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行情中心 > 汶川地震時股票走勢

汶川地震時股票走勢

發布時間:2022-09-25 08:35:21

⑴ 地震會導致什麼股票上漲

地震會使以下股票上漲:
廣西柳工機械股份有限公司、廈門廈工機械股份有限公司、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華北制葯股份有限公司、東北制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山東魯抗醫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東方雨虹防水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安徽海螺水泥股份有限公司等。
發生地震對水泥、醫療、公路、鋼鐵等股票都是利好。
1.海螺水泥(600585):安徽海螺水泥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國最大的水泥生廠商,水泥是災後重建的重要建築材料。
2.京新葯業(002020):主營業務包括抗感染葯物。
3.魯抗醫葯(600789):國家大型醫葯生產企業,抗生素研發、生產基地。
4.哈葯股份(600664):抗感染葯物是公司主要產品之一,可用於震後傷員救治。
5.震安科技(300767):震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曾用名:雲南震安減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雲南震安減震技術有限公司,下稱:震安或者震安科技)是專業從事建築減隔震技術咨詢,減隔震結構分析設計,減隔震產品研發、生產檢測、安裝指導及更換,減隔震建築監測,售後維護等成套技術為-體的高科技企業。
6.三一重工(600031) :三一集團生產挖掘機,起重機打樁機,混凝土機械,壓路機等機械設備並銷往全球100多個國家。
【拓展資料】
受災害影響,地震對股市的影響肯定有,但影響程度各不相同。例如,在汶川地震期間,地震感覺很強烈,災難更嚴重。2008年5月13日,滬深交易所暫停了66家無法聯繫到的川渝上市公司。當天在四川上市的6家公司中,有5家下跌。接下來的一個月,四川和板塊股市也大幅下跌,41隻股票下跌超過10%。
地震對a股的影響通常是短期和局部的。從近年來中國發生的幾次大地震來看,由於情緒的影響,市場在短時間內可能會有小幅波動。但是,從很長一段時間來看,這場災難不會對整體市場產生直接影響,而更多地取決於整體市場形勢。
地震將影響地震地區企業的份額,並將對災後重建所需的物品,如建築材料、葯品等帶來好消息。重大自然災害通常會導致短期內,股市下跌,尤其是一些直接受損的行業和上市公司。但是,通過我們的努力,我們可以將自然災害的風險和負面影響降到最低,並盡快恢復正常的業務活動,因此對股市的負面影響往往會很快過去。此外,在救災和災後重建過程中,一些行業和公司也將獲得一定的新需求,以提高短期內的業績,形成短期內股市的投資熱點。
地震後對葯物的需求通常很大,而且供過於求。尤其是血漿和血液製品,如上市的華蘭生物和天壇生物,可能不會有任何銷售增長。對大型輸液生產企業的需求將會增加。
保險業訂單可能會增加。地震涉及到人民生命和財產的安全。人們經歷了地震之後,保險公司將損失更多的錢,這將拖累保險股的短期趨勢。但與此同時,更多的人將購買保險,保險費率將上升。
霍亂、傷寒、痢疾和破傷風等很容易在地震後地區發生。這些疾病主要通過疫苗或抗生素治療。
客觀地說,目前對相關上市公司的影響無法量化。面對大規模的災難,制葯公司通常通過捐贈葯物和其他形式來展示他們的社會責任。因此,這場災難對醫葯上市公司的影響也應該客觀看待,而不是猜測。

⑵ 08年汶川地震的時候葯品公司的股票是不是漲了很多倍啊如果是,國家在這種情況下無權干涉嗎

你好,的確漲了不少,醫葯股屬於地震受益板塊之一,這是市場行為,國家不會干涉,政府要管的是操縱股市,正常的市場行為不能幹涉,不能用感情干擾市場規律

⑶ 2008年汶川地震導致股票大跌,大部分人都賠錢了,莊家為什麼還能掙錢,難道還能控制股票上漲嗎

補充一點 2008年股票大跌和汶川地震沒有任何關系,在2007年走勢已經出來了從周線上可以很清楚的看到,而莊家貨已經出了,錢已經賺 了裡面都是些散戶懵懂不知而已,但不是所有的莊家都那麼幸運,沒有跑掉的一樣要割肉逃

