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行情中心 > 康得新股票閃蹦最新消息

康得新股票閃蹦最新消息

發布時間:2023-01-07 05:10:55

㈠ 我的康得新進入三板怎麼成本價成了一元股價

軟體問題。
北交所新三板和滬深不一樣,只要是股份總額以及總市值沒有發生改變就不影響交易,可能是軟體顯示的問題,清理一下緩存或者等軟體更新。

㈡ 康美股票還能買嗎

目前ST康美主要考慮還是由於財務造假影響的,整體風險比較大,退市的可能性也比較大,資金得不到保障,其次就是後期在想上市的機會也比較小,而且目前科創板開市在即很多未上市企業多了上市融資的機會,所以對於後期【借殼上市】的情況也比較小的,所以不太建議買進。
買st股票最大的風險是暫停上市和退市風險。暫停上市之後,投資者是不能交易的。後面的結果要不是能恢復上市,要不就是退市。風險是很大的。
【拓展資料】
康美葯業會不會退市?
一、證券法規定需要退市。按照證券法第63條相關規定,康美葯業使用虛假銀行單據虛增存款,通過偽造業務憑證進行收入造假,並且還存在部分資金轉入關聯方賬戶買賣本公司股票。造假和操縱股票已經做實,除了ST之後,相關責任人都要面臨重罰,並且追究責任,不僅僅是會不會退市,按照證券法規定,退市後還要賠償投資者損失,畢竟股民不可能為此行為買單。這種地雷大多數人是防不勝防,沒有專業的財務分析能力,一不小心都會踩雷,畢竟藍籌和白馬股是讓股民最信任的價值投資標的,一旦出現雷,很多人是始料不及的。
二、康得新強制退市後才到康美。目前康得新因為四年虛增凈利潤119億被監管調查後已經做出了處罰,康得新被處以60萬元罰款,董事長鍾玉被處以90萬元罰款並終身證券市場禁入,在頂格處罰面前讓這些造假人士不敢猖獗,知道法不容情,也讓他們了解到敢伸出罪惡之手,就要被重罰。而康得新一旦強制退市,預計接著就是對康美葯業的審判之日,也會走康得新的退市之路。退市股的增多,ST股今年增加了40多隻,市場的風險正在急劇升溫,此時ST板塊在注冊制落地前已經一片狼藉,資金瘋狂出逃,加大了該板塊股票退市的概率。
三、投資者謹防風險。雖然康美葯業作為國內500強企業很有實力,但是在資本市場造假,就要面臨相關的處罰,如果都因為是好公司,500強企業就不用退市,那如何讓股市健康和穩定發展,如何保住股市的生態環境不被破壞,此時股民就要很理智的不參與炒作,不盲目投機,避免和它一起退市。投機最終的終點就是虧損,這是一條不歸路,價值投資雖然周期太長,但是證明是成功的,不過康美這種價值投資,僅僅是個例,踩雷的股民也只能是訴訟賠償。總之:康美葯業退市的概率是非常高的,這只股票目前已經在ST的路上越走越遠,造假和操縱股票已經被坐實,那麼等待它的就是公正和公平的審批,在大部分造假股票退市的當下,沒有所謂的既往不咎,就算曾經是千億市值的大白馬,就算是中葯龍頭,它也要為自己犯的錯承擔,踩雷的股民加緊索賠。

㈢ ST康得新股票怎麼樣了

ST康得新股票怎麼樣了

~~~~~~~~~~~~~~~~~~~~~~~

這票不是退市了嗎!!


這走勢也給了散戶跑路的機會!!

以後再大A股每年都會有退市的股票!

