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三花智控股票為什麼今曰大跌三花智控財報2021第四季度三花智控股可不可以買入
近年來,新能源車的發展已成為確定的趨勢,不管是混動、純電動、氫能源汽車均對空調和熱管理產品,都提出了更高更多更新的需求,並且在新能源車需求進一步爆發的過程中,這也將進一步爆發整個熱管理行業的需求,這對相關企業帶去巨大機會。下面就來全面分析下全球熱管理行業龍頭--三花智控的投資價值。
在開始分析三花智控前,我整理好的熱管理行業龍頭股名單分享給大家,點擊就可以領取:寶藏資料!熱管理行業龍頭股一覽表
一、公司角度
公司介紹:三花智控主要業務分為製冷空調電器零部件業務和汽車零部件業務,主要產品為四通換向閥、電子膨脹閥、電磁閥、微通道換熱器等,廣泛應用於空調、新能源車、冰箱、冷鏈物流等,三花智控-8
簡單了解公司基礎概況後,下面具體分析公司獨特的投資價值。
亮點一:全球熱管理行業龍頭
經過三十多年的經營,三花智控已在全球製冷空調智控元器件市場中確立了行業龍頭地位,也是全球最大的製冷控制元器件和全球領先的汽車空調,以及熱管理系統控制部件製造商。此外,由三花智控生產出來的"三花"牌製冷智能控制器件,在世界已成為著名的品牌之一,其戰略合作夥伴包括世界各地的知名汽車企業和空調製造商。此外,三花智控在新能源汽車空調和熱管理產品的研發這兩個方面的投資十分巨大,成為我國第一個取得美國《汽車新聞》PACEAWARD大獎的企業。
亮點二:搭建全球營銷網路,獲得頭部企業訂單
三花智控對國際市場著重開拓,在日本、韓國、新加坡、美國、德國等地,建成創辦了多家子公司,形成了全球網路營銷模式。與此同時,在美國、波蘭、墨西哥、越南等地也紛紛成立了海外生產基地,初步形成了具有全球化的生產應對能力。而且在實踐中,企業還培養出許能夠滿足不同國家、地區業務發展需要的經營管理型人才。
同時,三花創建的新能源汽車熱管理產品,由於其在優異的技術能力和製造能力的支撐下,持續形成了全球新能源車頭部客戶的供應鏈,其中包含了特斯拉、大眾、賓士、寶馬、沃爾沃、通用、比亞迪等,三花智控在新能源汽車熱管理領域的競爭優勢更加明顯。
由於篇幅受限,更多關於三花智控的深度報告和風險提示,我整理在這篇研報當中,點擊即可查看:【深度研報】三花智控點評,建議收藏!
二、行業角度
熱管理行業市場空間重點受到新能源汽車滲透率以及高價值量的熱泵空調車型滲透率不斷快速提升驅動,通過券商的統計,估計等到2025年,中國市場熱管理規模值就達到1304億了,中國新能源汽車熱管理規模現在是608億,其中2020-2025年這5年裡的年均復合增速可分別達到11%和43%;全球熱管理市場規模達到4171億,全球新能源汽車熱管理規模達到1837億,有望在2020-2025年期間讓年均復合增速達到9%、50%,行業未來增長空間非常大。
綜上來看,作為全球熱管理行業龍頭的三花智控,業務方面是面向全球且與全球龍頭企業展開合作,將來還有可能得到全球熱管理行業發展產生的巨大機遇,相當剛好三花智控未來的表現。但是文章具有一定的滯後性,假設各位想更准確地了解三花智控未來行情的話,大家可以點擊鏈接,就會有非常專業的投資顧問幫你診斷股票,看一下三花智控估值是高是低:【免費】測一測三花智控現在是高估還是低估?
