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野村東方證券厲害嗎
野村東方證券厲害。野村東方國際證券有限公司由證監會核准設立,注冊資本為人民幣20億元,野村控股株式會社出資10.2億元,佔比51%,東方國際(集團)有限公司出資4.98億元,佔比24.9%,上海黃浦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出資4.82億元,佔比24.1%。
② 一個韓國男人引發的中概股血案!「雷曼事件」還會重演嗎
Bill Hwang是誰?
一位名叫Bill Sung Kook Hwang、對外簡稱Bill Hwang的韓國人,Tiger Cub Archegos Capital Management(本次對沖爆倉的基金)創始人。重倉股都以中概股為主,其中包括Viacom、騰訊音樂、網路、跟誰學、Discovery。
有知情人士稱,該基金收到某一投行要求補交保證金的要求,但是他卻來不及籌措新的資金,因此該基金的部分持股就被強制平倉。
據悉,Bill Hwang的150億美金里100%是自己朋友的,因為他曾在2012年被SEC勒令不得管理基金,只能通過家族辦公室的形式炒股。
這張圖,或許可以讓大家對Bill Hwang有更多了解:
大家目前更關心的是:風波結束了嗎?現在可以趁低位買入這些股票嗎?
Bill Hwang爆倉事件發生後,多家券商遭遇沖擊波
3月29日,野村控股發布公告表示,2021年3月26日發生的事件可能會使其美國子公司在與美國客戶的交易中遭受重大損失。
同日,瑞士信貸也警告稱,其第一季度業績將受到「非常重大」的打擊,原因是「一家總部位於美國的大型對沖基金,在瑞信和某些其它銀行上周發出的追加保證金通知中違約」。
風險似乎還在加劇擴散,這讓我想起了2008年的「雷曼危機」
雷曼兄弟公司倒閉時賬面上的次貸資產比例不大,直接拖垮雷曼的是商業不動產。一直讓我困擾的是,美國政府當時為什麼沒救雷曼...
處於行情極度不穩定的市場狀態,不多說了,整理了一些關於雷曼兄弟的資料,大家看看。
雷曼兄弟公司(Lehman Brothers,簡稱雷曼)是為全球公司、機構、政府和投資者的金融需求提供服務的一家全方位、多元化投資銀行。其 歷史 最早可以追溯到1850年,雷曼三兄弟亨利、伊曼紐、麥爾在阿拉巴馬州蒙哥馬利市成立「雷曼兄弟」,專營貿易與干貨買賣,1858年在紐約開立辦事處,1870年協助創辦了紐約棉花交易所,1887年獲得紐交所交易席位,隨後進軍股票與債券買賣。
雷曼曾經是全球最具實力的股票和債券承銷和交易商之一,公司還擔任全球多家跨國公司和政府的重要財務顧問,並擁有多名業界公認的國際最佳分析師。由於雷曼的業務能力受到廣泛認可,因此它的客戶群涵蓋了眾多世界知名公司,如阿爾卡特、美國在線時代華納、戴爾、富士、IBM、英特爾、美國強生、摩托羅拉、NEC、百事、殼牌石油、住友銀行及沃爾瑪等。這個擁有一個半世紀的投資銀行是華爾街的「巨無霸」之一,同時還享有「債券之王」的美譽。
發展過程中,雷曼經受了很多次挑戰:1930年的大蕭條、兩次世界大戰、1994年從美國運通獨立出來之後的資本短缺以及1998年的俄羅斯債務違約,雷曼都安然度過。盡管從前幾次的危機中全身而退,雷曼卻倒在了美國次貸危機中。當年毫不猶豫的一頭扎進次級貸款市場被證明是災難性的決定。
