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銷售炒股軟體和尋找客戶
演示你的軟體給客戶,指出軟體為他帶來哪些好處,比如曾經某時段的分析,買賣等情況,把成功的案例給他.
售後服務不能少,記住炒股軟體的賣出只是銷售的第一步,你要不斷的和客戶維護好關系,他們認可你,才可能更認可你的產品,甚至為你介紹新客戶
㈡ 銷售收入舞弊案例
HPL技術公司(HPL Technologies,Inc.,以下簡稱HPL)是美國矽谷的一家軟體製造商,創建於1989年,主營半導體軟體的個性化開發、銷售以及售後咨詢和維護等業務。2001年7月31日,HPL以每股11美元的價格發售了690萬股股票,籌措了7 590萬美元,並在納斯達克上市交易。在此後的連續三次季報中,HPL均報告了優異的業績,股價也一度攀升至每股17.85美元。然而,好景不長,HPL上市一年後便被釘在財務舞弊的恥辱柱上,其股票已於2002年7月29日被納斯達克摘牌。
根據HPL審計委員會和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的調查,在HPL首發股票的前後5個季度內,其創始人、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DavidLepejian(以下簡稱Lepejian)虛構了逾2 800萬美元的銷售收入。HPL股票上市後,他又指使公司內部的高管人員借股價上揚之機拋售他們個人持有的85500股公司股票。
與安然、施樂、世通等財務舞弊案相比,HPL的造假規模似乎顯得有些微不足道,但Lapejian在公司上市第一年就採用各種手段虛構了80%的銷售收入,其膽大妄為令人觸目驚心。SEC在對Lepejian的起訴狀中詳細揭示了他的各種造假手法。歸納起來,主要有五種:偽造顧客訂貨單、偽造發運憑證、修改銷售合同、篡改銀行對賬單和偽造詢證回函等。這些手法既無新意、也不高明,但卻輕易地欺騙了大名鼎鼎的普華永道會計師事務所(PwC),確實發人深思。該案例的特殊之處在於:Lepejian在採用上述手法虛構銷售收入時,運用了一系列高科技的舞弊手段。通過這些手段,在一年多的時間內,他一手遮天,既欺騙了公司的股東和董事,也愚弄了CPA.aspx>注冊會計師和HPL的財務人員。
一、HPL財務舞弊伎倆
(一)移化接木,虛構收入
2001年1月1日至2002年3月31日,在連續5個季度內,Lepejian偽造了數十張來自佳能公司和微電公司的訂貨單,金額從161萬美元到1134萬美元不等。由於佳能公司和微電公司是HPL的兩大客戶,與其有長期的業務往來,對信息技術駕輕就熟的Lepejian輕易地從以往與上述兩個客戶的真實訂貨單中提取了相關負責人的簽名,在電腦上將其粘貼至偽造的訂貨單上。之後,他又修改了HPL一台傳真機的程序,將偽造的訂貨單以佳能公司和微電公司的名義發至HPL的另外一台傳真機。
僅有訂貨單,還不足以確認銷售收入。根據美國的收入准則以及SEC發布的首席會計師辦公室文告(SAB)第101號的要求,上市公司確認收入應同時具備四個具體條件:1、有確鑿的證據表明銷售交易存在;2、貨物已經發送或勞務已經提供;3、賣方的成本和費用能夠可靠地加以計量;4、貨款的收回是可能的。為了滿足「貨物已經發送」這一基本條件,Lepejian接著偽造發運憑證:他為每份假訂單起草了一份電子郵件,並以佳能公司和微電公司的名義向HPL發出電子郵件,確認HPL發出的軟體已經運抵佳能公司和微電公司。