應答時間:2021-12-04,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准,請點擊查看
2. 三花智控股票可以長期持有嗎三花智控股票明日走勢如何三花智控股價上漲原因
近年來,進一步加快了新能源車的發展速度,不論是混動、純電動、氫能源汽車均對空調和熱管理產品,都配置了更高更多更新的需求,並且在進一步爆發新能源車需求的趨勢下,這也將進一步爆發整個熱管理行業的需求,這對相關企業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下面就來全面分析下全球熱管理行業龍頭--三花智控的投資價值。
在開始分析三花智控前,我整理好的熱管理行業龍頭股名單分享給大家,點擊就可以領取:寶藏資料!熱管理行業龍頭股一覽表
一、公司角度
公司介紹:三花智控主要業務分為製冷空調電器零部件業務和汽車零部件業務,主要產品為四通換向閥、電子膨脹閥、電磁閥、微通道換熱器等,廣泛應用於空調、新能源車、冰箱、冷鏈物流等,三花智控-8
簡單了解公司基礎概況後,下面具體分析公司獨特的投資價值。
亮點一:全球熱管理行業龍頭
經過三十多年的深耕,三花智控已在全球製冷空調智控元器件市場中確立了行業領先地位,並且,也是全球最大的製冷控制元器件,以及也是全球領先的汽車空調及熱管理系統控制部件製造商。此外,三花智控所研發的"三花"牌製冷智能控制器件,已經在世界屬於最具影響力的品牌之一,其戰略合作夥伴包括世界各地的知名汽車企業和空調製造商。同時,三花智控還專注於新能源汽車空調及熱管理產品的研發,在中國是首個獲得美國《汽車新聞》PACEAWARD大獎的企業。
亮點二:搭建全球營銷網路,獲得頭部企業訂單
三花智控積極拓展國際市場,在日本、韓國、新加坡、美國、德國等地,成立了許多的海外子公司,全球的營銷網路就此搭建起來。與此同時,還在美國、波蘭、墨西哥、越南等地創設了海外生產基地,初步形成了具有全球化的生產應對能力。而且在實踐的過程里還培養了不少可以滿足不同國家、地區業務拓展需求的經營管理型人才。
同時,三花創建的新能源汽車熱管理產品,因其優異的技術能力和製造能力,慢慢的做到了全球新能源車頭部客戶的供應鏈,包含的內容主要有沃爾沃、大眾、賓士、寶馬、特斯拉、通用、比亞迪等,更加突出了三花智控在新能源汽車熱管理領域的競爭優勢。
由於篇幅受限,更多關於三花智控的深度報告和風險提示,我整理在這篇研報當中,點擊即可查看:【深度研報】三花智控點評,建議收藏!
二、行業角度
熱管理行業市場空間重點受到新能源汽車滲透率以及高價值量的熱泵空調車型滲透率不斷快速提升驅動,券商在統計中表明,估計到2025年,中國市場熱管理規模就會達到1304億,中國新能源汽車熱管理規模屬於是608億,其中2020-2025年的年均復合增速分別為11%、43%;全球熱管理市場規模在4171億左右,全球新能源汽車熱管理規模達到1837億,其中2020-2025年可實現的年均復合增速分別為9%和50%,行業以後的增長空間相當大。
總體而言,三花智控作為全球熱管理行業翹楚,業務面向全球並且與全球龍頭企業進行合作,有望在將來享受全球熱管理行業發展帶來的新的機遇,非常看好三花智控未來的表現。不過,文章多少有一些滯後性,那些想更准確地知道三花智控未來行情的朋友,直接點擊鏈接,有專業的投顧幫你診股,看一下三花智控估值到底是高估還是低估:【免費】測一測三花智控現在是高估還是低估?
