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同一支股票當天早上先高價賣出,然後在下午低價買入,可以嗎
同一隻股票當天早上先高價賣出,然後在下午低價買入,是可以的。因為這是正常的一個操作,高出低買。
股票交易無非就是買賣點要如何確定。
你做多大級別的行情要明確,日線級別還是日內交易。或者周月長線趨勢交易。如果是股票的話,大概率是日線級別了。在日線級別中尋找交易區間。先要判斷行情屬性,目前是震盪行情,還是單邊行情。然後確定你的交易策略與方法,是做左側還是右側交易。
打個比方,做右側突破行情(對散戶比較友好) 在震盪行情中,做多也則等到行情運行至箱體下沿區間,並設置止損線,止損止盈,盈虧比,1比2。舉個例子,箱體震盪區間2-5元,則我在2附近進場,止損線1,則上升到4我開始逐步止盈。不要貪心。
當然大部分個股運行是跟隨大盤走的,先大盤,後個股。如果你相中的標的股信心滿滿,當大盤出現調整的時候,也給你帶來絕佳的逢低買進的好機會。
2. 漲停板後還可以買進嗎
漲停板後還可以買進的。漲停板,是指價格到了上限,停止上漲,而非停止交易。跌停板,是指證券交易中,股票價格波動達到了該日股價跌幅下限。
3. 股票漲停就不能賣了嗎漲停後馬上又跌可以買嗎
股票市場就是一個交易市場,在炒股的時候,多了解一下股票知識,是很有必要的,那麼股票漲停就不能賣了嗎?漲停後馬上又跌可以買嗎?為大家准備了相關內容,以供參考。4. 當天股票高價位先賣出去低價再買進算賺取差價嗎
是的,這也就是平時常說的T+0操作法,T+0交易通俗地說,就是當天買入的股票在當天就可以賣出。T+0交易曾在我國實行過,但因為它的投機性太大,所以,自1995年1月1日起,為了保證股票市場的穩定,防止過度投機,股市改為實行「T+1」交易制度,當日買進的股票,要到下一個交易日才能賣出。同時,對資金仍然實行「T+0」,即當日回籠的資金馬上可以使用。
T+0交易,比方說假設你手裡有股票一千股,今天你判斷該股票能大漲,你就先買入該股票五百股或一千股都行,但是之前收盤你必須賣出你原先的股票,這樣你的手裡還是一千股股票。還有一種方法,就是你感覺今天你的股票要大跌,就開盤逢高先賣出該股票五百股股票或一千股股票,尾盤快收盤再買回來五百股股票或一千股股票。這樣你的手裡還是一千股股票。你要是想這樣操作的話,最好對該股票比較了解,這樣贏的概率才大。
必須是震盪市,而不能是連續單邊市,比如一直只漲不跌或只跌不漲。如逼空行情或者是陰跌;准備條件,資產配置:股票A股,必須是績優股,年底有分紅的。
現金:在當前價位下,夠再買你手中所持股A的股票量。
在此操作之前,你可以先用個模擬盤去演練一下,看看結果如何,我炒股一般都是這樣的,在不明白操作前都會先用牛股寶模擬炒股去操作一下,等明白以後再去實盤操作,這樣還摸索到些經驗。你可以去試試,祝投資愉快!
