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股票交易稅怎麼算
股票交易稅根據所完成的交易額所決定的,傭金是交易額的千分之三,不足1000元的按五元收取。過戶費是按照1000股一元收取的。印花稅是成交額的千分之三,主要是向賣方徵收。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第三條,稅收的開征、停徵以及減稅、免稅、退稅、補稅,依照法律的規定執行;法律授權國務院規定的,依照國務院制定的行政法規的規定執行。
⑵ 股票交易過戶費29日起總體下調50%
股票交易過戶費29日起總體下調50%
股票交易過戶費29日起總體下調50%,這是歷史上中國結算第4次下調股票交易過戶費,前三次下調分別發生在2012年6月1日、2012年9月1日、2015年8月1日。股票交易過戶費29日起總體下調50%。
金融委3月16日專題會議之後,資本市場再迎「減負」舉措。
中國結算宣布,自2022年4月29日起,將股票交易過戶費總體下調50%,即股票交易過戶費由現行滬深市場A股按照成交金額0.02‰、北京市場A股和掛牌公司股份按照成交金額0.025‰雙向收取,統一下調為按照成交金額0.01‰雙向收取。
這個規模有多大?如果按市場日成交1萬億計算,全市場股票交易過戶費大概將從每日約4千萬規模,降低到2千萬。
「大幅降低50%,從比例上來看,力度是相當大的。體現了當前為資本市場減負、提升市場活躍度的積極態度。」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對第一財經表示,這一政策有較大的象徵意義,不過實際影響資金規模可能有限。
他計算稱,目前A股日成交基本在萬億元左右,按照買入、賣出雙邊徵收交易過戶費,則單日收費規模預計將從4千萬降低到2千萬左右。
「對短期快進快出會有刺激作用。」董登新分析稱,A股交易成本中交易過戶費影響比較小,但對大戶來講是交易費用有所降低,對於短期交易而言,會刺激提高換手率,有利於活躍市場成交。
記者從業內了解到,不同券商過戶費徵收方式不同,對投資者成本的影響也不一樣。有的券商過戶費用與傭金分開收,有的券商則是「打包收」。不過整體而言,都有助於投資者交易成本的下降。
事實上,這已是金融委3月16日專題會議之後,資本市場第二次「減負」,來降低市場主體成本,激發市場活力。
此前3月17日,中國結算曾宣布自2022年4月起,將股票類業務最低結算備付金繳納比例自18%調降至16%。粗略計算,該舉措可降低結算備付金約200億元。
同時,為支持受新冠疫情影響較大地區經濟加快恢復發展,中國結算還決定,自2022年4月起減免兩網及退市公司股份證券登記費、B股及債券非交易過戶費、封閉式基金分紅派息手續費等部分登記結算費用,並免收注冊地在天津市、內蒙古自治區、吉林省、上海市、山東省、河南省、陝西省、深圳市等地區的發行人2022年登記結算費用。
4月28日下午收盤後,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簡稱中國結算)在官網發布消息稱,決定自2022年4月29日起,將股票交易過戶費總體下調50%,即股票交易過戶費由現行滬深市場A股按照成交金額0.02‰、北京市場A股和掛牌公司股份按照成交金額0.025‰雙向收取,統一下調為按照成交金額0.01‰雙向收取。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這是歷史上中國結算第4次下調股票交易過戶費,前三次下調分別發生在2012年6月1日、2012年9月1日、2015年8月1日。
值得一提的是,前三次下調過戶費,從中國結算發布通知到正式下調都要間隔一個月左右的時間;相比之下,此次下調從發布通知到正式執行,僅間隔一天。
滬深A股股票交易過戶費下調50%
A股市場迎來政策利好。
圖片來源:中國結算官網
28日盤後,中國結算在官網發布消息稱,決定自2022年4月29日起,將股票交易過戶費總體下調50%,即股票交易過戶費由現行滬深市場A股按照成交金額0.02‰、北京市場A股和掛牌公司股份按照成交金額0.025‰雙向收取,統一下調為按照成交金額0.01‰雙向收取。
股票交易過戶費和交易傭金(手續費)、印花稅一樣都是投資者交易A股過程中產生的相關費用。
目前,投資者交易A股的交易費用由雙向收取的傭金(政策規定傭金不足5元按照5元收取)、印花稅(成交金額的千分之一,賣出股票時收取)、雙向收取的過戶費(下調後按成交金額的十萬分之1收取)三部分組成。在一些券商的交易系統中,過戶費也被稱為「結算費」。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投資者在股票交易軟體的資金流水明細中,通常只能看到在交易滬市、北交所、新三板股票時產生了過戶費,在交易深市股票時卻沒有這一項費用。
據了解,這是因為深市的過戶費包含在了交易手續費中,而滬市、北交所、新三板的過戶費沒有含在手續費里,所以在交易軟體上會有不同的顯示。
資本市場再來利好。4月28日,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發布《關於降低股票交易過戶費收費標準的通知》(簡稱《通知》)決定,自4月29日起,將股票交易過戶費總體下調50%。
《通知》表示,為深入貫徹落實國務院金融委專題會議精神,促進資本市場平穩健康運行,進一步通過降低投資者成本激發市場活力、加大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決定,自2022年4月29日起,將股票交易過戶費總體下調50%,
即股票交易過戶費由現行滬深市場A股按照成交金額0.02‰、北京市場A股和掛牌公司股份按照成交金額0.025‰雙向收取,統一下調為按照成交金額0.01‰雙向收取。
中航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董忠雲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下調股票交易過戶費,一方面有利於降低交易費用,降低投資者交易成本,提高市場活躍度,另一方面體現了監管對市場的呵護和維護市場穩定的決心。
「上次股票交易過戶費下降是2015年8月1日,隨後又有一系列穩定市場的政策推出,此次下調股票交易過戶費之後也不排除後續仍有利好政策,繼續讓利投資者,助力資本市場穩定健康發展。」董忠雲說。
川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陳靂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當前受疫情的影響,整個經濟和一些重點區域的企業發展受到了影響,為了讓企業能夠更好紓困,降低投融資成本是一個非常有效的市場手段。下調股票交易過戶費也是響應國家減稅降費政策,高效務實地利好上市企業和投資者,有利於促進市場恢復發展。
香港中睿基金首席經濟學家徐陽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股票交易過戶費下調可以說實質性地降低了投資者的交易成本。目前市場情緒上的風險還沒有解除,確實需要一些更大力度的政策來緩解市場消極情緒來穩定市場。
在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看來,近期利好政策頻出,從促消費、拉基建、降准等,到下調股票交易過戶費,釋放出管理層對資本市場的呵護態度,利於市場信心恢復。
「在市場底部保持一個良好的心態,堅持價值投資,抓住經濟轉型最受益的方向還是至關重要的。」楊德龍說。
⑶ 股票紅利稅會不會叫停
中國證監會主席郭樹清日前表示,證監會正在和有關部門探討資本市場稅收優惠政策,這一表態引發了市場對股市稅收政策調整的期待。當前市場處於震盪調整時期,降低股市稅賦無疑將對市場產生利好影響。那麼,目前股市稅賦究竟高不高,稅收政策又該如何調整呢?