美國次貸危機爆發後,雷曼公司因持有大量抵押貸款證券,資產大幅縮水,公司股價在次貸危機後的一年之內大幅下跌近95%。為籌集資金渡過難關,雷曼公司被迫尋找收購方。但與韓國開發銀行的收購談判無果而終,而美國銀行和英國巴克萊銀行也在美國政府拒絕為收購行動提供擔保後宣布放棄收購。2008年9月15日,擁有158年悠久 歷史 的美國第四大投資銀行——雷曼公司正式宣布破產。
Richard Fuld在1993即成為雷曼的最高領袖,他對公司的發展始終持有樂觀的態度,是華爾街任期最長的CEO,多次帶領雷曼避免破產的命運,一次次走向輝煌。正因為如此,公司上下在其領導下難免也產生了盲目自滿和樂觀的情緒。
公司業務拓展速度過快,不僅將風險管理擱置在了一邊,管理層還對未來形勢產生了嚴重的判斷失誤,使得雷曼在房產市場出現危機苗頭的2007年還在繼續拓展業務。次貸危機初期的雷曼損失很小,甚至還一度被業界贊揚為能在非常時期成功處理危機的典範,這更使得管理層忽視了風險。然而,所有的一切都為雷曼後來的危機埋下了伏筆。
雷曼高層在危機發生時,優柔寡斷錯失良機。在2008年3月,貝爾斯登倒下的時候雷曼就應該清醒地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可是雷曼管理高層多次出面辟謠,試圖向市場證明自己情況良好,一直盲目樂觀地宣稱自己不是貝爾斯登,但又斤斤計較於和韓國產業銀行談判時的要價。雷曼錯過了一次又一次機會,等到它終於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時,只能坐等美聯儲來拯救。在這外部的最後一線希望也破滅的時候,雷曼自身已無力回天。
雷曼兄弟破產的原因
雷曼的破產倒閉有著眾多的原因,有次貸危機的外部經濟環境影響,也有公司內部控制的過失因素。
20世紀90年代開始,隨著固定收益產品、金融衍生品的流行和交易的飛速發展,雷曼也開始大力拓展這些領域的業務,並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更是獲得了華爾街上「債券之王」的美稱。
「債券之王」的稱號固然是對它的褒獎,但同時也暗示了它的業務過於集中。過於集中與固定收益部分,為之後被收購埋下了隱患。同樣處於困境的美林證券可以在短期內迅速將它所投資的彭博和黑岩公司的股權脫手而轉換成急需的現金,而過於集中於固定收益業務的雷曼就沒有這樣的應急手段。
倒閉前幾年,雖然雷曼也在其他如兼並收購和股票交易業務上有了進步,但仍遠低於其它競爭對手所具有的業務多元化水平。
自從2000年後,由於房地產和信貸這些非傳統的投資銀行業務蓬勃發展,雷曼兄弟和其它華爾街上的銀行一樣,著手嘗試該類業務。業務拓展本無可厚非,問題是雷曼的擴張速度太快。雷曼迅速成為住宅抵押債券和商業地產債券業務的頂級承銷商和賬簿管理人。即使是在房地產市場下滑的2007年,雷曼的商業地產債券業務仍然保持高達13%的增長率。這使得雷曼面臨的系統性風險十分巨大。在市場情況好的年份,整個市場都在向上,市場流動性泛濫,投資者被樂觀情緒所蒙蔽,巨大的系統性風險給雷曼帶來了巨大的收益。可當市場行情反轉、恐慌情緒泛濫、市場瀕臨崩潰的時候,如此的系統風險必然帶來巨大的負面影響。
2008年9月15日雷曼申請破產保護時,其杠桿率高得令人咋舌,而且它的資產價值暴跌,其他銀行也緊隨其後。雷曼提交給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的報告顯示,2007年年底之前,其杠桿率為30.7倍。這個比率在之前的幾年持續攀升——2006年為26.2倍,2005年為24.4倍,2004年23.9倍——導致的直接後果就是使銀行處於經營險境,尤其是在與住房相關的市場中,因為存在大量的住房抵押貸款支持證券。
