調整,市場估值水平快速下行,與此同時,隨著經濟持續通縮,工業企業盈利增速下行擴散到萬得全A指數,盈利開始呈下行趨勢。這一過程持續至2016年2月,就是所謂的絕望階段。在該階段,萬得全A收益率為-38.05%,估值和業績分別下降33.85%和4.02%。
2015年年底開始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市場帶來了希望,當然監管層在股災後強力維穩也是市場信心恢復的重要原因。從2016年3月到2016年11月,市場進入希望階段。在這一階段,萬得全A上漲12.11%,其中估值上漲13.60%,業績下降6.59%。
2016年11月之後,股市進入到我們定義的增長階段,企業盈利也迎來好轉。這一階段內,萬得全A上漲6.81%,其中估值在這一階段下跌18.97%,業績上漲19.77%。
第四輪周期共持續32個月,其中增長階段持續14個月,絕望和希望階段分別持續9個月。本輪周期的絕望階段,由於估值和企業盈利「雙殺」,股市年化投資回報率取得較大幅度負增長;而到了希望階段,隨著投資者預期的好轉,市盈率轉向正向增長,股市投資回報率轉負為正。從目前增長階段的情況來看,企業盈利已度過絕望階段和希望階段持續下行,重回增長軌道,但受制於估值中樞的下調,階段內指數走勢仍比較平穩。
股市周期各階段宏觀
經濟指標如何變動?
高盛高華的理論框架進一步將股票市場周期的四個階段與宏觀經濟周期進行了系統性比對,其以 產出缺口、失業率、ISM、PMI、債券收益率、股票市場波動率和股市風險溢價 等指標衡量宏觀經濟環境的變動,同時對比相同時間段內股市周期變動情況,用以更加明確股市周期在從一個階段過渡到另一個階段的過程中,宏觀經濟大環境的變化情況。
我們參考這一框架,選取 國內產出缺口、CPI-PPI、債券收益率、投資者預期回報率等指標 來衡量國內宏觀經濟,並與前面我們總結的四輪股市周期的情況進行比對。
1、產出缺口與股市周期
產出缺口( 產出缺口=實際GDP-潛在GDP )測度的是真實的經濟變數圍繞潛在水平的變動情況。由於潛在GDP往往提前反映了人們對未來經濟的預期,因此理論上講,當人們預期到經濟好轉時,產出缺口下降,反之則上升。
對應到股市周期的各階段: 1)絕望階段前期,市場對經濟的預期普遍悲觀,產出缺口往往會擴大;而後期向希望階段過渡過程中,市場的悲觀情緒不斷被緩和但實際經濟情況尚未明顯好轉,產出缺口由此收窄。2)希望階段的實際經濟指標通常為最差水平,但人們始終存在對未來經濟改善的預期,產出缺口將繼續下降。但到該階段即將結束時,宏觀經濟逐步向好,屆時產出缺口將逐漸走出谷底。3)增長階段實際經濟的增長超過潛在水平,產出缺口將急劇上升。4)樂觀階段是實際經濟水平達到峰值的一個階段,這個階段中,無論是實際GDP增長還是潛在GDP預期都相對強勁,因此產出缺口的變動並無明顯規律。
為驗證此結論,我們用HP濾波法測算國內潛在GDP水平,並基於此計算產出缺口。從實際測算的結果來看,第一輪周期和第三輪周期的增長階段(2003年2月至2005年7月、2009年9月至2014年4月)這兩個階段中,產出缺口呈下降或區間震盪態勢,與我們的預期結論不符,而在其餘各階段,其走勢基本與預期結果基本一致。而2003Q1至2005Q2期間,我國實際GDP增速在10-11%左右高位震盪,而2010年以來,我國經濟開啟增速換擋模式,因此這兩個時間段內,產出缺口的數據結論可能會受到影響。
