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花旗銀行現在的狀況怎麼樣
花旗銀行簡介
文章出處:新元網新聞中心 2003-07-14 17:00
--------------------------------------------------------------------------------
一、歷史背景和發展概況
1812年6月16日, 紐約州特許設立花旗銀行, 其英文名稱為「City Bank of New York.9月14日,花旗銀行在華爾街52號開業,為紐約的一些商戶提供服務。銀行總裁是塞繆爾.奧斯古德上校,他曾在獨立戰爭中與喬治.華盛頓並肩作戰。
1822年農業火險及貸款公司成立, 這是美國每一家股份制信託公司。1835年,該公司改名為農業貸款及信託公司,1929 年與花旗銀行合並。其後,花旗銀行的英文名稱為:National City Bank。
1856年,摩西.泰勒擔任總裁,任職長達26年。
1861年,南北戰爭爆發。 林肯總統懇請紐約各銀行為聯邦籌款15000萬美元。花旗銀行以黃金認購了7000萬美元。
1865年,花旗銀行加入新組建的美國國民銀行系統, 英文名稱改為:The National City Bank of New York。作為國民銀行, 其經營必須符合聯邦政府對償付能力及流動資金能力所規定的高標准。在紐約市,國民銀行的法定儲備金被視為存款。
1893年,花旗銀行就其存款及資產而言, 名列紐約市各銀行之首。
1897年,花旗銀行在美國銀行業率先設立外匯部, 開始從事外匯買賣業務。
1902年,在倫敦、上海、香港、橫濱、馬尼拉、 新加坡及舊金山開設分行, 成為1918 年收購的International Banking Corpation的國際業務網路的核心。
1904年,花旗銀行推出旅行支票。
1908年,花旗銀行於創立96年後,遷入位於華爾街55 號的前美國海關大樓。
1914年,根據在阿根廷設有分支機構的美國公司的建議, 花旗銀行於11月10日在布宜諾斯艾利斯設立分行, 成為美國國民銀行在該國的第一家分行。
1921年--1928年,1921年12月, 花旗銀行成為美國首家按復利計算儲蓄賬戶利息的銀行。1928年5月3日, 花旗銀行又向儲戶推出另一具有創意的業務;無擔保個人放款。
1929年,花旗銀行成為全世界最大的商業銀行。 兼並進一步加快了銀行的擴展:農業貸款及信託公司成為花旗銀行農業信託公司。為滿足業務發展的需求,銀行在交易廣場20號興建了摩天大樓。
1930年--1936年,盡客處於大蕭條時期, 花旗銀行仍通過在中國的業務收入維持了股息。
1933年,由於《格拉斯--斯蒂格爾法》的頒布, 花旗銀行同其他美資銀行一樣,也注銷了其投資公司。1935年, 花旗銀行為小型企業提供月度支付貸款業務。1936年, 花旗銀行在紐約市率先開辦無需最低存款要求的支票賬戶業務。
1939年--1949年,30年代末,花旗急需 23個國家開設了100個辦事機構,成為當時最大的國際性銀行。但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花旗銀行在歐洲及亞洲的許多業務被迫停止。
1950年--1955年,隨著美國消費者收入的提高, 各種新型的個人銀行服務應運而生,銀行業開始大規模的發展。 個人支票賬戶及消費貸款激增。
1955年,花旗銀行英文名稱更改為The Fist National CityBank of New York。
1956年,花旗銀行在商業貸款部安裝了首台計算機。
1961年,花旗銀行創立 可轉讓定期存單。 新成立的花旗銀行海外投資公司成為該銀行境外分支機構的控股公司。 位於公園大道399號的新總部落成。
