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行情中心 > 雅虎股票最低市值

雅虎股票最低市值

發布時間:2022-08-05 02:43:24

『壹』 雅虎空間的雅虎簡介

楊致遠,一位20多歲的台灣移民,在美國斯坦福大學攻讀博士研究生時,與同窗DAVIDFILO(29歲的美國青年)——兩位Internet網上老手——合作,為方便上網查找資料,編出一個專門用於整理INTERNET上各個節點資料的程序,並於1994年4月正式在互聯網上推出。
楊致遠1968年出生,並在台灣渡過了他的童年時光,他的母親是講授英語和戲劇的教授。在楊致遠兩歲時他的父親去世以後,一直是他的母親撫養和教育著他和他的弟弟。楊致遠有一個姨母生活在美國,10歲時,楊致遠隨家人移民到美國的加利福尼亞。他堅持認為自己當時是一個比較懶惰的孩子,而且注意力不集中。也許情況確實如此,但他的學業還是完成得不錯。楊致遠學習起點確實比較低,第一天上學的時候,他知道的英文只有一個單詞——shoe(鞋子),但在完成了中學學業以後,於1990年順利進入斯坦福大學電子工程系。楊致遠用4年時間,完成了電子工程系本科及碩士學業並獲得了學位。快到畢業的時候,他發現所學的知識還遠遠不夠,並發現自己沒有完全做好走向社會的准備。於是他又開始攻讀博士學位以求獲得更高的起點。也許是上帝的安排,這時恰好大衛有個研究項目需要人幫忙,於是他們倆走到了一起,開始了他們的博士學業,也開始了他們後來創業的關鍵一步。
當初,楊致遠和大衛認為自控軟體有很多的創業機會,便選擇了這個研究方向,但不久他們就發現這個方向的創業機會已經被幾個公司壟斷,留給他們的機會並不多。就在他們萬分沮喪又百無聊賴的時候,轉機出現了。 刺激兩位決定走上經營搜索引擎業務同樣也有兩個因素,准確地說,是一件事和一個人。一日,兩人無意中登錄了一個叫「梅爾玫瑰」的搜索站點,盡管該站點內容空洞貧乏,缺少新意,但整個站點採用的分類目錄的做法吸引了他倆。為什麼不組織一個像這樣可供登錄者按自己的需求查詢內容的站點?這種創新的思路導致了雅虎的誕生,並成為後來雅虎建立網站的技術方向。同時由於關鍵字技術的使用,查詢速度更快,遠非從前那些僅供上網者誤沖誤撞的搜索引擎可比,用楊致遠的話來說:「雅虎是大器晚成的網路巨人。」
如果說「梅爾玫瑰」是雅虎的正面動力、框架藍圖的話,可畏的迪·梅爾徹老師則是一根鑲滿鐵釘、催人奮進的鞭子了。這兩位在斯坦福大學計算機系小有名氣的高材生,起先也很有一番長青藤大學學生發跡的常規思路:讀好書,拿上一連串的「A」到大公司報到上班。然而,這個美好的幻夢被他們後來稱之為「救命恩人」的博士生導師迪·梅爾徹及時摧毀了。當這兩位好學生在租來的一間小閣樓里啟動他們的凌雲壯志時,學校的計算機網路卻由於他們那台寶貝伺服器每天受到幾萬次的登錄而不堪重負起來。迪·梅爾徹老師在三番五次勸說無效後,終於發起了脾氣,最後通牒:要麼放棄工作,要麼卷鋪蓋走人。兩人走了一條折衷道路,將實驗室搬出了校園。
「開始時的一切如同惡夢一般,我們沒有了電腦,沒有伺服器,楊致遠花光了所有的積蓄購買了幾台電腦,至於伺服器,則是靠免費為美國在線、網景這樣的大公司作pop-up(一種彈出式廣告)而租用他們的;更要命的是,在我們手頭最為拮據的時候,上述兩家大公司都向我們伸出『援助』之手,想高薪聘用我們,我們好不容易才挺過來了。」大衛·費洛在回憶這段往事時,露出一臉無奈的神情。
1994年4月,當時剛出現的網際網路瀏覽器Mosaic很快就把他們迷住了。於是,他們製作了自己的主頁,把喜歡的靚站網址收集起來,鏈接到自己的主頁上。他們在網際網路上通宵達旦地游歷,博士研究工作自然也被放到一邊。像許多上網的人一樣,楊致遠和大衛各自收集自己喜歡的站點,然後互相交換,先是每天交換,接著是幾小時一交換,而後隨時交換。隨著收集的站點資料日益增多,他們開發了一個資料庫系統來管理資料,並把資料整理成方便的表格,將它命名為「楊致遠和大衛的www網站面」。站點的名單越來越長了,於是他們將站點分成不同類別,很快每一類站點也太多了,他們又將每一類分成子類。雅虎的雛形就這樣誕生了,核心就是按層次將站點分類,這很像中國的圖書分類法,中國圖書分類法將圖書根據內容分成大類,大類下面再分小類、細類,直到書名目錄。