應答時間:2021-11-16,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准,請點擊查看
3. 股票三花智控今天大盤走勢什麼呀三花智控個股牛叉分析同花順三花智控東方財富最新資金流向
新能源車在近年來的發展速度越來越快,不管是混動、純電動、氫能源汽車都全部針對空調和熱管理產品,也都提供了更高更多更新的需求,並且在新能源車需求進一步爆發的過程中,也將帶動整個熱管理行業的需求進一步增長,這對相關企業的發展有很大的幫助。下面就重點分析全球熱管理行業龍頭——三花智控的投資價值。
在開始分析三花智控前,我整理好的熱管理行業龍頭股名單分享給大家,點擊就可以領取:寶藏資料!熱管理行業龍頭股一覽表
一、公司角度
公司介紹:三花智控主要業務分為製冷空調電器零部件業務和汽車零部件業務,主要產品為四通換向閥、電子膨脹閥、電磁閥、微通道換熱器等,廣泛應用於空調、新能源車、冰箱、冷鏈物流等,三花智控-8
簡單了解公司基礎概況後,下面具體分析公司獨特的投資價值。
亮點一:全球熱管理行業龍頭
經過三十多年的積累,三花智控在全球製冷空調智控元器件市場中,已經處於行業領先地位,而且,是全球最大的製冷控制元器件和全球領先的汽車空調,以及熱管理系統控制部件製造商。而且公司所推出的"三花"牌製冷智能控制器件,已經成為世界知名品牌中的一個,全球有許多有名的汽車企業和空調廠家都是它的戰略合作夥伴。同時,三花智控也根植於新能源汽車空調及熱管理產品的研發,在中國是首個獲得美國《汽車新聞》PACEAWARD大獎的企業。
亮點二:搭建全球營銷網路,獲得頭部企業訂單
三花智控對國際市場著重開拓,在日本、韓國、新加坡、美國、德國等地,承辦了許多海外子公司,促進全球營銷網路的發展。而且,在美國、波蘭、墨西哥、越南等地興辦起了許多海外生產基地,初步,配備有全球化的生產應對能力。而且在實踐當中還誕生出很多經營管理人才,他們能夠適應不同國家、地區業務拓展的需求。
同時,三花建設的新能源汽車熱管理產品,由於其受到優質的技術能力和製造能力的影響,慢慢的做到了全球新能源車頭部客戶的供應鏈,主要的內容有通用、大眾、賓士、寶馬、沃爾沃、特斯拉、比亞迪等,三花智控在新能源汽車熱管理領域的競爭優勢進一步突出。
由於篇幅受限,更多關於三花智控的深度報告和風險提示,我整理在這篇研報當中,點擊即可查看:【深度研報】三花智控點評,建議收藏!
二、行業角度
熱管理行業市場空間重點受到新能源汽車滲透率以及高價值量的熱泵空調車型滲透率持續高速提升驅動,從券商統計數據中可以看出,預計到2025年,中國市場熱管理規模到達1304億,中國新能源汽車熱管理規模屬於是608億,其中2020-2025年的年均復合增速分別為11%、43%;全球熱管理市場規模已經到了4171億的水平,全球新能源汽車熱管理規模為1837億,其中2020-2025年可實現的年均復合增速分別為9%和50%,行業未來增長空間無疑是巨大的。
總而言之,三花智控作為全球熱管理行業最優秀的企業,業務方面是面向全球且與全球龍頭企業展開合作,未來將充分享受全球熱管理行業發展帶來的巨大機會,三花智控未來可期。不過,文章是存在一些滯後性的,如果想更准確地知道三花智控未來行情,點擊下方這個鏈接,馬上會有投資專家幫你診股,進行專業分析,看看三花智控估值具體是高估呢還是低估呢:【免費】測一測三花智控現在是高估還是低估?