1968年--1974年,1956 年《美國銀行控股公司法》對一家控股公司控制多家銀行的作法加以限制。1968年, 花旗銀行成立了針對一家銀行的控股公司,使其可以擴展並提供新的金融服務。 其他銀行紛紛效仿。1974年,為更好地適應其全球性業務, 該控股公司更名為花旗集團。同年,花旗集團將浮動利率債券引入美國金融市場。這一革新已於10年前由花旗銀行在歐洲市場推出。
1975年,花旗銀行成為在歐洲共同市場9國設有分行的惟一一家美資銀行。
1976--1980年,1976年,花旗銀行英文名稱改為Citi Bank, N.A.。1977年,花旗銀行設立花旗卡業務中心,通過便捷而多功能的自動櫃員機和花旗卡,使其頗受歡迎的「花旗提供24 小時服務」廣告宣傳成為現實,一舉改變了美國消費者銀行業務的面貌。
1981年--1982年,進入80年代, 花旗銀行注重發展消費者銀行業務。銀行在而達科他州及特拉華州開設了分行, 以促進信用卡業務的發展,並收購了大來信用證。 花旗集團在收購了舊金山忠實聯邦儲蓄及信貸銀行後,成為美國最大的銀行控股公司。
1984年,約翰.雷德當選為董事長。
1985年,花旗銀行將客戶的私人計算機與其系統相連, 方便客戶直接辦理銀行業務。
1992年,花旗銀行成為美國最大的銀行。 它的名稱即意味著獨具創意的銀行業務。花旗集團的分支機構及辦事處遍及90多個國家,成為業務覆蓋面如此之廣的惟一一家國際性銀行。
1993年, 花旗銀行成為世界上最大的信用卡及消費卡的發卡行和服務行。同年,花旗銀行兼並了80年代成立的數家儲蓄銀行, 貫以統一的名稱Citi Bank,FSB。
花旗銀行還推出其「風險之窗」管理模式,以國別、行業、 產品及客戶為重點,從內部評估及管理花旗集團的總體風險。
1994年,花旗銀行在俄羅斯開辦了第一家外國獨資商業銀行。 花旗集團恢復支付普通股股息,1991年,這一項業務曾暫時中斷。
1995年,花旗銀行慶祝其開辦消費者銀行業務20周年。當時, 銀行推出這項業務旨在全球范圍內為消費者提供銀行服務, 與消費者建立紐帶關系。在北京,花旗銀行於45 年後再次來華開辦可提供全面服務的分行,並在越南和南非設立了分行。
1996年,花旗銀行在亞洲的信用卡發行量最大。 台灣成為美國之外第一個發卡量超過百萬的地區。 花旗銀行在集團內部開展優質服務計劃。
二、組織結構和管理體系
花旗集團是一全球性金融服務公司。截止1996年12月31日, 集團在全世界擁有89400名雇員,在98個國家和地區約3200個網點為個人、企業、政府及金融機構提供各類金融服務。
花旗集團是一家美國銀行控股公司,1967 年根據特拉華州法律組成,現為其主要分支機構花旗銀行的惟一股東。
花旗集團受1956年《銀行控股公司法》約束, 接受聯邦儲蓄局的檢查。花旗銀行是聯邦儲蓄的會員行, 接受貨幣審計局的管理和檢查。
花旗集團的業務主要有兩大范圍:環球消費者業務以及環球企業銀行業務。環球消費者業務為消費者提供全球性的、全面的服務,下設分行和電子銀行、信用卡及消費卡、以及私人銀行業務; 環球企業銀行業務為各公司、金融機構、 政府以及全世界資本市場其他成員提供服務。
三、主要業務范圍
花旗銀行,作為惟一一家推行全球業務戰略的銀行, 不單為遍及56個國家的5000萬消費者提供服務,也在近100個國家為跨國、跨區及當地的企業客戶服務。除了花旗銀行, 沒有哪家金融機構的業務和資源足以在如此之多的地方,應付如此之多的需要。 花旗銀行已成為金融服務的世界品牌。花旗銀行的名稱即意味著服務, 不僅是滿足客戶的需要,更要比客戶預期的做得更好。 主要的業務范圍包括:
電子銀行業務。通過花旗銀行的計算機, 自動櫃員機或花旗電話銀行,在一年365天一天24小時內都可得到安全而便捷的服務。