起初,楊致遠和大衛只是把指南的地址給幾個朋友,但沒過多久就有數以百計的人開始訪問他們的指南。他們在設計指南時,並沒有想到給大學外的人使用,純粹是自娛自樂的性質。但楊致遠的電腦屬於斯坦福大學網路的公開部分,所以只要知道地址就可以隨時來訪問。
楊致遠和大衛一起設計的這個軟體投放到網路里後,大受歡迎,無數的人都到他們在斯坦福大學的地址上來查詢,以至於使得斯坦福大學的網路顯得十分擁擠,校方抱怨連天。隨著站點的訪問者越來越多,他們也越來越得意,也越來越用心,不斷擴充指南的功能,提高搜索效率,加上最新站點、最酷站點等功能。伴隨著每一點進步,他們都會收到大量鼓勵的電子郵件,有些還提出了改進建議。這一切都是在沒有任何商業利益的驅使下完成的,但是得到人們的注意總是一件好事。他們不斷增加更多更好的服務來吸引更多的訪問者,站點的名字也改成了雅虎。到1994年冬天,他們的流量獲得巨大增長,同時整個Web網也進入了飛速發展期。Netscape正式成立。隨著雅虎流量的與日俱增,兩個沒有經驗的男孩十分為難,但不管怎樣,雅虎的價值不容忽視,雅虎每天要接待數以萬計的訪問者,任何擁有大量忠實追隨者的事物總是有價值的,楊致遠堅信這一點。
在這樣的情形下,也許有人會說,那楊致遠還不如乾脆離開學校,自己成立一家公司,說不定會發大財。 這正是楊致遠所做的。於是楊致遠便中斷了學業並成立了雅虎公司。公司的股票在華爾街上市後,楊致遠的個人資產在一瞬間飛升為1.7億美元。楊致遠是Internet催生的億萬富翁。Internet上充滿了機會,楊致遠抓住了機會,在Internet上威風八面的雅虎,就是這位來自台灣的華裔青年研製的。雅虎讓楊致遠一夜之間成為億萬富翁,真是財從天降。這也許讓人覺得,他的經歷好像同另外一個與電腦有關的傢伙相同?不錯,現在已經有人把楊致遠稱為「比爾·蓋茨第二。」只不過,楊致遠自己不願意把他同那個在哈佛大學中斷了學業創建微軟(Microsoft)公司的年輕富翁相比。他說他是「楊致遠第一。」
自命為「首席笨蛋」的楊致遠在接住從天而降的財富以後,正在解決下一步將如何發展的問題。不了解電腦發展史的人都會知道,電腦肯定不是從一開始就是今天這個模樣,或者說這個世界上本來就沒有電腦,是人創造了電腦。所以,電腦從誕生到發展,就是人類不斷向自己的能力挑戰的結果。仔細回味一下,一部電腦發展史,就是一部智力競技史。電腦,就是智力的競技場!
這塊競技場,如同在體育的競技場上一樣,交織著成功者的喜悅和失敗者的悲傷,飄灑著得意者的笑容和破落者的淚水!這塊競技場,溫存地留下了勝利者,也無情地淘汰了失敗者。這塊競技場,使比爾·蓋茨成為青年的偶像,也使更多的人成為後來者的鋪路石。據日本人估計,每一個像比爾·蓋茨的億萬富翁的背後,都站著近萬名失敗者。這塊競技場,沒有常勝將軍,也沒有天生的貴族。
如果從空中來俯瞰這個競技場上的風雲變幻,就會發現有水流風轉,電腦界的走勢正被兩股力量所撥動,一個就是硬體廠商的努力,一個是軟體業的不斷追求。而且電腦元器件的每個焊點上都記載著一系列的競爭,有時這種競爭是很嚴酷的。商業上沒有永恆的友誼,只有永恆的競爭。IBM公司在推出PC機的時候,一下推出了兩個小公司,一個是硬體領域的英特爾公司,一個是軟體方面的微軟公司。當他們三家合起來對付蘋果公司的時候,利益是一致的,可是IBM PC成為市場上的主角以後,他就對微軟和英特爾不再感冒了,先是冷落英特爾公司的80386晶元,繼而是試圖甩掉微軟公司。