2、PPI、CPI與股市周期
由於PPI和CPI控制了產業鏈各環節的價格,因此, 兩者之差實際上反映了企業的盈利情況 。經驗數據也表明,PPI-CPI剪刀差與工業企業利潤增速具有顯著的正相關關系。
我們在第二部分對股市周期各階段三大變數的演變特徵的描述中已經提到,在不同的階段,上市企業盈利往往面臨不同趨勢。對應到這一部分,我們認為PPI-CPI剪刀差走勢基本與上市企業盈利一致,具體而言為:絕望階段,由於企業盈利增長較差,PPI-CPI同比逐漸下行直至為負;希望階段,企業盈利尚未好轉,但由於正在向增長階段過度,因此該剪刀差逐漸上行直至由負轉正;增長階段,PPI-CPI剪刀差將持續攀升至高位;樂觀階段,由於盈利增速轉為疲軟,PPI-CPI剪刀差將逐步下行。
從已有的四個周期的數據看,由於第二輪周期和第三輪周期,國內通脹壓力高企,PPI-CPI走勢與預期結論出現偏差,其餘情況下,這一剪刀差的走勢基本與我們的預期一致。
3、利率與股市周期
利率是進行宏觀經濟調控的重要經濟杠桿,而它的變動也往往牽動著股票市場價格和估值的變動:通常而言, 利率的上升意味著信貸的收縮,股票市場將受影響下跌,利率下降時則股票市場上行 。因此此處,我們進一步加入利率因素,分析股市周期的各個階段利率的變化情況。
我們以10年期國債實際收益率來衡量利率水平,對應到股市周期的各個階段,我們預計利率的表現具體如下:絕望階段,經濟整體衰退的同時人們對經濟狀況整體偏悲觀,預計國債收益率將上升或整體維持高位運行;希望階段,財政及貨幣政策將趨於寬松以拉動經濟增長,市場對宏觀經濟預期出現轉向,國債收益率水平將下降;增長階段,預計國債收益率將繼續下降;樂觀階段下,經濟形勢本身較好,疊加市場本身的樂觀情緒,預計收益率走勢相對平穩。
從梳理的數據來看,基本與我們的假設相符,部分階段存在與假設相背離情況,比如第二輪周期的希望階段,實際利率出現上升,而實際上,由於在金融危機之前我國持續處於一輪高通脹周期,因此在2008年下半年,盡管政策面開始放寬以提振經濟,但國內通脹率仍保持快速下降趨勢直至2009年,由此也推高了國內實際利率。
4、投資者預期回報率與股市周期
我們認為,不同宏觀經濟和市場環境下,投資者會具有不同程度的風險補償要求:當市場對未來經濟和市場前景的預期比較低,投資者會對未來風險提高風險補償要求,其預期收益率會相應提高;相反,在經濟景氣度較高時期,投資者風險補償要求會降低,投資者預期收益率會降低。
我們參照高盛對RRR這一指標的定義(實際所需回報率(Real Required Return)=股票風險溢價+10年期國債收益率-預期通貨膨脹率(過去5年平均通脹率)),以「股票市場日均收益率-過去5年平均通貨膨脹率(代表通貨膨脹預期)」來衡量投資者預期收益率。 邏輯上來講,由於絕望階段和增長階段投資者風險補償要求提升,投資者預期收益率這一指標中樞會有所抬升,而在希望和樂觀階段,由於投資者要求的風險補償降低,投資者預期收益率也會相應降低。
從數據結論來看,後兩輪股市周期RRR走勢與預期結論基本接近,而前兩輪則出現一定的背離,具體表現為這兩輪周期的增長階段,投資者預期回報率均出現不同程度的下行,而從前文我們整合的數據可以發現,這兩個階段中反應投資者預期的PE下行幅度明顯大於其餘兩輪周期的增長階段,也對期間內指數的上漲形成明顯拖累。由此可以看出,這兩個增長階段,盡管企業業績的表現的確比較矚目,但市場上投資者信心仍顯得不足。
股市周期框架中,
後續A股將如何演變?
