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23央財研究生報考人數
中央財經大學2021年碩士研究生招生錄取情況統計表已公布,對於考研報考目標院校為中央財經大學的考生而言需要重點關注一下中央財經大學碩士研究生報錄比情況,中央財經大學2021年統考報名人數13072 人,總錄取 2558 人(含推免)。各專業報考、推免及錄取詳情請查看下錶:
2021 年中央財經大學研究生招生錄取工作簡報
一、碩士研究生招生錄取情況
( 一) 接收優秀應屆本科畢業生免試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
2021 年我校接收推薦免試碩士研究生分為夏令營考核和常規考核兩種考核
方式。經過報名、資格審查、復試、錄取等環節,共招收推薦免試碩士研究生 781 名 (含 1 名會計專業退役大學生士兵計劃) ,其中夏令營考核錄取 610 名,常 規考核錄取 171 名;學術型碩士錄取 328 名,專業碩士錄取 453 名。具體報名
錄取情況詳見表一:
表一:2021 年推薦免試研究生招生錄取情況統計表 (普通計劃)
學院 專業 夏令營考核 錄取人數 常規考核 錄取人數 錄取合計
財政稅務學院 財政學 14 3 17
稅收學 14 14
稅務 20 2 22
資產評估 21 1 22
金融學院 金融學 17 17
金融科技 4 4
金融工程 6 6
金融 80 3 83
會計學院 會計學 5 5
會計 100 2 102
商學院 企業管理 24 1 25
技術經濟及管理 6 6
經濟學院 西方經濟學 3 3
互聯網經濟學 1 1
國民經濟學 7 7
區域經濟學 1 1
產業經濟學 1 1
勞動經濟學 2 2
國際商務 31 31
信息學院 產業經濟學 10 10
網路空間安全 2 2
電子信息 1 1
管理信息系統 2 2
法學院 憲法學與行政法學 4 4
刑法學 1 1
民商法學 1 2 3
訴訟法學 2 2
經濟法學 2 2
學院 專業 夏令營考核 錄取人數 常規考核 錄取人數 錄取合計
法學院 國際法學 2 1 3
金融服務法 3 3
財稅法學 1 1
法律 (非法學) 26 6 32
法律 (法學) 28 8 36
文化與傳媒學院 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 2 2
中國古代文學 2 2
中國現當代文學 1 1
新聞傳播學 9 9
新聞與傳播 9 9
藝術學理論 4 4
藝術 3 3
管理科學與工程學院 投資學 12 12
管理科學與工程 6 6
房地產經濟與管理 5 5
工程與項目管理 6 6
保險學院 保險學 6 6
精算學 6 6
保險 25 25
社會保障 2 2
政府管理學院 行政管理 9 9
城市規劃與管理 2 2
社會與心理學院 社會學 6 6
社會工作 5 5
心理學 5 5
應用心理 4 4
馬克思主義學院 馬克思主義理論 6 6
體育經濟與管理學院 產業經濟學 2 2
財經研究院 區域經濟學 5 5
國防經濟 4 4
中國經濟與管理研究院 國民經濟學 5 5
金融學 7 7
產業經濟學 4 4
國際貿易學 2 2
中國金融發展研究院 金融學 6 6
金融 20 20
中國公共財政與政策研究院 區域經濟學 14 14
財政學 9 9
人力資本與勞動經濟研究中心 勞動經濟學 7 7
國際經濟與貿易學院 國際貿易學 6 6
國際商務 19 7 26
外國語學院 外國語言文學 3 3
翻譯 6 6
學院 專業 夏令營考核 錄取人數 常規考核 錄取人數 錄取合計
統計與數學學院 數量經濟學 1 1
應用統計 (專碩) 13 12 25
計算數學 1 1
概率論與數理統計 1 1
應用數學 2 2
數理統計 1 1
應用統計 2 2
中國財政發展協同創新中心 財政學 15 15
(二) 全國統考碩士研究生
