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首日火爆後理性回調 北交所首周交易掃描
數據顯示,北交所亮相的這5個交易日里,累計成交210餘億元,大於開市前兩周精選層交易之和。
就在19日,首批8隻北交所基金開售,不到中午,8隻基金均「半日售罄」,總認購規模超過80億元。
11月15日,北交所正式鳴鍾開市。這是中國資本市場里程碑式的一幕,這意味著時隔三十年後,中國資本市場開啟了三家交易所錯位發展的新時代。
伴隨著鍾聲響起,首批上市的10隻新股以大漲呼應。在隨後的交易日里,上述個股開始出現不同程度的回調,但總體交投活躍。綜合首周交易情況來看,10隻新股呈現了從65%-1355%不同的漲跌幅,其中恆合股份、志晟信息、同心傳動領漲。
平移至精選層的71隻個股則在經歷了調整走勢,截至11月19日收盤,剔除3隻因轉板上市沒有發生交易外,68隻平移個股中,僅凱添燃氣1隻個股在首周出現上漲。
與此前精選層成交量相比,北交所開市後成交量有所增長,若剔除首日近100億成交量後,與北交所消息發出後的精選層成交量相比,漲幅有限。
Wind數據顯示,當周市場總成交量210餘億元,北交所開市前的兩周,精選層71隻股票分別為53.94億元(11月1日-5日)以及82.14億元(11月8日-12日)。
在換手率方面,Wind數據顯示,81家公司區間日均換手率為7.12%,中位數3.7%;科創板在同一時間段區間日均換手率為4.77%,創業板為6.45%。
10 新股飄紅開市 首日成交放量
北交所開市首日,十隻新股表現可以用火爆來形容。在新三板市場的資深參與者、北京南山投資創始人周運南看來,這是北交所首周交易中最大的亮點所在。
雖然首日開市不設漲跌幅,但有30%、60%臨停機制,開盤數分鍾內,N同心(833454)、N大地(870436)、N晶賽(871981)、N漢鑫(837092)、N廣道(839680)、N恆合(832145)等全部觸發臨停。隨後,多隻新股較開盤價漲幅達60%,觸發二次臨停。截至當日收盤,N同心上漲493.67%居首,N大地、N志晟、N晶賽漲幅均在200%以上。
對此,市場似乎早有預期。銀泰證券股轉業務部總經理張可亮表示,10隻新股漲幅都超過100%,換手率在40%到80%之間,除了同心傳動漲幅是493%之外,其他幾只都在100%到260%,由於發行市盈率低,也不算被爆炒,這符合大多數三板人的預期。
除了新股首日驚艷亮相外,首日市場成交量高達95.73億元,以及開盤德瑞鋰電曾快速觸摸30%漲停,這些也被周運南看做首周交易亮點。在他看來,新股受追捧的核心原因是新開北交所賬戶的投資者秉承了A股歷來炒新的傳統,更傾向於去炒新股而不願去承接從精選層平移過來的老股;其次是新股的稀缺性和公開發行市盈率的合理性。
首日暴漲之後,10隻新股交易趨於理性,首日的漲幅也不斷被調整後逐漸企穩。以同心傳動為例,其在首日暴漲近5倍,在第二、第三個交易日分別出現13.09%和17%的回調, 11月18日,其股價企穩,以微跌0.36%收盤;到了11月19日收盤,同心傳動累計上漲333.13%。
總體來看,開市首周內,10隻次新股中,3隻漲幅不足100%,5隻新股漲幅超過200%,其中恆和股份以1355.88%的漲幅排在首位,志晟信息漲幅439.9%緊隨其後。
71 日平移股票首周僅1隻上漲
在周運南看來,北交所在開市後處於「持續量縮價跌」的調整態勢略顯不盡人意。
與10隻新股首日爆炒不同的是,71隻精選層平移股票的走勢出現了分化。除3家企業轉板上市停牌外,68隻交易股票在開市首周內僅凱添燃氣一家周漲幅為正數,其餘股價均呈下跌之勢;有26隻股票自上市首日以來漲跌幅為負。
周運南這樣評價這些股票的首日表現:68隻平移股的表現大出市場預料,基本是精選層開市的一個翻版了。集合競價時最高漲幅為19.16%,最低的跌3.17%,高達14隻股票開跌,6隻平開。收盤時16隻個股跌幅超過10%, 59隻收跌。在他看來,主要原因有四個方面:一是北交所新進資金均在追逐新股上;二是精選層老股東普遍獲利較大;三是精選層老股東擔心重演去年7月27日精選層開市的走勢,所以在驚弓情緒下出現獲利拋盤;四是前期活躍股中的游資出貨,並借熱勢大洗牌。
值得注意的是,在北交所開市前夕,這71隻股票已經有一波不錯的上漲。
開源證券研報顯示,以北交所開市前的最後一個交易日為節點,精選層公司上市至今股價相比發行價漲幅表現優異,平均值達127.5%,中位數達90.90%,與科創板、創業板(注冊制)戰略配售鎖定期收益相近,反映出北交所板塊長期投資價值確定性強。單只個股來看,上市至11月12日收盤漲幅超過100%的有27家公司,其中連城數控、長虹能源、貝特瑞漲幅位列前三名,連城數控掛牌至11月12日漲幅甚至高達507.51%。
