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股票下跌縮量怎麼看
股票下跌縮量指的是股票價格出現下跌的同時股票成交量同比前幾個交易日出現了縮小的情況。通常情況下,股票出現下跌縮量就表示股票的交易活躍性在逐步減少,多頭力量較弱,導致股票價格出現下跌。如果股票長期處於下跌縮量的狀態,大概率表示該股屬於冷門股,上市公司基本面相對較差。
如果股票價格在高位區間持續處於縮量下跌的狀態,股票價格下跌幅度較大。那麼有可能是主力資金已經完成出貨,導致市場交易人氣不足,股票走勢有可能會從前期的上漲趨勢轉變為下跌趨勢中。如果股票價格下跌幅度較小,那麼有可能是主力資金正在吸籌,通過打壓股票價格,使市場散戶投資者失去持股信心出售股票,達到主力資金吸籌的目的。在主力資金吸籌完畢之後,股票價格大概率會迎來放量上漲行情。
② 如果股票走出這四種特徵,證明主力已經吸籌完畢,隨時准備拉升
莊家是股票市場上一個特殊的群體,他們擁有著雄厚的資金實力、靈通的消息來源還有專業的操盤團隊,在股票市場上盈利的可能性和幅度都是普通散戶無法比擬的。因此,大多數莊家介入的股票,都會有比較大的上漲幅度。
因為莊家操盤的強勢,很多散戶投資者在交易時,都會選擇關注莊家操盤的動向,根據莊家的操作方向來決定自己的操作方式。這本是一種非常好的想法,不過實際交易時,投資者卻會發現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莊家操作的核心本身就是要誘騙散戶投資者,因此會在盤中故意布下跟多陷阱,誘騙散戶入套。普通散戶如果沒有過硬的跟庄技術,盲目跟庄買入的話必然會大幅虧損。
但,莊家也是這個市場上的投資者,也要遵循這個市場上的交易原則。投資者首先可以對莊家有全面的認識,了解莊家常用的騙術;之後可以了解莊家整個坐莊過程中每一步的操盤目標、操盤手法和盤面特點;最後可以從自身角度出發,制定合理的跟庄策略。
如何從盤口特徵中分析出莊家建倉的變化?
1,莊家在賣一處掛出大單(500手以上),而在買一處則掛上相對較小的買單。
有的莊家也會在賣二、賣三、賣四、賣五處都掛上大單,顯示盤中的拋壓盤很重,以此來恐嚇散戶拋出手中的籌碼,達到莊家建倉的目的。比如某隻股票在賣一5.21元處掛上6000手的賣單,而在買一5.19元處掛上300手的買單。一旦盤中出現5.20的賣單,就會馬上被莊家吃掉。莊家以這種手法不斷地向上撤單,比如突然撤掉賣一5.22處的賣單,賣一處的價格就變成5.23元了。盤面上出現這種情況,是莊家吃貨建倉的明顯特徵,不過判斷的前提是股價並非處於被炒作拉高後的高位。
2,股價在低位時,盤口出現對倒單。
在建倉的過程中,莊家大多會採用對倒單來打壓股價,以便在低位吃進更多的籌碼。這時,K線圖上會表現出小陰線和小陽線交錯出現的情況,並且股價會沿著10日均線不斷上揚。同時,盤面上會出現大的成交量,並且股價會出現連續下跌的小陰線。從盤口看,股價下跌時,每筆成交量明顯大於上漲或橫盤時的每筆成交量。另外,在低位時,莊家會不斷地運用夾板式的手法控盤,即上下都掛上大的買賣單,中間相差幾分錢,同時盤面不斷出現小買單吃貨。莊家這樣做的目的,就是讓股民覺得該股拋壓沉重,上漲乏力,從而拋出手中的股票。散戶如果看到盤口出現以上跡象,就可以判斷有莊家在建倉。實際操作過程中,如果遇到出現這種情況的股票,應該密切跟蹤,一旦股價企穩向上突破時,便可以進場操作。
3,股價經過一段下跌後,盤口出現大的買賣單。
某隻股票經歷了一段下跌後,股價開始企穩。這時盤口上在賣單處會出現很大的賣單,而下面的買單卻很小,並且不久後,盤口上會出現大買單,直接把上面的大賣單吃掉。出現這種盤口跡象,是莊家建倉吃貨的特徵。
4,收盤前瞬間下砸股價。
如果某隻股票在收盤前股價瞬間下跌,是莊家建倉時常用的一種手法。莊家在尾市收盤前幾分鍾,突然拋出一筆或幾筆大賣單,並且賣單同成交價相比降低了很大的價位,這樣做可以使股價在瞬間被砸到低位。
莊家在收盤前瞬間下砸股價,其目的是讓散戶來不及作出反應,迅速把股價打壓下去,使日K線形成光腳大陰線、十字星或陰線等較難看的圖形,使持股者產生恐懼感。持股者看到盤面上出現這種情況後,會認為股價很可能次日出現大跌。次日開盤後,莊家會先打壓股價,使其呈現出下跌的走勢,這個時候,持股者就會紛紛拋出自己的籌碼,莊家則會把持股者拋出的籌碼一一吃進。這種手法如果在周末利用的話,恐嚇效果會更好。在周末,莊家可以利用媒體宣傳的形式,摧毀持股者的持股信心,這樣其可以更輕松地達到建倉的目的。