2021 年共有 13072 人 (含非全日制考生 2571 人) 通過全國統考報考我校, 其中學術型研究生報考 3022 名,專業碩士研究生報考 10050 名;總報考人數較 2020 年增加了 22.07%,學術型報考人數較 2020 年增加 1 名,專碩報考人數較 2020 年增加 30.72%。總報考人數中北京考點考生 3676 名,外地考點考生 9396 名。總報考人數中包括少數民族高層次骨幹人才計劃 150 名,退役大學生士兵計 劃考生 78 名。
初試後,我校結合招生計劃,在教育部公布的初試成績基本要求基礎上劃定 復試分數線。最終達線的考生共 2744 名。
我校按照教育部要求,制定了周密的 2021 年碩士研究生復試方案。經過嚴 格的復試程序,最終有 1777 名統考考生被錄取。其中學術型研究生 358 名 (含 少數民族高層次骨幹人才 25 名,退役大學生士兵計劃 1 名,高校思政課教師隊 伍後備人才計劃 26 名) ,專業碩士研究生 1419 名 (含少數民族高層次骨幹人才 計劃 12 名,退役大學生士兵計劃 18 名) 。2021 年全國統考碩士研究生報名錄 取情況詳見表二。
2021 年我校通過推薦免試和全國統考共招收碩士研究生 2558 名 (含 675 名 非全日制碩士研究生) ,其中普通計劃 (高校思政課教師隊伍後備人才計劃 32 名納入普通計劃統計)2501 名(學術型研究生 628 名,專業碩士研究生 1841 名), 少數民族高層次骨幹人才計劃 37 名 (學術型研究生 25 名,專業碩士研究生 12 名) ,退役大學生士兵計劃 20 名 (學術型研究生 1 名,專業碩士研究生 19 名)。 總體錄取情況詳見表二:
表二:2021 年全國統考碩士研究生招生錄取情況統計表
學院 專業 全國統考 報名人數 全國統考 錄取人數 推薦免試 錄取人數 錄取總 人數 含:普通 計劃錄取 含:骨幹 計劃錄取 含:士兵 計劃錄取
財政稅務學院 財政學 209 18 17 35 35 0 0
稅收學 111 10 14 24 24 0 0
稅務 204 28 22 50 49 1 0
資產評估 166 34 22 56 55 1 0
金融學院 金融學 339 22 17 39 37 2 0
金融科技 4 4 4
金融工程 109 4 6 10 10 0 0
金融 1265 55 83 138 135 2 1
會計學院 審計 463 57 57 55 0 2
會計學 5 5 5
會計 (全日制) 1471 57 103 160 146 1 13
會計 (非全日制) 475 110 110 110 0 0
商學院 企業管理 350 24 25 49 47 2 0
技術經濟及管理 10 2 6 8 8 0 0
工商管理 (全日制) 43 11 11 11 0 0
工商管理 (非全日制) 1555 442 442 442 0 0
經濟學院 政治經濟學 64 11 11 11 0 0
經濟思想史 6 2 2 2 0 0
經濟史 10 2 2 2 0 0
西方經濟學 93 6 3 9 9 0 0
世界經濟 27 8 8 8 0 0
人口、資源與環境經 濟學 5 2 2 2 0 0
互聯網經濟學 25 2 1 3 3 0 0
國民經濟學 151 3 7 10 9 1 0
區域經濟學 36 4 1 5 5 0 0
產業經濟學 138 15 1 16 9 7 0
勞動經濟學 15 2 2 4 4 0 0
國際商務 31 31 31
信息學院 產業經濟學 42 3 10 13 13 0 0
網路空間安全 2 2 2
電子信息 190 30 1 31 30 1 0
管理信息系統 2 2 2
法學院 憲法學與行政法學 4 4 4
刑法學 4 1 1 1
民商法學 37 6 3 9 9 0 0
訴訟法學 8 1 2 3 3 0 0
經濟法學 12 2 2 4 4 0 0
國際法學 2 3 3 3
金融服務法 20 3 3 6 6 0 0
學院 專業 全國統考 報名人數 國統考 錄取人數 推薦免試 錄取人數 錄取總 人數 含:普通 計劃錄取 含:骨幹 計劃錄取 含:士兵 計劃錄取
財稅法學 1 1 1
法律 (非法學) 916 61 32 93 91 0 2
法律 (法學) 418 34 36 70 69 1 0