信用卡業務。世界范圍內, 花旗銀行的信用卡客戶都可通過花旗銀行發行的信用卡, 或花旗銀行與其他知名機構共同發行的信用卡滿足其消費需求,並適應其不同的財務狀況, 花旗銀行是全球最大的信用卡發行機構。
私人銀行業務。花旗銀行在32 個國家中從事私人銀行業務的員工可透過銀行的人才、產品及策略網路, 令客戶獲得全球投資組合的第一手資料,花旗銀行協助其尋求投資機會及識別投資風險。
新興市場業務。花旗銀行在新興市場服務客戶接近100年,源遠流長,並取得了長足的發展。 因為花旗銀行就像一家當地商業銀行一樣,持有營業執照,了解當地市場,並擁有訓練有素的當地雇員,配合著跨區域性的優勢向客戶提供世界水平的銀行服務, 這是花旗銀行與從不同的優勢。
企業銀行業務。目前,花旗銀行在100多個國家與全球性、區域性和地方性公司客戶進行著合作。 花旗銀行在世界各地的市場所涉及的深度和廣度是企業銀行業務的基石。無論是在國內, 還是在世界任何地方,均可得到花旗銀行優質的服務和專業的建議。
跨國公司業務。 花旗銀行同許多著名的跨國公司之間的成功合作,是基於花旗銀行數十年來所積累的銀行業關系和經驗。 這些公司大多希望向海外擴展,特別是向新興市場擴展, 因為那裡的消費者和商品市場欣欣向榮。
花旗銀行在世界各地的深遠發展是最具競爭力的特點。就規模,產品,能力,產業知識和經驗而言, 花旗銀行都比競爭對手領先一步。花旗銀行的目標是將花旗銀行的產品和服務推向全世界。 簡而言之, 花旗銀行全球獨一無二的網路可隨時隨地為客戶提供其所需的服務。
四、經營狀況和資產負債情況
截止至1996年12月31日,花旗集團資產總額為2702億美元。 納稅後凈收益為38億美元,比1995年增加3億美元。每股收益7.42美元,上升15%。1996年向股東支付10億美元股息,回購股本31億美元,使總資本比率及第一級資本比率分別高8.3%及12.2%,並建立了准備金,這些均反映出極強的資本積累能力。年終,股價每股103美元,年內上漲35.75美元,即53%。
五、在國際金融市場的地位與實力
在信用卡和消費卡領域,花旗銀行是全世界最大的企業, 擁有高達550億美元的應收賬款。截至1996年12月31日,花旗銀行已發行6100萬張信用卡(包括獨自和聯合發行),其中,歐洲有300萬張、亞洲有700萬張,拉美有900萬張。 通過將信用卡作為一種首選的安全的支付方式來推廣, 花旗銀行將一個以現金支付為主的社會發展為消費者信貸的體系。
巴西大型的石油公司Petrobras與花旗銀行里約熱內盧分行密切合作。在過去的數十年間,花旗銀行不斷為該公司提供對策和產品,以滿足其不斷出現的貿易融資,現金管理及資本市場等方面的需求。1996年, 《歐洲貨幣》雜志評選花旗銀行為拉丁美洲首屈一指的銀行。
花旗銀行與其他金融機構的親密關系在像上海這樣的新金融中心得到了體現。花旗銀行在銀行投資及保險業有著巨大的發展機會。目前,這些領域不僅在亞洲,而且在全球都迅猛發展。1996年, 《歐洲貨幣》雜志評選花旗銀行為亞洲頭號銀行。
全世界的企業外匯交易人員和投資者一向將花旗銀行的外匯業務看作其最佳的客戶服務。《歐洲貨幣》連續18 年將花旗銀行名列榜首。數十年來, 花旗銀行在經營主要幣種及新興國家幣種(總共有140種)方面業績卓著。
花旗銀行的企業銀行業務遍及22個發達國家、75 個新興經濟國家,因此使花旗銀行的收益多樣化,平衡化。 花旗銀行企業銀行業務擁有20000個客戶,這為花旗銀行提供了豐厚的回報。由於花旗銀行參與了市場發展的各個階段,花旗銀行有充足的機會進行發展。
花旗集團證券部門的組織及承銷技能普及全球:在美國, 花旗銀行為二十世紀福克斯公司籌資10億美元,為期3年,二十世紀福克斯公司是新聞集團的一部分,花旗銀行與該集團在23 個國家有業務往來。這一筆交易涉及債務及股本投資工具。因而被《機構投資者》雜志評為年度破記錄交易。在亞洲, 花旗銀行是菲律賓長途電話公司3億美元全球債券的協同經理人。