5,股價在下跌過程中出現大買單。
某隻股票在下跌過程中,如果盤口上的買一、買二、買三處出現大單的話,一般這是莊家建倉護盤的特徵。但需要注意,出現這種情況,股價不一定能馬上企穩,因為在股價下跌的過程中,光靠莊家護盤是護不住的。莊家出面護盤後,一般股價還會有一段下跌空間。如果遇到這種盤口情況,散戶應該密切留意,一旦市場轉強的話,這種股票會有很不錯的表現。
常見的四種主力建倉方式
1,上漲後縮量震盪
上漲後縮量震盪是指當股價離開底部後出現上漲,卻出現了縮量,股價此時中止了上漲行情,開始震盪。這往往是由於主力在底部未能收集到足夠的籌碼,卻又不願在低位讓更多人買到低價的籌碼,所以才採用上漲的方式將股價推高到一個新的價格平台繼續吸籌,是主力經常採用的一種建倉方式。
A.上漲後縮量震盪出現時,股價往往處於股價離開底部區域後的上漲初期。
B.上漲後縮量震盪出現時,要有明顯的上漲及縮量情況。
C.上漲後縮量震盪出現時,股價不能跌破重要支撐位。
①上漲後縮量震盪出現時,成交量必須有明顯的縮量。
②上漲後縮量震盪出現時,股價往往以放量長陽的形式出現,之後的震盪幅度也往往以這根長陽為准。
③上漲後縮量震盪出現時,往往不會破壞掉均線的多頭格局,而是對其進行修正。
2,低位縮量中陽
低位縮量中陽指的是股價在底部震盪行情中,當股價震盪走低時,會出現一根縮量的中陽以上的陽線,將股價拉回到之前的價位。這種情況的出現,是因主力在低位的大舉吸籌所致,是主力前一天打低股價後逢低吸籌所慣用的一種方式,也是投資者低位買入股票的良機。
A.當主力建倉時的低位長陽出現時,必須是在股價的低位區。
B.當主力建倉時的低位長陽出現前,往往會出現一根較長的低位長陰線。
C.當主力建倉時的低位長陽出現時,成交量必須處於近期較低水平。
①當低位縮量中陽出現前,股價必定會出現中陰以上的下跌,中陽是主力吸籌引發的上漲,而此時由於市場人氣不足,參與的人少,因此無須大量即可推升股價。
②當低位縮量中陽出現時,成交量往往處於近期較低水平,若中陽出現時放量較大,說明此處仍非底部,因市場參與者較多,主力必須放出大量才能拉拾股價,後市會繼續震盪走低。
③低位縮量中陽如果接連出現在低位,表明主力吸籌跡象很明顯,股價即將啟動上漲。
3,低位橫盤震盪
低位橫盤震盪是一種典型的主力位吸籌方式,是主力藉助股價位於低位時,採取橫盤震盪的方法進行建倉,此時股價往往上下震盪的幅度極小,看似橫盤震盪欲跌,可總也跌不下去,因主力此時總在低位承接。而一旦上漲,主力又會在高位進行打壓,所以K線上常出現平底形態,多以小陰小陽的形式出現。
A.低位橫盤震盪出現前,股價常常處於震盪行情之中。
B.低位橫盤震盪出現時,成交量往往處於極低水平。
C.低位橫盤震盪出現時,K線上多為小陰小陽線,且股價上下震盪幅度極小。
①低位橫盤震盪出現時,K線上多呈小陽或小陰的平底形態。
②低位橫盤震盪的時間越久,則意味著主力收集到的籌碼越多,後市漲幅也更為可觀。因此,長期低位橫盤的形態,往往是主力實現高度控盤黑馬股的標志。
③低位橫盤震盪出現時,成交量往往處於近期較低水平,越低則表明主力控盤能力越強,後市啟動的可能性越大。
4,低位尾盤放量下跌
低位尾盤放量下跌是指股價在震盪下跌行情中,幾乎全天都處於縮量震盪的走勢,可是在分時圖上,尾盤卻突然出現放量的下跌,甚至是創出新低或以跌停收盤。這往往表明,主力是借尾盤壓低股價,次日好在低位大舉吸收籌碼,因此是主力建倉時常用的方式之一。
A.低位尾盤放量出現時,股價正處於震盪行情中,往往創出新低。
B.低位尾盤放量出現時,分時圖上呈明顯的尾盤放量形態,但全天的成交量並不大。
C.低位尾盤放量出現的次日,往往會出現一根長陽將昨日失地全部收回。
①低位尾盤放量出現時,往往是主力在借收盤前對股價的順勢打壓,目的是製造恐慌,以方便次日在低位吸收籌碼。
②低位尾盤放量出現時,若次日無法收復昨日失地,則股價往往有繼續震盪的需求。
③低位尾盤放量出現時,往往是主力實現控盤後的最後一跌,也是主力控盤前慣用的方式,因此是極好的低位買進的機會。
如何判斷莊家建倉是否結束