應答時間:2021-12-01,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准,請點擊查看
4. 賓士股價多少錢一股
梅賽德斯-賓士,DDAIF,(2022-06-04 04:00:00)
$72.35;(-1.16%)
5. 保時捷要上市了,市值或高於賓士、寶馬!還有哪些值得關注的信息
德國大眾汽車公司宣布其保時捷將於今年九月末或十月上旬在德國法蘭克福證交所進行 IPO。大眾汽車公司預計,保時捷汽車的價值在600至85億美元之間(大約4148-5876億),差不多相當於大眾汽車公司的總資產。若能順利上市,該公司將會是德國有史以來最大的 IPO。歐美股市遭遇冷淡,而汽車業亦面臨許多問題,如原材料短缺、晶元緊張、俄烏之間的摩擦,或會對保時捷的 IPO業績造成沖擊。
大眾將目光投向了保時捷,這是未來的電動車發展方向。保時捷公司打算在2025年提供50%的新汽車(其中包含全電力和混合動力)。到2030,超過80%的電動汽車將成為電動汽車。保時捷在收購通用汽車後,已經向一家銀行提出了超過十億歐元的信貸要求。一次全球性的經濟危機讓皮耶希一家的美夢破滅,同時還欠下了90億多歐元的巨款。買不到也買不到,保時捷只好跟通用汽車進行合作了。花費將近90億歐元的3年時間,大眾在保時捷旗下的轎車行業中,於2012年八月實現了100%的所有權。也就是說,保時捷並沒有買下大眾,而是成為大眾旗下的保時捷。皮耶希公司則以53%的股份,成為了大眾汽車的第一大股東。找回保時捷已經成為大眾汽車公司“鳳凰涅盤”的理想,而在大眾汽車公司,也就是保時捷公司單獨上市的一個項目。
6. 長信科技2021年股票目標價長信科技股票最新消息股吧2021長信科技股分紅
近年來新能源汽車市場得到進一步發展,新能源車的智能網聯化程度要比傳統燃油車優秀,對車載觸顯屏幕的尺寸、數量及品質的要求也顯著提高,使車載顯示行業有了更好的發展機會;而且,全球手機行業里不少的領先企業都已經拿出了自己的折疊手機產品,有利於具有折疊屏技術的企業發展。這就來重點分析一下長信科技,這個在這兩個領域均處於龍頭地位的企業。
在開始分析長信科技前,我整理好的車載業務龍頭股名單分享給大家,點擊就可以領取:寶藏資料!車載行業龍頭股一覽表
一、公司角度
公司介紹:長信科技主要業務涵蓋四大板塊,一是車載電子業務板塊;二是超薄液晶顯示面板業務板塊;三是消費電子業務板塊;四是ITO導電玻璃板塊。主導產品包括液晶顯示(LCD)用ITO導電膜玻璃等。目前,長信科技已成為國內重要的平板顯示關鍵基礎材料生產基地。
簡單了解公司基礎概況後,下面具體分析公司獨特的投資亮點。
亮點一:車載業務產業鏈齊全,綁定新能源車一線客戶
長信科技在2014年的時候就開始布局汽車電子領域,已形成較完備的車載觸控顯示模組布局,覆蓋車載觸控模組、車載觸顯一體化模組等產品,精準卡位新能源汽車觸顯屏幕優質賽道。
並且依託成本管理、技術協同和產業配套完善等優勢,深度服務全球汽車行業佼佼者廠商,在全球汽車品牌領域業務覆蓋面已超過70%。目前深度合作的客戶非常多,其中包括特斯拉、比亞迪、大眾、福特、賓士及本田等國內外一線品牌。
亮點二:屏幕減薄業務行業龍頭,成功研發折疊屏UTG技術
長信科技憑借產品的高穩定性、高良率和成本優勢贏得Sharp、LGD、BOE的一致認可(三家面板巨頭均是全球頂尖智能電子產品領導者A公司所用面板的供應商),成為國內唯一一家通過A公司認證的減薄業務供應商。目前,長信的減薄產能和規模在行業中已經做到了第一名,產能一直都在一個非常緊張的狀態。
此外,長信倚仗著減薄資源的長處,逐漸將產業發展成垂直整合的狀態,搭建出技術和資源的核心護城牆,相比於同行業成功研發折疊屏用UTG(UTG技術壁壘極高)相關產品優勢是比較突出的,現在產品完全可以量產,並又發掘了另一個減薄業務新空間。
由於篇幅受限,更多關於長信科技的深度報告和風險提示,我整理在這篇研報當中,點擊即可查看:【深度研報】長信科技點評,建議收藏!
二、行業角度
車載電子領域: 近年來5G建設的速度十分高速,就因為這使得汽車智能網聯多元駕駛體驗漸漸變為現實,搭載集成式觸控顯示屏的新能源汽車市場滲透率越來越高,越來越多的客戶群體對對大尺寸、多數量、高品質的車載屏幕感興趣,同時還推動了車載相關產業增速增量。
超減薄領域:從2018年全球第一款折疊屏手機出現,又等到華為推出的第一代主流產品,緊接著到搭載UTG的第二代主流產品的出產,這也會將折疊屏手機引入市場,並且迎來快速發展時期,尤其是在2021年,很多移動終端品牌都已經發布了折疊手機的相關信息,那麼在未來幾年之內,折疊手機的產量也會不斷的提升。
總的看下來,作為車載領域和屏幕減薄領域龍頭的長信科技,預計未來將充分享受行業發展帶來的巨大機會,看好長信科技未來表現。但是文章具有一定的滯後性,如果想更准確地知道長信科技未來行情,直接點擊鏈接,有專業的投顧幫你診股,看下長信科技估值是高估還是低估:【免費】測一測長信科技現在是高估還是低估?