除了偽造顧客訂貨單和發運憑證,精通電腦技術的Lepejian還在2002年度多次偽造佳能公司的銷售補充協議,提前確認本應分期確認的演示軟體銷售收入。美國注冊會計師協會(AICPA)在其發布的立場聲明書SOP97-2「軟體的收入確認」中規定:軟體銷售與服務收入應根據企業與客戶簽訂的有關協議,在產品開發完畢並在應收賬款回收、客戶接受產品等方面不存在重大不確定性的情況下方可確認。如果是一攬子軟體開發協議,收入的確認應在企業所應提供的全部產品與服務中分攤;如無分攤基礎,必須將有關款項遞延至所有產品和服務完成後再確認為收入。SAB第101號也明確規定:如果被發送商品的所有權已經轉移給了買方,但交易的實質卻是一種寄售或籌資行為時,即便商品的所有權已經轉移給了買方,銷售收入仍然不可以確認。SAB第101號還列舉了幾種不能確認銷售收入的情形,其中包括以演示為目的出售給買方商品的情況。作為HPL的審計師,PwC也曾判斷:對於HPL研製的演示軟體的銷售收入應在幾年內分期加以確認。但若該產品被證明已經出售給了終端客戶,則HPL可以在二次銷售完成時按協議中規定的金額全數加以確認。在2002年度,HPL對佳能公司有過幾次演示軟體的銷售行為,為了不讓公司的財務人員和PwC的注冊會計師「為難」,Lepejian偽造了佳能公司已將演示軟體全部銷售完畢的證明。「齊全」的交易憑證最終促使HPL的財務人員將這些虛構的交易在「發生的當期」就確認為收入。
正是通過上述這些簡單卻很管用的偽造和變造手法,Lepejian在5個季度內虛構銷售收入逾2800萬美元,虛構金額約等於HPL這5個季度真實銷售額的4倍。
(二)處心積慮,掩蓋造假
會計造假與掩蓋造假是相伴而生的。根據復式簿記原理,虛假的收入必定帶來不實的應收賬款和銀行存款。如果說偽造、變造訂單和發運單是收入造假行為,那麼,篡改應收賬款和銀行存款記錄,就是收人造假後續的掩蓋行為。為了避免造假陰謀敗露,Lapejian處心積慮,採用下列四種方法試圖掩蓋造假行為。
1、用公司的資金冒充虛構銷售的回款。為了掩蓋虛構銷售收入的事實,Lepejian精心設計了一個流程來「收回」子虛烏有的應收賬款。2001年9月,他以公司的名義出資500萬美元在日本注冊成立了一家子公司——HPL日本。緊接著,他私下與佳能公司協商,先由佳能公司購買HPL320萬美元的軟體,之後,佳能公司可再將該軟體以400萬美元的價格銷售給HPL日本。有了這80萬美元的利差,佳能公司欣然應允。而這一循環銷售當然被Lepejian全部隱瞞了。當佳能公司將320萬美元匯入HPL公司賬戶時,Lepejian將其解釋為2002年度前3個季度HPL對佳能公司銷售的部分應收賬款的收回,並要求財務人員據以入賬。
出於掩飾其造假行為的需要,Lepejian將HPL日本提交給他的銀行對賬單掃描進電腦,用圖片程序刪除了HPL日本對佳能公司的交易,使其賬戶余額保留在創立時的500萬美元。用同樣的手法,Lepejian修改了HPL日本提供給HPL的季報和年報,並將修改後的報表交由HPL的財務人員編制合並報表。
2、自己墊款「收回」虛構的應收賬款。為了讓自己一手虛構的2800萬美元銷售收入不露破綻,Lepejian甚至不惜以個人的資金充當虛構應收賬款的收回。在2001年9月和2002年6月,他兩次以自己在HPL公司的股票期權為質押,向其經紀公司借款330萬美元存入其朋友的賬戶,再從該賬戶轉入HPL公司的賬戶;2002年3月,他又向朋友借款100萬美元存入HPL公司賬戶。當然,Lepejian不會忘了修改銀行對賬單,讓其顯示這三筆存款分別來源於佳能公司和微電公司。
3、篡改HPL日本提交的銀行對賬單和報表,編造920萬美元的交易充當虛構應收賬款的收回。2002年4月,Lepejian再一次篡改了HPL日本寄給他的銀行對賬單和季度報表,虛構了一筆HPL日本與佳能公司之間的業務交易,總值920萬美元。隨後,他立即指示HPL的財務人員將這920萬美元以2002年度前三個季度對佳能公司的8筆「銷售應收款」已收回的名義入賬。
