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易方達醫葯生物a值得買嗎
不建議購買。
易方達醫葯生物股票型證券投資基金(簡稱:易方達醫葯生物股票A,代碼010387)公布3月10日最新凈值,上漲3.76%。易方達醫葯生物股票A成立於2020年11月4日,業績比較基準為申萬醫葯生物行業指數收益率×70%+中證港股通醫葯衛生綜合指數收益率×15%+中債總指數收益率×15%。
該基金成立以來收益-40.63%,今年以來收益-24.29%,近一月收益-4.23%,近一年收益-36.43%。近一年,該基金排名同類1838/1845。
② 基金005303什麼時候打
嘉實醫葯健康股票A(基金代碼:005303),截止2020年01月07日,開放申購、開放贖回、開放定投。
2020年01月06日,基金單位凈值1.2472元,累計凈值1.2472元,日漲跌幅-0.65%。2020年01月07日申購價是前一日單位凈值,即1.2472元。
2020年01月06日,基金收益情況:近1周1.55%;近1月1.71%;近1年62.59%;今年以來0.07%。
(2)申萬葯業股票走勢圖擴展閱讀:
醫療保健行業根據所提供的產品和服務類別不同,可劃分為不同的細分子行業。本基金將綜合考慮以下因素,進行股票資產在各細分子行業間的靈活配置。
1)政策因素:
醫療保健事業關繫到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老病死,與公眾切實利益密切相關,政府在其中起到重要引導作用,因此相關行業政策對醫療保健細分行業發展影響巨大。本基金重點關注政策支持或因政策改變帶來發展機會的子行業。
2)人口因素:
城鎮化人口比例的不斷增加、公眾醫療保健意識的不斷增強、老齡化進程的不斷加快等,這些人口因素都推動醫療保健行業有長期穩定發展前景。本基金重點關注受益於人口因素改變的子行業。
③ 六大券商下周看好的六大板塊
保險行業:保險業拐點何時到來?
類別:行業 機構:光大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員:王一峰 日期:2021-07-23
2021年上半年保險板塊跑輸大盤。2021年上半年A股保險股均下跌,相較而言H股表現較好,保險板塊跑輸大盤,各險企估值中樞不斷接近 歷史 低位。人身險方面,開門紅疊加新舊重疾險定義切換,繼保費2021年年初迅速增長後,後續支撐力不足,保費增速承壓;財產險方面,車險綜改壓力延續,車險保費承壓,非車險佔比提升,支撐整體保費;投資端方面,長端利率震盪下行疊加權益市場波動加大,拉低保險指數。
產品創新進入瓶頸,人力渠道問題逐漸凸顯。過去粗放式發展的保險業推動力主要在於產品創新及政策指引,人力渠道的本質問題一直存在,只是過去並未暴露。投連險和萬能險發展承壓,百萬醫療件均單價較低及壽險每年固定增長限制其規模空間及利潤,養老年金險因稅優政策優惠力度不足吸引力較低,重疾險因舊產品需求提前釋放導致新產品銷量不及預期,保險業急需新高業務價值率產品拔高短期業績,但並未有新的銷量較突出的且滿足市場核心需求的產品。因此人力渠道的粗放式發展問題逐漸凸顯,保險業供給側改革勢在必行。
對標友邦,國內險企代理渠道改革還處於第一階段。友邦中國最優代理人改革業績成效經歷三階段:(1)代理人數量下滑階段(2010-2013):年化新保費增速下降,人均ANP保持增長但人均VONB增速下滑;(2)代理人數量迅速提升階段(2014-2018):年化新保費迅速增長,人均ANP與人均VONB增速先下滑後上升;(3)代理人保持穩定增長階段(2018以後):年化新保費、人均ANP及人均VONB均維持穩定增長。整體來看,對標友邦中國,國內險企雖積極推進代理渠道改革,但還處於第一階段,即代理人清虛、人均FYP上升,人均NBV下滑階段,保險業由粗放式發展轉向高質量發展的拐點仍需等待。