現代社會,智力競爭當數電腦業為最。在電腦這個行業中,年齡是個敏感的話題,幾乎所有成功者都是20歲上下,否則精力、體力、想像力都不適合於電腦業,這一點一如體育界。喬布斯、比爾·蓋茨、克拉克、楊致遠、安德森……無一不是少年有成。在中國,看一看聯想、巨人這些大公司的領導層,有幾人超過30歲?中國的「微軟軟體」WPS研製人裘伯君成事也僅是20歲出頭的毛頭小夥子! 要進入一個國家,需要通過它的國門。要進入一座大樓,需要經過它的大門。同樣的,要進入網際網路世界,也需要經由它的網路門戶。網路門戶提供各種各樣站點地址,使用戶很快就能得到自己所需要的東西,因此在網路時代要獲取財富擴大「疆土」,便要通過網路門戶來實現。
在眾多網路門戶中,最著名的要數雅虎(Yahoo)。它被視為網路時代成功的楷模,成為許多創業者崇拜的偶像。盡管雅虎創業不過三年,股票上市也才兩年,但它的輝煌業績足以令所有的人佩服得五體投地。通過雅虎進入網際網路的人每月有4000萬人,比收視率最高的NBC(美國全國廣播公司)電視節目每周收看人數3000萬人還要多。雅虎的股票成為天價,兩年後已是1996年剛上市時的23倍。1998年8月25日它的股票價格為97.50美元,是1998年計劃每股紅利32美分的305倍,公司市值達91億美元。連計算機產業盈利首戶微軟都感到震驚,因為它的股票價格才是其預期紅利的52倍。據美國《商業周刊》1998年12月18日公布的數據,雅虎是1998年股票增值最快的公司,股值增長率達455%,居第二名。
雅虎是由中國台灣人楊致遠(Jerry Yang)創立的,他生於1969年,1993年他和費羅(Filo)一起成為斯坦福大學工學院的研究生。他們喜歡在萬維網上沖浪,並把他們所喜愛的站點編成一個名單以便尋找。有次他們靈機一動,決定將這一名單在網上公布,供網友使用,並將這一名單叫做「Jerry'sGuidetotheWorldWideWeb(通往萬維網的楊致遠指南)」。沒有料到這一行動大受歡迎,發生了轟動效果。於是,1995年他們便放棄了寫畢業論文,而專門從事創建網路門戶的工作,並把主要站點的名單起了新名字「(另一層次式的正式指南)」,它的縮寫詞Yahoo便成為這一網路門戶的名字。 現在雅虎正面對著激烈競爭,競爭中最強大的武器便是其馳名品牌。有了它便有人願向它投資,有了它就有更多的人願意光顧。據統計,現在有51%工作中的網上沖浪者和42%家庭中的網上沖浪者在使用雅虎。預計2002年時雅虎的廣告收入至少是所有網路門戶總和的四分之一,這就是雅虎在競爭中的優勢。
雅虎雖只有600人,但卻正在開拓網路門戶以往沒有涉及的領域,例如要使門戶通往電話、電視、字顯BP機、掌上型設備等。1999年雅虎生動活潑的萬維網網頁將可以接受來自任何裝置的往任何地方的訪問。雅虎還向國外發展其業務,它正以9種語言在不同國家運營,其中包括澳大利亞、中國、德國、日本等,雅虎的信息流量中,大約有30%來自北美以外的國家。
由於雅虎不斷壯大,它的股標價格漲勢使微軟都大吃一驚。雅虎股票漲幅為其1999年預期的紅利增長率4.1倍,而微軟的只有2.7倍。要使雅虎的股票能和微軟一樣物有所值,1999年它的盈利應增加66%,但分析家們預測它只能增加45%。另外雅虎自己也認為它的毛利率只能達到88%,而微軟的毛利率可達到92%。盡管這樣,雅虎的股票卻更加走俏。這是因為人們看到了它的前景,認為它有潛力成為第一個網際網路巨人。由於用以前的理論無法說明雅虎的股票何以會這樣高,於是1998年7月10日有人提出信息業中的另一個法則「雅虎法則」。
在此之前,摩爾法則說明微處理器的計算能力每18個月翻一番,但價格卻降低一半。梅特卡夫法則說明網路的價值同節點數目的平方,也就是用戶數目的平方成正比。雅虎法則說明金錢(財富流量)同信息名義價格和貨幣收入之間的比值存在內在關系。它用以解釋雅虎股票在實踐上背離工業社會的規則(即股票市值與物質資本市值應有一定對應),說明何以信息市場上的股票價格會和資本市場上的財務收入出現如此懸殊的差別。
按照工業社會的理論,認為信息業不能創造財富,只有工業創造財富。雅虎這樣高的收益,照理不應歸他所有,是雅虎通過「心理」手段,把本應歸於工業家所有的財富「再分配」給信息家。因此市場應當恢復秩序,雅虎的暴利應該被剝奪

