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嘉行傳媒為什麼退出股票市場
為了謀求更大的資本市場發展空間。
嘉行傳媒此番退市有可能是為了謀求更大的資本市場發展空間,因為現在處於風口浪尖的危險位置,還是先退避一下好。
② 從2500萬到50億,楊冪的資本博弈之路怎麼走
楊冪和資本的糾葛要追溯到2011年,穿越劇《宮》的大火讓楊冪演藝生涯迎來里程碑式的飛躍,再加上主題曲《愛的供養》更是添了一把火,而類似於「愛的自殺,再問供養」這些梗都是出自於當年
再加上同年7月電影《孤島驚魂》上映,口碑爭議極大,熱度和爭議都達到了一個小高峰,但是從資本的角度來看,《孤島驚魂》是非常成功的,用很小的成本撬動了很大收益,而且是在當時《建黨偉業》和《武俠》的夾擊下,拿下了約8500萬票房,刷新了當時國產驚悚片的票房紀錄。
而其成本才幾百萬,雖然口碑洪水滔天,但電影圈的各路資本看到了這顆新星,楊冪也順理成章的開始從電視劇向大熒幕挺進,之後接拍了《畫皮II》、《春嬌與志明》、《消失的子彈》等多部電影,2012年楊冪正式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
至此,楊冪的影響力在觀眾和資本的眼中都獲得了認可,火是火,但楊冪那會兒歸根結底還是個工具人,大家不用特別糾結這個字眼,看視頻的你和做視頻的我都是工具人,天下熙熙,誰又不是工具人呢,只是背後「壓榨」我們的資本不同而已
看過我資本與明星系列前幾期的同學都知道,我對藝人一直抱有一個觀點,就是在自己的當紅期要麼通過各界嘗試找到適合自己的長青路,要麼抓緊機會完成原始積累晉升為資本再去壓榨新人,楊冪也在這條成為資本的道路上默默奮斗著,而她的奮斗之路則是利用資本讓自己晉升為資本,這也是 娛樂 圈非常有代表性的案例
我之前噴過天眼查只能一年一年的買,之後天眼查的幾波人找到我並且直接給了我VIP賬號和專業版VIP,那我就來點「彩虹屁」,天眼查算是填補了一塊很重要的空缺,數據覆蓋面和准確度我目前還沒遇到問題,最重要的是你去搜搜Bloomberg、Dealogic和萬得Wind一年多少錢,他們基本To B很少ToC,再回來看看天眼查的價格,簡直跟不要錢似的,再說一遍啊我沒恰飯,我現在也不盈利,我說的這些是不是大實話做過dirtywork的都懂
時間來到2015年,楊冪、趙若堯和曾嘉三人作為LP成立了西藏嘉行四方投資管理合夥企業。LP是什麼以及這種合夥企業我前幾期資本與明星系列科普過,本期就不做贅述,這個西藏嘉行的佔比分別為曾嘉56%,趙若堯25%和楊冪的19%
這三個人的關系至少是在當時非常密切,曾嘉從楊冪在榮信達時期就開始做她的經紀人,而趙若堯是曾嘉的副手,這三個人成立的西藏嘉行在2015年9月收購了一家新三板上市公司——西安同大的37.5%的股份,成為西安同大的第一大股東,嘉行也完成借殼上市新三板,這個西安同大之後也改名為嘉行傳媒
根據當時的兩層股權關系,楊冪相當於只佔有7.125%的嘉行傳媒股份,從表面上看楊冪確實佔比不多,在當時的主要股東持股變動公告中,除了楊冪、趙若堯和曾嘉三人的西藏嘉行四方佔37.5%,第二大股東還有個西藏嘉行星光,佔24.25%,而這個也帶著嘉行兩個字的殼的背後又是誰呢——曾嘉和趙若堯兩人,只是沒了楊冪,這倆人分別佔63.5%和36.5%,前兩大股東主體背後的主要出資人都是曾嘉和趙若堯,再加上趙若堯又是曾嘉的副手,按紙面上的數據,嘉行傳媒的實際控制人是曾嘉
