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吉利汽車被持續看好,對此你有何看法
不僅是車企,包括寧德時代(529.810, 22.11, 4.35%)等供應鏈巨頭,都遭遇了近兩年來罕見的下跌。Wind新能源指數顯示,2021年11月底,該指數還在2600點的高位,但在2022年2月11日已跌至1964點,不到三個月的時間里,跌幅達24.5%。相比之下,上證綜指在同一時期下跌了約2.8%,深證成指跌幅略大,但只有10.6%,chinext指數下跌了21.4%。
吉利汽車在收入和利潤方面的下降在全球汽車行業中並不是一個壞的對比。最大的汽車集團大眾汽車公司上半年銷售額為961億歐元,下降了23.2%,電子信息和通信技術損失為14億歐元。雷諾上半年的收入同比暴跌34.3%,虧損近74億歐元。標致雪鐵龍上半年收入為251.2億歐元,同比下降34.5%,而凈利潤暴跌了近70%。
小編針對問題做得詳細解小編針對問題做得詳細解讀,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如果還有什麼問題可以在評論區給我留言,大家可以多多和我評論,如果哪裡有不對的地方,大家也可以多多和我互動交流,如果大家喜歡作者,大家也可以關注我哦,的點贊是對我最大的幫助,謝謝大家了。
B. 吉利汽車|回歸A股上市,將成為「科創板整車第一股」
8月28日晚,據浙江證監局官網披露,吉利汽車上市輔導工作已完成,將申請科創板上市。
8月28日晚,浙江證監局官網披露,中金公司與華泰聯合關於吉利汽車(00175,HK)的上市輔導工作已於日前全部完成,擇日將正式遞交科創板招股說明書,而此舉意味著,吉利汽車將成為首個回歸A股在科創板上市的整車企業。
根據中金公司和華泰聯合證券發布的輔導工作總結報告,輔導內容包括:督促公司董事、高級管理人員、持有5%以上股份的股東和實際控制人(或其法定代表人)進行全面的法規知識學習或培訓;督促公司按照有關規定初步建立符合現代企業制度要求的公司治理基礎;核查公司在設立、股權設置和轉讓、增資擴股、資產評估、資本驗證等方面是否合法、有效,產權關系是否明晰,股權結構是否符合有關規定等。
上半年,吉利的資金情況並不樂觀,據悉,2020年上半年,吉利集團累計銷量為53.04萬輛,同比下滑19%,?在吉利發布的半年報中,也遭遇營收、凈利潤雙下滑。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吉利新車銷量約為53萬輛,同?比減少19%;吉利汽車營收約為368.2億元,同比下滑23%;凈利潤約為23.2億元,同比下滑43%;股東應占?溢利22.97億元,同比下滑43%。為此,吉利汽車決定將原定全年銷量目標由141萬輛下調6%至132萬輛。
顯然,對於吉利汽車而言,回歸A股意味著又增加一個重要的融資渠道;而對於科創板而言,在聚集了一系列?科技企業後,也有望斬獲首個整車上市公司,彰顯其內地市場的吸引力。總體來說,這是一個多贏的舉措,對?企業本身、投資者和產業而言,都有多重利好。
作為第一批計劃回歸A股科創版的車企,吉利汽車在A股上市的計劃意義重大,甚至會有「一石激起千層浪」?的作用,未來吉利將會有怎樣的表現呢,讓我們拭目以待。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C. 2020的吉利:迎最難的一年,逆勢不改KPI
