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A股:高度控盤的庄股有什麼特徵我整整讀了10遍,無法入睡
莊家是股票市場上一個特殊的群體,他們擁有著雄厚的資金實力、靈通的消息來源還有專業的操盤團隊,在股票市場上盈利的可能性和幅度都是普通散戶無法比擬的。因此,大多數莊家介入的股票,都會有比較大的上漲幅度。股市上有俗語說「股不在強,有庄則靈」就是這個原因。
因為莊家操盤的強勢,很多散戶投資者在交易時,都會選擇關注莊家操盤的動向,根據莊家的操作方向來決定自己的操作方式。這本是一種非常好的想法,不過實際交易時,投資者卻會發現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莊家操作的核心本身就是要誘騙散戶投資者,因此會在盤中故意布下跟多陷阱,誘騙散戶入套。普通散戶如果沒有過硬的跟庄技術,盲目跟庄買入的話必然會大幅虧損。
但,莊家也是這個市場上的投資者,也要遵循這個市場上的交易原則。投資者首先可以對莊家有全面的認識,了解莊家常用的騙術;之後可以了解莊家整個坐莊過程中每一步的操盤目標、操盤手法和盤面特點;最後可以從自身角度出發,制定合理的跟庄策略。
從K線形態中解析主力高度控盤
紅三兵
紅三兵是指股價在經過底部盤整後,接連出現了三根上漲的陽線,三根陽線實體部分大小相當,呈逐級遞增的形狀,每天的開盤價都在前一天陽線的實體之上,且每日收盤價均是當天最高價或接近最高價。因這種形態是三根依次上漲的紅色K線,一經在底部附近出現,表明主力已實現高度控盤,股價即會出現接連上漲,因此叫紅三兵,是一種強烈的買入形態。
A.紅三兵出現時,必須確保三根陽線實體大小相當。
B.紅三兵出現時,三根陽線中必須每日開盤價要在前一天收盤價之上,當日收盤價要接近或等於當日最高價。
C.低位出現紅三兵時,必須有明顯的放量跡象。
在經歷前期下跌後,止跌後三天接連出現三根陽線,實體大體相當,且每日開盤價均在前一根陽線的昨日收盤價之上,收盤價均為漲停價,為全天最高價。說明雖然經歷大跌,但主力仍處於高度控盤中,且紅三兵形態中持續放量,屬於強勢上漲狀態,一旦形態確立,即當買入。
1,接連出現三根實體陽線的情況不少,但真正要符合紅三兵的特徵,必須確保每日開盤價均在前一天的收盤價之上,且當日收盤價必須確保為接近或等於當日最高價。
2,紅三兵出現時,三根陽線均為漲停的陽線,且股價位於低位區,表示股價短期即會出現上漲,是一種強烈的買入信號。
3,紅三兵如果出現在上升途中,往往是加速上漲的標志;但如果是出現在高位區,則其後的漲幅有限,是股價即將反轉的信號。
上升三法
上升三法是指股價在持續上漲過程中,某一交易日突然出現了一根大陽線,接著出現一群實體短小的陰陽線,顯示先前的上升趨勢面臨一些壓力。通常而言,這些盤整的K線多為陰線,最重要的是這些線形的實體必須處在第一天大陽線的高、低價范圍內,包括其上下影線在內。最後一根陰陽線(通常為第五天)的開盤價位於前一天的收盤價之上,並且收盤價創出新高。這種形態出現後,往往被視為另一波上漲開始的信號,因此是主力高度控盤後的中途問歇。
A.當上升三法出現時,股價必須處於上漲趨勢。
B.當上升三法出現時,第一根K線必須是實體較長的陽線,並且將之後出現的三根陰陽線及其上下影線全部覆蓋。
C.最後一天(通常是第五天)的開盤價必須在前一天的收盤價之上,並創出新高。