應答時間:2021-12-09,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准,請點擊查看
7. 三花智控002050今日價格走勢三花智控股票的行業分析002050三花智控 雪球
新能源車在近年來得到了進一步發展,不論是混動、純電動、氫能源汽車均對空調和熱管理產品,都具有了更高更多更新的需求,並且在進一步爆發新能源車需求的趨勢下,也將帶動整個熱管理行業需求的爆發,這對相關企業帶去巨大機會。下面就來全面分析下全球熱管理行業龍頭--三花智控的投資價值。
在開始分析三花智控前,我整理好的熱管理行業龍頭股名單分享給大家,點擊就可以領取:寶藏資料!熱管理行業龍頭股一覽表
一、公司角度
公司介紹:三花智控主要業務分為製冷空調電器零部件業務和汽車零部件業務,主要產品為四通換向閥、電子膨脹閥、電磁閥、微通道換熱器等,廣泛應用於空調、新能源車、冰箱、冷鏈物流等,三花智控-8
簡單了解公司基礎概況後,下面具體分析公司獨特的投資價值。
亮點一:全球熱管理行業龍頭
經過三十多年的深耕,在全球製冷空調智控元器件市場中,三花智控已經確立了行業佼佼者地位,同時也是是全球最大的製冷控制元器件和全球領先的汽車空調以及一些熱管理系統控制部件製造商。此外,由三花智控重磅推出的"三花"牌製冷智能控制器件,品牌已經在世界聞名,其品牌優勢使許多知名汽車企業和空調製造商成為其戰略合作夥伴。此外,三花智控還大力投資熱管理產品和新能源汽車空調的研發,成為國內企業當中首個獲得美國《汽車新聞》PACEAWARD大獎的企業。
亮點二:搭建全球營銷網路,獲得頭部企業訂單
三花智控持續拓展國際市場,在日本、韓國、新加坡、美國、德國等地,逐步搭建了多家分公司,完善並運營全球營銷網路。同時,在美國、波蘭、墨西哥、越南等地打造了海外生產基地,初步形成了具備有全球化的生產應對能力。而且在實踐的過程里還培養了不少可以滿足不同國家、地區業務拓展需求的經營管理型人才。
同時,三花開發的新能源汽車熱管理產品,由於其受到優質的技術能力和製造能力的影響,逐漸完成了全球新能源車頭部客戶的供應鏈,主要的內容有通用、大眾、賓士、寶馬、沃爾沃、特斯拉、比亞迪等,三花智控在新能源汽車熱管理領域的競爭優勢進一步顯現。
由於篇幅受限,更多關於三花智控的深度報告和風險提示,我整理在這篇研報當中,點擊即可查看:【深度研報】三花智控點評,建議收藏!
二、行業角度
熱管理行業市場空間重點受到新能源汽車滲透率以及高價值量的熱泵空調車型滲透率不斷快速提升驅動,根據券商統計,預計2025年中國市場熱管理規模達到1304億,中國新能源汽車熱管理規模屬於是608億,其中2020-2025年可實現的年均復合增速分別為11%和43%;全球熱管理市場規模約為4171億,全球新能源汽車熱管理規模約為1837億的水平,其中2020年到2025年的年均復合增速分別有望達到9%和50%,行業未來增長空間無疑是巨大的。
綜上所述,作為全球熱管理行業龍頭的三花智控,業務范圍涵蓋了全球企業且與全球龍頭企業進行合作,未來將充分享受全球熱管理行業發展帶來的巨大機會,相當剛好三花智控未來的表現。但是,文章通常具有滯後性,要是有朋友想更准確地知道三花智控未來行情,點擊下方這個鏈接,馬上會有投資專家幫你診股,進行專業分析,看看三花智控估值如何,是高估還是低估:【免費】測一測三花智控現在是高估還是低估?