文化與傳媒學院 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 3 2 2 2
中國古代文學 10 2 2 2
中國現當代文學 5 1 1 2 2 0 0
新聞傳播學 9 9 9
新聞與傳播 143 13 9 22 21 1 0
藝術學理論 4 4 4
藝術 69 7 3 10 10 0 0
管理科學與工程 學院 投資學 146 17 12 29 26 3 0
管理科學與工程 72 8 6 14 13 1 0
房地產經濟與管理 31 8 5 13 12 0 1
工程與項目管理 38 8 6 14 13 1 0
保險學院 保險學 28 6 6 12 11 1 0
精算學 106 16 6 22 22 0 0
保險 115 28 25 53 53 0 0
社會保障 9 4 2 6 5 1 0
政府管理學院 行政管理 87 14 9 23 17 6 0
教育經濟與管理 12 4 4 4 0 0
城市規劃與管理 18 7 2 9 9 0 0
公共管理 (全日制) 98 20 20 20 0 0
公共管理 (非全日制) 289 63 63 62 0 1
社會與心理學院 社會學 38 4 6 10 10 0 0
人口學 6 4 4 4 0 0
社會工作 29 9 5 14 13 1 0
心理學 73 8 5 13 13 0 0
應用心理 586 16 4 20 19 1 0
馬克思主義學院 馬克思主義理論 104 27 6 33 33 0 0
體育經濟與管理 學院 產業經濟學 24 1 2 3 3 0 0
財經研究院 區域經濟學 15 5 5 10 10 0 0
國防經濟 30 3 4 7 7 0 0
中國經濟與管理 研究院 國民經濟學 18 10 5 15 15 0 0
金融學 51 5 7 12 12 0 0
產業經濟學 18 2 4 6 6 0 0
國際貿易學 4 4 2 6 6 0 0
中國金融發展研 究院 金融學 22 4 6 10 10 0 0
金融 20 20 20
中國公共財政與 政策研究院 區域經濟學 14 5 14 19 19 0 0
財政學 78 11 9 20 20 0 0
人力資本與勞動 經濟研究中心 勞動經濟學 18 8 7 15 15 0 0
學院 專業 全國統考 報名人數 國統考 錄取人數 推薦免試 錄取人數 錄取總 人數 含:普通 計劃錄取 含:骨幹 計劃錄取 含:士兵 計劃錄取
國際經濟與貿易 學院 國際貿易學 76 7 6 13 13 0 0
國際商務 218 30 26 56 55 1 0
外國語學院 外國語言文學 3 3 3
翻譯 33 12 6 18 17 1 0
統計與數學學院 數量經濟學 7 1 1 2 2 0 0
應用統計 (專碩) 490 34 25 59 59 0 0
計算數學 1 1 1
概率論與數理統計 1 1 1
應用數學 2 2 2
經濟統計 3 0 0
數理統計 17 2 1 3 3 0 0
金融統計與風險管理 13 2 2 2 0 0
應用統計 5 2 2 2
中國財政發展協 同創新中心 財政學 15 15 15
國際文化交流學 院 漢語國際教育 19 8 8 8 0 0
粵港澳大灣區 (黃埔) 研究院 金融 207 72 72 72 0 0
工商管理 (非全日制) 252 60 60 60 0 0
會計 336 128 128 128 0 0
合計 13072 1777 781 2558 2501 37 20
二、博士研究生招生錄取情況,見官網公布>>
原標題:2021年中央財經大學研究生招生錄取工作簡報
文章來源:http://gs.cufe.e.cn/info/1055/8857.htm
以上為小編搜集的2022考研報考的相關信息,以下小編給大家准備了考場指南查詢系統
不知道怎麼擇校,想要了解更多的專業和院校信息
戳碼(點擊或微信掃碼)進入擇校小程序
三分鍾幫你敲定考研院校,快速匹配適合你的院校
推薦閱讀:
全國高校考研難度百強榜!你的目標院校排第幾?
各類專業最難考排行榜!迎難而上還是調轉目標?