1,在上升三法形態形成過程中,應當確保長陽線出現後的三根小陰陽線及上下影線在其范圍之內,但小陰陽線的顏色可以是綠色的或紅色的,數目必須是3根或4根,既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
2,在確定上升三法形態時,最後一根K線的收盤價要高於昨日收盤價,且高於第一根陽線的最高價,創出近期新高。
3,上升三法形態必須確保出現在上漲途中,此時均線呈多頭排列,若是出現在下降趨勢或震盪行情中,則多為反彈的高點或階段性高點,主力以出貨為主。
空中加油
空中加油是指股價有了一定升幅後,主力需要在高位將市場籌碼進行一次充分換手,以便清洗獲利浮籌,從而抬高散戶跟風籌碼的持倉成本,以再次實現高度控盤,為繼續拉升做好准備。因此空中加油出現時,往往只是對短期均線的調整,調整幅度也很有限,是一種短線介入強勢股的買入形態。
A.空中加油形態出現前,股價往往經過了快速的接連上漲。
B.空中加油形態出現時,往往是對前期股價上漲過快引發的短期均線的修正,通常為5日均線的調整。
C.空中加油形態出現時,往往是一種強勢整理,股價最多調整到10日線附近,且成交量此期間多為放大的陽量。
1,空中加油形態出現前,股價往往是對前期漲幅過快的一種修正,但最多隻會跌破10日均線,因此是一種短線強勢整理形態。
2.空中加油形態出現時,激進者可以在股價跌破5日均線後回升時買入,穩健者可以在空中加油形成後的再次上漲時買入。
3,空中加油形態出現後,盡管後市會繼續快速上漲,但此時往往已近快速拉升末期,應當快進快出。
從成交量形態中解析主力高度控盤
上漲縮量
上漲縮量指的是在指數或股價上漲的過程中,成交量較前些交易日有明顯的萎縮現象。這種現象說明成交的只是場內資金買盤,場外資金進場不積極,意味著市場做多的意願不夠濃。此時若是股價位於較低位置,表明主力處於進場之初的階段,還未實現控盤;若是出現在相對高位,則意味著主力已實現高度控盤,不用多少籌碼即可推升股價。但由於市場追高意願不濃,意味著股價其後會繼續上漲,因此是一種短線買入形態。
其形態特徵可以從以下三點分析確認:
A.上漲縮量往往出現在股價相對低位,或是相對高位。
B.上漲縮量出現時,成交量較之前要出現明顯的萎縮。
C.上漲縮量如出現在股價相對高位區時,趨勢需為明顯的多頭排列。
1,縮量上漲如果出現在股價相對較低位,往往是股價經歷前期大跌後參與人數減少所造成的自然縮量,其後股價還會繼續震盪尋底,因主力此 時尚 未控盤。
2,縮量上漲如果出現在股價相對較高區域,表示主力已控盤,只是剛剛結束下跌轉為上漲,股價已從底部漲了不少,投資者多數心存顧慮,導致觀望氛圍較重,不願追高,因此主力會繼續推升股價,吸引跟風盤。
3,縮量上漲如果出現在價格高位區域,此時股價漲幅已很大,投資者應當以短線思維快進快出,因此時的股價往往會在快速拉高後出現快速下跌,主力以出貨為主。
下跌縮量
下跌縮量指的是當指數或個股在下跌過程中,出現了明顯的較之前成交量縮減的情況。對於大盤而言,下跌縮量要視消息面、政策面等綜合判斷。對個股而言,下跌中出現縮量,往往是主力在借機向下砸盤,以實現低吸,但縮量又表明只有少量散戶在低吸,因此後市主力會繼續拉升股價,是一種買入形態。
A.下跌縮量往往出現在股價下跌趨勢里,哪怕是短期下跌趨勢。
B.下跌縮量出現時,如果主力已實現控盤,K線此時已走出底部區域,呈多頭排列。
C.下跌縮量出現時,如果此時主力已控盤,K線上必須出現明顯的縮量形態。