⑷ 為什麼有時候死人或者出什麼事股票會跌

如果死的是公司重要高管,當然會短期影響投資者信心,如果死的是與公司無關的人,不會影響股價。出事則要看發生在那裡,是否直接影響公司經營,也有出事後上漲的呀,比如汶川地震時,第二天銅礦類股票就大幅上漲,因為四川是我國主要銅產區,產量減少,價格上漲。
基金是買幾十個股票的一個機構,就好比你買了幾個股票,股票跌了,你的資產減少,對應基金就是凈值跌了。反之,基金買的股票漲了,凈值就增長。

⑸ 汶川地震漲幅最多的股票

5月12日,四川省汶川發生7.8級地震,這場大地震也震動了A股市場:不論是昨日股市尾盤回軟,還是66家上市公司受地震影響今起停牌、滬深兩市大幅低開,都在真切地提醒我們股市遭受的明顯震感。那麼,地震將如何影響市場呢?多數機構認為地震對上市公司影響不一,對市場短期會有一定的影響,但不會改變股市中期上漲趨勢。

66家上市公司停牌

汶川地震昨日下午已對股市即時產生沖擊。昨日下午開盤後,股指一路上揚,但受地震消息影響,上證綜指尾盤回軟。

這只是市場對於地震的第一反應,今日,滬深股市66家上市公司受地震影響開始停牌。

兩市大盤也在地震和上調准備金率雙重沖擊下跳空低開,滬指早盤災後重建概念股的活躍下有所反彈,但是不斷發回的災情報告使投資者信心受到一定的打擊,再加上金融股受利空打擊集體走低,拖累大盤低位震盪整理。

游資炒作災後重建板塊

雖然今日兩市股指大幅低開,但市場的游資積極炒作災後重建的板塊,醫葯、水泥、建材、鋼鐵等災後受益板塊全天都居於板塊漲幅的前列。

其中,醫葯板塊漲幅超過6%,兩市漲停個股中絕大部分均為醫葯股和水泥股。醫葯板塊漲停非ST股有近40家,近半個股漲幅超過5%。水泥板塊的漲停個股也超過半數。

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兩市的保險股大幅下挫,三大保險股中,除中國平安(44.690,0.85,1.94%)停牌外,其餘兩只保險股均遭受重創,中國太保(21.470,0.52,2.48%)跌7.18%。

幾家歡喜幾家愁

東方證券認為,災後重建將拉動四川省及周邊區域的水泥需求,預計將造成區域水泥價格的上漲。目前四川的A股水泥上市公司主要有ST雙馬(000935)和四川金頂(6.320,0.07,1.12%)(600678)兩家,如生產未受影響兩公司受益最大。此外,周邊的水泥上市公司銷量將受到提升,如地處湖北的華新水泥(17.990,0.81,4.71%),在重慶的銷量2007年達到91萬噸,市場佔有率達到3.1%,受災情的影響,其銷售區域將可延伸至四川省內部。甘肅的祁連山(11.940,0.10,0.84%)、陝西省的ST秦嶺、海螺水泥(31.370,1.17,3.87%)也可受到利好影響。

而大災大難之時,保險板塊總是首先受到沖擊。

申銀萬國5月13日發布分析報告,認為地震將引起市場對於保險賠付上升的擔心,造成保險公司股價壓力。申銀萬國認為3家A股保險公司都會不同程度的受到影響,結合各個公司現有的業務規模和市值,受影響程度依次是中國太保、中國平安和中國人壽(31.500,0.74,2.41%)。不過,對於當期業績的擔心可能導致保險股價格承壓,而出現過度下跌,這將是買入的機會,建議關注後續的傷亡尤其是財產損失數據。

齊魯證券認為保險類上市公司短期會造成負面影響,對房地產行業的投資心理會造成較大的沖擊。對於在震區及擴散范圍的基礎設施、交通運輸、旅遊和水電等行業上市公司的業績將造成較大影響。而醫葯行業、機械類相關行業、建築建材類行業將有拉動一定作用。

中信證券(19.780,0.47,2.43%)建議投資者選擇上短期關注與救助醫療和建設災區相關的行業板塊,包括醫葯、水泥、機械、鋼鐵。短期迴避當地原材料、設備、產能、市場破壞比較嚴重的行業,如受災地區相關的旅遊、食品飲料、化工板塊。