4、偽造應收賬款和銀行存款詢證回函,誤導並欺騙注冊會計師。PwC在對HPL的銷售收入進行審計的過程中,對應收賬款實施了詢證程序,但卻因為Lepejian提供了精心偽造的客戶地址和銀行地址而沒有察覺任何問題。結果佳能、微電、PL以及HPL日本的開戶行均未收到PwC的詢證函。PwC收到的回函實際上是Lepejian蓄意偽造並通過修改了程序的HPL傳真機發回的函件,理所當然地,這些回函均聲稱HPL的應收賬款及銀行存款的余額是正確的。
更荒唐的是,當有一次郵遞人員陰差陽錯地將PwC按照假地址發出的詢證函投遞至佳能公司的正確地址時,佳能公司曾致函質疑,明確指出佳能公司只欠HPL貨款62.1萬美元,而不是詢證函上所載明的1180萬美元。被嚇出一身冷汗的Lepejian慌忙用盡一[來源:論文天下論文網 切辦法說服HPL的首席財務執行官和PwC的CPA.aspx>注冊會計師,稱該詢證函被寄錯了。緊接著,他迅速偽造了佳能公司的一封信,信中稱:該詢證函被寄到了佳能公司的一個分支機構,該機構與HPL並無任何往來。為了進一步讓PwC的注冊會計師相信這一謊言,Lepejian還特意安排了一次電話會議,讓他的一個朋友假扮成佳能公司的官員,證實1180萬美元的銷售應收款余額是真實的。
Lepejian自導自演的騙局是在2002年7月被戳穿的。就在HPL對外公布其2002年度的財務報告後不久,該公司董事會收到了佳能公司法律顧問的質疑報告。報告指出佳能公司與HPL的大部分款項往來是不存在的,並質問HPL為什麼不對他們曾經提出的有關詢證函金額不實的事實表示應有的關注。至此,Lepejian的陰謀徹底敗露。
二、HPL財務舞弊案的啟示
類似HPL這樣的案例在中國的上市公司中也可能會出現。上市公司的高管人員在發行新股(IP0)階段,面對上市的種種業績壓力,迫切需要虛構銷售收入來美化其經營業績,而在IPO階段,改制公司「檢查與制衡」等內控制度的缺失,往往為其高管人員進行財務舞弊提供了機會。隨著電腦科技的發展和普及運用,企業的經營業務和會計信息系統的無紙化運作日臻普及,或許有一天,這些企業的某些「高手」可能會做得比Lepejian更「周到」。針對這種審計環境的變化,注冊會計師應當對可能存在的虛構銷售收入行為保持高度警惕,本著謹慎執業的原則,執行更為詳盡的審計程序,以防止審計失敗。
啟示1:提防「詢證陷阱」,倡導眼見為實
強化對應收款項、銀行存款的審計,特別是通過實施詢證程序證實銷售收入發生額和銷售條件(如有無退貨的補充協議)的真實性,是發現虛假收入的有效手段。然而,HPL案例表明,注冊會計師很容易掉進被審計單位設下的「詢證陷阱」。常規的詢證程序確實存在局限性。比如,注冊會計師一般是根據被審計單位提供的詢證地址寄發詢證函,若被審計單位不提供真實的地址,則詢證程序就可能完全失效。
為此,注冊會計師在取得被審計單位提供的詢證地址時,應保持應有的職業謹慎。對應收款項,注冊會計師應將被審計單位提供的客戶名稱、地址與有關記錄(如銷售發票上的記錄)相互核對。此外,還應親自致電或通過電子郵件等方式詢問被詢證者是否收到詢證函,回函是否已經寄出;在取得電子媒介的詢證回函後,注冊會計師還應當索取書面回函,保留回函信封作為審計證據,並充分關注回函來源。為免於上當受騙,注冊會計師還可自行通過其他途徑(如Intemet等)獲取被詢證單位的地址、電子郵件地址、傳真、電話等,並與被審計單位提供的相關詢證地址進行核對。如果核對結果存在差異,注冊會計師應當警覺被審計單位是否存在舞弊行為。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被詢證者以傳真、電子郵件等方式回函,由於存在被篡改內容和來源的可能,故注冊會計師除應直接接收外,還應當要求被詢證者在審計報告日之前寄回詢證函原件。
啟示2:牢記「現金為王」,甄別單證真偽