六、在中國業務發展情況
1902年,花旗銀行在中國上海設立了首家分行, 成為第一家在中國升起美國國旗的銀行,花旗的名字也是由此而來。
1904年--1928年,分別在廣州、漢口、北京、天津、哈爾濱、 青島、大連、長春等城市開設了14家分行,開展了進出口信貸、 外幣兌換、匯款、貿易及信貸調查等服務。
1940年--1942年,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全部分行停業。
1983年,在深圳設立代表處。
1984年,在北京設立代表處。
1985年,在上海設立代表處。
1988年,深圳代表處升格為分行。
1991年3月在廈門設立代表處。6月上海代表處升格為分行, 再度寫下美資銀行在上海歷史的新一頁。
1993年2月在廣州設立代表處。中國區總部由香港遷至上海,為首家在中國設立中國總部的國際銀行。
1994年,在上海開設自動櫃員機中心, 為首家在中國提供人民幣提款、轉調存款、查詢結余服務的外資銀行。
1995年,北京代表處在9月升格為分行,成為首家在北京開設分行的美資銀行。
1996年12月底獲批在上海浦東經營人民幣業務, 成為獲得人民幣業務牌照首家美資銀行。
1997年2月將上海分行遷址浦東,並將其原位於浦西的分行改為支行。4月4日開始經營人民幣業務, 為首家在上海經營人民幣業務的外資銀行。
http://www.xyfund.com/072003/14/38497.html
Ⅱ 如何打菲律賓電話
國內無論是手機還是固話撥打:
00+國家號+地區號+對方電話號碼/手機號
菲律賓國家號為63
若對方手機號碼為:916-550-9626
則撥打:0063-916-550-9626
(2)菲律賓長途電話股票走勢擴展閱讀:
在中國大陸撥打國內長途電話時,要加撥長途冠碼0。例如,自上海撥長途電話至北京時,要先後撥長途冠碼0、北京區號10、電話號碼。然而,自境外(包括香港、澳門)打電話至中國大陸時,不須撥長途冠碼0。
例如,欲自美國不靠總機直撥國際電話至中國北京時,要撥美國國際冠碼011、中國國際區號86、北京區號10、電話號碼。在中國大陸地區,欲撥打國際長途電話(包括港澳台),需加國際冠碼「00」,後加國際區碼及用戶電話號碼等,才可接通。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交換機結構採用四級匯接輻射長途電話網路:C1局為大區中心局或對國外交換機,設立於8個大城市:北京市、上海市、沈陽市、南京市、武漢市、成都市、西安市、廣州市。C2局為省中心局,設立於非C1局的各省會城市。C3局為地區中心局。C4局為縣級交換中心。
Ⅲ 世界各主要電信運營商的發展情況
2006年世界主要電信運營商發展動態
供稿人:宋凱 供稿時間:2007-3-13
面對越來越激烈的市場競爭,國際電信運營商們採取了各種應對策略,通過機構調整、投資研發和新業務、理性擴張、品牌戰略等多種手段,在為用戶提供更好的服務的同時,努力向綜合信息服務商轉型。
(一)NTT DoCoMo:挺進亞太
伴隨著WCDMA網路和技術的不斷完善,NTT DoCoMo成為日本WCDMA 3G市場上的大贏家。根據NTT DoCoMo公布的截止到2005年9月30日的上半財年的財報,由於用戶離網率降低、成本削減措施奏效,其利潤率比上年同期增長了15%。
由於日本通信市場趨向飽和,NTT DoCoMo開始在亞太地區投資新的行動電話運營商。2005年底,NTT DoCoMo公司以約5.6億美元的價格成功收購了韓國第二大移動運營商KTF公司10%的股份。與此同時,NTT DoCoMo又以1.77億美元收購了富士電視台2.6%的股份,雙方將合作開發手機電視服務市場。NTT DoCoMo是首個投資面向廣播公司的電信公司,為通信與廣播服務的融合開辟了道路。2006年初,NTT DoCoMo向菲律賓頂級運營商菲律賓長途電話公司(PLDT)投資約3億美元,開始有組織、有計劃地實現亞太戰略目標。
