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新百利t加0是否合法
優勢① T+0交易是指當天買入的股票當天就可以買出,甚至一天做多次交易。可以的,但是你要在相同的股數T+0 不合法!!
B. 截至於2010年5月泉州共有多少家上市企業
深、滬上市
■福建豪盛 豪盛(福建)股份有限公司在泉州經濟發展史上成為永遠的泉州第一股。而在泉州市上市辦的記錄中,豪盛的真正意義在於其強大的示範作用:1993年11月,豪盛(福建)正式成立股份有限公司,成為首家在人民大會堂舉辦新聞發布會的泉企;從1989年成立到1993年12月上市,豪盛也成為泉州迄今用時最短的上市企業。IPO融資2.1億元,1995年配股融資1.4億元。
■石獅新發 1996年12月18日,石獅新發股份有限公司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2003年第二次臨時董事會會議召開後,公司注冊名稱變更為福建陽光實業發展股份有限公司。
■惠泉啤酒 2003年2月26日,福建省惠泉啤酒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公開發行A股6300萬股,每股發行價格7.44元,籌集資金4.68億元。2004年4月28日,北京燕京啤酒股份有限公司成為惠泉啤酒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第一大股東。
■七匹狼 2004年,福建七匹狼實業股份有限公司成為福建省第一家在深圳中小企業板塊掛牌上市的公司,深市中小板第九隻上市股票,這也是福建省第一家在深圳中小企業板塊掛牌上市的公司。IPO融資1.86億元,2007年增發融資5.99億元。
香港上市
■金犀寶 1988年,石獅旅港商人香港嘉榮公司董事長蔡炯明投入巨資創辦了石獅開發企業服裝公司,隨後經營金犀寶品牌。1998年6月17日順利在香港聯交所掛牌上市。2002年3月被新加坡泰山集團收購。3個月後,金犀寶控股更名為泰山集團控股。
■世貿股份 1998年7月,泉州人許榮茂掌舵的香港世貿中國有限公司在香港上市。
■華益控股 華益控股於1998年10月在香港主板上市。2000年7月大股東賣殼退出,注冊地在英屬處女群島的新百利公司入主並將公司更名為「亞洲物流」。
■恆安國際 1998年12月8日,「恆安國際」正式在香港聯交所掛牌,以15倍的市盈率順利入市。當年公眾認購就超額36倍,創下了當年港股上市最高市盈率和最高認購倍數的奇跡。
■一木國際 2000年,喜盈門傢具製品有限公司以「一木國際控股有限公司」在香港聯交所上市。2001年11月,金花集團完成了對一木國際控股有限公司的收購邁出了借殼上市的堅實一步,成為國內企業海外借殼上市的成功典範。
■通達集團 通達集團(香港)有限公司創立於1988年,2000年成立通達集團控股有限公司,同年12月在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
深、滬上市
■鳳竹紡織 福建鳳竹紡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通過上海證券交易所於2004年4月6日成功上網定價發行了每股面值人民幣1元的普通股6000萬股。每股發行價格人民幣5.25元,融資3.15億元。公司社會公眾股已於2004年4月21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流通,股票簡稱「鳳竹紡織」,股票代碼600493。
■潯興股份 福建潯興拉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於2006年11月29日首次向社會公眾公開發行人民幣普通股(A股)5500萬股,並於2006年12月22日獲准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融資2.94億元。
■冠福家用 冠福家用股份有限公司A股股票簡稱冠福家用。2006年12月29日,冠福家用通過深交所公開發行3000萬股,發行價為5.96元/股,融資1.78億元。