『貳』 雅虎是在什麼時候上市的

1996年3月7日,雅虎股票正式上市

1994年1月:在斯坦福大學上學的楊致遠和大衛·費羅開發了「楊致遠的WWW指南」(Jerry』s Guide to the World Wide Web)網站。
1994年4月:「楊致遠的WWW指南」改名為雅虎(Yahoo)。
1995年3月:雅虎公司成立。
1996年4月:雅虎上市,首日收盤價為33美元。
1997年至1999年:雅虎收購了Four11、Viaweb、Yoyodyne Entertainment、Geocities和Broadcast.com等一系列公司。
2000年1月:雅虎股價創下475美元的歷史最高價。
2001年1月:雅虎斥資4.36億美元收購招聘網站Hotjobs。
2001年3月:CEO蒂姆·庫格(Tim Koogle)下課。
2001年4月:特里·席梅爾(Terry Semel)被任命為CEO。
2002年12月:雅虎收購互聯網搜索引擎Inktomi。
2003年7月:雅虎收購搜索引擎Overture。
2004年3月:雅虎發布自主搜索引擎。
2005年3月:雅虎收購照片分享服務Flickr。
2005年8月:雅虎以10億美元收購阿里巴巴40%股份。
2007年6月:楊致遠二度出山,取代西梅爾出任CEO。
2008年2月:微軟出價446億美元收購雅虎。
2009年1月:卡羅爾·巴茨(Carol Bartz)出任雅虎CEO。
2011年9月:巴茨下課。
雅虎(Yahoo!,NASDAQ:YHOO)是美國著名的互聯網門戶網站,也是20世紀末互聯網奇跡的創造者之一。其服務包括搜索引擎、電郵、新聞等,業務遍及24個國家和地區,為全球超過5億的獨立用戶提供多元化的網路服務。同時也是一家全球性的網際網路通訊、商貿及媒體公司。2012年4月4日美國雅虎公司宣布將裁員2000人,約相當於雅虎全球員工數量的14%。2013年5月,雅虎宣布將收購微博服務Tumblr。
基於2012年阿里巴巴集團和雅虎美國的協議,中國雅虎將調整自己的運營策略,於2013年9月1日零時起,不再提供資訊及社區服務。原有團隊將專注於阿里巴巴集團公益事業的傳播。
雅虎是全球第一家提供網際網路導航服務的網站,總部設在美國加州聖克拉克市,在歐洲、亞太區、拉丁美洲、加拿大及美國均設有辦事處。
雅虎是最老的「分類目錄」搜索資料庫,也是最重要的搜索服務網站之一[1] ,在全部互聯網搜索應用中所佔份額達36%左右。所收錄的網站全部被人工編輯按照類目分類。其資料庫中的注冊網站無論是在形式上還是內容上質量都非常高。2003年3月,雅虎完成對Inktomi的收購,成為Google的主要競爭對手之一。
有英、中 、日、韓、法、德、意、西班牙、丹麥等 12種語言版本,各版本的內容互不相同。提供目錄、網站及全文檢索功能。目錄分類比較合理,層次深,類目設置好,網站提要嚴格清楚,網站收錄豐富,檢索結果精確度較高。[2]
2015年雅虎已成為「全球第三大移動廣告公司」。

『叄』 雅虎的市值是100多億,而微軟要用447億收購,這是為什麼單從價格上怎麼分析,不考慮市場佔有率等因素的

一般收購都是溢價收購,只有你出價比市價高,人家才會賣給你。
另外市值只是流通股,還要不流通的市值沒有算進去的。

『肆』 yahoo是什麼時候有的

yahoo是美國公司,是楊致遠和費洛在1995年共同創立,總部設在美國加州聖克拉克市。 雅虎(wwwyahoo.com)是全球第一門戶網站,目前已在24個國家、地區建立門戶網站。1999年9月,雅虎開通雅虎中國網站美國的
楊致遠隨父母由台北移民到美國時,只不過是個10歲的小學生;闊別17年後,楊致遠已是網路資訊檢索服務「雅虎(Yahoo!)」的創辦人,也是全球資訊產業的又一年輕企業明星。

事實上,稱他為「明星」絕不為過,因為「雅虎」翌日在紐約華爾街證券市場上市便備受矚目,股價由13美元升至33美元,升幅達2.5倍多,為該公司籌集了逾20億美元的資金,成為另一個火箭般上升的技術股,也讓世人對聯只新股充滿憧憬。而「雅虎」的創辦人、年僅28歲的美籍華人楊致遠也因此在一日之間成了坐擁億萬的富翁、股市中又一風雲人物。進入高速公路的「快車」