但我為什麼一直強調紙面上呢,因為在實際操作中,無論是什麼行業,什麼規模的公司,很多都有代持的情況存在,股權代持是一個非常普遍的操作,也就是每個人在明面兒上的股數不是其真正持有的股數,有些是為了隱藏自己,有些是為了規避監管,有些則只是某個交易結構中的一部分,其背後的目的和操作手法也都五花八門,至於楊冪的真實股權是不是只有7.125%,這個靠公開信息是挖不出來的,但是這塊要埋個伏筆,這時候嘉行傳媒的估值是2500萬
2016年6月20日,嘉行傳媒宣布向尚世影業定向發行股票,分兩次完成募資3億元,為了獲得這3億元的投資,嘉行傳媒與尚世影業簽署對賭協議,若嘉行傳媒2015、2016、2017三年累計實現稅後凈利潤低於3.1億,嘉行傳媒將以15%的年收益率回購尚世影業持有的嘉行傳媒股份
降維說就是嘉行傳媒當初3億賣出去股票,如果楊冪等人三年沒賺夠3.1億人民幣,現在要用更高的價格買回來,年利率15%。像不像高利貸?但此次交易完成後,嘉行傳媒的股價從最初的1.7元暴漲至78.95元,短時間內增值45倍,當然新三板的股價水分太大,一會兒會講到為什麼
但是這波操作確實讓嘉行估值顯著提高,代價就是楊冪等人要玩命賺錢,三年賺夠3.1億,不然血崩,嘉行藝人這三年如臨大敵。玩兒命接廣告接代言接電影,成了圈內勞模。也是知名工具人。2015年,《我是證人》和《怦然星動》上映,盡管口碑差,但是本身帶有流量,進賬票房成績可觀,僅這兩部電影當年貢獻的票房分別為2.2億元和1.6億元。而嘉行傳媒在這一年的凈利潤達到8100萬元
2016年楊冪主演的現代職場劇《親愛的翻譯官》登陸湖南衛視黃金檔, 楊冪參與的綜藝《真正男子漢》第二季在湖南衛視開播,迪麗熱巴的《漂亮的李慧珍》也為嘉行貢獻不少營收,這三大盈利點再加上雜七雜八的收入,2016年全年扣非後凈利1.27億元,加上2015年的8100萬,嘉行傳媒已經賺了2.08億,離3.1億的目標還差1億,而留給嘉行傳媒的時間也只剩一年
這最後一年的前幾個月里,楊冪等人的工作量也直接拉滿,全員草木皆兵,必須賺夠3.1億,但是沒想到2017年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上線,網路點擊量高達370億(這個數字也真夠邪門的),「楊冪之後再無白淺」登上熱搜
熱度和利潤一飛沖天,曾經一度擔心無法完成對賭的嘉行,不但提前完成了3.1億的目標,還大大超額完成,嘉行傳媒2017年全年營收達到4.78億,歸屬公司股東凈利潤1.94億,加上15、16年賺的2.08億,這三年一共賺了4.02億,圓滿完成對賭,而這一系列操作,也是明星利用資本晉升為資本的教科書案例
這三年的電視劇電影嘉行賺到了大量分成,楊冪本人也有可觀的片酬,同時在另一條故事線上,嘉行看到自己基本能完成對賭的時候,也就是2017上半年,嘉行就已經和完美世界勾搭上了,當時完美曾宣布要出資5億元買嘉行10%的股份
按此推算,此時嘉行傳媒的估值直接來到了50億元,還記得當時楊冪、趙若堯和曾嘉三人借殼西安同大那會估值是多少嗎,2500萬,這才用了不到3年就名義上翻了200倍,刺激嗎,按照完美世界給出的50億元估值,楊冪、趙若堯、曾嘉等人在紙面上的身價都已經是幾億幾十億,完成了資本層面的麻雀變鳳凰
但代價也很明顯,對賭這段時間接的很多劇本質量並不能保證,因為對賭的刀一直架在脖子上,有的時候根本管不了那麼多,就只好損失口碑了,口碑和風評的下降需要之後很長時間才可以彌補,同理,如果你喜歡的明星開始突然高產,大量營業,廣告代言接的亂七八糟,而且作品好劇本和壞劇本全都上,大家可以用資本的角度去探究一下,可能一切就真相大白了
但是故事到這里還沒完,雖然完美世界官方曾宣布5億元買嘉行10%的股份,但我通過各種渠道都沒有找到該交易的落實,這筆交易到底有沒有發生?估值是不是真的抄到了50億?
