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請問上市公司第一季度凈利潤同比下降是利空消息嗎
一般同比下降這種消息都是利空的消息。畢竟業績比起以前來是下降了。說明成績下降了。總的來說是是利空。
B. 茅台5連跌3個月市值損失近9500億,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
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情況,是因為目前的整體的股市市場行情都不太好,整體的經濟環境對股市造成了一定的沖擊和影響。
而最近從央行公布的相關數據來看,我們國家整體的貨幣投放量也在不斷減少,所以說能夠流入到股票市場的錢也在不斷減少,所以說對於大部分的股票來說都出現了一定程度的下跌,這也是整體的經濟規律所導致的,因為沒有足夠的資金湧入到整個股票市場上,所以說就會使得整體的股票價格出現一定程度的下跌。但是這樣的下跌也是有著一定的影響的,而且也並不會持續太長時間的,所以說對於大部分的投資者來說是不需要過度擔心的。
C. 一季度凈利潤同比下降對股價有什麼影響
唐金誠銀回答:這屬於是短期的利空消息,說明一季度公司的利潤降低了,可能影響到半年報或者是年報,一般這種股票的表現在沒有其他利好的情況下,震盪或者下跌為主,最好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望採納
D. 年報利潤下降對公司股票的影響
上市公司的利潤和業績是股票上漲的內在因素,當上市公司利潤較高業績較好時,股票具有投資價值,當上市公司利潤較低業績不好時,股票投資價值不大。
當然影響股票漲跌不單單只有利潤和業績因素,像宏觀政策、資金量等因素也會影響股票的漲跌,投資者需要結合這些因素一起做參考。
溫馨提示:以上內容,僅供參考。
應答時間:2021-07-23,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E. 603912佳力圖股吧
佳力圖股吧,是股民朋友可以在此暢所欲言分析討論股票的最新動態的網上論壇。很多股民通過這一個聚合門戶快捷找到了適合自己,自己關注的內容,最重點的是快捷、方便,還有股市內容、評測方面整理得也非常的專業。
一、股票所屬公司的概念板塊:
1、雲計算:公司募投項目「南京楷德悠雲數據中心項目(一期)」通過自建數據中心,為客戶提供機櫃租用及運維服務等IDC基礎服務。
2、平安資管持股:最新一期報告期,流通股東平安資管-郵儲銀行-MOM3號保險資產管理產品持有公司25.6萬股流通股。
3、華為概念:2017年11月24號公司在互動平台稱:華為是公司客戶,公司主要是以參與華為招標方式為其提供產品,在中標後簽訂合同,按合同規定進行生產、配送、安裝及售後服務。
4、5G:公司在互動平台表示,公司產品應用於數據中心機房、通信基站以及其他恆溫恆濕等精密環境,投資者所提及的大數據雲中心機房、5G通信基站、恆溫恆濕半導體集成電路生產潔凈室等精密環境與公司產品應用范圍一致,在客戶需求與公司產品性能匹配的情況下可以實現應用。
5、數據中心:公司募投項目「南京楷德悠雲數據中心項目(一期)」通過自建數據中心,為客戶提供機櫃租用及運維服務等IDC基礎服務。
二、股票所屬公司的經營情況:
2020年一季度歸母凈利潤同比下降89.3%,降幅超營收。佳力圖於2020年4月29日披露一季報,公司2020年一季度實現營業總收入7891.1萬,同比下降50.5%;實現歸母凈利潤297.2萬,同比下降89.3%;每股收益為0.01元。報告期內,公司毛利率為34.1%,同比降低2.1個百分點,凈利率為3.7%,同比降低13.6個百分點。
拓展資料:
股吧就是對股票交流社區的一個概稱,是以股民為主要參與群體,分享投資經驗,表達思想,結識股友的地方。它所提供的是各種股票交流的精華聚合,包括股票推薦、行情分析、個股交流、操盤交流等。
F. 凈利潤下降為啥股票還漲呢