我們認為,保險業或將在半年至一年後迎來拐點:1、未來供給側轉型三條主線:渠道轉型、 科技 賦能、產業協同。(1)渠道轉型方面,近年來保險營銷員學歷結構逐漸優化,新增營銷員總體素質上升,保險代理人增速呈周期性變化,目前人力出清接近尾聲,預計半年至一年後或將出現新一輪增量。(2) 科技 賦能方面,眾安堅持 科技 賦能戰略,打造「產品+系統」發展模式,互聯網渠道迅速擴張,綜合成本率不斷降低,成功實現降本增效,國內上市險企也正積極推進 科技 賦能,預計行業未來將突破人口紅利周期,通過 科技 賦能+互聯網進一步拓展下沉市場。(3)產業協同方面:各險企打造康養產業鏈,利用社區吸引客戶,通「產品+服務」增強客戶粘性,從而促進養老、 健康 保險產品銷售,提振NBV。2、需求端:保險密度深度落後,壽險保障缺口巨大,養老市場未來發展空間廣闊,疫情後人們保險意識逐漸增強,市場有望進一步擴大。3、投資端:短期來看,權益市場有望回暖釋放權益類投資收益,助力保險股估值修復;長期來看,險企投資依舊保持以穩健型的固收類資產為主,長端利率雖趨勢下行,但資產負債久期缺口逐漸縮窄,仍然看好資產端對估值的提振作用。
投資建議:推薦股息率較高且估值較低,壽險轉型不斷深化,積極布局「保險+ 健康 +養老」產業的中國太保(601601.SH/2601.HK);較早布局金融 科技 領域且內含價值最為穩健,積極推進轉型的中國平安(601318.SH/2318.HK);保險線上化走在前端,打造保險醫療生態圈並積極 探索 保險 科技 創新應用的眾安在線(6060.HK);聚焦高端市場,代理人業務質量較高,新業務價值占內含價值營運利潤比重逐年提升,長期內含價值回報率有望穩步提高的友邦保險(1299.HK);長期ROE保持穩定10%+,股息率高的中國財險(2328.HK)。
風險提示:保費收入不及預期;疫情大范圍內反復;疫情對居民保險和 健康 意識影響不及預期;利率下行超預期;監管部門政策變動;管理層變更。
農林牧漁行業:農業周期如期下行 成長標的更為堅守
類別:行業 機構:國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員:魯家瑞 日期:2021-07-23
基金持倉:成長股持倉堅挺,順周期板塊獲重點布局21Q2 農業板塊重倉持股總量減少約7%,但成長股海大集團、牧原股份的重倉排名優勢地位穩固,持股總量逆勢提升;此外,重倉持股總市值提升明顯的標的還有:瑞普生物、民和股份、荃銀高科、回盛生物、佩蒂股份、登海種業、中寵股份、天康生物、金龍魚、立華股份等。景氣度高的動保、寵物及種子板塊,以及前期低估值白雞標的得到重點布局。
行業觀點:景氣布局種業板塊,長期堅守海大與牧原1)近期種業迎來多項重要催化,看好種植鏈景氣上行,考慮到轉基因可能帶來顛覆式的行業變革,建議板塊性配置。2)未來農業將經歷工業化和數字化的供給側革命,行業內提前進行數字化的企業將充分受益, 自下而上推薦管理層優秀的成長股海大集團、牧原股份、金龍魚。3)生豬:
投資建議
自下而上推薦成長股,核心推薦:海大集團、牧原股份、金龍魚。自上而下看好順周期的種植與動保以及低估值的白羽雞行業。其中,1)種業推薦:隆平高科、荃銀高科、登海種業、大北農;2)種植推薦:蘇墾農發、中糧糖業;3)動保推薦:科前生物、生物股份;4)白羽雞:益生股份、仙壇股份和聖農發展等。
投資摘要
關鍵結論與投資建議
1、近期種業迎來多項重要催化,看好種植鏈景氣上行,考慮到轉基因可能帶來顛覆式的行業變革,建議板塊性配置。
2、鄉村振興背景下,未來農業將經歷工業化和數字化的供給側革命,行業內提前進行數字化的企業將充分受益, 自下而上核心推薦熵減進化、持續突破增長的成長股海大集團,生豬成長股牧原股份,以及廚房食品龍頭金龍魚。
農業整體投資觀點如下,自下而上推薦成長股,核心推薦:海大集團、牧原股份、金龍魚。自上而下看好順周期的種植與動保以及低估值的白羽雞行業。其中,1)種業推薦:隆平高科、荃銀高科、登海種業、大北農;2)種植推薦:
蘇墾農發、中糧糖業;3)動保推薦:科前生物、生物股份;4)白羽雞:益生股份、仙壇股份和聖農發展等。
核心假設或邏輯
第一,非瘟常態化下,2021 年疫情會更加獎勵管理能力強的養殖群體,業績分化可能更為極端;豬價下行速度放緩,規模養殖市佔率快速提升。