我翻了2017年中那段時間嘉行發布的公告,確實是有一筆2.5億的定增,其交易對手是石河子市君毅雲揚股權投資有限合夥企業,又是個殼,繼續穿透,背後出現了四個主體,其中包括完美世界、歌斐資管還有歌舉投資,而歌斐是諾亞的,歌舉是大平台的,大平台就是中信啊,我們經常開玩笑這么叫,所以這個君毅雲揚背後是完美+諾亞+大平台(中信),但這次查不到相關的股權佔比信息,所以不能確定這個殼到底是誰的
信息在這斷了,那就從完美這一端找線索,我去翻了那段時間的完美的公告和當年的年報,果不其然,在公告中有一個名字引起了我的注意——石河子市浩宇股權投資管理有限公司,這個名字和石河子市君毅雲揚股權投資有限合夥企業感覺有點相似啊,對這個石河子市浩宇再進行穿透,終於破案了,石河子市浩宇由完美世界100%控股,而石河子市浩宇又99%控股石河子市君毅雲揚,石河子市君毅雲揚給嘉行傳媒投了2.5億
其實就是完美世界給嘉行傳媒投了2.5億,害,當初說好的5億呢,有點打臉啊,而石河子市君毅雲揚後面為什麼若隱若現諾亞和中信呢,我憑經驗判斷應該是優先資金和劣後資金的投資結構造成的,反正知道了是完美主導就行
現在網上還有大量的文章說當時完美投了5億,大家就不要信了啊,但是對於楊冪來說也還好,雖然融資規模縮減了一半,但是估值還在,也就是楊冪的身價還在,不過市場有一點風吹草動,資本就會馬上做出反應,此次融資規模直接縮減一半,絕不是因為完美世界拿不出來那另外的2.5億,也不是因為證監會的問詢,所以市場開始猜測這個估值是否合理,是否虛高
我香港保衛戰那集也說過,只要市場出現風吹草動,不信任的情緒開始發酵,加上董秘李娟的部分套現離場和辭職,市場情緒急轉直下,2017年12月,當時東方明珠發布董事會決議公告,尚世影業擬公開掛牌方式轉讓其擁有的嘉行傳媒14.25%的股權,掛牌價為6.41億元,這個價格對應的估值是45億元,開始有人想降價出售離場了,而且是以公開掛牌的方式,當時市場別說對50億了,這個45億的估值都不認
2018年5月29日嘉行傳媒選擇在新三板終止掛牌,官方的說法是為進一步加快融資節奏,但真實的原因你們都懂,而且從我身邊的人聽到的八卦稱,此後他們曾為赴港上市做出努力,但上港股也不容易,港股IPO首先要滿足各種監管的要求,同時基本要引入Cornerstone
這個基石投資者你們可以看做資本圈的大V。就是著名投資機構或者行業龍頭提前和發行人簽認購協議。也就是此次IPO的意見領袖。說白了就是你看這家企業連誰誰誰都投了。那咱們也可以投。我有些未經證實的消息,但大體上可以猜測他們在引入Cornerstone上遇到困難,說白了就是資本圈對影視資產還是持觀望態度
事情進行到這一步,看起來楊冪和嘉行陷入了尷尬的局面,之後爆出了一些丑聞,後續作品成績也不突出,之後又發生了抵制嘉行風波,再加上從對賭就開始的口碑下降,楊冪彷彿陷入了泥沼,舉步維艱
從15年到17年,楊冪扛著大旗把嘉行的業績沖到了4個多億,但是為了追求利潤,楊冪選擇了走流量路線,我不想討論這些事的對錯,我也不關心,還是那句話,不看對錯,只談利弊