吉利正努力儲糧過冬。
財報顯示,截至期末,吉利汽車賬面上現金及現金等價物余額高達192.81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增長22.57%。
「這使得我們面對疫情的挑戰有了充足的勇氣。」李東輝解釋,應對疫情的挑戰,最關鍵的是管控好投資和成本。
吉利將進一步在資本支出上擰毛巾。
李東輝補充稱,2019年工廠的工廠建設和研發等共計76億,預計2020年會降到68億。同時,擬在銷售費用、管理費用等各個環節努力爭取10%或者以上費用的降低。同時,研發投入也會降低。
所幸,在並購沃爾沃後,吉利控股集團逐漸延伸出了自己的造車平台,即BMA、CMA、SPA及PMA,覆蓋了從純電到燃油、從緊湊型到中大型車型的全面產品布局需求。這些造車平台,將促使吉利汽車在隨後推陳出新時,降低研發成本、提升產品適配能力。
「造車平台」之說最早起源於大眾品牌,對於車企來說,平台可以實現多個車型在同一生產線上快速製造,實現汽車零部件通用化,減少車型的生產周期和節省造車成本。
李東輝透露,預計2020年研發費用投入在45億人民幣左右。同時,將跟進分析投產車型,及時處理未達預期車型和技術。
安聰慧稱,自己對全年目標充滿信心,吉利到目前為止不裁員、不減薪、不延期支付薪酬,將通過組織變革,提升員工效能,並通過新項目布局合理使用員工。(責編/楊佩謙)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D. 史上最混亂181天!復盤2020中國車市上半場|駕仕派觀察
另一個值得期待的地方,是中國汽車企業能否藉助這一輪A股的「牛市」有所作為。
今年大部分中國車企都遇到了資金鏈的困難,那些快垮掉的新勢力不言自明,而就算是領軍的一二線自主車企也並不好過。如果資本市場能夠提供相應的支持,那麼對於身處一線的中國車企來說這些資金將確保在新能源研發上的投入持續性,這將可能是真正實現對那些合資車企超越的機會。不過,資本對於車企也是有選擇性的——只有承受住了這波暴跌「洗禮」的企業才有資格拿到那些豐厚的資金。
2020年接下來的184天,註定會是一個新格局的開篇,或許我們已經開始見證這個新篇章了。
文|JackieLXX
圖|網路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E. 股災之下,曾高位入股戴姆勒的吉利到底虧了多少
2020年3月,我們與「股神」巴菲特一起見證了美股「10天4次熔斷」的歷史。與此同時,歐洲股市也發生了多起嚴重的波動狀況,因為沒有設置針對整個市場或與大盤指數掛鉤的熔斷機制,面對暴跌的股市,歐洲股民也只能靠祈禱度過此次危機。
進入3月以來,英國富實100指數、法國CAC40指數、德國DAX指數等主要的歐洲股指都可以用「斷崖式」暴跌來形容,且這三大股指在本月產生了52周范圍內最低值。
「覆巢之下無完卵」,僅德國三大汽車製造商大眾集團、寶馬和戴姆勒在此劫中都遭受了不同程度的影響。3月,這三大汽車製造商的股價都在52周范圍內出現了最小值,分別為99.16歐元、36.595歐元、21.015歐元,一年跌幅分別為13.53%、31.16%和40.93%。可以看出,三者中,戴姆勒情況更甚。
在90億美元這份「牽絆」出現之前,吉利與戴姆勒可以說涇渭分明,出現後,吉利與戴姆勒已打破這條線,出現了出行領域與運營smart「邊緣化」的合作。雖然還沒有更實質、更核心的合作內容,不過未來還很長,誰又清楚會發生什麼?