㈣ 如果以外國人角度看中國股市,最不可思議的地方在哪裡

最不可思議的地方在中國股市,最不可思議的市是中國股事。

如果以外國人的角度看待中國股市,有幾點是不可思議的。

一,證券交易印花稅,證券市場早就實現了無紙化,都是採用網上交易的形式,這個稅收之無名,想收稅也不能用這個方式來收稅了。

二,只講融資,不講投資回報,iPo發行世界第一,融資比率世界第一,但投資回報排在世界下游。在投資回報風險巨大的狀況下,能夠實現順利的融資,讓人不可思議。

三,各種欺詐行為層出不窮,中國的企業上市膽子特別大,敢於造假,敢於欺詐,受到的懲罰很輕,幾乎所有的罪過都由股民來擔當了。

四,機構大資金遲遲不入市,而市場在提去散戶化。證券市場是一個很好的投資場合,但中國的一些大機構卻不願意入市,原因令人費解。而對於願意自己承擔風險的大眾群體,採用去散戶化的思維。

五,有進有出的市場,出路一直不暢通,一些殼公司,垃圾公司長期霸佔市場資源,有的上市公司僅僅只有幾個人在工作了,仍然活躍於市場上。

六,市場長期有上漲,有風險,下跌是機會的固有思維,和證券市場普世的上漲才能化解一切風險的思維相違背。

七,監管層指導市場操作和炒股,指導大家投資價值股,炒股炒長線,而不是讓市場參與者按照自己的炒股習慣和思維方式自由發揮。

八,典型的政策市,政策對市場的影響力超過了市場自身的能力。

九,各種板塊太多,令人眼花繚亂,交易規則採用多種方式,腦子不好使的都記不住如何交易,有各種不同的門檻。

總之希望中國股市越來越完善,越來越市場化。

如何看待中國股市最不可思議的四大怪現象?

我國股市經過了三十年的發展,已經進入「而立之年」。三十年的時間,為大量的上市公司提供了融資的途經和可能,同時中國上市公司家數已達4100家,位居全球第三,涵蓋了國民經濟全部90個行業大類,雖然家數只佔全國企業總數的萬分之一,但利潤總額相當於規模以上企業的約五成。

同時,無論是從進一步 健康 發展中國資本市場的角度,還是從為上市公司提供長期的融資渠道角度,抑或從為大眾提供更多樣化的投資渠道的角度看,我國股市存在的四大亂象或者說是四大怪現象都值得重視和反思:

第一大怪現象,股市投資叫炒股,說明了股市投資者的短期投機特性較為明顯

不知道為什麼?我國的股市投資一直叫「炒股」。一個「炒」字將我國股市的特點和特性表達的淋漓盡致。

股市作為資本市場的重要場所,一般情況下具有投資和投機兩種功能,投資傾向於長期投資和價值投資,從而對股市具有穩定性和壓艙石的作用;投機則是短期資金的趨利性和熱錢的特徵,從而強化了股市的活躍度和交易的換手率。

但我國股市卻無論是機構投資者還是散戶投資者,都將股市投資稱為「炒股」,說明無論是機構投資者還是散戶投資者都缺乏長期投資和價值投資的特性,而全部是短期投資和投機的特性。這是一個非常奇特的現象。

過度追求短期利益的投資者,總是希望股價能夠在短期內暴漲,上市公司為了配合投資者的需求,也只能以各種題材配合炒作,導致股市價格的畸形波動。

今年初,巴菲特密友、伯克希爾哈撒偉副董事長查理-芒格對中國投資者評價說:「他們喜歡在股票上賭博,這實在太愚蠢了。很難想像有什麼比中國投資者持有股票的方式更愚蠢的了。」

第二大怪現象,散戶投資者的熱情與資金實力不相匹配,散戶投資者的開戶熱情遠遠高於散戶的投資資金能力

我國的股市另一大現象是散戶過度的投資熱情,好像不炒炒股,就已經是一個特別落伍和落後的人。如果你不炒股,你都不好意思在飯桌上聊資本市場。

只要股市形勢不好,股民跑步開戶和入市的熱情就被大大地激發出來。

每一次的股市行情火爆都會伴隨著新的投資者跑步入市,數據顯示,2019年3月份深市新增開戶數299萬戶,刷新最近一年月度開戶數的新高,相比2月份的143萬戶環比飆升109.1%,相比2018年3月份的214萬戶則同比增加39.7%。

今年以來隨著A股的火爆,新股民又在跑步進場,A股投資者首次突破1.7億大關,再創 歷史 新高。

根據中國結算公布的數據顯示,7月A股新增投資者數242.63萬,較6月份的154.90萬增長56.6%。這不但創下了2018年以來的最大單月開戶數,而且也因為A股投資者首次突破1.7億大關,A股投資者數量再創新高。