「現金為王」是理財學中的信條,也是審計學中的至理名言。重視對貨幣資金的審計,是發現虛假收入等財務舞弊線索的捷徑。銀行存款是企業資產的重要組成部分。企業的現銷收入和賒銷應收款項的收回是它的兩大來源。因此,銀行存款余額真實與否也會從另一個側面印證企業銷售收入的真實性。
獲取銀行對賬單等單證是注冊會計師審查銀行存款的一項標准取證程序。然而,HPL案例表明,隨著現代造假手段越來越「高明」,加之銀行單證屬於在被審計單位內部流轉過的外部證據,其可靠性應被審慎評價,切不可為貌似真實的印章簽字和電腦記錄所蒙蔽。對重大銀行存款余額的確認應當以詢證程序為主。為保證詢證的有效性,避免被審計單位利用高科技手段篡改、變造和偽造銀行對賬單等單證,對於重要和異常的銀行賬戶,注冊會計師應當尋求被審計單位的配合,親自前往銀行詢證。
啟示3:關注「物流信息」,避免「重賬輕物」
追查存貨的永續盤存記錄,關注企業實物流轉,也是發現虛假銷售收入的重要手段。許多財務舞弊案例表明,「重賬輕物」,重視財務信息,忽略物流信息,很容易導致審計失敗。注冊會計師為了確定銷售收入的真實性,通常實施的主要審計程序是:審閱主營業務收入明細賬中大額或非正常交易的會計記錄並追查至相應的銷售合同、銷售發票、發運憑證等原始憑證。然而若像HPL案例所描述的那樣,上述憑證均屬經過精心偽造而成,肉眼凡胎的注冊會計師就很可能發現不了任何問題。
因此,當注冊會計師對其中特別重要的銷售交易或對原始憑證(如發運憑證等)的真實性有質疑的時候,就有必要再進一步追查存貨的永續盤存記錄,測試存貨余額的真實性。憑空捏造的銷售收入一般不會伴隨著真實的存貨流轉,因此抽查存貨盤存記錄往往能夠有效地揭露虛假銷售收入。
啟示4:寧可「舍近求遠」,不可「因小失大」
上市公司一般都有為數不少的子公司,且其地域分布廣泛。注冊會計師對這類公司進行審計時,往往「舍遠求近」,甚至以「重大性」為由,省略對一些不重要子公司的審計程序,或者只指派少數經驗不足的「新手」對被審計單位的子公司進行審計。有一些會計師事務所根本沒有指派注冊會計師前往子公司進行現場審計,而只是代之以往來款、銀行存款詢證等一些簡單的程序。注冊會計師對子公司的審計重視不足,經常被別有用心的被審計單位所利用。PwC在對HPL的審計中,最大的失誤就在於沒有派注冊會計師前往HPL日本進行審計。目前,它和HPL的券商正面臨1億美元的民事賠償訴訟。
HPL案例給我們的另一個啟示是,為了防止被審計單位利用一些表面看起來不重要的子公司進行財務舞弊,注冊會計師應當採取非常規的審計手段,結合專業判斷,「舍近求遠」,強化對子公司的審計。AICPA於2002年11月頒布的第99號准則「財務報表審計中對舞弊的考慮」,明確要求注冊會計師實施非常規審計程序,專門針對被審計單位沒有料到會被檢查的子公司、工作場所和賬戶進行審計,就是因為認識到許多被審計單位已經「洞悉」了注冊會計師的「心態」,「吃透」了注冊會計師慣用的審計方法並採取相應的規避措施。
啟示5:重視「控制僭位」,因應無紙化趨勢
無紙化會計信息系統在交易授權、執行方面與手工會計系統大相徑庭。最典型的區別是:在手工系統中,對一項經濟業務的每個環節都要經過某些具有相應許可權人員的授權簽章,但在無紙化會計系統中,職員可利用特殊的授權文件或口令獲得某種權利或運行特定程序進行業務處理,由此導致系統失控或「控制僭位」並最終誘發舞弊的案例不在少數,HPL就是典型。Lepejian正是利用了自己是HPL公司創始人兼主席和CE0的身份,掌控著內部控制各個模塊的操作密碼,使他可以輕易地進出各個模塊,肆意偽造、變造會計和業務數據。
因此,注冊會計師在對無紙化會計信息系統進行審計時,應注重對企業內部控制的了解和測試。應特別注意對系統操作方面的一些控製程序進行了解和測試(如網路系統安全的控制、系統許可權的控制和修改程序的控制等),必要時需要電腦專家的配合。特別是在金融、保險和證券等高度依賴電腦信息系統處理業務和會計數據的行業中,如果審計小組中沒有配備精通電腦系統的專家,注冊會計師很有可能只是對經過電腦系統「精心梳理」過的信息進行形式審計,而不能發現被審計單位利用高科技手段從事舞弊的行為。[lunwentianxia.com]