歷年考研國家線_自劃線高校復試分數線匯總
免責聲明:本站所提供的內容均來源於網友提供或網路搜集,由本站編輯整理,僅供個人研究、交流學習使用,不涉及商業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
分享到
微博微信QQ
下一篇:23考研報錄比:總計報名3629人!沈陽葯科大學2022年碩士研究生統考網報情況統計
•考研報錄比:東北師范大學11-30
•南方醫科大學2022年碩士研究生報錄比11-30
•江蘇大學2022年碩士研究生報錄比11-29
•2023年通遼市考研報考點共有8412人報名11-21
•2023年興安盟考研報考點共有3122人報名11-21
•2023年鄂爾多斯市考研共報名考生5250人11-21
•甘肅省定西市2023考研網上確認人數已公布11-21
考研網校公共課|經濟學|管理學|在職考研
2023考研樂學課程
我要報名我要咨詢
23考研試聽價:¥定金試聽
2023考研全年集訓營
我要報名我要咨詢
23考研試聽價:¥定金試聽
招考信息
考研熱點|考場安排|現場確認|報錄比
參考書目|招生目錄|成績查詢|推免生
招生簡章|考研大綱|院校經驗|分數線
就業解析|專業解析|考研復試|考研調劑
備考輔導
考研英語|考研數學|考研政治|考研專碩
復習指導|歷年試題
福州中公考研
晉安區長樂中路3號福晟國際中心9層
網址:fj.kaoyan365.cn
電話:0591-87278883
咨詢時間
周一至周日 9:00-18:00 全年無休
福州總部 大學城學習中心 廈門分校 泉州分校
關於中公考研| 電腦端| 網站地圖| 返回首頁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學清路23號漢華世紀大廈B座
Copyright©1999-2022 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All Rights Reserved
在線咨詢• 電話咨詢
『貳』 央行發聲維護房地產健康,地產股強勢回暖
中國人民銀行27日發布消息稱,3天前,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2021年第三季度例會在北京召開。會議罕見就房地產發展形勢發聲,稱將維護房地產市場的健康發展,維護住房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央行口徑的微小變化立刻引發關注。
此前,為防範房地產金融風險,央行於2020年最後一天宣布推行房地產信貸集中管理制度。不同體量的銀行房地產貸款佔比和個人住房貸款均設有「紅線」,自2021年1月1日起開始實施。於是今年的銀行房地產貸款全面收緊,地產開發商現金流遭受空前考驗。
今年以來,已有多家高負債房企相繼債務違約暴雷,地產股普遍持續下行。
央行發聲後,9月28日A股房地產板塊應聲大漲,其中萬科A收盤漲6.41%,金科股份漲9.43%,金地集團漲7.69%,保利發展漲5.58%。
一財點評:央行一句話所釋放的信號,引來巨大的市場情緒波動。
信貸收緊被視為打擊樓市過熱的最有效、最嚴厲舉措,對房地產今年的發展走向產生了立竿見影的影響。此次央行的新提法,罕見釋放善意信號,對身處煎熬之中的房企一線希望,同時,一些被調控誤傷的剛需購房者,其合理購房權利將進一步受到保護。
有數據統計顯示,個人住房信貸業務占商業銀行貸款的比重接近20%,居民部門的貸款約有76%流向房地產市場。不過,今年受信貸收緊影響,一些銀行額度已經提前用完,正常購房合同網簽後,信貸進展無限拖沓,甚至有銀行直接婉拒購房者。同時,由於房企現金流承壓,已有一批樓盤面臨爛尾風險。從央行最新表態來看,這方面問題將逐漸被解決,按揭購房者的合法權益將得到保障。
停牌半年,深陷危機的福晟國際擬復牌
9月28日,停牌近半年的福晟國際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發布了最新公告。
公告稱,福晟國際已於2021年7月9日刊發2020年全年業績,於7月19日刊發2020年年度報告,並分別於8月27日及9月3日刊發截至2021年6月30日六個月的中期業績公告及報告,目前香港聯交所正在考慮公司所提交的復牌報告。
7月22日,福晟國際向聯交所提交一份復牌報告,而復牌報告包括公司就補救導致其暫停買賣的事宜而採取的行動,以證明公司已達成復牌指引所載的所有復牌條件。在復牌報告中,福晟國際要求聯交所允許公司股份於聯交所恢復買賣。
一財點評:由於年報「難產」,今年3月底,福晟國際公告稱將短暫停牌,結果這一停已經半年。
福晟國際的母公司福晟集團,陷入債務危局已有兩年之久。而福晟國際延期發布的2020年報顯示,這家福晟旗下的上市公司,不僅營收大跌,而且歸屬股東凈利潤為-13億元,此外還有20億元債務違約。最新的2021中期報告則顯示,上半年福晟國際繼續虧損1.65億元。
福晟是最先倒下的地產「黑馬」,日前另一個「黑馬」新力控股也已經停牌,同樣不知何時才能復牌。而「黑馬」們狂奔之後紛紛倒下,這或許是盲目加杠桿擴張的代價。
『叄』 福晟國際中心停車場收費標准
一小時五元。福晟國際金融中心位於長沙市嶽麓區瀟湘北路。福晟國際中心停車場收費標准一小時五元。福晟國際金融中心由湖南隆祥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開發。
『肆』 福州股票開戶去哪裡好 福州股票開戶地址 福州開戶的地方
福州股票開戶去哪裡好,一般股民炒股開戶可以去當地證券公司營業部。福州證券公司有很多,本文整理了部分證券公司營業部地址,讓我們一起里了解一下福州股票開戶的地方吧。『伍』 2200億房企巨頭出事,200多家房企破產!