作為高風險的行業,投資銀行的財務狀況很容易受到無法預知的市場變化的影響,因此對雷曼這樣的投行,其盈利能力很大程度上依賴於公司對風險的識別和評估能力,以及將風險與其潛在收益進行匹配的平衡掌控能力。
事實上雷曼建立了一系列的制度、流程和方法來對公司的風險進行管理,例如每年年初針對當年能夠承擔的風險建立限額,使用一系列的壓力測試來確定經濟環境對其資產和投資組合產生的不利影響可能導致的損失等等。然而這些風險管理措施卻沒有真正落實,也就是管理層在認為合適的情況下,可以突破一些「限額」或者改變部分流程,例如雷曼在商業地產和杠桿貸款[4]兩類投資上面臨著投資過於集中的風險,在破產時商業地產超過風險限額70%,而杠桿貸款更是超限100%。更嚴重的是,在計算壓力狀態下公司資產可能產生的損失時,公司甚至在很長時間內沒有將上述高風險的資產納入到計算范圍內,當發現公司的風險敞口已經超過了設定的警戒線時,管理層沒有盡量降低風險,而是通過提高公司的風險限額來處理這些可能帶來過度風險的投資業務。尤其是在激進戰略的指導下,雷曼的高管們依賴自己的經營經驗和成功記錄,將增加利潤放在優先考慮的地位,而不是將公司的風險水平控制在根據風險管理制度和計量工具確定的限額以內,這使得公司的風險管理制度和流程被輕易凌駕。
在雷曼逐步走向破產的過程中,雷曼管理高層負有相當大的責任。
2007年夏美國爆發了次貸危機,這一響徹全球的金融風暴為雷曼的倒閉帶來了無法迴避的影響。2000年到2006年,美國房價指數上漲了130%,達到歷次上升周期最高漲幅。這一階段利率大幅下跌,房價大幅上漲,借貸雙方在高收益催使下風險意識日趨薄弱,次級貸款和衍生出的次級債券[1]、CDO[2]與CDS[3]等金融衍生品在美國快速增長。但從2004年中期開始,美國連續加息17次。2006年起,房地產價格開始回落,僅一年內房價平均下跌高達3.5%。
雷曼持有巨大規模的次級貸款和以次級貸款為背景的金融衍生品,一旦市場利率上升和房價下跌,其本身蘊含的高風險頃刻爆發,迅速產生巨額的虧損。
次貸危機持續不斷地對市場形成沖擊,市場異常脆弱,市場參與者產生恐慌情緒的後果是人們對旋渦中心的銀行或者券商產生信用危機。
危機之下,雷曼的眾多客戶將業務迅速轉往相對安全的對手,進而被債權人停止提供銀行間市場拆借,造成流動性危機。客戶的大量轉移資金,形成「擠兌」現象,同時評級機構大幅調低信用等級,造成雷曼的融資成本大幅上升,最終無力繼續維持。
做空的機理是在高點將借來的證券賣掉,期待其價格下降,然後在低點買進。這中間的價差就是做空者獲利的空間。隨著市場表現對雷曼越來越不利,眾多的資本開始做空雷曼,信用違約互換的基點越來越高,造成雷曼的信用評級下調,融資的成本大幅上升,公司沒有辦法融資,運營就越加困難,進而加深市場的懷疑,導致業務停頓,惡化事態的發展。大量的做空導致雷曼股價呈自由落體狀下跌,極大增加了市場上的恐慌情緒。
最後給大家推薦一部相關電影:《雷曼兄弟三部曲》
橫跨近二百年延續子孫三代,《雷曼兄弟三部曲》講述了改變世界的家族企業雷曼兄弟的傳奇史詩。1844年九月的一個寒冷的早晨,一位來自巴伐利亞的年輕人站在紐約的碼頭邊,夢想新世界的新生活。他的兩個兄弟加入了他,一段美國奮斗史就此拉開序幕。163年後,他們建立的公司慘遭破產,並引發 歷史 上最嚴重的金融危機……該劇原作由義大利人斯蒂法諾·馬西尼創作,被翻譯成11國語言並被搬上歐洲多個國家的舞台
③ 野村控股首席客戶經理什麼職位