(1)用量少就將價格拉高。放很小的量就能拉出長陽或封死漲停。莊家相中股票後,進場收集籌碼,經過一段時間收集,如果莊家用很少的資金就能輕松地將股票拉至漲停,那就說明莊家籌碼收集工作已近尾聲,大部分籌碼已經被莊家鎖定,浮動籌碼很少。這時候庄傢具備了控盤能力,可以隨心所欲地控制盤面。尤其是在開盤30分鍾內就將股價拉到漲停板,全天封盤不動,成交量即時萎縮,大有充當「領頭雁」之風范。通常,在低位經過反復整理,成交量萎縮至地量後,慢慢地出現脈沖式放量,不斷地向阻力位發起沖擊,表明建倉工作準備充分,莊家拉升躍躍欲試。
(2)走勢不受大勢影響。走勢獨立,我行我素,不理會大盤走出獨立行情,即大盤漲它不漲,大盤跌它不跌。這種情況通常表明大部分籌碼已落入莊家囊中:當大盤向下,有浮籌砸盤,莊家便用籌碼托住,封死下跌空間,以防廉價籌碼被人搶了去;大勢向上或企穩,有游資搶盤,但莊家由於種種原因此時仍不想發動行情,於是便有兇狠地砸盤出現,封住股價的上漲空間,不讓短線熱錢打亂炒作計劃。此時,股票的K線形態出現橫向盤整,或沿均線小幅震盪盤升。
(3)股價開始劇烈波動。股價在起漲前,走勢起伏不定,而分時走勢圖劇烈震盪,成交量極度萎縮。莊家到了收集末期,為了洗掉短線獲利盤,消磨散戶持股信心,便用少量籌碼做圖。從日K線上看,股價起伏不定,一會兒到了浪尖,一會兒到了谷底,但股價總是沖不破箱頂也跌不破箱底。而當日分時走勢圖上更是大幅震盪。委買、委賣之間價格差距也非常大,有時相差幾分,有時相差幾毛,給人一種莫名其妙、飄忽不定的感覺。成交量也極不規則,有時幾分鍾成交一筆,有時十幾分鍾才成交一筆,分時走勢圖畫出橫線或豎線,形成矩形,成交量也極度萎縮。上檔地壓極輕,下檔支撐有力,浮動籌碼極少。
(4)遇到利空時不跌反漲。遇利空消息打擊,股價不跌反漲,或當天雖有小幅無量回調但第二天便收出大陽,股價迅速恢復到原來的價位。突發性利空襲來,莊家措手不及,散戶籌碼可以拋了就跑,而莊家卻只能兜著。於是,在盤面可以看到利空消息襲來當日,開盤後拋盤很多,但此時的接盤更多,不久拋盤漸漸減少,股價慢慢企穩。由於莊家擔心散戶撿到便宜籌碼,第二日股價又被莊家早早地拉升到原來的位置。
(5)新股換手率超100%。對新股可關註上市數天內,特別是首日換手率。新股上市首日成交量大,應是莊家有意將其作為坐莊目標,一般都會利用上1首日大肆吸納,完成大部分的建倉任務。在短的時間內出現大幅度換手,沒有莊家的摻和是難以想像的。新股判斷依據:
第一,上市首日換手率超過50%,隨後超過100%。越高,說明莊家介入的可能性越大,日後拉升的高度可能會較高。若換手率較低,則說明籌碼惜售,不便於莊家建倉或控盤,上攻的空間會打折扣。當然,這里還要區分有無多家機構爭搶籌碼,如有,則股票日後的表現會延期或打折扣。
第二,上市後換手率超過首個100%時,股價有強勢表現。強庄在做新股時可能會採取連續拉升的方法,這一般出現在上市首日股價定位不高的情形。更多的莊家會選擇橫盤震盪來完成首個100%換手率,以完成建倉任務。第三,在大盤無憂時,新股中的庄股股價不會跌破上市首日的最低價。首日莊家如果大舉介入,後市必然會護盤,否則讓散戶拿到一大批比自己倉底貨還要便宜的籌碼,那是莊家難以容忍的。偶爾跌破也是為了震倉,時間短,幅度小(不超過10%)。若大盤出現中期調整,反正市場上敢於買進的人會很少,莊家借機打壓再補更低位的籌碼則又另當別論。滿足以上條件時,新股的莊家基本上得以確定。日後如何演繹行情,不同的莊家手法自然各異。
(6)突破重要壓力位置。建倉完成時通常都有一些特徵,如股價先在低位構築一個平台,然後再緩緩盤出底部,均線由互相纏繞逐漸轉為多頭排列。特別是若有一根放量長陽突破盤整區,更加可確認建倉期完成,即將進入下一個階段。
(7)低位整理時間充分。從低位整理的時間長短判斷,通常在低位盤整時間越長,莊家越有時間從容進駐,行情一旦啟動,後市漲幅往往越大。一般來說,在低位橫盤時間超過3個月,莊家基本完成了建倉任務,只是默默等待拉升時機的到來。
股價見底的位置可以大致估算預測,方法是:以最高股價x一定的比例,如2/3,1/2,1/3,1/4等,就可以大致估算出股價回落見底的可能位置。如,最高價為20.00元,則股價見底的大致位置可能在20.00元 2+3=13.33元,依此類推的價位依次為10.00元、6.66元、5.00元等。