來源|魔鬼金融學
這個夏天,房地產行業傳來一股濃重的焦糊味。
6月8日,泰禾北京院子二期業主在微博發布一則致泰禾董事長黃其森的公開信,稱該項目施工進度嚴重滯後,施工方因泰禾拖欠數億工程款,不久後將停工走人,「爛尾幾乎成了定局」。
業主同時指出,泰禾違規售房,挪用監管賬戶巨額資金。不僅是北京,杭州、蘇州、東莞等地均有泰禾業主反應項目進度延期交付的情況。
業主維權的背後,是泰禾暴跌82%的慘淡業績。
泰禾財報顯示,2019年集團實現營業收入236億元,同比下降24%;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僅4.66億元,同比下降82%,創近7年以來的新低,扣非凈利潤更是虧損超4億元。
其5大戰場,近乎「全軍覆沒」。
據財報顯示,2019年,泰禾集團在福州、北京、上海、廣深、武漢5個區域的營業收入全面下滑,其中,武漢區域的營業收入直接暴跌100% ,而華東、廣深區域的降幅亦分別高達42%、65%。
實控人更是被列入了「失信人名單」。
2020年4月22日,中國最高人民法院網披露,因子公司債務違約,泰禾集團董事長及其實際控制人黃其森,被列為失信被執行人。
要知道,泰禾在業界可是一家響當當的巨頭,資產超2200億,號稱中國地產行業「最猛的勇士」。
它的擴張極為激進,在土拍市場上屢屢刷新全國單價「地王」的記錄,拿地瘋狂,銷售更狂:2013年,泰禾的銷售規模僅124億元,短短四年時間,便飆升至1007億元,增幅高達709%,2017年底甚至喊出了「2000億的銷售目標」。
這樣一個巨頭的四面楚歌,對於整個地產行業都具有標志性的意義。
其他巨頭們的日子也並不好過,一些房企開始尋求外援,曾經財大氣粗的他們也被迫抱起了大腿。
今年以來,包括弘陽集團、協信地產、陽光股份(000608.SZ)、福晟國際(00627.HK)、新華聯(000620.SZ)等六家房企,均透露了引入戰投的計劃或意向,以期重生。
一些房企紛紛轉型上岸,似乎養豬比賣房更賺錢。
萬科集團於3月成立了食品事業部,明確提出要布局生豬養殖,在此之前,碧桂園、恆大早已入局生豬行業。
一些企業紛紛與房地產業務做切割。 比如今年,地產「潛巨頭」國家電網重磅宣布:「下決心退出傳統製造業和房地產業務」。
要知道,國家電網並非只做電網,旗下的房地產業務由魯能集團運作,核心業務為地產、能源兩大板塊。
2011年,剝離火電業務後,國資委增補魯能集團為21家主營業務為房地產的企業之一。在業內看來,魯能土儲規模龐大,資源雄厚,雖不屬於頭部房企,但一直是潛在的「巨無霸」。
一些房企更是撐不下去、接連倒下。 據人民法院公告網顯示,截至2020年6月初,今年房地產企業破產數量已經達208家,超過2018年上半年的177家破產數量,與2019年同期相對持平。
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開始,一些曾經規模較大的房企也出現在破產的名單中,比如曾進入房地產銷售百強榜的三盛宏業、曾位列全國五百強第215位的銀億集團。
要麼關門大吉,要麼抱大腿,要麼轉型,要麼與房地產做切割,曾經造就無數富豪的地產行業,究竟是怎麼了?
