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兩只股票走勢為什麼會一樣,後來又走出完全不一樣的形態
影響股票走勢的因素不一定能夠全部體現在走勢圖上面,尤其是A股這種政策股市。走勢圖更多的是體現資金流動狀態等。如果想要分析股票行情走勢的話,還要考慮基本面、政策利好利空、各種突發狀況等。剛開始接觸股市的話可以去知牛財經上面看看其他人直播股票,看看他們怎麼分析的。
㈡ 一支股票從頂部下跌至底部後波段整理兩年了,後市如何判斷
這幾年A股長期處於熊市階段,特別是18年市場整整下跌一整年,造成了很大很大股票下跌後長期處於底部震盪,在底部震盪時間長達1-2年的個股佔比仍舊較多,很多投資者長期持有的不知道如何去操作,想著賣出後又捨不得,畢竟股價已經不再繼續下跌,但不賣出的話該股趨勢較弱,人氣較低,根本沒有資金願意去炒作和拉升,下面我們從幾個方面解讀這個問題,首先要先分長期的底部震盪不上漲的原因,根據情況不一樣做不出不同的策略。
該股上市後並無出現被惡意炒作的情況,而且屬於創業板的個股,主營業務為單晶爐及爐體,也不屬於傳統型行業,長時間不上漲還是跟業績存在很大的關系,而且該股的接下來一年業績無法轉正,大概率存在退市的可能性。
小結:我們通過三個方面重點講解了個股長期的處於底部不上漲的原因,主要是前期的惡炒後導致K線圖形看似處於底部震盪,實則是正常估值附近震盪,再次就是一些傳統型行業,不具備成長性資金不願炒作、公司基本面的問題業績長期下滑或者虧損的情況,既然我們知道了長期震盪的原因,這部分個股接下來的走勢會如何,我們又該採用什麼樣的策略。後市操作策略和走勢判斷上面講到了三種最主要原因,我們還是按照個股各類型的進行分類講解:
第一,前期被惡炒的個股,如果公司的業績沒有出現下滑和虧損的情況,而且題材板塊也符合當前熱點,個股後期不再創新新低,我們可以耐心持股,等待後期的機會,後市大概率會出現上漲的情況,後期也可以會受到資金的再次挖掘炒作。
第二,一些傳統型行業的個股,股價長期不上漲屬於正常現象,因為這部分的個股基本上要等待牛市,牛市的各個普漲而且消滅低價股,有耐心的投資這可以等到牛市賺錢後再考慮出局,一般市場震盪下跌和區間震盪的情況下,這類個股很難出現上漲,再次這類個股再次出現大幅度下跌的概率較低。
第三,對於業績長期下滑和虧損的股票,我個人建議還是以出具為主,長期虧損的公司在業績上很難逆轉,除非賭該股後期的重組和借殼的情況,一般情況下這種概率較低,而且後期還會出現繼續下跌的情況。
總結:長期不上漲的個股,本身人氣較低,希望其短期快速上漲的概率較低,如果沒有買的投資者建議等待後期的圖片和上漲趨勢的形成,如果持有該類個股的投資者,建議根據不同情況做出相對應的策略。感覺寫的好的點個贊呀,歡迎大家關注點評。
㈢ 中國股票市場近幾年的走勢(好心人幫幫忙)
從圖中可以看出:之前股票市場流動性較低,且不能實現良好的資源配置,與經濟走勢可以說毫無聯系,而股改之後,股指與經濟走勢的聯動性顯著增強,對資源的配置也就更加科學了。