中期上漲趨勢不會改變

汶川地震對股市的沖擊究竟有多大?綜合各大投行和研究機構13日發表的評估報告,可以看出,多數機構認為地震對市場短期會有一定的影響,但不會改變股市中期上漲趨勢。

中信建設首席策略分析師吳春龍表示,汶川大地震不會對整體股市造成較大的影響,一般來說,偶然事件是不會有持續影響的。

國信證券認為,突發性災害對於市場構成短期沖擊在所難免,與上調存款准備金率緊縮性政策一道,其負面沖擊放大了市場的悲觀情緒,其中,較為核心的問題在於災害可能進一步抬高物價的影響;但國信證券堅持對2季度市場行情相對樂觀的態度。

齊魯證券表示,由於地震災害對地區區域經濟負面影響巨大,但是對國民經濟整體和上市公司業績影響度相對有限,所以不會改變證券市場主要運行趨勢。

⑹ 列舉20內中國發生的大事件對股市的影響

給你我幾年來整理的中國證券市場大事記:看看那幾件符合你的需要!
1984年8月14日,上海市政府批准了中國人民銀行上海市分行呈批的《關於發行股票的暫行管理辦法》。
1984年11月18日,中國第一個公開發行的股票——飛樂音響向社會發行1萬股(每股票面50元),在海外引起比國內更大的反響,被譽為中國改革開放的一個信號。
1985年1月, 上海延中實業有限公司成立,並全部以股票形式向社會籌資,成為第一家公開向社會發行全流通股票的集體所有制企業。
1986年9月26日,第一個證券櫃台交易點——中國工商銀行上海信託投資公司靜安分公司。
1987年5月, 深圳市發展銀行首次向社會公開發行股票,成為深圳第一股。
1987年9月27日,第一家證券公司——深圳經濟特區證券公司成立。
1988年7月9日,中國 人民銀行開了證券市場座談會,由人行牽頭組成證券交易所研究設計小組。
1990年11月26日,上海證券交易所正式成立。
1990年12月1日,深交所「試開業」,第一天成交安達 股票8000股,採用的是最原始的口頭唱報和白板競價的手工方式。
1990年12月19日,時任上海市市長的朱鎔基在浦江飯店敲響上證所開業的第一聲鑼。滬市的首個交易日以96.05點開盤,並以當日最高價99.98點報收,當日成交金額49萬4千元人民幣。
1991年5月21日,上交所統一實行自由競價交易,滬市股價全部放開。
1991年7月,深圳證券交易所正式開業。
1991年8月28日,中國證券業協會成立。
1991年10月31日, 中國南方玻璃股份有限公司與深圳市物業發展(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向社會公眾招股,這是中國股份制企業首次發行B股。
1992年1月10日, 一種叫「股票認購證」的票證出現在上海街頭,產生大批認購證,廣義上講也是一種權證。該權證價格30元,後被炒至幾百元。
1992年5月21日,當天取消部分個股漲跌價格限制。
1992年7月7日,深圳證券交易所宣布:原野股票停牌交易。這是中國證券市場首家停牌企業。
1992年8月10日,深圳上百萬人冒雨來買認購抽簽表,最後發生著名的「8•10」事件。
1992年10月12日,成立了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
1992年11月,我國國內第一家比較規范的投資基金------淄博鄉鎮企業投資基金(簡稱淄博基金)正式設立。該基金為公司型封閉式基金,募集資金1億元人民幣,並於1993年8月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最早掛牌上市。
1993年3月1日,飛樂音響等內部職工股掛牌,這是股份制企業內部職工股首次上市交易。
1993年6月29日,青島啤酒股份有限公司在香港正式招股上市,成為中國內地首家在香港上市的國有企業。
1993年8月17日,部分地區滬市行情傳輸中斷一個多小時,而未中斷地區照常營業,引起軒然大波。
1993年9月30日,中國大陸發生首起通過二級股票市場進行控股的「寶延風波」,延中實業股票突然停牌,深圳寶安上海公司聲明持有延中實業發行的普通股5%以上的股份,由此揭開中國收購上市公司第一頁。