第二,糧價後周期與轉基因帶來成長共振,種植鏈長期景氣上行。
與市場預期不同之處
我們不僅僅分析標准農林牧漁子行業板塊持倉指標,還從生豬板塊角度探討當前基金對生豬板塊資產配置的趨勢與偏好變化,為未來把握生豬領域投資機遇提供一定的參考建議。
股價變化的催化因素
第一,未來如果轉基因玉米與大豆放開,國內玉米種業將由周期性行業轉為成長行業,頭部企業最為受益,市佔率將大幅提升。
第二,生豬養殖龍頭市佔率快速提升。
核心假設或邏輯的主要風險
第一,惡劣天氣帶來的不確定性風險。農業的種植企業直接從事農業種植生產,種子公司也需要種植才制種。如果發生惡劣天氣,可能造成上市公司產品損毀,造成公司損失。
第二,不可控的動物疫情引發的潛在風險。農業畜禽養殖企業主要以規模養殖為主,如發生不可控動物疫情可能會造成公司的畜禽高死亡率,造成較大損失。
醫葯行業:醫葯倉位持續回升 核心資產繼續分化
類別:行業 機構:西南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員:杜向陽 日期:2021-07-23
從公募基金持倉來看
21Q2全部公募基金佔比14.54%,環比+0.83pp;剔除主動醫葯基金佔比11.14%,環比+0.8pp;再剔除指數基金佔比12.98%,環比+2.35pp;申萬醫葯板塊市值佔比為10.1%,環比+1.05pp。
從公募基金持倉家數來看,公募基金數量前五的分別是葯明康德(907家)、邁瑞醫療(634家)、愛爾眼科(338家)、智飛生物(333家)、恆瑞醫葯(309家),基金數量增加前五支股票分別是:葯明康德(+346家)、愛爾眼科(+146家)、通策醫療(+76家)、邁瑞醫療(+66家)、愛美客(+62家)。
從公募基金持倉佔比情況來看,1)持倉占流通股比例前五分別為:博騰股份(25.2%)、邁瑞醫療(24.6%)、南微醫學(21.1%)、通策醫療(19.4%)、泰格醫葯(17.2%);2)持倉總股本佔比前五分別為:博騰股份(20.7%)、通策醫療(19.4%)、葯明康德(16.9%)、凱萊英(15.6%)、長春高新(15.5%)。
從公募基金持倉總市值來看,持倉總市值排名前五分別是:葯明康德(780.3億元)、邁瑞醫療(590.4億元)、愛爾眼科(381.3億元)、通策醫療(256.1億元)、智飛生物(244.3億元);變動情況來看,基金持倉市值增加前五分別為葯明康德(+311.9億元)、愛爾眼科(+174.3億元)、通策醫療(+136.2億元)、邁瑞醫療(+90.8億元)、泰格醫葯(+72.4億元)。
從陸股通持倉來看
21Q2外資持有醫葯生物板塊的總市值佔比為3.27%,環比下降0.2pp,持股總市值為3079億元,環比+399億元。
從持倉佔比情況來看,
1)流通股持倉佔比前五分別為迪安診斷(18.6%)、泰格醫葯(17.8%)、邁瑞醫療(16.4%)、益豐葯房(15.7%)、康龍化成(15%),從變動情況來看,艾德生物(+4.4%)、科華生物(+4.2%)、理邦儀器(+2.8%)、康希諾-U(+2.5%)、益豐葯房(+2.3%);
2)總股本持倉佔比前五分別為益豐葯房(15.2%)、迪安診斷(13.7%)、恆瑞醫葯(12%)、金域醫學(11.8%)、泰格醫葯(11.5%);從變動情況來看,凱普生物(+1.3%)、大博醫療(+1.3%)、老百姓(+1.2%)、博雅生物(+1.1%)、海爾生物(+0.9%)。
從持倉市值情況來看前五分別為,恆瑞醫葯(520億元)、邁瑞醫療(392億元)、葯明康德(271億元)、愛爾眼科(250億元)、泰格醫葯(193億元);從變動情況來看前五分別為,邁瑞醫療(+109億元)、愛爾眼科(+86億元)、葯明康德(+76億元)、片仔癀(+32億元)、泰格醫葯(+29億元)。
風險提示:公募基金持倉分析是基於wind基金資料庫內開放式和封閉式公募基金披露的2021Q2季報重倉持股明細匯總,存在因為部分股票在十大重倉股之外導致的樣本誤差風險。
機械設備行業:硅料價格三連降!光伏需求迎向上拐點;力推顆粒硅、異質結設備!