(二)NTT:重組改革箭在弦上
NTT集團即將開始大規模重組。重組計劃的核心就是加強集團旗下各個業務子公司的合作。NTT將把固定通信、互聯網和系統集成等各個部門結合到一起,從而消除各部門之間重疊的服務功能,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使整個集團能更好地應付快速變化的電信環境。NTT重組將優先考慮與互聯網相關的業務。在服務方面,2007年下半年,NTT將推出全面的下一代網路服務。
(三)SK電訊:保持技術與服務領先
2005年身為韓國最大的移動運營商的SK電訊表現相當卓越;通過「數字家庭聯盟」和「衛星數字多媒體廣播聯盟」來增加增值服務類型以實現業務創新,並向人們展示了其包括移動無線射頻識別技術(RFID)在內的一系列最新的無所不在服務。
在海外事業發展方面,繼在蒙古、越南等成功開展基礎運營之後,SK電訊又通過移動虛擬運營方式(MVNO)成功進軍美國移動通訊市場,預計到2009年將在美國市場實現330萬名用戶和24億美金的年銷售額。在中國,SK電訊也取得CDMA手機生產許可,從而進一步擴展了海外事業的廣度和深度。SK電訊還表示今後將擴大與OMA(Open Mobile Alliance,Nokia主導的國際移動標准制定組織)和JCP(Java Community Process,Sun主導的國際Java標准制定組織)等相關標准機關及組織的合作,推進韓國無線網路標準的WIPI平台國際化戰略。通過開發適用於GSM網路環境的WIPI平台,從而實現向歐洲市場的拓展,並將韓國國內標准技術推向世界。
在2005年底,SK電訊又成功拓展了下一代無線互聯網的應用,在韓國實現了移動射頻識別技術的正式商用,將移動服務與生活更好地結合在一起。SK電訊一貫在新技術方面保持領先的作風,將在2006年持續下去。
(四)新加坡電信:繼續擴展海外版圖
新加坡電信早在10年前就開始了其海外擴張的道路,目前,該公司已形成了以亞太為核心,逐步向全球擴張的經營版圖。迄今,新加坡電信70%以上的業務收入來自於海外市場,這成為該公司不可或缺的發展支柱。新加坡電信的新國際化戰略有幾大要點。(1)重點關注高成長性地區的移動市場。(2)採取保守型地區戰略,從過去的兼並策略轉為少量持股策略。(3)總是投資領先運營商。(4)堅持與合作夥伴利益共享的原則。(5)通過與當地企業合作進行國際化拓展。(6)為拓展網路覆蓋投資固網。(7)戰略聯盟與國際購並相結合。
(五)英國電信:全球電信業改革先鋒
2002年英國電信(BT)進行重大改組,公司進入轉型期,預計整個轉型期要持續10年。在過去幾年的轉型期內,英國電信進行了許多轉型探索,給世界電信業提供了大量借鑒。首先在觀念上BT認為電信行業正處於十字路口。在未來幾年中,下一代網路將通過提供更加豐富多彩的新一代個性化服務,改變大眾的個人生活與商業運作方式。只有依靠新的服務,了解如何利用與整合新一代的網路,才能使電信行業繼續發展。其次在經營方略方面,BT通過收縮海外戰線專注於本土業務、進行業務架構重組、在話務量方面放棄降價策略等措施有效地調整了經營方略。業務轉型是BT向綜合信息通信服務提供商戰略轉型的重要一環。BT在最大限度地挖掘傳統業務潛力的同時,重點對ICT服務、寬頻、移動等新業務進行了開創性的探索,並初步取得了較好的效果。2004年年初,BT公布了其綱領性文件《21世紀網路戰略白皮書》(21CN計劃),對於BT而言,21CN計劃意味著從窄帶向寬頻轉型、從銷售容量和連接到銷售能量轉型、從以產品為中心向以客戶為中心轉型,這將是一次徹底的轉變。為此BT未來五年內將投資近100億英鎊,而且2005年BT宣布棄用有12年歷史的「風笛手」形象標志,而改用由不同顏色構成的極具空間感的六種半球形圖案。基於「21世紀網路計劃」,英國電信將不再是一個過時的固話公司,而將成為一個以網路為中心的信息通信服務提供商。