1994年1月14日,財政部代表中國政府正式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注冊登記發行10億美元全球債券。這是中國政府發行的第一筆全球債券,也是中國政府第一次進入美國資本市場。
1994年1月26日南方某公司上海證券營業部因「紅馬甲」電腦操作失誤,以20元一股的天價買入廣船股票80多萬股(當日廣船正常價格在6.50元左右)。一筆交易虧損達1000萬元左右。
1994年7月30日,在數月無抵抗的熊途中,上證指數最低到達325.89點時,中國證監會宣布三項「救市」措施。一個半月,上證綜指上漲了223%,成為我國證券史上股指上漲速度最快的一次。
1995年1月1日,即日起滬深股市交易實行T+1交易制度。
1995年2月23日,上海國債市場出現異常的劇烈震盪,327品種成交金額佔去期市成交額近80%。對此,上交所發布緊急通知稱,當日16:20以後的國債期貨327品種的交易存在嚴重蓄意違規行為,故該部分成交不納入計算當日結算價、成交量和持倉量的范圍。稱之為「3•27國債期貨事件」。
1995年5月17日,國債期貨市場關閉,因期貨資金湧入,5月18日股市井噴,滬市單日股指漲幅達30.99%。
1995年8月9日,日本五十鈴自動車株式會社和伊藤忠商事株式會社通過協議購買法人股的形式,成為「北京北旅」的第一大股東。這是我國證券市場的首例外商A股大股東。
1996年5月29日,道• 瓊斯推出中國股票指數。
1996年6月7日,上交所擬選擇市場最具代表性的30家上市公司作為樣本,編制「上證30指數」,並在7月1日正式推出。隨後在30指數的帶領下走出了一波大級別的行情。
1996年10月23日滬市上漲20.5點,收於1010.83點,在闊別千點大關兩年後重新站上1000 點。
1996年12月15日,在市場不理會管理層十二道金牌後,《人民日報》發表評論員文章,指出股市出現過度投機,要求進一步規范。上證綜指自12月11日算起歷時13天,跌幅達31%,單日跌停個股比比皆是。
1997年2月19日,鄧小平去世,第二天兩市眾多股票跌停低開幾分鍾內被拉起到漲停報收,後歷時3個月,指數上漲了74%。
1997年4月18日法人股首次擺上了拍賣台。海南某公司持有的 600萬股海南航空股份有 限公司法人股被依法公開拍賣,開我國股票拍賣之先河。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7月2日泰國發生金融危機,隨後長達兩年的東南亞金融風暴全面爆發。
1998年4月,滬深交易所決定對「財務狀況異常」的上市公司實施股票交易特別處理。4月28日沈陽物質開發股份有限公司因連續兩年虧損,被列為首家特別處理的股票。
1998年4月7日,第一批上市的封閉式證券投資基金——基金金泰,基金開元發行。1998 年11 月25日起,股份有限公司公開發行股票一律不再發行公司職工股。
1998年12月2日,中國證監會下發《關於停止發行公司職工股的通知》。
1999年5月8日,發生美軍「誤炸」我駐南大使館事件,上證股指跳空下行逼近千點,十天後引發一場大級別的「5• 19」行情。
1999年6月15日人民日報發表特約評論員文章《堅定信心, 規范發展》「5•19」行情進入高潮。
1999年7月1日,《證券法》開始正式實施。
2000年2月14日證監會宣布改革股票發行方式:向二級市場投資者配售新股。受利好刺激,大盤漲幅超過9%。
2000年2月23日 上市公司發行轉債開先例,虹橋機場發行13.5億元5年期可轉換公司債。
2000年7月19日,上證綜指以2000.33點開盤,首次站上2000點關口,當日成交量達149.6億元。
2000年10月30日,新華社播發《假典型巨額虧空的背後——鄭百文跌落發出的警示》,引起各界強烈反響,有關部門和專家學者紛紛就「鄭百文現象」發表看法。並引起國務院領導及有關部門的高度關注。