數據顯示,截至10月末,今年已累計新增1487萬境內股票市場投資者,超過去年全年新增的1324萬。從今年3月份開始,每月新增投資者數量連續8個月突破100萬。

投資者的大量開戶入場,固然是階段性牛市紅利的刺激,但大量的股市投資者入市,雖然會注入新的資金入場但股指的表現卻難以與股民的熱情相匹配,從而說明股民的投資熱情比資金實力更強大。

第三大怪現象,「割韭菜」流行。我國股市非常不專業的散戶投資成為專業機構的源源不斷的「韭菜」,並成為股市「追漲殺跌」的重要現象

在我國股市,「割韭菜」成為一大流行語,既是散戶投資收益的真實寫照,更是我國股市亂象的一種必然結果。

新開戶跑步入市者自然是奔著股市的牛市紅利來的,畢竟股市的造富神話一直在延續,更重要的是,人們希望這種神話繼續並將這種神話降臨到自己頭上。

但是每次股民跑步入市造成開戶數創新高,結果到底是能夠分享牛市紅利還是會成為股市的新的韭菜?結論可能恰恰與預期願望相反。很多人覺得新增多少股民就代表多少「新韭菜」入場,可能是非常有道理的。畢竟大多數股民都是不專業的,更重要的是非常不專業,從而往往會追漲殺跌、跟風投資並成為機構的韭菜。

著名經濟學家朱寧卻提示散戶們:牛市已經到來,但散戶在今後6-12月里更容易虧錢;如是資本創始人管清友提醒投資者:往往牛市才是散戶投資虧錢的殺手。

數據顯示,2014年7月到2015年12月的股權財富結果與2014年6月的初始股權財富相比,最底層的人群損失了28%的資金,最富裕的群體卻獲得了31%的收益。資金量最大的0.5%的投資者在泡沫破裂事件中大發橫財,而最底層的85%卻代價慘痛。

對於散戶來說,熊市虧錢、牛市也不賺錢,這才是作為最大的投資群體極其不專業造成的悲劇,更是我國股市難以 健康 發展的基本現象。

第四大怪現象,股市中上市公司財務造假屢禁不止。已經成為股市 健康 發展和投資熱情的最大障礙,造假成本低、對投資者缺乏賠償和保護

上市公司財務作假已經成為股市一大怪現象,財務造假嚴重挑戰信息披露制度的嚴肅性,嚴重毀壞市場誠信基礎,嚴重破壞市場信心,嚴重損害投資者利益,更已經成為證券市場的『毒瘤』。更大的怪現象在於,上市公司財務作假不僅屢禁不止,而且造假成本低、處罰不力也是根本性的原因。

僅2019年就發生了康得新四年虛增利潤119億元,成為A股史上最大利潤造假案;東旭光電貨幣資金近200億卻付不起20億的到期債務,從而引發存款去哪裡了的質疑;風華高科通過應收賬款虛假花式逃避壞賬計提,虛高利潤6000萬之多,受到證監會40萬元罰款,並對涉案的26名公司人員加以處罰;藏格控股存在的違法事項包括:虛増營業收入和營業利潤、虛增應收賬款和預付賬款、隱報大股東佔用上市公司巨額資金這三項違規事項,在2017年和2018年分別虛增利潤總額1.28億元和4.77億元;最經典的是獐子島扇貝跑跑跑造假案,扇貝說跑就跑,說回來就回來,成了著名的「扇貝」現象。

2019年以來,證監會累計對22家上市公司財務造假行為立案調查,對18起做出行政處罰,向公安機關移送6起。今年以來,12家上市公司因財務造假被處罰或收到行政處罰事先告知書。

造假成本低、處罰太輕無疑是上市公司造假泛濫的重要原因,一般情況下對造假的上市公司罰款和退市,對有關責任人給予警告、罰款,並採取市場禁入措施,這樣的處罰難以真正懲罰造假的人、保護投資者的權利。

上市造假、財務造假,造假已經滲透到上市前後的全過程。目前,監管和政策層反復強調嚴打資本市場造假行為,強調對市場造假行為零容忍,已經釋放出監管從嚴信號,希望能夠通過更嚴厲的處罰來打擊上市公司財務造假的怪現象。 (麒鑒)

㈤ 「天量」利潤的康得新公司股票為什麼會被停牌根據所講會計信息質量要求知識

上市公司發生重大事件時,比如股權變動、兼並收購等。
股票停牌是由於上市公司或股票出現某種原因造成暫停交易的情況,股票停牌後,無法買入賣出。
上市公司公司公布重要信息時,比如股東大會、公布年報、中期報告等。

㈥ 投資股市虧了20多萬,僅剩2萬塊錢,該怎麼辦呢

投資股市虧了20多萬,僅剩2萬塊錢,現在該如何是好?