地產行業的焦慮,反映出一個時代的落幕。
地產行業有「三高」:高周轉、高杠桿、高負債。
曾經的房企無限風光,土地是國家的,錢是銀行的,憑借著「三高」的運作模式,迅速擴張、地王頻出,天價拍地、高價賣房,成就了一大批房產富豪。
他們借錢花錢毫不手軟。業內甚至有這樣的說法,一家房地產企業發展的好不好主要看他的財務總監融資能力強不強。
然而如今,先有國家重磅出手,對樓市發起雷霆調控;資金層面,對房企抽水斷奶。
疊加疫情沖擊,房企開工、銷售都遭遇重大掣肘, 房企們被扼住了咽喉,曾經最不差錢的「地主」,現在也沒有餘糧了!
巨大的債務壓力,也鋪天蓋地席捲而來。 數據顯示,今年房地產行業的到期債務約在1.46萬億,其中7月份是到期高峰,達到1490萬億。
更不用說,還有全國樓市基本盤的變化。
根據最新《央行報告》,目前全國城鎮家庭人均住房高達1.5套,超過40%的家庭擁有兩套及以上房子,絕大多數城市都將面臨住房過剩的局面,只有個別核心城市住房仍舊存在結構性短缺。
這意味著,尤其是在那些人口凈流出的三四線城市,樓市的人口紅利已經收割完畢,未來的房企將會迎來無人接盤的壓力。
但與此同時,一些彈葯充足、資金雄厚的巨頭們,也加緊了抄底收購的步伐,未來地產行業的集中度會進一步提升。
據克而瑞數據,2019年融創、越秀和世茂分別以432.37、231.86和202.14億元的交易總價值榮登行業前三並購剁手王。
正如《最後的教父》書中所寫:
上帝創造了一個危險的世界,人類把它變得更加危機四伏。在這里,人們必須自己掙到每日的食物,而同伴都是猛獸。唯一的生存法則是,弱肉強食。
其實別老說大魚吃小魚了,生而奪食,皆為猛獸。機會來臨時,大魚也會吃大魚。
對於地產行業來說,未來不僅僅是「大魚吃小魚」了,「大魚吃大魚」都會頻頻上演。這個世界,只要你有資本,就能強食弱肉。
黃奇帆甚至做過這樣一個預言,今後十幾年,中國房企數量會減少三分之二以上。這意味著,未來,或將有數萬家房企消失。
那麼,著對我們購房人而言意味著什麼呢?
第一,房企的寒冬,並不意味著樓市的下行、房價的下降。
一方面,房地產仍然是中國經濟的國民支柱行業,樓市必須要穩。
例如相關機構統計過,房地產投資占固定資產投資的20%左右,過去三年房地產投資平均每年拉動我國經濟增長大約0.43個百分點。
房企也是帶動就業的重要力量,房企也是必須要救的。數據顯示,目前我國房地產城鎮就業人口高達466萬人。
按照此階段房地產規模,疫情造成房地產投資下行,直接或間接影響房地產行業城鎮就業,大約有174.9萬人。
所以疫情發生以來,各地紛紛出台各類政策,以最強的誠意、最大的限度,幫助房企渡過難關、給予樓市最大支撐。
另一方面,當地產行業單靠走量、跑馬圈地的時代結束,當房企行業集中度進一步提升,那麼房企們就會通過加強設計、優化配套、提高品質以及自身品牌標識等方式提高房子的溢價。
當然,這對消費者的居住體驗是一件好事,但是我們可能會越來越難買到便宜的房子。
第二,房企蒙眼狂奔的時代結束,也意味著我們盲目投資時代的終結。
如果你是想買房,那麼你一定要當心小開發商,這事關你的房子能不能到手、到手的房子怎麼樣。
一方面,開發商的資金緊缺、壓力山大,勢必會降低房屋的質量;另一方面,一旦有開發商撐不下去倒閉或被他人並購,其在建樓盤很大一部分將成為爛尾,讓你損失慘重。
如果你想投資地產債,那麼你要注意,即使是評級AAA的高信用大房企,因其過度投資的關系,現金流也補不上負債缺口,也同樣需要消耗流動資產去償債,在償債壓力上甚至還要高於其他房企;而對於低信用的房企(AA-及以下)來說,加速擠兌可能是最大的風險。
畢竟,在任何資產潮起潮落大 游戲 開幕的那一刻起,註定要有人為瘋狂投機買單,註定要有人為之付出代價。
『陸』 福建十大房地產開發商是哪些急急急!!!!