有關股改:2005年5月開始的股權分置改革,是中國股市重塑的一個過程。作為歷史遺留的制度性缺陷,股權分置在諸多方面制約了中國資本市場的規范發展和國有資產管理體制的根本性變革。截至2007年底,滬、深兩市98%的應股改公司完成或者已進入股改程序,股權分置改革在兩年的時間里基本完成。自股權分置改革完成後,中國股市進入了一個蓬勃發展的時代,正在承擔分流銀行資金和加快直接融資步伐的功能。尤為重要的是,股權分置改革以後,資本市場的融資和資源配置功能得以實現,中國一大批公司成功上市。特別是中國銀行、工商銀行、中國國航等超級大盤股的順利發行,表明股權分置改革後的中國股票市場已經完全恢復了首發融資功能和資源配置功能,使中國資本市場進入了藍籌時代。此外,中國股票市場還進行了包括提高上市公司質量、大力發展機構投資者、改革發行制度等一系列改革。經過這些改革,投資者信心得到恢復,資本市場出現轉折性變化,滬、深股指紛紛創出歷史新高。人民幣不斷升值這一重大貨幣、匯率政策,也是造就中國股市2005-2007年大牛市行情的基本背景之一。截至2007年底,中國滬、深兩市共有上市公司1550家,總市值達32.71萬億,相當於GDP的132.6%,位列全球資本市場第三,新興市場第一。2007年的IPO融資4595.79億元,位列全球第一。日均交易量1903億,成為全球最為活躍的市場之一。[2]由於股票市場的改革和創新,資本市場由此對中國的經濟和社會產生了重要的影響,全社會開始重新認識和審視資本市場的功能和作用。
㈣ 為什麼股票走勢老是不和教科書上說的一樣。很多用技術分析出來的都不準。
不可能一樣的,就是一樣了,那也是巧合,技術分析指標是人為做出來的,是馬後炮。
㈤ 中國股市這么多年漲不起來,到底出了什麼問題
中國股市過去13年時間不漲反跌,而且大盤指數還倒跌了近一半,13年前大盤最高點在6124點,13年之後大盤指數還在3200多點奄奄一息;
中國股市這么多年不漲,必然是已經出現很多自身重大問題,當然這些重大問題是由內因、外因共同所致,主要包括以下問題。
問題1:新股發行太多
新股發行是A股最大問題,要知道每發行一隻新股發行一隻新股就會從股市抽一定的資金,這么多年股民投資進入股市的資金都被新股抽完了。
股市都是靠資金堆起來的,股市缺乏了資金絕對漲不起來,這就是為什麼A股市場其中漲不起來的最主要因素。
問題6:圈錢套現太嚴重
A股市場很多上市公司從頭到尾都是為了圈錢而上市,首先是IPO融資,再次增發融資,最後大股東口袋沒錢了,再次減持套現。
所以A股市場完全成了圈錢的市場,等上市公司圈錢完畢之後,股票一落千丈,最終股票走向退市了。
總之A股市場這么多年始終漲不起來,出現了很多問題,以上6個問題是主要因素,除了這6大問題外還包括交易制度、分紅制度、披露制度、定價機制等等,這些也是為什麼這么多年漲不起來的次要問題。
生活中有句話這樣說的“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這句話用在A股非常適合,A股漲不起來必然是有A股的問題,必然是有A股的可恨之處。
㈥ 買支股票放在那裡不動,十年後會怎樣
買只股票放在那裡不動,十年後可能會漲很多、可能也會沒什麼變化,有的可能會還虧錢。因為股票主要是炒作的,股票市場充滿了不確定性,業績分紅靠不住。而且決定股票走勢的不僅僅是整個市場的行情,還包括個股的基本面因素,如果兩者表現都不太理想,股票買了之後一直不動就會出現虧損。所以如果買了股票放10年,最終的收益也是不確定的。因為再好的公司可能也會波動很大的,有可能漲到歷史最高價也有可能會大幅下跌的。所以股票還是以波段為主吧,低位買入放著,賺到一定利潤就走,不一定要十年。大部分的股民投資股市處理風險的方式就是在套牢之後持股不動,這種方式反而會因為股市長期調整之後股票被深套,如果不明所以的買入股票就開始選擇持股不動,這種情況下在股市是很難賺到錢的。
拓展資料:
1、想要通過股票買了之後持股不動出現賺錢的情況就要選擇好股票進行中長期投資,對於中長期投資的個股,一定是要選擇業績長期穩定,公司經營穩健,盈利能力較強,有高成長性的股票進行投資。這種股票在大盤迎來熊市之時會走出抗跌的行情,大盤牛市之際個股也會不斷的創出新高,如果需要長期持股不動就需要選擇此類個股。
2、買入問題股被退市。如果買入的股票存在各種問題,一旦買入之後長期持股不動後期也很難能回本,甚至出現賺錢的結果。就像今年有很多股票被退市了,長期被套牢的股民最終沒有等來回本,反而因為股票退市本金也全部虧損。這就在於選股問題的重要性,如果選擇對股票買了之後一直不動就會出現賺錢的過程,可能市場整體走勢不好但是最終還是能盈利的。如果買入的個股存在問題,最終就存在被退市的風險,也會損失全部的本金。
㈦ 股票裡面中間少了一年的走勢圖怎麼回事
可能是網路問題。
少了一年的走勢圖極有可能是網路問題,可以通過刷新網路來重置該年的走勢圖。
如果刷新沒用,則可能是該走勢圖被官方刪除,或者是官方伺服器的走勢圖儲存出了問題,在刷新網路後無果,可以試著關閉軟體在打開嘗試,如果該方法還是沒用,就只能通過軟體內的客服電話來進行咨詢解答了。
㈧ 最近幾年中國股市走勢會怎麼樣
2006年股市是瘋狂的一年,全年累計升值幅度達到了130%。這種強烈的短期獲利效應強迫更多的熱錢追捧股市。這里甚至還沒有包括來自國外的QFII和去年年末批准進入的QDII。在07年,QFII擁有更大的投資額度,加上新入市的QDII、新發基金和更多散戶,於是導致07年市場可利用金額較06年相比而言將有相當大的提升,而這就是推動股市泡沫的最大力量。 08股市暴跌的根本原因:第一,是股市的內在規律使然。股市自998點起步,在資金推動下,造就了持續兩年之久的大牛市,整個市值急劇膨脹到5.1倍,升久必跌,升得高跌得深,規律使然。第二,中大小非的壓力! 中國的股票市場不規范,估價體制不合理,「大小非」們的持股的成本比市場中普通投資者購買的股票成本低的多,對於大小非股票持有者而言,沒有虧損的概念,對他們來講只是賺多賺少的問題。而一旦在股市高企,在企業效益不盡如人意的情況下,在取得流通權後,就會及時兌現利潤,這毫無疑問會改變市場供求關系,而特別是在市場人心崩潰,資金來源不佳的情況下,往往會給予股市以致命一擊,這在08年的股市中體現得特別明顯!第三,受制於國際經濟形勢。而金融危機發源地美國股市跌幅遠不及受影響國家中國股市跌幅,這與部分中國所謂經濟學家及股評人士鸚鵡學舌般的誇大宣傳有很多關系!第四,中國國內08年上半年國內通貨膨脹,央行連續5次加息,政策逐步累積效應對市場構成沖擊!第五,市場自身估值因素.持續兩年的瘋狂牛市使中國A股動態市盈率不斷高漲,使得中國股市在去年頂鋒階段市場市盈率一度高達40多倍,接近50倍。第六,國內股市體制尚存在缺陷。主要指不合理的新股發行機制和不合理的指數編制。尤其是權重藍籌股的加盟,對股市影響極大,在相當一段時間內,股指存在虛高之嫌! 總之,在各種不利因素疊加下,中國股市08年註定是讓人遺憾的一年,在短時間內巨大的跌幅給中國股民帶來的傷痛是不言而喻的! 二、展望09股市 (一)全年展望 至於目前困擾市場的大小非問題,影響力將會逐步減小,到目前為止未流通的股票中大小非只佔1/3,更多的是在IPO時形成的限售股。從世界各國的市場情況來看,我們對於時間的限售不是最短的,而是最長的。在中國股市經過持續下跌後,在09年中國股市有望對08年股市適當休復的預期下,再加上限售股因為限售時間相互錯開,對股市沖擊有望減弱!