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陸正耀大敗局:神州優車摘牌、瑞幸爆雷,神州系告別資本市場
文 AI 財經 社 冒詩陽
編輯 楊潔
3月22日,由於未能按期披露年報,神州優車(OC838006)從新三板終止掛牌,自3月12日收到通知到最終摘牌,僅有十天時間。
神州優車被視作「神州系」及陸正耀在資本市場上的最後一塊遮羞布。陸正耀最風光時,其「神州系」下有三家上市或掛牌公司,包括神州優車、神州租車,以及成立18個月即上市的瑞幸咖啡,吸金範圍遍布新三板、港股及美股納斯達克。
然而,從2020年4月瑞幸咖啡自曝財務造假後,「神州系」資產就接連爆雷。自那時起,港股神州租車(00699.HK)便開始尋找買家。今年2月,神州租車終達成協議,預計將在今年7月完成私有化。3月15日,神州租車發布了完成私有化前的最後一份財報,財報顯示,神州租車在2020年凈虧損達到了41.6億元。
去年6月,瑞幸咖啡已經宣布從納斯達克退市。今年2月,瑞幸咖啡在美申請破產。自此,「神州系」下三大上市或掛牌公司均告別資本市場,並逐漸與陸正耀脫離股權關系。
股權層面變動的背後,是糟糕的經營。從瑞幸的財務造假,到神州租車業績驟降,再到神州優車不惜摘牌來「雪藏」寶沃財務,陸正耀激進的擴張方式,影響了整個「神州系」。而現在,「神州系」努力打造的「 汽車 生態版圖」已然潰敗。
神州租車「賣身」時,上汽、北汽等諸多 汽車 廠商曾參與競標,但最終還是選擇了放棄;對於瑞幸咖啡,已不擔任任何職務、不擁有股權的陸正耀,之前仍與昔日的左膀右臂開展了一場「宮斗」。陸正耀顯然不是一位容易放棄的「大佬」,但「神州系」帝國,也正面臨黃昏。
3月16日,神州優車發布公告稱,收到全國股轉公司「終止掛牌決定」,自3月22日起終止在新三板的掛牌。據公開信息顯示,神州優車自2016年7月掛牌,至今已超過4年。
摘牌的直接原因,是神州優車未能按期披露2019年的年報。AI 財經 社注意到,神州優車在披露年報問題上曾做了好一番拖延。
2020年7月底,神州優車發布公告稱,因公司組織機構較多且分散在全國多地,受北京疫情防疫措施升級的影響,2019年度審計工作的開展再次受到實質影響。值得注意的是,這已經是神州優車二度拖延年報發布。
但在外界看來,年報拖延的背後是神州優車難看的業績。在2020年,神州優車一面剝離神州租車,一面「雪藏」寶沃的財務。2020年7月底,中國證監會下發《行政處罰事先告知書》,督促神州優車應從當日起將北京寶沃納入公司財報合並財務報表范圍。
但神州優車不僅認為這一結論與實際情況不符,還宣稱此舉會增加公司2019年度財報的審計難度及編制工作量,將此作為再度拖延年報的發布原因。
2018年底,神州優車通過殼公司長盛興業,以39.7億元從福田 汽車 收購寶沃67%的股權,屬於寶沃的控股股東,按照慣例,神州優車自應當合並寶沃的財務報表。然而,根據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的統計,2020年寶沃累計銷售新車8740輛,同比大幅下降84%。
此前,神州優車旗下已包括出行、電商和金融三大業務板塊。其中,出行由神州租車和神州專車組成,電商則主要是神州買買車,金融業務主體為神州車閃貸。但在過去兩年間,神州優車的三項業務相繼出現問題。