「雅虎」從創業至上市尚不足一年,楊致遠以其勤奮、智慧和氣魄站在新興科技領域發展的前端,使這家名字既俏皮又活潑的公司充滿了生機。

「雅虎」是一家電腦網路應用軟體專業公司,與一般傳統性電腦軟體業者不同,它看準電腦網路的應用市場,建立起一個類似網路電話簿的檢索系統,這個稱之為「雅虎」檢索系統的軟體,將全球網址(website)分類為藝術、教育、衛生、區域、電腦和網路等14類。「雅虎」的推出可以使電腦用戶避免在查訊資訊高速公路信息時,猶如進入龐大的資料庫不得其門而入,耗費多時只為了尋找一個有興趣的題目。通過這套軟體,用戶能夠隨自己的旨意作出選擇,盡可能以極短的時間在國際網路上的數十萬個主題中,找到想找的網址。

「雅虎」公司的成立其實也充滿了戲劇性。1993年底在斯坦福大學電機研究所攻讀電機工程博士學位的楊致遠開始使用全球網路,他和學友大衛.費洛(David Filo)都覺得國際網路范圍廣泛,要找一個題目往往需耗費多時,如果能建立一套搜尋的軟體,有系統和分門別類地加以組織,使用網路資訊時便會很方便。

於是,1994年,年僅25歲的楊致遠從名為「睹」(Akebono:日本有名的美裔相撲手名稱)的電腦著手,開始在萬維網中(WorldWide)出版了使用資料搜查手冊(全球資料目錄軟體)。至於為何命名「雅虎(Ya-hoo!),楊致遠表示:「我們是在Gulliver旅遊手冊中找到這個名的,我們覺得Yahoo代表了那些既無經驗、又無教育的外來遊客,與我們這群電腦人非常相近,所以,我們就用了Yahoo!來作為這個軟體的名稱了。」當然,對外界時,他們會指Yahoo!便是Yet Another Hierarchically Officeious Oracle」(Oracle是另一個電腦軟體),而楊致遠和費洛兩人就自稱為"Chief Yahoo!」,Yahoo!一族的酋長!

由於許多網友紛紛進入斯坦福大學電機系的工作站使用這套軟體,使校方大感困擾,抱怨這項發明影響了學校電腦的正常動作。這此,楊致遠和費洛積極尋找潛在的投資者,第一個找到是矽谷成功的企業家、國際購物網路(Internet Shopping Networks)的創始人亞當斯(Randy Adams)。亞當斯不僅幫助「雅虎」出世,還將「雅虎」介紹給矽谷的風險投資公司Sequoia Capital,由這間公司幫助「雅虎」計劃上市。亞當斯說:「矽谷隔幾年就會出現世界著名的企業人物,楊致遠就是其中一個」。

楊致遠與費洛決定放棄即將完成的博士學位,因為他們認為繼續開發軟體工作比完成博士研究課程更重要,而且那個時候正是推出軟體的黃金機會,於是攜手成立了Yahoo!軟體公司。對他個人來說,做出這樣的抉擇是很不容易的;「教育在我的家庭中是很重要的,然而,我的家人更明白像他是辦Yahoo!這樣的機會很難得,不容錯過。我計劃將來再返回斯坦福完成博士學位,目前我會全力以赴發展Yahoo!」

楊致遠的「雅虎」將索引軟體無償提供用戶使用,公司盈利則主要依靠廣告收入。「雅虎」創建伊始,每周用戶就多達七千萬個,每日「雅虎」為軟體增加兩百多條新目錄。目前「雅虎」用兩條T3專線和40多部電腦,處理每天近千萬次的查詢,速度令人滿意。由於「雅虎」檢索系統實在方便,前景被普遍看好,廣告收入也相當樂觀。結果,雅虎一上市就一鳴驚人,風頭大出。

以質量抗衡數量

「雅虎」的成功,在於它是第一個進入市場的檢索軟體公司,並且為未來的資訊世界建立了一套應用方便、功能強大的資訊檢索系統。在眾多的競爭中,目前能與「雅虎」抗衡的迪吉多儀器公司(Digital Equipment)的阿爾塔--維斯塔網路(Alta Vista Web),他們聲稱其資料庫可索引兩千兩百萬網頁;相對而言,"雅虎"