應答時間:2021-11-28,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准,請點擊查看
8. 寶馬X5國產敲定 賓士GLE/奧迪Q7還會遠嗎
2018年車市哀鴻遍野,不少車企都紛紛下調了目標。但德系ABB的豪車市場卻是無懼市場陰霾,依舊節節攀升。旺盛的市場需求給予了德系豪華品牌信心,再加上政策的改變,華晨寶馬率先打破了50:50的股比,宣布華晨寶馬X5將在2022年投產。
寶馬X5在同級別車型中銷量是絕對領先,有時月銷量甚至比 賓士GLE ( 查成交價 | 車型詳解 )+奧迪Q7兩款車總和都要多。同級別中銷量最好的寶馬X5國產消息宣布後,賓士GLE/奧迪Q7的國產化勢必也會提上日程。
繼寶馬之後,戴姆勒似乎也蠢蠢欲動,近期傳聞欲增持北京賓士股權至65%。雖然北汽已經辟謠否認,但是在這個時間節點和北汽長期依靠賓士“輸血”下,戴姆勒控股北京賓士並非鏡花水月。此外,一汽-大眾奧迪是否也會效仿華晨寶馬?除了ABB之外,一汽豐田投產雷克薩斯純屬YY?下一個打破股比的究竟會是誰呢?
華晨寶馬率先打破50:50股比限制華晨寶馬股比調整成為了車企合資新時代下的教科書式案例,但失去控制權的華晨被外界貼上“弱勢群體”的標簽,不得不為自身孱弱的話語權“埋單”。但換個積極的態度來看,華晨卻是最果敢與樂觀的自主品牌,沒有之一。因為丟失25%的股權意味著虧損嚴重的華晨以後每年大約將減少來自華晨寶馬約26億元左右的利潤。
正所謂識時務者為俊傑,自主能力薄弱的華晨已經痛定思痛,將合資股比調整放到更長時間軸和更大地域范疇內來衡量利益得失。
▶| 寶馬X5國產
那麼股比發生變化後,中方又將獲得怎樣的利益?首先,寶馬為表誠意將帶來純電動車型寶馬iX3和寶馬X5走進國產的大門,未來國產的戰隊也將愈發強大,對面的賓士、奧迪又要開始慌了。
作為同級別的王者,寶馬X5在銷量最紅火的時期月銷量比賓士GLE加上 奧迪Q7 ( 查成交價 | 車型詳解 )的總和還要多,所以寶馬X5國產猶如一枚重磅炸彈向豪華車市場砸來。在寶馬X5國產化的刺激下,作為對手的賓士GLE、奧迪Q7也有望打出國產的皇牌,畢竟不走上國產道路更難撼動寶馬X5的地位了。
北京賓士或將成為第二個受惠者?距離華晨寶馬股權發生“驚天大逆轉”2個月後的12月2日,外媒傳出戴姆勒表達了增持北京賓士股比的意願, 將從當前的49%提升到至少65% 。雖然消息已經被北汽定義為“猜測性”議論,但是傳言發生的時間節點及後續思考耐人尋味。
畢竟在此之前,華晨董事長祁玉民多次以“瞎扯”回應寶馬將控股華晨寶馬的傳聞,最終還是敵不過強勢的寶馬,或許此時的戴姆勒也正像當初的華晨寶馬一樣先試探市場反應,同時保證股票市場不至於急劇下跌。
▶| 失去控股權將對北汽產生怎樣的負面影響?
公開數據顯示,2017年,北汽集團凈利潤為22.52億元,同比減少64.62%。2018年上半年,北汽收入為769.02億元,其中702.19億元來自北京賓士, 近80%的利潤由北京賓士貢獻 。
今年1-11月,賓士在華1-11月銷量為603089輛,成為首個在本年內突破60萬輛銷量的豪華汽車品牌,毫無意外將摘得2018年豪華車市場霸主的頭銜。在實力如此懸殊之下,戴姆勒若實現增持將給北汽集團帶來史無前例的壓力。
此前,受戴姆勒增持股份傳聞影響,北汽股價在當日暴跌近15%。而根據瑞銀集團發布研究報告,若北汽對北京賓士持股降至35%,公司2019年來自北京賓士的盈利貢獻將由90億元下降至60億元,北汽整體盈利將由原本預期的40億元降至10億元。 劃重點就是北汽將減少30億元的利潤,這對本身造血能力較弱的北汽來說已經是非常痛的領悟了。
▶| 賓士將加註中國市場 GLE國產還遠嗎?