神州優車最後一份財報為2019年半年報。財報顯示,在2019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收19.20億元,同比下降48.98%,凈虧損6.52億元。對於業績的大跌,公司解釋稱,專車及車閃貸業務收入有所減少,以及對寶沃 汽車 「新零售」模式的投入,是導致業績下跌的原因。
如今來看,收購寶沃,的確是神州優車財務由盛轉衰的開始。從其正常披露的2016-2018年財報來看,神州優車分別實現營收58.45億元、98.56億元、59.49億元,同時,掛牌三年也由虧轉盈,分別實現歸母凈利潤-35.80億元、-2.62億元、2.70億元,利潤逐步轉正。
直至摘牌,神州優車也不願公開自身業績,並「雪藏」寶沃財務狀況。這背後,陸正耀曾引以為豪的 汽車 版圖,在過去兩年中崩潰。
事實上,業務上的依賴關系,已將寶沃與神州優車的命運深深綁定。
根據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的統計,2020年寶沃累計銷售新車8740輛,同比大幅下降84%。而在2019年全年,寶沃 汽車 還有5.45萬輛的銷量。
如果僅用銷量大跌來形容寶沃2020年的業績,實際並不準確。如今來看,寶沃2019年的銷量無疑有「虛胖」的嫌疑。
歷史 上,寶沃品牌創立於1919年的德國,1961年經營不善破產。2014年,主營商用車製造的福田 汽車 為切入乘用車賽道,買下寶沃品牌所有權,最終2015年將這一品牌國產「復活」。創業之初的2016年、2017兩年,寶沃分別實現3萬輛、4.4萬輛的銷量。
彼時寶沃銷量之所以能快速增長,無疑趕上了乘用車SUV品類高速增長的東風。兩年間,寶沃發布的新車BX7、BX5、BX3全部為SUV,占據了品類下的所有細分賽道。
但這套崛起路徑並不特殊,那兩年,幾乎所有車企都可以通過生產高性價比的SUV而崛起,包括如今經營不善的眾泰、海馬、江淮等。然而,2018年後,SUV賽道迅速變為紅海,缺乏品牌積淀、產品核心競爭力的車企迅速敗下陣來。也是在同年,寶沃銷量下跌至3.3萬輛,跌去了四分之一,最終被福田放手。
2019年,行業趨勢並未發生變化,靠SUV崛起的車企迅速潰敗。而寶沃的銷量之所以能逆勢增長至5.45萬輛,來自神州租車采購的支撐起了關鍵作用。
AI 財經 社從港股上市公司神州租車的財報中看到,2019年神州租車最大供應商的采購量占其總采購量的比重高達60.53%,在外界看來,這一最大供應商便是寶沃。
除了「左手倒右手」般的采購外,神州優車激進的營銷、金融策略,也在為寶沃拔苗助長。在陸正耀的安排下,剛將寶沃收入囊中僅一個月後,2019年1月,陸正耀宣稱要通過「產業鏈改造和平台賦能,全面實現產銷分離、渠道重塑,重構 汽車 消費」,由此推出神州寶沃 汽車 新零售平台。
實際上,這是一套激進的金融策略。陸正耀通過神州租車全國的網路,為寶沃推出了深度試駕、零首付購車、90天內無理由退車等服務。
而在渠道端,這引發了整個經銷商網路的普遍不滿。按照 汽車 的傳統銷售模式,4S店投資模式重、回本周期慢,其盈利能力往往與主機廠的商務政策直接掛鉤,而主機廠的營銷及服務,最終也需要通過4S店來實現,因而經銷商與廠商往往深度綁定,主機廠會承諾在一定區域內只設固定數量的網點,以保證收入。神州租車店面的切入,顯然打破了平衡。
不僅如此,神州寶沃還組織建設「旗艦店、專營店、授權店」三級店面,稱要通過新零售店面下沉打造「千城萬店」,無限貼近客戶的網路。從2019年開始,很多自「福田時代」開始跟隨的經銷商要求退網。