回歸到當前,上半年來,在去杠桿的影響下,A股市場再度出現持續下跌,對整個市場的情緒也造成了較大的負面影響。從今年1月至今,萬得全A指數和估值中樞再度下移,成分股公司業績也出現結束了此前持續提升趨勢,開始出現下行。基於此我們認為,當前的A股市場可能已經進入第五輪周期的絕望階段。
而這一階段是否會持續更長時間,我們認為還需要後續的進一步等待和觀察,主要有以下幾點原因:
第一,經濟環境上看,當前經濟整體下行,但政策的邊際寬松或將帶來投資者預期的修復。 近兩個月經濟數據談不上樂觀,同時PPI與CPI的差也處於高位,實際利率水平不低,當前經濟增長速度放緩的大趨勢已不言而喻。但近期的政策信號顯示,多項政策「去杠桿」正在實質性轉向「穩杠桿」,政策面正在出現逐步轉向,經濟或有好轉的空間。但總體來看,當前政策面的放寬,其目的在於緩解經濟斷崖式下跌的風險,並不足以使經濟出現轉向,因此從宏觀經濟和政策的角度而言,後續市場投資者預期能否修復,其關鍵還在於政策是否能延續邊際寬松的趨勢,從而帶來經濟的企穩。
第二,估值層面看,盡管當前估值已經到歷史低位,但不意味著立刻就能均值回歸。 截至目前,上證綜指、滬深300和創業板指的PE(TTM)分別為12.3、11.4和35.6倍,處於2009年至今的 32%、32%和7%分位,距離歷史最低值的幅度38%、42%和24%,各指數估值已處於歷史低位。但由於:1)受制度、海外資金、監管等各方面的引導,近兩年A股估值邏輯已在重構,對比海外成熟資本市場估值情況,A股整體估值仍有進一步下移空間;2)結合估值和盈利看,當前除了大金融和周期、醫葯行業外,其餘處於估值低位的行業盈利水平也比較低,而由於下半年經濟的大概率下行,盈利增速也將進一步回落,恐難以支撐估值從底部回升。
第三,業績層面看,經濟周期下行趨勢下,業績增速極有可能進一步回落。 前文中我們已經提到,盡管5月以來政策面的放寬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經濟斷崖式下行的風險,但並不足以從根本上扭轉當前經濟回落的趨勢。因此,在經濟整體下行的影響下,企業盈利也將大概率下行。從我們的統計結果看,其工業企業利潤增速往往與PPI-CPI走勢同步,而進入到下半年,預計伴隨著PPI-CPI的回落,上市公司業績增速也將進一步回落。
因此,綜合來看,盡管我們建議不過度悲觀,但畢竟當前的基本面已呈現大概率向下趨勢,未來一段時間內,市場何時能走出底部區間、順利過渡到希望階段,還需進一步等待更有力的市場催化劑來促成!
風險提示: 研究框架本身的局限性,宏觀政策發生改變,海外不確定因素等。
專家論市>>>
李志林:A股的政策必須有一個根本性扭轉
國泰君安李少君:高股息策略進入配置買入區間
應健中:築底中要注意兩大題材 積小賺為大賺
⑶ 關於國務院擴大內需計劃和對股市的問題,謝謝!