1,縮量下跌出現在上漲趨勢中的下跌調整階段,往往是主力短線洗盤行為,此時可積極參與。
2.縮量下跌如果出現在股價高位區,盡管此時支持股價短期上漲,但風險較大,即使參與也應做到快進快出。
3,當市場進入熊市,此時陰跌不止,即使出現縮量也應離場觀望,切勿抄底。
溫和放量
溫和放量指的是當股價在下跌末端或是上漲初期,成交量出現了逐步緩慢的放大。這種情況的出現往往是因主力在緩慢吸籌所造成的,也是一種穩健的吸籌方式,如果這種形態持續出現,則說明主力控盤力在不斷提升,股價也會緩慢爬升,因此是最佳買人形態。
A.溫和放量出現時,股價已告別底部區域,處於明顯的上漲趨勢。
B.溫和放量出現時,若主力是在逐漸提高控盤力,成交量應為陽量的逐漸放大。
C.溫和放量如果出現在相對高位區時,往往是主力結束洗盤即將恢復上漲時。
1,溫和放量出現時,因為之前的下跌,此時的成交量已處於近期較低水平,是主力逐漸介入股票的表現,但主力介入初期時溫和放量不夠明顯,而上漲初期的溫和放量較明顯,是買入的最佳時機。
2,如果溫和放量出現在股價上漲後的高位區,此時K線上多處於震盪略向上的形態,此種情況多發生在高成長的中小盤股上,次新股上市後經過上漲也經常出現這種情況,此時往往是新舊主力更換之際。
3,如果在溫和放量結束後,股價一旦出現大幅放量,投資者要小心,因為有些主力是在邊拉升股價邊出貨,即使買入也應快進快出。
從籌碼分布形態中解析主力高度控盤
籌碼密集區的低位無量上穿
主力吸籌往往會在籌碼分布上留下一個低位密集區。多數情況,主力完成低位吸籌後並不急於拉抬,甚至要把股價故意再做回到低位密集區下方,因為這個地方市場基本沒有拋壓,所有投資者處在淺套狀態,護盤相對容易些。一旦時機成熟,主力就會從籌碼低位密集區下方首先將股價拉抬到密集區上方,形成對籌碼密集區的向上穿越,而這個穿越過程極易暴露主力的持倉狀況:如果主力巨量持倉已實現控盤,盤面上就不會出現太多的解套拋壓。股價上穿密集區呈現無量狀態,這就說明該股已由主力控盤。
A.籌碼密集區的低位無量上穿出現時,股價往往剛剛告別低位區,此時多數籌碼密集於低位區。
B.籌碼密集區的低位無量上穿出現時,籌碼分布圖上面的藍色籌碼(套牢籌碼)並不多。
C.籌碼密集區的低位無量上穿出現時,成交量並不一定呈縮量狀態,只要在整個流通盤的3%以內即可。
①股價無量上穿籌碼低位密集區出現時,往往K線上剛剛走出底部區域,有著明顯的底部形態,但隨後出現的下跌或許會形成一個「坑」狀,但籌碼卻始終在低位密集,不曾分散。
②股價無量上穿籌碼低位密集區出現時,成交量或略有放大,或縮量,但只要不超過總流通股本的3%即可視為「無量」。
③股價無量上穿籌碼低位密集區出現時,如果此時上方藍色籌碼太多,表明盤中仍有不少套牢盤存在,股價很難即刻上漲,仍需震盪整理,以實現主力控盤。
獲利盤大於90%,換手率低於3%
如果一隻股票在告別低位區後,獲利盤大於90%,而換手率卻低於3%,此時成交量往往呈縮量狀態,說明主力只用少量籌碼即實現了股價上漲,可以認定此時主力已實現高度控盤。
A.當獲利盤大於90%、換手率小於3%時,籌碼往往在低位呈密集形態。
B.當獲利盤大於90%、換手率小於3%時,成交量往往呈縮量狀態。
C.當獲利盤大於90%、換手率小於3%時,股價往往已經過了明顯的底部震盪,籌碼多呈低位單峰密集或是逐漸上升狀態。
①如果個股出現獲利盤大於90%,但換手率過高,籌碼往往位於高位區,是主力出貨時的表現。