張可亮稱,比較在9月2日宣布精選層平移到北交所之後,這些股票都已經出現了50%到100%左右的漲幅,估值已經不低,現在的回調,也是北交所市場投資者理性的表現。如果71家精選層平移股票繼續被爆炒,反而不利於北交所後續的發展。
在賣出換手充分的情況下獲利盤得到一定釋放後,投資者情緒逐漸回暖。就在11月17日,凱添燃氣披露將圍繞光伏制氫項目開展戰略合作,受消息影響,其股價漲幅在68家公司中居首,與A股呈現一定聯動;驅動力在11月16日收盤後曾發布接待多家機構投資者調研公告,17日該股股價企穩反彈。
在經濟學家、創投專家,增量研究院院長張奧平看來,北交所開始初期市場運行是比較平穩的,這也為市場長期的價值化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北交所是試點注冊制的市場,不難發現同樣試點注冊制的市場中機構投資者是佔多數的,他們的投資方式更為長期和理性,資金端的理性伴隨著優質資產的增加,會為市場形成一個更加良好的形態。
主題基金認購火爆
就在北交所被宣布設立後,公募基金在此的布局也逐漸拉開帷幕。
就在11月19日,華夏、廣發、匯添富、易方達、南方、嘉實、大成、萬家基金首批8家公募旗下的北交所主題基金正式開售,投資者認購熱情高漲,認購規模超過80億,華夏基金更是發公告稱提前結束募集。
華夏北交所創新中小企業精選兩年定開擬任基金經理顧鑫峰認為,伴隨著公募基金陸續進場,基金在北交所建倉交易會帶來增量資金,因此北交所股票流動性將逐漸向好。
對於後市,市場有怎樣的期待呢?「希望開市第二周,北交所板塊能夠在8隻北交所主題基金首日公開發行就多倍超募的正向刺激下,實現『量價企穩』。」周運南表示。
「新開戶投資者會逐步入場,包括公募基金等機構投資者也會選取具有成長性的股票逐步建倉,資金面不是問題,市場的估值會企穩回歸。」一位投資者表示,「這可以讓北交所市場走得更好。」
截至11月12日收盤,新三板精選層71家公司總市值2894.44億元,平均市盈率(TTM)35.62倍,其中貝特瑞總市值最高為911.89億元,連城數控和吉林碳谷列二三位,分別為283.02和147.27億元。北交所開市一周後,截至11月19日收盤,81家公司總市值2695.95億元,平均市盈率35倍,中位數29.3倍,其中最高市值公司仍為貝特瑞,其總市值810.59億元,連城數控和吉林碳谷仍列二三位,分別為241億元以及147億元,長虹能源則是另外一家市值在百億規模以上的公司。
北交所首批啖頭湯企業業績也沒有令投資者失望。中金研報顯示,截至11月11日,北交所首批81家公司中共有75家公司披露了2021年三季報,在已披露三季報的公司中,前三季度合計實現營業收入422.4億元,歸母凈利潤合計為46.4億元。其中貝特瑞報告期內營業收入和歸母凈利潤均為最高,營業收入為68.51億元,同比增長154.18%,歸母凈利潤10.9億元,同比增長207.91%;除殷圖網聯和諾思蘭德三季度歸母凈利潤出現虧損外,73家公司均實現盈利。盈利公司中,歸母凈利潤超過1億元的公司共有7家,分別是貝特瑞、穎泰生物、同力股份、長虹能源、吉林碳谷、連城數控和翰博高新,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最快的公司為科達自控,增速為3264.71%。
㈡ 涉嫌內幕交易,北交所「大黑馬」李春安被立案調查!13.6億元定增要黃
光伏,即光伏發電系統,是利用半導體材料的光伏效應,這幾年的一個半導體行業還是發展的非常好的,在這一個行業當中投資的人也是賺的盆滿缽滿,風生水起,讓別人很是羨慕,但這個時候如果想要再次的踏進半導體這個行業的話,那就需要思考一下了。因為光伏大佬涉嫌內幕交易而被調查,還牽連了多家的公司。李春安這一次被立案調查也讓我是菊花一緊,因為我剛賣出了,他們家的股票沒多久小賺了一筆,沒有想到馬上就迎來了暴跌,還好我出手夠快。
㈢ 無錫連城凱克斯待遇住宿
不錯,前景很好
連城凱克斯科技有限公司是大連連城數控機器股份有限公司(新三板,證券代碼:835368)的全資子公司。公司擁有美國500強公司斯必克(SPX)旗下60年歷史的凱克斯(KAYEX)單晶爐事業部的全部技術、知識產權、商標。公司研發的300毫米半導體單晶爐處於*水平,擁有18項技術專利,先後推出優化改進的新型8英寸、12英寸,並研製出24英寸半導體級單晶爐;連城凱克斯科技有限公司將依託無錫國家半導體產業基地的政策及人才優勢,設立院士工作站,致力於光伏及半導體核心設備的研發製造。