5. 當天對同一隻股票高賣低買收益怎麼計算
高價全部賣出一支股票後同一天再低價買入,持倉成本顯示比低價買入時的還要低,第二天如果賣出的價格在顯示的持倉成本和低價買入時的價格之間,那第二天的成交到底是盈利還是虧損,相當於你高價賣出盈利部分被分攤到了當日低價買入的成本里,所以顯示持倉價低於你當日的買入價。第二天只要你的賣出價高於持倉價都是賺的,雖然低於前一天的買入價,這個只是把你高價獲利部分的盈利抹掉一點而已。
拓展資料:
股票收益率查詢計算公式
假設我們現在的選股軟體在過去或以後的一年或十年裡,分別選出了500隻或5000隻不同漲跌幅的股票,我們基金公司或個人投資者在未來一年或幾年裡將要預測操作100隻或500隻股票的年收益率,如何正確計算出其年收益率?(到目前為止世界上可查到的資料沒有現成計算公式)。
用復利計算公式:Pn=Po(1+r)n 計算炒股年收益率是算術平均,結果與實際交易結果差距巨大。
(需加入一個推導出的修正參數才能和實際交易結果一致,這是《波段選股王》世界首創公式)。
把每年度245個交易日,作為標准計算:
1、計算出選出股票總只數;
2、計算出每隻選出的股票完成買賣所需平均天數;
3、計算出一年可做幾只股票;
4、計算出選出的上漲和平盤股票的總漲幅和下跌股票的總跌幅,當總跌幅小於總漲幅時,每隻下跌股票需加入修正參數,如跌幅為5%或3%的股票,加入修正參數後為:
5%+5%*5%=5.25% 或 3%+3%*3%=3.09% 等等,
當總跌幅大於總漲幅時,大於總漲幅部分股票不需再加修正參數;
5、計算出每隻股票平均漲幅,再減去交易費用。
(計算每隻股票的平均漲幅方法:先算出上漲股票和平盤股票的總漲幅,減去每隻下跌股票加上修正參數後的總跌幅,再除以總股票只數)。
式中:Pn為終值,Po為本金,r為每隻股票的平均漲幅,n為一年可做的股票只數。
(此公式的前提是:全倉買賣一隻或多隻股票)
6. 股票漲停之後,能再買入嗎
股票漲停之後,買入是較為困難的。
一、投資者可以盡早以漲停價掛單買入
股票漲停後還是可以繼續委託買入,但能否成交需要看是否有足夠的賣出委託數量。股票成交是依照價格優先,時間有優先,數量優先者三個原則進行的,掛單越早成交的概率越高,不過股票漲停後大概率是買不進的。
二、股票按照價格優先、時間優先的原則進行成交的
當股票股價單日漲到10%或5%,漲停時的股票價格就是漲停板。漲停板制度與國外製度的主要區別在於股價達到漲跌停板後,不是完全停止交易,在漲停價位或之內價格的交易仍可繼續進行,直到當日收市為止。
三、股票漲停的含義
股票漲停是指為了減少股市交易的投機行為,規定每個股票每個交易日的漲跌幅度,達到上漲上限幅度的就叫漲停。就中國股市來說,每個交易日漲跌限幅為10%,達到10%漲幅的就是漲停,當天不能再漲了。
對特別處理的ST股票規定只能每天漲5%就漲停。 所有的價格升降都是由股票的市場價值(即股票的預期收益和相應的風險)大小決定,受供求關系的影響。
四、漲停板的含義
漲跌停板制度源於國外早期證券市場,是證券市場中為了防止交易價格的暴漲暴跌,抑制過度投機現象,對每隻證券當天價格的漲跌幅度予以適當限制的一種交易制度,即規定交易價格在一個交易日中的最大波動幅度為前一交易日收盤價上下百分之幾,超過後停止交易。
股票的漲停板制度是為了防止過度投機的現象,因為大量的資金進入市場之後,這些資金的持有者是可以操縱股市的。其中投資者要明白的是,股票漲停的越早,第二天的走勢大概率比較高。
7. 同一隻股票當天以高賣了,又以低價買入,成本價是按賣出前的價格,還是剛買入的價格
一、同一隻股票當天以高賣了,又以低價買入,成本價是按賣出前的價格,還是剛買入的價格
股票當日交易是累計計算成本的,股票當天賣出再買入計算平均成本(包括賣出股票的盈虧、交易手續費等)。
股票清倉以後再接回的成本價=(所有買入股票的成交金額+所有買賣交易手續費-賣出股票的成交金額)/當前的股票數
例:股票現價為10.2,買入時股價為9元,共持有1000股,那麼股票獲利120元,當天又以10.2的價格買入1000股,那麼股票當日的成本價為(10.2*1000+120)/100=11.4元,不包含手續費。
但是,如果投資者當天清倉並不是當天接回清倉股票,那麼下一個交易日會從新計算。因為,在交易所收盤後會進行交易結算。因此,交易結算後再買回的股票會按照正常買入成本價來計算。
二、股票虧損後又買入成本怎麼計算?