只能索引二十多萬網頁。為了對付這一挑戰,「雅虎」立即宣布以分類目錄形式提供內文。「這是以質量來抗衡數量。」楊致遠說,「雅虎」能使你一打開桌面出版就可以在短時間內打到所需東西,而阿爾塔--維斯塔網路就難以做到。由於「雅虎」所開發的產品都兼具發展與商業前景,因此包括路透社和新聞傳媒公司等一些著名電腦及資訊企業都有意與他們合作。目前,「雅虎」最大投資者是日本Softbank公司,該公司佔有「雅虎」37%的股份,當時的股價市值達一億零八百三十萬美元。

「雅虎」的崛起是網路世界發展的一個象徵,受到資訊業及股市業界的重視,而楊致遠本人也成為華人世界中最年輕的名人之一。這個10歲舉家移居美國的青年並無任何家世背景,單憑自己的勤奮,從一點兒也不懂英文開始到進入斯坦福學府成為博士研究生,終於創業有成,在新興資訊科學領域有所建樹。今年四月「雅虎」在日本成立公司後,短時間內已成為日本最大的檢索公司。年中,「雅虎」在加拿大設立公司,繼而計劃進軍歐洲,然後才輪到華人、東南亞及韓國領域。

網路索引界的CNN

除了對電腦發狂外,楊致遠的愛好也很多元化。工作之餘他喜歡打籃球、遠足、騎山地車等等。四年前他在日本對日本國技相撲發生興趣,認為相撲運動包含了日本的文化和傳統,是榮譽的象徵。在文藝方面,楊致遠喜歡讀吉奧寶庫.摩爾的小說《穿越大峽谷》和伊安.莫里森菱《第二條曲線》;1996年他最欣賞的電影是《獨立日》,而他喜愛的音樂則是Count-ing Grows和Hootie and the Blowfish及其唱片集。閑來,楊致遠也會煮煮中國菜。有言雲:成功的男人背後有個女人,楊致遠也不例外。「我的女友是Akkiko,最使我欣慰的是無論我的情緒如何,工作是否順利,她始終在我身邊支持我,給我精神力量;她會容忍我『發瘋』式的生活和工作態度,並且尊重我的一切。」

楊致遠說:「Yahoo!在美國闖出名聲,是國際網路上的新品牌,就像當初有線電視發展時,CNN建立起領導地位一樣。Yahoo!將憑其名聲進行各種投資,只要國際網路存在,就有Yahoo!。」目前,雅虎是世界上最受歡迎、最先進、最有功效的國際網路索引公司。一項由Yankelorich進行的調查顯不,在眾多的帶領潮流的國際網路資料搜索品牌中,雅虎的知名度是最高的。楊致遠認為,進入21世紀,數碼資訊將不可避免地繼續滲透到我們的日常生活與通訊中,使國家與國家之間、人與人之間的距離短,他希望Yahoo!能在資訊工業的改善與革命中繼續扮演主角。

面對發展迅速、競爭激烈的新興資訊科技領域,楊致遠雄心勃勃地說:「我願與雅虎一起邁進資訊服務市場。我們是第一個進入市場的檢索系統公司,希望也是最後一個退出的。」

楊致遠認為在今後十年中,國際網路檢索業務將繼續快速發展,他相信全家先進的電訊基建可以讓人們更好、更快地使用索引系統,而可供選擇的其他進入國際網路儀器也會出現,這一切將使人們繼續發掘國際網路的新功用。但這重大使命將由誰來完成?楊致遠說:「公元2000年後,無論是在台灣、香港或中國大陸的中國人,都將被世人肯定為研究科學的最佳人才。」

『伍』 股票下跌對該公司有什麼影響

股價的漲跌對公司的本質不會產生任何影響,因為上市公司不是通過倒買股票來賺取利潤的,券商和保險公司等除外,公司股價漲了或跌了,公司的經營業績也不會因此而變好或變壞,公司的凈資產也不會因此而增多或減少,短期的股價漲跌是市場行為,跟公司無關。

反過來,公司本身的經營好壞卻是可以影響股價漲跌的,從長期來看,股價的漲跌最終是由公司的內在價值決定的,如果公司的經營業績持續向好,公司的內在價值就會持續增長,那股價就會漲上去,反之則最終會跌下去,直到破產清算,價值歸零,從而讓投資者血本無歸。

(5)雅虎股票最低市值擴展閱讀:

世界股史

股票至2017年已有將近400年的歷史,它伴隨著股份公司的出現而出現。隨著企業經營規模擴大與資本需求不足要求一種方式來讓公司獲得大量的資本金。於是產生了以股份公司形態出現的,股東共同出資經營的企業組織。

股份公司的變化和發展產生了股票形態的融資活動;股票融資的發展產生了股票交易的需求;股票的交易需求促成了股票市場的形成和發展;而股票市場的發展最終又促進了股票融資活動和股份公司的完善和發展。股票最早出現於資本主義國家。