職責描述:1、組織與參與各類市場營銷和客戶服務活動,開發和積累客戶數量和客戶資產;2、向客戶介紹公司和證券市場的基本情況,傳遞由公司統一提供的研究報告及與證券投資綜合理財有關的信息、金融產品宣傳推介材料及有關信息,介紹金融產品購買流程,提供各類投資理財建議、進行客戶資產及產品配置、客戶資產跟蹤檢視等工作;3、及時完成所在營業部交辦的其它工作。任職要求:1、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學歷,年齡不超過40周歲,有較強的學習意願與學習能力;2、具有累計3年及以上金融行業相關的工作經驗,具有證券從業資格,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和專業素質,無違法違規記錄;3、具備較好的溝通交流能力,客戶服務意識、團隊合作精神與責任感;4、具有投資顧問咨詢資格、基金銷售資格、期貨從業資格優先。
④ 日本野村控股公司的發展歷程
1925年12月25日從大坂株式會社野村銀行中分離出來,成立了野村證券。
1926年1月正式營業。 1946年總公司移至東京。
1949 年成為東京證券交易所的正式會員。
1961年公司股票在東京證券交易所、大坂證券交易所、名古屋證券交易所上市。
19664年 電子計算機部分離出來,成立株式會社野村電子計算機中心。
1985年野村商務服務株式會社成立。
1993年 野村信託銀行株式會社成立。
1999年11月 野村企業信息子公司成立。
⑤ 日本野村控股公司的業務范圍
野村控股業務范圍包括:
1、證券經紀業務,主要從事和組織股票、債券的買賣。
2、投資金融,認購政府債券及日元外債,發行公司債、股票。
3、投資信託,經營股票、債券及外國投資信託業務。
4、離岸金融業務,進行銀團貸款、項目貸款、中長期外匯貸款及短期資金拆借。
5、金融服務,開展廣泛的投資調查服務,為國際投資者擔任資產的保管及外匯運用工作。
⑥ 虧損150億美元的比爾•黃是如何悄悄地積累了100億美元
2013年,比爾·黃決的對沖基金的職業生涯已經崩潰。金融危機期間的交易損失使他感到謙卑,美國對他的公司進行內幕交易的刑事定罪,使黃徹底退出了對沖基金的 游戲 。他關閉了專注於亞洲互聯網和媒體股的老虎亞洲對沖基金,並失去了所有客戶。
於是, 48歲的黃(Hwang)在曼哈頓開設了一家名為Archegos Capital Management的家族辦公室,在支付了600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6000萬元)以了結一系列聯邦監管和檢察指控後,他離開了大約5億美元,並試圖想出下一步該做什麼。他很快就會被禁止在他最喜歡的市場--香港,以及他專門從事的其他亞洲市場--日本和韓國--進行交易。
本周金融市場最大的謎團之一是,黃成國在2012年關閉對沖基金後,是如何成為華爾街最大的交易員之一的?據摩根大通(JPMorgan)分析師估計,黃的Archegos Capital是最近幾天在金融市場回盪的保證金要求的對象,瑞士信貸(Credit Suisse)和野村控股(Nomura Holdings)等投資銀行的損失在50億美元至100億美元之間。
包括高盛(Goldman Sachs)和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在內的主要投資銀行的大宗經紀部門已安排黃使用稱為總回報掉期的衍生品工具,向股票投入高達500億美元的巨額資金。兩家銀行上周晚些時候對Archegos發起了融資融券,導致其股票倉位突然平倉。