其實10大措施,濃縮下就兩條
1,寬松的貨幣政策,這可是10年來首次公開倡導寬松貨幣政策,
對利率敏感性行業相應收益,如地產,機械,銀行等。
2,積極的財政政策,即政府加大投入,直接投入8000億左右,4萬億是帶動的社會投資
鐵路,基建,港口,機場,醫葯類收益
另外增值稅轉型,1200億,減免,收益最大的就是機械 ,但是機械09年可能虧損,08年3季度已經開始很多虧損,但是虧損話,現在估值也比較合理了,看看能不能接受嘍~
補充,個人不看好房地產,即便他們收益,現在房產價格實在太高了,我看過soufun網統計,光地產的存貨按現在的成交量,至少要10幾個月,才能消耗光。不知道天亮以前多少地產商會倒下!最近地產股也不怎麼漲的。
其他的機械,鐵路,基建,水泥,醫葯,包括金融股,最近都有個股走勢不錯。挑個你喜歡的買嘍~
針對補充部分的:
水泥一些短期肯定夠高了。現在爆炒的太行水泥,都是游資做的。
4萬億,政府4季度只是投了1-2000億真金白銀,基建行業要想徹底受益,至少要到明年大工程開出,反映到報表可能3,4季度了
游資做的股票,漲得猛,去得也快。如果技術夠強,能抓機會,買游資股票肯定是賺錢最快的
如果是普通散戶,技術不行,那還是買基金,QFII做的股票,比較好
價值投資,在長線來說贏得機會還是遠遠高於游資。
新華制葯,78%籌碼套牢,並且距離套牢區不遠,如果游資不炒他,短期機會不大。
⑷ 海通策略:回顧中小創誕生的十倍股
回顧歷史,2004年設立中小板、2009年設立創業板是對A股板塊結構的重要補充,為創業型企業、中小企業和高科技產業企業提供了融資途徑和成長空間,對推動我國產業結構的調整與升級有著重大意義。經過多年發展,中小創板塊中涌現一批十倍股,本專題通過梳理中小創十倍股特徵,作他山之石。
1、 中小創涌現的「十倍股」
以最低價至今漲幅為篩選標准,中小創涌現出84隻十倍股。 我們從「歷史最大漲幅」、「最低價至今漲幅」和「上市至今漲幅」三個維度篩選中小創十倍股。「歷史最大漲幅」維度即尋找上市日起至今曾創十倍漲幅的股票,時序區間為自股票上市日起截至2019年4月30日,中小創歷史最高價相對歷史最低價漲幅超過十倍的股票共計543隻,中小板曾出現325隻,創業板曾出現218隻;截至2019年4月30日創業板和中小板上市股票分別為755和931隻,因此「歷史最大漲幅」維度下看中小板十倍股與創業板十倍股分別佔比為34.91%、28.87%;「最低價至今漲幅」維度即尋找最低價起至今仍創十倍漲幅的股票,篩選方法為尋找2019年4月30日收盤價相對歷史最低價創十倍漲幅的股票,「最低價至今漲幅」維度下看中小創板塊十倍股共計84隻,中小板已出現67隻,佔比為7.20%,創業板已出現17隻,佔比為2.25%。「上市至今漲幅」維度即尋找上市日起至今仍創十倍漲幅的股票,篩選方法為尋找2019年4月30日收盤價相對上市日價格創十倍漲幅的股票,「上市至今漲幅」維度下看中小創板塊十倍股共計27隻,中小板已出現21隻,佔比為2.26%,創業板已出現6隻,佔比為0.79%。若放鬆標准,關注以相對基點價格最大漲幅超五倍的中小創股票,在「歷史最大漲幅」維度下,中小創板塊五倍股共計1159隻,中小板曾出現648隻,佔比69.60%,創業板曾出現511隻,佔比67.68%;在「最低價至今漲幅」維度下,中小創板塊五倍股共計294隻,中小板曾出現204隻,佔比為21.91%,創業板曾出現90隻,佔比為11.92%;在「上市至今漲幅」維度下,中小創板塊五倍股共計104隻,中小板仍存在64隻,佔比為6.87%,創業板仍存在40隻,佔比為5.30%。對以上三個維度的統計樣本進行比較,我們認為選擇最低價起至今仍創十倍漲幅的股票作為十倍股的研究樣本,不僅能夠消除上市初期因粉飾數據、情緒炒作等因素對漲幅波動的影響,而且能夠擠出牛市帶來的泡沫,在更加理性的環境中衡量股票的漲幅。