虧損掉百分之九十,意味著還需要補一補股票的基礎知識,「股市有風險,入市先學習」,股市現在呈現出一個機構抱團,風格像外國股市轉變的特點,建議最好先有投資基金的經驗,再進入股市。對於現在的你最好的選擇就是:及時止損,認虧出局。

㈦ 股票解禁市值是好是壞

股票解禁市值通常是壞的,一說到解禁,很多人腦海里浮現的都是市場利空,股價利空,能趕快逃就趕快逃跑,但真實情況真的是這樣嗎?就讓我來讓大家知曉一下吧~

在詳細講解股票解禁前,先讓大家看看機構最新更新的牛股名單,很有可能被刪掉看不了,趁早領取:【絕密】今日3隻牛股名單泄露,速領!!!

一、什麼叫解禁股?

咱們先把解禁的意思弄清楚了?通俗易懂的來講就是解除股票流通禁止,這表明著曾經不可以在二級市場交易的限售股,限售期一過就能交易了。

限售股為啥會在股票中很常見呢?簡單來說,就是當公司上市前或者上市後為了快速的得到融資而低價發行的股票,這類股票因為獲取所需要的成本較低,基本可以說轉個手就可以賺到錢,若是80%股票所得者均意圖將股票售出取得現金,就非常可能引起股價下跌,好多的股民可能就是這些的吸收者了。就因為這,證監會為了保證投資者的權益才對此類股票的售出時間加以限制。

限售股依據持股比例一般會分成大小非股,小非是指占總股本比例<5%的限售流通股,大非指的是占總股本比例>5%的限售流通股。大小非股都是1年內不得上市交易或者轉讓,小非股可以在第二年就上市交易,但是大非股還需要三年的時間才能徹底解禁。

我剛看了下,今年有2000多隻股票需要解禁,解禁近2800億股,相當於說有很多的股票會流到市場去,使得股價被影響。

我們既然身為投資者,肯定要在第一時間就掌握到哪些股票解禁、什麼時候解禁的信息,免得我們成為了接盤俠。這有個股票神器非常適合你,這個投資的日歷還是挺不錯的,會隨時提醒你有哪些股票解禁、上市、分紅等等,每個股民炒股必定會帶上它,點擊即可領取:專屬滬深兩市的投資日歷,把握最新的第一手資訊

二、股票解禁後是真的會讓股價下跌的嗎?

這個是不能確定的!這過錯誤導了絕大部分的股民。

總之而言,在解禁之後股票普遍會下滑,因為會增加賣盤來打壓股價,不過有的時候大小非解禁之後,股價反而是往上走。比方有一年,氯鹼化工股票的解禁股上市那日,股價就在那天緩緩上漲。

所以你說解禁到底會不會影響股價,關鍵問題在於你手中所把我的股票公司好不好,優質的公司如果解禁,股東是不會出售的。

很大一部分人都不會去斷定一個公司是否為好公司,或者是分析的不全面,所以容易導致看不透徹而虧損,所以有一個免費診股的平台想要推薦給大家,輸入股票代碼就行,你買的股票好不好一目瞭然:【免費】測一測你買的股票好不好

㈧ 劣汰才能優勝 兼論退市機制的重要性!

在6月份以來,宏觀層面其實有不少的好消息。包括中美大阪峰會重啟經貿磋商,貿易摩擦出現短期緩和。美聯儲主席暗示7月降息,新一輪全球寬松周期重啟在即。而國內的年中資金難關平穩度過,包商銀行託管事件逐漸平息,貨幣利率一度創下多年新低。

但是,為什麼有這么多宏觀利好,上周連美股都再度創出了歷史新高,而A股反而出現了明顯的回調?