這就得回到最初埋的那個伏筆,就是楊冪到底在嘉行占股比多少?他這個7.125%分到的紅利和股價升值,到底值不值賭上職業生涯的努力和自身的口碑,我也問了一些朋友,得到了一些線索且大家看法都比較一致,降維來說,你和你朋友開公司,你只佔7%的股權,而這個公司目前的利潤,要靠你扛大旗來掙,未來的利潤要靠你帶新人來掙,而且出現名譽或輿論上的風險,第一道風口就是你
簽了對賭也是因為對方看中你這個7%權益角色的賺錢能力,你覺得這個權利和義務對等嗎,再加上楊冪婚姻背後牽連出的一些線索,很難相信她只在這塊蛋糕中只佔7%的權益,但沒有直接證據只能分兩方面說,如果她真的只佔7%,那在這幾年一系列運作和事件中確實有被利用之嫌,吃了虧,是被資本利用的傻白甜,但另一方面,如果她才是大老闆或者占較多權益,那這就是 娛樂 圈資本運作的成功典範。但無論哪種情況,她都完成了利用資本成為資本,只不過是幅度大小的區別
無論你們對她的評價是正面也好,負面也罷,在資本層面她都是成功的,作為一個 財經 頻道我上面僅還原她資本博弈之路,不論對錯只看利弊,我知道很多人對她的道路選擇有所看法,也有大量的自食其果的聲音,我還是從資本的角度,從2500萬到50億可以看出資本曾經是認可這條道路的,但資本認可的可不是內容,而是市場
無論是電影、 游戲 、音樂、舞蹈、畫家、博主、作家以及任何一個泛文娛的工作者,就是這些票支撐著他的輸出,也是靠這些獲得資本的青睞,所以當你抱怨別人為什麼為那樣的內容投票的時候,不如去為自己喜歡的東西投票,誰都有投票的權利,支持你偶像的作品,為你喜歡的劇目、展覽、書籍等等付費、支持正版 游戲 和音樂,這些就是最基礎的投票行為
但我也不鼓勵過度消費,哪怕你給他評論一個彩虹屁,或是一個轉發,也是一種投票,就是這一張張票組成了文化產業的基本結構,潤滑了產業鏈條的每顆螺絲,產業齒輪才能持續運轉,而這一張張票也決定了資本到底站在哪一邊,當然你可以默默喜歡,資本冰冷無情但效率極高,資本會看到你的每一次投票,也會看到你每一次的不投票,而我們現在投的票,就是未來內容市場的樣子
況且,不要默默喜歡,因為討厭他們的人不會默默討厭
資本永不眠,下期見
③ 嘉行傳媒股票怎麼買不了
據目前信息查詢,這家公司是沒有上市的,他們的股份應該是線下協議轉賣情況,沒有在交易所公開上市。
④ 楊冪傳媒公司,楊冪劉愷威離婚背後50億估值公司
劉愷威曾評價:「我太太比我有商業價值」。12月22日,「嘉行傳媒」官方微博宣布,旗下藝人宣布楊冪與劉愷威已離婚,未來將以親人的身份共同照顧撫養孩子,以朋友身份真誠地祝福彼此的未來。
此消息一出,這對一線明星吸金夫妻瞬間刷爆了網路,不到一個小時位居新浪微博熱搜第一、今日頭條熱搜第3位。相比婚姻破裂,兩人背後的商業資本布局——嘉行傳媒也引來大眾駐足觀看。
據天眼查顯示,「嘉行傳媒」全稱為霍爾果斯嘉行傳媒影視文化有限公司,母公司為西安嘉行影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嘉行傳媒」),西安嘉行傳媒第一大股東為西藏嘉行四方投資管理合夥企業(下稱「西藏嘉行」)。
西藏嘉興四方是由楊冪、趙若堯和曾嘉三人於2015年7月成立的合夥基金。其中,楊冪持有西藏嘉行四方18.75%股份。同年9月,西藏嘉行四方以1020萬元收購西安同大37.15%的股份,借殼登錄新三板。