世界上最早的股份有限公司制度誕生於1602年在荷蘭成立的東印度公司。股份公司這種企業組織形態出現以後,很快為資本主義國家廣泛利用,成為資本主義國家企業組織的重要形式之一。

伴隨著股份公司的誕生和發展,以股票形式集資入股的方式也得到發展,並且產生了買賣交易轉讓股票的需求。這樣,就帶動了股票市場的出現和形成,並促使股票市場完善和發展。

1611年東印度公司的股東們在阿姆斯特丹股票交易所就進行著股票交易,並且後來有了專門的經紀人撮合交易。

阿姆斯特丹股票交易所形成了世界上第一個股票市場,現股份有限公司已經成為最基本的企業組織形式之一;股票已經成為大企業籌資的重要渠道和方式,亦是投資者投資的基本選擇方式;股票市場(包括股票的發行和交易)與債券市場成為證券市場的重要基本內容。

『陸』 雅虎股票的市值

2000年,雅虎市值曾一度超過1250億美元。他激勵了一代又一代中國的互聯網創業者。
而現在的市值如圖

『柒』 雅虎發展史 要簡潔

1994年1月 美國斯坦福大學電機工程系的博士生David Filo和美籍華人楊致遠 (Jerry Yang)共同創立了雅虎,當時被稱為"Jerry和David的網路指南信息庫"(Jerry and David's Guide to the World Wide Web)1994年5月 "Jerry和David的網路指南信息庫"在線訪問量突破10萬1995年3月 雅虎公司成立,至於Yahoo的含義,楊致遠後來回憶說 :"我們是在一本旅遊手冊中找到了這個名的,我們覺得Yahoo代表了那些既無經驗,又無教育的外來遊客,與我們這群電腦人非常相近,所以,我們就用了Yahoo!來作為這個軟體的名稱了。"1995年4月 位於加州門洛帕克地區的矽谷最有份量的風險投資公司Sequoia Capital為雅虎投資,現在它同時也是Google的股東1996年4月 雅虎正式上市,當天市值即達8億美元1997年10月 雅虎推出郵件服務1998年9月 雅虎網上拍賣頻道發布2000年3月 雅虎推出企業對企業的電子商務(B2B)服務2001年6月 雅虎收購網路音樂公司Launch Media2001年12月 雅虎收購網上招聘網站HotJobs.com2003年 雅虎先後收購搜索公司Inktomi和Overture2003年10月 鉑金雅虎(Platinum Yahoo)寬頻收費服務正式發布2004年1月 雅虎宣布放棄Google作為搜索服務外包商

『捌』 騰訊,阿里巴巴,百度三大集團現在市值各是多少每股多少

截止2011.10.11的交易日:
網路,股價124.54$,市值434億美元,2005年上市時原始股發行價27$,開盤66$,當日收盤$122,市值近40億美元,不過說這個意義不大,因為網路後來進行一拆十的拆股,並發行了部分新股,所以現在的股價還是一百二十多美元,

騰訊控股,股價170港元,市值3122.5億港元,2004年上市時發行價3.7港元,市值60億元左右,總體上來說股價一直上漲,並且並未進行大規模的拆股和並股.目前市值與網路接近,可以並成為上市公司雙雄。

阿里巴巴集團目前還未上市,只是將其名下的一個子公司「阿里巴巴B2B」上市了,該子公司在2007年上市時,首日市值就超過200億美元,成為中國第一家市值超過200億美元的互聯網公司,以阿里巴巴旗下一個子公司的價值超過了整個網路,同時也超過了整個騰訊控股,但是此後該公司的股價一路下跌,目前市值僅有不到90億美元,但是阿里巴巴最值錢的子公司是淘寶網,估計價值超過阿里B2B數倍,在今年最新的內部估值中,阿里巴巴給自己的整體估值為337億美元,對於未上市公司來說,這絕對是一個天價了,按照慣例,公司在上市後會比上市前的估值高出至少50%以上(小公司通常為數倍),所以,我們才會稱阿里巴巴是與網路和騰訊並肩的三大巨頭之一。
說明:支付寶本來也是阿里巴巴集團的三大資產之一,但是目前已經脫離了阿里巴巴,不在是阿里集團的資產,今年在與雅虎和軟銀的談判中,支付寶的價值被認定在60-150億美元之間,外界認為馬雲在談判中故意壓低了支付寶的估價。由此可推斷淘寶網的估值應該超過200億美元,同時阿里巴巴目前有九大資產,總市值難以估量。

『玖』 了解美國股市的進(關於YAHOO上的.OB股票)