一、股市回調擔憂供給。

IPO 規模創新高。

一個可能的解釋是,上周的IPO發行規模大幅放量。上周共有21家企業首發募集資金,募資總額達到297億。

雖然7月份才開始了兩周,但7月以來的IPO企業數量已經達到25家,創下17年12月以來的新高。IPO募資總額達到366.5億元,創下15年6月以來的月度新高,這也是11年2月以來月度IPO規模的次高值。

因此,市場可能在擔憂IPO的放量會分流股市的投資資金。

股票總供給未增加。

但其實對IPO分流資金的擔心有點過慮。從過去幾年的數據來看,股市中融資的最大頭並非IPO,而是股票增發。根據Wind統計,16年以來我國的月均股權類融資規模為1188億,其中IPO融資138億,而增發融資高達933億,其餘是配股、優先股等的融資。

而今年7月以來的股票增發融資規模只有14.4億,相比於以往大幅縮水,因此即便考慮到IPO首發規模的大幅增加,在綜合考慮了上市公司的所有融資之後,今年7月以來股票融資的企業數量和金額其實並不算多。今年7月前兩周的股票類融資募資總額是404億,摺合成月度金額為894億,其實遠低於今年6月的1719億。

二、優質供給從不嫌多。

股市跌要怪供給嗎?

由於中國股市長期表現不佳,未能體現出經濟晴雨表的特徵,因而大家容易把股市下跌與股票的供給關聯,每一次A股到了熊市的時候,就會有暫停IPO的呼聲出現。

但如果認為股市下跌是因為供給太多導致的,而已經上市的存量股票其實也可以隨時賣出來,那麼理論上美國股市的市值最大,股票的潛在供給也最多。目前美國股市三家交易所的總市值高達44萬億美元,摺合人民幣約300萬億人民幣,遠超A股目前54萬億人民幣的市值。但是美國股市的長期表現遠好於A股,其標普500指數在金融危機以來的底部漲幅高達350%,而中國上證指數的底部漲幅僅為76%。

而且,如果認為供給多會導致股票下跌,那麼會得出結論就是市值越大的股票供給越大,那麼其漲幅就越小。

但是從美國來看,其市值最大的五家公司簡稱為FAAMG,也就是Facebook、Apple、Amazon、Microsoft、Google,其中最大的微軟公司市值已經超過1萬億美元,最小的臉書公司市值也接近6000億美元,而這五大公司今年以來的平均漲幅為33.5%,超過標普500指數20%的漲幅。

從中國來看,今年上證50指數漲幅為26.6%,超過上證指數17.5%的漲幅。而且不止是今年,自08年金融危機以來上證50指數的底部漲幅高達129%,遠超同期上證指數76%的漲幅,這說明並非是市值越大漲幅越小。

A 股缺乏優質供給。

因此,A股長期不漲並不是因為供給太多,而恰恰是因為缺乏優質的供給。

比如說中國的阿里和騰訊位列全球前十大市值公司,但是這兩家公司都是在境外上市。而這兩家公司的股價漲幅均遠超同期A股的上證指數。

事實上,在美國股市中,信息技術行業的市值佔比接近1/4,其前五大市值企業均為科技企業。然而中國A股前十大市值企業幾乎全部都是金融和能源企業,而沒有一家科技企業。原因在於中國優秀的科技企業許多都在海外上市,這就使得A股的投資者無法享受到中國科技企業成長的回報。

注冊制引來源頭活水。

為何科技企業喜歡選擇在美股上市,原因在於科技企業在發展初期往往存在巨額虧損,而A股過去要求只有盈利企業才能上市,而美股沒有盈利要求,因而美股成為中國科技企業的上市首選地。

但其實盈利要求的是上市以前,而並不能保證上市以後的盈利、乃至股價上漲。比如美團點評18年虧損額達到115億,但其今年以來的股價漲幅高達48%,因為市場預計其可能在2020年盈利。而07年回歸A股上市的中國石油當年盈利高達1360億,但就此定格為其歷史盈利最高點,其上市後的股價也成為歷史最高點,目前的股價已經接近歷史新低。

此外,科技企業發展需要資金支持,因而創始人往往會出售股份來融資,但為了保留對公司的控制權,因而會設計成同股不同權的結構。也就是創始人持有少數股份,但保留多數投票權,而投資者持有多數股份,但只有少數投票權,以此來兼顧對公司的控制以及融資發展的需要,諸如阿里巴巴等科技公司都有同股不同權的設計。但是A股之前不承認同股不同權,而美股則認可這一架構,所以阿里巴巴最終選擇了到美股上市。