2000年11月2日,吳敬璉針對針對《財經》雜志2000年10月「基金黑幕」事件發表文章《證券市場不能黑》,引發「股市大辯論」。
2000年12月16日上證所推出包括調整B股交易結算費用,降低交易成本在內的系列舉措,以提高B股市場運行效率。此後B股指數不斷上漲,12月25日滬市B股指數創出三年來新高,以 88.95點報收。
2001年2月,經國務院批准,中國證監會決定境內居民可投資B股市場。
2001年4月23日,第一隻退市公司——PT水仙
2001年6月,國務院發布《減持國有股籌集社會保障資金管理暫行辦法》,6月14日,滬市大盤見頂2245.42點,此後一路走低,開始綿綿數載的熊市。
2001年7月23日,社保基金正式入市。
2001年9月21日,中國內地首個開放式基金——華安創新證券投資基金成功實現了首次募集目標50億份,正式宣告成立。
2001年10月23,證監會宣布停止執行國有股減持暫行辦法,利好引發大幅反彈,滬深股市接近漲停報收。
2001年11月16日,證券印花稅下調,上證指數開於1725.45點,跳空高開104.1點,但當天收出長陰,收於1646.76點,僅上漲1.57%。
2002年6月24日,國務院決定停止減持國有股,上證指數跳空高開,全天漲幅高達9.25%,上漲144.59點,收於1707.31點。
2002年9月23日起,上市新股於上市首日即計入指數計算。此前上交所新股上市後股指的計算方式是上市第二天計入指數。
2002年12月1日,中國證監會與中國人民銀行聯合頒布的《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境內證券投資管理暫行辦法》開始正式施行。
2003年2月19日 ,滬深交易所計對封閉式基金存在交易上的缺陷,規定封閉式基金最小報價單位「分」改「厘」, 3月3日起正式實施。
2003年3月,第一家瑞銀華寶申請QFII資格。
2003年4月,「非典」」流行,交易清淡,行情回落。
2003年10月22日,中共中央發布《關於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受此消息影響,上證指數當日大漲33.71點,收於1398.01點,單日漲幅達2.47%。
2004年2月2日,國九條出台,同年4月為落實國九條,證監會成立六個工作組。
2004年6月25日,中小企業板塊正式登場、首批八隻股票上市,這是落實「國九條」的首項具體措施之一。
2004年6月30日, 濟南鋼鐵上市首日跌破發行價,一級市場新股不敗神話在中國股市正式宣告終結。濟南鋼鐵上市首日跌破發行價,一級市場新股不敗神話在中國股市正式宣告終結。
2005年4月29日,經過國務院批准,中國證監會發布了《關於上市公司股權分置改革試點有關問題的通知》,宣布啟動股權分置改革試點工作。
2005年6月6日,滬市大盤見底998.23點,從而結束了長達四年的熊市。
2005年6月10日, 三一重工股權分置改革方案獲得通過,成為中國證券市場第一個通過股權分置改革實行全流通的上市公司。
2006年5月20日,滬深證券交易所和中國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分別發布關於資金申購上網定價公開發行股票的實施辦法。滬市新辦法將申購上限放寬到當次上網發行總量或9999.9萬股,深市規定申購上限為不得超過本次上網定價發行數量,且不 超過9999.995萬股。
2006年6月19日,新老劃斷後的第一隻新股中工國際在深圳中小板上市,這標志著終止一年多的IPO恢復,由於是一年多以來的首次IPO,該股首日受到市場資金的瘋狂追捧,首日漲幅達到332.03%,最大漲幅更是達到驚人的576%。
2006年12月26日,滬指報收2505.70點,當日成交額457.9億元,首次站上了2500點的高位。
2007年1月9日, 國內保險第一股「中國人壽」成功回歸A股,成為首家A股上市保險公司。這標志著保險公司登陸A股的序幕拉開。