㈣ 大連連城數控要撤出大連嗎
不要。截止到2022年9月27日,都沒有要撤出的消息。大連連城數控機器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2007年,專注於光伏與半導體產業的高端裝備製造。大連連城數控不要撤出大連。業務涉及技術領域包括單晶硅材料生長等。
㈤ 連城數控董事長被查,涉嫌內幕交易!13.6億元定增要「黃了」嗎
內幕交易是一個非常不好的事情,而且還是違法的,在金融方面,內幕交易是指證券、期貨交易內幕信息的知情人員,或者非法獲取證券期貨交易內幕消息的人員,為他人泄露了交易的價格,什麼時候該買入、什麼時候該賣出這些信息泄露,以此來獲得很高額的利益。而大名鼎鼎的連城數控董事長,就涉嫌了內幕交易的一個情節,目前董事長呢,也已經被控制了起來,也是進一步的在調查當中。那麼問題來了,他們涉嫌內幕交易,之前的13.6億元的定增要因此而黃了嗎?我們就來好好的聊一聊這個話題。
㈥ 中國國產機床廠家有哪些
沈陽機床[000410]:公司是國內機床行業的龍頭企業,產品種類齊全,具備為國家重點項目提供成套裝備的能力,其數控機床技術處國內領先地位,已成為世界數控金切機床生產量最大的企業。2010年公司機床產量6.8萬台,同比增長20%,數控機床產量2.1萬台,同比增長39%,機床產值數控化率60%,較上年提高4個百分點。
秦川機床:秦川機床集團有限公司,1965年從上海內遷至陝西寶雞,是我國精密機床製造行業的龍頭企業。
公司現有員工3472人(含控股子公司),其中碩士以上學歷60餘人,各類專業技術人員1115人,國家級專家8人。截止2005年底,公司資產總額16.3億元,形成了精密數控機床、塑料機械與環保新材料、液壓與汽車零部件、精密特種齒輪傳動 、精密機床鑄件、中高檔專用機床數控系統及數控機床維修服務等六大主體產業群。擁有20多家控股、參股公司,是上市公司陝西秦川機械發展股份有限公司的實際控股方。
國機精工(002046):2020年報顯示,國機精工實現凈利潤6227萬元,同比增長126.35%。國機精工有限公司於2013年9月10日在滎陽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記成立。公司經營范圍包括磨料、磨具、超硬材料及製品的技術研究、銷售等。
華東數控(002248):公司2020年的凈利潤-8447萬元,同比增長-417.13%。大連連城數控機器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2007年,公司致力於光伏和半導體行業硅材料加工設備的生產製造和技術研發:公司擁有一支來自數控機床製造業的工程師隊伍,具有設計開發精密機械製造和自動控制系統的能力。
青海華鼎(600243):公司2020年的凈利潤2896萬元。擁有山東省企業技術中心、山東省鏜、銑、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山東省大型精密數控機床工程實驗室、院士工作站、博士後科研工作站5個省級以上研發平台,近三年通過山東省科技成果鑒定新產品8項,其中國際先進1項,國內領先6項,國內先進1項。
㈦ 董事長涉嫌內幕交易被調查,多家光伏半導體股價跳水!影響為何如此之大
連城數控公司的董事長李春安因為涉嫌證券市場交易的內幕而被立案偵查,李春安不僅作為連城數控的董事長,他還是光伏產業以及知名企業,隆基綠能的主要發起人,隨後連城數控多次發表聲明表示此次的事情是董事長個人的調查,不會影響公司的正常生產經營活動之後,基隆綠能表示李春安將不再擔任隆基綠能的任何職位,並且將會配合鑒證會的立案調查,不會對公司的生產產生實質性的影響,兩家公司都極力的表明,被立案事項涉及的內部交易並非自己的股票,並且隆基綠能還表示涉嫌內部交易,不涉及內公司的相關事情,都極力的與李春安撇清關系。
㈧ 半導體產業鏈之單晶矽片行業深度研究
(溫馨提示:文末有下載方式)
近期,矽片尺寸之爭再起,矽片龍頭隆基股份推出 M6 大矽片產品,並同時發布大矽片組件 Hi-MO4,清楚 表明了力推 M6 的意願。那麼 歷史 上矽片尺寸經歷過怎樣的變化過程?隆基為何要力推 M6?與另一尺寸路線 158.75 方單晶相比,M6 有何優勢,二者誰將勝出?M6 之後,是否會有更大尺寸的矽片產品推出?本報告試圖 解答這些問題。