類別:行業 機構:浙商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員:王華君 日期:2021-07-23
硅料價格三連降!組件成本降低有望刺激光伏需求;光伏需求將迎來向上拐點1)自7 月初以來,硅料價格三連降!根據硅業分會報道,本周單晶復投料成交均價20.8 萬元/噸,近三周下降4.2%;單晶緻密料成交均價20.6 萬元/噸,近三周下降3.5%;單晶菜花料成交均價20.35 萬元/kg,近三周下降3.2%。
2)自2020 年12 月以來,硅料價格上漲超150%,壓制行業終端需求。近期CPIA 發文呼籲光伏行業 健康 發展,硅料價格開始下降,組件成本有望下降。預計未來硅料價格將形成拐點向下,進入良性區間,光伏行業需求有望迎來向上拐點!
3)光伏將成為碳中和的絕對主力。2020 年全球光伏新增裝機130GW,我們測算2030 年全球光伏新增裝機將達到1200-1400GW,未來10 年將迎10 倍左右增長,CAGR 達25%-27%。
光伏/光伏設備:擁抱三大新技術——顆粒硅、異質結、大尺寸? 顆粒硅:優勢漸顯、產業化進程將提速,有望成新一代硅料技術,助力光伏降本1)需求端:5 月晶澳公告采購專門的顆粒硅近15 萬噸,萬噸級大規模采購表明顆粒硅獲得市場認可,標志著大規模產業化的開端。此前,中環、隆基均有與協鑫簽顆粒硅長單采購合同。目前上機數控、晶澳、中環、隆基等主流矽片廠商已紛紛試用顆粒硅,摻雜比例較此前已大幅提升。在量產N 型晶棒中使用顆粒硅料,品質參數穩定、且拉晶成本降低。
2)供給端:目前保利協鑫在徐州、樂山、內蒙古3 地合計規劃顆粒硅產能達50 萬噸。其中上機數控與保利協鑫合資建設30 萬噸,上機在一期6 萬噸顆粒硅項目中參股35%,將強力推動顆粒硅產業化進程。我們預計上機數控和保利協鑫的30 萬噸顆粒硅項目進展順利;預計2022 年中國顆粒硅產能將達10-20 萬噸,未來將加速釋放。6 月保利協鑫顆粒硅技術應用示範項目正式投產,將加速顆粒硅產業化量產進程,預計市場對顆粒硅接受度將加速提升。
異質結:近期華晟、通威等項目重大突破,大規模應用臨近,未來5 年行業CAGR 超80%1)光伏異質結對降低光伏度電成本、在全球大范圍推廣從而實現「碳中和」至關重要,是光伏「未來之星」。未來將取代PERC 成為光伏電池片第三代主流應用技術。
「大尺寸」:「降本增效」,帶來新一輪迭代需求,設備開啟大尺寸更新迭代時代大尺寸具有「降本增效」優勢。我們判斷,2021 年大尺寸(210/182)將成為市場主流,2022年將占據90%以上的市場份額。市場新增設備需求基本上大部分按照210 向下兼容標准實施,將逐步替代存量設備。長晶爐、切片機、電池片、組件設備廠商將明顯受益。
2) 光伏異質結設備:重點推薦金辰股份(浙商7 月金股)、邁為股份、捷佳偉創;3) 大尺寸:重點推薦上機數控、金辰股份、邁為股份、晶盛機電、捷佳偉創、天合光能、金博股份,看好中環股份。
風險提示:光伏產品或技術替代的風險;下游擴產不及預期;疫情對海外需求影響。
食品飲料行業:食品飲料倉位回落 次高端白酒及啤酒獲基金青睞
類別:行業 機構:開源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員:張宇光 日期:2021-07-23
2021Q2 基金重倉食品飲料比例持續回落,二季度板塊漲跌幅跑贏大盤2021Q2 食品飲料基金重倉持股比例9.2%,環比回落0.64pct,但持倉比例仍處於高位。分子行業來看,白酒配置比例由2021Q1 的8.3%回落至2021Q2 的7.8%水平。二季度多數白酒的持倉呈現出分化特點,一線白酒被基金減持,次高端白酒被增持較多。估計原因應是與次高端白酒業績增速較快,成長性凸顯有關。非白酒食品飲料中,除啤酒外,其餘行業配置比例均略有回落。2021Q2 整體非白酒食品飲料的基金重倉比例回落0.18pct 至1.37%水平。我們預判二季度白酒業績尚可,大眾品增速由於基數原因可能略有壓力。同時考慮到下半年部分公司增速可能回落,三季度食品飲料持倉情況可能持續承壓。