現在可以確定的是,「90億美元」成為了以後吉利與戴姆勒所有可能的「敲門磚」。而吉利走向全球化的願景,也在李書福布局的吉利-沃爾沃-領克-戴姆勒協同聯盟後日臻完善。同時,吉利也通過「協同」這一跳板,跳上更高的平台,展望更遠的風景。
文/甘芳利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F. 讀懂吉利2020中期財報:盈利23億,現金流增至202億
(文/彭科峰)8月27日,吉利汽車控股有限公司發布2020年中期財報。財報顯示,截至6月30日,吉利控股共實現營業收入368.2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22.58%;股權持有人應占溢利的降幅為42.68%,幾乎是營收降幅的兩倍,共計盈利23.2億元人民幣。
自主品牌乘用車市佔率增至17.9%
總體來看,吉利控股銷量表現優於整體乘用車平均水平。根據中汽協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中國汽車市場整體乘用車銷量同比下跌22.4%,自主品牌乘用車總銷量同比下跌29.0%。相比之下,吉利控股在中國整體乘用車批發市場佔有率為6.5%,同比上升0.4個百分點;其中自主品牌乘用車市佔率更是從15.3%增加至17.9%,在整體自主品牌中排名第一。
吉利控股表示,對於未來,集團持謹慎樂觀態度。當然,2020年初的新冠疫情嚴重影響了公司的正常運營,預計不利因素將在今年餘下時間持續存在,再加上目前激烈的市場競爭,致使2020年成為了吉利控股有史以來最困難的一年。不過,鑒於吉利自主品牌的領先位置,以及近期財務方面的引資,吉利控股有信心應對市場接下來的變化與挑戰。
值得注意的是,從產品陣營來看,從高端到低端,吉利控股均有完善的布局,隨著沃爾沃的日益走強以及未來路特斯品牌的不斷發力,李書福掌控的這家民營汽車集團的未來依然可期。同時,如果能夠盡快在科創板上市,吉利控股在在融資方面也將獲得極大幫助。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G. 吉利銷量將突破1000萬輛市佔率已提升至6.74%,還要回歸A股
[汽車之家行業]?全球疫情仍在蔓延,國際經貿形勢嚴峻,車企市場表現自然成為行業關注的焦點。8月17日,吉利汽車控股有限公司(簡稱「吉利汽車」)發布2020年上半年財報,在車企銷量普遍下滑的大形勢下,吉利汽車業績表現不乏亮點。上半年以來,吉利汽車市佔率從年初的6.51%穩定上升至6.74%。由於市場不確定性,吉利汽車將2020全年銷量目標從141萬輛下調至132萬輛。
『吉利汽車2020年目標展望』
編輯總結:
在市場環境如此嚴峻,且充滿不確定性的情況下,業績下滑越少就是勝利。在全球汽車市場下沉壓力之下,吉利汽車2020上半年表現值得欣慰。不過我們也應該看到,2020年上半年以來,新冠疫情對吉利汽車營收及盈利能力帶來的額外的壓力,甚至影響到供應鏈以及產量水平。
2020年是吉利汽車成立以來最艱難的一年,年初制定的141萬輛銷量目標也減少至132萬輛。盡管如此,吉利汽車產品投放和研發的節奏始終沒有被打亂,在電氣化、智能化、網聯化和共享化各個領域均不停布局。當然,我們希望吉利順利實現2020年的目標,並且在資本市場有所作為。(文/汽車之家李爭光)
H. 吉利汽車股票為何下跌這么厲害
吉利汽車是港股,從今年2月份開始漲幅有3倍了,對於今年的行情來說,算是非常不錯的品種了,尤其在港股這種做空勢力龐大的市場上。
近期下跌應該是漲多了的回調吧。
I. 吉利,請立即放棄幾何品牌
編輯:小花
記者:蘆葦
出品:電動勢(wxid-dianxiaoer01)
最近,吉利新能源最大的新聞莫過於極氪誕生。
日前,吉利 汽車 控股有限公司發布公告稱,與控股股東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訂立框架協議成立新合資公司「極氪 汽車 」。此次極氪的推出,意味著在幾何品牌之外,吉利又多了一個新能源品牌。