2007年2月26日,滬市大盤首次突破3000點。120隻股票達到10%漲停位,投資者企盼的春節後「開門紅」成為現實。
2007年5月9日,大盤藍籌股推動滬深兩市大幅上漲,滬市大盤突破4000點,滬綜指收報4013.08點。
2007年5月31日,調高股票印花稅,單日震盪320點創15年紀錄。
2007年8月23日,滬市大盤突破5000點.,盤中上摸5050.38點,報收5032.49點。
2007年9月28日,滬市大盤突破5500點,迎接58周年國慶節。
2007年10月16日,黨的「十七」大召開,滬市突破6000點,最高到達6124.04點,成為了歷史以來的最高點位。
2008年1月14日,證券論壇討論資本市場改革發展要以全球視野, 5500不攻而破,滬市又進入了進一步的下跌周期。
2008年3月14日,受國內平安再融資,雪災,大小非解禁和物價上漲等壓力,以及美國次債進一步影響滬市直破4000點。
2008年4月16日,中國第一隻以角為計價單位的股票紫金礦業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網上申購,申購價為7.13元。
2008年4月22日,管理層明確大小非減持的有關規定,上證指數高開低走,次日跌破3000點至2990點。
2008年4月24日,受證券交易印花稅從0.3%降為0.1%影響,上證指數大幅收高。
2008年5月13日,受隔日下午14時28分汶川八級大地震影響,股市低開後返身走好,一度廣大投資者以不拋股票來支撐指數。
2008年8月8日,29屆北京奧運會召開,大盤以「利好」出盡而大跌,次個交易日跌破2500點,收於2470.07點。
2008年9月16日,受美國雷曼兄弟銀行倒閉,美國股市暴跌影響,以及央行下調銀行准備金和貸款利息拖累,金融股大幅下跌,上證指數跌破2000點,9月18日跌至1802.33點。
2008年9月19日,受管理層允許匯金公司對工建中三大銀行護盤等三大利好消息影響,大盤出現了幾乎集體漲停的壯觀。
2008年10月28日,隨著全球證券市場全面殺跌,上證指數又走入下降通道,當日盤中最低到達1664 .93點,也是這次暴跌的最低點。
2009年3月31日,中國證監會發布《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創業板上市管理暫行辦法》,辦法自5月1日起實施。這意味著籌備十餘年之久的創業板有望正式開啟。
2009年4月3日,中國證監會決定撤銷寧波立立電子2008年7月公開發行股票的核准決定,同時要求立立電子按照發行價並加算銀行同期存款利息返還證券持有人,這在中國證券市場尚屬首例。
2009年6月10日, 證監會正式公布《關於進一步改革和完善新股發行體制的指導意見》,指導意見實施之後將隨時向企業發審核批文。這意味著暫停8個多月的IPO重啟。
2009年7月29日,金融危機全面全面爆發以來全球最大一單IPO中國建築在滬市登陸,上海證券市場發生了有史以來3031.75億的最大單日成交量,並出現09年最大的跌幅,盤中連破3400,3300,3200點整數關,報收3266.43點。
2009年10月30日,等待了十年,首批創業板股票共計28家公司在深圳登陸,當日盤中受到爆炒而幾度被停牌。
2009年12月8日 被稱為中國「證券業死刑第一人」的原中國長城信託投資公司北京證券交易營業部總經理楊彥明被執行死刑,但6500多萬元贓款的去向仍是一個謎團。此案從一審、上訴、發回重審、再上訴,歷時五年之久。
2010年1月8日,證監會宣布,國務院原則同意推出股指期貨交易。2月22日,期貨公司獲准受理股指期貨開戶。
2010年3月26日,證監會正式做出批復,同意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上市滬深300股票指數期貨合約。
2010年4月16日,股指期貨上市,由於市場有了做空機制,股指開始了一輪大幅殺跌走勢。