排名前十分析:基金減配食品飲料,次高端白酒及啤酒獲得資金青睞(1)從食品飲料公司持股基金數來看,2021Q2 排名前十的公司中,貴州茅台、伊利股份、瀘州老窖的持有基金數量下降,其他企業的基金持有數量均有回升。
排名變化在於,百潤股份、海天味業跌出前十,酒鬼酒、青島啤酒進來補位。(2)從基金持股市值佔比來看:山西汾酒、洋河股份、百潤股份、酒鬼酒、重慶啤酒的持股市值比例有所回升,其餘的持股市值比例回落。從排名來看,安井食品、順鑫農業跌出前十,酒鬼酒、重慶啤酒進來補位;洋河股份、百潤股份排名提升,伊利股份、古井貢酒排名下滑。整體來看2021 年二季度基金減配白酒較為明顯,業績增速較高預期的次高端白酒公司以及啤酒企業獲得機構青睞。
基金十大重倉股中食品佔有3 席,消費公司仍占據主流觀測2021Q2 市場整體的基金前十大重倉股,食品飲料佔有三席:貴州茅台、五糧液、瀘州老窖。十大重倉股中消費公司佔有五席(除食品飲料公司外,還有醫葯行業的邁瑞醫葯以及葯明康德),消費公司仍是配置主流。
風險提示:宏觀經濟下行、消費需求放緩、原料價格上漲、食品安全風險。
房地產行業:重重政策之下 各家房企拿地戰略如何?
類別:行業 機構:華西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員:由子沛/侯希得/肖峰 日期:2021-07-22
2021H1全國 土地供應及成交情況
土地供給方面,2021H1 全國土地出讓金同比+9%,其中,6 月單月土地出讓金同比-5%。2021H1 全國全口徑累計推出建面為24.3 億平,同比-6%,累計成交建面19.1 億平,同比-6%,全口徑出讓金達3.7 萬億元,同比+9%,其中住宅出讓金達3.1萬億元,同比+10%。從溢價率數據來看,2021 年上半年,一線城市溢價率不高,2 月和4 月溢價率為上半年高點,之後逐步回落。而二線及三四線城市的溢價率自年初攀升後,均在4月達到相對高位,此後,溢價率在呈現逐步下降的態勢。流拍率方面,2021H1 全國流拍率水平自1 月份以來,逐步走低,從1 月的8.8%下降至6 月的5.5%。
高總價及高溢價率地塊的城市分析
2021H1,高總價地塊數主要分布在集中供地實施的5 月和6月,開年市場熱度不高,之後逐月遞增,高總價地塊在5 月創上半年新高。從城市分布來看,2021H1 總地價超過50 億元的地塊主要分布在一線城市。從高溢價率城市數目來看,2021 年6 月,溢價率超過25%的城市數目較5 月減少了2 個城市。從全口徑土地溢價率數據來看,6 月單月溢價率超過25%的城市數為47 城(4 月、5 月分別為42、49 城),溢價率超過35%的城市數為22 城(4 月、5 月分別為33、29 城)。從住宅土地溢價率數據來看,6 月單月溢價率超過25%的城市數為58 城(4月、5 月分別為66、56 城),溢價率超過35%的城市數為29 城(4 月、5 月分別為47、35 城)。高溢價率城市數目始終保持高位。
2021H1 樣本房企拿地情況梳理
2021H1 龍頭房企拿地金額同比上升15%,成長型房企同比下降10%,中型房企同比上升6%。從各梯隊拿地同比增速表現來看,2021H 龍頭房企整體拿地金額提升最快。59 家樣本房企自2018 年以來拿地溢價率整體呈現下滑的趨勢,但「兩集中」政策實施後,2021H1 招拍掛拿地溢價率大幅上升至21.2%,其中,龍頭房企及成長型房企的拿地溢價率均明顯抬升,成長型房企拿地溢價率達25%。2021H1,樣本房企在一線城市拿地金額佔比由2020 年的18%降至17%,在二線城市拿地金額佔比由54%上升至57%,在三四線城市的拿地金額佔比為26%,下降3pct。樣本房企拿地區域仍以二線城市為主。
投資建議
風險提示
銷售回暖不及預期,房地產調控政策收緊。
④ 當前或為醫葯布局最佳時點 如何選出心儀的醫葯基金
如果要在A股選出一個長牛板塊,老司基覺著,醫葯應該是不多的備選項。
在過去的10年中,醫葯指數輕松跑贏了A股各大主流寬基指數。以中證醫葯100指數為例,近10年漲幅為 228.68% ,上證指數僅上漲 32.6% ,漲幅是同期大盤的 7倍 !同時,也跑贏了最具成長潛力中證500指數同期 106.31% 的漲幅,漲幅是其 兩倍。
醫葯板塊2019年有戲么?