從渠道到金融方案,「神州系」都大張旗鼓地做了起來,但唯一支撐不起的,卻是最重要的環節——產品端。除了在上述三款SUV的基礎上發布年度改款車型外,神州時代的寶沃在產品上幾乎沒有任何建樹。不僅如此,寶沃產品還屢屢被曝出質量問題。
無疑,寶沃所涉及的 汽車 製造的確是撬動神州優車金融、二手車、租售業務的關鍵,但通過這張 汽車 版圖的大網,整個「神州系」也陷入「牽一發動全身」的境地。神州租車在2020年業績暴跌,不得不縮減采購後,寶沃的銷量也隨之驟降。
神州優車摘牌,意味著陸正耀及「神州系」在資本市場的最後一顆棋子即將離場。因為在此之前的3月4日,神州租車宣布私有化要約於當日截止,MBK Partners(安博凱)收到不少於90%的要約股份,剩餘股份也將被強制收購。按照目前進度,神州租車預計將於今年7月向港交所申請退市。這也意味著,陸正耀的這塊重要資產換了主人。
2020年11月,安博凱以17.71億港元收購神州租車20.86%股份,成為第二大股東,緊接著以4港元/股的價格對神州租車提出全面收購。彼時,這一收購價格的溢價高達103%,按此計算,安博凱私有化神州租車的總對價為85.62億港元(約合73億元人民幣)。值得注意的是,這一價格僅為神州租車巔峰時期市值的約六分之一。
如果說瑞幸咖啡的財務造假事件,是刺破神州租車股價的第一發子彈,那麼其糟糕的業績,是引起市值萎縮更重要的因素。3月15日下午,神州租車發布2020年度財務報告,在退市前的最後一份財報中,2020年公司總營收61.24億元,同比下跌20.4%;凈虧損41.63億元,由盈轉虧。其中,核心業務 汽車 租賃全年 汽車 租賃營收37.55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大幅下降23.6%。
從瑞幸咖啡、寶沃到神州租車,隨著「神州系」資產接連爆雷,創始人陸正耀資金鏈吃緊,2020年4月上旬,外界便傳來陸正耀擬出售神州租車股份來償還債務的消息。
AI 財經 社了解到,2020年4月瑞幸自曝財務造假之前,神州優車在神州租車中持股29.76%,為神州租車的第一大股東,但已質押了所持全部股份;而瑞幸咖啡事發引起神州租車股價大幅下跌的連鎖反應後,神州優車即面臨強制平倉的風險。
在後續的接觸中,神州租車相繼接觸了多個買家,其中華平投資、北汽、上汽均傳出有較強的接盤意願,最終無果而終。
事實上,對於從神州租車「出局」後,陸正耀是否會真正放手,外界還有所猜測。截至目前,神州租車董事會中宋一凡為「神州系」出身,擔任執行董事職務,其餘五名則來自安博凱。
已於去年6月宣布從納斯達克退市的瑞幸咖啡,最近也有了新動向。3月16日,瑞幸咖啡發布公告表示,已與重要債權人達成重組支持協議。同時公告表示,瑞幸正在積極利用多種渠道進行融資,擬通過私募募集至少2.5億美元。
今年2月5日,瑞幸咖啡在美申請破產保護,一度令當天盤前粉單股價下跌近40%。
2020年4月2日,瑞幸咖啡承認財務造假,次日神州租車盤中暴跌70%,導致神州租車採取緊急停牌措施。神州優車也同樣大跌21%,一天之內市值縮水近75億元。
瑞幸咖啡帶來的信任危機,延燒到了「神州系」其他公司身上。加上疫情影響、業績虧損,讓整個「神州系」搖搖欲墜。此後,陸正耀為了剝離資產,神州租車開始屢屢傳出出售的消息。但瑞幸造假的前科,也曾讓很多買家猶豫不定。
但在2021年初,瑞幸咖啡還上演了一場陸正耀、錢治亞要求罷免CEO郭謹一的斗爭。瑞幸7位副總裁、部分分公司總經理和核心業務總監共計24名高管簽署聯名信,要求罷免郭謹一。郭謹一則稱,「舉報信是1月3日由陸正耀、錢治亞組織並主持起草,部分當事員工不明真相,被裹挾簽字」。