光伏矽片尺寸源自半導體,經歷了從 125 到 156,從 M0 到 M2 這一不斷增大的過程。 光伏矽片尺寸標准源 自半導體矽片,在攤薄成本和提高品質這兩大需求的推動下,半導體矽片尺寸不斷增大,光伏矽片也隨之經歷 了從小到大的過程。近年來,光伏矽片尺寸經歷了 3 次較大的變革:1)1981 至 2012之間,矽片邊距由 100 和 125 大幅度增大為156,成本大幅攤薄;2)2013 至 2017年,矽片規格從 M0(邊距 156,直徑 200)變革為 M1 (邊距 156.75,直徑 205)與 M2(邊距 156.75,直徑 210),組件尺寸不變,矽片尺寸增大,從而攤薄成本;3) 目前正在進行中的變革是矽片規格從 M2 變革為 158.75 方單晶或者M6大矽片,這次變革增厚了產業鏈各環節 利潤空間,並將矽片尺寸推至當前設備允許的極限。
增大矽片尺寸的驅動力是提高溢價、攤薄成本、拓展利潤空間,在這些方面上 M6 比 158.75 方單晶更有優 勢。 在電站建設中,使用大矽片高功率組件可以減少支架、匯流箱、電纜等成本,從而攤薄單瓦系統成本,為 組件帶來溢價;在組件售價端,158.75 方單晶可溢價 2 分錢,M6 可溢價 8 分錢。在製造成本端,大矽片本身可 以攤薄矽片、電池、組件生產環節的非硅成本,從而直接增厚各環節利潤;在矽片、電池、組件總成本方面: 158.75 方單晶可降低 2 分錢,M6 可降低 5 分錢。因而,總的來看,158.75 方單晶的超額利潤為 4 分錢,M6 超 額利潤為 13 分錢,M6 的空間更大。在目前的價格水平下,158.75 方單晶所獲超額利潤基本留在了矽片環節, 而 M6 大部分超額利潤流向了組件環節。推廣 M6 矽片的原動力在於增厚產業鏈各環節利潤。在定價方面,我 們認為 M6 定價緊跟 M2 即可始終保持競爭優勢,使得各環節的攤薄成本內化為本環節的利潤,從而使各環節 毛利率均有提高。
M6已達部分設備允許尺寸的極限,短時間內矽片尺寸標准難以再提高。 增大矽片尺寸的限制在於現有設 備的兼容性。通過梳理拉棒切片、電池、組件三個環節用到的主要生產設備,我們發現現有主流設備可以兼容M6矽片,但這一規格已基本達到現有設備允許的尺寸上限,繼續增大矽片尺寸則需重新購置部分設備,使得增 大尺寸帶來的成本下降被新購設備帶來的成本上升所抵消。因而短時間內矽片尺寸標准難以再提高,M6 將在相 當長的一段時間內成為標准上限。
矽片形狀分類:方形和准方形
從形狀來看,矽片可以分為方形矽片和准方形矽片兩大類。方型矽片並非完全正方,而是在四角處也有小 倒角存在,倒角長度 B一般為 2 mm 左右。准方形矽片四角處為圓倒角,尺寸一般比方型矽片的倒角大很多, 在外觀上比較明顯。
矽片的關鍵尺寸:邊距
對方形矽片來說,因為倒角長度變化不大,所以描述其尺寸的關鍵在於邊距 A。 對准方形矽片來說,由於其製作過程為圓棒切方然後切片,倒角為自然形成,因而其關鍵尺寸是邊距 A 與直徑 D。
尺寸標准:源自半導體矽片
光伏矽片與半導體矽片技術本身極為相似,半導體產業規模化發展早於光伏,因而早期光伏矽片尺寸標准 主要源自半導體矽片行業。
半導體矽片尺寸經歷了從小到大的過程。60 年代出現了 0.75 英寸的單晶矽片;1965 年左右開始出現少量 的 1.5 英寸矽片;1975 年左右出現 4 英寸矽片;1980 年左右出現 6 寸片;1990 年左右出現 8 寸片;2000 年左 右出現 12 寸片;預計 2020 年左右 18 寸片將開始投入使用。
半導體矽片尺寸不斷增大的根本驅動力有兩條:1)攤薄成本;2)提高品質。矽片尺寸越大,在製成的每 塊晶圓上就能切出更多晶元,從而明顯攤薄了單位成本。同時隨著尺寸的增大,邊緣片佔比將減少,更多晶元 來自於非邊緣區,從而產品質量得到提高。
近年來光伏矽片尺寸經歷了3 次變革
光伏矽片尺寸標準的權威是 SEMI(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跟蹤其標准發布 歷史 ,可以發現近年來光伏矽片尺寸經歷了 3 次主要的變革:
1) 由 100 和 125 大幅度增大為 156;此階段為 1981 至 2012 之間。以 2000 年修改版後的標准 SEMI M6-1000 為例,類原片有 100/125/150 三個尺寸,對應的邊距均值分別為 100/125/150 mm,直徑分別為 125/150/175 mm,即嚴格按照半導體矽片尺寸來給定。2012 年,原 SEMI M6 標准被廢止,新的 SEMI PV22 標准開始生效,邊距 156 被加入到最新標准中;