今年年初,戴姆勒和北汽宣布將共同投資119億元以擴大在華產能並建立新能源汽車工廠。上個月,繼2014年梅賽德斯-賓士乘用車中國研發中心之後,戴姆勒又在北京建立了第二個研發機構中國研發技術中心。而 在未來幾年內,賓士將繼續引進6款車型,包括2款傳統燃油車型及4款純電動車型,顯然戴姆勒正竭力提速在華發展。
前面已經提到寶馬X5即將加入國產陣容,無形中也將逼使賓士GLE導入國產。雖然寶馬X5目前已經占據絕對優勢,但是賓士全新一代GLE也是不可輕視的勁敵,尤其是在科技感內飾與輔助功能,以及越野性能等加持下,必定增加寶馬X5以及奧迪Q7、大眾途銳等對手的壓力。
▶| 戴勒姆增持股權難度大
相比華晨而言,戴姆勒爭奪北京賓士主導權難度更大。首先,北汽敏感的政治關系就如築起一道擋在戴姆勒面前的防護牆。北汽作為北京市國資委管轄的重點企業,在過往博弈中頗為強勢。戴姆勒增持成功也就意味著北京賓士不再是北汽股份的控股子公司,兩家公司財報不能並表,這對北汽產生不少變數,雙方都會非常謹慎。
不過關鍵還是要看北汽一方的態度。北汽集團目前正經歷著加速轉型,不斷探尋一條新的自主發展路徑。北汽近年來提出了全面新能源化的戰略,在今年9月通過資產重組正式登陸A股(名為北汽藍谷),成為中國新能源整車第一股。
北汽新能源在國內新能源市場佔有一席之地,2017年銷量達10.45萬輛,以EU系列為代表的車型憑借價格優勢取得不俗成績,但風光背後卻暴露出北汽新能源的不容忽視的問題,在過去幾年內,北汽新能源虧損分別達到1.84億、1.08億和3924.4萬,而另一邊政府已經為其提供了分別為5796.28萬、1.48億和2475.25萬的政府補貼。所以,正面臨結構調整和轉型的北汽是否接受戴姆勒的意願,還需要結合目前的盈利水平、未來的發展預期等問題。
另一方面,北汽比華晨在開發和吸收技術方面更具積極性,依賴外資方的程度較華晨更低。而戴勒姆增持股權還需看其最大單一股東吉利汽車與合資夥伴比亞迪的態度,所以戴勒姆控股北京賓士將比華晨寶馬更為復雜。
展開餘下全文(1/2) 2 奧迪迎新合資模式/助雷克薩斯國產 回頂部
奧迪也有望打破股比限制?
目前,一汽-大眾奧迪合資項目股份分配為一汽:大眾:奧迪對應51:30:19份額配比。與大多數豪華品牌不一樣,奧迪所佔有的股比僅為10%,因此在多年前就尋求改變在合資公司中的股份比例。2014年10月,一汽-大眾合資公司的股比結構由中德60:40調整為51:49,而隨著華晨寶馬率先打開股比限制局面後,奧迪會不會繼續跟進?
