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手機上怎麼看股票60日均線
手機上看60日均線的方法步驟:
(蘋果12,ios14)
1、打開股票交易軟體(以漲樂財富通為例)。
2、輸入想要查詢的股票代碼(以上證50指數為例,不作任何推薦)。
3、點擊右側的設置按鈕(圓形狀)。
4、在圖標設置中找到「k線設置」。
5、找到60日均線,右側打開。
6、再回到k線圖中,就可以看到60日均線。
均線的定義:
均線簡單的來說就是一種重要的技術指標,投資者經常用的,它是將某一段時間的收盤價之和除以該周期所得到的一根平均線。假設在一周里5天都是交易日,也就是5天的收盤價加在一起除5便可得到這幾天的平均收盤價,同樣,10日、20日等的均線也可用此法算出。
均線有哪些、不同顏色
均線依據的參數不同,其作用和反應情況也是不相同的。常用的參數有5日、10日、20日、30日、60日、120日、250日。常用的顏色有白色(5日線)、黃色(10日線)、紫色(20日線)、綠色(30日線)、灰色(60日線)、藍色(120日線)、橙色(250日),當然顏色是可以自己選擇的,股民可根據自己的習慣來設定不同顏色。
分析時用哪條線:
均線反映的內容是一個時間區間內平均價格和趨勢,通過均線可以將過去一個時段內價格總體運行情況以一種比較直觀的方式呈現。每根線的作用和意義都不盡相同。
(1)5日均線(攻擊線):股票價格上升突破攻擊線,且攻擊線呈現向上的趨勢則會導致短期內看多。同樣的情況下,如果5日均線向下股價跌破均線則短期看空。
(2)10日均線(行情線):當操盤線在盤中所持的狀態攻擊性比較大時,如果股價超出了操盤線,則說明波段性中線上漲,相反則是下滑。
(3)20日均線(輔助線):就是起到協助10日均線的作用,對價格運行力度與趨勢角度進行推動並修正,讓價格趨勢運行方向穩定。在盤中輔助線呈持續向上的攻擊狀態的情況下,當價格突破輔助線,波段性中線行情在這種情況下已經開始看多,反之就是少了
(4)30日均線(生命線):作用就是指明股價在中期的各種運動趨勢,生命線它有較強的壓力和支撐的作用。在盤中也是類似的,要是生命線趨勢在上升,而股價突破或高於線則看多,不這樣就看空,
(5)60日均線(決策線):作用是指明價格的中期反轉趨勢,指導價格大波段級別運用於預定的趨勢之中。基本主力基本上都會特別注重這根均線,在股價中期的趨勢它能起到很大的作用。
(6)120日均線(趨勢線):作用也是指明價格中長期的反轉趨勢,需要進行引導和指導,價格才能大波段大級別的運行在既定的趨勢之中。假如股價超過了趨勢線,短期內是不會有什麼變化的,十天以上才會反轉的。
(7)250日均線(年線):這條均線是判斷是否要長期投資的重要依據。公司的大體情況和業績它都能夠有所反應。
Ⅱ 30日線和60日線怎麼看
5日均線、10日均線、20日均線、30日均線、60日均線,這是股票裡面非常重要的一個指標,特別是30日線和60日線,會很直觀的反映股票近一個月,兩個月的走勢,但是很多投資者不懂怎麼看。
30日線和60日線怎麼看?
(30日均線)
(60日均線)
打開股票軟體,比如打開同花順炒股軟體,點擊上證指數之後進入大盤實時走勢,按回車鍵切換到K線圖,可以看到五條不用顏色的線,把滑鼠放上去即可看到MA5、MA10、MA20、MA30、MA60,這些就是均線。MA30、MA60就是30日線和60日線。
點擊MA就可以看到不同的顏色的移動平均線,後面的數字各代表幾日均線,可以通過軟體自己設置,對應的日期在軟體的左上角有相同的顏色數字顯示。
30日均線則對中短線操作有指導意義,是滬、深股市大盤的中期生命線,每當一輪中期下跌結束指數向上突破30日均線,往往會有一輪中期上升。對於個股來說,30日均線是判斷有庄無庄、莊家出沒出貨以及其走勢強弱的標准。
60日均線就是最近60日股價移動平均線,又稱生命線,是一條重要的中長期均線,股價站上60線,一盤認為該股中長期趨勢已經走好,特別是60線向上拐頭後,可以確認一波牛市行情已經展開。
以上即是對30日線和60日線怎麼看這個問題的回答,希望可以解決你的問題。均線會對相應的時段有一定的參考價值,但不是唯一的參考值。
Ⅲ 大盤60日均線怎麼看
大盤60日均線可以通過金融網站、應用程序或股票交易軟體查看。
具體來說,你可以登錄雅虎財經、谷歌財經、雪球、東方財富等金融網站或應用程序,在大盤走勢圖或K線圖上找到並添加60日均線。這些平台通常提供了豐富的圖表工具和技術指標,方便你進行各種分析。
此外,如果你使用專業的股票交易軟體,也可以輕松查看和分析大盤的60日均線。在軟體的技術分析工具中,你可以找到並添加60日均線,同時調整圖表的時間范圍、尺度和樣式,以便更好地觀察和理解數據。
60日均線代表了大盤過去60個交易日的平均收盤價格,對於分析中長期市場趨勢具有重要意義。通過觀察60日均線的走勢,你可以更好地把握市場的整體運行方向和可能的轉折點。
需要注意的是,任何技術指標都只是輔助工具,不能作為投資決策的唯一依據。在做出投資決策時,還應綜合考慮其他因素,如公司基本面、行業動態、政策環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