2) 由 156(M0)小幅調整至 156.75(M2);在標准方面,通過修訂,新增的 M2 標准尺寸被納入 SEMI 標 准范圍內,獲得了業界的認可;
3)由 156.75(M2)小幅調整至 158.75 或者大幅增大為 166。此次變革尚在進行中。
第一次尺寸變革:125 到 156
2012 年前,光伏矽片尺寸更多地沿用半導體 6 寸片的規格,但由於電池生產設備的進步和產出量提升的需求,125 mm 矽片逐步被市場淘汰了,產品大多集中到156 mm 上。
從面積上來看,從 125 mm 矽片過渡到 156 mm,使矽片面積增大 50%以上,大大提高了單個組件產品功率,提高了資源開發與利用效率。
相比邊距,當時直徑的規格較多。邊距 125 對應直徑 164 mm 為主流,邊距 156 對應直徑 200 為主流(M0)。
第二次尺寸變革:M0 到 M1 再到 M2
第二次尺寸變革主要是指從 M0(邊距 156 mm,直徑 200 mm)變革為 M1(邊距 156.75 mm,直徑 205 mm) 與 M2(邊距 156.75 mm,直徑 210 mm)。這一變革在組件尺寸不變的情況下增大了矽片面積,從而提高了組件 封裝效率。矽片面積的提升主要來自兩個方面:1)邊距增大使矽片面積增大,主要得益於設備精度不斷提高, 可以增大矽片邊距、減小組件排版時電池間的冗餘留白;2)圓角尺寸減小使矽片面積增大,主要得益於拉棒成 本的不斷降低,可使用更大直徑的硅棒以減小圓角尺寸。
這一變革由中國矽片企業推動,並在 2017 年得到 SEMI 審核通過,成為行業統一的尺寸。2013 年底,隆基、 中環、晶龍、陽光能源、卡姆丹克 5 家企業聯合發布 M1 與 M2 矽片標准,在不改變組件尺寸的前提下,M2 通 過提升矽片面積使組件功率提升一檔,因而迅速成為行業主流尺寸。
設備無需更改,1 年時間完成切換。此次尺寸改動較小,設備無需做大更改即可生產 M2 矽片,因而切換時 間較短。以隆基為例,在其 2015 年出貨產品中,M1 矽片佔比 80%,M2 佔比僅為 20%;2016 年 M2 佔比已達 98%;2017 年已完全不再生產 M0 與 M1 矽片。
第三次尺寸變革:從 M2 到 M6
M2 尺寸標准並未持續很長時間。由於市場對高功率組件的需求高漲,而已建成的電池產線通過提高效率來 提升功率相對較難,相比之下通過增大電池面積來滿足更高的組件功率需求成為了部分廠商的應對之策,使得 矽片尺寸出現了 157.0、157.3、157.5、157.75、158.0 等多樣化規格,給產業鏈的組織管理帶來極大的不便。
在此情況下,業內再次考慮尺寸標准化問題,並出現了兩種標准化方案:1)158.75 全方片。這一方案在不 改變現有主流組件尺寸的情況下將矽片邊距增加到極限 158.75 mm,同時使用方形矽片,以減小倒角處的留白, 從而使得矽片面積增加 3%,對應 60 型組件功率提升約 10W;2)166 大矽片(M6)。這一方案是當前主流生產 設備所允許的極限尺寸,統一到這一尺寸後業內企業難以再通過微調尺寸來提升功率,從而使得此方案的持久 性潛力更大。與 M2 矽片相比,其面積增益為 12%,對應 60 型組件功率提升約 40W。
使用大矽片的驅動力有以下兩點:
1)在電站建設中,使用大矽片高功率組件可以減少支架、匯流箱、電纜等成本,從而攤薄單瓦系統成本, 為組件帶來溢價;
2)在製造端,大矽片本身可以攤薄矽片、電池、組件生產環節的非硅成本,從而直接增厚各環節利潤;
組件售價:158.75 可溢價 2 分錢,M6 可溢價 8 分錢
電站的系統成本由組件成本和非組件成本構成,其中非組件成本可以分為兩大類:1)與組件個數相關的成 本,主要包括支架、匯流箱、電纜、樁基和支架安裝成本等;2)與組件個數無關的成本,主要包括逆變器和變 壓器等電氣設備、並網接入成本、管理費用等,這部分一般與電站容量相關。在電站容量一定的情況下,組件 個數取決於單個組件功率,因而組件個數相關成本也可叫組件功率相關成本。
對於尺寸、重量相近的光伏組件,在其設計允許范圍內,支架、匯流箱、電纜等設備與材料的選型可不做 更改。因而對於單個組串,使用 M2、158.75 全方片和 M6 三種組件的成本相同,由此平攤至單瓦則其組件個數 相關的成本被攤薄,158.75 全方片比 M2 便宜 2 分錢,M6 比 M2 便宜 8 分錢。因此在組件售價端,158.75 全方 片的組件最多可比 M2 的組件溢價 2 分錢,M6 的組件最多可比 M2 的組件溢價 8 分錢。在前期推廣階段,組件 廠可能將此部分溢價讓利給下游電站,以推動下遊客戶偏好轉向 M6 矽片。