㈢ 場外配資兇猛 | 涉案600多億,700餘人被抓,高杠桿炒的竟是「假股」
一旦參與場外配資違法活動,股民自身利益將無法保障,還可能遭受較大財產損失。這是證監會近日發布《嚴厲打擊場外配資違法活動 合力凈化資本市場生態——證監會、公安部聯合發布2020年場外配資違法犯罪典型案例》中的提示。
上一次證監會集中曝光258家非法從事場外配資平台名單,是在2020年7月。
有關法律法規規定,未經依法核准,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非法經營配資業務。證監會稱,場外配資經營活動屬於非法證券期貨活動,嚴重擾亂資本市場正常秩序,損害投資者合法權益。
證監部門配合公安機關,2020年查處了19起場外配資犯罪重大案件,抓捕犯罪嫌疑人700餘人。其中,重慶「撮合網」股票配資案涉案金額550億元,加上其它平台,涉案金額約643億元;有的非法平台提供高達10倍的融資杠桿(編者註:正規券商融資業務提供不超過2倍杠桿)。
非法平台,虛假股票交易
證監會公布的典型案例中,有的非法平台對接資金提供方(俗稱「金主」,以下同)和配資炒股客戶,涉案交易額大;有的非法平台提供配資服務,竟然對接炒期貨客戶;還有的非法平台沒接入證券交易所,涉嫌詐騙。每類案例都觸目驚心。
「撮合網」是對接「金主」和配資炒股客戶的典型非法平台,涉及交易金額最大。
「撮合網」是一家重慶公司設立的平台。此公司沒有取得相關證券業務經營資質,卻用「撮合網」對接資金提供方(俗稱「金主」,以下同)獲取配資資金和證券賬戶,並使用配資分倉系統軟體,為配資客戶開立交易子賬戶,提供高杠桿配資資金進行配資炒股。
除了「撮合網」,這類非法平台還有廣東「時盛網」「益升網」「同升網」「貝贏網」「元全網」「金牛網」;深圳聚牛匯友、深圳同盛金信息設立的平台。
由於各平台運作時間不同,涉案金額及波及客戶數量也有差距。
重慶「撮合網」涉案交易金額最高,達550億元,配資客戶4萬余名,遍及全國16個省市。
深圳聚牛匯友平台涉案交易金額達70億元,涉及配資客戶4500餘人。2020年6月,深圳市公安機關在深圳、上海兩地開展收網行動,搗毀此平台的犯罪窩點,控制涉案人員,刑拘犯罪嫌疑人17人。此案是迄今為止廣東打擊規模最大的實盤場外配資非法經營案。
不同的非法配資平台,提供的融資杠桿各不相同。廣東「時盛網」等一批配資平台的提供杠桿比例是5至10倍,「撮合網」是8倍。
還有非法配資平台「伸手」到期貨市場。
操作期貨,對操作者的期貨基礎知識和資金余額都有「門檻」要求,場外配資平台卻讓不具備期貨交易資質和資金的人涉足期貨交易。
在證監會公布的典型案例中,南昌氧氣 科技 公司沒有相關期貨業務經營資質,通過公司網站、朋友介紹等方式招攬配資客戶,並借用他人期貨賬戶作為主賬戶,利用「知富通」配資分倉系統軟體拆分為多個虛擬子賬戶,提供給客戶進行期貨配資。使客戶在不具備期貨交易資質和付出很少資金的情況下開展期貨交易,並從中收取遠高於期貨交易所的手續費牟利。
以上涉案公司沒有取得經營資質,涉嫌犯非法經營罪,更有些公司的平台沒有接入證券交易所,客戶從事的是虛擬交易,涉嫌犯詐騙罪。
例如,2019年至2020年,吳某等人合作開發了配資分倉系統軟體,並設立了「馬上漲」等虛擬盤配資平台,招攬配資平台運營商及代理商,通過微信炒股群發布高額度、高杠桿配資信息招攬客戶,吸引客戶在平台上配資炒股。實際上,客戶買賣股票的委託單並未真正進入證券市場交易,僅是在配資平台記賬,配資平台按照股市行情計算客戶交易盈虧,欺騙客戶認為自己在進行真實的證券交易。該案涉案金額3000餘萬元,受害人2000餘人。