福建本土的大概有:
融僑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部:福州)
建發房地產集團有限公司(總部:廈門)
福建正榮集團有限公司(總部:莆田)
融信福建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總部:福州)
中駿置業控股有限公司(總部:廈門)
禹洲地產股份有限公司(總部:廈門)
廈門海投房地產股份有限公司
明發集團有限公司(廈門)
廈門住宅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廈門國貿地產有限公司等。
『柒』 裁員、破產、債務壓頂……房地產大佬走到「懸崖邊」
曾定義「小目標」的王首富在身處困境之時,眾多地產大佬至少表面上仍是高歌猛進。誰承想,退潮之後才發現大佬們個個都患了萬達當初的「病」。
在危機的舞台上,泰禾集團(000732.SZ)、福晟國際(00627.HK)、禹洲集團(01628.HK)、藍光發展(600466.SH)等千億級別的房企,你方唱罷我登場。
上世紀90年代,國內房地產行業冉冉升起。一些體制內年輕人,開始下海闖 社會 。現如今的千億、萬億房企,大都始於此。
1992年,廈門已經在特區的光環之下開始顯山露水。林龍安看準時機,從廈門財政系統離職。他先是開了一家石料廠,賺到了第一桶金——100萬。
石料廠畢竟還是「小打小鬧」,1994年林龍安又創立了禹洲地產,名字取自「大禹治水,荒漠成洲」。
1995年,第一個產品「禹洲新村」在廈門市場贏得美譽。 同為閩系房企的泰禾集團稍顯「神秘」。泰禾集團公司官網介紹「公司創建於1996年」,工商資料顯示的成立時間則是1992年底。
公開信息顯示,泰禾早期的法人代表是黃老闆的母親。1996年,時年31歲的黃其森才正式離開建行。
瞅准房地產的當然不只福建人。 林龍安、黃其森踏足房地產的前後腳,成都人楊鏗、廣州人潘偉明也先後拋棄「鐵飯碗」,兜兜轉轉之後也都扎進了火熱的房地產。
官二代楊鏗最初是從國營企業辭職,創辦了 汽車 零配件廠。
1992年9月12日,「成都蘭光房屋開發公司」(後來的藍光發展)成立,隨後在商業地產領域發展得順風順水。 隨著1998年福利分房時代結束,住宅市場化改革全面啟動。
2003年8月,房地產被定位為國民經濟支柱產業。房地產業迎來黃金發展期。 恰好是同一年,潘偉明獨闖福州創辦福晟。在此之前,原本一鎮之長的潘偉明辭去公職之後與哥哥潘超文在地產行業已經摸爬滾打約十年。
廣東人潘偉明「日逐其成」的野心很快就體現在行動上,2006年更是斥資1億收購有著50年 歷史 、產值超20億元的福建六建,被視為「蛇吞象」經典案例。 楊鏗也帶領著藍光從「商業開發」向「住宅開發」轉型。
城鄉結合部起家的禹洲地產在廈門混得已經風生水起,有過不少轟動一時的項目。其中位於廈門「外灘」的禹洲·華僑海景城項目,當時是廈門的新地標。
這些當年從體制內下海混 社會 的年輕人,也都成了地方商界的大富豪了。
然而,世界那麼大,他們還都是想出去看一看的。 逐漸地,林龍安就帶著在廈門盤踞多年的禹洲地產開始版圖擴張,在上海、合肥等地相繼落子。 黃其森的泰禾集團則盯上了千里之外的北京。
古往今來的皇城根從不缺有錢的主。泰禾的院子,一炮走紅。
2008年,北京奧運會驚艷全球,「我和你」響徹大街小巷。全國沸騰之下,房地產卻是一片哀嚎。美國次級貸引發的金融危機彌漫全球,國內房價隨後跌落神壇。 幸運的是,隨著經濟刺激計劃,房企又迎來了旭日黎明。禹洲、泰禾等紛紛上市。