公開資料顯示,嘉行傳媒主要從事藝人經紀、電視劇和電影的投資、製作及發行業務、商務及衍生品開發。截至2017年12月31日,公司已完成製作並發行的電視劇作品有《三生三世-十里桃花》、《談判官》;已發行上映的電影有《傲嬌與偏見》、《致命倒數》和《綉春刀之修羅戰場》等,旗下藝人有楊冪、迪麗熱巴、劉愷威、高偉光等。
2016年、2017年、2018年1-6月,嘉行傳媒營收分別為3.33億元、4.78億元、5.22億元;凈利潤分別為1.29億元、1.94億元、1.33億元。
作為嘉行傳媒股東的楊冪也從中獲利匪淺,根據2017福布斯中國名人榜,楊冪2017年總收入達到2億元,位列第三。在2017年女星商業價值排行榜中,楊冪的商業指數為94.91,僅次於趙麗穎和angelababy。
新元文智創始人劉德良認為,由於嘉行傳媒一直被認為是楊冪的公司,且現在市場環境及業務情況也不怎麼樂觀,兩人的離婚可能會對嘉行傳媒有所影響,如投資方的積極性會大幅降低,此外藝人經紀可能也會受到影響。
曾估值50億
在楊冪、劉愷威、迪麗熱巴等頂級流量支撐下,只用了三年時間,就打造出一家50億元估值的影視公司。
2017年3月嘉行傳媒的方案顯示,公司擬以每股250元的價格發行不超過110萬股,預計募集資金不超過2.75億元,這意味著該價格將嘉行傳媒的估值推升至50億元左右。
綜合媒體報道,進入2018年以後,越來越多項目型影視公司泡沫的破滅,A股的大門更是越收越緊,影視公司在資本市場運作的空間越來越小;加上范冰冰事件的影響,影視稅收「自查自糾」,眾多影視公司從霍爾果斯撤離……可以說是風聲鶴唳。
好景不長,今年11月7日,尚世影業在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發布4則資產轉讓公告,每則內容相同:擬以9618萬元的價格轉讓嘉行傳媒2.375%的股權。按此價格計算,這意味著嘉行傳媒估值已經降為40.5億元,縮水近10億。
需要注意的是,這是尚世影業今年第二次掛牌轉讓嘉行傳媒股權了。上次轉讓是在10月份,嘉行傳媒整體估值45億元,但沒有收到理想的結果,尚世影業並沒有轉讓出其全部的股份,才促成上個月的第二次「打折讓利。」
光線傳媒董事長王長田就曾表示,資本正在撤離影視市場,目前很多影視項目的融資都出現了問題,未來一兩年來,會有幾千家影視公司會倒閉,中國電影的第一次危機正在到來。
事實上,進入2018年以後,嘉行傳媒在資本市場上似乎沒有以往活躍了,今年5月30日終止掛牌,正式作別新三板。
對於摘牌原因,嘉行傳媒在4月27日《關於擬申請公司股票在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終止掛牌的公告》中表示,從新三板摘牌的目的是「加快融資節奏。」
嘉行傳媒稱:「嘉行傳媒主營是藝人經紀、電視劇和電影的投資、製作及發行業務、商務及衍生品開發,目前處於一個快速發展階段,考慮到目前融資周期較長和信息披露成本較高的原因,為了進一步提升公司的決策效率,降低運營成本,加快融資節奏,擴大經營,經公司審慎研究決定,公司擬申請公司股票在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終止掛牌。」