③ 如果股票走出這五種特徵,證明主力已經吸籌完畢,隨時准備拉升
莊家是股票市場上一個特殊的群體,他們擁有著雄厚的資金實力、靈通的消息來源還有專業的操盤團隊,在股票市場上盈利的可能性和幅度都是普通散戶無法比擬的。因此,大多數莊家介入的股票,都會有比較大的上漲幅度。
但,莊家也是這個市場上的投資者,也要遵循這個市場上的交易原則。投資者首先可以對莊家有全面的認識,了解莊家常用的騙術;之後可以了解莊家整個坐莊過程中每一步的操盤目標、操盤手法和盤面特點;最後可以從自身角度出發,制定合理的跟庄策略。
主力莊家在技術分析中使用的兩大戰略做盤手法
主力莊家坐莊運作過程中在外在表象上的運作主線既然是以技術分析為核心的,那麼為了理清主力莊家在外在表象上的操盤思路,就必須深入到技術分析內容中去 探索 。
技術分析是一種從表象入手探尋價格漲跌真相的實戰方法。而技術分析中的三大基礎理論是:
(1)道氏理論。
(2)波浪理論。
(3)江恩理論。
所以,主力莊家在技術分析上的做盤手法都是以這三大基礎理論為依據進行的。主力莊家在做盤過程中有兩大戰略手法,它們分別是:正做,反做。
正做就是主力莊家按照道氏理論、波浪理論、江恩理論的技術要求來操盤。表現在股價走勢上,股價的運行中規中矩地完全符合技術分析中的三大理論。反做就是主力莊家違反道氏理論、波浪理論及江恩理論中的技術要求做盤,表現在價格的運行走勢上,價格的運行是違反技術分析中的三大理論的。
由以上總結得出:主力庄的正做表現在價格的走勢上是符合技術分析規則的,而主力莊家的反做表現在價格的走勢上是違反技術分析規則的。按技術分析做盤和反技術分析做盤的運作手法是主力莊家坐莊運作過程中常常使用的操盤手法。通常情況下,主力莊家若想得到市場投資大眾的認可時就會按技術分析正做。因為市場投資者中有相當一部分參與者是以技術分析為操作依據的,即當股價的運行符合技術分析時,如果技術分析上發出向好信號就買入,發出向淡信號就賣出。
譬如,使用技術分析中的均線技術實戰的投資者,在看到移動平均線呈現出多頭排列時就買入或者看到短期移動平均線與中期移動平均線黃金交叉時就買入,一旦看到移動平均線呈現出空頭排列時就賣出,或者是看到短期移動平均線與中期移動平均線死亡交叉時就賣出。而使用技術分析中的形態技術理論實戰交易的投資者,在看到見底反轉形態時就買入做多,而看到見頂反轉形態時就賣出做空。使用技術分析中的K線技術實戰交易的投資者,在看到見底的K線組合(如早晨之星、兩紅夾一黑)就買入做多,而看到見頂的K線組合(如黃昏之星、烏雲蓋項)就賣出做空。
既然市場上有相當一部分的投資者是按照技術分析的向好或向淡技術信號實戰操作,那麼當主力莊家的心理意圖是希望市場參與者買入時,只需操縱股價,在股價走勢上描畫出向好的技術信號就可以達到目的。而當主力莊家的心理意圖是希望市場參與者賣出時,只需操縱股價,在股價走勢上描畫出向淡的技術信號就可以間接調遣市場參與者賣出。
主力莊家在個股的底部區域建倉吸籌時,因為主力莊家的心理意圖是買入,那麼主力莊家在價格走勢的技術分析上就是操縱股價描畫出向淡的技術信號,按技術信號操作的市場持籌者此時看到向淡的技術信號後就會賣出,而按技術分析信號操作的市場空倉者由於看到該股的技術走勢是發出向淡信號而不敢買入。這樣,市場持籌者拋出的籌碼由於沒有其他空倉者抄底搶盤而全數落入主力莊家的腰包。
主力莊家使用技術分析做圖表的目的就是和市場上的技術分析派博弈,而技術分析中的技術又以道氏理論為核心基礎。股市技術分析發展史上最先出現的是道氏理論,而波浪理論和江恩理論都是在道氏理論的基礎上的創新產物。
主力莊家運用道氏技術理論做盤時如果是做上升趨勢,不論股價在上行過程中是多麼曲折,都必須符合「後一個波峰比前一個波峰高,後一個波谷比前一個波谷高」的原則。如果是做下降趨勢,股價在朝下運行過程中都必須符合「後一個波峰比前一個波峰低,後一個波谷比前一個波谷低」的原則。以上是主力莊家正做上升趨勢或下降趨勢的手法。
主力莊家在道氏理論上反做上升趨勢或下降趨勢時,只需違反以上的正向做盤原則即可。
主力莊家運用波浪理論做盤時是在道氏理論基礎上的運作。使用波浪理論正做操盤的原則如下:整波上升趨勢由五浪上升和三浪調整合成,其中第一、第三、第五浪是上升浪,而第二浪和第四浪是調整浪。主力莊家在操縱股價正做操盤時的畫K線方法必須與此對應。在具體做盤細節中還要注意以下三點:
(1)第三浪的拉升幅度應該是三個上升浪中最長的一浪。
(2)第四個浪的浪底不可以低於第一個浪的浪頂。
(3)股價上漲後進入調整時,股價的調整幅度符合黃金分割比率。主力莊家使用波浪理論做下降趨勢時,整波下降趨勢由A-B-C三浪合成,其中A浪與C浪是下跌浪,而B浪是反彈浪,主力莊家操縱股價用波浪理論畫下降趨勢時的正做操盤手法必須與此對應。
主力莊家在波浪理論上反作上升趨勢或下降趨勢時只需違反以上正向做盤的原則即可。
主力莊家運用江恩理論做盤時是在道氏理論基礎上的運作,使用江恩理論正做操盤的原則如下:
(1)股價的變盤符合時間周期的定義。
(2)股價上漲後進入調整時,股價的調整幅度符合百分比率。
(3)股價上漲時沿著上升角度線朝上運行。
主力莊家在江恩理論上反做操盤時只需違反江恩理論中的技術原則即可。
綜上所述,主力莊家使用技術分析中的技術理論做盤時,正做操盤就是操縱股價按照技術規則運行,此時在K線圖表上的表現是:當技術信號發出向好信號時,股價朝上運行;而技術信號發出向淡信號時,股價朝下運行。用一句話概括就是:技術信號的含義與實際股價的運行相同。
反做的操盤就是操縱股價違反技術規則運行,此時在K線圖表上的表現是:當技術信號發出向好信號時,股價朝下運行,而技術信號發出向淡信號時,股價朝上運行。用一句話概括就是:技術信號的含義與實際股價的運行相反。
莊家建倉常用的5種方式
1,上漲後縮量震盪
上漲後縮量震盪是指當股價離開底部後出現上漲,卻出現了縮量,股價此時中止了上漲行情,開始震盪。這往往是由於主力在底部未能收集到足夠的籌碼,卻又不願在低位讓更多人買到低價的籌碼,所以才採用上漲的方式將股價推高到一個新的價格平台繼續吸籌,是主力經常採用的一種建倉方式。
A.上漲後縮量震盪出現時,股價往往處於股價離開底部區域後的上漲初期。
B.上漲後縮量震盪出現時,要有明顯的上漲及縮量情況。
C.上漲後縮量震盪出現時,股價不能跌破重要支撐位。
①上漲後縮量震盪出現時,成交量必須有明顯的縮量。
②上漲後縮量震盪出現時,股價往往以放量長陽的形式出現,之後的震盪幅度也往往以這根長陽為准。
③上漲後縮量震盪出現時,往往不會破壞掉均線的多頭格局,而是對其進行修正。
2,低位縮量中陽
低位縮量中陽指的是股價在底部震盪行情中,當股價震盪走低時,會出現一根縮量的中陽以上的陽線,將股價拉回到之前的價位。這種情況的出現,是因主力在低位的大舉吸籌所致,是主力前一天打低股價後逢低吸籌所慣用的一種方式,也是投資者低位買入股票的良機。
A.當主力建倉時的低位長陽出現時,必須是在股價的低位區。
B.當主力建倉時的低位長陽出現前,往往會出現一根較長的低位長陰線。
C.當主力建倉時的低位長陽出現時,成交量必須處於近期較低水平。
①當低位縮量中陽出現前,股價必定會出現中陰以上的下跌,中陽是主力吸籌引發的上漲,而此時由於市場人氣不足,參與的人少,因此無須大量即可推升股價。
②當低位縮量中陽出現時,成交量往往處於近期較低水平,若中陽出現時放量較大,說明此處仍非底部,因市場參與者較多,主力必須放出大量才能拉拾股價,後市會繼續震盪走低。
③低位縮量中陽如果接連出現在低位,表明主力吸籌跡象很明顯,股價即將啟動上漲。
3,低位橫盤震盪
低位橫盤震盪是一種典型的主力位吸籌方式,是主力藉助股價位於低位時,採取橫盤震盪的方法進行建倉,此時股價往往上下震盪的幅度極小,看似橫盤震盪欲跌,可總也跌不下去,因主力此時總在低位承接。而一旦上漲,主力又會在高位進行打壓,所以K線上常出現平底形態,多以小陰小陽的形式出現。
A.低位橫盤震盪出現前,股價常常處於震盪行情之中。
B.低位橫盤震盪出現時,成交量往往處於極低水平。
C.低位橫盤震盪出現時,K線上多為小陰小陽線,且股價上下震盪幅度極小。
①低位橫盤震盪出現時,K線上多呈小陽或小陰的平底形態。
②低位橫盤震盪的時間越久,則意味著主力收集到的籌碼越多,後市漲幅也更為可觀。因此,長期低位橫盤的形態,往往是主力實現高度控盤黑馬股的標志。
③低位橫盤震盪出現時,成交量往往處於近期較低水平,越低則表明主力控盤能力越強,後市啟動的可能性越大。
4,低位尾盤放量下跌