2010年12月2日,萬科A(000002.SZ)公告稱當年已經累計實現銷售面積830.7萬平方米,銷售金額1000.6億元。國內第一家年銷售額千億級房地產公司正式誕生。 不巧的是,「千億房企」自此成為業內默認的一條線。這條線,屢屢見證生死。
就房企而言,規模也意味著融資能力、品牌效應和更大的話語權。
2012年,藍光銷售額剛破百億,千億目標就排上日程,喊出「9年1000億」的口號。後來的事實證明藍光還是低估了自己的「能力」,只用了7年就達成千億目標。 要說千億房企的沖刺大軍,閩系房產繞不過去。
2015年後,福晟、禹洲、泰禾紛紛大舉擴張。 福晟集團成立「飛虎隊」全國到處搶地,兩年簽下107個項目,被業內稱為「閩系黑馬」。
2018年公司成立25周年發布會上,時任福晟集團執行總裁郭國強豪言,「2018年福晟將收購一個百強企業。」
禹洲地產則是在2016年將公司總部從廈門遷至上海,接著按下3年沖擊千億銷售規模的啟動鍵。 泰禾這邊,黃其森一手打造的「院子系」產品成為必殺技。
2014——2017年間,黃其森大把拿地,在「院子系」的基礎上還延伸出「大院系」「府系」「園系」等產品線。這些定位高端的產品同時也有著超高的溢價。
2017年泰禾集團憑借1010億元的銷售佳績,上榜中國地產15強。站在巔峰的黃其森放出豪言,「2018年銷售額目標要再翻一番至2000億元。」
那幾年,這些體制內出來闖 社會 的人信心爆棚,儼然已經成功躋身全國大佬。
2017年初的萬達年會上,王首富一首「一無所有」火遍全網。不想一語成讖,高光之後很快跌入谷底,「首富變首負」的段子滿天飛。萬達開始變賣資產自救:金融、文旅、影視...... 那一年,潘偉明還正帶著福晟朝著千億目標沖刺。
2017年,福晟採用信託、基金等「短債長投」的融資模式瘋狂攬地1787萬平方米。這家有著千億執念的房企和碧桂園、融創、萬科一起躋身前十。 誰承想,這僅僅只是博了一下眼球,還沒捂熱就為後來的「賣身」埋下伏筆。
2018年開始,福晟資金困局顯現。2018年,福晟國際業績由盈轉虧,虧損達46.26億元。2019年,裁員、破產、債務等詞代替「千億黑馬」成為福晟出現在公眾面前的「模樣」。 近年,隨著「房住不炒」定調以來,各地嚴控房地產融資。
一些開發商「拆東牆補西牆」,高負債、高杠桿之路愈發寸步難行。遇上危機的自然遠不止福晟這一家。
還走在追趕千億路上的禹洲集團負債已經達到1203.88億,瘋狂擴張的隱患開始顯現:蘇州、上海、福州的維權問題層出不窮。
9月的「情趣事件」則將禹洲地產推上了風口浪尖。
據不完全統計,2019年泰禾僅賣給世茂的項目就多達七個,累積回籠資金超84億元。另一邊是高管離職層出不窮。
2019年末,黃其森還被迫代行董秘一職。 《安娜·卡列尼娜》中有句話流傳頗廣:幸福的人都是相似的,不幸的人各有各的不幸。對於地產大佬們來說,「不幸」的原因也是相似的:繞不開的高負債。
福晟、泰禾陷入窘境的時候,「成都一哥」藍光過得也不舒服。今年4月,藍光撤離上海、「賣身」融創等消息不脛而走。不過這些消息都被藍光予以否認。
事情正在起變化。林龍安、潘偉明、黃其森、楊鏗這些從體制內走出,一度風光無限的房產老闆們或多或少都開始品嘗到混 社會 的「苦果」。
如今,萬達已經有了走出危機重獲新生的跡象,這些大佬們卻還在泥潭中拔呀拔。患了萬達的病,也不知道最終有沒有萬達的命。
『捌』 長樂學電腦計算機專業課到哪裡學
福州升利外語電腦培訓學校,福大科源電腦培訓學校,長樂電腦培訓班。
福州升利外語電腦培訓學校:福建省福州市晉安區長樂中路143號。
福大科源電腦培訓學校:工業路福州大學校內。
長樂電腦培訓班:福州市晉安區王莊街道長樂中路3號福晟國際中心主樓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