而這一次科創板的設立,注冊制是最大的亮點,其中的突破就是容許了虧損企業上市、同股不同權這兩大科技企業的核心訴求,因而這意味著未來中國的優秀企業,諸如位元組跳動、滴滴等可以考慮在科創板上市,而無需非要去美國上市。

三、劣質供給一個也多。

誠然,優質的供給從不嫌多,但是劣質的供給卻是一個也嫌多,而19年A股市場遭遇了財務造假的巨大考驗。

劣幣著實不少。

最著名的就是「雙康」,康美葯業和康得新。就在19年4月30日,這兩家公司同日公告爆雷。康美葯業在4月30日公告了一份《關於前期會計差錯更正的公告》,公開承認由於公司核算賬戶資金時存在錯誤,造成貨幣資金多記達299億。而康得新發布了《關於公司2018年度財務報告非標審計意見的專項說明》,其中負責公司審計的瑞華會計師事務所表示,對康得新公司122.1億元的銀行存款余額,無法判斷其真實性、准確性及披露的恰當性。

在5月17日,證監會微信公眾號發文表示,18年底證監會日常監管發現,康美葯業財務報告真實性存疑,涉嫌虛假陳述等違法違規,當即對公司立案調查。現已初步查明,康美葯業披露的2016至2018年財務報告存在重大虛假,涉嫌違反《證券法》第63條等相關規定。一是使用虛假銀行單據虛增存款,二是通過偽造業務憑證進行收入造假,三是部分資金轉入關聯方賬戶買賣本公司股票。

而在7月5日,康得新公告稱收到證監會下發的《行政處罰及市場禁入事先告知書》,顯示康得新涉嫌在2015年至2018年期間,通過虛構銷售業務等方式虛增營業收入,並通過虛構采購、生產、研發費用、產品運輸費用等方式虛增營業成本、研發費用和銷售費用,通過上述方式共虛增利潤總額達119.2億元。康得新所涉及的信息披露違法行為持續時間長、涉案金額巨大、手段極其惡劣、違法情節特別嚴重,證監會擬對康得新及主要責任人員在證券法規定的范圍內頂格處罰並採取終身證券市場禁入措施。

而且不止是「雙康」,今年以來新城控股、博信股份、ST天寶、*ST鵬起等,分別公告了實際控制人、董事長被刑事拘留或者是被採取強制措施,其背後的原因都涉及到了違法行為。

劣幣驅逐良幣。

而大部分涉嫌違法的企業都有類似的特點,就是融資規模巨大。康得新上市以後的股權類融資高達100億,債券融資也有120億,目前市值只有125億。康美葯業上市以後的股權類融資達到163億,債券類融資更是高達516.5億,目前市值只剩180億。而「雙康」當年都是著名的白馬股,在頂峰時的市值均超過1000億,目前均已經跌去80%以上。*ST鵬起上市以來累計股票融資42.6億,目前市值只有36.5億。*ST中科上市以來累計股票融資9.6億,目前市值12億。

相比之下,A股中的股價之王貴州茅台,其上市以來的累計股票融資僅為22.4億元,而目前市值高達1.2萬億,而港股中市值最大的騰訊控股,上市以來的累計股票融資為15.7億人民幣,而目前市值高達3萬億人民幣。

如果放任這些劣質企業持續上市,而這些企業又在源源不斷的融資,就使得寶貴的金融資源被被浪費,社會財富被蒸發,導致了劣幣驅逐良幣。

四、關鍵在於退市機制

美股的成功在於大量退市。

如何區分優質和劣質企業?在上市時其實根本無法區分。因而即便是在股市最為成功的美國,也難以避免會出現財務欺詐事件。比如說2001年時著名的安然欺詐事件,其在2000年時名列世界500強中的第16位,但在2001年承認做假賬,從1997年到2001年間虛報利潤5.86億美元,並且未將巨額債務入賬,隨後在2001年末安然公司的股價跌至1美元以下,市值由巔峰的800億美元跌至2億美元以下,而在2002年初,紐交所稱由於安然公司股價連續30天低於1美元,因而將安然股票從交易所除名。