低位尾盤放量下跌是指股價在震盪下跌行情中,幾乎全天都處於縮量震盪的走勢,可是在分時圖上,尾盤卻突然出現放量的下跌,甚至是創出新低或以跌停收盤。這往往表明,主力是借尾盤壓低股價,次日好在低位大舉吸收籌碼,因此是主力建倉時常用的方式之一。
A.低位尾盤放量出現時,股價正處於震盪行情中,往往創出新低。
B.低位尾盤放量出現時,分時圖上呈明顯的尾盤放量形態,但全天的成交量並不大。
C.低位尾盤放量出現的次日,往往會出現一根長陽將昨日失地全部收回。
①低位尾盤放量出現時,往往是主力在借收盤前對股價的順勢打壓,目的是製造恐慌,以方便次日在低位吸收籌碼。
②低位尾盤放量出現時,若次日無法收復昨日失地,則股價往往有繼續震盪的需求。
③低位尾盤放量出現時,往往是主力實現控盤後的最後一跌,也是主力控盤前慣用的方式,因此是極好的低位買進的機會。
5,漲跌無力
漲跌無力是指股價在震盪行情中遇到震盪向上時,雖然一直在上漲,但上漲的力度較小,且遇到震盪下跌時下跌的幅度也很小,從而形成上漲困頓、下跌無力的現象。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主要是主力在建倉時已認可此時的價位,不願再繼續向下打壓股價,但由於低位吸籌使得股價上漲時又邊吸邊打壓所造成的。這種形態也是主力建倉時經常運用的方式,使得不少心急的投資者見到後多數選擇了放棄,如此也正中了主力的圈套。
A.當主力建倉時的漲跌無力出現時,往往處於下跌後的震盪行情中。
B.當主力建倉時的漲跌無力出現時,往往會出現量價背離的情況。
C.當主力建倉時的漲跌無力出現時,K線雖多呈較長陰線或陽線,但相對重疊部分較多,導致整體漲跌幅度不大。
①當漲跌無力出現時,往往股價經歷了下跌,已步入震盪築底時期,是投資者根據主力動向抄底的良機。
②當漲跌無力出現時,如果出現量價背離,說明主力已在大舉低吸,應當在二次出現背離時選擇逢低買入,因為底背離往往會多次出現。
③當漲跌無力出現時,一旦股價上漲時成交量放大,往往是主力實現控盤後股價啟動時,此時應加倉買入,並持股待漲。
莊家持倉量的計算
(一)吸貨形態判斷
莊家吸貨一般分為兩個階段:低位吸貨階段(初級建倉階段)和拉高吸貨階段(中級吸貨階段)。
初級吸貨階段的持倉量較容易計算出來,一般情況下可考慮吸籌量大約佔全部成交量的15%~30%之間的幅度。
中級吸貨階段分為兩種形態:第一種是急升走勢,急升形式是莊家主動收集籌碼,一般考慮取全部成交量的50%為莊家的吸籌量;第二種是緩升走勢,莊家吸籌量大約占總體籌碼的35%左右,如果莊家採取一邊收集、一邊出貨不斷地賺差價的收集方法,這時莊家所收集籌碼約占總籌碼的25%。
拉升建倉,即為莊家的最後建倉行為,又稱為中級建倉,指在股價的上漲過程中莊家還需少量的建倉。莊家在以後不斷拉高股價,打開出貨空間,還要吃進總體倉位的30%籌碼。其採取的手法為高拋低吸,不斷賺取市場差價。這時莊家的持倉量較復雜,一般難以計算出來。
(二)吸貨期時間判斷
對於那些吸貨期非常明顯的個股,我們能大致測算出莊家的持倉量。公式為:莊家持倉量=吸貨期 吸貨期每天平均成交量+2-吸貨期 吸貨期每天平均成交量+2 50%
式中,吸貨期每天平均成交量=吸貨期成交量總和+吸貨期;2代表內盤和外盤;50%中有30%是根據持倉分布確定的浮動籌碼,大約有20%是莊家對敲成交量。
從上式分析,吸貨期越長,莊家持倉量越大;每天成交量越大,莊家吸貨越多。
(三)換手率判斷
一般情況下,如果股價處在低價循環圈內,此時成交活躍,換手率極高,同時股價漲幅較小,通常為莊家吸貨。
換手率=吸貨期成交量總和+流通盤 100%
(四)上升中縮量判斷
一般來講,股價上漲,成交量同步有效放大,呈現價升量增的態勢。然而,某些莊家控盤的個股股價隨著不斷上漲,而成交量反而縮小。這表明莊家持有大量的籌碼,持倉較大。
最後,散戶在分析莊家建倉的同時,也需要把握好上車機會,並做好資金管理
順勢+回撤和轉折+確認的含義:
1,市場上的建倉機會。本質上只有四種:
第一種,是轉折加確認;第二種是順勢+回撤;第三種是極端的遠離平均價格(均線),第四種是收斂形態內邊線雙向交。其中,第三第四種機會適合短線操作,這種機會我能看懂,但膽子小,不敢做,只好留給別人做了。前面兩種機會,是中長線機會,比較容易把握。
2,說到順勢和轉折,必須在一定的時間周期上定義,我的定義是:用30日以上均線+趨勢線+頸線.