如今,經歷嘉行傳媒從新三板摘牌、估值縮水、離婚風波後。自今年6月份「陰陽合同」興起涉稅問題,楊冪還面臨著補稅傳聞。
在北京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副院長陳少峰看來,離婚畢竟是一個負面消息,估計會對嘉行傳媒產生一定影響,整個公司創造收入的能力肯定會下降。此外,在如今影視行業的寒冬之下,負面消息對公司的影響可能更大一些。近兩年來對明星收入等問題的核查都比較嚴格,而嘉行傳媒之前的估值也過高,近期呈現出泡沫消退的局面。多重不利因素交織之下,嘉行傳媒所面臨的情形可想而知。
踩雷樂視
西安嘉行也被賈躍亭的樂視「坑過」。2016年年中,樂視風華正茂,揚言要砸150億,投入影視全產業鏈。
位居在線視頻網站「四強之一」的樂視成為了當時眾多影視公司追逐的對象,嘉行傳媒也不例外,聯合樂視出品影視劇《親愛的翻譯官》,嘉行傳媒和樂視的交集就多了起來。
2016年年報顯示,樂視位居嘉行傳媒第一大客戶,為嘉行傳媒貢獻了9057萬元的收入,占當年總收入的近三成,是嘉行傳媒2016年業績大增的重要力量。
著實讓人意外的是,2016年年報剛披露不久,樂視危機開始爆發,賈躍亭跑去了太平洋彼岸,大批供應商遭受池魚之殃,其中包括嘉行傳媒。
業內人士認為,在影視行業監管愈發嚴格、市場不斷調整且競爭愈發激烈的情況下,現階段嘉行傳媒在手握楊冪這位具有較高熱度和流量的明星之外,也需要在其他方面增加自身的核心競爭力,包括在藝人經紀方面如何才能推出更多有更大影響力的藝人,在影視作品方面如何製作出更受市場認可的作品,通過不同方式為自身增加含金量。
資本寒冬
嘉興傳媒估值縮水或許只是影視行業正在接受資本選擇的一個縮影。
公開資料顯示,嘉行傳媒注冊時間為2015年10月10日,注冊地址為新疆伊犁州霍爾果斯友誼路塗金明於成傑房產201室、202室、302室。霍爾果斯最引人注目的是這里曾注冊有上千家影視公司。
霍爾果斯「星光之旅」始於2011年。當年,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門聯合下發通知,對霍爾果斯實行「五減五免」的稅收優惠,即政府規定目錄內的企業(含影視、文化傳媒服務業企業)五年內可免徵企業所得稅,五年後當地政府部門還將返還稅收,最高返還比例達50%。
據經濟日報,自6月份以來,有超過100家霍爾果斯的影視公司申請注銷,包括了如徐靜蕾、馮小剛等多位知名藝人擔任法人或持股的企業,政策紅利的消失、陰陽合同的發酵、行業制度的規范管理,讓明星資本紛紛撤出這個曾經的避稅天堂。
6月14日,徐靜蕾任監事的霍爾果斯春暖花開影業有限公司公布了注銷公告;
7月23日,趙文卓和張丹露全資持股的霍爾果斯萬奇影視傳媒申請注銷;
8月29日,霍爾果斯天翔影視傳媒申請注銷;
9月11日,任重擔任法人持股10%的霍爾果斯星禾影業申請注銷;
9月26日,馮小剛持股30%的霍爾果斯美拉以自行清算的方式申請注銷。
更讓人啼笑皆非的是,近兩個月以來,因為申請注銷的公司實在太多,《伊犁日報》的版面都快不夠用了,僅8月27日一天就刊登了25則「注銷公告」!