②只有個股獲利盤大於90%、換手率低於3%,而且股價剛剛離開底部區域,籌碼呈低位密集時,才是最好的買入時機。
③如果出現獲利盤大於90%、換手率低於3%,個股成交量過大,則籌碼不會形成低位密集,仍處於低位震盪時期,後市仍有調整的需要。
成本均線發散及籌碼低位鎖定
籌碼低位鎖定是主力高度控盤的典型形態,但主力實現控盤後並不一定表示會立即拉升股價。在主力拉升股價初期,低位鎖定籌碼的密集形態不會改變,但成本均價卻會隨著主力不斷地向上推升股價而出現不斷上移。因此,當發現籌碼長久在低位密集後,一旦獲利籌碼向上越過成本線發散時,往往意味著主力已經開始向上推動股價所以是一種明確地買入股票的形態。
A.成本均線開始向上發散,及籌碼在低位鎖定出現時,往往經過了較長時期的籌碼在低位密集。
B.成本均線開始向上發散,及籌碼在低位鎖定出現時,股價已呈逐漸走出底部區域後的緩慢上漲態勢。
C.成本均線開始向上發散,及籌碼在低位鎖定出現時,成交量處於近期較低水平,且呈逐漸放大狀態。
①當籌碼在低位密集後,一旦向上突破成本均線,股價出現上行時,往往是股價啟動上漲的表現,此時呈現量價齊升的形態。
②如果籌碼向上突破成本呈分散時,籌碼位於高位區,往往是股價拉升末期,即將轉為下跌,此時可少量參與,並快進快出。
③籌碼在低位呈單峰密集後的向上突破成本均線後的分散,往往是黑馬股啟動時的象徵,後市漲幅較為可觀。
多峰密集變單峰
籌碼在由上向下運行的過程中,往往從分散的多峰形態逐漸向下移動,再經過低位的震盪,最後會形成單峰形態,並逐漸呈現密集的狀態。而籌碼從高位分散到低位逐漸密集的過程,就是主力收集籌碼的過程。因此,當多峰雲集於下方並最終形成單峰時,即是投資者買入股票的時機。此時往往意味著主力已經實現控盤,即將啟動。
A.在雙峰變單峰形態出現前,股價往往處於明顯的震盪下跌趨勢。
B.當多峰變單峰形態出現時,K線上往往呈現出明顯的底部跡象,位於股價低位區,成交量呈縮減後的陽量放大狀態。
C.在多峰變單峰形態的過程中,籌碼往往向低位移動,並逐漸變為紅色,呈密集形態。
①當籌碼從高位下移呈多峰密集時,往往是主力大舉吸納籌碼的開始,但這並不表明主力已實現控盤,只有多峰密集變為單峰密集時,才表明主力已實現控盤。
②籌碼從多峰密集變為單峰密集後,並不表明主力控盤後即會發動上漲,因為有的主力會繼續震盪洗盤,所以,只有當單峰出現上行時才是最佳買點。
③判斷籌碼低位單峰密集時,不一定要籌碼下行到籌碼分布圖的最低位,只要籌碼下行到低位無法再繼續下移,並且出現密集時,就表示股價已無法再繼續下跌,即為低位。而籌碼低位密集後出現上行,則是股價上漲的開始。
Ⅱ 高度控盤的股票好不好
當然是好,一般來說,一個股票控盤度越高,漲幅就越大。炒股,就在於一個炒字,高度控盤說明有大資金介入,願意炒這個股。這樣的例子很多,像前段時間的天價股安碩信息,最高一度達到400多,就是被莊家高度控盤了。主力控盤的高是指主力持有該股的籌碼較多,它對個股的漲跌影響較大,一般來說,主力對個股控盤較高,容易推動個股後期上漲。
拓展資料:
一、股票軟體顯示主力高度控盤,這是好事還是不好?
可能好事也可能是極度悲劇的事,顯示主力控盤但是未必就是主力控盤,即便主力控盤,主力倉位那麼重沒有能力拉升那麼一樣跌的很慘,主力扛不住的時候n個跌停都正常而且是必須n跌,看看重慶啤酒你就懂了,好幾這個超級慘案了,跟的散戶無不成屍骨無存.
二、買主力高度控盤的股好不好?