股價上漲的直接原因是有人買入,買的人比賣的人多,股票供不應求就會漲。而人們買入的理由有很多,不一定全是看業績的,業績下滑了,也許有別的題材,熱點的炒作或內在利好的消息,促使人們買入,股價自然會上漲了。
G. 上市公司的總收入和凈利潤下降對股票有什麼影響
理論上是影響價格,價格應該跌。具體的具體分析,比如外部原因造成的總收入和凈利潤下降,或意外突發事件造成等,這些都影響不大。
H. 股票發布業績快報凈利潤下降一般會跌嗎
不一定會跌。凈利潤下降屬於利空消息。但股票價格受到多種因素影響,有市場外部,有企業自身的。要以更全面的眼光來看,作更全面的考慮。業績快報是指為了提高信息披露的及時性和公平性,上市公司在會計期間(年度)結束後、定期(年度)報告公告前初步披露未經注冊會計師審計的主要會計數據和經營指標。
主要內容包括當年及上年同期主營業務收入、主營業務利潤、利潤總額、凈利潤、總資產、凈資產、每股收益凈資產收益率等數據和指標,同時披露比上年同期增減變動的百分比,對變動幅度超過30%以上的項目,公司還應當說明原因。業績快報制度提高了上市公司年度業績信息披露的及時性, 有助於積極推進中小投資者的信息知情權,能夠平衡因資金不對等而形成的信息不對稱現象。此外,當財務數據出現差異30%以上的差異時,中小企業板上市公司需要予以說明,有利於中小投資者清晰地把握公司經營狀態的變化,從而有效把握可能的機會與規避潛在的風險。凈利潤是指企業當期利潤總額減去所得稅後的金額,即企業的稅後利潤。所得稅是指企業將實現的利潤總額按照所得稅法規定的標准向國家計算繳納的稅金。它是企業利潤總額的扣減項目。是指在利潤總額中按規定交納了所得稅後公司的利潤留存,一般也稱為稅後利潤或凈收入。凈利潤的多寡取決於兩個因素,一是利潤總額,其二就是所得稅費用。凈利潤的計算公式為:凈利潤=利潤總額-所得稅費用.凈利潤是一個企業經營的最終成果,凈利潤多,企業的經營效益就好;凈利潤少,企業的經營效益就差,它是衡量一個企業經營效益的主要指標。
I. 凈利潤同比增或者減是什麼意思對股票會有什麼影響
在A股市場中很多投資者對上市公司的業績報表較為關注,通常在預計業績公告和業績報中會重點提出凈利潤同比增多少或者減多少。那麼上市公司凈利潤同比增或者減是什麼意思?對股票會有什麼影響?J. 上半年商業銀行凈利潤同比下降9.4%
市場風格切換了嗎?至少8月份看是如此。
8月以來,漲幅靠前和靠後的主流指數分別如下(不考慮軍工這些偏門指數)。
8月漲幅靠前的主流指數
8月漲幅靠後的主流指數
漲幅靠前的策略指數為紅利、價值和低波,行業指數為銀行和地產。這些全是早前的低估指數。
漲幅靠後的策略指數為成長型,行業指數以消費、醫葯和 科技 為主。均為早前的高估指數。
關於風格的問題,目前市場分歧還是比較大的,券商策略分歧較為嚴重,股民社區撕逼極為嚴重。
我的看法是這樣的:
之前咱們就說過了,8月份將會看到風格切換的曙光。這一點基本已經實現了。
但不可能瞬間轉換。市場的消費 科技 醫葯信仰還是很強的,一旦有所下跌,都會有資金入場維持股價。
所以8月份起的風格變化,更多的是一種弱勢估值收斂。
就跟前面列的8月上旬一樣,消費、醫葯和 科技 三瘋沒跌多少,銀行地產三傻也沒漲多少。
漲得最多的地產也就比跌得最多的 科技 龍頭多5.5%漲幅。
換言之,價值板塊和成長板塊二者的估值差距會有所收斂,但不會出現極端的三傻暴打三瘋行情。
然後我再結合近期消息淺聊下重點行業
(1)銀保監會:上半年商業銀行凈利潤同比下降9.4%。
這是銀保監會在盤後發的消息,具體說來:
今年上半年商業銀行累計實現凈利潤1萬億元,同比下降9.4%,平均ROE為10.35%;平均ROA為0.83%,較上季末下降0.15%。不良貸款率1.94%,較一季末增加0.03%。
所以各位銀行桂圓或者家裡有銀行桂圓的,也甭爭論今年工資是不是要降了,跟著利潤走,上半年工資或績效平均降10%。下半年再說。
今年一季度,上市銀行板塊利潤同比增長5.6%。結果上半年銀行業利潤同比下降9.4%。粗略算下,合著二季度銀行利潤同比下降15%。
上市銀行資產質量較好,同比下降肯定沒這么多,就算二季度利潤同比下跌5%~10%,那也很誇張了。
事實上,中國銀行業從未出現過如此大的凈利潤降幅。明天銀行股大概率要涼下。