(六)法國電信:全面實施轉型策略
2005年6月,法國電信推出了一項為期三年(2006~2008)的重大的轉型戰略——NExT,旨在將法國電信塑造為歐洲新型電信服務商的典範。NExT的含義是電信服務的新體驗,即為用戶提供全面、高價值、簡便的服務。法國電信在NExT計劃中提出了幾大轉型措施,涵蓋了企業定位轉型、組織結構轉型、網路轉型、業務轉型和服務轉型5個層面,其中包括:持續減債;制訂分紅計劃;增加在創新方面的投資,以便使創新型的新服務在最短的時間面世;制訂復雜的員工支持計劃;簡化品牌結構等。
2006年是實施該戰略最為關鍵的一年,在這一年中,法國電信創建單一的服務門戶,作為法國電信集團所有服務的統一界面;提供統一的客戶支持服務,所有的服務都使用同一個聯絡點;實施品牌重組,把集團在全球的移動、寬頻、融合服務和企業用戶業務品牌統一為「Orange」,建立適應新形勢的簡單型品牌架構;引入一系列全新的融合通信服務。其目標是實現2006年~2008年平均年收入增長率在3%~5%、融合性的服務和業務占總收入的比例在5%~10%之間。
(七)Telefonica:加緊全球擴張
在Telefonica的發展戰略中,將用戶、業務、地域和財務四方面置於突出重要的地位。在用戶方面,不斷提高用戶關懷和滿意度;在業務方面,通過固定和移動業務的寬頻化,在數字化革命中取得領導地位;地域方面,注力於開拓天然優勢市場,如拉美地區;在財務方面,建立新型盈利增長模式。
2005年6月,Telefonica公司以2.4億歐元(約合3.013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中國網通3%的股份,並希望藉此進入中國市場。在歐洲,Telefonica也同時在進行擴張的步伐。2005年10月,Telefonica公司宣布以約合316億美元的現金收購「02」公司。通過這筆交易,Telefonica公司獲得了2500萬客戶,並得以涉足歐洲最大的兩個移動通信市場英國和德國。
(八)德國電信:全力促進三網融合
德國電信為了適應寬頻業務發展的新趨勢,大規模調整原有組織結構,將原有的互聯網業務部門T-Online和固定業務部門T-Com兩大部門合並,成立了戰略業務單位(SBU)「寬頻/固定網路」部門,並統一使用「T-Com」的品牌。在新的戰略業務單位中,T-Com和T-Online分工明確,各自負責所長的工作,T-Com將繼續負責基於PSTN、接入、呼叫和網路、傳輸相關的語音電話業務,其長項在於網路管理、集成平台以及開放標準的發展等方面;T-Online在SBU中作為獨立的運營部門,專注於面向利潤豐厚的個人市場,開發IP服務及應用。合並後T-Com將不再部署及運營ISP平台,而T-Online也省去運營自身網路平台的一部分工作。這策略表明德國電信以電信與互聯網融合為起步實現三網融合。
與此同時,德國電信正在努力增加在新服務研發和並購方面的投資,同時削減不必要的成本。2005年,德國電信啟動了30億歐元的網路投資計劃,用於建設能支持50Mbps傳輸速率的高速光纖網路,為數字電視、互聯網高速上網等服務做准備。前不久,德國電信宣布了未來3年中裁員兩萬的計劃,希望因此每年節省15億歐元的運營支出。此外,面對核心業務在2006年可能會出現發展停滯或下滑的局面,為應對激烈的競爭,公司又追加12億歐元的支出,推動融合服務、互聯網及電視等新服務的發展,以便在2006年獲得100萬名新用戶。與此配套,公司還制訂了銷售50萬台新型終端的計劃。