還有,西安憶美星辰網路等5家公司推廣「開門紅」配資平台,費用高企,「陷阱」多多。他們誘導客戶以10倍杠桿建倉交易,並收取3‰的建倉費;當交易的股票下跌5%時,業務員誘騙客戶追加投資;下跌7%時,平台會強制平倉;當客戶購買的股票上漲賣出時,平台將抽取10%投資盈利作為分成。截至案發,在這個平台共注冊623人,涉案金額3900餘萬元。
自覺遠離場外配資,場外配資合同是無效合同
上述10個典型案例,只是場外非法配資平台「冰山一角」。
2020年7月8日晚,證監會官網集中曝光了一批非法從事場外配資平台名單,將258家非法從事場外配資的平台及其運營機構予以曝光。
證監會提醒,不法機構或個人創建場外配資網站、手機APP、微信公眾號等平台,宣稱提供最高10餘倍的炒股資金,以「您炒股、我出錢」「杠桿炒股、盈利高」「實盤交易、門檻低」「資金安全、提現快」等為噱頭,誘導投資者參與場外配資活動。請廣大投資者提高風險防範意識,自覺遠離場外配資活動,以免遭受財產損失。
證監會還提示,早在2019年11月,最高人民法院發布了《全國法院民商事審判工作會議紀要》,在強調場外配資違法性的基礎上,明確了場外配資合同屬於無效合同,場外配資參與者將自行承擔相關風險和責任。
在裁判文書網上,2020年案涉「場外配資」的審判高達551件,比前兩年總和還多兩成。截至今年5月6日,2021年案涉「場外配資」審判已達80件。
裁判文書網及證監會公布的案涉「場外配資」案件,同樣觸目驚心。
有的非法團伙構建包括薦股網站、股評機構、場外配資平台的非法「生態鏈」,在蠱惑投資者買入的同時伺機賣出,跨境操縱市場。
更有「金主」與用資人合作,產生巨額虧損後金主起訴用資人,想以借款合同糾紛為名,要求後者賠償。歷經一審、二審,官司甚至打到了最高法院,得到的回復是「不能將場外配資合同視為民間借貸來處理」,證券配資有著特許經營屬性,除依法取得融資融券資格的證券公司與客戶開展的融資融券業務外,其他任何單位或者個人與用資人的場外配資合同,應當根據相關法律,認定為無效。
責編 | 姚坤
(版權屬《中國經濟周刊》雜志社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摘編、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㈣ 大連華訊涉案27億,12名高管被深圳警方逮捕,警方是如何破獲此案件的
深圳龍崗警方2月28日發布消息稱,龍崗警方近日突擊查處大連華訊投資股份有限公司,對147名嫌疑人以涉嫌詐騙和虛假廣告罪採取刑事強制措施,其中包括董事長在內的12名公司高管被逮捕。
㈤ 股票中非法咨詢是什麼
非法證券投資咨詢,是指有關機構或個人未經中國證監會批准,擅自從事為投資者或客戶提供證券投資分析、預測或建議等直接或間接有償咨詢服務的活動。該活動違反《證券法》。針對擾亂市場秩序,情節嚴重的非法經營行為,《刑法》中有「非法經營罪」的相關規定。長期以來,一些不法分子就是看準很多投資者希望買到牛股的心理,便以自己知道「內部信息」「私募操盤信息」、可為投資者提供大牛股為誘餌,誘導投資者繳納會費,欺騙群眾錢財。2016年3月,福建警方搗毀一個特大「非法薦股」詐騙團伙,刑事拘留犯罪嫌疑人64名,涉案金額高達1000餘萬元。以犯罪嫌疑人鄭某為首的該詐騙團伙,為謀取非法利益,在未經相關部門審批、無任何薦股資質情況下,登記成立「A投資咨詢有限公司」和「B網路科技有限公司」。隨後,以公司名義在網路上發布招聘話務員、推銷員信息,大量吸收涉世未深的大中專院校畢業生進行培訓,讓員工通過撥號軟體撥打電話「開發」外地客戶,冒充各種私募基金和以提供股票交易「內幕信息」名義騙取客戶信任,索要客戶QQ號碼,誘導客戶繳納會員費,從而實施詐騙。