股市哪些稅賦不合理
A股市場的稅賦問題一直是投資者十分關注的話題,今年兩會期間,證監會前副主席范福春和廣東證監局局長侯外林等多位代表委員就提出了為證券市場減稅的建議。雖然證監會此次並未明確表態將採取哪些優惠政策,但是此次能否取消股息紅利稅則最受市場人士和投資者的關注。
事實上,目前資本市場只有證券交易印花稅和股票紅利稅兩個稅種,而印花稅一直以來都是股市稅收的重要組成。統計數據顯示,自1993年證券交易印花稅劃歸中央以來,19年間累計徵收6848億元。其中,2007年印花稅徵收金額達到歷史最高的2062億元,占當年中央財政收入的7.43%。即使2011年股市跌幅超過20%,八成多股民都虧損,印花稅依然貢獻了438.45億元,占稅收總收入的比重為0.5%。
而作為股市的另一個稅種,股票紅利稅盡管從2005年就已經減半徵收,但仍為市場所詬病。尤其近年來,市場各方對於取消股票紅利稅的呼聲一直很高。業內人士表示,股息紅利稅最大的爭議主要在於重復征稅和稅負不公。目前上市公司現金分紅來源於公司的稅後利潤,投資者在收到分紅後還需按10%的稅率繳納個稅,因此被指有重復徵收嫌疑。同時,繳納紅利稅的納稅人是個人投資者,機構投資者則獲得免繳待遇,同樣獲得現金分紅,卻不能一視同仁,甚至利益受損的反而是弱勢的中小投資者。
降稅空間有多大
那麼,目前降稅的空間有多大呢?燕京華僑大學校長華生表示,目前印花稅已經降得比較低了,繼續降低印花稅不利於鼓勵長期投資,因此如果再出稅收優惠政策,可能會取消紅利稅。
財經評論員皮海洲認為,紅利稅是對價值投資理念的巨大顛覆。因為紅利稅的存在,上市公司分紅越多,投資者繳納的稅款就越多,投資者的市值損失也就越多。只有上市公司不分紅,投資者才不會有繳納紅利稅所帶來的損失。因此,為了倡導理性投資,這種扭曲股市投資理念的紅利稅必須盡快取消。
不過,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中國A股投資者的稅負基本上接近於零稅負。印花稅僅單邊征繳,而且稅率僅為1%。,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了;而紅利稅已從原來法定20%改為減半徵收,降幅達到50%。然而在英國,炒股要繳納三種稅:一是印花稅,單邊征繳,稅率為5%。,是中國印花稅稅率的5倍,此外投資者還要按超額累進稅率繳納資本利得稅和紅利稅。在美國,炒股要繳納兩種稅:一是資本利得稅;二是紅利稅,兩者均按超額累進稅率征繳。因此,中國股市現行稅負已無減免空間。
降稅有利於促進分紅
對於證監會可能降低股市稅賦的政策,業內人士普遍認為,將對市場的走勢產生利好影響。英大證券研究所所長李大霄表示,稅收優惠政策屬國家支持股票市場非常重大的利好政策,非常有必要進行推動,希望能夠及早推出。
業內分析人士表示,取消紅利稅對股市的長遠意義,並不在於股民可獲得賬面上價值的增加,其減免對鼓勵上市公司現金分紅,促進股市的良性循環具有重要意義。華東師范大學國際金融研究所所長黃澤民指出,資本市場要發揮融資功能,必須給予投資者相應的回報。而合理的分紅制度是投資者獲得投資回報的主要手段。他認為,判斷一家上市公司的價值,不僅應當觀察其盈利狀況是否良好,還應當關注其是否能夠給投資者提供持續穩定的紅利回報。
降低稅賦,肯定有利於鼓勵人們入市投資。董登新同時表示,如果要切實減輕投資者的交易成本,最有效的辦法就是降低傭金費率。因為與目前的稅負水平相比,現行傭金水平過高、偏重,因此,傭金有下調空間。董登新強調,如果真想巧用稅收杠桿作用,不妨改革中國股市現行稅種設計,廢除印花稅改徵資本利得稅,同時對紅利稅按持股期長短給予相應稅收優惠,如此股市稅制設計,將有利於導向價值投資和長期投資,遏制高換手率的過度投機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