■梅花傘 梅花傘業股份有限公司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股票的發行價為5.68元/股,對應的發行後市盈率為29.89倍,發行總量為2100萬股,於2007年9月25日上市交易,融資1.19億元。
香港上市
■新怡環球 2002年7月3日於香港上市。
■華豐紡織 2002年8月,「華豐紡織」隨母公司「華豐環保紡織國際集團有限公司」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主板上市,2007年在韓國上市。
■中國綠色 出生惠安的孫少鋒執掌的中國綠色食品於2004年1月在香港上市。
■協盛協豐 協盛協豐於2006年3月30日在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
■星辰通信 先創電子的母公司星辰通信國際控股有限公司2007年7月6日正式在香港聯交所主板掛牌,IPO融資8.45億港元。
■安踏體育 2007年7月10日,經過10個月的時間,安踏完成從上市籌備到成功在香港聯交所上市。安踏此次發行6億股,融資約31.68億港元,創下泉州企業在境外募集資金最多的紀錄。
新加坡上市
■化纖科技 化纖科技在2004年4月份登陸新加坡主板市場。
■休閑食品 中國休閑食品2005年8月在新加坡售股上市。2006年12月以「蠟筆小新」品牌售賣果凍的中國休閑食品集團,完成了上市後的第一次配售,集資約2580萬元。
■天宇化纖 2005年10月,天宇化纖成功在新加坡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
■中國鴻星 2005年11月14日,「中國鴻星」成功在新加坡交易所主板掛牌上市交易。作為泉州鞋品牌在海外上市的第一家,「中國鴻星」募集資金約4800萬元新幣,摺合人民幣約2億元。
■福聯面料 2007年4月26日,福聯織造有限公司以「福聯面料」之名在新加坡成功上市。所得資金前期很大一部分被用來引進新的機器設備。
■體育國際 泉州運動鞋製造商控股的中國體育國際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體育國際」)2007年7月18日在新加坡證券交易所悄然上市。體育國際的母公司為總部設在泉州晉江的恆發(福建)輕工業發展有限公司。
香港上市
■特步國際 008年6月3日,特步國際上市港交所,上市共發行5.5億股,募集資金約22.3億港元。
■361度 61度國際有限公司從2009年6月18日起開始公開招股,根據6月29日發布的新股分配結果,發售價被定為3.61港元,361度共募得資金18.05億港元。正式在香港掛牌上市。
■中國利郎 郎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利郎」)於2009年9月25日在香港聯交所正式掛牌上市。股票簡稱中國利郎,股票代碼01234。據資料顯示,中國利郎IPO公開發行3億股,每股發行價3.9元,本次IPO融資11.7億港元。
■匹克體育 2009年9月29日,匹克在港交所上市。新發行4.1958億股,每股價格4.1港元,融資17.2億港元。 所得款項的48.3%將用作媒體廣告、品牌推廣及營銷活動;15.6%作為分銷商折扣,用作其擴展匹克銷售網路的補貼,以及作為超額完成銷售目標的獎勵。
韓國上市
■聯合科技 2008年12月4日,中國聯合科技控股有限公司正式在韓國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
■巨星國際 泉州運動品牌鴻星沃登卡品牌持有者中國巨星國際於2009年5月29日在韓國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融資金額為4066.63萬美元。
美國上市
■喜得龍 2009年10月21日,喜得龍品牌的擁有者、由新天域資本投資的Windrace宣布完成了對美國上市公司2020ChinaCapAcquiro的反向收購,並更名為Exceed。從10月20日開始,Exceed以「EDS」股票代碼在納斯達克進行交易。而喜得龍也由此成為首家登陸納斯達克的中國快速消費品生產企業。