組件成本:158.75 可攤薄 2 分錢,M6 可攤薄 5 分錢
在總成本方面,158.75 方單晶比 M2 低 2 分錢,M6 比 M2 低 5 分錢。這一成本降低是製造端產業鏈推廣 M6 源動力,也是推廣 M6 為產業鏈增厚的利潤空間。拆分到各環節來看: 1)矽片單瓦成本方面,158.75 方單晶矽片比 M2 矽片低 0.1 分錢,M6 矽片比 M2 矽片低 1.6 分錢; 2)電池成本方面,158.75 方單晶比 M2 低 0.3 分錢,M6 比 M2 低 0.9 分錢; 3)組件成本方面,158.75 方單晶比 M2 低 1.5 分錢,M6 比 M2 低 2.3 分錢。
矽片成本測算
矽片成本可拆分為硅成本、非硅成本、三費。其中:
1)硅成本與方棒面積成正比,即 M6 比 M2 貴 12%(0.122 元/片),158.75 比 M2 貴 3%(0.031 元/片);
2)非硅成本中,在拉棒成本方面,圓棒直徑變粗使得拉棒速度降低幅度小於圓棒面積增大幅度,最終 M6 比 M2 便宜 6.7%(2.38 元/kg);158.75 方單晶切方剩餘率較低,最終使其比 M2 貴 1.5%(0.53 元/kg)。切片成 本大致與方棒面積成正比,最終使得 M6 非硅成本比 M2 貴 7.2%(0.066 元/片),158.75 比 M2 貴 3.8%(0.036 元/片);
3)三費均以0.40元/片計。
綜合來看,在單片成本方面,M6 比 M2 貴 8.1%(0.188 元/片),158.75 比 M2 貴2.9%(0.066 元/片);平攤到單瓦成本,M6 比M2便宜 0.016 元/W,158.75 與 M2 基本持平。
非硅成本由拉棒成本和切片成本兩部分組成。在單位重量拉棒成本方面,直徑越大則單位重量長晶速度越快,因而M6 比 M2 便宜;方單晶切方剩餘率低,因而 158.75 方單晶比 M2 貴。
電池成本測算
置成本、非硅成本、三費。其中: 1)矽片購置成本與矽片定價策略有關,這里以 2019-6-20 價格為例,M2/158.75 方單晶/M6 三種矽片含稅價格分別為 3.07/3.47/3.47元/片,攤薄到單瓦後,M6 與 M2 相近,158.75 比 M2 貴 0.049 元/W; 2)非硅成本方面,M6 比 M2 降 0.009 元/W,158.75 比 M2 便宜 0.002 元/W; 3)三費均假設為 0.10 元/W。
綜合來看,電池環節的附加成本變化不大。
具體來看,在非硅成本中,銀漿、鋁漿、TMA 等的用量與電池面積相關,最終單瓦成本不變;折舊、人工 等與容量產能相關的成本會被攤薄。
組件成本測算
組件成本可拆分為電池購置成本、非硅成本、三費。其中:
1)電池購置成本與電池定價策略有關,目前 M2/158.75 方單晶兩種電池含稅價格為 1.20/1.24 元/W,M6 電池尚無公開報價,考慮到目前 M6 與 M2 矽片單瓦定價相同,且電池成本變化不大,因而假設定價與 M2 相同;
2)非硅成本方面,M6 比 M2 便宜 0.024 元/W,158.75 比 M2 便宜 0.015 元/W;
3)三費均假設為 0.20 元/W。
綜合來看,電池環節的附加成本降低幅度大於電池環節,但依然變化不大。
具體來看,在非硅成本中,EVA、背板、光伏玻璃等主要組成部分隨本來就以面積計價,但 M6 與 158.75 產品提高了面積利用率,成本會有小幅攤薄;同時產線的產能節拍不變,但容量產能增加。從而接線盒、折舊、 人工等成本會被攤薄。
各環節利潤分配:158.75 超額利潤在矽片,M6 超額利潤在電池和組件
158.75 超額利潤 4 分錢,M6 超額利潤 13 分錢,M6 利潤空間比 158.75 方單晶大約高 4 個百分點。在組件 售價端,158.75 可溢價 2 分錢,M6 可溢價 8 分錢;在成本端,158.75 可降低 2 分錢,M6 可降低 5 分錢,因而 158.75 超額利潤為 4 分錢,M6 超額利潤為 13 分錢。在所有環節均自產的情況下,158.75 可提高凈利率 1.7 個 百分點,M6 可提高凈利率 5.2 個百分點。
在利潤分配方面,在目前的價格水平下,158.75 方單晶所獲超額利潤基本留在了矽片環節。M6 電池和組件 尚無公開報價,按照假設電池售價 1.20 元/W、組件售價 2.28 元/W 來計算,超額利潤在矽片/電池/組件環節的 分配大致為 0.02/0.01/0.10 元/W,大部分超額利潤流向了組件環節。
推廣 M6 矽片的原動力在於增厚產業鏈各環節利潤。由於目前矽片尺寸的另一選擇是158.75,所以推廣 M6 需要在產業鏈各環節利潤空間上同時大於 M2 和 158.75 方單晶。