3,所謂順勢,是指我定義的均線系統+趨勢線的方向明確,所謂回撤是指價格向上述兩線靠近或者急速穿越後又回到順側。當兩線(均線/趨勢線)方向明顯而價格快速從遠處回撤並穿越兩線時,你千萬別轉向操作,恰恰相反應該在價格企穩後順兩線方向建倉。我說的可能復雜了點。其實這就是人們常說的葛蘭維均線法則。
4,所謂轉折+確認,我是指20/30日均線或周以上均線+趨勢線+頸線都突破了,而且價格有反抗(回抽或橫盤)行為,那就可以肯定趨勢變了,該換方向交易了。
5,特別向大家建議兩點:第一點,一般而言當你看不明白方向時,也就是說價格屬於收斂形態中時,你應該看看周線和月線,盡量順原來方向的那一條形態邊線建倉,如果形態順勢突破,就加倉,如果逆向突破,就反手。這樣條理分明,比較好操作,盡量別雙向操作,最後把自己給搞得精疲力竭,真突破了,反而不敢做了。第二點,任何時候,不要輕易判斷說方向變了。換句話說,寧可順原來的方向,不可輕易轉向交易。因為真正的轉向實際上是很少的,在交易機會中估計只佔20%,其他都是順勢機會,我們何必要舍棄可能性大機會和去抓可能性小的機會呢?
技術分析和運用
1,技術分析的實質是分析價格形態價格方向及其包含的風險和收益概率。
2,技術分析應該堅持四項基本原則:
第一是客觀:就是說,我們在選擇技術工具和運用技術工具時候,盡量選擇沒有包含價值判斷的工具,比如K線、均線、頸線、趨勢線、價格箱等,反過來,KDJ、ADX、MACD這些擺動指標就包含了許多主觀判斷,比如多少數量是超買超賣之類,依據這些擺動指標交易,很容易落入陷阱。
第二是本原:盡量用原始指標,比如K線平台價格通道等,少用後人計算出來的指標,道理很簡單,環節越少,出問題的概率越低,越復雜的設備越容易出故障。
第三是簡明:一個交易體系,最好只用一個工具,或者利用相互補充的兩三個工具,比如K線、均線、趨勢線、頸線,四者層層推進,互相支持,各司其職,而且一眼就看明白了;其他指標都是因它們而來的。
第四是一致:千萬別用相互矛盾的指標,均線、趨勢線、頸線與許多擺動指標在許多時候是互相矛盾的,趨勢越強勁,頸線越是要突破時,擺動指標越表現為超買/賣,這一方面被主力充分利用來引誘散戶逆向交易,另一方面是散戶們內心永遠充滿矛盾,無法掙到大錢。
3,技術只是工具,技術本身不能說明你什麼時候建平倉。你應該運用技術出現某一特徵時候建平倉。對於這種特徵,你必須大量對圖形進行統計分析和邏輯分析,找到成功率最高的圖形進行運用。不僅如此,最好你每隔一年統計一次,以便與市場的最新發展保持一致。
4,技術運用離不開時間周期,如果是做中線,建議你只看日/周級別的圖表,因為時間周期越長,越不容易被操縱。
5,技術分析技術系統只是交易系統的一部分,必須把資金管理止損擴利也做好,技術才能發揮作用。
6,基本面分析必須用技術分析來補充,但技術分析完全可以脫離基本分析而存在,特別是錢少的人,千萬別以基本面分析為依據交易。
④ 連續下跌的股票,出現了哪個標志就說明主力洗盤結束即將拉升
大家在具體的操作過程中,一直看不出來股票莊家是洗籌或是交貨,個股跌的時候,總是以為是震倉,隨後內心總感覺個股可以很快反跳漲上來的,其實很多時候,處於發貨的階段了,下面我們就先來了解下莊家洗盤的一些技巧,這樣才不會錯過了黑馬股!
股票短線震倉個股在逐漸幾日成交量放大,最直觀指標值是幾日主力資金流入顯著。當短期內有一定的上漲幅度後,主力軍就會開始震倉,股票價格下降,成交量萎縮,呈由上向下降低行情,最主要的是股票價格下降時沒有明顯主力資金流出,乃至縮量下跌上出現主力資金流入。以上超級短線和股票短線震倉結構類型有共同之處。一般超級短線因為浮籌偏少,震倉時間也相對應稍短;而股票短線震倉因為早期有一定的上漲幅度,浮籌比較多,震倉時間也會很長。
⑤ 主力吸籌的時候盤口上會出現哪些信號
主力吸籌3種特徵
第一:下跌吸籌,這種吸籌方式很猛,但必須有大盤配合。低吸建倉時每日成交量低,盤面上看不出主力的任何蹤跡,走勢上股價無量下跌或快速下跌甚至跌到跌停板,明顯是主力所為。
第二:橫盤吸籌,這種方式就是時間長,持股的人要有耐心。橫盤建倉時主力在盤中維護股價,盤口上常用上有大單壓板和下有大單托板,股價漲不動但也跌不下去,單子掛而不交,造成成交量明顯變小,說明市場拋單少,被主力鎖定的股票多,此時還應多細心觀察。
第三:拉高吸籌,這種方式更猛,但多為短線主力所為。吸籌到流通盤的一定比例,主力即達到控盤的目的,吸籌的過程中會不斷的做試盤。通常會放量上漲以吸引市場跟風盤參與,增強股票的活躍性。主力出貨放巨量必不可少,利好消息頻出市場跟風活躍性。主力出貨放巨量必不可少,利好消息頻出市場跟風活躍。
盤口語言告訴你一眼識破主力洗盤還是出貨
1、瞬間大幅高開,開盤時漲停或漲幅高開,瞬間又回落。目的一:突破關鍵價位,防止紅盤原因引起跟風,做陰線達到震倉目的。目的二:吸籌目的三:試盤,看上方拋盤是否沉重。
2、收盤前瞬間拉高,在收盤前的那一兩分鍾內,某隻股票的盤口會突然顯示出一筆大買單,把股價拉至高位。莊家利用尾市突襲的這種手段,來突破強阻力的關鍵價位,讓散戶防不勝防。這種情況一般常見於中小盤股票。
3、盤中現「釣魚」線,當日走勢中,一開始為某一斜率上行,後突然直線大幅跳水,形成「魚竿」及「魚線」形。此為莊家對倒至高位且吸引跟風盤後突然降低價位拋出巨大賣單所導致。若接盤不多,莊家出不了貨,可能還會回拉,反之一跌千里。
⑥ 股票中的下跌走勢有很多種,那縮量下跌好還是放量下跌好
是減少量好還是減少量好?