通過以上案例,廣大投資者應在以下幾個方面時刻保持警醒,避免遭受不必要的損失。業內人士認為,該類案件特點是,不法分子自稱「股神」或謊稱自己是掌握「內幕信息」人員,亦或冒充正規證券經營機構,騙取投資者信任。投資者一旦上鉤,便要求投資者入會,向其繳納會費。其實,投資者稍微用一下心思就可識破騙局。如果騙子們真知道所謂「牛股」的話,他自己去炒賣不早就大發其財了嗎?他還用從投資者身上賺取什麼咨詢費或會員費嗎?這里,還要提醒投資者的是,即便是取得證券投資咨詢資格的合法投資機構都不允許收取所謂「會員費」。投資者接受證券投資咨詢和理財服務應委託經中國證監會批準的具有業務資格的合法機構進行。合法機構名錄可通過中國證監會網站、中國證券業協會網站、中國證券投資者保護基金公司網站查詢。證券從業人員須通過所在機構向中國證券業協會申請「投資顧問」執業資格方可從事投資咨詢業務。合法證券投資咨詢機構提供投資顧問服務一般要與客戶簽訂書面服務合同或電子合同,對那些不能提供投資咨詢合同或合同要件不齊備的證券投資咨詢服務,投資者一定要高度警惕。
㈥ 專業股票軟體開發公司的幾種開發模式(股票軟體開發技術CSDN)
開發股票軟體、金融軟體的公司哪個比較好、比較正規比較可靠的?
對於想通過開發股票軟體來進行互聯網營銷的金融機構來說,選擇一個專業的股票軟體開發商十分難以抉擇的,因為現在市場上大部分股票軟體開發商實力和經驗參差不齊,不過我們可以通過以下條件來挑選一個適合自己的專業開發團隊。
一、始於資質(客戶案例)
其實挑選股票開發商最簡單的一個方法,就是通過系統平台的開發公司官網查看以前的案例,從這些案例中可以來觀察兩點:
1、股票軟體開發商案例的真假
如果可數激以的話讓股票軟體開發商提供相關的證明,以驗證案例真實性。在股票軟體開發商提供的案例世碼中,如果是在行業比較有名氣的企業或者是政府相關部門的真實案例,那就基本可以認可該公司的實力和經驗。
2、股票軟體開發商案例的效果
當案例是真實的時候,就可以了解下和自身企業相關案例的實施效果,企業搭建平台就是想要賺錢,提高銷售額,有部分企業雖然通過服務商成功的搭建了平台,但是效果可能並不好,當然這也和企業自身運營方面有關系,不能一概而論。
二、忠於技術(實施技術)
技術團隊
當我們認可了某服務商公薯返襪司的資質後,就需要對該公司的技術實力進行評估,技術方面的評估可以體現在以下兩方面:
1、演示站功能測試
當企業和服務商溝通過大致的需求後,服務商會給企業提供一個相關的測試站賬號,供企業在線上進行測試,通過測試站的測試和後台功能的演示操作,可以基本了解服務商提供的東西是否符合企業冊需求。
2、能力評估
可以在對該電商平台開發公司的美工、程序、售後人員的整體技術能力進行考評,設計師是否能准確理解客戶需求,參與開發的人員是否能夠完整實現開發的技術要求,售後人員是否耐心、及時解決溝通問題,這些都是溝通過程中有企業項目負責人進行留意的。
三、成於服務(售前售後)
作為一個優秀的股票軟體開發商需要有良好的服務,客戶遇到問題向你咨詢,你需要快速的去響應,以良好的服務態度幫客戶解決遇到的問題。
售前售後的客服質量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整個公司的形象,優質的服務可以提高客戶對你開發企業的好感度,同時也能提高用戶的體驗度,這是達成最終合作的基礎。
㈦ 武漢搞股票信息或宣傳加入股票會員賣股票軟體的全都是騙子。
支持。
以出售炒股軟體為名從事非法證券投資咨詢活動。
案例4:北京投資者李某在H省電視滾動播出的「漲停先鋒」證券節目上看見一名證券分析師有聲有色地宣傳某公司的炒股軟體,聲稱該軟體能准確揭示股票買賣點,並免費推薦了幾只股票。
李某見這幾只股票確實上漲,便撥打了電視上的電話,接電話的業務員信誓旦旦地說,只要購買軟體成為會員就會有股票信息提供,保證穩賺不賠。業務員還聲稱:「你不相信我,電視台你總該相信吧!你也可以到《H周刊》等知名證券報刊查詢我們的廣告,我們能及時知道主力資金動向,跟私募有合作」。李某因近期市場震盪,股票套牢,便心急如焚地花5000元購買了該軟體,使用期為3個月。