但是,黃是如何積累了100億美元的財富呢?首先,他可以用這些財富作為抵押品,為他的總回報互換頭寸提供擔保。答案是,在他關閉對沖基金後的幾年裡,黃進行了一次極其成功的交易。一位熟悉Archegos公司業務的人士表示,他以極高的回報率組合了自己的個人財富,投資了一些飛漲的美國互聯網股票,如netflix、linkedin和Amazon,並持有這些股票。黃構建了一個集中的互聯網股票投資組合,最終將包括在美國上市的中國股票。他對該投資組合進行了對沖,使Archegos成為銀行的一個有吸引力的客戶,因為其資產價值激增。自2013年以來,Netflix的股價增長了10倍。伊坎是否持有他的木樁例如,在這家公司,它現在的價值將達到200億美元左右。
「比爾並不害怕杠桿作用。一位熟悉黃投資業務的人士表示:「他在自己投資的公司上做了很多工作,而且總是受到對沖,而他投資的公司一般都是高質量的。」「他確實是世界上最好的投資者之一。」
十多年前,在比爾·黃(BillHwang)旗下的老虎亞洲對沖基金之後有 特別好的一年,傳奇商人朱利安·羅伯遜決定在他家為黃舉行一次聚會。羅伯遜的老虎管理公司(Tiger Management)一直是對沖基金業的一支先鋒力量,他曾支持他的許多交易員,包括黃(Hwang),因為他們創辦了自己的對沖基金公司--老虎小熊(Tiger Cus)。在巔峰時期,黃旗下的老虎亞洲管理公司(Tiger Asia Management)管理著80億美元的資產,黃為羅伯遜賺了很多錢。羅伯遜是該公司的大投資者,也參與了公司的經濟業務。這個聚會是羅伯遜說「謝謝你」的方式。由於黃充滿激情的基督教信仰,一位傳教士甚至被帶到聚會上,在客人喝白葡萄酒的時候,給他們做了一次宗教啟發的演講。
黃的強烈宗教信仰反映在恩典與慈悲基金會的活動中,該基金會是他於2006年成立的一個非營利性贈款組織,總部設在曼哈頓市中心一棟辦公樓的Archegos辦公室。基金會公開的稅務記錄顯示捐款7 900萬美元神學院、基督教人道主義慈善機構和其他宗教機構。
但是,格雷斯和仁慈基金會的稅務記錄也提供了一個窗口,以了解黃志光在他的家庭辦公室里所做的事情。稅務記錄顯示,2017年和2016年,黃為該基金會貢獻了2.1億美元的Netflix股票,2015年至2018年,他貢獻了2.36億美元的亞馬遜股票。他還捐贈了另外4800萬美元的Expedia和Facebook股票。基金會稅單顯示,亞馬遜部分股票Hwang的收購日期早在2011年初,當時Amzaon的股票以186美元的價格轉手。2011年黃收購的股票於2018年12月捐贈一天後,該基金會以每股約1,478美元的價格出售了亞馬遜的股票。稅務記錄顯示,該基金會通常在收到這些股票後的幾天內出售黃貢獻的股票。
黃在2015年至2018年期間,在幾家精選的美國公司擁有5億美元的股票,為他的基金會做出貢獻,這一事實揭示了這一點。他也有很好的稅務理由把這些股份貢獻給他的基金會。如果黃賣掉了這些股票,他將需要對已實現的收益繳納資本利得稅。稅務專家羅伯特·威倫斯(Robert Willens)表示,將股票捐給私人基金會的人,會因捐贈股票的公平市價(占調整後總收入的20%)而獲得稅收減免,而且不需要將股票的公平市價超過調整後的基礎的數額作為資本收益報告。扣除稅款的結轉期為五年。