靜態情景:M6 組件定價與 M2 相同,讓利下游電站,推動滲透率提升
最直接的推廣方式是將 M6 組件價格設定為與 M2 相同,從而將電站端的系統成本攤薄讓利給下游電站, 快速提升下游電站對 M6 組件的認可度。
目前 M2 組件價格為 2.20 元/W,若 M6 組件價格同樣定為 2.20 元/W,則相應的 M6 電池價格需要下調為 1.20 元/W,與 M2 電池價格相同,以保證組件環節 M6 凈利率大於 M2;矽片價格可以維持 3.47 元/片不變,此 時電池凈利率可保持在 18.3%,依舊高於 M2 電池的凈利率 17.8%。在此情境下,M6 各環節凈利率均超過 M2, 有利於 M6 推廣。
與 158.75 方單晶相比,此時 M6 各環節超額利潤為 5 分錢,而 158.75 方單晶超額利潤為 4 分錢,M6 更有 優勢。具體到各環節來看,M6 矽片環節凈利率稍低,但電池和組件環節凈利率高,更有利於全產業鏈共同發展。
動態情景:M6 定價緊跟 M2 即可始終保持競爭優勢
在組件價格方面,M6 與 M2 定價保持一致,即可使 M6 組件保持在下游電站選型中的競爭優勢。
在電池價格方面,M6 與 M2 定價保持一致,則可使組件環節的成本攤薄沉澱為組件環節的利潤,使得對下 游組件廠來說生產 M6 組件時的毛利率始終高於 M2,因而 M6 組件更有吸引力。
在矽片價格方面,保持 M6 與 M2 單位面積的價格相同,則可使電池環節的成本攤薄沉澱為電池環節的利潤,使得對電池廠來說生產M6 電池時的毛利率始終高於 M2,因而 M6 電池更有吸引力。
對矽片環節來說,保持 M6 與 M2 單位面積的價格相同則 M6 凈利率比 M2 高 4 個點,矽片環節亦有推廣動 力。這也為後續繼續降價讓利給電池、組件、電站留出了更多空間。
增大矽片尺寸的限制在於現有設備的兼容性。通過梳理拉棒切片、電池、組件三個環節用到的主要生產設 備,我們發現現有主流設備可以兼容 M6 矽片,但這一規格已基本達到現有設備允許的尺寸上限,繼續增大硅 片尺寸則需重新購置部分設備,使得增大尺寸帶來的成本下降被新購設備帶來的成本上升所抵消。
拉棒與切片環節:單晶爐等關鍵設備裕度大,部分設備接近尺寸上限
在拉棒與切片環節,生產工藝主要分為拉棒、切方、切片三步,分別用到了單晶爐、截斷機與開方機、切 片機等 4 種設備。總的來看,對於 M6 矽片來說,單晶爐與開方機尺寸尚有較大餘量,截斷機已接近部分廠家 設備尺寸的上限。
單晶爐:熱屏尺寸尚有較大餘量。當前主流單晶廠家熱屏內徑均留有較大餘量。M2 矽片外徑為 210 mm, 對應的圓棒直徑為 214 mm 左右;M6 矽片外徑為 223 mm,對應的圓棒直徑為 228 mm。當前主流單晶爐熱屏內 徑在 270 mm 左右,拉制直徑 228 mm 硅棒完全可行,且無須重大改造。
截斷機:M6 尺寸在目前設備加工規格範圍內,但已接近設備加工規格上限。切斷機用於將硅棒切成小段, 其加工規格較難調整。以連城數控官網提供的多線切斷機主要參數來看,其適用的單晶硅棒直徑為 155-230 mm。 而 M6 矽片對應的圓棒直徑是 228 mm,在該設備加工規格範圍內,已接近設備加工規格上限。
開方機:加工尺寸裕度較大。開方機用於將圓棒切成方棒。以高測股份單棒四線開方機為例,其切割棒料 直徑為 200-300 mm,開方尺寸為 157-210 mm。M6 矽片對應的方棒直徑為 223 mm,開方尺寸為 166 mm,現有 設備裕度較大。
電池環節:擴散爐內徑最關鍵,目前可滿足要求
目前主流 PERC 電池的生產工藝分為清洗制絨、擴散、刻蝕、鍍膜、激光刻劃、印刷柵線、燒結等工序,涉 及的關鍵設備有擴散爐、PECVD、激光刻槽機、絲網印刷機、燒結爐等。其中擴散爐、PECVD、燒結爐等管式加 熱或真空設備尺寸難以調整,因而是矽片加大尺寸的瓶頸環節。若矽片尺寸超出現有設備極限,則只能購置新 設備,成本較高。目前常見的管式設備內徑最小 290 mm。
擴散爐:圓棒直徑需小於擴散爐爐管直徑。在擴散工序中,一般使用石英舟承載矽片,然後將石英舟放置 於擴散爐爐管中。在擴散爐中,矽片軸線方向一般與擴散爐軸線方向平行,因而矽片尺寸需在擴散爐爐管截面 之內,即硅棒的圓棒直徑需小於擴散爐爐管直徑,且需要留有一定的操作空間。將矽片邊距由 156.75 mm 提高 到 166 mm 的同時,矽片外徑將由 210 mm 增大到 223 mm,對於內徑 290 mm 的擴散爐來說尚可行。在石英舟 方面,其尺寸經過合理設計一般可以滿足M6 矽片進出爐體的要求。