股票虧損後又買入成本增加的原因可能是之前虧損的很少,又買入,由於買得很少,導致傭金佔加倉資金的比例很高。這種情況就會導致成本不降反增。
股票成本價是在成交價的基礎上加上交易的費用(傭金、印花稅、過戶費),針對同一隻股票,如既有買入,又有操作賣出,系統會累計計算,具體計算公式(該公式僅供參考,成本價並不影響賬戶實際盈虧):
沒有分紅、配股的情況:成本價=(買入總金額-賣出總金額+買賣費用)/證券數量;
有分紅、配股情況:成本價=(買入總金額-賣出總金額+買賣費用+配股金額-紅利)/(分紅前庫存+送配股數)
8. 股票委買掛漲停價,是否會在低.於漲停價時買入
會的。掛漲停不能成交。在中國A股市場,均設有漲幅和跌幅的限制,他們都是10%的限制,即所謂的漲停和跌停,10%的漲幅是針對上一交易日股價而言的,即今天這支股票股價漲到10%股價就不會再漲了,被限制了,但是它不影響買賣,但是一旦達到漲停且買盤封單量很大,是很難買到的。
因為這時股價較高,賣的人很少,大家都不願意賣。還有漲停和跌停適用中國所有A股,另外第一次上市交易股票當天沒有漲停限制,第二天才有限制,股市中的權證也沒有漲停和跌停限制。
集合競價時,是價格優先、時間優先。如果掛漲停板的買單多,賣出的很少,開盤價格就是漲停板的價格,但不一定能買到;如果掛漲停板的買單與賣出的單子數量差不多,會按漲停板的開盤價成交。如果賣出的單子比漲停板的買單大(且賣價低),會按低於漲停板的開盤價成交。
如何掛漲停買單?
1、集合競價也是依次按價格優先,時間優先,數量優先。莊家的單也是9:15進入上海或深圳交易所系統的,但他的單數量大,所以他排前邊。9:15至9:25掛的單有時間順序按時間優先。
二、有的證券公司可以提前掛單,但實際都是9:15進入交易所系統,前一天晚上掛單和9點15分0秒掛單是同一時間進入交易所系統,數量大的先成交。
三、在9:15之前的委託只是在證券公司而沒報到交易所。
四、各證券公司在9:15之前就和交易所連線了,但交易所在9:15開始接受掛單委託,在9:15那一刻及以前掛的單都算同一時間,按價格優先,數量優先。
五、集合競價沒成交的單到連續競價時還有時間優先
9. 當日高價賣出某股票再低價買回此股票後成本價怎樣計算
投資者在當天賣掉股票,再買進股票,則其成本價計算公式為:成本價=(賣出股票數量×賣出價+賣出手續費用+買入股票數量×買入價+買入手續費用)/(賣出股票數量+買入股票數量)。
比如,投資者在股價為10元的時候,賣出手中持有的股票1000股,所產生的賣出費用16元,賣出之後股價上漲到11元時,發現賣飛了,當天接回1000股,所產生的買入費用為5元,則經過這一買一賣,其成本價=(10×1000+16+11×1000+5)/2000=10.5105元。
如果投資者在當天賣掉股票,在下一個交易日再買入股票,因為,在交易所收盤後會進行交易結算,在交易結算後再買回的股票會按照正常買入成本價來計算,則其成本價=(買入股票數量×買入價+買入手續費用)/買入股票數量。
成本會降低。
差價部分攤薄了成本。比如一隻股票,5%賣出,1%再買進,則當日多獲利4%,共獲利5%。如果持股不動,則當日獲利只有1%。
股票的成本一般包括股票的買成本和交易費用這兩部分,即股票的成本價=(股票的買入成本+交易費用)/股票數量。
比如,投資者在某隻股票市價為50元的時候,買入1000股,傭金費用按照成交額的萬分之三收取,則投資者的股票成本價=(50×1000+50×1000×0.03%)/1000=50.015元。
如果投資者買入該股之後,進行頻繁的買入賣出操作,則其成本價計算公式有所不同。
賣出成本價計算公式:股票成本價=(所有買入股票的成交金額+所有買賣交易手續費-平倉賣出股票的成交金額)/剩餘的股票數量。
比如,投資者以50元的價格購買某股票1000股,當股價上漲到52元時,再賣出500股,其中手續費為30元,則投資者賣出後的成本=(1000×50+30-52×500)/500=48.06元,與原來50元相比,其成本下降了1.94元,在盈利過程中不斷的進行賣出操作,可以降低投資者的成本價。
不斷買入成本價計算公式=(每次買入股票的成本之和+交易費用)/股票數量。
比如,投資者以50元的價格購買某股票1000股,當股價上漲到52元時,再買入1000股,其中手續費為30.6元,則股票成本價=(1000×50+52×1000+30.6)/2000=51.02元,與原來50元相比,其成本上升了1.02元,在股價上漲過程中,不斷的買入,其成本價會相應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