但是,格蕾絲和慈悲基金會的稅務記錄提出的問題和幫助解答的問題一樣多。最近幾天,華爾街銀行的保證金要求與以下事實有關:黃利用總回報掉期進行投資,這種合約讓黃在沒有實際持有這些證券的情況下,與股票投資掛鉤。這些掉期交易對黃這樣的交易員很有吸引力,因為他們允許他增加頭寸,而不必拿出購買這些頭寸所需的太多資金。他同意承擔任何損失。在這種情況下,黃利用了他的集中投資組合。
使用掉期交易的另一個結果是,黃在沒有任何其他交易員知道他在做什麼的情況下,建立了一個集中的投資組合。包括家族理財室在內的機構投資者,如果持有的美國股票總額超過1億美元,必須按季度提交13F報告。但沒有跡象表明Archegos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提交了任何13隻基金。這在一定程度上解釋了黃如何能夠在沒有投資的情況下增長100億美元的個人凈值。福布斯他知道他是華爾街最富有的人之一。在密密麻麻的老虎小熊群里,眾所周知的黃已經變得非常富有,但是黃的成功的消息從未泄露出來。「所有的校友,我們保持聯系,互相交談,」一位前老虎幼童投資者表示。「老虎知道比爾比朱利安更值錢。他有100%的壽命。「
福布斯估計,他的財富為45億美元,在結束對沖基金業務多年後,他繼續提交了13F的其他關閉面向客戶業務的對沖基金經理,如邁克爾普拉特(Michael Platt),近年來都看到自己的財富猛增。普拉特的家庭辦公室也有13份文件福布斯他的財富從2014年的36億美元增加到了今天的130億美元。
然而,「恩惠與仁慈基金會」的稅收申報文件顯示,黃將5億美元的股票--不是總回報互換,而是實際股票--轉移給了基金會。雖然在某些情況下,一個擁有1億美元美國上市股票的家族辦公室可能不需要提交13F文件,但這些情況是極其有限的,特別是對於一個擁有多名投資職能員工的規模相對較大的家族辦公室而言。
盡管如此,黃有可能進入了總回報互換交易或其他一些衍生品合約,並最終接受了股票的交割。Hwang為他的基金貢獻的一些股票的成本基礎大大高於購買時的基本股票價格,這意味著可能已經支付了昂貴的溢價。衍生品合約的使用將解釋缺乏13F文件的原因。
熟悉Archegos交易的人士表示,可以肯定的是,黃在家族辦公初期沒有使用大量杠桿。一些銀行不願碰黃。2012年,黃旗下的老虎亞洲公司(TigerAsia)承認了一項聯邦電信欺詐罪,該公司利用機密信息,與兩只香港股票交易有關。黃還就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指控他非法買賣這些股票的指控達成和解。
但隨著Archegos公司規模的擴大,它成了投資銀行的一個利潤豐厚的客戶,它們決定再次擁抱黃。他們甚至爭奪他的生意。他向他們支付了總回報互換的費用,並繼續進一步利用自己的頭寸,這些頭寸擴大到包括在美國上市的中國 科技 股。黃的股票選擇在過去9年裡非常准確,而且是正確的。
黃的家族辦公室是一個更有吸引力的客戶,因為他對沖了他的集中多頭頭寸。有一段時間,黃通過做空個股來對沖投資組合。其中一些空頭頭寸,如裝甲,表現異常出色。但其他人,特別是特斯拉,卻沒有。因此,黃退出了個人空頭,並強調廣泛做空市場。這種多元化的空頭頭寸使得黃的集中股票組合對銀行來說風險較小,但並非沒有風險。黃能夠利用銀行,為他的交易策略提供動力,從而提升了他的凈資產。
今年,黃似乎大幅提高了杠桿率和風險。他參與了動量交易,股市似乎在飆升,幾乎是不理性的。在2021年的頭11周,黃曾接觸過總部位於紐約的媒體公司ViacomCBS和發現號的股票,這兩家公司的股價分別上漲了169%和157%。他是GSXTeche的多頭,這是一家中國在線輔導服務公司,1月份的股價在兩周內上漲了兩倍。