不久,李某發現該軟體的實際效果與宣稱內容大相徑庭,遂向公司提出退款。公司則稱可以免費給李某展期1個月,並推薦有內幕消息的股票。隨後,李某每次都是高買低賣,不僅沒有賺到錢,反而陷入重度虧損的境地。
手法分析:證券軟體具有一定的技術和信息含量。不法分子利用軟體所謂的「高科技」特點,「有交易所數據作支撐」,以銷售軟體為幌子,實質提供薦股服務,獲取經濟利益。一是在電視、廣播、報刊、網路等媒體廣告中進行誇大宣傳,吸引眼球;二是業務員銷售軟體,吹噓軟體的「神奇」;三是通過人工提供或調節軟體「股票池」,達到其目的;四是聲稱軟體只是工具,「要好股票,就加入公司會員,由專家指導」。投資者一旦購買了軟體,跟著冒牌「專家」炒股,往往帶來虧損。
專家提醒:薦股軟體,是以歷史交易數據為基礎,通過一定的計算方法,對股票未來價格進行預測,有其固有缺陷和使用條件。沒有「穩賺不賠」的軟體。投資者使用軟體,要保持理性的投資心態,不要被任何高額回報的口頭承諾或「准確預測買賣點」等廣告語所蠱惑。
㈧ 電話銷售股票是否違法
要依據具體的情形而定。
如果有證券從業資格,是可以的,沒有相應資質就是違反了證券法。有很多股票公司推銷股票軟體或者像客戶推銷股票,都是不合規不合法的。
證監會嚴令禁止推薦股票,專職經紀人適當推薦可以的,有證券從業資格,推薦一般來講不會犯法,不幫別人操作就可以了。
但如果電話銷售股票有詐騙行為的,可能構成集資詐騙罪或者欺詐發行股票、債券罪。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一百六十條【欺詐發行股票、債券罪】在招股說明書、認股書、公司、企業債券募集辦法中隱瞞重要事實或者編造重大虛假內容,發行股票或者公司、企業債券,數額巨大、後果嚴重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非法募集資金金額百分之一以上百分之五以下罰金。
單位犯前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第一百九十二條【集資詐騙罪】以非法佔有為目的,使用詐騙方法非法集資,數額較大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
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股市四種犯罪行為:
1、誘騙投資者購買所謂原始股或非上市公司股權。此類違法犯罪行為的主要手段有:
編造公司即將在境內外上市或股票發行獲得政府批准等虛假信息,誘騙社會公眾購買所謂「原始股」;非法中介機構以「投資咨詢機構」、「產權經紀公司」、「外國資本公司或投資公司駐華代表處」的名義,未經法定機關批准,向社會公眾非法買賣或代理買賣未上市公司股票。
2、通過互聯網、電話等方式向投資者推薦股票,兜售基金、股權等投資產品。
3、盜取投資者資金賬戶資金。
4、貸款詐騙、挪用資金。
「警惕證券市場上的違法犯罪行為。」公安部相關人士提醒投資者:不要受「境內外上市」、「高額回報」等幌子所欺騙,購買所謂「原始股」、「共同基金」等投資產品;不要相信不切實際的投資回報,接受不明身份的電話或網上投資咨詢。
保管好資金的證券賬號及密碼;在櫃台交易遇到可疑人員時應停止交易,及時更改密碼;在網上交易時注意預防「木馬」等計算機病毒,發現病毒時應馬上停止交易,關機並請專業人士進行殺毒、修補。不能以違法犯罪手段獲取資金炒股,盡量避免借款、貸款、典當炒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