近10年四大行凈利潤增速
不過,個人認為真實利潤並沒有下降這么多。銀行利潤調節空間很大,上半年多計提點壞賬撥備,利潤立馬就下去了。
一季度銀行業是唯一利潤還在正增長的行業,數據太好看了,不符合和諧 社會 的基本要求。二季度做低點,大家心理都平衡了,除了銀行的股東
今年全年銀行業利潤我認為是這樣的:
如果下半年經濟復甦得特別順利,各行各業利潤回升得特比好,銀行業利潤大概率同比微漲;反之,銀行業利潤會同比下滑,具體跌幅取決於其他行業的利潤情況。
總之,困難時期,一定要先把其他行業弄舒服了,就沒人整天嘰嘰歪歪銀行的利潤高低了。
(2)銀保監會:2020年上半年,保險公司原保險保費收入2.7萬億元,同比增長6.5%。
基本符合預期。
其實保險在咱們國家GDP比重很低,不管是跟歐美還是跟日本比,成長空間依然很大。
這邊順便列舉下,從1950年至今,美國各行業增加值佔GDP比重變化圖。
1950年至今美國各行業增加值佔GDP比重
在GDP中比重增加的行業有金融地產、專業服務、教育醫療、信息業和 娛樂 餐飲。
其他行業佔比總體呈現下降趨勢,特別是製造業。從1950年佔比27%的第一大行業掉到現在佔比11%的第五大行業。
老美的內部矛盾和外部矛盾歸根結底、追本溯源,都出在製造業佔比下降這一點上。
所以咱們不可能完全走美國的老路,自廢武功,把製造業給閹割了。但經濟規律是變不了的。金融地產行業絕不會是大家想像中的萎縮行業。
事實上,美國地產行業在GDP中的佔比,從1973年的不到1%,一路上升到現在的5%左右。是金融地產里的主要增長源。
而如今A股地產行業指數的估值非常低,PE僅7倍,對應的卻是18%的ROE,因此一直是咱們定投組合的成分。
(3)近期 科技 股的下跌,和金毛關系相當大。
今天阿里和騰訊港股繼續被錘,阿里跌2.7%,騰訊跌4.8%。事實上,恆生 科技 指數成分股,除了美團,全數下跌。
金毛發瘋亂咬後,騰訊已經累計下跌10%,阿里累計下跌5%。中概股市值蒸發1萬億+。
阿里巴巴跌幅比騰訊小一半,主要是因為恆生指數本周五會調整成分股,阿里巴巴進入希望極大。到時候會有很多被動資金進來抬轎,算是些許利好。
軟 科技 受限的情況下,硬 科技 肯定也不會舒服,以硬 科技 為主的A股 科技 股近期下跌也是理所當然。
不得不說,港股是比銀行股還慘的存在。
去年6、7月本該跟著A股反彈了,結果蟑螂鬧街,估值沒反彈;
今年7月份本該再次跟著A股反彈了,結果疫情小規模爆發,又被打下去了;
7月份好不容易推了個恆生 科技 指數,阿里巴巴和中芯國際等 科技 股也終於能收錄進恆生指數了,結果金毛直接發瘋咬 科技 股了。
「一個人的命運,當然要靠自我奮斗,但也要考慮到 歷史 的進程啊……」
(4)7月CPI同比上漲2.7%。豬肉價格環比6月上漲10.3%。
豬肉股業績,一是靠豬肉漲價,二是靠出欄量增加。
本來豬肉價格也漲得差不多了,後面大家開始拼出欄了。結果由於洪澇,豬肉價格又反彈了。
7月初咱們次條文章就寫過了,又補了點牧原。各位可以去翻。
邏輯很清晰,第一,牧原本身有豬肉長期消費邏輯;第二,洪澇;第三,當時牧原被發問詢函,股價被打壓。
除了打新,我總共就寫過兩個股票,一個是牧原,一個是雪榕生物。
雪榕生物簡單點說,就是金針菇龍頭股。
這股因為市值比較小,鮮有機構關注,常年無人研究,每年研報不超過10篇。今年初,我專門寫了一篇文章介紹投資邏輯,具體見《一隻金針菇引發的「投機」》
如果看過傳奇基金經理彼得林奇的著作《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資》,你就能發現咱們完全套用了彼得林奇的選股方式。
我是1~2月份寫文章那會兒買入的,成本7~8塊,現在18塊,漲了140%。
中途管理層和機構發公告減持了好幾次,心理波動不小。本來想寫文章好好再說下的,後來想想算了。
別的大V都是葯茅,豬茅,到我這就是金針菇茅,一點男人的尊嚴都沒有
作者:遠望君;歡迎關注 公眾號:金牛遠望號(jinniuyuanw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