即便已不在瑞幸擔任任何職務且不擁有瑞幸股票,但陸正耀顯然並未與瑞幸完全切割。
瑞幸咖啡董事會成立特別小組對郭謹一進行調查。2月17日,瑞幸咖啡發布了調查小組的調查報告,稱「沒有發現任何證據證明郭謹一存在請願信中所指控的不當行為」。隨後,郭謹一發布內部信,稱將加快優化公司的整體組織架構。
這或許也意味著,陸正耀對瑞幸咖啡的影響,也已經削減。
當初進行39.7億元收購寶沃股權的豪賭時,按照陸正耀的構想,通過收購,「神州系」將完成出行市場的最後一塊拼圖,打造從 汽車 製造、租售、二手車再到金融的完整產業閉環。
然而,這一構想過於樂觀。在陸正耀打造的「神州系」版圖中,概念始終大於核心能力。羸弱的寶沃、疫情下業績大跌的神州租車,共同導致陸正耀的「 汽車 版圖」中製造、租售、金融二手車體系沒能成為彼此的避風港,反而放大了壓力。「神州系」公司之間的關聯交易頻繁,也讓它們互相緊密聯系,最終導致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局面。
「神州系」的版圖基本都和 汽車 行業有關,瑞幸咖啡是個例外。但也是瑞幸的爆雷,牽連了整個「神州系」。無論是瑞幸咖啡,還是「神州系」的其他公司,陸正耀一貫偏好是快速融資、燒錢和閃電擴張的資本 游戲 。瑞幸咖啡的橫空出世和成立18個月即上市,將這一打法體現到了極致。而也恰恰是如此,瑞幸的爆雷為「神州系」的「神話」崩塌打響了第一槍。
「神州系」的衰敗始於瑞幸咖啡的爆雷。但真正的起點,在外界看來,是陸正耀激進的擴張模式。「資本 游戲 」總會有終結的一日。
『貳』 瑞幸咖啡獨立董事辭職!會退市嗎
有關瑞幸咖啡自爆交易額造假事件引發了廣大關注,此次自爆讓瑞幸咖啡盤前暴跌80%,市值蒸發300億,2020年4月21日,瑞幸咖啡獨立董事托馬斯·邁克辭去了獨立董事和董事會下屬升級委員會的職務,對於瑞幸咖啡事件,不少朋友都在猜測瑞幸咖啡是否會會退市。
事件發生在4月2日晚,瑞幸咖啡在美股開盤前宣布了一則消息,消息稱瑞幸咖啡存在虛假交易,與虛假交易相關的總銷售額約為22億人民幣。這一消息公布後,美股開市,瑞幸咖啡股價盤前暴跌,瑞幸的股價在收盤時下跌了75.57%。
4月5日,瑞幸咖啡董事長陸正耀在朋友圈致歉,4月21日,瑞幸咖啡受到了獨立董事托馬斯·邁克的辭職信,托馬斯·邁克辭去了他在瑞幸咖啡獨立董事和董事會下屬升級委員會的職務。
很多朋友都想知道,瑞幸咖啡是否會因此事件而退市,中國特別委員會對於瑞幸咖啡財務造假事件已經介入調查,如果瑞幸咖啡財務造假的罪名坐實,那麼不僅可能會面臨強制退市,還可能會面臨刑事處罰,並承擔巨額的賠償。
瑞幸咖啡於2019年5月17日在美國納斯達克股票市場上市,美國股市對於 上市公司 的管控要比其他市場嚴格許多,瑞幸咖啡交易額造假屬於提供不實財務報告行為,根據美國法律,上市公司提供不實財務報告和故意進行證券欺詐的,將會被判處十年到二十五年的監禁,並且個人還會面臨最高500萬美元的罰金,公司面臨最高2500萬美元的罰金。
另外瑞幸咖啡因為自爆交易額造假,導致股價大跌,投資瑞幸咖啡的投資者損失慘重,對於這種情況,投資者可以依法起訴瑞幸咖啡來保護自己的權益,這意味著未來將有大批投資者對瑞幸咖啡提起訴訟。
『叄』 瑞幸咖啡破產保護程序結束,全面回歸正常狀態,瑞幸為何能夠「起死回生」