美國股市最大的優點,其實是在於其嚴格的退市制度。根據世界銀行的數據,1997年時美國上市公司的總數為8851家,而到了2018年下降至4397家,過去21年的上市公司總數減少了一半左右,平均每年減少212家,而考慮到美國每年IPO上市的公司數量約在100多家,這意味著過去21年美國每年退市的公司數量超過300家,折算成年均退市率高達5%以上。

Wind數據顯示,從2010年到2018年,美國納斯達克市場的上市股票數量保持在2500家左右,而平均每年退市160家,退市率超過6%。

而A股市場自成立29年來,目前滬深兩市的上市公司總數為3648家,而退市股票僅為122家,平均每年退市的公司數量僅為4家左右,過去10年A股的年均退市率只有0.2%。

嚴格規則退市,鼓勵自願退市。

在美股,退市主要分成兩類,一類是自願退市,另一類是規則退市。

根據美國Macey等在2008年的研究《Down and Out in the Stock Market: The Lawand Economics of the Delisting Process》,從1998年到2004年的7年間,紐約證交所自願退市多達1032家,平均每年自願退市100多家,而規則退市只有349家,平均每年被迫退市50家。而在NASDAQ七年退市的4133家公司中,自願退市與規則退市大體各佔一半。

而在規則退市當中,因為「1美元退市標准」所導致的被動退市佔據一半的比例。這其實是將退市的決定權交給投資者用腳投票,用市場化的力量來決定退市。

中國的退市規則幾經改進,在2012年時就引入了1元退市規則,也就是股價連續20個交易日低於1元就會觸發退市,但是當年的閩燦坤B用六合一縮股,成功地擺脫了退市的命運,這使得這一退市規則過去形同虛設。

退市規則全面從嚴。

而在2018年,我國發布了最新版的退市規則,細化了重大違法強制退市情形的實施標准和程序,同時切實提高了退市效率。而在2018年,出現了因為股價低於1元而退市的第一股中弘股份。

今年以來已經有7隻股票退市,而且*st長生等多家公司都發布公告,稱其受到中國證監會的立案調查,如果因此受到中國證監會行政處罰,並且在行政處罰決定書中被認定構成重大違法行為,或者因涉嫌違規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罪被依法移送公安機關的,公司將因觸及欺詐發行或者重大信息披露違法情形,公司股票交易被實行退市風險警示。因而今年的退市率有望創出十年新高。

而在科創板方面,則將實施最為嚴格的退市制度,設立了重大違法指標、交易類指標、財務類指標和規范類指標等四大退市指標,尤其是增設了市值指標,也就是連續20個股票交易日市值低於3億元將終止退市,而且取消了暫停上市、恢復上市制度,此外因為重大違法強制退市的、將永久性退出市場。

五、優勝劣汰才有希望。

處罰給力、才能保護到位。

我國一直都有退市制度,但為何還是有人鋌而走險,財務造假的數額觸目驚心,一個關鍵問題在於違法成本太低。

以康得新為例,盡管財務造假上百億,但是其實際控制人鍾某僅被處以90萬罰款和終身禁入措施。原因是,按照現有的證券法193條,發行人、上市公司或者其他信息披露義務人未按照規定披露信息,或者所披露的信息有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者重大遺漏的,責令改正,給予警告,並處以三十萬元以上六十萬元以下的罰款。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給予警告,並處以三萬元以上三十萬元以下的罰款。因此90萬罰款已經是現有證券法下能給出的頂格處罰。

但是考慮到康得新過去的累計股票債券融資達到220億,股票市值從峰值下跌的損失近千億,而且其大部分股票都是由公眾持有,因此康得新給投資者造成了數百億的損失,這和區區幾十萬的罰款相比相差太遠。