早在2015年,吉利 汽車 就已經發布「藍色吉利行動」計劃,但6年後不僅沒有實現計劃,旗下的新能源 汽車 銷量也不叫好,且其中大多流向曹操出行等B端市場,沒能在真正的市場——私人領域占據一席之地。
2018年,吉利在新加坡重磅推出幾何品牌,吉利妄圖用「老平台-新品牌」的燃油車套路來打市場,但事與願違,即便是經過鄭狀、劉智豐兩任總經理的努力,幾何依舊未見明顯起色,如今更是被同期的廣汽埃安、長城歐拉徹底甩開。
所以,這6年,吉利新能源完全可以用失敗來形容。
面對節節失利的幾何品牌,面對新能源市場風起雲涌,極氪的推出可以認為是吉利的被迫之舉。如今,伴隨極氪出道,幾何品牌的存在也變得愈發尷尬,被拋棄也許只是一個時間的問題。
1、極氪出道,幾何尷尬
相較以往,吉利去年的財報數據出現了全面下滑。吉利 汽車 對此坦言,2020年是吉利 汽車 「有史以來最困難的一年」,無論是業績還是股票走勢,對吉利 汽車 都非常煎熬。所以此次披露「極氪」,可以解讀為吉利對時下陣痛,以及未來發展的又一次 探索 。
關於極氪,英文名ZEEKR,定位為潮流 科技 品牌。極,意為極致,代表對產品極致性能、用戶極致體驗毫不妥協;氪,化學元素Kr,是放電時發光的稀有氣體,代表電驅智能時代的 科技 符號。
極氪首款量產車型命名為極氪001,也就是領克ZERO,基於SEA浩瀚智能進化架構打造。極氪001配備了永磁雙子電驅系統,具備實現全場景自動駕駛輔助能力,配備全自動空氣懸架、動態底盤控制系統、感應式自動無框車門、YAMAHA高保真音響等豪華配置。
在品牌運營方式上,極氪將以用戶服務為中心,並採用創新的商業模式,設立全新品牌直營終端,自建全場景充電補能服務體系,實現潮流生活與 科技 、用戶生態與產業生態的融合,為用戶創造更大價值。
另外,極氪還在股權上設計了用戶持股計劃,讓用戶成為股東,真正實現與用戶共創共享,這與蔚來的用戶運營如出一轍。4月15日,極氪品牌與產品發布會將在杭州灣極氪工廠舉行,屆時我們將獲悉更多關於極氪品牌的信息。
簡單來說,極氪定位高端市場,而這與吉利對幾何的高端定位是沖突的。據相關人士透露,吉利控股旗下其它 汽車 品牌純電動車暫時不會被納入極氪公司的體系。同時,吉利暫時還沒有關於極氪建立自研、自產平台的消息。
不難看出,盡管技術平台來自大吉利,但在品牌運營上,極氪將全面對標新勢力。而且,除了出自浩瀚平台的001,其它吉利平台的油改電產品將不會納入到極氪體系這一點,能夠保證極氪品牌產品上的純粹性。
不管是出自傳統企業的先進平台、產品,亦或全面面向新勢力的品牌運營方式,極氪都足夠令人期待。只是,極氪的到來,不管是品牌定位,亦或吉利內部的資源分配,最受傷的無疑是幾何,這個曾經被李書福寄予厚望的新勢力品牌已經完全沒有存在的意義。
2、從厚望到失望
另外,在「極氪」推出後,目前吉利 汽車 旗下的新能源 汽車 品牌已達7個,涵蓋了低端、中端、高端三大層面,如此頻繁地推出新品牌,讓業內頗為懷疑吉利在新能源上有種「病急亂投醫」之惑。
其實,作為一家有全球夢、求上進的傳統自主車企,吉利 汽車 深知向新能源轉型的重要性。早在2005年,豐田將普銳斯第一代引入中國時,吉利就已經開始了對混合動力技術的研發,至今已長達16年。
在掌握一定技術後,吉利開始向市場出擊。2015年,吉利 汽車 發起了「藍色吉利行動」,並提出目標:到2020年,新能源 汽車 銷量占整體銷量90%以上。2018年,吉利推出面向高端市場的幾何新能源品牌。
盡管吉利擁有雄心壯志,但事實卻不盡人意。截止目前,吉利的混動被比亞迪、長城拉開;幾何品牌市場折戟,隨著極氪的到來,幾何已完全沒有存在的意義;過去的一年裡,吉利 汽車 總共賣出了6.8萬輛新能源 汽車 ,在全年新車銷量中僅佔5.2%,與90%的目標相差甚遠。
尤其是幾何品牌的失利,這是近幾年吉利在新能源市場最大的敗筆。時間回撥至2019年4月,彼時,幾何A在新加坡高調上市。之所以選擇在海外高規格發布,是因為吉利希望將幾何 汽車 打造成面向全球的純電動品牌。