醫葯板塊是2018年上半年絕對的明星,漲幅最大的行業,上半年牛基榜單、TOP10這種大多數都是醫葯基金;但進入下半年後,行業黑天鵝頻發,受假疫苗、4+7帶量采購等事件影響,整個板塊迎來重挫,不少醫葯股甚至一度腰斬。
經過大半年的持續跌幅,醫葯板塊估值也跌至近十年新低,當前中證醫葯指數市盈率約為 24倍 ,從2009年至今只有2011年左右的22倍低於這個值。與此同時,社保基金、機構、外資這類「聰明錢」在陸續買入醫葯。很多分析觀點認為,醫葯最至暗的時刻正在過去。
展望未來,醫葯本身屬於沒有發展天花板的行業,老齡化趨勢嚴重,未來需求也越來越大;近年來尤其2018年國家針對醫葯鼓勵政策頻出,受益於政策紅利的創新葯、醫葯流通和醫療服務等有望迎來收獲期。
老司基覺得,醫葯基金的投資機會已然來到!現在或為一個好的布局時點。
那麼,怎麼投呢?
1 、主動好還是被動好?
醫葯產業鏈很長且高度復雜,主動管理的基金經理有更大研究空間,能通過主動選股獲 取長期穩定的超額收益 。
此前,華寶證券作為一份對比報告,他們在《主動VS被動:盤點行業主題型基金》研報中指出,無論是熊市、牛市、震盪市下, 主動 管理的行業主題基金均 可跑贏被動管理型指數基金 ,其中 醫葯行業、TMT行業、軍工行業 等行業主題基金連續三年(2016年至2018年三季度末)跑贏了同行業的被動管理型基金。
老司基選取了規模較大的29隻醫葯基金(名稱中含醫葯、醫療的)。發現不管是2019年以來、最近半年的短期業績,還是最近1年、最近2年、最近3年和最近5年的中長期業績,均是主動管理型基金勝出。
29 只規模居前的醫葯行業主題基金業績對比情況 (時間截至:2019年1月9日)
2 、主動基金如何選?
既然主動基金好,那麼該如何選擇呢?
以上主動管理的醫葯基金中,老司基將其中一隻標紅—— 中歐醫療 健康 。
管理中歐醫療 健康 的基金經理 葛蘭 ,是目前市場唯一一位具有美國醫學博士背景的基金經理。截至2018年底,葛蘭管理的中歐醫療 健康 A過去兩年收益率 12.34% ,排名1/10;2018年前三季度申萬醫葯生物行業跌幅 -11.81% ,而中歐醫療 健康 逆勢獲得收益率 7.08% ,位列市場所有偏股混合基金(Wind)前五,大幅超越同期各主要指數以及醫葯行業指數。
那麼多主動管理,為什麼老司基偏說葛蘭,不單單在於業績和醫學博士背景,葛蘭還是一位特別擅長把握產業格局的基金經理, 在2017年三季度即提出三周期共振看好未來兩年醫葯牛市觀點,隨後一年中證醫葯大漲13.10%,中歐醫療 健康 漲幅達39.98% ;她還在2018年醫葯高位時設置了中歐醫療 健康 基金的限額。先於市場發現行情,不可謂不厲害!