馬來西亞上市
■星泉鞋材 2009年7月10日,晉江星泉鞋材正式在馬來西亞交易所掛牌上市,成為第一家在馬來西亞證券交易所上市的中國公司,也是首家直接在大馬交易所掛牌的外國公司。星泉鞋材此次上市公開發行9950萬股股份。
■華運控股 2009年8月19日,華運控股有限公司在馬來西亞交易所上市,融資5800萬林吉特(約1600萬美元)。華運控股本次IPO公開發行1.001億股股份。
■喜得狼 2009年11月11日喜得狼控股有限公司登陸馬來西亞交易所,成為第三家登陸大馬的中國體育用品公司。
新加坡上市
■泰山科技 2008年6月,晉江連捷紡織印染實業有限公司的新加坡全資控股公司(中國泰山科技集團控股)在新加坡證交所主板上市。
■格萊德 2009年9月23日,格萊德集團在新加坡交易所主板上市,IPO資金為1671.89萬美元。
■至和織造 至和織造於2009年10月8日在新加坡交易所上市。
新加坡上市
■福興拉鏈 福興集團於2007年9月24日在新加坡主板掛牌上市,融資8050萬新加坡元。
■鱷萊特 運動服裝製造商中國鱷萊特服裝公司於2008年4月15日在新加坡主板完成首次公開發行(IPO)。
■箱包國際 作為泉州超百億產業集群之一的箱包業中首家上市企業——達派(中國)箱包有限公司,以「中國箱包國際」之名於2008年4月16日在新加坡交易所主板上市,融資8700萬新加坡元。
C. 杭州哇哈哈宗馥莉收購中國糖果為什麼失敗
7月13日,在香港上市的中國糖果(8182.HK)發布公告宣布,由於在截止日期之前,宗馥莉未能收購該公司50%的股份,此次收購要約失效。
7月14日下午,很少公開露面的宗馥莉微博發聲,發布了關於「與中國糖果控股有限公司現金要約失效」的聲明,對收購失敗深感遺憾。當日,中國糖果股價最大跌幅超過60%,公司股價瞬間回到3個月前。
香頌資本執行董事表示,中國糖果的股東疑似作為牟利主體,通過一系列資本運作布好局,再引入宗馥莉作為概念炒作、高位套現。而在套現後,高位接盤的散戶對於相比現價大幅折價的要約收購興趣不大,因此導致宗馥莉收購失敗。
「宗馥莉打算藉助中國糖果自立門戶,但這種心態或許被人利用了。」沈萌說。
「都有第一次,我們也承認這次資本化運作的嘗試失敗了。」一位接近宗馥莉的人士表示。
娃哈哈集團則對外表示,該宗收購為宗馥莉個人行為,與集團公司無關。多年歷練的宗馥莉已經形成自己獨立的經營理念。娃哈哈集團的員工,通常將宗馥莉稱為「小宗總」,而宏勝集團的員工,大多直呼她的英文名Kelly。兩個公司的治理文化,由此可略見一斑。
2010年,宗馥莉成為杭州宏勝飲料集團有限公司總裁。宗馥莉把宏勝定位為「食品飲料行業的全產業鏈產品及服務提供商」,並投資飲料上游食品添加劑、機械模具、印刷包裝等專業化核心產業。
2016年,宗馥莉推出以自己英文名Kelly命名的全新品牌——「Kellyone」個人定製果蔬汁,並注冊了寧波宏勝優品電子商務有限公司來運營。
與之前的「順風順水」相比,此次收購失敗,宗馥莉學費高昂。數據顯示,截至7 月13日收市,宗馥莉僅收購4.18 億股中國糖果股份,占該公司已發行股本的 26.03%,因未達50%的收購要約目標,該筆交易宣布無效。在此次收購中,宗馥莉的虧損額未對外公布,外界無從知曉。如果僅以0.3565港元/股的要約價與7月18日的收盤價0.165港元/股的差價來看,其損失也不在小數。
收購失敗後,宗馥莉在聲明中表示:「對於本次要約結果,公司深感遺憾,在整個過程中我司恪守要約人的責任與義務,以最真摯的誠意履行各項收購事宜。公司未來也將繼續秉持自身發展戰略,本著積極健康的商業價值取向繼續探索相關領域。」
D. 國內股票T+0做滬深A股怎樣
A股驚現T+0操作網路平台:資金杠桿10倍
「A股市場股票,T+0交易模式,買漲買跌雙向交易,少量保證金放大10倍」……如此吸引眼球的交易模式,真的很難不讓人心動。近期,有關「滬深A股『T+0』操作」的網路平台日趨增多,不過,從業內人士的分析來看,這些可以「T+0」的網站並不靠譜,不僅投資風險極大,而且還涉嫌違規操作,投資者切勿抱著「僥幸」心態參與其中。
滬深A股資金放大10倍 實現T+0操作?