再加上產業資本對目前資產質量的相對認同,特別是以國企為首的資本或可逢低承接大小非,對大小非起到有效吸納作用,我們有理由對09年行情保持相對樂觀!09年必有一個中級反彈行情,反彈目標初看到3300。 2010年中國股市會上一個台階,這一點是毫無疑問的。由於融資融券和股指期貨這兩項新業務都將在2010年推出,會對中國股市發展與演變產生重大影響;但是具體的推出時間與制度規則存在很多不確定因素,因此,2010年中國股市具體的走勢著實很難預測。但即便如此,我們認為:2010年可能與往年的行情特徵存在很大差別。上半年,大盤目標是以攻克2009年高點為主;真正的大行情在下半年,行情或許是跨年度的。
㈨ 為什麼2000年到2005年股市的走勢是那樣 看起來根本沒有操作性。。機構在那段時間是怎麼掙錢的
機構有資金和信息或者說研究上的優勢
資金優勢:打新收益,操縱個股
信息優勢:資金分布於股價穩定的股票上,或投資收益率比較穩健的債券,或保持相對低倉位。
㈩ 為什麼都說股票年底了 行情不行了 受什麼影響
股票行情是一種證券市場用語,指股票交易所內各只股票的漲幅變化及交易流通情況。
2013年影響股市表現因素分析:
我國經濟將在2013年實現溫和復甦,各項經濟指標將逐步好轉。與2012年每個季度經濟增速均低於年初預期相比,2013年每個季度實際增速有望不斷超出年初預期,預計全年GDP增速將回升到8%以上。在全球經濟低迷的背景下,中國出口仍不會有起色,但內需的增長可以抵消外需的下降。而高鐵、水利等基礎設施投資增速有增無減,投資仍是推動中國經濟的重要動力。
城鎮化的推進和高端人才的人口紅利將是推動中國經濟未來十年保持持續增長的兩大動力。一方面中西部二三線城市的城鎮化剛剛起步,將有力推動經濟的增長;另一方面,低端勞動力的人口紅利已經結束,用工成本大幅增加,但以大學生為代表的高端勞動力嚴重過剩,正好為中國產業升級和結構轉型提供了充足的高素質人才。
從股市上看,經濟的持續好轉將改善上市公司盈利增長狀況,加上藍籌股依舊估值低廉,2013年將出現幾波像樣的反彈行情。A股走勢可能類似於2012年,全年中有多波快速反彈,但隨後將伴隨快速回落,最終漲幅並不大。對於2013年市場的反彈高度不能盲目樂觀,突破3000點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因為大小非減持始終是壓制市場反彈空間的不利因素,如果市場出現大幅反彈,大小非減持將大量涌現。
本輪反彈由於股指上漲過快,短期在2300點附近可能面臨調整壓力。考慮到本輪反彈啟動較快,很多資金踏空,在市場回調後將吸引部分踏空資金入市,預計春節前還會有反彈機會。投資策略上保持一定靈活性,擇機在調整中增持績優藍籌股。
根據測算,2012年非銀行上市公司業績增速為-15%,2013年則預計為8%左右。周期性行業在估值彈性和業績增速上都好於防禦性行業,因此在股價反彈上也有更大反彈幅度。周期股中可以關注汽車、工程機械、證券、房地產等板塊的機會。
金融地產2013年仍可以重點配置,雖然經過了一波反彈,但估值水平還是很低,盈利增長仍屬於領先的行業。業務創新給券商帶來了新的盈利增長點,也帶來了股價上漲的催化劑,在2013年仍會有反復上漲的機會。房地產方面,由於前兩年調控的影響,購房需求壓抑較多,2013年將釋放出來更多成交量。在業績推動和估值提升的雙重帶動下,地產板塊將在2013年繼續跑贏大盤。
溫馨提示:以上信息僅供參考,不代表任何投資建議。
應答時間:2021-01-14,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