3 、葛蘭新的一隻醫葯基金正在首發!
1月11日,「醫學博士」葛蘭的另一隻醫葯主題基金首發! 中歐醫療創新基金(A類:006228, C 類:006229 ) ,公開信息顯示發售期為1月11日-1月25日。
當前或為醫葯布局最佳時點,新基金發售值得重點關註:
一要關注中歐醫療創新聚焦創新葯投資方向 。美國創新葯占醫葯整體市場的規模是67%,日本達到68%,而中國佔比還不足20%,發展空間巨大;4+7帶量采購等政策影響更多的是仿製葯品,創新葯的投資價值愈加凸顯;且這兩年國家政策不斷對創新葯鼓勵,醫葯的未來在創新!
二要關注中歐醫療創新是一隻均衡配置A+H股 ,最多50%倉位可投港股的股票型基金。港交所新規(還未盈利的 科技 生物類公司可在港股上市)為港股醫葯投資帶來新機遇,眾多優秀創新型生物 科技 類公司已積極布局香港上市。且國內優秀葯企分布在A股港股,同時布局,更能把握機會,同時也分散投資風險。
三要關注交易費率 ,目前中歐醫療創新在螞蟻財富、天天基金的各銷售平台都可以買到,不過老司基注意到在中歐官網和中歐錢滾滾APP認購折扣最低,0.1折的認購費率。
以上為老司基研究一番後的心得, 總結一句話:醫葯行業的至暗時刻正在過去,看好醫葯板塊就即刻上車吧。
本文源自老司基一枚
更多精彩資訊,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⑤ 2010年發行的醫葯股有那些
2010年,醫葯股在政策等因素作用下走出華麗行情。數據顯示,申萬醫葯生物指數2010年全年上漲29.69%,在全部23隻申萬一級行業指數中漲幅第二。而上證綜指全年下跌14.31%,醫葯生物指數對大盤的超額收益達到44%。
2010年漲幅居前的100隻股票中,醫葯股佔13隻;在156隻醫葯股中,有9隻漲幅超100%,這9隻牛股分別是*ST威達、領先科技(000669)、華神集團(000790)、紫鑫葯業(002118)、中恆集團(600252)、魚躍醫療(002223)、長春高新(000661)、ST長信(600706)和海翔葯業(002099)。
醫葯類個股也是遍地開花,截止2010年12月31日,醫葯行業涌現出大量上市以來復權股價漲幅超過10倍的牛股,比如雲南白葯(000538)(62.2倍)、東阿阿膠(000423)(38.8倍)、江中葯業(600750)(22.7倍)、雙鷺葯業(002038)(21.0倍)、華蘭生物(002007)(21.0倍)、恆瑞醫葯(600276)(15.0倍)、三精製葯(600829)(14.3倍)、星湖科技(600866)(11.7倍)、桐君閣(000591)(11.4倍)、一致葯業(000028)(11.3倍)、科華生物(11.0倍)、紫光古漢(000590)(10.4倍)、華北制葯(600812)(10.0倍)等股票。
更多股票資訊請參看炎黃財經。
⑥ 005303凈值是多少
嘉實醫葯健康股票A(基金代碼:005303),截止2020年01月03日,基金單位凈值1.2553元,累計凈值1.2553元,日漲跌幅0.3%。
基金收益表現:今年以來0.72%;過去1天0.3%;過去1周2.52%;過去1月5.02%;過去3月6.67%;過去6月19.21%;過去1年68.9%;成立以來25.53%。
(6)申萬葯業股票走勢圖擴展閱讀:
收益分配原則:
1、在符合有關基金分紅條件的前提下,本基金每年收益分配次數最多為12次,每份基金份額每次收益分配比例不得低於收益分配基準日每份基金份額可供分配利潤的20%,若《基金合同》生效不滿3個月可不進行收益分配;
2、本基金收益分配方式分兩種:現金分紅與紅利再投資,投資者可選擇現金紅利或將現金紅利自動轉為基金份額進行再投資;若投資者不選擇,本基金默認的收益分配方式是現金分紅;
3、基金收益分配後基金份額凈值不能低於面值;即基金收益分配基準日的基金份額凈值減去每單位基金份額收益分配金額後不能低於面值;
4、每一基金份額享有同等分配權;
5、法律法規或監管機關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