而在美國2001年的安然財務造假被曝光之後,安然公司被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罰款5億美元,其時任CEO被判刑24年並罰款4500萬美元,財務欺詐策劃者被罰款2380萬美元,公司創始人被罰款1200萬美元。其會計師事務所安達信被判處司法公正罪後宣告破產,從此全球五大會計師事務所變成四大。而三大投行花旗、摩根大通和美洲銀行因為涉嫌欺詐,向安然公司的破產受害者分別支付了20億,22億和6900萬美元的賠償罰款。安然公司的投資者通過集體訴訟獲得了71.4億美元的和解賠償金。

因此,要想真正減少財務造假等違法行為,應該嚴懲違法者,同時加大對投資者的賠償等保護制度,而我國相關的法律制度正在發生著巨大的改變。

今年我國正在修訂《證券法》,根據新浪財經援引證券時報,證監會原主席肖鋼表示,證券法修訂應包括三方面內容:一是投資者保護需加強;二是要提高違法違規成本,加大處罰力度;三是在發行、交易等證券市場運作機制改革方面進行完善,為未來注冊制全面實行提供法律保障。

根據新浪財經援引證券時報,證監會投資者保護局副局長黃明近期表示,賠償救濟制度是維護投資者合法權益非常重要的制度安排。為此,將從以下幾方面進行考慮。一是積極開展支持訴訟。二是積極推動先行賠付。三是創新實踐示範判決。四是研究建立責令購回制度。五是推動建立證券集體訴訟制度。

優勝劣汰就有希望。

回到最初的問題,為什麼在A股市場大家擔心股票供給增加?原因是擔心劣質供給,如果上市公司中有了太多的康美、康得新之類,就會極大損害上市公司整體的投資價值。而如果這些公司遲遲不能退市,那麼市場可能會出現逆向選擇,炒作垃圾資產。

通達信軟體系統中,有一個著名的ST板塊指數,類似於就是垃圾股指數,其在08年的最低值只有294點,而在2015年最高達到2809點,金融危機以後的底部最高漲幅超過8倍,遠超上證指數,垃圾股的暴漲其實就意味著市場在投機,而優質的資產被拋棄。

但自從2015年以來,ST板塊指數已經跌去了70%。而在19年以來,在大盤指數整體上漲近20%的背景下,ST板塊指數下跌了10%,這說明對垃圾股的炒作正在持續退潮,這是可喜的變化。

過去在中國的資本市場存在著各種剛性兌付,債券不違約,而股票也極少退市,這看似在保護投資者,其實是在鼓勵投機和違規,導致了資源錯配,資本市場的投資價值也受到了極大的損害。

而在2018年,中國債券市場違約金額突破了1000億人民幣,今年的包商銀行託管事件意味著銀行領域的剛兌也被打破,而在退市新規下股市的退市力度也明顯加大,這就有助於形成優勝劣汰的市場環境。

因此,一方面,科創板的注冊制引入源頭活水,另一方面,嚴格退市制度出清劣質供給,那麼中國資本市場就有望迎來新生,形成資本市場把資金提供給優秀企業、而優秀企業則為投資者創造財富的良性循環。

鄭重聲明:發布此信息的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
閱讀全文

與康得新股票閃蹦最新消息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股票資金流入看什麼 瀏覽:806
科創50指數ETf投資哪些股票 瀏覽:469
林園股市最新股票 瀏覽:525
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股票 瀏覽:132
宜信最新股票價格 瀏覽:144
亞盛股票走勢 瀏覽:450
工業設計軟體概念股票 瀏覽:971
中國股票最高的是什麼股 瀏覽:274
如何利用股東數據分析股票 瀏覽:155
同濟科技股票配股價 瀏覽:219
股票短期融資債券到期兌付是好是壞 瀏覽:597
股票交通銀行000001 瀏覽:811
債券比股票 瀏覽:518
中國軟體這個股票怎麼樣 瀏覽:545
股票里的特殊賬戶 瀏覽:426
最准確的股票數據網 瀏覽:30
網商銀行的股票代碼 瀏覽:393
行業互動對股票市場有什麼影響 瀏覽:555
必需品投資組合股票行情分析 瀏覽:621
股票看盤重要時間點 瀏覽: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