銀行和黃最近幾天承擔的風險變得明顯,因為Archegos的一些集中頭寸(如GSXTeche)的股票幾乎同時下跌。上周,維亞康姆哥倫比亞廣播公司(ViacomCBS)的股票在發行了26億美元的股票後突然暴跌。另一隻與黃上周暴跌的投資組合相關的股票是中國電子煙公司rlx Technologies。與此同時,他的一些集中的多頭正在遭受,更廣泛的股票市場正達到 歷史 新高,這將損害Archegos的大賣空對沖。目前尚不清楚黃的凈資產中有多少會在塵埃落定時留下。
⑦ 美國對沖基金爆倉對市場影響幾何
美國對沖基金爆倉這一事件可能導致金融機構削減向基金及其他投資者提供的融資額度,推動資本市場去杠桿化,進而加劇市場波動。但分析人士表示,盡管該事件造成諸多金融機構損失慘重,引發股市波動,但應不會觸發大規模金融危機。
美國金融公司斯奎爾公司首席市場分析師羅尼·內姆表示,因基金清盤而出現的大宗交易可能在本周給市場帶來一些波動。
不過,美國市場研究機構貝斯波克投資集團表示,目前還沒有看到此事件影響整個金融體系。外匯交易商歐洲貨幣交易公司分析師西蒙·哈維說,阿奇戈斯資本管理公司事件的影響到目前為止依然有限,受到影響的僅限於部分公司。
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3月29日表示,已經開始監測阿奇戈斯資本管理公司保證金違約事件,並與市場參與者保持溝通。
(7)野村控股股票走勢分析擴展閱讀
阿奇戈斯資本管理公司因未能及時補足交易保證金而遭到強制平倉:
3月26日,阿奇戈斯資本管理公司因未能及時補足交易保證金而遭到強制平倉,導致包括多家美國公司在內的一些公司股票價格大幅下跌,一些向阿奇戈斯資本管理公司提供融資的國際金融巨頭預計將遭受較大損失。
日本證券業巨頭野村控股29日發布消息說,其美國子公司在26日與美國客戶的交易中可能出現巨額損失。按當日市場價格計算,野村控股將向該客戶索賠約2200億日元(1美元約合110日元)。瑞士信貸也表示,這一事件將對其今年第一季度業績造成重大沖擊。
德意志銀行對媒體表示,該銀行大量拋售了與阿奇戈斯資本管理公司相關的股票,但損失不大。摩根士丹利投資管理公司則表示,沒有因此次事件而遭受重大損失。
⑧ 野村證券的並購雷曼
野村證券已決定整合日本和Asiaex-Japan(亞洲除日本以外地區)的股票業務,以此來創建一個真正的泛亞太商業模式。
最新的消息是,野村控股已經在人事安排上組建了新的領導層。
現任野村控股Asiaex-Japan股票主管的TomoyukiTeraguchi擔任了亞洲股票業務的整合過渡負責人。
同時,野村控股也任命了SigurbjornThorkelsson為新的亞太區包括日本在內的股票業務主管。1992年,他在紐約作為一個股票衍生產品交易員加入雷曼兄弟,
野村控股表示,新的領導階層無論是在為商業提供更多的有價值服務方面,還是為客戶提供商品上,都是強強聯合。「這個問題和他們來自哪裡無關,而與他們是誰相關。關鍵在於補充實力,可以為客戶提供更好的服務。」
同時,野村控股也承認:「股票市場的資深管理團隊現在已經就位,他們會與全球股票主管HiromasaYamazak團結合作,加速整合過程的進行,然後保證我們的股票業務在全球的發展。」
實際上,消息人士稱,野村控股還向部分銀行人士提供2009年獎金方案。