(九)沃達豐:開辟新興市場
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移動通信公司之一的沃達豐2005年裡日子並不好過。以其在日本的發展為例,沃達豐KK作為日本第三大移動運營商,盡管與NTT DoCoMo一樣推行的是基於WCDMA技術之上的3G服務,但是沃達豐KK的用戶數卻在不斷地萎縮。雖然沃達豐在2005年對日本市場投入了24億美元的巨資來完善3G的網路,但依然是比競爭對手們慢了半拍。
沃達豐在歐洲的發展也面臨著與日本相同的不斷飽和的市場壓力。但是,作為一家老牌的通信運營商,沃達豐自然會有辦法來緩解壓力。在2005年,沃達豐開始把目光投向了像羅馬尼亞、捷克、土耳其、印度之類的新興市場,並在這些國家取得了一些移動通信資本。2006年,沃達豐繼續拓展在印度、非洲等發展中國家和地區的業務,以新興市場的高速發展為保障,為沃達豐公司爭取獲得重整歐洲和日本業務的時間。
2005年底和2006年初沃達豐為新興市場轉移策略進行了的兩次大規模收購。2005年底沃達豐集團以45.5億美元高價,購得土耳其第二大移動公司Telsim。Telsim公司在土耳其擁有25%的市場份額,客戶數接近1000萬。2006年初又以24億美元,收購南非Venfin在南非最大的移動通信公司Vodacom里15%的股份,使其在Vodacom的持股比例提升到50%,與南非固話運營商Telkom公司處於同等地位。此次的收購活動是沃達豐公司進一步擴張深入非洲市場戰略中的一步。
(十)新AT&T:闖過巨浪,再度遠航
完成AT&T收購的美國西南貝爾公司正式實施了重大的品牌革新,啟用了AT&T這一傳奇品牌,成為一家新的AT&T。為了適應新的發展環境,新AT&T正在通過聚焦IP技術、固定與移動融合(FMC)、面向企業市場的服務三個方面的發展實現公司的轉型,力求使公司從一家本地通信服務商向全美第一大通信及娛樂服務提供商轉變。
Ⅳ 在菲律賓往國內打電話要加撥什麼
以下是出境漫遊期間的撥號方式:
一、撥打回大陸:
1、撥打手機:+86【手機號碼】 示例:+86186XXXXXXXX
2、撥打固話:+86【區號】【電話號碼】 示例:+8610XXXXXXXX(10為北京區號)
二、撥打其他國家和地區:
1、撥打手機:+【[國家代碼】【手機號碼】
2、撥打固話:+【國家代碼】【區號】【電話號碼】
三、撥打當地:直撥對方號。
Ⅳ 菲律賓有哪些運營商分別提供什麼3G網路
菲律賓主要的固定運營商有國營電信公司PLDT、Digitel、INNOVE和BAYANTEL,這4家固定運營商的用戶數合計約占整個固話市場的90%。主要的移動運營商有Globe、SMART和PILTEL,他們的移動用戶數合計約占整個移動市場的95%。
PLDT是菲律賓傳統的全業務運營商,目前仍占據著市場主導地位,在固定和移動通信市場上的佔有率均在60%左右。PLDT正積極發展3G、NGN、無線寬頻和光纖網路。
菲律賓第一大移動運營商SMART COMMUNICATIONS與第三大移動運營商PILTEL同為PLDT的子公司,PLDT全資擁有SMART,而SMART持有PILTEL92.1%的股份。
PILTEL是菲律賓首家移動通信服務運營商,2004年底SMART收購了PILTEL的絕大部分股權,並合並其TALK』NTEXT品牌。
SMART於1999年推出GSM服務,2006年2月又率先在菲律賓實施了WCDMA示範服務,並於當年5月1日前向用戶免費提供通話、內容下載及網路瀏覽等服務。截至2006年4月,SMART的WCDMA用戶約為10萬戶。
菲律賓第二大移動運營商是GLOBETELECOM,截至2006年底擁有1570萬移動用戶,其中95%的用戶是預付費用戶,創造的收入佔到了總收入的77%左右。2006年底,GLOBE的2G網路已覆蓋菲律賓94%的地區和98%的人口,3G站點總數則達到了5884個,較2005年的5159個增長了14%。