近段時間,有投資者收到這樣一條「誘人」的簡訊:「杜邦金融交易平台可以為你實現滬深A股『T+0』操作,能夠在及時止損的前提下10倍放大收益。」在股市不景氣的現階段,類似的T+0操作平台在網路上日益猖獗,其大肆宣傳能夠無視行情走勢產生盈利。
記者登錄「杜邦金融交易平台」看到,該平台打著國內最大金融在線交易平台的旗號,聲稱能提供「滬深A股在線T+0交易」、「股票資金可擴大10倍」、「免保證金開戶」以及「實現多空雙向交易」等多項「誘人」的服務。
網站交易指南顯示,投資者開戶沒有任何門檻限制,注資金額可以放大10倍來進行操作,獲得以「小資金」博取「大收益」的機會。客戶在建倉完成的15分鍾後就能執行平倉,實現T+0交易。手續費方面,該網站顯示,每次交易加收千分之3.5的手續費和每天萬分之5的留倉費。
親身體驗 10倍杠桿操作風險大
那麼,其所謂的10倍收益,多空雙向操作又是如何產生的呢?記者以投資者身份咨詢了杜邦金融交易平台客服。客服人員告訴記者,用戶只需要注冊開戶並轉入資金就可以開始操作,並且平台可以免費為投資者申請一個模擬賬戶進行「試玩」,模擬賬戶里將會有虛擬的10萬信用余額。
上周五,為了能更好地感受「雙向操作」以及「資金擴大10倍」的「威力」,記者決定進行一次模擬操作試驗。記者使用模擬賬戶登錄後看到,該交易平台的界面與普通證券交易平台並沒有太大差別,只是在「下單界面」標示著「杠桿倍率10倍」,並且可以選擇交易方向「多」或「空」,而此時信用余額顯示10萬元,相當於投資者轉入1萬元的狀態。
周五開盤後,記者發現前幾日走勢強勁的廣州葯業似乎有滯漲的趨勢,於是用平台提供的模擬賬戶,以28.31元的價位賣空2800股廣州葯業,並選擇了交易方向「空」,合計使用了約8萬元的信用額度,即投入了8000元的資金。然而幾分鍾後股價竟再次上漲至28.75元,記者查看持股明細發現,此時的持倉虧損達1232元,虧損金額已經超過了本金的15%。此後廣州葯業保持上行,當日竟以30.69元漲停報收,記者在收盤後查看持股明細,浮動盈虧達到-6664元,而凈盈虧更是高達-7100元,虧損逾本金的85%。
易寶否認被「託管」
記者在某即時通信軟體的T+0操作交流群中看到,許多投資者在類似平台進行交易並獲得盈利後,出現了無法順利提款變現的情況,而「今天有人提款到賬了嗎」成了群里每天都會有人提出的問題,對於這些問題,群里負責解答投資者疑問的客服人員總是以「銀行維護」或「跨行轉不了」為由拖延時間,有投資者表示,自己在申請提款之後過了兩個禮拜了,錢款卻始終沒有到賬。
對於這樣的疑問,杜邦客服人員告訴記者,交易雙方的資金保障都是依賴第三方金融機構託管、結算,「我們平台的資金賬戶是託管到『易寶支付』來進行操作的。」
該客服人員還表示,任何人無法干涉客戶的賬戶資金,所以安全可靠。資金轉入、轉出不僅自由,還可以實現即時到賬。
隨後,記者根據杜邦金融的交易頁面提示進入轉款程序,果然網頁自動跳轉到易寶支付頁面。不過,當記者致電「易寶支付」求證該業務時,其客服人員告訴記者,所有資金上一秒到達易寶,下一秒就到達商家手裡,不會在易寶停留。「我們只提供第三方支付業務,沒有所謂的『託管』服務。」很顯然,杜邦金融交易平台所謂的「第三方託管」業務顯然是一個「噱頭」,其只不過是讓投資者在操作時心理上有個安慰罷了。
對於第三方託管保證安全的說法,華榮律師事務所許峰律師認為,這是用來欺騙一些對相關法律不了解的股民。許峰還表示,現在很多騙子都通過第三方支付,有些第三方支付機構確實會為了賺取手續費有意無意地「被利用」,這也是第三方支付興盛之後新出現的問題。
業內人士稱交易平台並不合法
其實,在網路中搜索A股T+0交易的類似平台還有許多,比如「新百利」、「創富金融」、「群益」等,它們基本都採用與「杜邦金融交易平台」相同的交易模式,只是在杠桿倍率、開戶門檻等細節上有所區別,有些平台倍率甚至高達「100倍」。
對於這類網路股票交易平台,多位業內人士表示,其並不可靠,存在的風險極大。
國信證券的分析師王列敏表示,這樣的T+0操作模式在國內並不合法,「他可能是利用莊家進行博弈的一種操作方式,並且是在虛擬交易盤上進行交易。如果投資者參與其中,虧錢的可能性非常大。」許峰律師也表示,在法定場所外交易屬違規行為,「這種操作可能先誘使投資者交一點錢,然後要求繼續付保證金,最終讓投資者捨不得已經投入的成本並不斷投入,之前曾出現過類似的詐騙事件。」許峰認為,即使不是詐騙,這種行為也是明顯的非法經營行為。
(責任編輯:張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