下跌量的含義往往比下跌量的含義更復雜,所以下跌量反映的投資策略更好,准確性高。縮量下降往往預示著主力洗盤和行情走弱,而成交量下降則預示著出現主力洗盤、主力出貨、主力吸籌等多種情況。所以當後者出現時,我們往往要通過多個技術指標來分析。
一般來說,大盤的買點出現在縮量下跌階段和放量下跌階段的可能性是一樣的,所以我們需要密切觀察當時操作時的其他技術指標和大盤的走勢,從而做出最正確的決定。下跌量的含義往往比下跌量的含義更復雜,所以下跌量反映的投資策略更好,准確性高。縮量下降往往預示著主力洗盤和行情走弱,而成交量下降則預示著出現主力洗盤、主力出貨、主力吸籌等多種情況。所以當後者出現時,我們往往要通過多個技術指標來分析。
⑦ 低位放量下跌洗盤特徵
洗盤是主力資金誘空的行為,目的是要將那些不堅定的資金洗出去,洗出去之後在日後拉升的過程中就不擔心這部分浮籌賣出,從而吸引觀望資金進場接盤,股價在低位放量下跌洗盤的特徵有:
(一)低位放量下跌是出現在下跌行情的末端,如果在下跌途中則不能判定為洗盤。可以通過尋找支撐位的方法查看行情是不是處於末端,比如說:前期最低點、均線位置、缺口等。
(二)當股價運行到某個支撐位時,可能會跌破支撐位,但很多時候會在盤中拉升,形成長下影線。若當日沒有拉升,放量下跌後會在未來3-5個交易日將K線回補,如果不能回補則視為出貨。
(三)放量下跌洗盤後,股價可能會出現連續的小陽線或十字星線,這類形態多半是築底。
(四)低位放量下跌一般不會出現有什麼利空消息,若有利空消息伴隨放量下跌,可能是主力資金出貨。總的來說,放量下跌是比較危險的信號,無論是不是洗盤,最好在股價有止跌起穩跡象後再買入,這是最安全的方法。
【拓展資料】
股票底部放量上漲意味著什麼:
股票放量表示股票的買賣有效成交逐步增加,股票交易的活躍性變強、關注度變高,市場有較多的投資者買入,一般來說,股票底部區間形成放量上漲趨勢,意味著前期股票已經調整完畢,股票中的主力資金已經充分吸籌完畢,多頭趨勢主導市場,股票走勢將結束下跌趨勢,開啟上漲趨勢。
當然有時,主力也會利用底部放量來進行出貨,即在個股下跌的過程中,主力為了把手中的籌碼賣出,則會先買入一部分股票,出現放量的情況,來吸引市場上的散戶買入,從而達到出貨的目的。
因此,股票底部放量上漲是一種股票量價配合的基本現象之一,在觀察股票底部放量上漲態勢時,需要關注成交量上升的延續性,有效的放量上漲才具有參考價值。
⑧ 主力跌停板吸籌法軌跡
在a股市場上,主力一般喜歡先打壓股價,再在低位接回股票,進行吸籌操作,其中封死跌停板吸籌是一種比較特殊的方式進行吸籌,主力連續跌停吸籌手法:是一種比較兇狠的手法,一般是主
力在股價連續跌停或大幅下跌的時候用大資金撬開跌停板,開始吸入籌碼,後期開始暴力拉升,一般拉升的時候會出現連續漲停。存在以下的特徵:
1、跌停板封單量不大
主力在跌停板吸籌的時候,封單量肯定是不大,而且在跌停板的位置,投資者總是看多對比大單買進,來沖擊打開跌停板。
2、跌停板打開次數多
主力在跌停板吸籌的時候,跌停板的總是不斷的打開封死的狀態。這是主力借開板來吸收散戶的籌碼,是一種誘空的狀態。
3、長時間橫盤整體吸籌
主力在跌停板吸籌的時候,總是沒有完全封死跌停板。在跌停和9個點之間來回震盪,或者橫盤時間比較久。每次上升都有打壓。但在跌停的位置又有大單在買進,這都是主力吸籌的動作。
除此之外,主力在封死跌停板吸籌時,股價一般也不會跌破下方的重要支撐位置。
交易手法多種多樣碎片化的知識很難幫助到你,你也許需要的是系統化深造,可以去盈虧同圓官網,重新開始,深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