控盤度越大,說明主力把控這個股票的漲跌能力越大。控盤度高的股票,比較難受大盤的漲跌影響,因為主力手上有大量的籌碼,已經足以控制個股漲跌,如果主力看好(控盤度遞增),即使散戶拋貨,也不會拋得很多,對股價下跌無大礙。但是如果主力高控盤的股票,一旦主力出貨,則下跌的力度超狠,亦容易主力對倒出貨。所以,做主力高控盤的股票,一般做控盤度遞增的比較安全,收益也不會太低。
三、主力高控盤股好還是不好呢
是好事,主力高度控盤就是說莊家掌握了大部分的籌碼,在市場上流通的籌碼比較少,該股的浮籌少,換手率低。在現在的股票市場里來說,大部分的籌碼都是掌握在莊家的手上,他們在股票低價位的時候大量吸入,隨著該股的價位慢慢上漲,再製造信息暴漲現象,吸引大量的散戶買入,他們就可以在高位拋股離場了。
Ⅲ 主力高度控盤的股票後期走勢怎麼樣
後期走勢可能上漲,也可能下跌,需要結合實際情況來考慮。
主力高度控盤是指主力持有該股票的籌碼比較多,散戶的籌碼比較少,主力的動向對股票後期的走勢影響比較大。一方面,主力高度控盤處於洗盤、吸籌階段,則股票可能會出現震盪或者下跌的走勢,主力為了把盤中的散戶洗掉,使盤面更加穩定,同時,為了以較低價格買入股票,則會賣出股票,從而導致股票出現震盪,或者下跌的行情。另一方面,主力高度控盤處於拉升階段,則主力會大量的買入股票,從而出現上漲的走勢。
股票,是股份公司所有權的一部分,也是發行的所有權憑證,是股份公司為籌集資金而發行給各個股東作為持股憑證並藉以取得股息和紅利的一種有價證券,是資本市場的長期信用工具,可以轉讓,買賣,股東憑借它可以分享公司的利潤,但也要承擔公司運作錯誤所帶來的風險。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Ⅳ 股票主力高度控盤是好事還是壞事
既有好處也壞處。
1.主力高度控盤就是說莊家掌握了大部分的籌碼,在市場上流通的籌碼比較少,該股的浮籌少,換手率低。
2.在現在的股票市場里來說,大部分的籌碼都是掌握在莊家的手上,他們在股票低價位的時候大量吸入,隨著該股的價位慢慢上漲,再製造信息暴漲現象,吸引大量的散戶買入,他們就可以在高位拋股離場了。
3.高度控盤的股票一般價位較高,適合小賺一把就拋,不可在此股上久久戀戰。
4.輕度控盤的股票會在底部區域波動較長時間,需要有耐心,方能等到大幅拉升的主升浪。你可以結合自己操作風格、選股偏好來取捨把握,得當為佳。
【拓展資料】
一、沒有控盤的股票只是隨波逐流,當大盤好的時候漲幅小,震盪時幅度大,因為籌碼鎖定差.所以這類股票一般跑輸大盤.
二、主力控盤的股票因為籌碼鎖定度高,所以在大趨勢好的時候會遠遠跑贏大盤,特別是高控盤股票.但啟動初期震盪幅度大,最好是在主升浪中介入.大趨勢向下時,主跌階段會非常兇狠,而且下跌源源不止,後期是為下一輪行情打壓吸籌.所以大趨勢不好時,庄股要遠離.
三、中度控盤就是按照股票籌碼的集中度來劃分,莊家控制一家上市公司的股票的籌碼相對適中,沒有完全控盤,但也比較高.所以叫做「中度控盤」。籌碼集中度高的,就是高度控盤。籌碼集中度低的,就是輕度控盤,如果股票中沒有莊家控盤的,就叫做無控盤股票。
四、股票莊家中度控盤已具備了控制股價的能力,這類股票是最容易拉升的股票,但這個階段也是主力最容易洗盤的階段。如果有些散戶沒有判斷能力,也是在這個時期被主力洗盤出局,然後股價卻一飛沖天。
五、一般來說莊家控盤越集中,價格越容易抬升,因為控盤集中可能導致股票流通量變少,如果有一定需求量,那麼供需的不平衡會導致價格上升。控盤度降低意味著股價上漲變得比之前困難,不容易拉升。
Ⅳ 主力高控盤股好還是不好呢
好事,說明掌握主動權了。
1、可以跟著主力或者莊家吃肉,抱大腿,因為他們高度控盤的目的就是為了拉高股價,他們也是為了獲利。而他們控盤度越高,拉升股價概率越大,拉升力度,拉升空間留越大,這樣跟著他們才有肉吃。
2、高度控盤的股票最大的好處就是抗風險能力比較強,可以逆市大盤拉升;尤其是在A股市場,牛短熊長,跌跌不休,高度控盤的股票在股市行情不好之時比較抗跌,在股市行情好時候漲的比較快。