所謂的OTC BB,充其量只是一個像買賣「資本豬肉」的店頭交易市場。其上邊的公司,其實根本不是什麼大家普遍理解概念中的「上市公司」,這就是一個騙人的把戲。只有那些不能上NASDAQ主板、卻又很迫切需要一個「海外上市公司光環」、以達到其或有的「不可告人目的」的問題公司們,才會扎堆在這里打算盤。至於這個OTC BB上邊的公司,根本不存在什麼交易量(有?也是自彈自唱),根本不流通,都是死的。所謂「市值」?基本上是無從談起,更是毫無意義。如果說中國的法人股不流通,那麼這些OTC BB的法人股的市值,可能要按照流通市值打幾折、甚至兩三折(按照凈資產值計算也好),那麼在OTC BB上邊的「市值」,我看取其1-5%也已是「很客氣」和「給面子」的了。
現在國內好多公司打著去美國NASDAQ副版OTC BB上市的幌子,騙一些不了解內情的普通投資者的錢。OTC BB並不是一個交易所,而是一個電子報價系統,為全世界的經紀及投資者提供公司的報價,而且沒有什麼門檻,隨便都可以去掛的。

『拾』 雅虎股票問題

1995年4月Sequoia投資雅虎近200萬美元。它是雅虎的首家風險資本投資者,也是唯一的風險資本投資者。在Sequoia的資助下,雅虎公司正式成立。

1995年8月,公司出現資金短缺,他們開始了4000萬美元的集資活動,路透社和軟銀成了夥伴。其中軟銀買下5%的股權,使雅虎走向了新階段,並開始共建雅虎日本網的計劃。

1996年3月7日,雅虎股票正式上市,雖然它的兩大對手Lycos、Excite已搶先上市,但這一天仍被評為「華爾街盛事」。4月12日正式交易,正值周五。股票最初定價13美元。但交易狂熱,平均每小時轉手6次之多,一度飆升至43美元,最終以33美元收盤。雅虎市場價值達到8.5億美元,是「紅杉資本」投資時的200倍。創造「Nasdaqs second-biggest first-day gain ever」記錄。

1997年,雅虎收入6700萬美元,虧損2300萬美元。從賬面上看,這完全是一個失敗的公司。但是在互聯網上,它卻是最大的明星。市場價值超過網景,升至28億美元。1997年第三季度,雅虎的市場價值首次超過瀏覽器大王網景。

一九九八年二月,軟體銀行以四億一千萬美元脫手雅虎2%的股票,凈賺三億九千萬美元,當年以一億美元購入30%的雅虎股份,如今只剩28%仍值八十四億美元。
1998上半年 ,每個月至少有3000萬用戶訪問 Yahoo!, 每天瀏覽下載量達到1億頁!
1998年《福布斯》雜志推出高科技百名富翁,楊致遠以10億美元的財富躍居第16位,超過了冠群CEO王嘉廉,成為高科技中的華人首富。
1999年4月,形式凈收入為2,510萬美元,收入為8,610萬美元。公司仍然保持強勢增長。
1999年,楊致遠和費羅已成為網路媒體公司的舵手,公司市場價值高達390億美元,而楊致遠的紙面財富達到75億美元。
瀏覽量從1998年12月份的平均每日1.67億增加到2.35億,增幅達41%,同時注冊用戶數量從3,500萬人增加到4,700萬人。2月份用戶增長率是前十名網站中最好的,並且是整個網路平均增長率的兩倍。

1999年9月,中國雅虎網站開通。2005年8月,中國雅虎由阿里巴巴集團全資收購。

閱讀全文

與雅虎股票最低市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可以用別人賬戶炒股票 瀏覽:43
香港股票賬戶買a股限制 瀏覽:177
股票委託最早什麼時間 瀏覽:254
廣聯達股票屬於科技股嗎 瀏覽:680
海頤軟體要發行股票 瀏覽:968
海南海葯股票投資價值分析 瀏覽:703
股票成立的時間表 瀏覽:629
富滿科技股票查詢 瀏覽:17
陝天然氣股票走勢分析 瀏覽:251
st機床股票 瀏覽:158
為什麼有人股票跌還賺錢 瀏覽:741
史上新股盈利最少的股票 瀏覽:55
判斷股票低位指標公式 瀏覽:16
002481股票行情走勢 瀏覽:913
怎麼判斷一隻股票的趨勢 瀏覽:139
中國木材集團股票 瀏覽:807
st股票最新買賣規則 瀏覽:214
三六五網股票走勢股票走勢 瀏覽:836
黑馬財經業績選股票 瀏覽:347
怎麼股票配資看大牛證券 瀏覽: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