2020年瑞幸咖啡因財務造假,股票一度直線下跌,甚至已跌至破產的邊緣。在瑞星咖啡正跌入低谷階段,有正直疫情爆發時期。面對嚴峻的環境挑戰之下,很多人都不看好瑞星咖啡能夠扭虧為盈。在當時瑞星咖啡被列入金融債務重組,啟動破產保護程序。
綜上所述,瑞幸咖啡之所以起死回生與融合消費者習慣和0加盟費有著直接的聯系。
『肆』 瑞幸咖啡宣布完成金融債務重組,公司目前的境況如何
瑞幸咖啡宣布完成金融債務重組,公司目前的境況如何?下面就我們來針對這個問題進行一番探討,希望這些內容能夠幫到有需要的朋友們。
2022年1月,瑞幸咖啡公布,接到來源於大鉦資本帶頭的買家團資產收購質權,從特定出賣方選購累計約3.83每股公積金瑞幸咖啡A類一般個股。本次買賣成功後,大鉦資本變成瑞幸咖啡大股東和控股股東,擁有企業超出50%選舉權。
雪球資料顯示,截止到4月11日收市,瑞幸粉單漲3.72%報9.19美金,總的市值26.56億美金。2020年6月,瑞幸咖啡從納斯達克暫停上市時股票價格僅為1.38美金/股。
『伍』 瑞幸咖啡上市了嗎
瑞幸咖啡已經上市了。在2019年的5月17日晚,正式開業僅一年的瑞幸咖啡在紐約納斯達克上市,創下中國咖啡品牌自成立以來到美股上市的最快紀錄, 總計6.95億美元,市值42.5億美元。
1、上市企業為股份有限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可以是非上市企業,但上市企業必須是股份有限公司。上市企業須經政府主管部門批准。根據公司法的規定,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必須經國務院或者國務院授權的證券監督管理部門批准。未經批准,不得上市。上市公司發行的股票在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已發行股份不在證券交易所交易,也不是上市股份。
2、與普通公司相比,上市公司最大的特點是可以利用證券市場募集資金,廣泛吸納社會閑散資金,從而迅速擴大企業規模,提升產品競爭力和市場佔有率。因此,股份有限公司發展到一定規模後,往往將公司股票在交易所公開上市作為企業發展的重要戰略舉措。從國際經驗來看,世界著名的大型企業幾乎都是上市公司。例如,美國500強中95%是上市公司。首先,上市公司也是公司,也是公司的一部分。
3、從這個角度來說,公司可以分為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其次,上市公司將資產分成幾部分,在股票市場上交易。每個人都可以購買這家公司的股份,成為公司的股東。上市是公司融資的重要渠道;未上市公司的股票不能在證券交易所交易(註:所有公司都有一個持股比例:國家投資、個人投資、銀行貸款、風險投資)。
4、上市公司需要定期向社會公眾披露公司資產、交易、年報等相關信息,而非上市公司則不需要。最後,在盈利能力方面,我們不能絕對說誰好誰壞。上市不代表盈利能力強,不上市不代表沒有盈利能力。當然,盈利能力強的公司上市更容易受到追捧。
5、股份經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部門批准已向社會公開發行;公司總股本不低於3000萬元人民幣;向社會公開發行的股份占公司股份總數的25%以上;總股本超過4億元的,公開發行股票的比例應當在10%以上;公司最近三年無重大違法行為,財務會計報告無虛假記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