中小創十倍股主要涌現於中小創牛市階段。 如果將市場單邊上漲定義為牛市,單邊下跌定義為熊市,區間波動定義為震盪市,則熊市與震盪市皆稱為非牛市。歷史上中小板曾經歷兩輪牛市,分別為08年11月至10年11月、12年12月至15年6月。由於創立時間較晚,創業板僅經歷一輪牛市,即12年12月至15年6月。從指數漲幅來看,08年11月至10年11月中小板指數漲幅241%,而同期上證綜指漲幅僅為91%。12年12月至15年6月中小板指數漲幅為240%,創業板指數漲幅為590%,而同期上證綜指漲幅僅為180%。絕大多數中小創十倍股均涌現在中小創牛市階段。中小板曾於第一輪牛市階段(08年11月至10年11月)出現18隻十倍股,曾於第二輪階段(12年12月至15年6月)出現101隻十倍股,而非牛市階段中小板僅出現25隻十倍股,中小板牛市階段涌現的十倍股數量是非牛市階段的4.76倍;創業板曾於牛市階段(12年12月至15年6月)出現148隻十倍股,而非牛市階段創業板僅出現21隻十倍股,創業板牛市階段涌現的十倍股數量是非牛市階段的7.05倍。
2、 十倍股概覽:行業、估值、市值
中小創十倍股背後,新興產業路線圖明晰。 我們在《策略專題-十倍股有哪些特別基因?-20160830》分析過,觀察每輪牛市中十倍股的行業分布,可以清晰的看出背後的行業輪轉和產業更迭。從產業周期看,1990年至今共經歷了消費製造時代(1990-2000年)、工業製造時代(2000-2010年)和智能製造時代(2010年-至今),而每10年的產業周期內又有5年左右的小周期,每輪產業周期的主導產業都成為牛股集中營。具體到中小創十倍股,集中在TMT+醫葯領域,現存的84隻中小創十倍股中醫葯18隻、電子元器件14隻、計算機8隻、傳媒6隻、通信、農林牧漁各4隻、基礎化工、機械、國防軍工、家電各3隻。這一分布背後的產業背景是2010年前後中國主導產業逐步轉移到以先進製造、新型消費為主導的新興產業,具體看包括醫葯、移動互聯網、互聯網+、人工智慧、5G等板塊。其中醫葯領域,09年作為「新醫改」元年,政府開始加大對醫療的投入,基層醫療強化,基本葯物制度得到推進,18年提出醫改新要求:公立醫院改革、醫保控費、葯價改革等新政,生物製品和醫療服務等細分領域從中受益。電子領域08年蘋果、谷歌兩大巨頭帶領美國開啟新一輪的創新周期,全球新一輪產業周期開啟,技術外溢背景下移動互聯的浪潮開始席捲中國,中國成為此輪創新周期重要的跟隨者。依託於移動終端的快速崛起,13年互聯網逐漸向醫療、教育、金融等傳統行業和手游、智能家居等消費型服務業滲透,期間誕生了、樂視網、衛寧軟體、掌趣科技等細分領域龍頭。隨後,16年工業4.0起步,17年人工智慧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從產業政策上推廣人工智慧在智能家居、汽車、醫療機器人、無人系統多方面的運用。
小市值,大空間,十倍股上市初期市值20億左右,目前市值220億左右。 從市值和估值兩個角度分析十倍股,市值增長反映企業經營狀況的變化,估值反映市場的預期變化。市值方面,由於A 股上市審核制耗時長門檻高,且鮮有退市,使得已上市公司具備並購重組和殼資源優勢,而小市值公司彈性空間更大。統計發現中小創十倍股上市初期市值中位數18.85億元,其中市值10億元以下12隻、10-20億元33隻、20-30億元15隻、30-50億元16隻、50-100億元6隻、100億元以上2隻;股價最低點市值中位數8.05億元,其中市值5億元以下14隻、5-10億元37隻、10-20億元20隻、20-30億元7隻、30-50億元2隻、50億元以上4隻。與中小創各自板塊相比,十倍股上市初期市值偏小:創業板十倍股上市初期市值中位數24.98億元,全部創業板上市初期市值中位數22.51億元;中小板十倍股上市初期市值中位數16.98億元,低於中小板全部中位數30.48億元。經過股價持續上漲,中小創十倍股目前市值中位數226.51億元,其中市值50億元以下3隻、50-100億元15隻、100-300億元41隻、300-500億元14隻、500-1000億元7隻、1000億元以上4隻。與各自板塊相比,創業板十倍股目前市值中位數261.36億元,高於全部創業板38.79億元,中小板十倍股市值中位數178.67億元,高於中小板49.99億元。