這個曾經在「鼎盛時期」注冊超過1600多家傳媒公司的霍爾果斯,隨著政策收緊、稅制調整,似乎意味著影視行業與明星資本進入寒冬。
東方證券分析師鄧文慧表示,影視內容板塊受政策監管的影響較大,諸多新的內容形式在政策監管逐步介入後將受到相應掣肘,未來若監管政策進一步收緊,相關產業將受到較大影響。
廣證恆生文化傳媒行業研究負責人、副首席分析師肖明亮認為,近幾年明星公司估值遭遇較大幅度的下滑,同時,證監會對影視公司收購政策收緊,明星資本企業很難過會。自2017年以來A股再未准入過一家明星資本化影視公司,由於市場逐步回歸理性以及監管力度加大,明星效應對於資本的吸引力在逐漸減弱。(時間財經 李洪力)
⑤ 劉詩詩「夫妻店」稻草熊公開超購逾402倍,影視股IPO「回溫」了
這場因創始人吳奇隆、股東劉詩詩趙麗穎的身影而備受矚目的明星資本盛宴,終於拉開帷幕。1月15日早9時,股份將在聯交所主板開始買賣。時隔四年多,稻草熊再戰IPO,市場環境已然巨變。
去年4月,港交所宣布對「同股不同權」等三類公司打開大門。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公司與港交所簽署了合作諒解備忘錄。這意味著「創業板+H股」的模式已經正式落地,多項政策為影視公司登陸港股帶來利好。
影視公司資本化回溫了嗎?盡管上述四家上市取得進展的公司多屬業內頭部,但也無疑釋放出些許利好跡象。兩個月之前,中國文化產業投資母基金在北京正式成立。基金由中宣部和財政部共同發起設立,目標規模500億元,首期已募集資金317億元。這同樣也是一個「回春」信號。
根據同樣在港股上市的影視公司來看,歡喜傳媒自上市以來股價持續下行,目前的股價為1.470港元,力天影業上市首日破發,股價跌超33%。對稻草熊來說,萬里長征剛剛邁出了第一步,上市之後能否輸出爆款,得到市場的認可才是更重要的。
⑥ 從2500萬升職到50億,楊冪的資本博弈之路是怎麼走的
現在娛樂圈單靠唱歌演戲賺錢的人越來越少,畢竟這個行業吃的是青春飯,而且極少人能一直走紅,這也不得不考慮以後的路。因此很多明星都會在走紅的那段時間拚命撈金,獲得足夠的資本後就會開公司或者投資其他產業,例如趙薇、范冰冰都是娛樂圈投資眼光很好的,如今還加上一個楊冪,短短幾年時間,楊冪就成為了“新三板女神”,完成了2500萬到50億的資本積累。
高額對賭
2016年,嘉行傳媒和尚世影業簽署對賭協議,承諾在3年內累計實現稅後凈利潤不低於3.1億,為此楊冪開始拚命賺錢,各種影視作品,廣告不要命地接,楊冪也不管播出後的口碑,只要有流量,收視率和票房可觀就可以到了2017年,嘉行傳媒投資出品了大IP《三生三世十里桃花》,這部電影讓她賺得盆滿缽滿,同時這部電影收官第二天,嘉行傳媒就發布股票發行方案,這一次嘉行傳媒的估值直接達到了50億元。
從2500萬到估值50億,楊冪用了僅僅一年半的時間,她的這一波操作也被視為資本的教科書案例。
⑦ 嘉行傳媒為什麼退出股票市場
為了謀求更大的市場發展空間。嘉興傳媒是由曾嘉、趙若堯攜手合夥人楊冪共同創建的新興多元化娛樂產業公司,正處於一個快速發展階段,考慮到融資周期較長和信息披露成本較高的原因,為了謀求更大的市場發展空間,於2022年6月2日正式推出股票市場。
⑧ 嘉行傳媒為什麼退出股票市場
公司經營不善,業績差,資不抵債。
嘉行傳媒稱:嘉行傳媒主營是藝人經紀、電視劇和電影的投資、製作及發行業務、商務及衍生品開發,目前處於一個快速發展階段,考慮到目前融資周期較長和信息披露成本較高的原因,為了進一步提升公司的決策效率,降低運營成本,加快融資節奏,擴大經營,經公司審慎研究決定,公司擬申請公司股票在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終止掛牌。
嘉行傳媒是一家從事影視產品的策劃、投資、製作、發行、運營及藝人經紀的傳媒公司。
⑨ 嘉行傳媒為什麼退出股票市場
不盈利。嘉行傳媒是楊冪持股百分之五十的一家傳媒公司,其中培養了需多的藝人,比如,迪麗熱巴,王一博等等,但是大部分藝人的塌房,導致股票暴跌,不盈利了,就退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