面對噴薄的新能源市場,吉利推出幾何品牌,是迫切希望幾何 汽車 能夠成為集團新的增長點,同時,讓新能源積累原本不太深厚的吉利,快速跟上時代的發展步伐。吉利很清楚,適逢時代巨變,其命亦維新。
3、幾何的存在就是一個錯誤
為了讓幾何一炮而紅,吉利可謂用心良苦。
首先是罕見的從比亞迪挖來鄭狀坐陣幾何,力求從人員深度上補足新能源短板。同時,砸重金來打造幾何 汽車 新品牌,不惜將幾何A的發布會定在新加坡。而在營銷上,為博眼球,更是喊出「幾何A是東半球最好的純電動車」的口號。
不過,面對幾何 汽車 的熱情,新能源市場的反饋卻十分冷漠。官方數據顯示,從2019年4月上市算起,2019年幾何 汽車 銷量為1.2萬輛。放在電動車市場,這個數據其實不算難看,中規中矩,畢竟只有一款車型,但因為是「大吉利」出品,又讓大家有些失望。
失望是有多方面原因的。從內部來看,去年幾何銷量占吉利總銷量的比重不到百分之一,相較高調的宣傳,以及大家對它的極高期待,這個比重分量顯得太輕了,也就是「量不配位」。而且,幾何A這個數據的背後還有不少水分存在,更坐實了失利之疑。
從外部來看,幾何則是被徹底比下去了。因為,作為與幾何同期發布的廣汽新能源埃安,其2019年累計銷量為4.2萬輛,為前者的1.5倍。即便是對等車型的對比,幾何A也被埃安S完爆。2019年,同期上市的埃安S總銷量為3.2萬輛,近乎是幾何A的三倍。
在新造車這輪大戰上,幾何輸給了埃安,吉利新能源也輸給了廣汽新能源。這也是最讓吉利無法接受的地方,畢竟在整個銷量基盤上,廣汽乘用車對吉利還望塵莫及,新能源銷量卻被反超那麼大,以致當時在吉利內部,對幾何品牌不滿的呼聲越來越高。
幾何銷量的低迷,很快反應到了人事上。在幾何品牌發布一年後,去年5月初,媒體爆料幾何品牌總經理鄭狀被火速下課,取而代之的是從領克調來的劉智豐。是的,在吉利高層看來,幾何品牌的失利在於「人為」。
然而,在劉智豐上任這近一年來,幾何這艘船並沒有停止下沉,雖有產品力不錯的幾何C助陣,但市場仍然冷漠。根據乘聯會統計,2020年全年幾何A銷量僅為5051輛,同比下滑44.6%,新產品幾何C銷量僅5277輛,整個幾何品牌總銷量1萬輛出頭。
所以,到底是鄭狀、劉智豐們沒有能力撐起幾何,還是幾何根本就沒有存在的意義?市場已經給出了回答。
J. 吉利汽車完成2019年銷量目標 2020年劍指141萬輛
1月6日,吉利汽車控股有限公司(簡稱吉利汽車)(00175,HK)公布了2019年12月及全年銷量數據。數據顯示,2019年,吉利汽車累計銷量約136.16萬輛,同比下滑9.28%,完成全年銷量目標。其中,2019年12月,吉利汽車銷量約為13萬輛,同比增長39.3%。
盡管銷量不及去年同期,但在車市「寒冬」中,吉利汽車仍是一抹亮色。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吉利汽車市場佔有率穩健增長,連續三年奪得中國品牌乘用車銷量第一。2020年,吉利汽車將銷量目標定為141萬輛,同比增長3.6%。
從具體車型來看,帝豪家族、遠景家族、博越系都是吉利汽車的主力熱銷車型,2019年累計銷量分別約為40.36萬輛、28.33萬輛和22.86萬輛。
2019年,「高端純電品牌」幾何發布後,吉利汽車集團形成了吉利、領克與幾何三大品牌共同發展的新格局,推出了幾何A、嘉際、星越、領克03+、博越PRO等多款全新車型,覆蓋轎車、SUV、MPV等細分市場。尤其是吉利SUV陣營,2019年總銷量達到70.98萬輛,占吉利汽車全年總銷量的52.1%。
值得一提的是,吉利新能源及電氣化車型銷量增幅較大,2019年全年銷量約11.31萬輛,同比增長66.5%,成為吉利汽車又一增長點。高端品牌領克12月銷量超過1萬輛,2019年累計銷量約為12.81萬輛,同比增長6.4%。
除了加大國內車市布局,吉利汽車還加速拓展海外市場,2019年累計出口量約5.80萬輛,同比增長110.6%。
截至1月6日收盤,吉利汽車股價為15.44港元/股,跌幅2.03%。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