十倍股與其他股票估值無明顯差異,上市初期PE40倍左右,目前28倍左右。 統計發現中小創十倍股上市初期PE(TTM,下同)估值中位數42.86倍,其中PE30倍以下17隻、30-50倍34隻、50-70倍12隻、70-100倍14隻、100倍以上6隻,各自股價最低點PE中位數19.87倍,其中估值10倍以下4隻、10-20倍38隻、20-30倍23隻、30-40倍11隻、40-50倍4隻、50倍以上4隻。與各自板塊相比,創業板十倍股上市初期估值更高,中小板無明顯差異:創業板十倍股上市初期PE中位數47.10倍,高於全部創業板上市初期PE中位數31.89倍;中小板十倍股上市初期PE中位數42.44倍,持平全部中小板41.92倍。受過去三年市場調整影響,目前中小創十倍股PE中位數28.71倍,其中估值10倍以下10隻、10-30倍35隻、30-50倍19隻、50-100倍14隻、100倍6隻。與各自板塊相比,創業板十倍股目前PE中位數63.65倍,高於全部創業板PE中位數38.37倍,中小板十倍股中位數26.51倍,低於全部中小板29.66倍。
3、 十倍股上漲源動力:業績
牛股背後的業績高增長。 股票長期看是稱重機,站在長周期看基本面決定股價漲跌,DDM模型中股價上漲的核心因素之一是盈利增長,統計發現中小創十倍股上漲有著堅實基本面的支撐,採用中位數進行對比,創業板十倍股從上市至2018年復合凈利潤增速33.81%,高於創業板全部股票上市至2018年復合凈利潤增速7.27%,全部A股8.13%,中小板十倍股上市至2018年復合凈利潤增速24.07%,高於中小板全部股票上市至2018年復合凈利潤增速6.81%,全部A股8.13%,十倍股復合凈利潤增速顯著高於市場平均水平。採用ROE(TTM)中位數進行驗證,創業板十倍股上市至2018年ROE(TTM)15.00%,高於創業板全部股票上市至2018年ROE(TTM)13.58%,全部A股12.05%,中小板十倍股上市至2018年ROE(TTM)13.70%,高於中小板全部股票上市至2018年ROE(TTM)12.79%,全部A股12.05%,十倍股ROE(TTM)高於市場平均水平。結論相同,即盈利高增長為股價持續上升提供了堅實的基本面支撐。
十倍股股價上漲中盈利貢獻9成。 進一步研究十倍股股價上漲源動力,對股票的價格波動拆解,將股價變化拆解為估值的變化和盈利的變化兩部分。我們以84隻中小創十倍股作為樣本,統計發現各自股票自最低點以來股價年化復合增速中位數29.17%,估值方面十倍股PE(TTM)從股價最低點至19/04年化復合增速中位數2.90%,盈利方面十倍股EPS從各股股價最低點到2018年年化復合增速中位數27.96%,整體看盈利部分貢獻了十倍股股價上漲的95.85%,因此長期來看十倍股股價上漲源動力主要來源於盈利部分。
風險提示:向上超預期:國內改革大力推進,向下超預期:中美關系惡化。
(文章來源:股市荀策)
鄭重聲明:發布此信息的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⑸ 目前世界各國大型機場上市公司股票的平均市盈率是多少
國外發達的資本市場都很成熟,一般具有投資級的股票市盈率都不會過高,一般在10-25倍。成長型的一般情況下市盈率普遍都會比較高,比如醫葯、科技、信息等這類型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