PECVD:矽片邊距需小於 PECVD 爐管內徑。PECVD 與擴散爐的情況有以下兩點不同:1)在 PECVD 中,使 用石墨舟裝載矽片;2)矽片軸線與 PECVD 爐管軸線垂直放置,因而只需矽片邊距小於 PECVD 爐管內徑即可。 為了提高 PECVD 產能,爐管內徑一般較大,以疊放更多矽片。將矽片邊距由 156.75 mm 提高到 166 mm 對於內 徑 450 mm 的 PECVD 來說無障礙。
絲網印刷機:M6 矽片可兼容。絲網印刷機的傳輸系統、旋轉平台、刮刀頭、視覺系統均與矽片尺寸相關。
以科隆威為例,其官網掛出的唯一一款全自動視覺印刷機PV-SP910D 可兼容 M6 矽片。
組件環節:排版串焊與層壓設備均近極限
組件環節主要分為排版串焊、疊層、層壓、裝框、裝接線盒、固化清洗、測試包裝等工序,主要需要用到 排版機、串焊機、層壓機等設備。
排版串焊:可兼容,問題不大。排版串焊機的關鍵尺寸是組件長和寬,若組件尺寸在設備允許范圍內,則 只需更改設置即可適用於大矽片組件;若超出設備允許的最大組件尺寸,則很難通過小技改來兼容。以金辰的 高速電池串自動敷設機為例,其適用玻璃組件范圍為長 1580-2200 mm、寬 800-1100 mm。預計使用 M6 矽片的 72 型組件長 2120 mm、寬 1052 mm,在排版串焊設備允許范圍內。
層壓:層壓機尺寸已達極限。層壓機的層壓面積較大,一般一次可以處理多個組件。以金辰 JCCY2336-T 層 壓機為例,其層壓面積為 2300 mm×3600 mm。在使用 M2 矽片時,該層壓機一次可處理 4 塊 60 型組件,或 3 塊 72 型組件。在使用 M6 矽片時,該層壓機同樣可以一次處理 4 塊 60 型組件或 3 塊 72 型組件。對於 60 型組 件來說,處理 M2 矽片組件時,該層壓機長度方向的餘量為 240 mm,較為寬裕;但處理M6 矽片組件時,由於 單片電池尺寸增大 9.25 mm,60 型組件長度將加長 92.5mm,層壓機長度方向的餘量僅剩 55 mm,較為緊張。
輔材尺寸易調整。組件輔材主要包括光伏玻璃、EVA、背板、接線盒等。其中光伏玻璃、EVA、背板目前幅 寬可生產 166 及更大尺寸材料,僅需調整切割尺寸即可。接線盒不涉及尺寸問題,僅需考慮組件功率提高後接 線盒內部線纜材料可能需要使用更高等級材料。
……
溫馨提示:如需原文檔,請登陸未來智庫www.vzkoo.com,搜索下載。
㈨ 光伏大佬涉嫌內幕交易被立案調查,背後牽扯出了哪些上市公司
此事牽扯出了北交所上市公司大連連城數控機械股份有限公司,隆基綠能,這些公司也被牽扯在內。
㈩ 多圖!北交所81家上市公司畫像大起底
9月2日,北京證券交易所宣布成立。
在兩個月迅速高效的籌劃下,11月12日晚間,市場迎來重磅官宣。北交所定於2021年11月15日開市,81家公司將成為北交所首批上市公司。
組成首批北交所上市企業隊伍的,是大地電氣、中寰股份等10隻新股,以及貝特瑞、連城數控等71隻精選層老股。
本文將對即將上市的這81家公司,尤其是精選層71家掛牌企業做相關統籌和分析。
10隻新股:部分發行價較前收盤價下折
11月10日,全國股轉系統公司官網發布10家企業的《向不特定合格投資者公開發行股票並在北京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告書》,稱已獲北交所同意,將於11月15日在北交所上市。
據統計,這10家企業當中有8家發行價相較前收盤價都有下折,且部分下折幅度較大,另外2家相對前收盤價為溢價發行。
71家精選層掛牌企業:集中在製造業 江蘇企業最多
71家企業行業分布各異,但按照證監會行業進行分類,主要集中在製造業,有53家。53家製造業再細分:工業有16家,材料10家,醫療保健10家。
從地區分布來看,集中在江蘇、北京、廣東的企業數排前三,分別為11家、10家、9家,而在福建、廣西、江西等地,有1家企業。
從三季報看71家精選層掛牌企業
截至11月12日,71家新三板精選層公司已全部披露2021年三季報。貝特瑞的營收及凈利潤均居71家公司之首。
從行情看71家精選層掛牌企業
截至11月12日收盤,共有28股自上市以來的股價累計漲幅超100%。連城數控上市以來累計漲幅超550%居首。
總市值方面,貝瑞特截至12日收盤市值超900億元,遙遙領先;連城數控、吉林碳谷、長虹能源的總市值也超百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