⑺ 經典的事件對股票的影響

可能是股票收益也可能是股票虧損。
以下是一些實例:
2001年11月16日,證券印花稅下調,上證指數開於1725.45點,跳空高開104.1點,但當天收出長陰,收於1646.76點,僅上漲1.57%。
2002年6月24日,國務院決定停止減持國有股,上證指數跳空高開,全天漲幅高達9.25%,上漲144.59點,收於1707.31點。
2002年9月23日起,上市新股於上市首日即計入指數計算。此前上交所新股上市後股指的計算方式是上市第二天計入指數。
2002年12月1日,中國證監會與中國人民銀行聯合頒布的《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境內證券投資管理暫行辦法》開始正式施行。
2003年2月19日 ,滬深交易所計對封閉式基金存在交易上的缺陷,規定封閉式基金最小報價單位「分」改「厘」, 3月3日起正式實施。
2003年3月,第一家瑞銀華寶申請QFII資格。
2003年4月,「非典」」流行,交易清淡,行情回落。
2003年10月22日,中共中央發布《關於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受此消息影響,上證指數當日大漲33.71點,收於1398.01點,單日漲幅達2.47%。
2004年2月2日,國九條出台,同年4月為落實國九條,證監會成立六個工作組。
2004年6月25日,中小企業板塊正式登場、首批八隻股票上市,這是落實「國九條」的首項具體措施之一。
2004年6月30日, 濟南鋼鐵上市首日跌破發行價,一級市場新股不敗神話在中國股市正式宣告終結。濟南鋼鐵上市首日跌破發行價,一級市場新股不敗神話在中國股市正式宣告終結。
2005年4月29日,經過國務院批准,中國證監會發布了《關於上市公司股權分置改革試點有關問題的通知》,宣布啟動股權分置改革試點工作。
2005年6月6日,滬市大盤見底998.23點,從而結束了長達四年的熊市。
2005年6月10日, 三一重工股權分置改革方案獲得通過,成為中國證券市場第一個通過股權分置改革實行全流通的上市公司。
2006年5月20日,滬深證券交易所和中國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分別發布關於資金申購上網定價公開發行股票的實施辦法。滬市新辦法將申購上限放寬到當次上網發行總量或9999.9萬股,深市規定申購上限為不得超過本次上網定價發行數量,且不 超過9999.995萬股。
2006年6月19日,新老劃斷後的第一隻新股中工國際在深圳中小板上市,這標志著終止一年多的IPO恢復,由於是一年多以來的首次IPO,該股首日受到市場資金的瘋狂追捧,首日漲幅達到332.03%,最大漲幅更是達到驚人的576%。
2006年12月26日,滬指報收2505.70點,當日成交額457.9億元,首次站上了2500點的高位。
2007年1月9日, 國內保險第一股「中國人壽」成功回歸A股,成為首家A股上市保險公司。這標志著保險公司登陸A股的序幕拉開。
2007年2月26日,滬市大盤首次突破3000點。120隻股票達到10%漲停位,投資者企盼的春節後「開門紅」成為現實。
2007年5月9日,大盤藍籌股推動滬深兩市大幅上漲,滬市大盤突破4000點,滬綜指收報4013.08點。
2007年5月31日,調高股票印花稅,單日震盪320點創15年紀錄。
2007年8月23日,滬市大盤突破5000點.,盤中上摸5050.38點,報收5032.49點。
2007年9月28日,滬市大盤突破5500點,迎接58周年國慶節。
2007年10月16日,黨的「十七」大召開,滬市突破6000點,最高到達6124.04點,成為了歷史以來的最高點位。
2008年1月14日,證券論壇討論資本市場改革發展要以全球視野, 5500不攻而破,滬市又進入了進一步的下跌周期。
2008年3月14日,受國內平安再融資,雪災,大小非解禁和物價上漲等壓力,以及美國次債進一步影響滬市直破4000點。
2008年4月16日,中國第一隻以角為計價單位的股票紫金礦業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網上申購,申購價為7.13元。
2008年4月22日,管理層明確大小非減持的有關規定,上證指數高開低走,次日跌破3000點至2990點。
2008年4月24日,受證券交易印花稅從0.3%降為0.1%影響,上證指數大幅收高。
2008年5月13日,受隔日下午14時28分汶川八級大地震影響,股市低開後返身走好,一度廣大投資者以不拋股票來支撐指數。
2008年8月8日,29屆北京奧運會召開,大盤以「利好」出盡而大跌,次個交易日跌破2500點,收於2470.07點。
2008年9月16日,受美國雷曼兄弟銀行倒閉,美國股市暴跌影響,以及央行下調銀行准備金和貸款利息拖累,金融股大幅下跌,上證指數跌破2000點,9月18日跌至1802.33點。
2008年9月19日,受管理層允許匯金公司對工建中三大銀行護盤等三大利好消息影響,大盤出現了幾乎集體漲停的壯觀。
2008年10月28日,隨著全球證券市場全面殺跌,上證指數又走入下降通道,當日盤中最低到達1664 .93點,也是這次暴跌的最低點。
2009年3月31日,中國證監會發布《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創業板上市管理暫行辦法》,辦法自5月1日起實施。這意味著籌備十餘年之久的創業板有望正式開啟。
2009年4月3日,中國證監會決定撤銷寧波立立電子2008年7月公開發行股票的核准決定,同時要求立立電子按照發行價並加算銀行同期存款利息返還證券持有人,這在中國證券市場尚屬首例。
2009年6月10日, 證監會正式公布《關於進一步改革和完善新股發行體制的指導意見》,指導意見實施之後將隨時向企業發審核批文。這意味著暫停8個多月的IPO重啟。
2009年7月29日,金融危機全面全面爆發以來全球最大一單IPO中國建築在滬市登陸,上海證券市場發生了有史以來3031.75億的最大單日成交量,並出現09年最大的跌幅,盤中連破3400,3300,3200點整數關,報收3266.43點。
2009年10月30日,等待了十年,首批創業板股票共計28家公司在深圳登陸,當日盤中受到爆炒而幾度被停牌。
2009年12月8日 被稱為中國「證券業死刑第一人」的原中國長城信託投資公司北京證券交易營業部總經理楊彥明被執行死刑,但6500多萬元贓款的去向仍是一個謎團。此案從一審、上訴、發回重審、再上訴,歷時五年之久。
2010年1月8日,證監會宣布,國務院原則同意推出股指期貨交易。2月22日,期貨公司獲准受理股指期貨開戶。
2010年3月26日,證監會正式做出批復,同意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上市滬深300股票指數期貨合約。
2010年4月16日,股指期貨上市,由於市場有了做空機制,股指開始了一輪大幅殺跌走勢。