在一汽-大眾奧迪成立30周年活動時,官方已經表態暫無調整股比的計劃,畢竟在奧迪面前,其合資夥伴一汽是中國政治地位最高的汽車央企,想要改變現狀並不能輕舉妄動。 但奧迪會在新的合資公司(即一汽奧迪銷售公司)中尋求利益的平衡,而即將誕生的上汽奧迪合資項目中,奧迪與大眾集團共占上汽大眾50%的股份,德方已經擁有一半的股權。
在逐漸拓展中國市場之下,奧迪同樣會將更多車型引入中國市場。目前,奧迪國產車型中已經基本涵蓋多個細分領域。從市場環境來看,奧迪Q7具備最大的可能性。自2015年換代以來,奧迪Q7銷量幾乎處於下滑狀態,雖然起售價比兩位老對手寶馬X5和賓士GLE低,但配置多為選配,令奧迪Q7與對手逐漸拉開距離。
股比開放有利於驅動雷克薩斯國產
日前,豐田已表示暫未有改變合資公司股比的意願,但豐田對中國市場的重視程度依然有增無減,即將在明年進入中國市場的亞洲龍、卡羅拉和雷凌插電混合動力版(PHEV )就是最好的佐證。
另一方面,雷克薩斯國產的消息最近也是鬧得沸沸揚揚,一汽官方將“導入雷克薩斯豪華品牌”定為長期發展的目標,引來無數人YY。雖然這只是單方面的官宣,但股比開放政策這誘餌將加速豐田雷克薩斯導入國產,再加上後者在今年中國市場銷量已經逼近15萬輛,作為最後關鍵人物的豐田也有意將雷克薩斯導入國產,只不過沒有制定明確的時間進度表,相信國產將成為大概率事件。
若雷克薩斯國產夢想成真,顯然作為銷量台柱的雷克薩斯ES將成為首款國產車型,一方面基於相同平台打造,配置與動力總成相同的亞洲龍即將在明年登陸國內市場,提前為雷克薩斯ES“試水”市場。
同為主力車型的雷克薩斯NX和雷克薩斯RX都是品牌最熱賣的SUV車型,定位低於RX的NX在國產化後無疑會擁有更高的價格優勢,其對手奧迪Q3、寶馬X1已經實現國產,所以雷克薩斯NX國產化也極具可能性。
股比開放後你必須知道的深意▶| 政策松綁的作用
對消費者而言,外資方在獲得更多的股權優勢後,必定將中國升級為地位更高的“戰略”市場,與此相配套的策略就是加速引入競爭力更強的產品。因此,消費者將擁有更豐富多元的產品可選,而售價是否更接地氣則要因“車”而異了。
從國家戰略層面,50:50的合資股比限制政策退出歷史舞台,終結了部分車企“躺著賺錢”的歷史。取而代之的新政策將倒逼中國自主品牌提升競爭力。在更為公平、激烈的競爭環境中,政策的開放將形成鯰魚效應,加速淘汰落後車企。同時,未來中外企業將開展更廣泛更多元的資本、技術、管理、人才交流合作,進一步增強中國自主汽車品牌的整體水平。
另一方面,合資股比放開讓外資享受平等的待遇,也有利於中國品牌在國際市場獲得對等的權利,有利於中國汽車走出國門,參與國際市場競爭。比如廣汽、吉利、眾泰等自主品牌早已對海外市場發起進攻。
▶|政策開放後自主品牌怎麼辦?
在部分人舉雙手贊成股比開放的同時,也有聲音指出中國目前的汽車工業發展還未擁有足夠的底氣與外資方相抗衡。事實上,在澳大利亞已經出現了類似的先例。在澳大利亞與中國、美國、日本等多個汽車製造國簽訂自由貿易協定後,進口車輛以極低關稅甚至免稅進入澳大利亞,曾經在當地一家獨大的霍頓汽車長期欠缺競爭力,不敵外來者,被迫於2017年10月關閉。
當然,中國與澳大利亞的市場環境不同,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單一消費市場依舊擁有巨大的發展空間,同時不少自主品牌如吉利、廣汽、上汽、一汽等已經把握住開放前期的先機,不斷鞏固中國汽車工業發展的根基。
▶|如何正確看待股比開放?
放寬後的股比限制政策正如一面鏡子,讓落後的自主品牌深刻認識自己的短板,並且發奮圖強尋求轉變,否則就如溫水煮青蛙般,多年以後只能淪為代工廠。
但過分執著於話語權恐怕只會是個偽命題,畢竟股比調整必定是基於雙方利益考慮的結果,在深度變革的今天,我們不妨以理性與長遠的目光看待一切的變化。(文: 曾惠君)
@2019
9. 賓士裁員會影響股價嗎最新
大概率會因為裁員就代表公司內部出現了問題,消息一出就會引起股民的恐慌,出現大量拋股的行為。可能使股價大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