野村控股還表示將僱傭雷曼兄弟控股公司子公司LehmanBrothersInternational(Europe)的固定收益部門的150名員工。這些雇員將加入其固定收益業務,即普通交易部門和其為客戶處理結構化產品的解決方案的業務部門。 「我們計劃逐一檢查辦公處,找到最好的辦法來整合員工和業務。作為一個金融公司,我們把員工看作非常重要的財產,相信這仍將是我們今後的方向。」野村控股稱。
據報道,野村控股高層管理的特別顧問SadeqSayeed表示,野村控股將提供超過10億美元的獎金,而野村控股將保留很大一部分員工,但同時承認一些員工將離開公司。
此外,野村控股已同意收購雷曼兄弟的印度後台業務。雷曼兄弟在印度擁有約2000名員工,大多在孟買附近的Powai。Powai業務主要涵蓋軟體開發和後台支持,不包括在此前野村控股2.25億美元收購雷曼兄弟亞洲業務的交易中,因雷曼兄弟此前計劃單獨出售該業務。
「雷曼兄弟的人才非常搶手,特別是在中國區和一些重要的行業領域,我們當然很有興趣了。」一家歐資投資銀行亞洲區主管直言不諱。
事實上,行動已經開始了。瑞銀集團日前表示,公司已聘請四位曾在雷曼兄弟控股公司任職的石油及天然氣領域的銀行業人士,從而對野村控股挽留雷曼兄弟原雇員的計劃構成打擊。
⑨ 美國金融危機為何會沖擊日本市場
美國金融風暴日益蔓延,病急亂投醫的美國投行們恐怕現在最急需的就是外界「幫助」,這時,「活雷鋒」日本金融機構出現了。
9月24日,日本最大證券公司野村控股株式會社宣布,收購雷曼兄弟在歐洲和中東的股票,此前兩天,野村證券還收購了雷曼在亞洲的業務。分析人士稱,此次收購將助野村證券的海外收入提升。預計到2011年,其海外收入佔比將增加到30%以上。
這只不過是日本金融機構對華爾街抄底的最新動態。9月22日,日本最大的銀行集團——株式會社三菱日聯金融集團宣布,將收購摩根士丹利10%-20%的普通股。與此同時,瑞穗也宣稱將投資美林……一時間,日本人的身影再度站上華爾街。
「日本金融機構這次大肆收購美國投行是個不錯的機會,但風險也不可小覷。」南京大學商學院教授宋頌興表示,美國金融危機給了日本公司抄底的極好機會,但由於危機還有繼續惡化的趨勢,美國政府的救市能否起到效果都還不確定,所以風險也相當大。
這次日本金融機構的大方出手,不禁令人想起上世紀80年代末的一幕:許多日本企業一擲千金收購美國著名的圓石灘、洛克菲勒中心等標志性地產,並且放言「買下整個美國」。但最終日本人並沒能買下美國,他們只是為美國債務埋單,落了個人財兩空。這次是否會重蹈當年覆轍?
「日本企業這次能否如願尚難下結論,但其風險相對可控。」宋頌興表示,這次日本的收購顯得比較小心,其主要目標是收購這些投行的亞太業務和歐洲業務,對於危機最嚴重的美國本土業務基本上沒有涉及。
以前日本經濟發展比較迅速,其企業到海外投資的慾望迫切,但並沒有做好充分准備,特別是在人才方面准備尤其欠缺,導致了其最後的失敗。現在,日本經過多年的苦心經營,其人才准備和國際經驗都已今非昔比,所以成功的概率更大些。
和日本企業並購美國投行的實際行動相比,中國企業收購美國資產的動作則是「雷聲大,雨點小」。那麼,中國企業是否應趁機收購美國投行?
「中國應適當參與收購,這不是從賺錢的角度考慮,而是為了更好地實現國際化。」宋頌興表示,中國現在的情況有些像當年的日本,經濟發展迅速,也有出去收購的願望,但由於人才儲備不夠,企業也沒有做好准備,所以大規模收購美國資產不現實,失敗的可能性極大。
⑩ 野村控股和雷曼的文化差異
您好,您是想問野村控股和雷曼的文化差異是什麼嗎?野村控股和雷曼的文化差異是遵循的規定不同。野村控股遵循的規定是自由貿易,而雷曼遵循計劃貿易,所以野村控股和雷曼的文化差異是遵循的規定不同。