⑻ 歷史上中國股票數次大跌的數據圖

我也想找歷史上中國股票數次大跌數據圖!最好是有大盤和個股的!
可惜,這個工作量大,又沒有什麼實質用途,相信沒有人做的!

⑼ 旱災、洪災、地震發生後,哪些股票會漲

農業股(糧食、肉類)、機械類、醫療類股票會上漲。

准備買入股票之前,首先應對大盤的運行趨勢有一個明確的判斷。一般來說,絕大多數股票都隨大盤趨勢運行。

大盤處於上升趨勢時買入股票較易獲利,而在頂部買入則好比虎口拔牙,下跌趨勢中買入難有生還,盤局中買入機會不多。

另外,還要根據自己的資金實力制定投資策略,是准備中長線投資還是短線投機,以明確自己的操作行為,做到有的放矢。所選股票也應是處於上升趨勢的強勢股。

(9)汶川地震時股票走勢擴展閱讀:

商品市場與股市之間的聯動為何越來越劇烈。資金的作用非常大。央行不斷擴大信貸規模,市場規則不健全,股市投機行為依然存在。

在實體經濟還沒有復甦,市場缺乏投資機會,很多資金進入股市、樓市和商品期貨市場,也有一些資金在期股之間來回輾轉。

從而,一方面不僅使得兩個市場的聯系愈發緊密,另一方面也使得兩個市場的波動加劇。而且由於期貨市場有做空功能。

但是股市卻無法做空,一些投資者做空的動能無法釋放,就可能會轉移到期貨市場上來拋空,以對沖股市的多頭風險。

閱讀全文

與汶川地震時股票走勢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股票軟體里籌什麼意思 瀏覽:958
中文在線股票最新情況 瀏覽:860
保利協鑫股票歷史交易數據 瀏覽:348
華電國際歷史數據股票工具 瀏覽:511
雲想科技股票吳通控股 瀏覽:40
如何分析股票是否具有投資價值 瀏覽:554
中國船舶重工有限公司股票估值 瀏覽:937
中國股票上市最低人數 瀏覽:593
2001年度漲幅前十股票 瀏覽:975
北京科技類股票有那些 瀏覽:720
吳通控股股票行情走勢 瀏覽:397
11月份的股票行情走勢 瀏覽:960
常用來反映股票基金風險的指標 瀏覽:433
科創板中值得長期持有的股票 瀏覽:444
與股票融資相比較發行債券對公司的利弊何在 瀏覽:230
水泥行業的業績好股票有哪些 瀏覽:998
中國銀行股票最新價格 瀏覽:180
融資不能買入同一隻股票 瀏覽:155
為什麼股票賬戶資金凍結 瀏覽:341
股票賬戶怎麼移戶 瀏覽: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