3、做高度控盤的股票還有一大好處就是有自己獨立性行情,不會隨大流。意思就是股票完全是按照主力或者莊家的控盤思路來說,並不會走勢漂浮不定,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最典型就是大盤大跌,或者出現利空之時,高度控盤的股票為了自己利益必須給扛著不給往下跌。
(5)股票走勢高度控盤擴展閱讀:
主力控盤的一般使用環境:
1、行情出現回調在大盤洗掉獲利盤後主力資金調倉換股後主力對個股形成控盤的過程中。
2、行情出現震盪一般震盪行情個股的漲跌比較難以把握。因為這是個股受大盤的影響較大;這時我們可以操作主力控盤的股票因為主力控盤的股票即使在震盪行情下股價也不會出現大的跌幅。操作這樣的股票更穩定、更安全一些。
Ⅵ 股票問題里的控盤和高度控盤是什麼意思
1、所謂控盤是說莊家持有一筆資金以短炒的方式進進出出,其買賣保持平衡,只通過把握買賣節奏影響和控制股價。控盤就是持有這只股票的數量占流通數量的比例很大.所以,控盤難度大小決定於留在外面的未鎖定籌碼的絕對規模,未鎖定籌碼多,則參與者人數多,人多則想法多,控盤困難,這和任何活動都是人越多越不好組織是一個道理,即小盤股控盤容易,大盤股控盤難。
2、高度控盤是指市場中大部分籌碼,都集中到了主力的手中,不堅定的散戶手中的籌碼很少. 一般來說超過30%就是高度控盤。市場中籌碼達到了一定的集中度.主力對股價的運行走勢都在控制范圍內. 高度控盤只是描述籌碼集中度的一個說法,流通股份很大一部分被單個投資者或基金持有並鎖定,用少量籌碼即可左右股價運行。從長期來看,股價高低來回波動,就是一個籌碼從集中到分散,再從分散到集中的過程。籌碼高度集中,並不說明該股還會大漲,如果已經經過大幅拉升的話,也不排除其中控盤的資金開始出貨,那股價一般來說往下的可能性就大。現在是莊家的時代,基金(私募和公募)可以是這裡面的一個大庄了,還有一些游資,外資也算,個人持股多了也是。莊家高度控盤的目的是把股價抬高後賣出,從中賺取差價獲利。
高控盤不代表就能漲:
1.每一輪行情上漲都是籌碼搬家的過程,而背後實力資金就是那個搬運工,有資金就可以控盤,甚至高控盤,就如商品買賣囤貨一樣,但最難的是銷路和賣個好價錢,也就是說出貨並不容易,倉位重,一旦大環境不佳甚至熊市,或者監管及公司基本面等各因素,都有可能導致無法出貨而崩盤,這樣例子資本市場比比皆是。
2.股市如戰場,一方贏的就是另一方輸的代價,主力在運作中要經過較長時間准備籌劃,包括資金籌集,上市公司調研,政策面等各個不同環節,關鍵要結合大勢環境和目標基本情況,來制定操作戰略,總體過程一般要經歷吸籌(建倉)、洗盤、拉升、出貨。吸籌是否充分,低位能否大量買進籌碼,持倉量多少對後市做盤極其重要,持倉量決定利潤量,籌碼越多,意味利潤越大,市場浮籌越少,主力對股票的控制能力越強,最後通過拉升、派發低位籌碼逐漸被轉移到高位,主力運作工作也就完成了,所以股票走勢表象上體現股價的變化,內在本質就是持倉成本的轉換。
Ⅶ 一隻長期被高度控盤的股票一旦拉漲停板會如何
從歷史數據來看,一隻股票漲停之後,可能繼續上漲,也可能下跌,最狠的是直接跌停。因此,無法判斷股票未來走向
Ⅷ 在股市中主力高度控盤是什麼意思
在正常的走勢當中,都是量價同步。量升價升,量減價跌這樣的一個自然現象,像下圖。
這種均量上漲,放量下跌,通過經傳軟體的主力控盤指標就可以看到,上漲的過程中,是明顯的主力控盤程度在增加,而下跌當中,也是主力控盤度的這些籌碼在出現明確的減少。所以這就是主力控盤度從高到底的明確轉換帶來的價格的回調。
中信通訊的案例就是非常典型的控盤主力的行為,控盤主力資金推動論中對於主力行為一個常見的形態。之所以會形成控盤主力,原因是它已經收集到了,足夠可以影響盤面的籌碼。所以控盤主力的形態也是縮量上漲。
因為它手中拿到大部分的籌碼,所以這個時候在上漲過程中,並不需要太多籌碼,就能夠維持價格的緩慢上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