3G網路建設加速2006年11月,隨著用戶對寬頻無線接入的需求越來越大,菲律賓國家電信委員會(NTC)同意將2300-2400MHz和3300-3400MHz的頻段用於WiMAX的推廣和應用。
NTC總計准備了5張3G牌照,其中三個分配給WCDMA運營商,另外兩個分別分配給CDMA2000和TDD運營商。
SMART與GLOBE於2005年12月率先取得WCDMA牌照,2006年1月DIGITEL與新成立的運營商CURE(CONNECTIVITYUN LIMITEDRESOU RCESENTERPRISES)也通過了NTC的審核,取得3G牌照。
按菲律賓政府的規定,取得3G牌照的運營商必須在2007年底前完成3G網路的建設,最遲在2008年開始提供3G服務,並且在3G服務開始的五年內,覆蓋率必須達到80%。
中國與東盟簽署《服務貿易協議》後,菲律賓降低了中國企業進入該國商務服務、電信、建築及工程、環境和旅遊等市場的門檻。
在電信設備市場方面,華為、中興等中國廠商已經打入菲律賓市場。2005年,菲律賓電信運營商SunCellular將該公司投資額高達2億美元的擴容項目交給華為,項目主要是增設700座移動通信基站。
此外,菲律賓新銳運營商MTI也於2004年底選擇中興通訊作為其戰略合作夥伴。中興通訊承擔了MTI在菲律賓首都馬尼拉地區的CDMA20001X+EV-DO網路的建設並全面服務於MTI。
(5)菲律賓長途電話股票走勢擴展閱讀:
WCDMA網路:
聯通採用WCDMA作為其第三代數字通信標准,WCDMA(Wide 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寬頻碼分多址)是一種3G蜂窩網路。WCDMA使用的部分協議與2GGSM 標准一致。
WCDMA是一種利用碼分多址復用(或者CDMA通用 復用技術,不是指CDMA標准)方法的寬頻擴頻3G移動通信空中介面。分多址復用(或者CDMA 通用 復用技術,不是指CDMA標准)方法的寬頻擴頻3G移動通信空中介面。
Ⅵ 菲律賓國際長途怎麼打
從中國的固定電百話或者手機撥到菲律賓的A地電話順序為「0063-A地區號-A地本地號碼」,實際撥號時不要「-」符號,連續撥完全部數字。
但用這種方式撥打菲律賓國際長途電話是非常貴的,而且該服務在中國也度不是默認開通的,你需要到營業廳,讓服務人員幫你開通。
如果是手機1357780888。得撥00861357780888。還有,建議菲律賓買Globle的SIM卡,然後買TIPIDD的打電話卡(功能類似中國的200卡),這種卡專門打國際長途的。
(6)菲律賓長途電話股票走勢擴展閱讀:
菲律賓有三大電信運營商,GLOBE,SMART 和SUN,可以較之與國內的移動、聯通和小靈通對號入座。其所佔市場份額和信號強弱都極像。
在菲律賓打手機,,接聽免費,沒襲有漫遊費;買SIM卡,也不需要選號費,沒有人在意你的號碼里有多少個8,或者多少9。但是,建議買SIM卡的時候,還是要挑一挑號碼,盡量避免帶6的,因為six念起來很像sex。
Ⅶ 查詢菲律賓電話
1、從中國撥打國際長途方式:連續撥打「00+國際區號+城市區號+當地電話號碼」,例如「00
86
27
65681210」;
2、如果沒有城市號碼:連續撥打「00+國際區號+當地電話號碼」,例如「00
852
65681210」;
3、如果撥打國外手機:連續撥打「00+國際區號+當地手機號碼」,例如「00
86
13907199856」;
Ⅷ 639625669412是什麼號碼
摘要 菲律賓國際長途電話區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